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滿額折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

定  價:NT$ 390 元
優惠價:90351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 5星滿分好評
現在是「一個人也可以快樂過活」的時代!
學會如何照顧自己、探索人生,活得更自在!

半數人口皆單身的時代即將來臨
未來美國的新生兒每4個就有1個會終身單身;歐洲大都市的單人家戶比例已經超過半數;
瑞典、挪威、丹麥、德國的單人家戶占了總戶口的40%;中國的單人家戶比例在20年內翻了3倍。
 
在這個世界上,單身的人其實比你想像的還多!
雖然單身人士時常受到來自社會、家庭的壓力與歧視,認為他們「很寂寞」或是「有問題」;
但最新研究顯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單身」,單身人士甚至是全世界成長速度最快速的族群!
作者發現,單身人士其實比已婚人士更快樂、更不自私,也更容易在生活中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
 
了解全球的單身人士是如何透過非傳統方式獲得親密關係,如何在工作中獲得意義,以及如何在變老的過程中形成屬於自己的群體。
透過了解單身的好處,改變對單身的刻板印象;學習如何享受單身、活得自在。
 

▌各界好評推薦 ▌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吳若權
東京著衣/Wstyle品牌創辦人 周品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 游美惠
「《單身年代》以周全方式探索單身生活未受正視的興起之勢,能夠為個人帶來更多選擇自由和幸福感,並且增進各經濟體的表現。」
 ──《前言書評》雜誌(Foreword Reviews)
 「來讀這本書吧!無論想維持單身或擁有正向情感關係,這本書都能提供一切解答。」
 ── 蘇珊.艾略特(Susan J. Elliott),著有《分手後,人生才真正開始》
 「奇斯勒夫用文字帶大家遊歷世界各地,瞭解單身族在持續不斷的歧視風氣底下,依然能夠擁有快樂生活。」
 ──勞利‧希格(Laurie Essig)教授,著有《感情顧問公司》(暫譯)(Love, Inc.)等
 「《單身年代》一書大力促進眾人認識單身族群,未來多年也將能發揮試金石的作用。」
 ──蓓拉.迪波洛(Bella DePaulo)教授,著有《單身,不是你想的那樣!》
 「不啻為湧入重大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股活泉。基斯勒夫用巧妙方式讓大家知道現代單身人士也能幸福過生活,且公共政策必須做出相應調整。」
 ──喬瑟琳‧克勞利(Jocelyn Crowley)教授,著有《銀髮離婚潮》(暫譯)(Gray Divorce)
「奇斯勒夫在書中整合第一手敘事內容與資料分析,引領讀者一覽環球地區的人口變化而使人大開眼界;不僅用高超的圖表方式來呈現世界各地的單身風潮,也詳細交代這對個人安適感及不平等問題的影響。這本書深入淺出,充實了單身生活相關文獻之餘,也號召學者和立法者起身行動。」
 ──阿隆德拉‧納爾遜(Alondra Nelson),美國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SSRC)主席
「剛聽聞此書,我就迫不及待想拜讀。基斯勒夫捕捉了終其一生自願單身及婚變後選擇單身者真誠的喜悅。書中構想幅度和國際視野之廣,使其對該研究領域功不可沒。」
 ──瓊恩‧德爾法托(Joan DelFattore),著有《型塑中的知識》(暫譯)(Knowledge in the Making)
 「推薦此書。大學新鮮人、研究員與專業人士或一般讀者皆宜。」
 ──《選擇》(CHOICE)月刊
 「此書……讀者不侷限於學界人士。只要你想看巧妙深思而獨樹一格的單身型態議題討論,都會在《單身年代》找到許多令人喜愛之處。奇斯勒夫把想法呈現給讀者的方式,不愧對成功實用大眾圖書之名,例如,以受訪單身人士的心得來解析論點,外加自己親身體驗過的各種佚事。」
 ──《心理分析》(Psych Central)網站
 「這本書彙整豐富來源資料,並且經過仔細研究。奇斯勒夫詳盡解釋『自願單身』現象,並提供許多單身者訪談和部落格的真實案例。」
 ──《耶路薩冷郵報》(Jerusalem Post)

 ▌讀者評論 ▌
滿分★★★★★/讀者Pstrdstr
一探單身生活究竟
基斯勒夫博士在開創性的著作中,陳述出單身族群面臨的嚴重「窘境」。有伴和已婚者往往覺得沒有婚約的朋友很可憐……大都市歧視這些人……雇主也占他們便宜。這已經是積久不變的風氣,對很多人來說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畢竟,人都「非有伴不可」,對吧?《單身年代》用系統化且精確的方式來破除偏見和預設,極力推薦給有心投入促進社會體制平等與和諧的人。此書實屬傑作!

