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滿額折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坤樂集要:女丹修煉集萃(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中國人的心靈中彌漫著濃厚的道家氣息。
道家文化注重“貴柔守雌”“陰陽調和”。在眾多的道經典籍中,女子修道成仙的傳記故事,無不標識出了女性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獨具的尊崇地位。女子的坤道與男子的乾道,都是對生命奧秘的追求與探索,猶如日月光耀,古今而常存。
自媧皇補天造人,蒼帝創造文字至今,歷代女子修道成仙的傳記故事枚不勝數,但多是以獨立成篇的形式分散于《道藏》《續道藏》《道藏輯要》以及藏外道書之中。廣大愛好者查閱起來頗為不易,且以前出版的書脊均是繁體豎排,已與當今讀者的閱讀習慣不符。故今次以簡體橫排形式,盡編者之最大努力,將眾多修道之書彙集成此一編。
本書對於當代有志於探索生命奧秘的廣大女性愛好者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自媧皇補天造人,蒼帝創造文字至今,歷代女真仙道經積澱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到目前為止,多是以獨立成篇的形式分散于《道藏》《續道藏》《道藏輯要》以及藏外道書之中。廣大愛好者查閱起來頗為不易,且1949年以前出版的書籍均是繁體豎排,已與當今讀者的閱讀習慣不符。故今次以簡體橫排形式,盡編者之最大努力,將眾多修道之書彙集成此一編。
本書諸篇所用版本:女子可以成仙篇中的內容選自《太平廣記》卷56-70玉皇寶典篇內容所依據的底本為《正統道藏》新文豐版道門日誦篇中的內容選自《道藏輯要》新文豐版第23冊道學妙典、仙家真經二篇內的全部內容所依據的底本為《正統道藏》新文豐版女真法訣篇底本出處 黃庭經講義,底本出自《藏外道書》第26冊 靈源大道歌,底本出自《三洞拾遺》第10冊女子道學五種,底本出自青城山版《女子道學小叢書五種》 女丹詩注,底本出自《中華仙學》。
女丹信函,底本出自《揚善半月刊》《仙道月報》 女真丹法篇底本出處 女丹簡便法,出自《大成捷要》 女丹秘旨,出自《和宗明道集》 列為女真丹訣,底本出自《道統大成》 女丹概說,底本出自《樂育堂語錄》 女真修底本,出自《道源精微歌》 女真丹底本,出自《丹亭真人養真秘籍》 女丹法底本,出自《道書十二種》 大女金丹訣,底本出自《藏外道書》第22 冊 女工指南,底本出自《古書隱樓藏書》 二懶心話,底本出自《古書隱樓藏書》 女真法語篇底本出處 女修正途,底本出自《古書隱樓藏書》 坤元經,底本出自《女丹集萃》 女子修道淺說,底本出自《女丹集萃》 女金丹詩,底本出自《女丹集萃》 贈詩匯錄,底本出自《正統道藏》太平部 坤元妙經,底本出自《道藏輯要》第23 冊,下同 丹道秘書,底本出自《道藏輯要》 元君法語,底本出自《道藏輯要》 女丹合編,底本出自《道藏輯要》 女金丹,底本出自《道藏輯要》本著儘量保持原著完整原則,雖然原編底本存在有內容雷同重複部分,不做刪節,保持原貌。
讀者如欲實修丹道,請從明師尋求指導,不宜操之過急,切記為盼! 因水平有限,編輯之中難免錯漏,恭請指正。

作者簡介

鄭圓明

出身於中醫世家,家傳深厚;自幼學習傳統中醫學和道家養生文化,精研道家養生學,是著名的中醫學和健康調理專家。為北京中醫生態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海峽醫藥文化研究會理事。精通傳統醫學和健康調理,多年來於各地進行健康講學,對促進傳統中醫學和養生文化文化走向世界做出積極貢獻。

名人/編輯推薦

★ 歷代闡述男子修煉的丹經道書汗牛充棟,然而指導女子丹道修煉的丹經寥若晨星,為了便於女性丹道愛好者和坤道研習,特意廣泛搜集女丹經典記載,將歷代女丹資料搜集完全,提供給讀者一部資料全面、內容翔實、版本完整的女丹資料集成。

