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悲劇的誕生(簡體書)
滿額折

悲劇的誕生(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在本書中,尼采開創性地提出日神和酒神二元藝術沖動學說,在對希臘藝術進行美學討論的同時,完成了他對生命意義的思考。本書既是尼采哲學的誕生地,也是理解尼采全部美學和哲學的前提。此外,尼采還對以蘇格拉底科學樂觀主義為特征的現代文化作出了批判,以此發端,開始了其在西方思想史新的開創同時也是顛覆之旅。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

德國哲學家,他的思想對西方現代哲學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偶像的黃昏》等。

周國平

當代著名學者、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靈魂只能獨行》《愛與孤獨》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名人/編輯推薦

★ 尼采美學經典,創立日神與JIU神二元藝術沖動學說,解開悲劇美學之謎。

悲劇被看作藝術的GAO級形式乃至DING峰,因而成為一個重大的美學課題。然而,在尼采看來,有兩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一是希臘悲劇的起源,二是悲劇快感的實質。在領悟到日神和JIU神的二元藝術沖動以后,尼采覺得他手中有了一把鑰匙,足以使他成為真正解開悲劇之謎的第YI人。正因為希臘人過于看清了人生在本質上的悲劇性質,所以他們才迫切地要用藝術來拯救人生,于是有了ZUI輝煌的藝術創造。

★ 是關于希臘藝術的美學討論,也是關于生命意義的形而上學思考。根本的問題只有一個:如何為本無意義的世界和人生創造出一種ZUI有說服力的意義來。

日神精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個夢,我們要有滋有味地做這個夢,不要失掉了夢的情致和樂趣。JIU神精神的潛臺詞是:就算人生是幕悲劇,我們要有聲有色地演這幕悲劇,不要失掉了悲劇的壯麗和快慰。前者教人不放棄人生的歡樂,后者教人不回避人生的痛苦。二者綜合起來,便是尼采所提倡的審美人生態度。

★ 尼采一生主要哲學思想的誕生地,同時收錄《JIU神世界觀》和《自我批判的嘗試》。

尼采圍繞希臘悲劇的課題工作了三年,《JIU神世界觀》為預備性成果之一,生前未出版,從中可一窺其核心思想的形成過程。《自我批判的嘗試》是尼采為《悲劇的誕生》1886年版所作的序,是對自己早期思想的批判性理解。

★ 哲學家周國平翻譯並撰寫長篇導讀,帶你讀懂原著。

著MING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周國平是國NEI研究尼采的權WEI學者,譯文準確、優美、流暢,再現尼采的詩意和激情。近2萬字的長篇導讀,詳解主要觀點和寫作背景,帶你讀懂原著。

★ “《悲劇的誕生》發表已經一百年了,但是,從批評史的觀點看,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思議的。”——《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編者后記

目次

目錄

總序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尼采?

