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微情緒心理學全集: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簡體書)
滿額折

微情緒心理學全集:人際交往中的心理策略(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即使最高明的偽裝高手,也不可能完全將情緒隱藏起來。情緒是人遇到有效刺激時的第一神經反應,它先于理智思維產生,是一種無法真正控制的生理反應,是刻意“裝”不出來的。它會以非常微妙的形式,通過人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聲音等展現出來。然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許多人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很善於偽裝自己的情緒,我們很難摸清他的“道行”,也就無法站在人際交往的制高點。心理學家指出,在人們下意識地控制之下,情緒所展現的時間非常短暫,這種反應可能只會出現1/25秒,但只要你在情緒噴薄而出的一瞬間,抓住它,你就可以撕破他人的假面,直擊的內心真相。此外,現代人大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緒,也成為了現代人自我修養的重要部分。
《微情緒心理學全集》作者歷經多年的研究,累積了大量的微妙情緒應激反應的理論及案例,全面分析了人類的多種常見情緒(愉悅、感激、驚訝、恐懼、不安、厭惡、憂鬱、憤怒等)所產生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各種外在表現,幫你理解、掌握自己和他人細微的情緒變化。另外,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闡述。一是教會讀者如何識破他人微妙的真實情緒,培養自己的洞察力,掌握人際交往時的主動權;二是引導讀者識別自己內心的情緒變化,瞭解自己情緒產生的根源,主宰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內心更平靜、快樂。
全書共分十章,囊括了“微表情”和“微反應”的重要內容,並全面分析了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各自不同的表現方式。《微情緒心理學全集》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分析,而是深入到人心理微妙、真實的一面,引導讀者從全視角分析了人們的情緒表現以及隱藏在情緒背後的心裡真相,揭示情緒背後隱藏的秘密,讓讀者在任何場合都表現出異于常人的洞察力!
為了增強可讀性,本書採用了大量妙趣橫生、情節豐富的案例,並且力求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在尊重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讓枯燥的心理學論述變得通俗化、生動化,適於專業人士和普通大眾進行閱讀與分享。

作者簡介

陳璐,知名心理學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特聘心理培訓師、暢銷書作家。專注于心理學、行為學研究數十年,在心理學領域頗有建樹。其著手編著的《微反應心理學》《微表情心理學》等暢銷書風靡兩岸三地,成為了普通大眾最貼心的心靈導師。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推薦1:透過表情和反應直達內心情緒,解讀人際交往中的情緒密碼!世界五百強企業員工心理管理重點培訓書籍,旨在引導讀者讀懂自己和他人行為背後的秘密,掌握人性的規律。
推薦2:相傳在吉普賽人中間,流傳著一種讀心術。擁有這種能力的人能夠看穿對方的心思。今天,讀心術已不再是傳說,而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中,無論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還是美國中情局(CIA),還是英國軍情六處,以及各個國家的犯罪調查和國家安全性群組織都視之為瑰寶。
推薦3:一個人的情緒能夠反映出大量可靠的資訊!正確調節、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理解、看透他人的情緒,能夠讓你在職場、家庭、社會交往中如魚得水;錯誤表達自己的情緒,忽視甚至誤解他人的情緒,則會讓你舉步維艱。
推薦4:只有懂得識別自己內心的情緒變化,才能更好地住在自己的情緒,部位外界所控制;也只有懂得識破他人的真實情緒,才能真正掌握人際交往中的主動權。
推薦5:看透一個人,不要看只聽他的語言,也不要只憑表情和動作來判斷,要通過這些反應來看穿他內心的情緒,從而挖掘潛藏在他內心的真正想法,這就是微情緒心理學的主要作用。它比“微表情”和“微反應”更有力度。
推薦6、看出他人情緒背後所隱藏的豐富內容,是一個智慧之人所必須掌握的技巧,它會使你的洞察力、思考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讓你在各個領域無往不利。

