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植物組織培養(簡體書)
滿額折

植物組織培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原理、方法與應用技術,分理論篇和應用篇,共18章。理論篇包括緒論、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原理、設備和基本技術、植物器官培養、組織培養、細胞培養及植物無糖組織培養技術等內容,闡述了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技術;應用篇詳細介紹了植物組織培養在農業、林業、工業、醫藥業等方面的應用方法與技術,全面地反映了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與動態,并重點描述了74項應用實例。
本書概念準確,圖文並茂,技術方法詳細具體,理論與實踐并舉,可作為植物生產類、草業科學類、森林資源類、環境生態類及生物科學類等各專業高年級本、專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與生產技術人員使用。

目次

緒論
 0.1 植物組織培養簡介
0.1.1 植物組織培養的概念
0.1.2 植物組織培養的類型
0.1.3 植物組織培養的優越性
0.1.4 植物組織培養的任務
 0.2 植物組織培養與生物科學的關係
0.2.1 植物組織培養學科的建立依賴于生物學科理論的發展
0.2.2 植物組織培養為生物學研究提供新的實驗體系
0.2.3 植物組織培養與其它生物技術相互促進
 0.3 植物組織培養的發展簡史
0.3.1 探索階段
0.3.2 奠基階段
0.3.3 迅速發展階段
 0.4 植物組織培養的應用及展望
0.4.1 植物組織培養的應用
0.4.2 植物組織培養的展望
 小結
 思考題
理論篇
1 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原理
 1.1 植物細胞全能性
1.1.1 細胞全能性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1.1.2 植物細胞全能性表現
 1.2 植物細胞分化與脫分化
1.2.1 植物細胞的分化
1.2.2 植物細胞的脫分化
1.2.3 植物細胞的再分化
 1.3 植物的形態建成
1.3.1 愈傷組織誘導與器官分化
1.3.2 植物體細胞胚胎發生
1.3.3 離體器官誘導
1.3.4 影響植物離體形態發生的因素
 1.4 基因表達與位置效應及器官分化信息傳遞
1.4.1 基因表達與位置效應
1.4.2 器官分化信息傳遞
 小結
 思考題
2 植物組織培養設備和基本技術
 2.1 實驗室布局
2.1.1 準備室
2.1.2 接種室
2.1.3 培養室
2.1.4 馴化室
2.1.5 其它部分
 2.2 基本儀器設備
2.2.1 滅菌設備
2.2.2 細胞器分離和計數設備
2.2.3 接種設備
2.2.4 培養設備
2.2.5 其它儀器設備
 2.3 培養基
2.3.1 培養基的成分
2.3.2 培養基的類型
2.3.3 培養基的選擇
2.3.4 培養基的制備
 2.4 滅菌技術
2.4.1 環境滅菌
2.4.2 培養基滅菌
2.4.3 外植體滅菌
2.4.4 用具滅菌
2.4.5 污染的類型及克服方法
 2.5 外植體
2.5.1 外植體的種類
2.5.2 外植體的選擇
2.5.3 外植體的接種
 2.6 培養條件
2.6.1 溫度
2.6.2 光照
2.6.3 氣體
2.6.4 濕度
2.6.5 培養基的滲透壓
2.6.6 培養基pH值
 2.7 繼代培養
2.7.1 繼代培養的作用
2.7.2 繼代培養中的馴化現象和衰退現象
 2.8 試管苗馴化移栽
2.8.1 試管苗特點
2.8.2 試管苗馴化
2.8.3 移栽
 小結
 思考題
3 植物器官培養
 3.1 植物器官培養的程序
3.1.1 外植體的選擇與消毒
3.1.2 形態發生
3.1.3 誘導生根與再生植株的移栽
 3.2 植物營養器官培養
3.2.1 植物根段培養
3.2.2 植物莖段培養
3.2.3 植物葉培養
 3.3 植物繁殖器官的培養
3.3.1 植物花器官培養
3.3.2 植物幼果培養
 小結
 思考題
4 植物組織培養
 4.1 植物分生組織培養
4.1.1 植物分生組織培養的概念和意義
4.1.2 分生組織培養的方法
4.1.3 影響分生組織培養的因素
 4.2 植物愈傷組織培養
4.2.1 愈傷組織培養的基本過程
4.2.2 影響愈傷組織培養的因素
 4.3 其它組織培養