譯者導言:藝術拯救人生

一、關于《悲劇的誕生》

二、日神和酒神

三、悲劇的本質

四、藝術形而上學

五、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

六、對科學主義世界觀的批判

悲劇的誕生

前言——致理乍得·瓦格納

一、自然本身的二元藝術沖動

二、希臘人身上的二元藝術沖動

三、用日神藝術美化生存的必要

四、二元沖動的斗爭與和解

五、抒情詩人的“自我”立足于世界本體

六、民歌是語言對音樂的模仿

七、對歌隊的正確解釋

八、希臘悲劇如何從歌隊中誕生

九、埃斯庫羅斯和索福克勒斯的主角的酒神本質

十、希臘悲劇的主角是經歷個體化痛苦的酒神

十一、希臘悲劇經由歐里庇得斯走向衰亡

十二、希臘悲劇死于“理解然后美”的原則

十三、蘇格拉底主義的核心是用邏輯否定本能

十四、蘇格拉底辯證法的樂觀主義本質

十五、蘇格拉底是理論樂觀主義者的原型

十六、從音樂和酒神精神出發理解悲劇

十七、科學精神與悲劇精神的對立

十八、科學文化在現代的泛濫及其向悲劇

文化轉變的征兆

十九、德國精神是酒神精神復興的希望

二十、對于酒神精神復活的信念

二十一、再論悲劇中日神和酒神的兄弟聯盟

二十二、只有真正的審美聽眾才能欣賞悲劇

二十三、現代文化失去了神話的家園

二十四、對悲劇快感的審美解釋和藝術形而上學

二十五、酒神呼喚日神進入人生

酒神世界觀

一、日神和酒神:希臘藝術的二元源泉

二、日神與酒神:美與真的斗爭

三、希臘的悲喜劇藝術:崇高和滑稽

四、感情的傳達方式:在酒神節慶中達于頂峰

自我批判的嘗試

重要語詞譯表

書摘/試閱

◎ 金句

1、每部真正的悲劇都用一種形而上的慰藉來解脫我們:不管現象如何變化,事物基礎之中的生命仍是堅不可摧和充滿歡樂的。

2、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象,人生和世界才顯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在這個意義上,悲劇神話恰好要使我們相信,甚至丑與不和諧也是意志在其永遠洋溢的快樂中借以自娛的一種審美游戲。

3、希臘人知道並且感覺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必須在它前面安排奧林匹斯眾神的光輝夢境之

誕生……這個民族如此敏感,其欲望如此熱烈,如此特別容易痛苦,如果人生不是被一種更高的光輝所普照,在他們的眾神身上顯示給他們,他們能有什麼旁的辦法忍受這人生呢?

4、希臘人深思熟慮,獨能感受最細膩、最慘重的痛苦,他們用這歌隊安慰自己。他們的大膽目光直視所謂世界史的可怕浩劫,直視大自然的殘酷,陷于渴求佛教涅槃的危險之中。藝術拯救他們,生命則通過藝術拯救他們而自救。

5、審美現象歸根到底是單純的。誰只要有本事持續地觀看一種生動的游戲,時常在幽靈們的圍繞下生活,誰就是詩人。誰只要感覺到自我變化的沖動,渴望從別的肉體和靈魂向外說話,誰就是戲劇家。

6、藝術家的生成之快樂,反抗一切災難的藝術創作之喜悅,毋寧說只是倒映在黑暗苦海上的一片燦爛的云天幻景罷了。

7、在日神藝術中,是用美來神化人生。在酒神藝術中,是用酒神世界觀來為世界和人生辯護。

8、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

9、當批評家支配著劇場和音樂會、記者支配著學校、報刊支配著社會的時候,藝術就淪為茶余飯后的談資,而美學批評則被當作維系虛榮、渙散、自私、原本可憐而絕無創造性的社團的紐帶了,叔本華關于豪豬的寓言說明了這種社團的意義。結果,沒有一個時代,人們對藝術談論得如此之多,而尊重得如此之少。

10、他看到眼前的悲劇英雄具有史詩的明朗和美,卻又快意于英雄的毀滅。他對劇情的理解入木三分,卻又寧愿逃入不可解的事物中去。他覺得英雄的行為是正當的,卻又因為這行為毀了當事人而愈發精神昂揚。他為英雄即將遭遇的苦難顫憟,卻又在這苦難中預感到一種更高的強烈得多的快樂。他比以往看得更多更深,卻又但愿自己目盲。這種奇特的自我分裂,日神頂峰的這種崩潰,我們倘若不向酒神魔力去探尋其根源,又向哪里去探尋呢?

11、只有在希臘人那里,大自然才達到它的藝術歡呼,個體化原理的崩潰才成為一種藝術現象。在這里,肉欲和暴行混合而成的可憎惡的“妖女的淫藥”也失效了,只有酒神信徒的激情中,那種奇妙的混合和二元性才使人想起它來—就好像藥物使人想起致命的毒藥一樣。其表現是,痛極生樂,發自肺腑的歡喊奪走哀音;樂極而惶恐驚呼,為悠悠千古之恨悲鳴。

