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國粹圖典‧兵器(簡體書)
滿額折

國粹圖典‧兵器(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  價:NT$ 210 元
優惠價:8718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國自古就十分重視與戰爭息息相關的兵器生產與開發。中國的傳統兵器更是集歷代文化、歷史、科技、藝術、技藝於一身,打上了一個民族的烙印。

本書通過回顧中國傳統兵器種類及其發展過程,對傳統兵器中常見的基本形態以及其中所體現的古代科學技術加以介紹,其中配有大量圖片進行解說,以幫助讀者更加直觀、具體地了解中國傳統兵器的各個方面。


作者簡介

北京讀圖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編輯部項目組,讀圖時代成立於2002年4月,是知名的圖文文化創意和中國文化圖片整合出版機構,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圖文出版的投資推廣。時至今日,公司策劃出版了數百種圖文書籍,積累了專業的圖文出版經驗和數量龐大的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自主智能財產權圖片庫,目前圖片數量已達到42萬張。

名人/編輯推薦

★這是一套具有創新精神的傳統文化圖文經典,精選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性強、認知度高、影響力強的八個專題:兵器、色彩、健身、建筑、家具、茶藝、服飾、紋樣

★發散式圖文編排形態,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形式,新穎、雅致、美觀

★大量精美的實物圖片、古畫、手繪圖,細致的圖片解讀,真實還原文化生活場景,立體展現中國優秀文化之美

★ 體例系統性強、清晰簡明,便於讀者閱讀和檢索,內容豐富,兼具有實用性和趣味性

目次

一、投射武器弓弩箭飛石索標槍二、長兵器矛槍戈戟殳長棍大刀狼牙棒鏟鉤鐮槍長斧叉钂鈀鈹槊鎩長錘狼筅三、短兵器劍刀短鞭鐧短斧短錘鉤拐扇四、軟兵器與暗器節棍軟鞭袖箭匕首鏢流星錘飛爪五、與火器燃燒類火器爆炸類火器管狀類火器六、防護具盾鎧甲胄七、戰車與騎兵戰車騎兵八、戰船樓船艨艟鬥艦走舸游艇海鶻福船廣船蒼山船車輪舸九、進攻與防禦武器鐵蒺藜陷馬坑拒馬狼牙拍檑具猛火油櫃幔塞門刀車地聽壕橋望樓撞車巢車(車賁)轀車雲梯拋石機

書摘/試閱

長兵器是相對於短兵器而言的長柄兵器,其柄沒有嚴格的尺寸標準,一般柄長接近或等於成人身高。長兵器的攻擊部位集中在柄的一端,常見的有矛、戈、戟、槍、大刀等,可刺可劈。和短兵器相比,長兵器具有率先觸敵等優點。但由於槍柄過長,也會對靈活性產生影響。

矛是一種用於直刺和扎挑的長柄兵器,是古代軍隊中大量裝備和使用時間最長的冷兵器之一。

早在原始社會便出現了矛的雛形。當時的人類將狩獵用的木棒一端削尖,或將尖狀的石塊或骨角綁縛在竹木桿上,以增強殺傷力,但制作較為簡易、粗糙。

商代出現了青銅制的矛頭,矛的形制也固定下來。矛闊葉,呈亞腰形,或呈後寬前銳的等腰三角形,在數量上是僅次於戈而大量裝備軍隊的兵器。

西周矛的形制由闊葉向窄葉發展,矛的刃部逐漸加長。銅矛由於受材質的影響,鋒部圓鈍,擊刺時因要借用很大的推力才能洞穿盾甲殺傷敵人,所以矛頭長且重。

戰國時期出現了鐵矛頭,其材質堅硬,通過銳利的鋒刃便可傷敵,由此鐵矛逐漸取代銅矛,向著小巧、輕便的方向發展。隨著矛數量的增多,戰國時期矛柲(兵器的柄)的分類和制作也更為講究。車騎部隊使用的矛柲最長可達3米,便於遠距離衝殺;步兵所用矛柲多在2米左右。此外還有一種短柄手矛,適合坑道作戰。此時還出現了積竹柲,以質地堅硬的木棍為芯,外圈貼附竹片,再以優質藤條緊緊纏繞,然後用絲線細密地束縛藤條,最後髹漆。積竹柲堅韌而富有彈性,戈、戟等縱橫兩向作用力的長桿兵器也多采用此柲。

秦漢和三國時,矛取代戈成為運用最廣的長柄兵器。至兩晉、南北朝時,由於騎兵的發展,矛逐漸向槍這種衝擊力更強的兵器演變過渡。

矛發展到後期演變成新的形態,多以槍稱之。槍的種類很多,式樣繁多、用途各異的槍廣泛用於步兵和騎兵。軍中人人都必備一支槍,不僅用於戰場,還可在渡河時扎縛木筏,野營時用來支撐營帳。

