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歷史與人生
滿額折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歷史與人生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8532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6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歷史與人生」的教科書;同時也是歷史與人生的對話集。

歷史如何牽引著我們的人生;生命又是如何紀錄和書寫歷史?如何彰顯兩者內在邏輯聯繫的價值與意義,是本書最重要的目標。基於這樣的思維,本書從釐清歷史的認知、歷史與人生的內在連結、歷史與人生的書寫實踐等三個大方向思考歷史與人生的課題,從而作為鋪排全書內容的架構,最後歸結於「寫不完的歷史與人生」。正因為生命有限而歷史無窮,因此歷史與人生是一門持續發展、不斷進行的學科,當然無法也不可能在一本教科書中完全概括。然而,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歷史體驗人生、用生命書寫歷史,這應該是歷久不變的準則。

作者簡介

陳登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制史與中國中古史,致力於從法律、文化、宗教、醫學、歷史等角度重新檢視中國古代法制史研究,著有《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法制、社會與國家》等書

 

這是一本「歷史與人生」的教科書;同時也是歷史與人生的對話集。

筆者曾經在臺中的中臺科技大學任教,當時主要的教學工作就是擔任通識課程。學生經常疑惑為什麼技職體系的學校還要選修歷史、藝術、國文、憲法等通識課程?筆者總是答以:「因為這個學校不是職業補習班或職業訓練所。」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在培養一個具有全面獨立思考能力的生命個體。以前的大學教育,受到分科教育的影響,使得理工學院的學生,較少接觸人文訓練;人文學院的學生對於自然科學也比較陌生。通識教育就是為了挽救這樣的失衡而設立,並以追求「全人教育」作為終極目標。借用黃俊傑教授的話說:通識教育就是建立人的主體性並與客觀情境建立互為主體性關係的教育,也就是一種完成「人之覺醒」的教育。

筆者過去任職的中興大學歷史系所設計的通識歷史課程包括:探索臺灣、眺望中國、宏觀世界、歷史與人生等課程。前三者大致是從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演繹而來,自然有其可以依循的方向。但是「歷史與人生」應該怎麼教?教材應該怎麼寫?可能就言人人殊、見仁見智了。

「歷史與人生」是一個沒有範圍、沒有邊界、沒有特定主題的課程。所謂「沒有範圍」,是因為「人生」百態,什麼都可以是範圍;「沒有邊界」,是因為「歷史」無窮,所有剛剛遠去的當下,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歷史研究的對象;「沒有特定主題」,則因為無窮的歷史和百態的人生,使得任何主題都可以成為討論的對象。因此,筆者總以為即使是專業歷史學者,可能十個人可以寫出十種全然不同版本的「歷史與人生」。

那麼筆者「歷史與人生」的課程安排,是建立在什麼樣的思考基礎上?當然就有必要進一步說明。總結地說,思索的方向是:歷史如何牽引著我們的人生;生命又是如何記錄和書寫歷史?如何彰顯兩者內在邏輯聯繫的價值與意義,應該是最重要的目標。基於這樣的思維,本書從三個大方向思考歷史與人生的課題,從而作為鋪排全書內容的架構:

一、釐清歷史的認知

每個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會經由教育、各種文學作品或戲劇表演、傳播媒體等管道,積累一定程度的歷史知識,包括對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看法。但是教育常受到政治力量的干預;戲劇或文學,往往具有「想像」的投射;傳播媒體又經常是淺碟式的報導。正因為各種因素的干預,使得人們獲取的歷史知識,未必符合歷史事實。但大部分的人們卻總是沒有經過反省,而將過去所得到的歷史見解,作為當下判斷許多事務的知識基礎。這樣的判斷,當然就有點不可靠。因此,本書第一、二、五講分別就是針對歷史知識的來源以及歷史的真偽進行討論,希望能釐清人們歷史認知的源頭。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但「源頭活水」總得要未經「污染」,清澈如鏡,才能照見「天光雲影」。