12、這里沒有任何東西使人想起苦行、修身和義務;這里只有一種豐滿的乃至凱旋的生存向我們說話,在這個生存之中,一切存在物不論善惡都被尊崇為神,于是,靜觀者也許詫異地面對這生機盎然的景象,自問這些豪放的人服了什麼靈丹妙藥,才能如此享受人生,以致目光所到之處,海倫——他們固有存在的這個“飄浮于甜蜜官能”的理想形象,都在向著他們嫣然微笑。

13、尼采從酒神秘儀中看到,希臘人不只是一個迷戀于美的外觀的日神民族,他們的天性中還隱藏著另一種更強烈的沖動,就是打破外觀的幻覺,破除日常生活的一切界限,擺脫個體化的束縛,回歸自然之母永恒生命的懷抱。而且,不僅希臘人如此,這種沖動其實潛藏在一切人的天性中。尼采用酒神命名這種沖動,認為其本質就在于“個體化原

理崩潰之時從人的最內在基礎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滿幸福的狂喜”。

◎ 內文選摘

《譯者導言 :藝術拯救人生》(節選)

一、關于《悲劇的誕生》

《悲劇的誕生》是尼采第一部正式出版的著作,發表于 1872 年 1 月。

當時尼采 27 歲,已在巴塞爾大學當了兩年半古典語文學教授。在人們心目中,他年輕有為,在專業領域里前程無量。然而,這本書的出版一下子打破了人們的期望。尼采自己恐怕也沒有預料到,他圍繞這部處女作精心準備了三年,投入了巨大熱情,結果卻幾乎是自絕于學術界。

其實,尼采是應該預料到的。按照不成文的傳統學術規范,一個古典語文學者的職責是對古希臘羅馬文獻進行學術性的考訂和詮釋。然而,這本書完全不是這樣,相反是越出專業軌道對希臘精神發表了一通驚世駭俗的宏大新論。書出版后,學術界被激怒了,在一段時間里對之保持死一樣的沉默。恩師李契爾(Friedrich Ritschl)一向把尼采視為最得意的弟子,現在也不置一詞,還在一封信中哀嘆“這真是一個可悲的事件”,並且表示,“最使我氣憤的是他對哺育他的親生母親的不敬,這個母親就是古典語文學。”

書出版三個月后,沉默終于被打破。一個過去在尼采面前畢恭畢敬的年輕人維拉莫維茨(Ulrich von Wilamowitzm?llendorff)出版小冊子《未來哲學!駁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以激烈的語氣抨擊尼采不配做學者。他的理由與李契爾如出一轍,就是尼采“褻瀆”了古典語文學這位“母親”。他嘲諷地套用尼采在書中對酒神節慶的詩意描繪,向尼采發出了驅逐令:“我請尼采先生閉上嘴,撐著酒神杖,從印度去希臘,請他離開講臺,在講臺上他本該是從事學術的;請他召集虎豹而不是德國古典語文學的青年學子到他足下……”

雖然當時維氏只是一個小人物,但他以捍衛學術的名義發出的攻擊代表了整個古典語文學界的共同立場,有著足夠的殺傷力。一個直接的結果是,尼采雖然暫時沒有離開講臺,但學生們卻離開了他的教室,在隨后的那個學年中,他只剩下了兩個學生,並且都來自外系,沒有一個是古典語文學專業的。

事實上,不但當時,而且直到現在,這本書仍然不被古典語文學界承認。正如《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編者所指出的:“《悲劇的誕生》發表已經一百年了,但是,從批評史的觀點看,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不可思議的。正統的古典研究把尼采的構想看作不科學的東西,對之保持沉默,不予理睬。”

當然,這不足怪,因為《悲劇的誕生》的確不是一部古典研究領域的學術著作。那么,它是一部美學著作嗎?由于這本書的主題是希臘悲劇,人們通常是這樣看的。這不算錯,不過,如果把美學看作一門學術,它同樣是完全不合規范的。即使作為美學著作,它也不是給學者即所謂美學家讀的,甚至也不是給對理論有些興趣的一般藝術家讀的。按照尼采自己后來的說明,這是一本為“藝術家的一種例外類型”寫的書,這種藝術家“兼有分析和反省的能力”,同時又“受過音樂洗禮,一開始就被共同而又珍貴的藝術體驗聯結起來”,因而是“藝術上血緣相近的人”。其原因在于,尼采自己的“個人體驗”、個人“最內在的經驗”對于書中基本思想的形成起了關鍵作用,那么,它自然要訴諸有相似體驗的人了。用《校勘研究版尼采全集》編者的話說,書中貫穿著“一種被確證的、親身經歷的神秘主義”,因而是尼采最神秘也最難懂的一部著作。