宋代軍隊兵器以槍為主,中央禁軍、地方廂軍都操練槍法。宋代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記載,騎兵用的有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步兵用的有素木槍、錐槍等。此時還涌現出許多善於用槍的驍勇之將。抗遼名將楊業父子都是使槍能手,後世傳其槍法為“楊家槍”。

槍可懸旗幟,作旗桿之用。元末朱元璋起兵時,身攜長槍,槍塗黑漆,上懸黑纓、黑旗,“每遇大敵,輒率驍騎衝中堅,繞敵後”。部下見到朱元璋槍上的黑旗,“士爭奮,敵輒大潰”。

明清時期,隨著火器的運用,槍的作用有所削弱,但仍是軍隊中最為常用的長柄冷兵器。

戈起源於石器時代,一般認為由鐮刀類的工具演化而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戈出現援和內分界的趨勢。進入青銅時代,戈類兵器得到空前發展。

商代,青銅戈是車戰中普遍使用的上乘兵器。因為在車戰的近戰中,具有鉤、啄功能的戈比以直刺為主的矛類兵器具有更大的殺傷力,而且能充分利用戰車的速度有效地攻擊敵人。為了避免戈頭在戰斗中脫落,出現了銎內、曲內和直內三種不同方式的戈頭。此後,直內戈的援和內之間增設了凸起的闌,使之更加牢固,而銎內和曲內的戈頭逐漸被淘汰。

西周時期的青銅戈,為了加強鉤擊的效能,使戈援上翹。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征伐頻繁,戈的下刃不僅鋒利還帶有突刺。作為先秦時代大量裝備軍隊的武器,“幹戈”成為後世軍事行動的代名詞。

漢代以後,隨著戰車的衰落,戈被鐵戟取代,戈作為實戰兵器已不在戰場上使用,多作儀仗及明器用。

戟是由戈與矛演變而成的長柄兵器。歷史上,戟有車戟、騎兵戟、步兵戟等不同用途,式樣和長短雖各有不同,但都由鋒、援、胡、內、穿五個部分組成。

商代早期出現了將矛和戈組合在一起的嘗試。西周時期出現了刺、援、內、胡鑄為一體的十字形戟。有以矛頭為主、側面出援,有以戈為主體、適當加寬闌和鋒的兩種形制。這些鑄造工藝復雜的戟,戟頭多質輕體薄,其戰斗性能並不比單體矛、戈優異,故於西周末被淘汰。

春秋戰國時期,戟的援由寬變窄,內由直變曲,援、胡間的夾角逐漸增大,提高了戟刃的鉤殺作用,也使矛戈聯裝後的多種功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遂作為步、騎兵手中的利器,逐漸流行起來。

漢代至三國時期,戟的使用已相當普遍。西晉及南北朝時期,戟依然是重要的格斗兵器,但隨著重甲騎兵的發展,刺穿功能較弱的戟開始衰落。

殳是中國古代較早出現的一種長柄打擊兵器。鄭玄注《周禮·夏官·司右》中稱殳與弓矢、矛、戈、戟組成“五兵”,插放在戰車的車輿上,供甲士在作戰中使用。歷史上因缺乏實物證據,人們根據《考工記》的記載認為“殳無刃”。1978年,湖北戰國曾侯乙墓出土了一批兵器,其中三件兵器刃部較長,上鑄制篆書“曾侯之用殳”,從而說明殳有無刃與有刃兩類。從出土實物來看,有的刃殳通體長達3米,非常適宜春秋戰國時期的車戰使用。漢代以後,隨著戰車的消逝,殳逐漸演變成棍、棒一類的打擊器械,部分殳成為侍衛的守備武器或作儀仗裝飾品使用。

長棍

棍是人類較早掌握的一種工具,其原始形態是經過簡單加工的樹枝、木桿。在原始社會的狩獵和戰爭中,棍作為一種打擊兵器依靠揮舞時獲得加速度所產生的動能來擊殺目標。此後,為了增強殺傷力,人們還對木棍進行精細的加工,如在前端鑲嵌蚌殼、石片,或在尖端削出尖峰,這些手段在以後不斷被強化,演變成矛、槍等不同兵器,故棍有“百兵之祖”之稱。

棍加工雖簡單,但是靠劈、攔、挑、掛、戳、點、撥、撩、絞等精湛技法,勇猛、快速、多變,是宜攻宜守的有力兵器。棍棒比矛、槍類長兵器的柄粗而堅硬,較其他長兵器更難被銳器砍斷。鐵頭棍、渾鐵棍、渾銅棍等金屬材料棍長而重,具有相當大的威力。隨著頭盔和護甲等護具的出現,棍在戰場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取材簡單,容易上手的木棍在軍事訓練及武術練習中仍發揮重要的作用。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