滿分★★★★★/讀者Alon
單身相關書籍當中,我認為最頂尖的一本
這本精彩書籍以革命之姿,呼籲全世界單身者能夠感到自適而不再受辱,並享受生活本來的面貌。
真的很喜歡這本書,從裏頭獲得許多單身型態的新觀點。

滿分★★★★★/讀者Mati Szaingurten
超愛這主題!
提供許多精闢見解的好書,尤其是在這個社會轉型而不再從眾的時代。作者具體道出一直積累在我心中卻難以用言詞表達出來的許多概念。

作者簡介

伊利亞金・奇斯列夫Elyakim Kislev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目前於希伯來大學擔任教職,專長為少數族群、社會政策及單身研究。

譯者簡介 
姓名:林怡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拯救嬰兒?新生兒基因篩檢的影響》、《疾病與民主:工業化國家如何面對愛滋病》。譯文賜教:linyiting1207@gmail.com

 

姓名:陳依萍 Nita Chen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和師大譯研所,現任全職自由譯者;相信翻譯要能傳情達意,必須兼顧理性與感性思維,以流暢筆調再現原文的語境及脈絡,因此不斷朝此努力;譯作另有《敢要就是你的!讓你無往不利的談判溝通密技》、《你永遠有更好的選擇:哈佛頂尖商學院教授的8堂人生經營學》、《正向教養前3年》;聯絡方式:nitachen.trans@gmail.com

 

姓名:羅椀齡

台大新聞所、社會系畢業。兼職翻譯和全職媽媽,有兩隻虎斑貓。深度報導論文主題是長照體系下的家庭照顧者。對奇幻小說、人文社會、心理諮商和兩性婚姻書籍情有獨鍾,也是線上遊戲資深玩家。有教會諮商書籍、論文、商業文件、一般文件翻譯經驗。希望未來可以翻譯或寫出,從心理學角度看女性成長和基督教信仰的書。

書摘/試閱

第三章 抵抗社會壓力
單身人士所受的汙名化及社會壓力
英文的 stigma(汙名)一詞源自希臘文 στίγμα,原義可以簡略翻譯為「汙點」或是「標記」,是深植於古希臘文化的概念,說的是叛國賊、罪犯或是奴隸身上的顯眼刺青或是烙印,這些人被視為道德上水準低落,也就是「腐化的人」,大眾要避免跟他們接觸、把他們隔離開來。時至今日,這個詞彙的語義已與過往不同,而現今施加汙名的形式有好幾種,且以各種理由施加汙名,包含身心障礙、種族、族裔、健康和教育背景等等。
要是一人遭到汙名化,就會在情緒和觀念上產生負面影響。尤其,負面的心理影響包含引發精神疾病、減損自尊、憂鬱和自我認同感不佳,且要是處於充滿脅迫感的環境,情況就會更嚴重。不僅如此,汙名化會直接造成教育、經濟和法律層面的影響,譬如,朋友或同事間可能排擠遭汙名化的人,認定自己的社交圈子容不下這些不懂事或不友善的人,而不讓他們參與某些活動。這可能會影響當事人的行為,進而導致他社經地位又更惡化。
可能有些人不知道,許多西方國家的單身人士在成年人中占多數,但其實單身人士受到嚴重的汙名化。如同我先前所提到的,一項研究找來一千名大學生,讓他們列出對已婚和單身人士相關聯的特徵,結果顯示,相較於單身人士,大家較常認為已婚的人成熟、幸福快樂、和善、有愛心且誠實;相反地,單身人士給人的感覺是不成熟、缺乏安全感、以自我為中心、悲慘且孤單。
後續又請同一批學生描述兩個不同年齡組別的已婚及單身人士(二十五歲及四十歲),結果發現年紀越大,負面特質更為明顯。他們認為四十歲的單身人士特別在社交方面不成熟、適應不良且更有妒嫉心。與已婚人士獲得的評比相較,有些類別的得分甚至低了五十%。此外,大家也認為未婚人士的居住安排不盡理想。由此可見,單身人士常受到他們所不屬於的身分(像是有婚姻)或是欠缺的事項(像是小家庭或是伴侶)所定義,因此使得現實世界將單身視為偏離常規。
這些社會的慣常規範反映在對單身的歧視態度,也就是所謂的「單身歧視」(singlism),以及對於婚姻的側重,也就是「婚姻狂熱」(matrimania),兩者加乘起來讓單身人士變得孤立。各式媒體和讀物將單身人士渲染成不受歡迎的對象,在在維持或加深了對這個族群的負面觀感。單身人士也自我內化了這種遍及整個社會的歧視、汙名化和刻板印象。這些慣習作風在社會、教育和經濟及法律層面都可能帶來不利情勢,不管是離婚或喪偶後考慮獨自生活的人,或是打從一開始就選擇單身的人都深受其害。
為了要估算單身人士所受到的歧視程度,我分析了 ESS 資料。很遺憾的是,問卷當中沒有直接對單身歧視的提問。不過,在一一排除其他像是族裔、種族、語言、宗教、年齡、身心障礙和國籍的歧視類型後,我就能夠衡量和推論出單身歧視的程度。從這項分析中,我發現未婚的人受到的歧視比已婚人士多了五十%。