你對工作盡心盡力,可是上司卻總是對你挑三揀四,甚至大發雷霆,你實在不明白上司“無常”的心理變化,只好忍氣吞聲,背地裡卻抱怨個不停;你對家庭的付出已經夠多了,但你的愛人卻經常“找茬兒”與你吵架,你感到憤怒和委屈;你與朋友相處關係一向不錯,可他忽然對你很冷淡,你實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得罪了他;每次與客戶談判,你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客戶卻總是不滿意,你就是看不出端倪;每次約會時,儘管你使出渾身解數,熱情萬分地想讓對方感到愉快,卻始終都無法走進TA的心裡,永遠都不知道TA在想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被各種情緒包圍著——有自己產生的情緒,也有來自他人的情緒。情緒可以直觀地表達出人們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法,然而,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許多人都是喜怒不形於色,很善於偽裝自己的情緒,我們很難摸清他們的“道行”。在與他人打交道時,我們時常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以至於會讓場面失控,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如何正確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並理解和看透他人的情緒,已經成為人們情商培養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個懂得情緒掌控的高手,能夠在人際交往中處於制高點,也能夠將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錯誤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忽視甚至誤解他人的情緒,則會讓自己舉步維艱。
那麼,情緒的真相是什麼?我們又應該如何理解和表達情緒呢?
人類的心理活動是非常微妙的,但這種微妙的變化常常會通過情緒反應傳遞出來。情緒的表達管道有多種,會通過表情、肢體、語言、神態等展現出來。參透這些變化,你就能夠做到世事洞明,在人際交往中也就會遊刃有餘。比如,你去拜訪一位朋友。主人一邊跟你說話,一邊神不守舍地看向別處,並不停地皺著眉頭擺弄桌上的物品,兩條腿也頻繁地變換姿勢,這就表明可能是你的來訪打斷了什麼重要的事,雖然他出於禮節在接待你,卻是心煩意亂的,對你並不歡迎。這時,如果你能夠看透他的情緒變化,就會識趣地告辭:你離開之後,主人一定會對你心存感激和歉疚,你們的關係也會因此得到進一步發展。
一般來說,遇到高興的事情,人的臉頰肌肉會鬆馳,嘴角和眼角都會上揚;感到悲傷時,自然會愁眉苦臉,淚流滿面。然而,“喜則笑,悲則哭”的情況只適用於不諳世事的小孩子,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表達的。所以,如果單從表面上看,就會讓人判斷失誤。比如,在一次洽談會上,對方笑嘻嘻地表現出一副十分滿意的表情,並點點頭說:“你們開出的條件我很滿意,我一定會慎重考慮的。”你滿心歡喜地期待這次交易,可最後的結果卻是以失敗告終。很顯然,對方成功地隱藏了自己的情緒狀態,而你完全沒有察覺到!
事實上,即使情緒再會隱藏,它也不可能完全不露痕跡。情緒是人遇到有效刺激時的第一神經反應,它先于理智思維產生,是一種生理性的應激反應,不經過大腦,沒有任何修飾,是刻意“裝”不出來的。就算情緒在要噴薄而出的那一瞬間,人們意識到了,並加以控制,它也還是會露出馬腳。不過,這種微妙的情緒反應是非常短暫的,尤其對一些深諳心理偽裝術的高手來說,這種反應可能只會出現1/25秒,但這一瞬間,就是你讀懂他人情緒變化的關鍵!只要你迅速抓住對方這一瞬間的情感變化,結合當時的場景、環境來加以分析,或者有針對性地設計刺激源,引發他人真實情緒,就能夠撕破他人的偽裝,直擊他人內心狀態,從而掌握主動權。
本書作者歷經多年的研究,累積了大量的微妙情緒應激反應的理論及案例,全面分析了人類的多種常見情緒(愉悅、感激、驚訝、恐懼、不安、厭惡、憂鬱、憤怒等)所產生時的心理和生理狀態以及各種外在表現,幫你理解、掌握自己和他人細微的情緒變化。
只有懂得識別自己內心的情緒變化,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情緒,讓情緒表達得恰到好處,讓你的內心更加沉穩、平靜,不為外界所控制;也只有懂得識破他人微妙的真實情緒,培養自己的洞察力,才有可能掌握人際交往中的主動權。可以說,本書中的每一個案例,每一個技巧,都能夠讓你有所收穫。掌握了本書中的知識和技巧,就像手握一柄溫柔的劍;它可以使我們無形地穿透他人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變化,讓我們在社會交往中無往不利,活得更好!

目次

第一章表情是情緒的直接展示,透過表情破譯情緒密碼
人們內心的情緒首先會反應在面部上,五官的變化是感知一個人情緒狀態的最直觀的依據。同樣,如果一個人想要偽裝情緒,首先會控制的也是自己的表情,比如假笑、假哭、佯裝慍怒,等等,這些都是表情的偽裝術。這時候就需要你對一些細微之處格外留意,否則很容易被表像蒙蔽。

揭開表情的偽裝,洞悉情緒的真相
捕捉瞬間流露的表情,才能直擊人心
眼波流轉時吐露不能說的秘密
在眼神交匯處讀懂對方
小小眉毛也能夠洩露玄機
從鼻子上展現出的喜怒哀樂
即使不說話,嘴巴也能展示各種情緒
從下巴動作裡窺探人心
笑容:不是所有的笑容都是心懷好意的

第二章 動作是情緒的巧妙暗示,通過舉止洞察情緒秘密/
人們內心的情緒首先會反應在面部上,五官的變化是感知一個人情緒狀態的最直觀的依據。同樣,如果一個人想要偽裝情緒,首先會控制的也是自己的表情,比如假笑、假哭、佯裝慍怒,等等,這些都是表情的偽裝術。這時候就需要你對一些細微之處格外留意,否則很容易被表像蒙蔽。

