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以弗所書教我的職場求生術
滿額折

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以弗所書教我的職場求生術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脫離職場苦海,從找回工作的意義開始!
20出頭的我們,憑著一股腦兒的熱情投身職場,在尋尋覓覓、跌跌撞撞中學會認清現實與理想的差異。
30來歲的我們,在明爭暗鬥的職場裡奮力搏鬥,好不容易遍體鱗傷地殺出一片血海,換來的仍是一個無殼蝸牛的未來。
40好幾的我們,迎接產業的急速變動,精神體力遠不如前,青春後輩卻來勢洶洶,我們面臨著所謂的中年危機。
這些令人不得不厭世的情結,每一天都如魅影般纏繞我們。身為基督徒的你我仿若一群生存在資本帝國主義下的鬥士,卻依舊一籌莫展,即便教會再多的職場倫理教導,也仍然無法拯救我們脫離這片職場苦海。難不成我們只能壯志未酬身先死,在載浮載沉中,耗盡心力、壯烈犧牲?
如今,本書將透過兩循環的描繪,帶給我們一線生機,看見仍有一絲出路!
作者嘗試用「創造與新創造」的神學敘事來讀以弗所書中的工作觀,試著領我們讀出「從厭世循環走向恩典循環」的盼望與實踐。當工作放在「創造與新創造」的神學視野下,上帝是要我們Do good works,能夠看見手中的工作帶有使人與上帝、與人和好的使命。這樣的願景除了讓我們找回投身職場的動力,更鼓勵我們在現今職場工作中,帶出三方面關鍵力的培養:「真實力」×「服務力」×「領導力」,實際操練與改變21世紀的職場生活。

作者簡介

毛樂祈

喜歡看山、看海,也愛看世界,一副敏銳心思和對不同事物的覺察,讓他可以一路從神學、親子教養、求學生涯,寫到職場人生。他期盼用接地氣的語言、貼近華人處境的方式,把上帝的心意說清楚,憑著這股熱情,他為華人讀者寫下一本又一本的好書。
如今,他再次憑著一股對職場基督徒的關懷,以及自己這一路走來在職涯與上帝之間的探尋,去看見許多工作之人的需要。從在《校園》雜誌開闢〈工作‧想像〉專欄開始,到親自陪伴身旁的人,期盼能用這些年來對於工作與信仰的體察和省思,幫助每位在工作中掙扎的人,找回意義與盼望,能夠正面迎擊每個職場的挑戰與考驗。
他是《小老百姓神學》、《讓耶穌幫你帶小孩》,與《在巴比倫上大學》的作者,他也是《校園》雜誌的副主編。
他是致力將信仰帶入我們真實人生中的毛樂祈。

名人/編輯推薦

讚譽
過去在做學生工作時,常常鼓勵學生要在職場活出見證,但自己進入職場後發現,除了工作本身的挑戰外,另一種長期痛苦,是要對抗工作裡日復一日的無意義感,到底自己手中的工作在上帝國度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對哪些人帶來益處?難道只有下班時間才有活著的感覺嗎?本書第五章提到,過往的信仰群體其實要用信心與想像力才能領受、消化先知傳達的信息,我們也需要用天國的視角重新想像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的工作宣言,讓職場成為我們愛人、祝福人的機會。
陳建宏
欣橋機械執行經理

我曾經在教會擔任全職傳道人大約七年的時間,後來因為個人因素重新進入職場,轉職到保險公司做保險業務員,也就是俗稱的「拉保險」,直到如今。一路上致力將過去教會牧養的經歷,應用在保險業務的工作上,我想有沒有可能讓人對於這個產業,可以有些不一樣的形象!
感謝樂祈,讓我有機會搶先拜讀這本書!透過以弗所書來談工作,本身就很有趣!以弗所書是形塑教會論的一本書,但這卷書又如何談工作呢?後來想一想,「教會」這個字原文就是「被召出來的人」,不是建築物也不是一個儀式,是一群人,這群人的不一樣在於他們是被上帝所呼召的,但同時也面對資本社會的挑戰;這群人不只是專注眼前的工作,而是對焦在創造一切的上帝身上,才能超越目標,找尋真正的價值。
我推薦在職場的你讀這本書,你將會發現自己的工作是何等有價值;如果你是主管,推薦你將這本書帶入團隊,與團隊一起討論,建立屬上帝的文化;如果你是教會牧者,就更要讀這本書,使聖徒各司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王文正
富邦人壽業務主任