這本書的最獨特之處是對古希臘酒神現象的極端重視。這種現象基本上靠民間口頭流傳,缺乏文字資料,一向為正宗的古典學術所不屑。尼采卻立足于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現象,把它當作理解高雅的希臘藝術的鑰匙,甚至從中提升出了一種哲學來。正是在理解這種史料無征的神秘現象時,他的內在經驗起了重要作用。關于他的這種內在經驗,我們不能斷定,只能約略估計。據我分析,主要有二,即他自幼形成的對人生的憂思和對音樂的熱愛,而在他的青年時代,這二者又分別因為他對叔本華哲學的接受和他與瓦格納的親密友誼而得到了加強。從前者出發,他在酒神秘儀中人的縱欲自棄狀態中看出了希臘人的悲觀主義。但是,和叔本華不同,在他的內在經驗中不但有悲觀主義,更有對悲觀主義的反抗,因而他又在希臘藝術尤其是希臘悲劇中發現了戰勝悲觀主義的力量。從后者出發,他相信音樂是世界意志的直接表達並具有喚起形象的能力,據此對悲劇起源于薩提兒歌隊和酒神頌音樂的過程做出了解釋。

然而,無論我們對美學這個概念做何理解,僅僅把這本書看作一部美學著作肯定是不夠的。書中顯然存在著兩個層次,表層是關于希臘藝術的美學討論,深層是關于生命意義的形而上學思考,后者構成了前者的動機和謎底。因此,把這本書看作一部特殊的哲學著作也許是最恰當的。說它特殊,是因為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學著作,不是用概念推演出一個體系,而是用象征敘說自己的一種深層體驗。其實,尼采自己對此是有自覺的認識的。還在寫作這本書時,他就曾經如此描述自己的心境:“我生活在一個遠離古典語文學的世界里,距離之遠怎么想也不會過分……我漸漸沉浸在我的哲學家世界里了,而且很有信心;是的,如果我還應該成為一個詩人,我也已經為此做好準備。”可見他知道自己在創立一種詩性的哲學。后來他也始終認為,他在《悲劇的誕生》中創立了一種新的哲學學說,並據此自稱是“哲學家狄俄尼索斯的最后一個弟子”和“第一個悲劇哲學家”。

作為一個哲學家,尼采當時主要關注兩個問題,一是生命意義的解釋,二是現代文化的批判。在《悲劇的誕生》中,這兩個問題貫穿全書,前者體現為由酒神現象而理解希臘藝術,進而提出為世界和人生做審美辯護的藝術形而上學這一條線索,后者體現為對蘇格拉底科學樂觀主義的批判這一條線索。當然,這兩個問題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系。

根本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為本無意義的世界和人生創造出一種最有說服力的意義來。尼采的結論是,由酒神現象和希臘藝術所啟示的那種悲劇世界觀為我們樹立了這一創造的楷模,而希臘悲劇滅亡于蘇格拉底主義則表明理性主義世界觀是與這一創造背道而馳的。

綜觀尼采后來的全部思想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他早期所關注的這兩個主要問題始終占據著中心位置,演化出了他所有最重要的哲學觀點。一方面,從熱情肯定生命意志的酒神哲學中發展出了權力意志理論和超人學說。另一方面,對蘇格拉底主義的批判,擴展和深化成了對兩千年來以柏拉圖的世界二分模式為范型的歐洲整個傳統形而上學的批判、對基督教道德的批判,以及對一切價值的重估。尼采自己說:“《悲劇的誕生》是我的第一個一切價值的重估:我借此又回到了我的愿望和我的能力由之生長的土地上。”我們確實應該把他的這第一部著作看作他一生主要哲學思想的誕生地,從中來發現能夠幫助我們正確解讀他后期哲學的密碼。