無意識的動作能夠體現出複雜的內心
手勢的秘密:從平常的手勢裡看透情緒
雙手是最精於表達的“演說家”
抓撓耳朵,表明其內心焦慮
擺動的雙腳,快樂抑或惶恐
腿也會說話:雙腿動作展現出情緒的變化
站姿:千差萬別的站姿反映形形色色的性格
走姿:喜怒哀樂的動態映射
坐姿:坐著也能出賣自己的內心
動作演繹法:從行為細節讀懂內心的情緒

第三章語言是情緒的間接表達,根據語言揭開情緒偽裝/
語言是人們最直接的交流工具,語言是有情緒的,所有的表達,都是自我心聲的流露。即使有時候人們說話言不由衷,我們同樣可以通過其說話的語調、韻律、節奏、措辭等察覺到說話人內心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從而掌握交際時的主動權。言不盡意:聽出弦外之音才能清楚對方思想

“心隨音動”:聲音的變化可以反映出人的內心變化
語速快慢能夠反映對方心裡的陰晴狀態
通過打招呼的方式辨析對方的心理
勿隨意指正別人:他說著謙虛的話,但渴望被讚美
嘴巴不是語言的唯一載體,說話動作也體現心理
從表達方式中看穿情緒:他是否樂意與你交流?
辨清反話:他所說的未必是他所想的

第四章 情緒是隱蔽的告密者,通過情緒識別謊言
當一個人撒謊的時候,由於擔心謊言被揭穿,內心肯定要經歷緊張、不安、焦慮、恐懼等情緒變化,這些變化會使人的表情、行為、語言等出現一系列反應。即使是高明的撒謊者,他們往往也無法徹底掩飾這些痕跡,而這些無法掩飾的痕跡正是我們識破謊言的突破口。

撒謊者會心虛,情緒也會產生波動
說謊話,也可以不眨眼
不自然地微笑,說明對方不誠懇
不經意間有多餘的動作,是緣於恐懼
揉擦眼睛是為了隱藏內心的不安
抓脖子、拽衣領:掩飾說謊後的恐慌
無意識地摸鼻子,是因為內心惶恐
用手捂住嘴巴,是因為驚慌失措
從談話方式捕捉情緒,探得真心

第五章喜怒哀樂有不同的表現,分析清楚才能看得透徹/
喜悅則笑,憂傷則哭,憤怒則罵……這是不諳世事的小孩才會有的表現。在人際交往中,大多數人會刻意地對自己的情緒表達加以控制。那麼,如何才能準確地判斷他人的喜怒哀樂呢?只要你掌握了人們在情緒產生波動時自然流露和刻意控制的不同表現,就能夠輕鬆地判斷他人內心真實的狀態,並有的放矢地調整自己與他人的交往方式。

自然流露的愉悅:毫無掩飾的欣喜之情如何表現
刻意掩藏的愉悅:再含蓄的喜悅,也會顯露痕跡
自然流露的驚訝:瞠目結舌,對意外感到不可思議
刻意掩藏的驚訝:教你捕捉對方心中微妙的波動
毫無掩飾的悲慟:泣涕漣漣,一瀉千里的悲傷
主動控制的悲慟:教你看穿對方難以言說的傷痛
膽戰心驚:因極度恐懼而失控
惶恐不安:難以掩飾的心魔
歇斯底里的爆發:無法壓抑的憤怒表現
隱忍的逼視:對方生氣了,你能輕易看出來嗎?
極度厭惡:對某些人和事物唯恐避之而不及
輕度厭惡:識破別人對你的看法,別自討沒趣

第六章挖掘自己的積極情緒,你比想像中更有力量/
你的人生是欣欣向榮,還是衰敗凋零?這完全取決於你內心的情緒狀態。積極情緒能夠擴展我們的思維和視野,吸納幫助我們走向成功的各項資源。在積極情緒的引導下,我們才能夠對事情做出正確的判斷,對生活產生由衷的興趣。可以這樣說,積極情緒就是我們的內在源泉。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提高自身的積極情緒,挖掘自己的力量。

愛:所有積極情緒的基礎
逗趣:用自己的快樂感染身邊的人
感激:當你被愛,被關心……
敬佩:被高貴和偉大征服
激勵:讓人有自我超越的衝動
寧靜:內心深處的淡然和安穩
希望:災難中的動力和源泉
喜悅:由內而外的寧靜與滿足
興趣:對新鮮事物的渴望與追尋
自豪:令人感覺良好的自我意識

第七章撕破消極情緒的面罩,與自己和解
我們都知道消極情緒的破壞力,也都希望能夠遠離它。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每種消極情緒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它事實上是我們的一種心理防禦反應,是為了讓我們免於受傷。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陽面和陰面構成的,只有正確看待人生中的陰面,對消極情緒有正確的認知,並加以適當的控制,我們才能擁有完整的人生。

