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滿額折

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00 元
優惠價
9045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本論文以1930年到1934年在台灣發生的鄉土文學論戰為主題,根據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提出的「共同體」概念進行研究。除了論述鄉土文學論戰的定位、意義之外,還探討當時台灣漢語文化圈中的「鄉土」具有何種意義。

在鄉土文學論戰中,筆者將台灣的知識份子針對鄉土文學的定義以及台語文字化的必要性所提出的各種議論做出詳細的整理。在論戰中,他們所發言的論點呈現出彼此之間對現狀的認識有相當大的落差。第三章中,筆者依據台灣社會的政經、教育以及文化等狀況來描寫發生論戰的背景。
鄉土文學論戰的爭論點之一,就是漢語文化圈在選擇作為書寫語言時,應該選擇中國白話文或台語。第四章主要在考察當時台灣的語言狀況,闡述為何他們採用與台灣人的母語台語悖離的中國白話文,並且思考發生言文不一致的原因。

另外,論戰中很重要的論點之一是「大眾」一詞的定位,這是因為當時的知識份子認為他們負有教育大眾的使命感所致。在亞洲各國裡,尤其在中華文化圈中,書寫語言以及口語不一致實屬常態,可是在台灣所發生的問題除了語言現代化趨勢的影響之外,社會主義所帶來的影響也甚大。第五章主要在描寫社會主義對漢語文化圈的影響。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