4.3.1 植物薄層組織培養
4.3.2 髓組織培養
4.3.3 韌皮組織培養
 小結
 思考題
5 細胞培養
 5.1 單細胞的分離
5.1.1 由植物器官分離單細胞
5.1.2 由培養組織中分離單細胞
 5.2 單細胞培養
5.2.1 單細胞培養方法
5.2.2 單細胞培養的影響因素
 5.3 細胞懸浮培養
5.3.1 細胞懸浮培養方法
5.3.2 培養基
5.3.3 懸浮培養細胞的同步化
5.3.4 細胞增殖的測定
5.3.5 懸浮培養細胞的植株再生
5.3.6 影響細胞懸浮培養的因素
 小結
 思考題
6 植物無糖組織培養技術
 6.1 植物無糖組織培養的概念及意義
6.1.1 概念
6.1.2 意義
 6.2 植物無糖組織培養技術
6.2.1 環境控制
6.2.2 光獨立營養培養
6.2.3 馴化移栽
 6.3 影響植物無糖培養的因素
6.3.1 氣體交換
6.3.2 CO2濃度與光照強度的相關性
6.3.3 培養基質
6.3.4 植物激素
 6.4 無糖組織培養技術的局限性
 小結
 思考題
 應用篇
7 植物胚培養
 7.1 胚培養的類型和意義
 7.2 胚培養的方法
7.2.1 子房培養
7.2.2 胚珠培養
7.2.3 成熟胚培養
7.2.4 幼胚培養
7.2.5 胚乳培養
 7.3 幾種植物的胚培養技術
7.3.1 大田作物胚培養技術
7.3.2 園藝植物胚培養技術
7.3.3 林木胚培養技術
7.3.4 藥用植物胚培養技術
 7.4 離體授粉
7.4.1 離體授粉的方法
7.4.2 影響離體授粉的因素
 小結
 思考題
8 植物離體快繁
 8.1 植物離體快繁的意義
 8.2 離體快繁的方法
8.2.1 無菌培養的建立
8.2.2 莖芽增殖的途徑
8.2.3 影響莖芽增殖的因素
 8.3 離體快繁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8.3.1 培養物污染
8.3.2 褐化
8.3.3 玻璃化
8.3.4 性狀變異
 8.4 幾種植物的離體快繁技術
8.4.1 大田作物離體快繁技術
8.4.2 園藝植物離體快繁技術
8.4.3 林木離體快繁技術
8.4.4 藥用植物離體快繁技術
 小結
 思考題
9 人工種子
 9.1 人工種子概念及意義
9.1.1 人工種子的概念
9.1.2 人工種子的結構
9.1.3 人工種子的意義
 9.2 人工種子的制備方法和技術
9.2.1 目標植物和外植體的選取
9.2.2 胚狀體和胚類似物的誘導
9.2.3 人工種子的包埋
 9.3 人工種子的貯藏與萌發
9.3.1 人工種子貯藏技術
9.3.2 人工種子發芽試驗
 9.4 幾種植物人工種子制備技術
9.4.1 大田作物人工種子制備技術
9.4.2 園藝植物人工種子制備技術
9.4.3 林木人工種子制備技術
9.4.4 藥用植物人工種子制備技術
 小結
 思考題
10 植物脫毒苗培育
 10.1 植物脫毒的意義
 10.2 植物脫毒的方法
10.2.1 熱處理脫毒
10.2.2 莖尖培養脫毒
10.2.3 微體嫁接脫毒
10.2.4 抗病毒劑的應用
10.2.5 其它脫毒方法
 10.3 脫毒苗的鑑定
10.3.1 脫毒效果的檢測
10.3.2 脫毒苗農藝性狀的鑑定
10.3.3 無病毒原種的保存和應用
 10.4 幾種植物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1 大田作物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2 果樹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3 蔬菜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4 花卉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5 藥用植物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10.4.6 林木的脫毒苗培育技術
 小結
 思考題
11 體細胞無性系變異及篩選
 11.1 體細胞無性系變異的來源
11.1.1 源于外植體的變異
11.1.2 離體培養誘導的變異
 11.2 體細胞無性系變異的遺傳學基礎
11.2.1 染色體變化
11.2.2 基因突變
11.2.3 基因擴增
11.2.4 細胞質基因變異
11.2.5 轉座因子活化
11.2.6 DNA甲基化
 11.3 體細胞無性系的篩選
11.3.1 突變細胞離體篩選的方法
11.3.2 影響細胞篩選效果的因素
11.3.3 體細胞無性系的鑑定
11.3.4 幾種體細胞突變體篩選技術
 小結
 思考題
