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滿額折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黃佩佳可能是香港最早的華人博物學家,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常獨自走訪鄉村父老,1935年以「江山故人」為筆名,在《華僑日報》連載專欄文章,至今未曾正式出版,只有報紙複印版本。書中介紹香港新界地區的村落、名勝古蹟、風景及生活習俗等,也包括交通及建設;另外,也研究山川形勢與居民落籍之關係,不同氏族在新界地理區之起源。

本書豐富早期新界的珍貴資料,大部分是罕有的第一手資料,可視為知性的遊記來看,也是一部香港最早且詳盡記載的地方志。

作者簡介

黃佩佳,為廣東順德人,筆名江山故人,生卒年不詳,香港皇仁書院畢業,在政府部門任職,是香港早期的旅行家。黃佩佳喜愛寫作,曾在本地報章發表其遊記。

余久久為旅人於香港,暇時即喜作郊遊,雖風雨如晦,亦不中止。日積月累,足跡遂幾遍新界,因嘗以所聞所見,學為文章,投諸《華僑日報》之「香海濤聲」欄。標題為「本地風光」,「琴寒館漫話」,及「額涼集」等,皆拙著也。自維學籍荒落,淺半無足觀,然稿中多述新界風土名勝事,因稍見知於島中旅行人,乃獲交於吳子灞陵、黃子嗇名、趙子奔瀾等,三子皆活潑可喜,且為島中報界先達,私幸得共友,嗣而相約倡為旅行事,連翩裙屐,咸本刻苦耐勞以赴之,期鍛煉體格,振奮精神,故於新界自然界中,不知結下幾許山水緣矣。惜諸人多羈於事,未克常聚,稍中輟,衹吳子與予,至今未已而已。然舊日嬉游之印象,猶繫緒懷也。日者,黃子啣衛子國綸命來,以關於新界文事相屬,予久不為文,棘捻而澀於管,欲違命﹔又以盛意拳拳,不敢卻。不得已,黽勉以從,抑亦藉此良機,為溫故之舉,因檢舊稿而增刪之,略加整理,條分縷析,並集年來旅行新界之聞見,參以新界書籍,著為較有系統之書,顏之曰《新界風土名勝大觀》。書中先述新界之概況,後及各村落之風土人情、居民之來源及其生活,以至於名勝古蹟、園林別業、樓閣亭臺、橋樑碑版、地方史實,與乎該地名人之史略等,苟力之可逮,當為翔實之記載,細膩之描寫,使讀者如得臥游,聊為探風問俗之助,而舊時新安遺跡,亦稍留印象焉,是又著者所應盡之棉力也。

新界僻處海陬,本無文物之可言,而其山川之秀媚、居民之淳樸、村野之幽妍,亦足以動人游思者,使日處軟紅十丈中之香港旅人得此,一旦解衣磅礡,心游神放於群山萬木之間,未嘗不可偷一日之閒以領略之也。余不文,自愧未能盡新界之風土名勝於萬一,不過勉為其難,以報衛子之請耳。新亭涕淚,故國雲煙,搦管之餘,能無感慨繫之乎。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三月一日江山故人序於九龍半島

 

原編者附識:新界舊屬我粤新安縣,後租於英,疆域甚廣,近人已鮮知其風土名勝矣。本報(編者按:華僑日報)特約深悉新界史地民俗之江山故人先生,撰述是篇,以告讀者。此篇系統詳明,敍述精要,讀之不特得一深刻之印象,且可為遊新界者一大助也。

 

編校者序

香港地處中國南海一隅,在上世紀初期,已有不少中外文人在本地攝影、旅行,部分作家把他們所見所聞,編著成書,把香港的舊貌留存下來,留下翔實的文獻記載。

一九三一年間,有一位任職於政府部門的青年黃佩佳(祖籍順德崗頭太和坊),他以「江山故人」為筆名,在《華僑日報》副刊連載「本地風光」,主題是以新界各區歷史文物和風俗習慣為內容。他說:

 

余久久為旅人於香港,暇時即喜作郊遊,雖風雨如晦,亦不中止。日積月累,足跡遂幾遍新界,因嘗以所聞所見到學為文章,投諸《華僑日報》之「香海濤聲」欄。

 

黃佩佳在撰寫「本地風光」期間,中國內地發生了日本侵華的「九一八事變」,這時間但凡中國熱血兒女,都無比激憤。黃佩佳在「本地風光」第一三九篇「重游大帽山」寫道:

 

從雲霧間,向浩浩神州,茫茫大陸瞧去,振臂一呼放聲吶喊:我親摯的神州健兒啊,快起來同奮鬥,共同甘苦,要下一個沉痛的思想,造就一個偉大的人生!