猜疑:一種消極的自我保護
妒忌:“他/她有什麼了不起!”
憤慨:熊熊燃燒的怒火
焦慮:日夜煎熬,憂心忡忡
絕望:面對苦難的無力感
恐懼:感到前所未有的驚慌
偏激:當思維鑽入死角
傷痛:應激性精神障礙
消沉:整個世界都是灰色的
自卑:“我什麼都比不過別人”

第八章 事情的好壞在於認知的不同,情緒逃不出思維的牢籠/
莎士比亞說:“世界並無好壞之分,全看我們如何去想。”我們的消極情緒,並非完全來自外界的變化,而是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方式。事實上,那些令人焦慮、不安、擔憂的事情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糟糕,我們之所以感覺很嚴重,是因為我們讓消極想法占了上風。只有懂得換一種思維方式,從正面進行認知,我們才能對自己的情緒加以控制。非此即彼——鑽進了“絕對性思維”的套子裡

否認積極面——事情太糟了,看不到一點希望
過分要求——“為什麼總做不到我期待的?”
亂貼標籤——心理暗示帶來的思維僵化
妄下結論——主觀臆斷,並扭曲事實的真相
心理過濾——不知道的,就是不存在的
以偏概全——偶爾失敗,就等於整個人生的失敗
災難化——“天哪,這簡直是最糟糕的事情!”
罪責歸己——“都是我不好”

第九章 過度的情緒失控,會產生不可思議的瘋狂舉動/
“抑鬱症”、“恐懼症”、“強迫症”、“戀物癖”……這些看起來很“變態”的舉動,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一旦我們情緒失控達到某種程度,我們就有可能出現這些瘋狂的症狀。我們只有對這些心理失衡的狀態有所瞭解,客觀面對,才能夠及時判斷自己是否有這些趨勢,並儘快對自己失控的情緒加以控制。

工作狂:只有保持忙碌,才能找到自我
戀物癖:喜愛,並且狂熱地迷戀
上癮症:停不下來的眷戀
抑鬱症:瀕臨死亡的痛苦
恐懼症:對特定事物感到莫名的害怕
冷暴力:不用拳頭,我也能夠與你“戰鬥”
強迫症:一套堅韌而頑固的行為框架
自戀症:愛上鏡中的自己
歇斯底里症:悲和喜都是極端的

第十章情緒能夠產生驚人的力量,主宰情緒才能贏得未來
成功並非完全取決於外部環境,它更大程度取決於我們內心的情緒狀態。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出色的積極情緒駕馭者。當你長期處於消極的心理狀態中時,即使生活順風順水,你也不會有什麼收穫;當你充滿積極的情緒,並懂得將它轉化為自己內心的力量源泉,那麼它就會像一顆核彈一樣,由內而外爆發出無窮的力量,讓你從平庸走向非凡!

生存還是毀滅,由你自己來決定
調整心情,重拾內心的寧靜
給予自己全新的理念,解放自我心靈
注重情商培養,積極情緒能夠讓你擁有更好的未來
開朗的人魅力無限,積極情緒能夠為你締造優質人脈圈
培養良好的情緒,才能鍛造一顆堅韌的心
許多巨大的成功,都是由內部力量決定
情緒的“俄羅斯方塊效應”:積極與消極的博弈
情緒的“杠杆原理”:積極情緒帶來無限潛能