最令人擔憂的是,單身人士不同於其他弱勢族群,他們沒有免受偏見的保障。這往往是因為一般人不認為他們值得受到保護。伴侶及成家結構的霸權觀念助長了結婚的壓力。因此,人要不結婚,要不想脫離單身,這就是眾人視為理所當然的預設,因此有單身歧視問題的人常沒發覺自己壓迫了單身人士。
往往,這種偏見在家庭裡顯而易見。舉個例子,瑪爾塔年值四十二歲,住在洛杉磯,和遠在芝加哥的雙親相隔兩地。她和我訴說備感壓力的問題,想必很多人也會心有戚戚焉:「因為我單身,家人對待我的方式讓我很不好受。爸爸說我不快找個好歸宿真是愚蠢,媽媽則是不斷跟我說,她要是不用因此為我煩心就別無所求了。我回她說婚姻不等於有萬全保障,因為男人還是隨時可能拋家棄子,結果她說只要結了婚就比較能綁住對方。她還說類似這樣的話:『要是妳男友沒有娶你的打算,他遲早會離妳而去,就像是當初我前男友十四歲時那樣。』」
很不幸地,瑪爾塔接收到的訊息是她「愚蠢」、缺乏保障、讓母親操心,且容易被拋棄。她在自家中所面臨的眾多恐懼和偏見,是全世界單身人士都會遇到的,只是情況各有不同,包含可能是身旁的親朋好友所帶來的,或是在職場上遭逢到的。尤其,對單身人士的負面觀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深,年紀大的單身人士更容易讓人覺得他們脆弱無能或是仰賴他人,因此更可能蒙受汙名。
說來可悲,撇開瑪爾塔年紀不算小這點,要是她還是個男性,就更容易獲得接納。有證據顯示單身女性所受的汙名化程度更甚於男性。這些研究中認為,性別差異也導致他人對女性多一層歧視、偏見和施加社會期待來對付她們,因為,相較於男性,女性掌握的權勢地位較低,工作條件常不平等,且更常要打理家務。
如此之外,傳統、宗教及社會上態度較保守的人,因為較重視成家觀念,而普遍有更多的汙名化行為。因此,傳統社會中的未婚媽媽最容易遭遇到汙名化,因為單身育兒與傳統倫理最為背道而馳。
 

單身受歧視的實例
社會排擠和歧視單身的方式有很多(包含明著和暗著來的),學術上對於這議題的論述卻只碰觸到皮毛而已。可以試想看看幾個很常見到單身歧視的場域。
有個著名的例子,主角是雪拉‧埃文森(Shaela Evenson),她在二〇一四年因巴特中央天主教學校(Butte Central Catholic Schools)收到說她未婚懷孕的信函,因此將她解雇。經過多年繁雜的法律程序,她與該校區和海倫娜(Helena)的羅馬天主教教區私下達成協議後,事件才終於落幕。雖然宗教組織和學校能實施一些特殊規範,但基本上還是不能夠歧視未婚懷孕的教師而解雇她們。美國法院已多次駁斥這項陋習,但歧視風氣仍歷久不衰。
另個案例是二十四歲的英國教師瑟爾達‧德格羅恩(Zelda de Groen),她被正統猶太教的幼兒園開除,理由是她「生活不檢點,和男友過著罪惡關係」,結果她贏得這場宗教及性別歧視的訴訟案。瑟爾達遭上司約談羞辱,說她二十三歲早該結婚了,經勞資法庭裁決,這種對待方式「羞辱、貶低且冒犯人」。
大家很習慣將種族、族裔和性傾向視為遭受歧視的起因,但是其實未婚也是常被拿來開除或是不雇用單身人士的理由,而他們所做的只不過是在私領域中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目前尚無充分的統計資料)。而不久前的二〇一〇年,南卡羅萊納州的前共和黨參議員吉姆.狄敏特(Jim DeMint)直白地說:「和男友同床的未婚女性……不該出現在教育現場。」鄉村地區甚至許多單身人士無法通過遴選,或是遭人明示、暗示說不准靠近莘莘學子。