12 次生代謝產物生產和生物轉化
 12.1 細胞的大量培養
12.1.1 培養系統
12.1.2 培養技術
 12.2 天然化合物的生產
12.2.1 生物反應器的放大
12.2.2 目的產物的分離純化
 12.3 生物轉化
12.3.1 生物轉化的原理
12.3.2 生物轉化的方法
12.3.3 影響植物生物轉化的因素
 12.4 幾種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產與應用
12.4.1 次生代謝產物生產在製藥工業上的應用
12.4.2 次生代謝產物生產在食品工業上的應用
 小結
 思考題
13 植物種質資源的離體保存
 13.1 限制生長保存
13.1.1 低溫保存
13.1.2 高滲透壓保存
13.1.3 生長抑制劑保存
13.1.4 降低氧分壓保存
13.1.5 干燥保存法
 13.2 超低溫保存
13.2.1 超低溫保存的原理
13.2.2 超低溫保存的基本程序
13.2.3 超低溫保存的方法與技術
13.2.4 離體保存種質的完整性
 13.3 幾種植物離體保存技術
13.3.1 大田作物離體保存技術
13.3.2 園藝植物離體保存技術
13.3.3 林木離體保存技術
13.3.4 藥用植物離體保存技術
 小結
 思考題
14 單倍體培養
 14.1 單倍體的起源
 14.2 離體條件下的小孢子發育
14.2.1 離體小孢子發育途徑
14.2.2 離體小孢子發育的影響因素
14.2.3 花粉植株形態發生方式
 14.3 花藥培養
14.3.1 花藥培養技術
14.3.2 孤雄生殖誘導的分子機理
 14.4 小孢子培養
14.4.1 小孢子培養技術
14.4.2 小孢子培養較花藥培養的優越性
 14.5 未受精子房及胚珠培養
14.5.1 未受精子房培養
14.5.2 未受精胚珠培養
14.5.3 未受精子房及胚珠培養的影響因素
 14.6 單倍體植株鑑定及染色體加倍
14.6.1 單倍體植株鑑定方法
14.6.2 單倍體植株的染色體加倍
 14.7 小孢子(花粉)植株中的倍數變異
 14.8 幾種植物的單倍體培養技術
14.8.1 大田作物單倍體培養技術
14.8.2 園藝植物單倍體培養技術
14.8.3 林木單倍體培養技術
14.8.4 藥用植物單倍體培養技術
 小結
 思考題
15 原生質體培養
 15.1 原生質體培養的意義
 15.2 原生質體的分離
15.2.1 取材
15.2.2 分離原生質體所用的酶類
15.2.3 酶液的pH值
15.2.4 酶液的滲透壓
15.2.5 原生質體的游離
15.2.6 原生質體的純化
15.2.7 原生質體活力的鑑定
 15.3 原生質體培養
15.3.1 原生質體的培養方法
15.3.2 原生質體培養基
15.3.3 植板密度
15.3.4 培養條件
15.3.5 原生質體再生
 15.4 幾種植物的原生質體培養技術
15.4.1 水稻原生質體培養
15.4.2 歐白英原生質體培養
15.4.3 枇杷原生質體培養
15.4.4 甘薯原生質體培養
 小結
 思考題
16 體細胞雜交
 16.1 原生質體融合
16.1.1 自發融合與誘導融合
16.1.2 對稱融合與非對稱融合
 16.2 雜種細胞的選擇
16.2.1 互補篩選法
16.2.2 利用物理特性差異的選擇方法
16.2.3 利用生長特性差異的選擇方法
 16.3 雜種細胞的培養和雜種植株再生
16.3.1 雜種細胞培養的方法與技術關鍵
16.3.2 雜種植株再生
16.3.3 雜種植株的核型
 16.4 體細胞雜種的鑑定
16.4.1 形態學鑑定
16.4.2 細胞學鑑定
16.4.3 同工酶鑑定
16.4.4 分子生物學鑑定
 16.5 細胞質雜交
 16.6 幾種植物體細胞雜交成功的例子
16.6.1 油菜種內雜交直接轉移雄性不育細胞質
16.6.2 馬鈴薯栽培種與野生種的雜種
16.6.3 利用葦狀羊茅和意大利黑麥草的體細胞雜種育成新型牧草
16.6.4 普通小麥與墨西哥黑甜玉米的體細胞雜種
16.6.5 沙打旺與紫花苜蓿的屬間體細胞雜種
16.6.6 柑橘不對稱體細胞雜交育種進展
 小結
 思考題
17 植物的遺傳轉化
 17.1 植物遺傳轉化的方法
17.1.1 農桿菌介導法
17.1.2 基因槍法
17.1.3 其它常用的轉化方法
 17.2 轉化植株的檢測
17.2.1 報告基因檢測
17.2.2 分子雜交檢測
 17.3 幾種植物遺傳轉化的技術
17.3.1 大田作物遺傳轉化的技術
17.3.2 園藝植物遺傳轉化的技術
17.3.3 林木遺傳轉化的技術
17.3.4 藥用植物遺傳轉化的技術
 小結
 思考題
附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