 

可能當年他的心緒不能平復,又或家事有變,當寫至第二○○篇時,他在篇末宣告:

 

現在著者有些麻煩,又不想擱至異日續編,故此暫和閱者告別,俟有機緣,或另撰別文來相見。

 

一九三三年七月,黃佩佳又短時期復筆編寫《額涼集》,該文集仍以新界風物為主,並非如坊間所述是描寫社會百態;同期,他又發表《琴寒館漫談》,之後又再擱筆。

停筆一段時間之後,一九三五年,《華僑日報》編輯再邀「久不為文」的黃佩佳再寫專欄,他述及:

 

抑亦藉此良機,為溫故之舉。因檢舊稿而增刪之,略加整理,條分縷析,並集年來旅行新界之聞見,參以新界書籍,著為較有系統之書,顏之曰《新界風土名勝大觀》。

 

之後,一九三七年間他又在《南強日報》撰寫《綿綿孝憾廬隨筆》。一九三八年又撰寫四十六篇《香港新界百詠》,期間又在《大風》半月刊編寫新界史地專稿,但之後便很少文章發表了。

一九四○年,在皇仁書院畢業的黃佩佳,在書院的《黃龍報》冬季號刊有詩文,再次表達他的愛國熱忱:

 

登台無負百年思,一路晴陰鳥欲知。滿眼亂離終亂世,萬家憂樂總憂時。山河劫後空餘恨,盃酒人前祇自悲。澹月疎星天竟暮,茫茫家國我歸遲。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香港淪陷,黃佩佳留在香港,住在九龍「綿綿孝憾廬」舊居寓所。一九四三年四月再為《香島日報》編寫《風簷語絮》專欄。他在刊頭中寫到:

 

滄桑故國,歷落情懷,夕照孤城,疏籬野火,指點龍津古渡;猶存鶴嶺殘碑,江山情重,我思柳州之文,風雨宵深,誰解樊川之醉。

 

句子中滿懷憤慨。雖然之後文章仍斷斷續續的刊登,但都是過去曾寫過的內容。

日治時期,隨着時間的轉移,留港居民生活越見艱苦,直至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德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結束,日本敗象已呈,勝利的曙光在望。豈料在這時候,黃佩佳竟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

《華僑日報》的吳灞陵是黃佩佳的好朋友,他在一九四八年把黃佩佳的文章結集,並在文集上寫上:

 

黃佩佳先生,別署江山故人。長於詩文、並喜書法;專研新界史地,著有《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一書。二十四年(一九三五)曾刊華僑日報,外此散見於各報者亦多。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六月十四日,贈詩一章與余話別,即買舟赴穗,投祖國懷抱,不意此去即成永別,今猶未知踪跡,豈已不在人世耶?茲出 先生所作及其照像,以誌景仰。

 

兩個月後,日本宣佈投降。吳灞陵等朋友多方打聽「江山故人」和他家人的蹤跡,但一直沓無音訊,所以他們都相信黃佩佳已殉國難了。

黃佩佳年輕時與當時的社會主流並不一般,他喜歡探索香港鄉郊的陌生地方,深入與華南傳統一脈相承、但不一樣的新界地域「遠足」探索。據「庸社」創辦人黃賢修在一九九二年的回憶:

 

他們經常乘着星期六半天假的機會,約好了同在中區共進午膳,並約好了星期日旅行節目共同活動。

 

香港華人行山隊,始於一九三二年成立的「庸社」,坊間很多資料說黃佩佳曾組織「雄風旅行隊」,並與吳灞陵「大埔旅行隊」合併,成為「庸社」的前身。但黃佩佳在〈自序〉云:

 

惜諸人多羈於事,未克常聚,稍中輟,衹吳子與予,至今未已而已。

 

可見事實上,他是從一九三○年開始到訪新界,在他可見的所有文章中,從未提及一九三二年組隊之事,而雄風隊只在庸社的資料中偶有述及,事實如何,隨着「庸社」元老的離世,相信仍是一個謎。