《悲劇的誕生》

前言——致理乍得·瓦格納

【內容提要:在普法戰爭的氣氛中思考一個美學問題,是有鑒于藝術的嚴肅性。提出貫穿全書的基本命題:“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

鑒于我們審美公眾的特殊品性,集中在這部著作中的思想有可能引起種種懷疑、不安和誤解。為了避開這一切,也為了能夠帶著同樣的沉思的幸福來寫作這部著作的前言(這幸福作為美好崇高時刻的印記銘刻在每一頁上),我栩栩如生地揣想著您,我的尊敬的朋友,收到這部著作時的情景。也許是在一次傍晚的雪中散步之后,您諦視著扉頁上的被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讀著我的名字,立刻就相信了:無論這本書寫些什麼,作者必定是要說些嚴肅而感人的事情;還有,他把他所想的一切,都像是面對面地對您傾談,而且只能把適于當面傾談的東西記了下來。您這時還會記起,正是在您關于貝多芬的光輝的紀念文章問世之時,也就是在剛剛爆發的戰爭的驚恐莊嚴氣氛中,我全神貫注于這些思想。有人如果由這種全神貫注而想到愛國主義的激動與審美的奢侈、勇敢的嚴肅與快活的游戲的對立,這樣的人當然會發生誤解。但愿他們在認真閱讀這部著作時驚訝地發現,我們是在討論多么嚴肅的德國問題,我們恰好合理地把這種問題看作德國希望的中心,看作旋渦和轉折點。然而,在他們看來,這樣嚴肅地看待一個美學問題,也許是根本不成體統的,因為他們認為,藝術不過是一種娛樂的閑事,一種系于“生命之嚴肅”的可有可無的鬧鈴。好像沒有人知道,同這種“生命之嚴肅”形成如此對照的東西本身有什麼意義。對于這些嚴肅的人來說可作教訓的是:我確信有一位男子明白,藝術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來的形而上活動,我要在這里把這部著作奉獻給這位男子,奉獻給走在同一條路上的我的這位高貴的先驅者。

巴塞爾,1871 年底。

三、用日神藝術美化生存的必要

【內容提要:希臘神話不是道德和宗教,而是生存的贊歌。希臘人有熱烈的欲望,對痛苦敏感,深知生存的可怕,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創造出奧林匹斯神話,借之神化生存。】

為了理解日神文化,我們似乎必須一磚一石地把這巧妙的大廈拆除,直到我們看到它下面的地基。這時首先映

入我們眼簾的是奧林匹斯眾神的壯麗形象,他們聳立在大廈的山墻上,描繪他們事跡的光彩照人的浮雕裝飾著大廈的腰線。在這些浮雕之中,如果日神僅同眾神像比肩而立,並不要求坐第一把交椅,我們是不會因此受到迷惑的。體現在日神身上的同一個沖動,歸根到底分娩出了整個奧林匹斯世界,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日神看作奧林匹斯之父。一個如此光輝的奧林匹斯諸神社會是因何種巨大需要產生的呢?

誰要是心懷另一種宗教走向奧林匹斯居民,竟想在他們身上尋找道德的高尚、圣潔、無肉體的空靈、悲天憫人的目光,他就必定悵然失望,立刻掉首而去。這里沒有任何東西使人想起苦行、修身和義務;這里只有一種豐滿的乃至凱旋的生存向我們說話,在這個生存之中,一切存在物不論善惡都被尊崇為神,于是,靜觀者也許詫異地面對這生機盎然的景象,自問這些豪放的人服了什麼靈丹妙藥,才能如此享受人生,以致目光所到之處,海倫——他們固有存在的這個“飄浮于甜蜜官能”的理想形象,都在向著他們嫣然微笑。然而,我們要朝這位掉首離去的靜觀者喊道:“別走,先聽聽希臘民間智能對這個以妙不可言的快樂向你展示的生命說了些什麼。”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彌達斯國王在樹林里久久地尋獵酒神的伴護——聰明的西勒諾斯,卻一直沒有尋到。當他終于落到國王手中時,國王問道: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好最妙的東西?這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后,在國王強逼下,他突然發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呵,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于你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就死。”