★ 從實修實證的角度揭示女丹秘奧。幫助讀者對內丹養生的內涵有更清晰的認識,對內丹養生修煉者有入門引路的參考作用,誠可謂內丹愛好者實修實證的參考書。

★ 中華傳統女子內丹養生法訣集萃,道家養生、養心之精品,不僅是女子修行必讀書籍,更是實修指導手冊。

★ 整理者依據多種善本精校,堪稱研究和實修女丹丹道人士必藏之寶書,極具閱讀和收藏價值。

★ 重新精心校對,簡體橫排,並加以現代標點、斷句,本著忠實於原著的原則,保持古文獻原有的文字風格。

★ 當前同類書出版極少,本書得以順利面世,實屬不易。

目次

前言 /3
女子可以成仙 /1
――女子修煉成仙記
玉皇寶典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62
道門日誦
誦經要訣 /80
日誦功課 /80
道學妙典
黃帝陰符經 /86
道德經古本篇 /87
無上妙道文始真經 /100
仙家真經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 /118
太上黃庭外景玉經 /125
登真隱訣 /129
坐忘論 /163
服氣精義論 /172
神仙可學論 /185
心目論 /188
形神可固論 /190
宗玄先生玄綱論 /194
玄珠心鏡注 /207
玄珠錄 /221
女真法訣
黃庭經講義 /240
靈源大道歌 /254
女子道學五種 /285
女丹詩注 /340
女丹信函 /366
女真丹訣
女丹簡便法 /394
女丹秘旨 /397
太陰與太陽 /401
列位女真丹訣 /402
女丹概說 /415
女真修 /417
女真丹 /423
女丹法 /424
大女金丹訣 /426
女功指南 /431
二懶心話 /438
女真法語
女修正途 /448
坤元經 /455
女子修道淺說 /497
女金丹詩 /501
贈詩匯錄 /503
坤元妙經 /513
丹道秘書 /515
元君法語 /520
女丹合編 /524
女金丹 /594

書摘/試閱

坐忘論
天地分判,三才定位,人處天地之中,五氣合身,故能長且久。後人自昧其性,自役其神,自撓其氣,自耗其精,所以不能與天地合。逆取短折而甘心焉, 每切痛之。《易》曰: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又曰: 常無欲以觀其妙。《論語》曰: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孟子》曰:性善。又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皆著性命之要端也。僕因閱藏書,得唐貞一先生《坐忘論》七篇,附以樞翼。識見不凡,明指大道,先道人以敬信,使心不狂惑。次則令斷其緣業,收心簡事,體寂內明。故又次之以真觀,中外無有,然後可以躋於泰定,氣泰神定,故曰得道。前悉序坐忘之階漸,其坐忘總說,不過無物無我,一念不生。如《敬信篇》直言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其宇宙,與道冥一, 萬慮皆遣。倫類經言無少差,苟造坐忘之妙,神氣自然相守,百脈滋潤,三關流暢,天陽真氣來居身中。此乃長生久視不傳之道,古今尊尚。神仙憫世,不得已而語,學者當靜慮研思,勤而行之,勿視為古人糟粕,而徒取自棄之譏者也。
時丁未重陽,鋟木以廣其書,真靜居士謹序。
夫人之所貴者生,生之所貴者道。人之有道,若魚之有水。涸轍之魚猶希鬥水,弱喪之俗無情造道。惡生死之苦,樂生死之業;重道德之名,輕道德之行。審惟倒置,何甚如之。窮而思通,迷而思複,寸陰如璧,愧歎交深,是以恭尋經旨而與心法相應者,略成七條,以為修道階次。樞翼附焉。

敬信一
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然則璧耀連城之彩,卞和致刖。言開保國之效,伍子從誅。斯乃形器著而心緒迷,理事萌而情思忽。況至道超於色味,真性隔於可欲,而能聞希微以懸信,聽罔象而不惑者哉。如人聞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決定無疑者,加之勤行, 得道必矣。故《莊》雲:隳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是謂坐忘。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莊》雲:同於大通,此則言淺而意深。惑者聞而不信,懷寶求寶,其如之何。經雲:信不足焉,有不信。謂信道之心不足,乃有不信之禍及之,何道之可望乎。