《南強日報》從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四日開始,刊登了由「庸社」創辦的《旅行周刊》,但最後這周刊因稿源缺乏,只出版了五十期便結束,而在這周刊中,黃佩佳也曾用「額涼生」的筆名寫了幾期短文,但都似是應酬文章而已。

一直以來,坊間對黃佩佳和他的文章認識不多。這些文章,長期以來,研究香港史的人亦甚少提及。被稱為最早一批認真研究香港歷史的學者葉林豐,一九三八年來港定居。一九四七年在《星島日報》主編「香港史地」。在他的大量有關香港史地文章中,亦未見提及黃佩佳。

作為黃佩佳的好友,兼香港報人的吳灞陵,曾在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三年間,以「鰲洋客」為筆名,在《華僑日報》連載多篇《香港掌故》,也未見有黃佩佳的出現。

《新界風土名勝大觀》這套報刊連載,從一九三五年三月三日開始在《華僑日報》特刊不定期發表,直至一九三六年間始停刊。當年的《華僑日報》,今天只在香港大學圖書館藏有微縮菲林,一般讀者難以一睹全貌。

吳灞陵在一九四八年曾整理黃佩佳的《新界風土名勝大觀》,但是這書一直沒見刊行出版。直至吳灞陵逝世後,他的家人把吳氏珍藏轉交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曾任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館長的楊國雄在《香港戰前報業》一書中提到了:

 

吳灞陵於一九七六年逝世後,筆者得故友李君毅聯絡觀看,並洽購灞陵藏書,得吳太慷慨相讓……

 

孔安道紀念圖書館在一九八四年間整理吳灞陵藏書後,將之複印存放圖書館中。

稍後蕭國健教授得這影印本後再複印贈我,且兼有黃佩佳的《本地風光》及散文集印本,又有吳灞陵以「鰲洋客」為筆名,在《華僑日報》連載的《香港掌故》。但是這些稿本的影印效果甚差,文字不清,難以細讀。

數年前,有朋友從舊物店購到一批書籍舊刊,其中發現了黃佩佳《新界風土名勝大觀》的當年剪報,於是複印此份剪報給我。現存的文章共三百二十九篇,分三章,近二十四萬字,但是連載在最後一篇內文中仍說「未完」,應仍有文章遺漏。希望讀者如藏有者能予慨贈,使之在再版時一併補入。

此外,由於當年報章並無標準化的標點符號,所以這次編校人員及責編花了很大的努力來校點。而且當年報界常用異體字,與今天標準化的文字有所不同,但為存文采,也沒有改動。而有些英文倒譯,與今天不同的地名,可參見附錄的地圖。

由於這是香港最早一部的地方志,很多資料都是黃佩佳所首創,內容如他在序言所述:

 

書中先述新界之概況,後及各村落之風土人情、居民之來源及其生活,以至於名勝古蹟、園林別業、樓閣亭臺、橋樑碑版、地方史實,與乎該地名人之史略等,苟力之可逮,當為翔實之記載,細膩之描寫,使讀者如得臥游,聊為探風問俗之助。

 

事實上,此書對新界村落記載頗詳,很多舊事人物,在新市鎮的拓展下,如今已蕩然無存,而一九三○年代的很多事物回憶,基本上已無父老可述及。雖然內文部分氏族考證資料在今天看來有所不足,但這畢竟是八十年前的資料,參考價值還是很高。

這本書得以順利刊行,除了得商務印書館大力支持、已故的資深報人岑才生先生提出意見外,尚有蕭國健教授、郭少棠教授、丁新豹博士、廖迪生教授、卜永堅博士、周樹佳先生和歐錫文先生的鼓勵和襄助,才得以順利編校完成,在此衷心感謝!