為了進一步闡述本課題,第三講、第四講共討論三部電影,希望藉由影視教材,持續討論建構歷史事實、追求歷史真相、記憶、遺忘等課題,大致還是屬於「歷史認知」的範疇。

二、歷史與人生的內在連結

歷史之於每個生命而言,既是已然遠去的過往,同時也包括正在進行的當下。因此,歷史與人生是過去和現在相互交織而成的進行曲。那麼,那些事對人類發生最大影響呢?這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課題。本書選擇幾個不同面向的課題回應這個問題。

第六講「人喜歡被騙嗎?──歷史與權謀」,討論歷史上的權謀和當下各種騙術,從而說明人雖然不喜歡被騙,但卻不容易掙脫鋪天蓋地的種種陷阱。類似的問題,或許是人一生中都有可能要面對的。第七講「『逃避自由』──極權主義的心理根源」,試著從集體屈服的角度,討論歷史上各種獨裁政權出現的內在心理根源,從而說明如何避免獨裁政權的幽靈重現。第八講「『宣統二十四年』──鼎革之際的眾生相」,討論政權轉移時人們出現的各種心態與抉擇。第九、十講,分別討論瘟疫以及某些食物對人類歷史的影響。

此外,本書也探討了歷史的功用與價值,但卻採取很不一樣的探討方式。第十一講「從『實用歷史學』說到歷史的功用」,討論市場上流行的歷史相關書籍,從而試圖說明其中的行銷策略和社會大眾對歷史的期待與認知。第十二講「歷史的教訓」,則討論因果關係以及歷史重演等問題,並介紹美國一個應用歷史的課程,說明有權力的決策者,確實需要從歷史事件中累積經驗、取得教訓、獲得智慧。

凡此,均屬於「歷史與人生」內在連結的相關課題。

三、歷史與人生的書寫實踐

過去歷史給人的感覺,大概都是嚴峻的學院式研究。既是以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為主,同時又有著固定的學術書寫規範,讓人望而卻步。美國從1970年代開始,有學者提倡「大眾史學」(public history),一方面以普羅大眾作為書寫的對象;另一方面則鼓勵每個人都可以是歷史的書寫者。第十三、十四兩講名為「大家一起寫歷史」,正是要彰顯這樣的意義。透過「口述歷史」的書寫,每個人都可以是歷史的記錄者,包括記錄自己的家族、親友、師長,及至社會上的每個人。透過「村史」的書寫,讓自己對生長的環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對土地有更深刻的認識。探索人生的意義與歷史的價值,便是這兩講的最終目標。

本書最後歸結於「寫不完的歷史與人生」。正因為生命有限而歷史無窮,因此歷史與人生是一門持續發展,不斷進行的學科,當然無法也不可能在一本書中完全概括。然而,每個人都有機會透過歷史體驗人生,用生命書寫歷史,這應該是歷久不變的準則。

本書所設定的主要閱讀對象包括大專院校學生和一般社會人士,因此盡可能避開專業歷史的討論,以較通俗但期能不失水準的方向,希望透過不同主題的呈現,彰顯歷史與人生的內在聯繫與價值,讓更多非歷史系的大學生與社會大眾對於這一門學科有更深入而多元的認知與了解。

本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無數前輩的專業研究成果。由於受限於教科書體例的書寫,本書雖引述諸多前輩著作,卻未能一一詳細註解說明。但筆者在每個單元之後,均以參考文獻方式,說明論述所本出處;同時建議讀者可以進一步將參考文獻作為延伸閱讀書目。其次,感謝三民書局劉振強董事長的支持。再者,任職於臺北大學的好友陳俊強教授,在筆者撰述期間,惠賜不少寶貴意見,特此致謝。最後,感謝我的幾位研究助理江詩菁、吳珊妃、李益瑋,他們協助校對並提供不少意見,使這本書可以順利完成。