單身人士的職場外生活不如已婚人士能獲得認可和重視,這也常導致他們在日常值勤安排時受到歧視。公司三不五時就叫他們代理同事多加班,似乎預設反正他們一定有空閒時間。他們要更常出差,或是在休假日排班,好讓有伴的同事可以回去陪家人。
如此一來,單身人士通常要在領微薄薪水或根本無薪的情況下延長工時。隨處隱隱約約可見到如以下未婚男性匿名發文所說的預設心態:「我發現單身歧視問題在職場上最顯而易見。已婚人士,尤其是有小孩的那些人,似乎覺得自己的行程比我的有份量,因為,我和他們不一樣,單身就無事一身輕嘛。幾個禮拜前,我們公司舉辦培訓課程,有兩天時段供選擇。我一聽到課程消息,就馬上登記第一日,因為我另一天休假,打算去參加我死黨的烤肉會……。」
過了幾個禮拜,培訓課剩兩天就要到了,結果公司開會時提到培訓的日期安排,會上出現許許多多怨言,像是「這個嘛,我當天要處理日間托兒的事情,所以真的沒辦法到,」或是「我小孩決賽定在那天,所以我不能出席,」又或是「我小孩那天有約看診,換時間的話還要排很久,」等等有的沒的推託詞。接著就有人提出第一日的人願不願意換到第二日,而且說因設備緣故,同一日容納的人有限,所以要大家互相配合一下。當然,一堆人就目光投向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單身。他們眼神透漏的訊息就是:「他可以改時間,因為他單身沒有職責在身。」我就直接說:「不好意思,沒辦法喔,我當天排好了要去烤肉。」結果他們就擺出一副「我的小孩比你那什麼『玩樂』的烤肉行程還重要」的樣子。
這只是其中一例,還有許多單身人士也遭施壓,想迫使他們捨棄自己注重的事情來多擔負工作。除了要放棄休閒活動,單身人士還因單身而薪水較低。一項研究發現,在同樣的職位上,已婚人士較未婚者多賺二十六%。此外,許多雇主提供保健補助和其他福利給員工配偶或同居伴侶,卻未補助單身員工的父母、兄弟姊妹或是親密好友。這些慣例和偏見也會蔓延到工作升遷方面,使單身人士比起已婚人士晉升速度較緩慢。

單身歧視的另一種體現方式,是立法上優待已婚人士而未同樣協助單身人士。舉例來說,有些國家會將夫妻和全家親子納入政府保險、社會救助計畫(Social Security)等,這些福利單身人士都無法享有。已婚人士還有機會用有薪假來照顧配偶,像是美國有〈家庭醫療休假法〉(the 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的保障,而單身人士卻沒有被賦予同樣的自由來照顧他們最親的人。雖然西方世界和某些地區有立法禁止婚姻歧視,但相關法規絕非各處都適用,而且就算有相關法規,也不保證會落實。凱倫在一個 Facebook 單身社團裡發文,並表示這事關社會地位不平等的問題,她說:「我昨天和理財顧問碰面來談去年的財務報表,才知道單身人士的退休安排受到多嚴重的歧視……。尤其反觀那些財力雄厚而明明負擔得起這種高稅率的大公司都能減稅,我知道後簡直是火冒三丈。」
目睹稅收和法規上單身歧視的人不是只有凱倫一個。《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刊出的一篇文章,詳細表示未婚人士一生中所付的保健費用、稅金、個人退休賬戶(IRA)費用、社會救助金等等,可能比已婚人士還要多出足足一百萬美金。事實上,該文的撰寫者發現,上千條法規提供明定的法律優待或財務福利只限於已婚人士,單身人士無法適用。即使《美國法典》第五編第三部份上述明:「總統得下令制定……禁止歧視婚姻狀態的規範」以上情況卻未見消失。
社會上對單身人士抱持偏見且偏好有婚配者,這點也常會延伸到其他領域,像是房仲業。一項研究找了五十四名房仲商,測試他們對以下三族群選項的出租偏好:一對已婚夫婦、交往中的兩名同居人,以及互稱「普通朋友」的男女。他們將潛在的租戶背景設定為有相似的學歷、工作、年齡和興趣,但明顯可見多數房仲商(六十一%)選已婚夫婦、二十四%願意租給同居情侶,卻只有十五%願意租房子給那兩名友人。
不僅如此,不動產仲介選了已婚夫婦而不想出租給單身人士時,研究者反駁這決策有所歧視,結果他們的典型反應就是拿兩位好友未婚這件事情本身來當理據,否認牽涉到偏見和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或其他形式的歧視常能獲得公認,但此例中的單身歧視問題卻未被看待成一種歧視作風。雖然這種歧視較難辨識出來,但對單身人士各層面的福祉會有深遠的影響,下一小節我們就會討論這點。
 