門徒是被呼召全然跟隨耶穌的人,然而現代人大部分醒著的時間都是花在工作上,因此工作與信仰的整合是作主門徒無法避談的領域。很高興看到樂祈的新書《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出版。作者沒有迴避當代社會所帶來層出不窮的挑戰,以及華人年輕世代所面對的工作困境與矛盾,而是帶領讀者認真檢視這些問題背後結構性和個人性的因素,並以聖經以弗所書的神學式詮釋來回應。對有興趣認識當代職場現象下深層邏輯的人,以及渴望明白上帝對工作心意、努力探索如何能在當代職場實踐上帝心意的讀者來說,《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是本必讀的好書。
董家驊
石牌信友堂牧師

大學時歷經信仰更新的我,一畢業不久就熱血投入上帝國度的工人訓練,轉進職場事奉這些年,卻深感一般神學院的裝備,在職場宣道、領導「不好用」。但感謝上帝興起我們、興起《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這樣的書。它的出版將激發討論,為我們回應共同的時代挑戰邁出重要的一步。
以「宗教改革的開端」和「通才達文西的謝幕」為分界,我們領受「入世的聖召」、世界經濟走向「專業化」已有五百年;二十一世紀數位化和自動化將對「人的工作」、「工作的人」提出更深切的挑戰:我們被呼召要做什麼,以提供自身、提供社會足夠的價值?
品格、恩賜、熱情、領導、視野、文化……作者的書中展開了一組組我想到的答案關鍵字。這是我們得以服務這世界的「未來力」,源自我們歷久彌新的基督信仰。
邱慕天
《台灣醒報》副總編輯、新媒體宣教學院學務研發主任

樂祈這本新書,一方面透過闡釋以弗所書,描繪壯麗的終末願景(在基督裡「同歸於一」的shalom),把強大的信仰「核心」植入人的工作生命裡;另一方面,他發揮主編的功力,消化大量靈修學、企管學、人格培養學書籍,嘗試整理出可供實操的「外功」。雙管齊下,讓工作與靈修對話、職場與教會連結;如此苦心孤詣,企圖為厭世代年輕人闢出蹊徑,教我敬佩。在我讀來這不但將東西方工作神學具體化、處境化,更延續了校園福音團契「生命影響生命」、「人對了,事就對了」的信念。意猶未盡的地方有兩處:第一是討論教會組織的角色和工作,第二是對新自由資本主義體制面的批判和建言。這應該由各行各業基督徒接力思考、創作,樂祈此書是個很好的引子。
黃亮維
內科醫師、臉書《醫師神學人》粉絲專頁主持人

職場神學是當今教會牧養神學的一環,作者以活潑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建構合乎聖經的職場觀。本書以精彩的釋經與貼地的反思,探討教會群體在新時代作見證的意義,提出工作不單是為了參與上帝國度與承擔十架使命,其本身也是生命成長的屬靈操練場域,更是經歷上帝豐盛恩典的所在。本書用以弗所書為架構,幫助讀者從永恆的願景汲取現實的智慧;並以認識和回應基督與上帝的國度為主要思路,整合信仰與工作的入世向度,鼓勵讀者關懷與投入世界。讀者不僅在書中得以聽到自己的心聲,也在作者用心的對談中,思考自己的掙扎與出路。隨著每章的導引,自我的對話也得已展開,閱讀讓聖靈得以轉化心靈的無力與倦怠,在聖經的亮光中進一步洞悉處世之道。
潘怡蓉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我們這一代的職場工作者,在面對AI全面衝擊所帶來的未知,心境肯定是空前的迷惘與惶恐。如果這個世界就是我們得到意義的基礎,我們將在不斷更新變化的職場現實中,陷溺於無止盡的斜槓宇宙中,工作所應許給我們的迦南地,將在持續斜槓的身分中經歷疲憊與慨歎。
感謝上帝,透過樂祈敏銳的洞見,邀請我們將意義重新安頓在聖經寶貴的啟示裡,透過以弗所書在永恆中為我們量定的身分,引導我們在意圖掏空我們的職場現實中,經歷向我們啟示的聖經,是如此真實且大有力量。感謝上帝,透過樂祈為我們舉起以弗所書的亮光,引導每位在職場步履蹣跚的工作者,不在焦慮迷惘中踽踽獨行,而是踏著聖靈啟示的應許,在斜槓的焦慮中安息,尋獲上帝在職場生活所應許的美好心意。
莊信德
台中磐頂長老教會牧師