書摘/試閱

揭開表情的偽裝,洞悉情緒的真相
微情緒關鍵點:表情是內心真相的顯示器,人們的情緒狀態都會在臉上展現出來。“喜笑顏開”顯示一個人快樂的情緒,“愁眉苦臉”說明了一個人悲傷時的狀態,“橫眉怒目”則很形象地描畫了一個人憤怒的樣子……只有看清這些表情所代表的含義,我們才能更精確地分析出他人的內心狀態。
如果說人的內心是一個功能超級強大的CPU,那人的臉就是這個超級CPU的“顯示器”,內心的情緒變化會通過臉部的變化體現出來。人類的面部肌肉十分豐富,由44塊肌肉組成,它們能夠幫助人類做出足以讓人吃驚的5000個表情來,這些表情都是為了表達我們複雜的內心情感和多變的情緒。
我們通過語言和表情動作共同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一顰一笑都是我們情緒的表現。這是一種全球通用的無聲語言,不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們都可以通過表情的變化來傳達彼此間的情緒和情感。
當一個人高興時,他會“面露喜色”,這時候他的嘴角會輕輕翹起,面頰上抬,眼瞼收縮,眼睛尾部會形成“魚尾紋”。當一個人難過時就會“面帶憂傷”,眯眼,皺眉,並且嘴角下拉,下巴隨之抬起或收緊。當一個人吃驚或害怕時就會“大驚失色”,會將嘴巴和眼睛張開,眉毛上揚,鼻孔張大。當一個人憤怒時,他的眉毛會微微下垂,前額緊皺,眼瞼和嘴唇緊張起來。當一個人內心產生厭惡之情時,會做出嗤鼻的動作,同時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而內心懷著輕蔑情緒的時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嘴角一側抬起,露出一側牙齒,作譏笑或得意笑狀。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我們同樣會用各種各樣的“表情”來表達各種心情,那些代表我們情緒的“表情符號”,總是能讓別人更好地領會我們的意思。一張小小的面孔就可以表達螢幕背後的心情。
表情千變萬化,每一種變化背後都包含著不同的心理活動。舉一個例子,拿微笑來說,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有12種,有的微笑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有的是帶有信任感、敬佩感的信服,有的是親近和善的,有的是幸福甜蜜的,有的是既嫵媚溫柔、討人喜歡又帶有挑逗性的,有的是陌生人之間禮節性的微笑。有的笑帶著苦澀,有的笑帶著失意和無奈,當然,也有一些假意、做作的微笑和心懷不軌的“壞笑”……而這僅僅是面部表情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眉毛、眼神、鼻子等一系列的變化都能夠反映出不同的心靈。可以說,交談中的每一個側目、每一次皺眉,或是輕撫鼻頭,或是翹起嘴角,都反映了交談者所經歷的情緒變化。
面部表情能夠表現內心的情緒、情感,但同時也是可以偽造的。當人們出於某種需要時,就會刻意地製造一些虛假的表情,甚至是和自己的真實情緒相反的表情。因為大家都知道,通過表情,別人會看到自己的內心,所以,當人們不願意、不能讓他人瞭解自己的真實想法時,就會用截然相反的表情來掩飾內心的情感。
經商多年,小有成就的李姐最近去參加了小學同學聚會,大家都是多年不見,自然有很多說不完的話。李姐當年的同桌興高采烈地說他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兩個孩子也都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他非常高興。然而李姐注意到,在對方講這些話的時候,雖然面帶笑意,但總有些地方感覺不自然,不是聳鼻子,就是扯嘴角,有時還會無意識地摸摸鼻頭。後來,李姐通過別人的談話瞭解到,她的同桌過得並不如意,兩個孩子也不過是勉強混日子,根本就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而他自己對孩子們的狀況其實也很不滿意。瞭解到這些以後,李姐找到這位昔日的好友,和他做了一次長談,瞭解到他的兩個孩子品格都還不錯,也聰明好學,於是就在自己的公司給他們找了合適的職位。那位昔日好友雖然看上去很不好意思,但是臉上卻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喜悅。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要懂得約束自己,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手段,可以讓我們避免一些社交上的尷尬。交流時,我們希望盡可能多的獲取語言和非語言的資訊。同時,我們也會刻意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其目的是:避免危險、欺騙、窘境或社會地位損失,最大限度地瞭解對方,掌握所處的境況。
然而,也有一些人會利用表情的這種特質,隱藏真實的情感,使我們無法真正地認識對方。還有的人表面溫情脈脈,內心如狼似虎,陰險至極,如果我們不能透過表情的偽裝,就無法意識和規避危險。所以,儘管面部表情可以提供各種有意義的資訊,讓我們瞭解別人的思想和感覺,我們也要謹記,這些資訊有可能是虛假的,需要我們認真地辨別。
古人雲“事之至難,莫如知人。”這句話揭示了看破人心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難度,說明了普天之下雖有千難萬難的事情,卻沒有什麼事情比瞭解和認識別人更難。然而,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每天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良好的人際關係要求人與人之間存在正確的溝通與理解,而在我們與別人之間,又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心牆,要拆除心牆,就必須瞭解對方。所以,能否解開表情的偽裝,細緻入微地觀察人,在很大意義上決定著個人的生存。