第四章 獨自就寢,與眾同歡
婚姻能解決問題嗎?
眾人普遍相信婚姻是面對困難時期的安全網。然而,這個想法已受到全盤重新檢視。為了瞭解這點,我們可以做個測試來驗證,也就是調查身心障礙者在婚姻中所獲的支持系統堅韌與否。殘障人士自我照護的能力削減,因此大家預期他的至親和好友會挺身相助,而且可能天天都有需要。雖然婚姻理應提供協助,但 ESS 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三十歲以上的殘障人士中,從未結婚和離婚人士的比例分別是六‧三%和七‧二%,而有婚姻關係的人只占了三‧一%。這些數字呼應了先前長期貫時研究所述,殘障和遭離棄有關。也就是說,需要協助的人其實更可能維持單身,或是失婚後落單。ESS 調查研究中,已婚和離婚之間的差異特別堪憂,因為身心障礙者遭遇離婚的比例高於常人四十二%。由此可知,雖然大家預期婚姻能在艱困時期發揮保險的作用,但對眾多殘障人士而言實情並非如此。
身心障礙只是弱勢人口中的一例,失業者也更可能落單。多項研究顯示,配偶的事業遭逢變故後,離婚的可能性增加。許多已婚人士非但沒感到另一半的支持,而是陷入極大壓力,最終導致婚姻告終。根據推測,失業打亂對收入的預期,因此讓另一半對婚姻的好處改觀,而覺得配偶「價值」降低,聽起來確實殘酷,但也無可奈何。
研究顯示,不僅殘障和失業人士較容易離婚,就算他們的婚姻能繼續走下去,也要由伴侶一肩扛起負擔,因為和外在圈子的聯繫已變得薄弱。有些學者解釋道,社會上期待傳統家庭單位的成員要對其全力付出和給予支持,因此可能讓人把心力轉向小家庭的內部而遠離外面圈子的資源,這個現象又稱為「婚姻無底洞」(greedy marriage)。因此,就算兩人維持婚姻,多年來周圍的社會資源乾涸後,也會難以支應負荷。
男性特別容易落入婚姻無底洞,尤其是因為他們結婚後對親朋好友會變得不如以前大方。這點很值得注意,因為研究顯示已婚男性賺的錢比未婚男性還要多。然而,已婚男性對社交圈投注更少資源,因此在遇到困難時,情況更為弱勢而較缺乏經濟和情感上的資源支應。

三十八歲的艾琳諾,回想起在前往長島的火車上遇到一名年紀較大的婦女,她們之間的對話從談到艾琳諾單身未婚開始:
婦人:「噢,不!等妳老了誰來照顧妳?」
艾琳諾:「不確定。那妳年老時誰照顧妳?」
婦人:「我有老公和小孩,他們會照顧我。」
艾琳諾:「妳怎麼知道?」

艾琳諾:「當我反問『妳怎麼知道』時,我想她後悔坐我旁邊了。接著我列出了她年老時也不見得比我更有保障的原因。這樣說吧,世事難料,沒有什麼是萬無一失的。要是每名有丈夫或小孩(或都有)的女性能確保在年老時受愛包圍、受到照顧的話,就真是太圓滿了。可惜,這點很難講……。」
艾琳諾繼續向婦人解釋:「我朋友年邁的嬸嬸是個很有活力的獨身婦女,她前陣子『安詳過世』了。她沒有老公、小孩,但在生命的最後幾週受到愛戴她的親朋好友悉心照顧。我們所需要的莫過於此吧,也就是那些愛我們,且願意也有能力照顧我們的人。」
該婦人認為婚姻是艱困時期的最終保障,艾琳諾對此提出質疑。根據前面所提的統計數據,艾琳諾說的或許沒錯,遭逢變故時伴侶不一定靠得住,而且伴侶關係可能還會減弱其他可求助的資源。特別是在傳統不斷受到質疑的現代時期,這種對婚姻的不信任感讓許多人開始發展社群團體,其作用就像家庭一樣,但有時效果反而更好。