樂祈撰寫的《厭世代的工作成長學》,並非經義考究式註釋以弗所書,乃是描繪這群被資本主義壓制的「打工族群」,可以怎樣成為上主手裡的美善之作。
教會探討職場宣教與牧養的書刊相較先前,明顯增多,但大多關注的仍是堂會本位,職場事工只為佔據策略山頭,領人信主,從而擴展國度影響力。倘若讀者抱著功利心態觀看本書,肯定大失所望;樂祈為我們預備的是更寬宏的工作世界,我們乃是在上主恩典中藉著工作來成長。
人不是工作的奴隸,也非追求有朝一日能奴役下屬。我們不斷從聖經中重新思考工作內在價值,享受做工,從而活出創造主期望的「整全豐盛」(shalom)。職場世界就是真實場景,美善與醜惡共存,這本書適切地向我們指引生命成長的方向。它不是職場信徒的求生祕笈,乃是一本體會上班族的困苦,又能結合聖經養分與職場智慧的作品。
胡志偉牧師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這本書的出生又是個意外,本來有其他題目想寫。但主編仁祥不只一次提醒我以「工作」這個主題來書寫,當時並無特別的感動,未正視這個「需求」。大概是覺得自己的工作經歷沒有太多轟轟烈烈之處,有大部分的職涯是在「溫良恭儉讓」的基督教機構工作,寫不出灑狗血的職場暗黑面,書怎麼會有看頭?
後來轉念想試試看,有幾個理由。第一,內人一直在壓力非常大的外資公司上班,身為soul mate,需要陪伴她工作中的喜怒哀樂。我們前陣子開始了週三晚間禱告會,一起讀以弗所書,其中我試著以她工作的處境來詮釋經文,發現經文裡的世界意外給她許多力量。我尋思,與其去談一個系統性的工作神學,讓聖經對我們的工作說話,更為恰當。或許,這正是我可以切入的角度。
第二,自從寫了《巴比倫上大學》之後,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年輕人,感受到他們面臨沉重的壓力,為著畢業後將進入這殘酷的資本世界中,深感焦慮與不安。更不用說已經進入職場的青年基督徒,面對低薪的處境及工作的困境,但能從教會教導中得到的幫助,相當有限。其實工作占了人生的絕大部分,甚至決定了一生,但至少在我的經驗中,牧師傳道人很少談,就算談也很難有機會談得完整。
一個根本原因是,它基本上不在神學家的眼皮之下。神學院可以繼續辯論他們的神學立場,但是工作卻無庸置疑占據了大部分基督徒的時間與心思,甚至早已決定了我們生存的目的、塑造了身分。若沒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工作神學,我們大概只能在資本帝國的世界中,任憑宰割。
也因著這個原因,在《校園》雜誌的工作任內,開闢了「工作‧想像」的專欄,試著讓一些年輕人的榜樣和掙扎,能夠更多浮現出來、被人看見,希望幫助面臨低薪困境的年輕人,能夠用不同的想像來面對殘酷的職場考驗。雖然常常自認為才疏學淺,但想起應當更多承擔對年輕人的責任,就不自覺勇敢起來,開始了這趟寫作旅程。
第三,回想過去初入職場,跌跌撞撞地摸索,也因為如此,後來在維真學院(Regent College)找到了職場與信仰的連結,覺得非常可貴;若能重新以華人的處境和語言,重新述說這個更大的信仰,也算是一點小小的貢獻。轉念一想,其實過去的經驗不算匱乏;更重要的是,人到了「不惑」的階段,也需要重新省視自己的工作與使命。寫一本書,是一個時數不少的「工作」,於我卻也是一個屬靈操練,不僅能夠對現在的工作反思,也為將來持續要面對的挑戰、自我成長,找到信念與方向。很感恩的是,一邊面對自己工作的困境,一邊思想和整理時,自己也已經被「療癒」、被激勵了。
雖無華麗的資歷,或企圖發展什麼特殊的工作神學論述,只是基於一些使命感,好奇可以如何整合信仰與工作、神學與管理學。但若你像我一樣,認真想要從信仰中找到一條工作的路徑,不僅能讓你在這混亂的資本世界中生存下去、甚至能夠祝福他人,我盼望這本書多少為你帶來「療癒」或成為你的幫助。
以下介紹一下這本書的預設與特色,希望幫助讀者能夠更清楚其定位。
以工作神學的角度閱讀以弗所書
不少人說,聖經是一本上帝對人的情書,整本聖經總結起來就是「愛」。其實我們也可以這樣看,聖經是一本關於「工作」的書,一開始上帝工作,把光暗、陸地海洋分開,並使其中充滿各式創意與奧祕的生態系。聖經直到最後,上帝也在工作,「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啟二十一5)。上帝創造、維繫、救贖,最後總結萬有。聖經不只是情書,也是一本上帝在工作、邀請我們一起同工的書。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某種眼光在讀聖經。有傳道人會說,讀經不要先讀註釋書,其用意是好的,但卻可能對於自身視角的影響太過輕忽了。後現代思想提醒我們,該察覺到自己是帶著什麼框架在閱讀聖經,才不會自以為中立或全然客觀。我盼望與讀者一起,從工作神學的新鮮角度來讀以弗所書,能夠看到上帝話語的活潑豐富與道成肉身,對我們的生活和處境說話;上帝話語之所以有權威,不只是羅列出超越性的道德真理,而是要進入我們真實的生活中,帶來改變。