捕捉瞬間流露的表情,才能直擊人心
微情緒關鍵點:越是微妙的、難以察覺的表情,越是有可能透露著玄機,因為瞬間流露的表情人們往往是難以自行控制的,它最有可能向我們說出真話。因此,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務必注意對方最微小、最迅速的表情,由此來判斷他情緒的變化。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話可以是假的,表情也可以是偽裝的,那麼,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知道別人真實的想法了嗎?還好,事實並不是那麼糟糕的,想瞭解到他人內心的真實想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人表情的外相,不完全被一個人的面部表情所“蒙蔽”,而是透過不經意流露出的細微表情來分析動機。這就是我們要教給大家的一種“魔法”。之所以叫魔法,是因為這的確是一種超級酷的能力。語言可以掩飾真相,表情可以偽裝,但是某些細微的表現和反應卻是不能通過大腦來控制的。這些細節的反應屬於人類原始的本能,我們將面部表情的瞬間變化,稱為“微表情”。學會觀察和分析微表情,你就可以自信地說自己能夠洞察人心了。
“微表情”是最能夠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內心的,它指的是人們在一瞬間不小心流露出來的“表情”,其特徵是微小隱匿的,瞬間發生和消失,很不容易被發現。微表情通常發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時間之內,然而這一瞬間的表情變化卻正是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例如,在交談中,一方說錯話時,另一方會礙於面子不方便指出,其實表面上故意裝作認可對方,但是會有嘴角輕微上揚而又恢復的反應。而當一個人在撒謊時,搖頭否認之前可能會有一瞬間的點頭動作。這些都是典型的微表情。或者你也可以簡單地認為,當人們沒有說真話的時候,由於心虛的緣故,表情在某一瞬間會顯得很不自然,如果你能抓住這個瞬間的變化並且讀懂其真正的含義,就能知道對方是在撒謊。
一位經驗豐富的女面試官正在對一個初來者進行考核,她要求應試者解釋一下他放棄之前那份工作的原因。應試者告訴女面試官,他辭職的原因是覺得之前的公司沒有能給他提供足夠的發展機會。但是,由於公司的老闆是個很不錯的人,對自己也非常好,而且他和那裡的同事都相處得十分融洽,所以之前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離開以謀求更好的發展空間。直到最近,他才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
聽完他的陳述後,女面試官憑“直覺”認為,這位求職者在說謊。她認為儘管他對自己的前任老闆讚美不已,但是事實上,他卻並不認可這位上司。這是因為女面試官發現,應試者在陳述的時候,神情有一絲緊張,而且每當提到前任老闆,這位求職者的左臉上便會閃現出一種轉瞬即逝的嘲笑的表情。事後,女面試官聯絡了這位面試者原來的公司,結果發現,這位求職者是因為挪用了公司的資金而被公司開除的,開除之前還受到了上司嚴厲的批評。顯然,他相信自己能夠用虛假的肢體語言騙過他人的眼睛,但是他自相矛盾的細微肢體信號卻讓女面試官發現了他的破綻,從而揭穿了他的謊言。
想要真正瞭解一個人的想法,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這就需要我們善於捕捉表情的瞬間變化,根據面部表情細微的變化來分析他的心理活動。當人們試圖掩蓋內心的真實想法時,雖然基本上能夠控制面部表情,但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呈現出自相矛盾的信號,但是顯現的時間卻非常之短暫,稍縱即逝。在《FBI教你識別身體語言》一書中,有這樣的例子。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座小城市,在那裡發生了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謀殺案。在排查的過程中,一個人引起了警官納瓦羅的注意。當時,這個被問訊的人有案發時自己不在場的證據,而且口供等其他方面也看不出絲毫破綻。但經驗豐富的警官依然不停地問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假如是你作的案,你會考慮使用槍嗎?”
“假如是你作的案,你會考慮使用刀子嗎?”
“假如是你作的案,你會考慮使用碎冰錐嗎?”
“假如是你作的案,你會考慮使用錘子嗎?”
第三個問題中的碎冰錐是本案中眾所周知的作案工具,被問訊的人心裡自然也是非常清楚的。可是當警官提到碎冰錐的時候,這個人的眼皮忽然垂了下來,一直到第四個問題的出現,才恢復正常。這個細小的變化被資深警官看在了眼裡。隨即,他確定這個人為本案的第一嫌疑人。而後隨著偵查的步步深入,證明他的這一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在這個案件中,納瓦羅從那個人表情的一點細微的變化就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這聽起來是非常神奇的,但又是能夠合理解釋的——一個人在犯罪之後,無論如何去掩飾,都會產生緊張的情緒。這就能夠很好地說明,從瞬間流露出的表情,能夠捕捉一個人真正情緒,也就能夠洞察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微表情是最能體現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情緒,但是它的出現也是非常短暫的,幾乎是稍縱即逝。接著就又變成了面具式的表情。但是不管時間有多短暫,那瞬間的真情流露(冷笑、奸笑,或其他不懷好意的笑),也可以為你掀起一個小角,讓你透視到對方的內心。