 

沈思

丙申年端午於香港

目次

編校者序

第一章 概說

一、沿革

二、疆域

三、形勢

四、村落

(一)南約方面

荃灣/三百錢/葵涌/九華徑/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九龍塘/

九龍城/牛池灣/牛頭角/鯉魚門村/井欄樹/將軍澳/坑口/

孟公屋/大埔仔/田廈/佛堂門/布袋澳/馬油塘/蔴湖/茶果嶺/

坪洲/長洲/東涌/大澳/石壁圍/榕樹灣、北角及其他/浦台

(二)北約方面

落馬洲/新田/洲頭/錦田/逢吉鄉/金錢/八鄉/元塱/橫洲/

屏山/廈村/沙江圍/丹桂村等/麒麟圍/營盤村/屯門/青山/

大欖涌/蠔涌/黃麖仔/界咸/大腦/窩美/南圍/北圍/北港/

打蠔墩/輋徑口/西貢/沙崗尾/大環/榕樹坳/企嶺下/黃竹洋/

烏雞沙/馬鞍山村/大水坑/梅子林/牛鼻沙/沙田/徑口/田心/

大圍/白田/排頭圍/大埔/大埔滘/泮涌/碗窰/大埔頭/

梅樹坑/太坑/林村/南坑/楓圍/船灣/汀角/橫嶺頭/鳥蛟田/

南涌/鹿徑/和坑/沙頭角/黎洞/萬屋邊/打鼓嶺/上水/粉嶺/

龍躍頭/金錢

五、名勝

大帽山/鳳凰山/馬鞍山/靈渡山/磨刀山/紅水山/九逕山/

杯渡山/觀音山/大奚山/虎頭山/官富山/白鶴山/雞婆山/

望夫山/牛潭山/八仙嶺/雙魚嶺/龍躍嶺/釣魚翁山/龍頭石/

十字石/破瓜石/浴牛石/牛脷石/漁翁石/石門/化龍巖/魚墳/

青山寺/晴雪廬/清涼法苑/靈渡寺/覺照園/凌雲寺/圓通庵/

紫竹林/鹿野苑/普光園/竹林襌院/嗇色園黃仙祠/慈雲山觀音堂/

翠林洞/南豐臺/哆哆佛學舍/寶蓮寺/般若殿/韋馱寶塔/華嚴閣/

竹園/南華院/純陽仙院/紫竹林/鹿湖襌林/靈隱寺/龍巖寺/

新娘潭/龍潭/金鐘/鱟地

六、古蹟

宋二王臺/侯王古廟/九龍寨城/龍津義學/字紙亭/五龍院/

龍津渡頭/九龍寨炮台/金夫人墓/耿迎祿墓/北帝古廟/

杯渡遺蹟/韓昌黎碑/黃椰川碑/東涌炮壘

七、風景

浪打金鐘/雲蒸鳳嶺/望夫化石/觀音坐蓮/潮灣秋月/杯渡晚鐘/

昂平襌地/鞍嶺朝陽/帽山俯瞰/娘潭飛瀑

八、生活

農業/漁業/種蠔/畜牧/製造/教育/商務/習尚

九、交通

甲、陸路

乙、水路

十、建設

九龍水塘/石梨貝水塘/城門水塘/其他

第二章 居民之來源及其演進

一、山川之形勢與居民落籍之關係

二、錦田鄉南陽鄧氏之世系

三、新田鄉文氏落籍之溯源

四、上水鄉之廖氏

五、粉嶺鄉隴西彭氏之源流

第三章 南部寫真

(一) 九龍城

(二) 九龍仔

(三) 鴨仔湖

(四) 九龍塘

(五) 深水埗

(六) 長沙灣

(七) 荔枝角

(八) 九華徑

(九) 葵涌

(十) 荃灣

(十一)汀九

(十二)深井

(十三)青龍頭

(十四)城門谷

(十五)沙田

(十六)牛頭角

(十七)西草灣

(十八)茶果嶺

(十九)鯉魚門

(二十)馬油塘

(廿一)井欄樹

(廿二)將軍澳

(廿三)田廈

(廿四)佛堂洲

(廿五)布袋澳

(廿六)佛堂門

(廿七)坪洲

(廿八)坭菇洲

(廿九)長洲

(三十)石鼓洲

(三一)大嶼山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概說

一、沿革

新界本舊時新安縣屬,攷《廣州府志》,新安縣在秦時為南海郡地,漢、後漢、吳及西晉,皆為博羅縣地﹔東晉,為東官郡寶安縣地,南北朝因之。惟在梁時,郡治移增城。唐、宋、元,皆屬東莞縣地。至明,始改為新安縣。《明史‧地理志》稱,洪武十四年八月,置東莞守禦千戶所,屬南海衛﹔萬曆元年改為縣,屬廣州府。又《郭通志》云:「隆慶末,(明穆宗年號,即民國紀元前三百四十年)海道副使劉穩定議分建兩縣,請於朝。萬曆元年始剖符設官,賜名新安,即東莞千戶所為縣治。」按《郭通志》成於萬曆三十年,是說可徵也,則新安縣之名,已有三百餘年歷史矣。又《大清一統志》載,「新安縣康熙六年省,八年復置屬廣州府」,故《廣州府志》載新安縣之沿革較詳。至民國,則改為寶安縣,縣治設南頭城。