奧林匹斯的眾神世界怎樣對待這民間智能呢?一如臨刑的殉道者懷著狂喜的幻覺面對自己的苦難。

現在奧林匹斯魔山似乎向我們開放了,為我們顯示了它的根源。希臘人知道並且感覺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必須在它前面安排奧林匹斯眾神的光輝夢境之誕生。對于泰坦諸神自然暴力的極大疑懼,冷酷凌駕于一切知識的命數—折磨著人類偉大朋友普羅米修斯的兀鷹、智能的俄狄浦斯的可怕命運、驅使俄瑞斯忒斯弒母的阿特柔斯家族的歷史災難,總之,林神的全部哲學及其誘使憂郁的伊特魯利亞人走向毀滅的神秘事例——這一切被希臘人用奧林匹斯藝術的中間世界不斷地重新加以克服,至少加以掩蓋,從眼前移開了。為了能夠活下去,希臘人出于至深的必要不得不創造這些神。我們也許可以這樣來設想這一過程:從原始的泰坦諸神的恐怖秩序,通過日神的美的沖動,逐漸過渡而發展成奧林匹斯諸神的快樂秩序,這就像玫瑰花從有刺的灌木叢里生長開放一樣。這個民族如此敏感,其欲望如此熱烈,如此特別容易痛苦,如果人生不是被一種更高的光輝所普照,在他們的眾神身上顯示給他們,他們能有什麼旁的辦法忍受這人生呢?召喚藝術進入生命的這同一沖動,作為誘使人繼續生活下去的補償和生存的完成,同樣促成了奧林匹斯世界的誕生,在這世界里,希臘人的“意志”持一面有神化作用的鏡子映照自己。眾神就這樣為人的生活辯護,其方式是它們自己來過同一種生活—唯有這是充足的神正論(Theodicee)!在這些神靈的明麗陽光下,人感到生存是值得努力追求的,而荷馬式人物的真正悲痛在于和生存分離,尤其是過早分離。因此,關于這些人物,現在人們可以逆西勒諾斯的智能而斷言:“對于他們,最壞是立即要死,其次壞是遲早要死。”這種悲嘆一旦響起,它就針對著短命的阿喀琉斯,針對著人類世代樹葉般的更替變化,針對著英雄時代的衰落,一再重新發出。渴望活下去,哪怕是作為一個奴隸活下去,這種想法對最偉大的英雄而言也並非不足取。在日神階段,“意志”如此熱切地要求這種生存,荷馬式人物感覺到自己和生存是如此難解難分,以致悲嘆本身化作了生存頌歌。

二十五、酒神呼喚日神進入人生

【內容提要:酒神呼喚日神進入人生。二元藝術沖動按照嚴格的相互比率,遵循永恒公正的法則,發揮它們的威力。】

音樂和悲劇神話同樣是一個民族的酒神能力的表現,彼此不可分離。兩者都來自日神領域彼岸的一個藝術領域。

兩者都美化了一個世界,在其快樂的和諧中,不諧和音和恐怖的世界形象都神奇地消逝了。兩者都信賴自己極其強大的藝術魔力,嬉戲著痛苦的刺激。兩者都用這游戲為一個哪怕“最壞的世界”的存在辯護。在這里,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顯示為永恒的本原的藝術力量,歸根到底,是它呼喚整個現象世界進入人生。在人生中,必須有一種新的美化的外觀,以使生氣勃勃的個體化世界執著于生命。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不諧和音化身為人——否則人是什麼呢?——那么,這個不諧和音為了能夠生存,就需要一種壯麗的幻覺,以美的面紗遮住它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日神的真正藝術目的。我們用日神的名字統稱美的外觀的無數幻覺,它們在每一瞬間使人生一般來說值得一過,推動人去經歷這每一瞬間。