否認積極面——事情太糟了,看不到一點希望
微情緒關鍵點:悲觀的人遇到挫折後,思維是很偏狹的,他們通常只關注事情消極的一面,卻全盤否定積極的方面,並會因此產生害怕、憤怒、懷疑等負面情緒。試著用另外一種思維去看待每件事情,你會發現,生活中陽光和陰影是同時存在的。
莫妮卡曾經是一個家庭主婦,孩子上學後,她感覺內心空蕩蕩的,於是嘗試著重新回到職場。原本以為馬上能夠融入職場,回到曾經意氣風發的狀態,可是莫妮卡恐懼地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
她對工作從原本的期待變為焦慮甚至恐懼,並感到無所適從。其實,周圍的環境並沒有她想像中那麼糟糕,但她就是無法克制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她的先生和朋友們都勸她去諮詢一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你的老闆對你態度怎麼樣?
莫妮卡:其實,他對我還是挺滿意的,最近他還表揚過我。
心理醫生:那麼,你的先生和孩子支持你重新回到職場中嗎?
莫妮卡:是的,他們支持。
心理醫生:你和他們的關係怎麼樣?
莫妮卡:我和丈夫一直關係很好,孩子也很黏我。
心理醫生:那麼,你感到的壓力不是你的家庭和老闆帶給你的?
莫妮卡:應該……不是吧。
心理醫生:你的回答並不肯定,沒關係,再細細感受一下,是什麼讓你感到那麼糟糕的。
莫妮卡:我能肯定不是我的家庭,但我就是覺得我不如別人能幹。我總是拿自己去和別的女人比較,總覺得自己很差勁。
心理醫生:能和我說說你具體在哪些地方感覺自己不如別人嗎?
莫妮卡:我感覺我做得已經很盡力了,但總是達不到目標。我完全集中不了精神,什麼都不記得。
心理醫生:其實,還有成千上萬的人也像你這樣,達不到自己預定的目標,壓抑、不自信、沒有主意,等等。你也認為他們都是沒有希望的人,一點用處都沒有嗎?
莫妮卡:當然不會。
心理醫生:那麼你也完全不必這麼看待自己。我想,因為你離開職場一段時間,內心有著不確定感和不自信,這都是正常的。只是,你過於關注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反而忽視了自己的積極面,才會感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其實,這完全不符合事實。就像你之前自己說的那樣,如果在生活中真的凡事都做錯的話,那你根本不可能成家,也不可能重新找到工作。
心理醫生的一番話如同醍醐灌頂,讓莫妮卡內心的陰霾漸漸散去。雖然她還需要時間調適情緒,但令人高興的是,她不再糾結於和他人的比較中了,自信、開朗的莫妮卡又回來了。
對於同一件事情,絕不會只有一種看法,每個人可以自由決定認同哪一種,拒絕哪一種。很多人因為只選擇關注消極面,導致他們產生害怕、憤怒、懷疑等負面情緒。
當你的情緒沒有你所希望的那麼好時,你一定要問自己:“我心裡現在所想的確實和事實相符合嗎?還是僅僅是我自己的所看到的那一方面,有什麼是我所忽略的嗎?”只要你覺得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在妨礙和阻止你按照自己的願望去生活,那麼你的觀念就一定拿上面的例子來說,莫妮卡就應該問自己:“我的老闆真的討厭我嗎?我真的在家人眼裡是一個無用的人嗎?我用來比較的那些人真的是完美無缺的嗎?”當她給出一個誠實的回答時,就發現是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出了偏差。正因為她的觀念過度渲染、誇大了消極面,才會有與情境並不吻合的、消極的、負面的情緒。
曾經有個前輩這樣對王穎說:“如果你想活得瀟灑,那就去做同聲傳譯;如果想英年早逝,也去做同聲傳譯!”當時的她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但現在,她已經懂了。
同聲傳譯一向是以高強度、高回報著稱,王穎的一個同事已經拿到了聯合國三級同傳資格認證。可是有一次會前準備時,他因為不堪壓力,導致後來在同傳過程中頻頻出錯,從此一蹶不振,最後改了行。其實,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很多人因為這個行當的超常壓力而選擇了遠離。
然而,在王穎眼裡,同聲傳譯不僅意味著壓力和痛苦,更意味著挑戰,她視自己為“戴著鐐銬的舞者”,沉重和愉悅同在。
王穎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儘管身邊有太多人來來去去,她始終堅信:只要自己肯付出,就不會沒有收穫。她曾經應邀參加一場國際慈善家會議,為此她做了一周的準備工作。當來自澳大利亞的一位夫人上臺發言時,她頓時懵了,因為這位夫人帶有濃厚的口音,這就如同北方人聽不懂粵語一樣,她完全不知道這位夫人在講什麼。同聲傳譯不到一分鐘,王穎就已經汗流浹背,主辦方也發現了問題,便示意讓她暫停,重新更換人手。
這次刻骨銘心的教訓沒有讓王穎就此消沉,她花了大半年時間去鑽研英語不同區域的方言。同時,在每次同傳前,她都會打電話事先瞭解翻譯物件是哪裡人,然後有針對性地找到有關的音訊做聽力練習,這些訓練使她在圈內成為小有名氣的方言同聲傳譯員。
現在,王穎依舊是那個忙得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的同聲傳譯員,她也會沮喪、抱怨,但她始終能夠憑著堅定的決心、勇氣和信念,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務,感受成功後帶來的巨大喜悅。
在同聲傳譯這個高強度、高壓力行當中工作的人,很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認為自己“什麼事都做得不對,是個失敗的人”。就像王穎的那些轉行的同事那樣,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消沉、絕望,最後選擇離開。