斷緣二
斷緣者,斷有為俗事之緣也。棄事則形不勞,無為則心自安,恬簡日就,塵累日薄,跡彌遠俗,心彌近道,至聖至神,孰不由此乎。經雲:塞其兌,閉其門, 終身不勤。或顯德露能,求人保己,或遺問慶吊,以事往還,或假隱逸,情希升進,或酒食邀致,以望後恩。斯乃巧蘊機心,以幹時利,既非順道,深妨正業。凡此類例,皆應絕之。經雲: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我但不唱,彼自不和, 彼雖有唱,我不和之。舊緣漸斷,新緣莫結,體交勢合,自致日疏,無事安閒, 方可修道。《莊》雲:不將不迎,無為交俗之情。又雲:無為謀府,無為事任,無為知主。若事有不可廢者,不得已而行之,勿遂生愛,系心為業。

收心三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帥,靜則生慧,動則成昏。欣迷幻境之中,唯言實是,甘宴有為之內,誰悟虛非,心識顛癡,良由所托之地。且卜鄰而居,猶從改操,擇交而友,尚能致益,況身離生死之境,心居至道之中,能不舍彼乎,安不得此乎。所以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因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經雲:至道之中,寂無所有,神用無方,心體亦然。原其心體,以道為本, 但為心神被染,蒙蔽漸深,流浪日久,遂與道隔。若淨除心垢,開識神本,名曰修道。無複流浪,與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根不離,名曰靜定。靜定日久,病消命複,複而又續,自得知常。知則無所不明,常則無所變滅,出離生死,實由於此。是故法道安心,貴無所著。
經雲: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若執心住空,還是有所,非謂無所,凡住有所,則令心勞,既不合理,又反成病。
但心不著物,又得不動,此是真定。正基用此為定,心氣調和,久益輕爽,以此為驗,則邪正可知矣。
若心起皆滅,不簡是非,則永斷覺知,入於盲定。若任心所起,一無收制, 則與凡夫元來不別。若唯斷善惡,心無指歸,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誤爾。若遍行諸事,言心無所染者,於言甚善,於行極非,真學之流,特宜誠此。
今則息亂而不滅照,守靜而不著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見。如有時事或法要有疑者,且任思量,令事得濟,所疑複悟,此亦生慧正根。悟已則止,必莫有思,思則以智害恬,為子傷本。雖騁一時之俊,終虧萬代之業。若煩邪亂想,隨覺則除,若聞毀譽之名,善惡等事,皆即撥去,莫將心受。受之則心滿,心滿則道無所居。所有聞見,如不聞見,即是非善惡不入於心。心不受外名曰虛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虛,道自來居。經雲:人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內心既無所著,外行亦無所為,非淨非穢,故毀譽無從生,非智非愚,故利害無由撓。實則順中為常,權則與時消息,苟免諸累,是其智也。
若非時非事,役思強為者,自雲不著,終非真學。何耶?心法如眼也,纖毫入眼,眼則不安,小事關心,心必動亂,既有動病,難入定門。是故修道之要, 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終難得定。有如良田,刑棘未誅,雖下種子,嘉苗不茂。愛見思慮,是心刑棘,若不除剪,定慧不生。
或身居富貴,或學備經史,言則慈儉,行則貪殘,辯足以飾非,勢足以威物, 得則名己,過則尤人,此病最深,雖學無益。所以然者,為自是故。然此心猶來依境,未慣獨立,乍無所托,難以自安,縱得暫安,還複散亂。隨起隨制,務令不動, 久久調熟,自得安閒。無問晝夜,行住坐臥,及應事之時,常須作意安之。若心得定,即須安養,莫有惱觸,少得定分,即堪自樂,漸漸馴狎,惟益清遠。平生所愛, 已嫌蔽陋,況因定生慧,深達真假乎。且牛馬家畜也,放縱不收,猶自生梗,不受駕馭。鷹鸇野鳥也,為人羈絆,終日在手,自然調熟。況心之放逸,縱任不收,唯益粗疏,何能觀妙。經雲: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夫法之妙用也,其在能行,不在能言,行之則斯言為當,不行則斯言如妄。
又時人所學,貴難而賤易,若論法要,廣說虛無,思慮所莫能達,行用所莫能階者,則歎不可思議。而下風盡禮,如其信言不美,指事直說,聞則心解,言則可行者,此實不可思議,而人翻以為淺近,而輕忽不信。經雲:吾言甚易知, 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又有言火不熱,燈不照暗,稱為妙義。夫火以熱為用,燈以照暗為功。今則盛談火不熱,未嘗一時廢火,燈不照暗,必須終夜然燈。言行相違,理實無取,此即破相之言,而人反以為深玄之妙。雖惠子宏辯,莊生以為不堪。膚受之流,誰能斷簡,至學之士,庶不留心。
或曰:夫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而神不亂,無事而不為,無時而不寂。今獨避事而取安,離動而求定,勞於控制,乃有動靜二心,滯於住守,是成取捨兩病。都未覺其外執,而謂道之階要,何其謬邪。答曰:總物而稱大,通物之謂道,在物而不染,處事而不亂,真為大矣,實為妙矣。然謂吾子之鑒有所未明,何耶?徒見貝錦之輝煥,未曉始抽之素絲,才聞鳴鶴之沖天,詎識先資于穀食。蔽日之幹,起於毫末。神凝至聖,積習而成。今徒學語其聖德,而不知聖之所以德,可謂見卯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何其造次哉。故經雲: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簡事四
夫人之生也,必嘗於事物,事物稱萬,不獨委於一人。巢林一枝,鳥見遺于叢泊。飲河滿腹,獸不吝于洪波。外求諸物,內明諸己,知生之有分,不務分之所無,識事之有當,不任事之非當。任非當則傷于智,力務過分則弊於形神。身且不安,何能及道。是以修道之人,莫若斷簡事物,知其閑要,較量輕重,識其去取,非要非重,皆應絕之。猶人食有酒肉,衣有羅綺,身有名位,財有金玉, 此並情欲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眾皆徇之,自致亡敗。靜而思之,何迷之甚。《莊》雲: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生之所無以為者,分外物也。蔬食弊衣,足養性命,豈待酒肉羅綺,然後生全哉?是故於生無所要用者,並須去之。于生之用有餘者,亦須舍之。財有害氣,積則傷人,雖少猶累,而況多乎?以隋珠而彈千仞之雀,人猶笑之,況背道德,忽性命,而從非要,以自促伐者乎? 夫以名位比道德,則名位假而賤,道德真而貴。能知貴賤,應須去取,不以名害身,不以位易志。《莊》雲:行名失己,非士也。《西升經》雲:抱元守一,過度神仙,子未能守,但坐榮官。若不簡擇,觸事皆為,心勞智昏,修道事闕。若處事安閒,在物無累者,自屬證成之人。若實未成,而言無累者,誠自誑耳。