況且,一切存在的基礎,世界的酒神根基,它們侵入人類個體意識中的成分,恰好能夠被日神美化力量重新加以克服。所以,這兩種藝術沖動,必定按照嚴格的相互比率,遵循永恒公正的法則,發揮它們的威力。酒神的暴力在何處如我們所體驗的那樣洶涌上漲,日神就必定為我們披上云彩降落到何處;下一代人必將看到它的蔚為壯觀的美的效果。

任何人只要一度哪怕在夢中感覺自己回到古希臘生活方式,他就一定能憑直覺對這種效果的必要性發生同感。漫步在愛奧尼亞的宏偉柱廊下,仰望輪廓分明的天際,身旁輝煌的大理石雕像映現著他的美化的形象,周圍是步態莊嚴、舉止文雅的人們,有著和諧的嗓音和優美的姿勢—美如此源源涌來,這時他豈能不舉手向日神喊道:“幸福的希臘民族啊!你們的酒神必定是多么偉大,如果提洛斯之神認為必須用這樣的魔力來醫治你們的酒神狂熱!”但是,對于一個懷有如此心情的人,一位雅典老人也許會用埃斯庫羅斯的崇高目光望著他,回答道:“奇怪的外鄉人啊!你也應當說:這個民族一定受過多少苦難,才能變得如此美麗!但是,現在且隨我去看悲劇,和我一起在兩位神靈的廟宇里獻祭吧!

《酒神世界觀》

一、日神和酒神:希臘藝術的二元源泉

希臘人借他們的眾神宣說著,同時也隱匿著他們的世界觀秘教,他們設置了兩位神靈作為他們的藝術的二元源泉,即日神和酒神。在藝術領域中,這兩個名字代表著風格的對立,這種對立幾乎總是導致短兵相接的斗爭,唯有一次,在希臘人“意志”的全盛時期,才仿佛被克服而產生了阿提卡悲劇藝術作品。在兩種狀態之中,在夢中和醉中,人獲得了生存的極樂之感。在夢境中,人人都是完全的藝術家,其美麗的外觀乃是一切造型藝術之父,並且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也是大半詩歌之父。我們享受著對形象的直接理解,一切形式都對我們說話;不復有冷漠多余之物。當此夢境最生動時,我們甚至會有被其光輝(Schein)照透的感覺;直到這感覺停止,病理作用才開始,于是夢不再使人振奮,夢境的天然康復力量也隨之停止了。然而,在彼界限內,不僅有我們十分明智地在自身中尋找的愜意和善的圖像,而且嚴肅、悲傷、憂郁、曖昧的東西也以同樣的樂趣被觀照,只不過此時外觀的面幕也必定在飄搖之中,從而現實的基本形式不能被完全遮蓋住了。因此,如果說夢是單個的人與現實嬉戲,那么,造型藝術就是(廣義的)雕塑家與夢嬉戲。雕像作為大理石塊是很現實的東西,而雕像的現實作為夢中形象卻是神的生動人格。只要雕像還是在藝術家眼前浮現的想象的圖像,藝術家就仍然是在與現實嬉戲;唯有當他把這個圖像轉移到了大理石里面,他才是在與夢嬉戲。

在何種意義上,日神被改造成了藝術之神呢?僅僅在他是夢中表象之神的意義上。他完全是“發光者”,在至深的根源上是借照耀展現自身的太陽之神和光明之神。美是他的要素,永恒的青春與他相伴。但是,夢境的美麗外觀也是他的王國,與只能有缺陷地認識的日常現實相反,此一境界的更高真理和完美性把他提升為箴言之神,也同樣確鑿地把他提升為藝術之神。美麗外觀之神必然兼為真實認識之神。不過,夢像不可逾越一個微妙的界限,方不至于發生病理作用,在那里外觀不但迷惑人而且欺騙人,這一界限在日神的本質中也不可缺少:那適度的節制,那對于狂野激情的擺脫,那造型之神的智能和寧靜。他的明眸必須“太陽一般地”沉穩,即使當它怒視之時,仍保持著美麗外觀的莊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