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馬一浮與現代中國(簡體書)
滿額折

馬一浮與現代中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馬一浮作為“一代儒宗”雖然不像梁漱溟那樣由于其著作和投身政治而聲名卓著,而且還被一些熊十力的崇拜者認為沒有培養出好弟子,但畢竟也成為新儒學的重要前驅。1921年夏,28歲的梁漱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出版前夕,從北京去杭州拜望了年長自己十歲的馬一浮,并“經馬一浮先生的推薦,讀其所贈宋儒楊慈湖、明儒羅近溪著作,開始在自己思想中,升高了儒學的位置”。八年后,“大病幾死,誓愿盡力于先圣哲之學”的熊十力將其最重要的《新唯識論》的手稿托其學生送與馬一浮請教和修改,并作序和幫助出版。此外,馬一浮的影響不僅遠遠越出了儒學研究或學者的圈子,也超越現代中國的各個時代。他的學識文章在清末已有聲名,辛亥革命后啟蒙思想家陳獨秀稱他為“大儒”。20世紀30年代,他成為豐子愷所說的“書法界之泰斗”,對佛學的理解之精深也廣受推崇,被稱為“南馬北湯(湯用彤)”。1940年他的詩出版后,西方哲學史家賀麟說他是“我國當今第一流詩人”。到了90年代初,共產主義者胡喬木則稱其為“一代宗師”。本書將馬一浮置于20世紀的動蕩背景中,對其生平、思想和詩歌等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以表現那貫穿于其中的“孤神獨逸”的風格和靈魂。書中闡述了馬一浮早年生活中對死亡的體驗及永久的影響,留美期間對封建專制和軟弱的民族性的批判,以及日后他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行者。書中尤其通過馬一浮的人格和命運、與新儒學運動的關系以及儒學在大陸的沉浮,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揭示出現代中國社會和思想循環變遷的軌跡。

作者簡介

陳銳,杭州師范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西哲學文化的研究,著有《中西文化的振蕩與循環》《思想與生存》等。

目次

導言 馬一浮與現代中國
 不妨平地起波濤
 傳統文化僅存的碩果
 隱士與儒宗
 負起時代的重荷
 六藝統攝中西一切學術
 吾道寓于詩
 神秘的圓融會通
 傳統與現代不二
第一章 馬一浮的早年生活以及對其思想的影響
 個人和文明的幽暗的開端
 吾家山水窟,領要鮮其人
 早年神童
 死亡的陰影與儒家的孝道
 生不能相保,死不能相知
 痛苦與升華
第二章 從求學西方到回歸傳統
 破一切帝王圣哲私名小智
 滄海飄零國恨多
 對軟弱的民族性的批判
 對西學的向往
 對傳統文化的依戀
 思想上的革命者
 西方學術中的體與用
 向傳統的回歸
第三章 20世紀中國的隱士
 眼底唯存厭世觀
 非以距人自高也
 佛者心,狂者狀
 精神上的指路人
 將求麟鳳向天涯
 現代新儒學的前驅
 性好友朋
第四章 馬一浮與30年代的儒學運動
 返求六藝之學
 30年代的“尊孔祀圣”“復古讀經”
 桐廬負暄
 浙大國學講座
 講學的影響
第五章 超越與現實之間:復性書院
 儒學的教育理想
 以佛氏叢林制度施之儒家
 短暫的講學
 與熊十力在書院的“惡絕”
 寓講學于刻書之中
 刻書經費上的激烈爭執
 書院的理想和實踐
 內圣與外王
第六章 1949年后的馬一浮與儒學在大陸的沉浮
 微波風漾一池萍
 恒邀禮數寬
 思想的轉向
 云棲林臥各暮年
 永辭三界縛,不畏八風侵
 現代儒家或現代新儒家
 未來世界中的儒學
后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