真觀五
夫真觀者,智士之先鑒,能人之善察,究儻來之禍福,詳動靜之吉凶,得見機前,因之造適,深祈衛足,竊務全生,自始至末,行無遺累,理不違此者,謂之真觀。然一餐一寢,俱為損益之源,一行一言,堪成禍福之本。雖作巧持其末,不如拙誠其本。觀本知末,又非躁競之情。是故收心簡事,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可觀妙。經雲:常無欲,以觀其妙。然修道之身,必資衣食,事有不可廢,物有不可棄者,當須虛襟而受之,明目而當之,勿以為妨,心生煩躁。若因事煩躁者,心病已動,何名安心?
夫人事衣食者,我之船舫也。欲渡於海,事資船舫,渡海若訖,理自不留。因何未渡,先欲廢舍?衣食虛幻,實不足營,為出離虛幻,故求衣食,雖有營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即有事無事,心常安泰。與物同求而不同貪,與物同得而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實行之宗要,可力為之。
前雖斷簡,病有難除者,但依法觀之。若色病重者,當觀染色都由想爾,想若不生,終無色事。當知色想外空,色心內妄,妄想心空,誰為色主?經雲:色者,想爾想悉是空,何有色也?又思妖妍美色,甚於狐魅,狐魅媚人,令人厭患,雖身致死,不入惡道,為厭患故,永離邪淫。妖豔惑人,令人愛著,乃至身死,留戀彌深,為邪念故,死墮諸趣,生地獄中。故經雲:今代發心為夫妻,死後不得俱生人道。所以者何?為邪念故。又觀色若定是美,何故魚見深入,鳥見高飛,仙人觀之為穢濁,賢人喻之為刀斧?一生之命,七日不食,便至於死, 百年無色,翻免夭傷。故知色者非身心之要,適為性命之仇賊,何須系著,自取消毀。
若見他人為惡,心生嫌惡者,猶如見人自殺,己身引頸,乘取他刀以自害命。他自為惡不遣,我當何故引取他惡,以為己病。又見為惡者若可嫌,見為善者亦須惡。何以然耶?同障道故。
若貧者亦審觀之,誰與我貧?天地平等,覆載無私,我今貧苦,非天地也。父母生子,欲令富貴,我今貧賤,非父母也。人及鬼神,自救無暇,何能有力將貧與我?進退尋察,無所從來,乃知我業也,乃知天命也。業由我造,命由天賦,業之與命,猶影響之逐形聲。既不可逃,又不可怨,唯有智者善而達之,樂天知命,故不憂,何貧之可苦也。《莊》雲:業入而不可舍。為自業故,貧病來入,不可舍止。經雲:天地不能改其操,陰陽不能回其業。由此言之,故真命也, 非假物耳,有何怨焉?
又如勇士逢賊,無所畏懼,揮劍當前,草寇皆潰,功勳一立,榮祿終身。今有貧病惱亂我身,則寇賊也,我有正心,則勇士也,用智觀察,則揮劍也,惱累消除,則戰勝也,湛然常樂,則榮祿也。凡有苦事來迫,我心不以此觀而生憂累,則如人逢賊不立功勳,棄甲背軍,逃亡獲罪,去樂就苦,何可憫焉?
若病苦者,當觀此病由有我身,若無我身,患無所托。經雲: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次觀於心,亦無真宰,內外求覓,無能受者,所有計念,從妄心生。然枯形灰心,則萬病俱泯。
若惡死者,應思我身是神之舍,身今老病,氣力衰微,如屋朽壞,不堪居止,自須舍離,別處求安。身死神逝,亦複如是。若戀生惡死,拒違變化,則神識錯亂,失其正業。以此托生,受氣之際,不感清秀,多逢濁辱。蓋下愚貪鄙, 實此之由。若當生不悅,順死不惡者,一為生死理齊,二為後身成業。
若貪愛萬境,一愛一病。一肢有病,猶令舉體不安;況一心萬病,身欲長生,豈可得乎?凡有愛惡,皆是妄生,積妄不除,以妨見道。是故須舍諸欲,住無所有,徐清有本,然後返觀舊所愛處,自生厭薄。
若以合境之心觀境,終身不覺有惡。如將離境之心觀境,方能了見是非。譬如醒人能觀醉者為惡,如其自醉不覺其非。經雲:吾本棄俗,厭離世間。又雲:耳目聲色,為子留愆,鼻口所喜,香味是怨。老君厭世棄俗,獨見香味是怨, 嗜欲之流,焉知鮑肆為臭哉。