清光緒二十四年,即西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英國與清政府訂約租借九龍半島以北而達深圳河之大陸及大嶼山、博寮洲、長洲、青衣、蒲台等地,統稱曰「新界」。新界者,新租界之謂也。同時,英國欲藉《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復興清政府租借九龍城外之地段。專條有云:「所有現在九龍駐紮之中國文武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護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其餘所借之地,專歸英國管轄。」並劃出該城東門直達龍津橋之路線,為我國官員及居民自由出入之路。今龍津橋已填毀。民國以還,我國並無在九龍城內設官,惟在清時,城內設有大鵬協鎮守備,都閫府及新安九龍分司巡政廳。其時,大鵬協左營縣丞設大鵬所城(在大鵬灣之北),大鵬協右營設大嶼山之東涌,今尚有廢砲古壘遺留,足資憑弔也。

然今日之新界,自經英政府之經營,開荒土,築馬路,改進農業,增建洋樓,而九廣鐵路自南而北以貫其中部,環繞新界之公路亦達五十六英里半,至溝通各村落之山徑亦密如蛛網。餘如電汽、郵政、教育、醫務各項,增設改良,長足進展,使新界日趨於繁榮,至若達官貴人,遯跡是間,闢園林,肄別業,有增無已,又使新界山水添些情侶。噫!新界乎,今日之新界,非復舊時新安縣之沉寂矣。

 

二、疆域

新界別為大陸與島嶼兩區域,大陸居廣東省之南,東鄰大鵬灣,西盼珠江河口之伶仃洋,南接九龍半島面對香港,北界寶安縣,其界綫約與深圳河平行,至東北之沙頭角而稍變遷耳,而島嶼則散處於香港附近海面。全新界面積約有三百七十英方里,大陸佔二百八十英方里,而島嶼則佔九十英方里。新界與九龍半島相接之界綫,約由深水埗起而東行至九龍城之南止,一部分約與英王子路平行,則荔枝角、長沙灣、深水埗、九龍塘及九龍城等亦屬新界矣。惟近年港政府將上述該處改稱曰「新九龍」,其與新界分限之木柱則豎於九龍嶺之山脊,著者以新九龍原屬新界之地,故仍列入是舊之範圍。至於宋王台雖屬舊九龍地,以其具有史實之關係,且為南方之名勝,故亦列入,茲以述疆域之便,因亦及之。

新界東西相距之最窄處為深圳河口至噪林鳥小港,約九英里﹔最濶處為南塱之鳳頭,約三十英里。南北相距,由荔枝角至深圳河,約十五英里。

新界村落至多,其行政區域大別分為南北二約,二約分界處,由西而東,約由青鱗頭(在急水門對岸)至大埔仔(近坑口)。北約落村之大者,有沙頭角(一部分)、南涌、烏蛟田、上水、粉嶺、大埔、沙田、落馬洲、坳頭、元朗、平山、廈村、屯門、新田、西貢、錦田、八鄉及蠔涌等﹔南約村落之大者,有荃灣、坑口、大澳、東涌、長洲、平洲、蒲台、博寮洲等,所有一切附近香港海面之島嶼,皆為南約所屬之地。南北二約共有居民九萬八千餘。南約佔十之二,北約佔十之八。

南約島嶼之最大者為大嶼山,縱橫約有五十八英方里,其地居民亦最多,約有七千四百餘,佔南約居民全數幾及三份一。北約居民最多者為坳頭一帶(錦田、八鄉、元朗在內),居民約一萬二千八百餘,佔北約居民全數六份一而強,餘如平山一帶(廈村在內)、上水、大埔,三處,居民各亦逾萬。

南、北二約皆設有地方官,以理該約居民訴訟等事宜。南約理民府在香港中環聖佐治行,而北約理民府則在大埔。

 