人際網支持的個人
家庭曾是個人最大的後盾,但近期來眾人開始轉向在生活中發展個人社群團體,這個現象稱為「人際網所支持的個人主義」(networked individualism)。這個風潮是來自於個人化、全球單身人口增加以及科技的連結力,以上種種因素讓單身人士能更獨立做出社交安排。尤其是對年輕的單身人士而言,友情在日常生活中的份量增加。有時,傳統上婚姻家庭所提供的情感、社會、物質和經濟援助,已由社群網路所取代。這現象不限於年輕世代,不論年紀大小,單身人士在生活中有父母、兄弟姊妹和朋友的愛與關照,遇到困難時可仰賴他們。確實,單身的中老年人,也開始出現向朋友尋求支持以及自在過單身生活的情況。
回到我們的測試主題:殘障人士的社會境遇可以向人際網所支持的個人主義借鏡。譬如,荷妮單身無子女,她說朋友是她的無障礙支持系統,她在文中寫道:「我很幸運能有親朋好友的優質支持系統,他們在我狀況不好時出手相助。我不良於行又沒有車,需要有人載我到較遠的地方。真的很感激大家都出一份力,在我需要前往某些地方時載我一程。」
荷妮沒有另一半也沒有小孩可以幫助殘疾的她行動,但她有朋友相助。荷妮覺得這個社群的力量非凡,且表示一部份原因是社群規模夠大,因此不會讓負擔都落到同一人身上,而是如文中所說,大家都「出一份力」。單身人士不同於已婚夫妻自然而然尋求婚姻關係內的支援,而是較有餘裕幫助親朋好友,因此也能獲得相應的回報。此外,單身人士的社交生活較為豐富多元,而已婚人士把多數心力都放在與配偶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四十七歲的菲爾現居印第安納州,他在訪談中向我說道:「我交友廣闊。我有一群可以時常碰面和往來的人……。最近交際活動很多……。我結交的朋友背景多元,遍及我的不同生活層面,因此我能有很多社交選擇。」

多項研究呼應菲爾所說。研究發現單身人士較常比有伴者頻繁與人交際,還有幫親友顧小孩、從共享的喜悅中加深彼此的認同感、照顧生活無法自理的人,並從更廣大的社交圈獲得情感、實質或物質上的支持。
我的統計數據也顯示,沒另一半的人較常與親友互動。受試群體中,從未結婚者的社交表現最活躍,接著是離婚或分居者、喪偶者、同居人,最後才是已婚人士。看來,有伴侶的人忽略外在的交際圈而喜歡待在愛巢之中。相較之下,無論哪類型的單身人士,都更積極發展社交往來關係。

或許有人會反駁道,很多這類研究都只關注特定的時間點,而認為婚姻可能不是減少社會資本的原因。換言之,究竟是已婚人士較可能忽略朋友,還是單身時就容易忽略朋友的人較容易結婚,這點尚未分曉。
然而,近期一份長期貫時研究〈美國全國家庭與家戶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NSFH)支持前者立場。此分析在六年的跨度中,蒐集兩千人對自己與親友關係和社交聚會頻繁度的描述。首次取樣對象都是五十歲以下的單身人士,接著把樣本分為三個組別:仍然單身人士、有伴不超過三年者、有伴四到六年者。比較之後,結果一致證明仍然單身人士和親友、同儕、鄰居的相處時間較長。而和伴侶共同生活的人中,不論在一起的時間多久,都有淡出社交圈的狀況。這點顯示,社交上的疏離不見得只是步入兩人關係後的短暫效果。