泰定六
夫定者,出俗之極地,致道之初基,習靜之成功,持安之畢事。形如槁木, 心若死灰,無感無求,寂泊之至,無心於定,而無所不定,故曰泰定。《莊》雲: 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宇則心也,天光則發慧也。心為道之器宇,虛靜至極則, 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適今有,故曰天光。但以貪愛濁亂,遂至昏迷。澡雪柔挺,複歸純靜,本真神識,稍稍自明,非謂今時別生他慧。慧既生已,寶而懷之,勿以多知而傷於定。非生慧難,慧而不用難。自古忘形者眾,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天下希及之,故為難。貴能不驕,富能不奢,為無俗過,故得長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為無道過,故得深證真常。
《莊》雲:知道易,而弗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知而言之,所以之人。古之人天而不人,慧能知道,非得道也。人知得慧之利,未知得道之益。因慧以明至理,縱辯以感物情,興心徇事,觸類而長,自雲處動而常寂,焉知寂者寂以待物乎。此語俱非泰定也。智雖出眾,彌不近道。本期逐鹿,獲兔而歸。所得太微,良由局小。《莊》雲:古之治道者,以恬養智。智生而無以智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其恬, 積而久之自成道德。然論此定,因為而得成,或因觀利而見害,懼禍而息心, 捐舍滌除,積習心熟,同歸於定,咸若自然。疾雷破山而不驚,白刃交前而不懼,視名利如過隙,知生死如潰癱,故知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心之虛妙,不可思也。
夫心之為物也,即體非有,隨用非無,不馳而速,不召而至,怒則玄石飲羽,怨則朱夏隕霜,縱惡則九幽匪遙,積善則三清何遠,忽來忽往,動寂不能名,時可時否,蓍龜莫能測,其為調禦,豈鹿馬比其難乎。太上老君運常善以度人,升靈台而演妙,略三乘之因果,廣萬有之自然,漸之以日損有為,頓之以證歸無學,喻則張弓鑿矢,法則挫銳解紛,修之有常,習以成性,黜聰隳體,嗒然坐忘,不動於寂,幾微入照。履殊方者,了義無日,遊斯道者,觀妙可期,力少功多,要矣妙矣。