工作神學的基本假設,是我們的上帝不斷在工作中,而基督徒應該按照祂的心意,與祂一起同工。神學不只是描繪上帝靜態的屬性,整合一些形而上的概念。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中,對於上帝在人類歷史中所成就的事,不斷地發出頌讚;這位上帝是一位行動中的上帝,尤其是上帝自己已賜下聖靈,使我們可以與祂同工,與「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活出真正復活的生命。
如果上帝持續在工作中,也要我們與祂一起同工,我們就必須問,在今天的處境中,我們該如何工作?或是用以弗所的話來說,「今世的風俗」、「空中的掌權者」、「肉體的私慾」(二2~3),在今天到底是如何運作?我們如何抵抗、與之爭戰(六10~18),該如何做出真正「美好的工作」(二10)?
在科技思維與資本主義盛行所導致的祛魅(disenchantment)世界中,「與上帝同工」的神聖意義已經不存在於普遍的社會想像之中,我們彷彿只能夠活在「資源稀缺」的假設中,說好聽是「拚經濟」、說難聽是「你爭我奪」,也難怪許多人有厭世和焦慮的症狀。
一個能夠面對現代多元處境挑戰的工作神學,勢必不能只有個人救贖,還必須帶著紮實的創造論與終末論的眼光。創造論(相對於資本主義)帶給我們豐盛的本體論,相信這世界是美好的創造,工作(與上帝同工)是一個美好的禮物。強調新創造的終末論則幫助我們面對整個動態多變、日新月異的新世界,不只是固守僵化的教義思維,而能夠「在聖靈中工作」;面對異化、艱困的現況,仍能與上帝共舞,把新的可能帶給這個失去盼望的世界。
以弗所書二章10節的翻譯是一個關鍵,和合本是「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行善」在許多英文譯本,被翻譯為Do good works,如果被放在創造與新創造的脈絡下,又會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詮釋。上帝要我們做的,不只是華人文化中的道德「善行」,而是在「創造+新創造」這一個更為寬廣的故事中,不但回頭找到被造的意義和使命,並從將來的眼光中理解目前工作的意義。
一直很喜歡這短小卻又宏觀的以弗所書,非常興奮能夠帶著自己一些完整、不完整的工作經驗,來與兩千年前的一卷經典書信對話。
恩典中的工作成長學
在這個殘酷、滿是沉重苦難的社會,人不免有些厭世情緒。有一次在教會講道,講到苦難的主題,信息顯得相當沉重。結束後,一位姊妹向我反應:「我覺得你說的很對,不過基督徒的基調還是喜樂。」她的話提醒了我,儘管工作中有多少困難、壓力,但是仍舊是在恩典中,仍有喜樂的可能性。
年輕人大可說,你不瞭解我們所面對的苦境,一輩子工作買不了房子的痛苦,貧富不均又無法翻身的無奈。但當時那些閱讀保羅書信的教會,合理猜測,大多數會友是奴隸,但保羅仍舊勸勉他們要常常喜樂(能夠讀這本書的人,想必社經條件不會比當時的奴隸差)。因為耶穌已經復活了,世界已經改變了,所有的價值和意義都需要被重估,當然包括我們眼前所謂的困境。
當然,我們今天在一個很不一樣的環境,不是羅馬帝國而是二十一世紀的資本社會中。《倦怠社會》的作者韓柄哲認為,身處資本主義所造成的功績社會中,容易讓人抑鬱和倦怠。的確,若在前面所提「資源稀缺」的假設之下,很難不是如此。在這樣祛魅、恩典真空的的大環境下,教會雖然常談恩典,但卻在無形之中恩典變質成一個慣用詞,而無法成為一個動詞,激動我們向前、成長。
我當初沒有想到,寫著寫著,本書的後半竟然成了一部「在恩典中的工作成長學」。我相信上帝的恩典浩大,足夠給我們動力,不只破解世界的法則,更能夠產生成長的動能。此外,恩典並非和人的努力對立,反而能夠紮實地給我們克己的意志,不斷追求更新和卓越。簡單來說,基督徒不只有宏大的願景,也該有實踐的能力,祝福這個世界。
如同前述,基督徒儘管在困難中,基調仍是喜樂,仍應該透過工作為世人帶來祝福。這樣的喜樂,不是一種脫離現實、無視邪惡的感覺良好;而是在面對艱困現實的同時,不斷反省和更新,不僅擺脫一些對工作的錯誤理解與想像,更要走出自憐與悲情,而成為改變環境,影響周遭的人。
其實,工作是上帝美好的創造,可以是快樂、富於挑戰、豐富生活的,否則小孩不會那麼愛去babyboss職業體驗任意城(註:兒童玩角色扮演的場館),體驗各種工作。當我們盡可能將工作恢復為上帝原本創造的心意時,工作其實可以是遊戲,是有趣、好玩,豐富人心的。
祝大家玩的愉快!
使人類繁盛的成功神學
這本書也是關於成功的神學。
等等,「成功神學」不是信仰的毒瘤嗎?
但仔細想想,其實不是成功、豐盛有錯,耶穌不就要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嗎?基督信仰並非鼓勵「失敗」,也並非「仇富」。
別鬧了,有誰不想成功呢?與其批評「成功神學」,我們需要建構一種更完備的成功神學。問題在於是哪一種成功?哪一種豐盛?有害的成功,是一種自私自利、忽略受造萬物、沒有愛鄰舍的心、炒短線,用金錢取代上帝的「成功」。與其讓世俗價值來決定何謂「成功」,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