三、形勢

新界以縱橫數百英方里之遼闊,其形勢必複雜。在大陸方面,三面環水,海岸曲折,山脈綜錯,狀如蟹箝,此天然勝概,當有足稱者。今試分別言之:

(一)山脈

大陸方面

新界山脈,以大帽山為主。大帽山居新界之中部而偏於南,高三千一百三十英尺,為新界最高之山也,山勢雄渾,形如大帽,環繞其主峰者,得峰巒十一,皆高逾二千英尺,相依為勢,挺拔高拱,踞地可數十英方里,其形勢之雄,確有領導群山之概也。至若其支脈,縱橫馳驟,盤旋起伏,波譎雲詭,狀至奇偉,其西行,經白石橋、青鱗頭、大欖涌、屯門、籃地等村者,則有上花山、下花山、華山、九逕山、紅水山等。此派山脈,長可九英里,峰巒各自成勢,不甚高峻,惟至大欖涌,山勢稍降,將抵屯門灣,山勢漸高,遂成九逕山、紅水山。此二山與華山遙遙相對,蓋皆高出群山也。北行,下降千餘英尺,復為峰巒,是為觀音山。再降,成林村坳,復起為大山,是為磨刀屻山,大帽山至此約三英里。由此左行,峰巒相聯,高亦逾千英尺,是為大羅天山及雞公山。北趨至新田則有麒麟山,磨刀屻山至此亦數英里。右行則為大頭羊山,此山復為峰巒而北走,凡三英里至粉嶺之雲山始盡,其勢極雄峻,狀如列屏,高約千餘英尺。

西北行則漸降,由蓮花山、轆轤山、吉水山、楊嶺、打鼓山、白水山以至蠔売山,而盡於坳頭。蠔売山不過高數百英尺耳。若東南行,則奔弛起伏不一,計有針山(又名尖山)、金山、走私背山、鷹巢山、燕壇山、望夫山、獅子山、雞胸山、慈雲山、鑽石山、鎚山、九龍山。由此東北走,山勢盤旋揖讓,起伏難測,計有中山、史篤架斯山、水牛山、砲樓山、馬鞍山、夏路伊士山,復由九龍山東南行,將至將軍澳灣,右出則為黑山、海灣山、惡魔山,左出則為夏比山、剃刀山、釣魚翁山及田廈山,此派山脈,有如枝幹之分歧。

計自大帽山至此,長凡二十英里,其中以九龍嶺及馬鞍山為最勝。九龍嶺亘立九龍半島之北,狀如列嶂,獅子山之雄奇,更為增色﹔而馬鞍山亦高二千二百餘英尺,狀若馬鞍,正峰極峻峭,險若削壁懸崖,勢至驚人,為新界東部第一名山也。

大帽山及其支脈之概況如上述,今轉言東北矣。由大埔墟起,蜿蜓而東北者,磅礡起頓,巒嶺重叠,則有白雲山、八仙嶺、黃麖山等,皆挺立陀羅港之北,綿亘八英里,列如圍屏。

八仙嶺有峰凡八,聯屬而走,若波濤之起伏,狀至詭異。其北麓,林木葱蘢,流泉交濺,有新娘潭及龍潭,為新界林泉勝地。此派山脈,佔地甚廣,銜接粉嶺之水門山、神山、雲山等,故繞道八仙嶺側而往南涌者,常陷於萬山重叠中也。

其由沙頭角西南趨之山脈,則有小梧桐及孔嶺,山勢雄偉,林木茂密,其脈皆來自寶安縣之梧桐山也。復由孔嶺而西行,山勢漸弱,至軍地,則降而為平原,粉嶺之北及上水一帶亦成較廣之平原。此處屬新界之北部,大山漸少,祇有營盤山,高千餘英尺,在河上鄉之北,港政府常遣軍隊紮營駐防於此。

東、南、北、中各部之山脈皆具如上述之形勝。茲又轉述要部,杯渡山(即青山)崛起後海灣之南而東北走,凡六七英里,至廈村之靈渡山(即大頭山)始垂盡。此派山脈,最近珠江河口,遠挹南頭之南山,濱后海灣多蠔田,而杯渡山之形勢更佳,其峰挺出,銳如筆鋒,東瞰屯門灣,對九逕山,一灣水靜,兩岸欲沉,景至妍逸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