陳登武

2008年6月於師大歷史系

目次

第一篇 釐清歷史的認知
第一講 青史憑誰定是非—說歷史人物的評價
第一節 忠奸誰辨
第二節 從菩薩與妖精說到成王敗寇
第三節 正統論
第四節 馬克思觀點與民族主義
第五節 時間與空間的距離感
結語
第二講 「真假三國」與通俗歷史意識
第一節 從「說三國」到《三國演義》
第二節 《三國志》與「真假三國」
第三節 關羽與諸葛亮
第四節 戲說、正說、瞎說—說說歷史劇
結語
第三講 記憶‧影像‧歷史—從電影《A級控訴》看歷史與人生
第一節 歷史背景
第二節 導演的族裔背景和他的創作
第三節 歷史的再現與辯證
第四節 照片‧母親‧歷史記憶
第五節 穿透歷史的生命意義
結語
第四講 歷史真相與道德的辯證—談《我不是壞女孩》和《父女情》
第一節 柯斯塔華加斯和《父女情》
第二節 麥克‧維爾霍文和《我不是壞女孩》
第三節 從電影‧記憶‧歷史說到歷史與人生
第四節 歷史真相‧道德勇氣‧集體心靈
結語
第五講 假作真時真亦假—歷史教育的再反省
第一節 從《冰點》事件說起
第二節 美國對歷史教育的反省
第三節 臺灣的歷史教育
第四節 中共的黨化教育
結語
第二篇 歷史與人生的內在連結
第六講 人喜歡被騙嗎?─歷史與權謀
第一節 從清朝的統治說起
第二節 「潛規則」現象
第三節 玉皇大帝與「帝王學」
第四節 馬基維利的《君主論》
第五節 當代的騙術
結語
第七講 「逃避自由」─極權主義的心理根源
第一節 弗洛姆和他的《逃避自由》
第二節 從洪七公說到法西斯主義
第三節 「老大哥」無所不在
第四節 文化大革命與群眾心理
結語
第八講 「宣統二十四年」─鼎革之際的眾生相
第一節 留頭還是留髮
第二節 再一次「剃髮」─1895年臺灣的命運
第三節 告別帝國!告別辮子!
第四節 再見祖國─1945年的臺灣
第五節 紅朝帝國─1949年紅色革命
結語
第九講 瘟疫‧病菌‧文明的演進
第一節 歷史彷彿會重演
第二節 史學家的漏網之魚
第三節 瘟疫與歷史演變
第四節 瘟疫‧細菌與現代醫學
第五節 瘟疫的現代思維
結語
第十講 香料‧咖啡‧茶葉‧可樂─--飲食文化與歷史
第一節 改變世界面貌的香料
第二節 理性的飲料與革命的基地
第三節 日治臺灣反抗殖民意識的祕密基地
第四節 茶葉的世界旅程
第五節 可口可樂與美國精神的象徵
結語
第十一講 從「實用歷史學」說到歷史的功用
第一節 行銷歷史知識與權謀
第二節 向古人借智慧
結語
第十二講 歷史的教訓
第一節 建立因果關係
第二節 如果「現在」是歷史
第三節 二十世紀的遺產
第四節 應用歷史與政治實務
結語
第三篇 歷史與人生的書寫實踐
第十三講 大家一起寫歷史(1)─口述歷史
第一節 起源、定義與價值
第二節 訪談對象的選擇與確認
第三節 口述訪談的進行步驟
第四節 口述歷史的局限
第五節 口述歷史在臺灣
第六節 口述歷史與法律責任
結語
第十四講 大家一起寫歷史(2)─書寫村史
第一節 村史運動的書寫策略與意義
第二節 如何寫村史
第三節 「大家來寫村史」的實踐
第四節 消失的竹籬笆─「眷村」
結語
第十五講 結論─寫不完的歷史與人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323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