以弗所書本身是一卷關於「成功」的書信,當然不是遵循世俗法則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關於生命的成長與成熟,成為能真實祝福群體的人。
聖經之所以是真理,是因為訴說了全人類真正達致幸福、豐盛人生的大故事──始於豐盛美好的伊甸園,結束於豐盛美好的新天新地。從整本聖經的脈絡來說,很難不看到上帝想要賜福祂所造的人類,給他們使命和管理的能力,祝福這個世界。上帝不是苛刻無良的老闆,祂渴望將祂的豐盛賞賜給世人。簡單來說,基督信仰重新定義了成功。真正的成功神學,並非反對成功,而是把十字架(捨己)放在核心,敬畏上帝,並以受造萬物及他人為念。
人類在工業革命、數位革命之後,如今進入了AI世代,無疑擁有更強大的能力。基督徒有責任去思考,如何使用這樣的能力,是祝福萬國?還是傷害地球和鄰舍?
我將努力嘗試透過跨學科的整合,不只描繪前述的願景,更找尋實踐的智慧。上帝恩澤萬方,我們常常會需要借重世俗社會的知識,來豐富我們的思考。但我更希望大家發現,基督信仰蘊含著豐沛的資源,有帶來成功人生、人類繁榮的最大可能性。
「不在教會」的門徒學?
我在職場神學的老師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vens)曾開玩笑說:「禮拜天聚完會,應該把教會招牌拆下來,甚至換一個新的招牌寫著:『教會禮拜一不在這裡』」。
談以弗所書不談教會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保羅賦予教會一個崇高的異象與使命,在對立、疏離的世界中,帶來合一、和好見證的群體。這個被揭露出來的奧祕,是要在撒但面前,見證上帝百般的智慧(三10)。這麼偉大的願景,卻面臨許多挑戰,使得教會在世界作見證的身分和使命岌岌可危。
一個主要問題,是教會對信徒在職場的裝備不夠(神學院對於職場這方面的探索也還不足)。我們對於占據我們生命大多數時間的工作長期忽視,若再加上狹隘的「堂會導向」的教會觀(「教會」被簡化為一棟建築物裡所有「人數」和「活動」的總和),許多在職場上「做工的人」的辛酸和挑戰,沒有被正視,更遑論適當的裝備。這樣的狀態導致教會整體很難有效在世界作見證。
近年來,有許多教會強調信徒回到職場發光發熱,仍然面對相同的問題。正如香港郭鴻標老師說:「現時教會、機構、神學院都舉辦職場倫理課程,回應時代的需要,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不過我們不單要凝聚職場信徒,互助互勉;我們更需要建構職場神學,作為回應的理論骨架。」面對整個資本社會強大的意識型態,我們真的預備好彈藥和資源,讓弟兄姊妹在前面衝鋒陷陣了嗎?
教會論中有一個詞彙叫「不可見的教會」(invisible church),有別於有形、組織性的教會。這個概念當初在宗教改革被大力提出,為了要區別當時天主教派腐敗、僵化的可見教會。宗教改革之後,「聖徒皆祭司」的觀念被提出,照理教會觀也應當跟著改變──教會不再只是那可見的建築,而是那群本身存在於世界、更被呼召要進入世界的群體與個人。換言之,教會在禮拜天是信徒的聚集,但是從星期一到星期六,教會已經不在那個建築物裡面,教會應該在商場、學校、醫院、家庭、社區等地,因為信徒已被差遣進入各個不同的崗位。
教會在禮拜天是「聚集的群體」(gathered community),周間則是「分散的群體」(scattered community)。我們今天亟需彌補這一塊「不在這裡」的教會論,能夠整全地裝備眾聖徒,給予扎實的教育,幫助信徒真正走進世界,成為公共社會中的見證。
魏樂德(Dallas Willard)曾說,靈性塑造的主要地方不是教會,甚至不是讀經與禱告,而是在職場,是在家裡換燈泡、換尿布。「如果工作不是你作門徒的主要地點,這樣就會自動將你醒著的時間,排除在與祂同在的生活之外。」他說的可真是令人驚嚇,我們到底還要排除上帝的同在,任憑世俗工作塑造我們多久呢?
近年來門徒一詞正夯,但如果忽略了職場這麼重要的環節,門徒訓練就很難真正完整。所以我也附上問題與討論,盼可以成為職場基督徒討論和分享的材料。
****
以弗所書中保羅不斷地為聖徒祈禱,在困境中能夠活出真實的基督徒生命。保羅寫的是信,不是神學論文,是勸慰信徒在真實生活中見證那位已經顛覆世界、榮耀的主。所以前半部,思想完每段經文和自己工作、生活的關係後,最合宜的方式,就是以禱告來回應(每章章末的禱告);後半部,則會進入實踐篇,試著提出一些相關的操練,幫助我們建立起能力,改變自己與職場。
****
有許多年輕人,在這段過程中與我交談、對話,成為我的幫助。我要特別感謝大坪林貴格會與我一起讀書會的社青夥伴們,就不一一提名了。因為有他們的陪伴與分享,使我所寫的或許更貼近了人間的現實。但如果讀者仍覺得太高談闊論,那責任完全歸於我。這本書要特別獻給我文字工作中最好的夥伴,校園書房出版社的仁祥與耿碩,是他們對我的信心、耐心、鼓勵與督促,才成就今日的我。當然這一切是出自那位充滿大能在我們裡面運行的神,祂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了我所求所想的,願榮耀歸給神。