王穎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她沒有讓自己局限於那些消極的觀念,而是認清自己確實存在的不足,然後將弱勢變為強勢。當事情變得糟糕時,不是要單純地讓自己感覺好起來,而是學會做你需要做的事情。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感覺來推動我們的行為,否則負面情緒會讓你感到情況確實是無望的了。
面對棘手的情況,換一種思維方式,就可以讓你看到原先被你忽略的方面,就可以讓你知道,其實情況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你有自己的長處,希望也永遠存在。
亂貼標籤——心理暗示帶來的思維僵化
微情緒關鍵點:心理暗示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當我們用單一的、僵化的思維方式去評價人和事,並且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加以強化,就很有可能導致偏見的產生,進而影響我們的情緒。
想像一下,你面前擺著一個顏色嫩黃、外形飽滿的檸檬。你用手拿起這個檸檬,用鼻子去聞它的味道。透過檸檬的表皮可以清楚地聞到那種酸酸的味道。然後你拿起一把刀,將這個檸檬切成兩半,檸檬汁頓時流淌出來,你的口中似乎已經充溢了檸檬特有的酸酸的味道。此時,你一定能在自己身上發現了兩件事情:
1 你的口腔分泌出了更多的唾液;
2 你的五官不自覺地緊縮了。
從這個想像實驗我們可以瞭解到,從檸檬——心理暗示——檸檬是酸的——分泌唾液——五官緊縮,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由你的想像和觀念所造成的。你給檸檬貼上的就是“酸”這個標籤,然後就對這個標籤產生了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反映。如果我們展開進一步的分析,喜歡檸檬的人會對這種想像產生愉悅的感覺,但不喜歡檸檬的人就會產生厭惡的情緒,並且中斷這種想像。
當然,對檸檬的標籤化想像不會對我們和他人造成不良的後果,但如果我們對他人的行為隨意貼上“標籤”,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負面情緒,還會嚴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張燕回到家,發現婆婆和女兒都不在家,她慌了,立即打電話給婆婆:“媽,你和梅梅在哪裡啊?啊!你怎麼能帶她去菜市場啊,那兒多髒啊……你就不能等我回家再去買菜嗎!”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要上演。孩子拉肚子了,她就覺得是婆婆瞎給孩子吃東西;婆婆從衛生間出來沒有洗過手,抱孩子時張燕說什麼也不給她抱;婆婆不在家時,張燕就會一遍遍沖洗婆婆洗過的碗、筷、盤子,甚至毛巾、衣服都要做消毒處理。即使這樣,她心裡仍然充滿焦慮,害怕細菌傳播給孩子。
這樣的小吵小鬧小情緒在某一天爆發了。那天,婆婆在衛生間給他們洗衣服,她發現婆婆把內衣、外衣混在一起洗,便開始大聲地數落婆婆沒有生活常識,不講衛生。丈夫實在看不下去了,勸她對母親的態度好一些,她憤怒地說:“我有什麼錯誤啊,老人不講衛生,還不讓我說,我為了誰呀?不也是為了這個家嗎!”
婆婆很傷心,當天晚上邊抹眼淚邊收拾行李,準備回老家去。張燕事後想想也有點後悔,婆婆畢竟年紀大了,又幫自己操持家務,但她心裡仍然十分彆扭。原來,一開始張燕的孩子都是自己母親幫著帶的,後來母親生病了,婆婆就從鄉下來到城裡。張燕看到婆婆的衛生習慣與母親不一樣時,就認為婆婆不講衛生。之後,就無論看婆婆幹什麼事都不順眼,她自己也感到過分了,可就是控制不住。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張燕的行為就屬於一種偏見性的認識,她鑽牛角尖的心理已經非常嚴重了。她的腦中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總認為婆婆不如自己母親講衛生,其實如果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她自己母親身上,張燕可能就會認為是正常的事情了。
無論是給自己還是他人身上貼上標籤,都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困擾。標籤化的思維方式會妨礙我們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行動,它甚至會導致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想說“不”時卻說“是”;不敢提問題,也不敢提出請求,因為害怕被拒絕或者成為別人的笑柄;不去做自己很有興趣做的事,因為害怕會受到別人的批評,所以也就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僵化的觀念讓我們不敢去嘗試新生事物或者與他人和平相處。
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疊全新的樂譜,封面又被指導自己的教授貼上了“超高難度”的標籤。
他翻著樂譜,感覺彈奏這支曲子去參加鋼琴比賽對自己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的信心跌到了穀底。自從跟了這位新的指導教授之後,不知道為什麼,教授要以這種方式來整他。
這位元教授是個極其有名的音樂大師,授課的第一天,他給這個新學生一份樂譜,說道:“試試看吧!”樂譜的難度頗高,學生彈得生澀僵滯、錯誤百出。
“你的指法太不成熟了,回去好好練習!”
學生練習了一個星期,第二周上課時正準備讓教授驗收,沒想到教授又給他一份難度更高的樂譜,仍然是那句話:“試試看吧!”至於上星期的課,教授提也沒提,學生只能再次向更高難度的技巧挑戰,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