得道七
夫道者,神與之物,靈而有性,虛而無象,隨迎不測,影響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然,通生無匱謂之道。至聖得之于古,妙法傳之於今,循名究理,全然有實。上士純信,克己勤行,虛心穀神,唯道來集。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隨道通,與神合一,謂之神人。神性虛融,體無變滅,形與道同,故無生死。隱則形同於神,顯則神同於氣,所以蹈水火而無害,對日月而無影,存亡在己,出入無間,身為滓質,猶至虛妙,況其靈智益深益遠乎?《生神經》雲:身神並一,則為真身。又《西升經》雲:形神合同,故能長久。
然虛無之道,力有淺深,深則兼被於形,淺則唯及於心。被形者,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覺,而身不免謝。何耶?慧是心用,用多則心勞。初得少慧,悅而多辯,神氣漏泄,無靈潤身光,遂致早終,道故難備。經雲屍解,此之謂也。是故大人含光藏輝,以期全備,凝神寶氣,學道無心,神與道合,謂之得道。經雲: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又雲: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邪?山有玉,草木以之不雕。人懷道,形骸以之永固。資薰日久,變質同神,煉形入微,與道冥一。散一身為萬法,混萬法為一身,智照無邊,形超靡極,總色空而為用,含造化以成功,真應無方,其惟道德。《西升經》雲:與天同心而無知,與道同身而無體,然後天道盛矣。謂證得其極者也。又雲:神不出身,與道同久。且身與道同,則無時而不存;心與道同,則無法而不通;耳與道同,則無聲而不聞;眼與道同,則無色而不見。六根洞達,良由於此。近代常流,識不及遠,唯聞舍形之道,未達即身之妙,無暫己短,有效人非。其猶夏蟲不信冰霜, 醯雞斷無天地。其愚不可及,何可誨焉。

坐忘樞翼
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無以幹心,然後端坐,內觀正覺。覺一念起,即須除滅,隨起隨制,務令安靜。
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滅除,晝夜勤行,須臾不替。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冥虛心,不冥有心,不依一物,而心常住。
此法玄妙利益甚深,自非夙有道緣、信心無二者,莫能信重。雖知誦讀其文,仍須辨識真偽,所以者何?聲色昏心,邪佞惑耳,人我成性,自是病深,心與道隔,理難曉悟。若有心歸至道,深生信慕,先受三戒,依戒修行,在終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簡緣,二曰無三曰靜心。勤行此三戒,而無懈退,則無心求道而道自來。經雲:能虛心無為,非欲於道,道自歸之。由此言之, 簡要之法,實可信哉,實可貴哉。
然則凡心躁競,其來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難。或息之而不得,暫得而還失,去留交戰,百體流汗,久久柔挺,方乃調熟。莫以暫收不得,遂廢平生之業。少得靜已,則行立坐臥之時,涉事喧闠之處,皆須作意安之。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唯一。若束心太急,急則成病,氣發狂癡,是其候也。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中,常自調適,制而無著,放而不逸,處喧無惡, 涉事無惱者,此真定也。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不以處喧無動,故來就喧。以無事為真定,以有事為應跡。若水鏡之為鑒,則遇物而見形。善巧方便,唯能入定,發慧遲速,則不由人。勿於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則傷定,傷定則元慧。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慧而不用,實智若愚,益資定慧,雙美無極。若定中念想,則有多感,眾邪百魅,隨心應現,真人老君,神與詭怪,是其祥也。唯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舊業永消,新業不造,無所纏礙,迥脫塵網,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心有五時,身有七候。
心有五時者,一動多靜少;二動靜相半;三靜多動少;四無事則靜;事觸還動,五心與道合,觸而不動。心至此地,始得安樂,罪垢滅盡,無複煩惱。身有七候者,一舉動順時,容色和悅;二夙疾普消,身心輕爽;三填補夭傷,還元覆命;四延數千歲,名曰仙人;五煉形為氣,名曰真人;六煉氣成神,名曰神人;七煉神合道,名曰至人。
其於鑒力,隨候益明,得至道成,慧乃圓備。雖久學定心,身無五時七候者,促齡穢質,色謝歸空,自雲慧覺,複稱成道,求諸通理,實所未然,可謂謬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