目次

推薦序一 我們在這世代的工作使命/楊大鵬傳道 013
推薦序二 找路/佘日新教授 017
推薦序三 給華人年輕世代的工作神學/鍾興政牧師 021
序 言 025

第一部 願景篇/倦怠世界與上帝無限公司/037
第1章 寫給在資本帝國的眾聖徒……………………………………………………039
第2章 倦怠人生的最終回……………………………………………………………057
第3章 小心魔鬼在職場………………………………………………………………075
第4章 真知道祂,翻轉工作的關鍵…………………………………………………093
第5章 進入花園新城「做工」………………………………………………………113
第6章 資本世界裡的和平之子………………………………………………………133
第7章 賣帳篷的老劉,遇上織帳篷的保羅…………………………………………153
第二部 成長篇/成為上帝的「新」同工/169
第8章 連結雲端的學習人生──恩典視界、不斷成長、和好的使命……………171
第9章 人生最關鍵的「真實力」──真實面對內外的現實………………………191
第10章 從自利到「服務力」(1)──混亂世界中的品格養成………………………211
第11章 從自利到「服務力」(2)──體悟恩典、操練恩賜…………………………225
第12章 影響生命的「領導力」──在團隊中創造文化………………………………243

後記 群魔亂舞還是與聖靈共舞?/263
附 錄/271
附 註/27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