有趣的是,研究顯示近幾十年來婚姻無底洞的狀況更為嚴重。比較一九八〇年和二〇〇〇年的伴侶社交行為時,發現二〇〇〇年的伴侶比一九八〇年的伴侶更少參與各式社交活動,像是拜訪朋友、一起發展嗜好和出遊。與此同時,單身人士反倒是對打造人際網路更駕輕就熟。如此可見,近幾十年來,有婚姻的人越來越容易面臨孤獨感和社交孤立的風險,而單身人士則是在交際上適應良好或甚至成果豐碩。
比較單身人士與有伴者的網際網路使用狀況時,婚姻無底洞的傾向可見一斑。分析顯示,許多單身人士利用科技和網際網路來與親友聯繫,而有伴者較少這麼做。要是其他條件不變,各組別中離婚與分居者最能活用網際網路與親友聯繫(較有伴者多十五%),第二名是從未結婚者(較有伴者多十二%),而喪偶者較落後。

無庸置疑地,虛擬世界可以輔助人際社群的聯繫和營造。雖然社群互動和網際網路使用過多會造成心理狀態方面的疑慮,但這些活動能作為與人相聚的管道,提供累積社會資本的機會,包含利用社群網路、與人通訊,或是和同好團體往來。事實上,確切證據顯示,在社群網路上表達孤獨感,能改善眾多單身人士所獲得的社會支助。可見,無伴的現代人更能與人拉近關係、擴展社交圈,並尋得實質和情感上的支持。
單身人士這些適應的過程,加上科技進展,讓我們瞭解為何單身人數持續增加,而單身汙名問題也已有所改善,且因此能讓眾多單身社群興起與繁盛。就連特別重視婚姻和成家價值的宗教群體內,單身社群也開始成長茁壯。以色列的正統猶太教單身人士是個有趣的例子。因為有單身社群,他們能夠體驗年輕成年人和預備好成家之間的階段。因此,即使多數的單身正統猶太教教徒對於找伴和成家有強烈的意願,他們也跟好友產生更深厚的情誼,並且建立未婚單身人士的社群,讓單身時期更加「長久」。目前研究範圍限於由來自傳統及宗教背景的未婚者所形成的社群及交際網路,但如今單身勢力蔚為風潮,可見這些群體會在世界各地持續成長。
這些趨勢讓人不禁想問:有哪些事情是這些新興單身社群所知,但到目前為止研究未囊括在內的?社會資本究竟如何讓單身人士幸福生活?社會資本真的能提升單身人士的幸福感,且是個可以替代婚姻機制的好法子,或只是個差強人意的暫緩之計?
 
第四章 獨自就寢,與眾同歡
為何社會資本對單身人士的安適感極為重要?

針對先前討論的證據,我必須要做些說明。單身人士如何使用社交互動來提升安適感,以及為什麼?還有更重要的是,什麼因素讓單身人士從社會資本的獲益「高於」有伴者?訪談單身人士以及分析單身人士的文章和部落格,我找到五個解釋,請聽我娓娓道來。
首先,單身人士能從社會資本中獲得較多的幸福感,是因為他們接觸更多元的人,並參與各式活動。如同我先前引述菲爾的話:「我結交的朋友背景多元,遍及我的不同生活層面。」擁有這樣廣大的人際網,單身人士遇到各種情境時能獲得支持,且在迫切需求時,作用更有效率且能涵蓋範圍較廣。
此外,單身人士比有伴者能有更多類型的談心對象,尤其是因為單身人士的談心對象較常包含親戚以外的人。他們在成年生活中較可能和兄弟姊妹往來,以及和朋友培養出富有意義的關係而提升幸福感,因此讓結交的對象更多元。單身人士能談心的對象較多元,因此能建立比有伴者更穩固的核心交際網,並減少孤立感。艾格妮絲是四十三歲的離婚婦女,來自威斯康辛州,她告訴我:「我朋友很多,我投入很多心力在友情上,我向他們請教問題,他們也會尋求我的支持和協助,所以狀況很棒。」確實,根據一項研究,堅實而寬廣的交際網和情緒安適與否有正向關聯。

