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劉宋詩歌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劉宋詩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南朝劉宋詩歌在中古詩歌史上處于詩運轉折的獨特地位。本書作為關于劉宋詩歌整體研究的專題專著,突破了一般論述以“元嘉三大家”為固有中心的慣例,而以“情與理”、“才與學”、“雅與俗”這三對既對立又統一的概念作為構架,從宏觀上把握劉宋詩歌作為轉關隊段的三個主要特征,結合當時文學觀念、文學理論的演進和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對其歷史淵源、內涵及其發展趨勢與特點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作者簡介

陳橋生,1971年生,江西遂川人。先后就讀于蘭州大學、北京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范圍在六朝及唐宋文學,在《文學遺產》、《北京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二十余篇,重點在關于謝靈運和南朝樂府的研究方面。

目次


導論 劉宋詩歌研究回顧及本書的研究
一 劉宋詩歌研究回顧
(一)性情漸隱,聲色漸開
(二)其文日盛,古意日衰
(三)詩體之演變
(四)藝術技巧的追求
二 本書的研究
第一章 文筆之辨及其溯源
第一節 清言與文筆:《世說新語》反映的文筆觀念
一、《文學》篇的“清言”與《言語》篇的區分
二、從言約指遠到對名理奇藻的追求
三、東晉玄言詩是言筆并重文學觀念的體現
四、對文與筆區分的朦朧認識
第二節 文筆觀念在劉宋時的演進
一、范曄:史之文與篇什之文
二、顏延之:對言、文、筆的區分
三、劉勰:有韻為文,無韻為筆
第三節 文筆之辨與晉宋文學之關系
第二章 從佛僧學養看晉宋之際佛教對文學的影響
第一節 東晉佛僧從學兼經史向專務佛理的轉變
第二節 劉宋時代佛學的繁盛發展
一、帝王與佛僧的相互利用
二、士族文人與佛僧的相互知賞
第三節 晉宋時佛教對文學的影響
一、對文藝理論批評的推進
二、佛經轉讀對詩歌聲韻的影響
三、亦僧亦俗的生活方式與艷詩的發展
四、宋末文學中宿命論思想的盛行
第三章 從情與理的消長看晉宋山水詩的嬗變
第一節 謝靈運之前山水詩的發展
一、東晉山水描寫由情向理的傾斜
二、陶淵時田園詩由理向情的回歸
第二節 走出理窟的謝靈運山水詩
一、為肺疾折磨的多難人生
二、仕宦與退隱的思想矛盾
三、宿志難申、頹齡易喪的人生苦悶
四、那條“玄言的尾巴”
第三節 走向羈旅行投的鮑照、江淹山水詩
一、以高麗見奇的“物色”之寫
二、“壯游”風格的登臨游覽之作
三、宦游旅思對玄理的進一步清洗
第四節 莊園經濟的發展與山水詩的演進
第四章 以博學相尚的元嘉詩風
第一節 士庶文化優勢的消長
一、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化活動方式
二、博學風尚的形成
三、以皇族宗室為中心的文學集團
第二節 以博學為詩的元嘉詩風
一、從自然到雕琢的顏延之
二、取引成辭為主的用事方式
三、對偶日工與摘句嗟賞
第三節 才與學的關系
第五章 雅俗沿革之際的大明、泰始詩風
第一節 南朝樂府民歌對文學的影響
第二節 鮑照樂府詩中的俗化傾向
第三節 雅與俗的關系
余論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