數名研究學者描述多種單身人士的社交互動方式,包含參與社團和組織的活動、在社區庭園工作和一同養育孩子。快樂的單身人士會參與不同社交圈,運用不同的社交機會來提升幸福感。有些單身人士積極增添交際社群的多樣性,有些則是因為沒伴而能用開放的態度來多認識人,自然而然就發展出這樣的社群網路。
三十多歲的女性艾爾希從未結婚,住在紐約,她寫道以下的趣事:
「假日時節也就是單身人士最容易按捺不住寂寞的時刻。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成雙成對,但我們希望也能成為慶祝的一員。而且像我們這些單身的人,有時會在明示暗示之下被充滿手勾手夫妻的家族圈排擠……。
水晶球落下、完成跨年倒數時,我竟不覺得自己是多餘的,而是能融入乾杯、相互擁抱的圈子中,感到又驚又喜。接著我們做了我以前從未嘗試過的事。我們跑上頂樓,聽到另一戶也在開頂樓派對,於是我們對這些陌生人隔空大喊新年祝賀。安靜了一兩秒鐘後,也聽到他們回應喊道:『新年快樂!』
二〇一〇年,我想要記住這樣的領悟,也就是人生應該要正視彼此之間同樣身為人的處境,把自我擴展到其他人,而不是讓所有互動都只圍繞在婚姻和小家庭的這種人為界線。我想要好好記住雖然我單身,但不是孤單一個人。世上有數百萬個人類同伴都和我有相同的渴望、恐懼、掙扎和確幸。」
以前除夕是艾爾希最容易受孤獨感困擾的時候,但這回她和一群好友相互關懷並共同歡慶,接著她與另一群人接觸,開啟新的社交互動機會。她對這樣的持續進展非常滿意,也感覺參與了一個群體。雖然單身,但她堅決表示不感到孤伶伶。

不過,社會上的聯繫感並不侷限於新年前夕同慶。我遇過對生活感到滿意的單身人士,也較可能會打造自己的社交網路,並在民間組織和慈善團體擔任志工,以在社區中貢獻一己之力。也就是說,快樂的單身人士會把時間用來對他人慷慨付出,就像是前面所提的戴夫受訪例子。
社會資本之所以對提升單身人士幸福感特別有效的第二個解釋,在於單身人士建立交際網時很有彈性。研究學者發現,相較於伴侶傾向參與單調而符合社會期望的社交活動,單身人士越來越能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社交安排,並同時保留彈性且對變化抱持開放態度。貝律‧衛爾曼(Barry Wellman)解釋「人際網所支持的個人主義」一詞的意涵時,他主張個人交際網比家戶更能夠應變,因此成為更有效的重大支援來源。
單身人士在安排這些帶來支持力量的交際網時,會有意無意地依照個人特定需求來排定,而有伴者較常受到婚姻關係限制所侷限。因此,這樣的適應能力能讓社會資本更加提升單身人士的幸福感。
蘇格蘭的肯尼斯,七十五歲,從未結過婚,他說:「單身人士之間的夥伴情誼讓我很快樂……。幾年前,我和朋友一起在紐約市外的林地裡租借一間夏日住屋,我們一起做些蠢事,玩得很盡興。這麼說吧,和人約會感覺還行,但我真的很喜歡和這群好友聚在一起,有他們就夠了!所以我覺得只要有夠多朋友,其實不需要有伴侶。有個朋友有艘船,另一個是會和我一起打網球。這樣滿自由的,我很喜歡能隨時認識新朋友的那種新鮮感。」

單身人士較能運用社會資本的第三個解釋,是單身人士更關注社交關係,並將其放在生活的重心。這點呼應了婚姻無底洞的論點。伴侶會把焦點轉至婚姻內,而單身人士更看重廣大的親朋好友圈子。因此,單身人士對社交圈的高度重視能帶給他們更多收穫。居住在巴黎的五十多歲離婚男子菲利普向我說:「可以把他們當作是一群不牽涉感情或戀愛的夥伴,有任何事都可以包在他們身上。」菲利普和其他眾多單身人士著重社會資本,因此能把資本發展到可以提升幸福感的程度。相較之下,伴侶把婚姻當做生活重心時,就限縮了支持力量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會造成心理困擾,尤其是年老者的情況特別明顯,原因可參考第二章的解釋。

單身人士在社會資本上的第四項優勢有關於現代科技服務的使用,這些服務讓單身人士社會資本的運用效率更高。源源不絕的線上服務、科技和鎖定單身人士的媒體提供額外的支持力量,較少已婚人士能善用這點。如先前所述,我的統計分析顯示,單身人士較有伴者較常使用科技來進行社會交際。我做的訪談和分析的部落格顯示,單身人士也會運用科技來提升社會資本的效率。還記得戈登和薇薇安嗎?他們倆在一篇網路文章的評論區相識,接著繼續在 Facebook 上相互聯繫,或許還會用網路來約實際見面。最近,Facebook 上的單身勢力崛起,況且我找到這麼多單身人士用部落格發表對單身看法,這不外乎體現了科技讓單身人士表達自我和找到互享心得對象的事實。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5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