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滿額折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深度:驚心動魄三十多年國運家事紀實(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  價:NT$ 299 元
優惠價:8726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由新華社資深記者李錦撰著的40年職業生涯的紀實書,就是這樣一本可以深層解讀改革開放的不同時期的方針政策的由來與實施,以及廣大人民生活多層次的變化。在這近40年的記者生涯裡,作者始終活躍在改革前沿,曾經長期單騎下基層,與農民同吃同住,用事實說話,並進行深度思考和理論總結一系列高水平的調研報告,為改革發展決策提供實踐經驗。一度引起媒體同行乃至40多位國家領導人的重視,並為此作出批示。《深度》即從個人親身經歷出發,記錄作者長期職業生涯中堅持深入群眾調查研究的經歷,進而展現中國改革與現代化發展不斷突破困境的歷程,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本以調查研究為主題的人物傳記。作為一名記者,他始終以「大氣魄大責任」關注著國家社會的發展。他一直秉承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理念,堅信只有貼近實踐與群眾,用事實說話,才會出好的新聞報道,只有進行深度思考和理論總結,寫出的調研報告才會有深度。農村改革之初他就早已在農村蹲點;國企改革伊始,他又深入企業潛水,信貸危機將現,他及時地給總理寄上萬言書。 從農村承包的發軔到信貸危機的預告,近40年間李錦的調查報告先後為45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顯示出知識分子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核心價值。胡錦濤讚他「會搞調查,會總結經驗」,群眾認為李錦是黨的好記者,農民的好朋友。讀此書,不但能更深入清晰地瞭解中國改革發展歷程中的遭遇和突破,還能讀出品格精神與責任使命。 李錦,1952年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首席研究員,負責《中國企業報》總編輯工作。兼任清華大學等7所大學8個專業的教授。曾任第11屆團中央委員、新華社西藏分社副社長、山東分社副社長等職。在山東從事新聞工作40年,長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1982年,胡耀邦批示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學習李錦調查研究事跡活動;鄧小平親自接見並稱其「有發言權」。1994年,胡錦濤聽取其匯報九間棚調研情況時讚揚他「會抓典型,會總結經驗」。出版專著《馬克思主義的新發現》、《資本經營理論的提出》、《金融危機在中國的演變》等14部,510萬字。

作者簡介

李錦,1952年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兼首席研究員,負責《中國企業報》總編輯工作。兼任清華大學等7所大學8個專業的教授。曾任第11屆團中央委員、新華社西藏分社副社長、山東分社副社長等職。在山東從事新聞工作40年,長期深入基層調查研究。1982年,胡耀邦批示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學習李錦調查研究事蹟活動;鄧小平親自接見並稱其“有發言權”。1994年,*聽取其彙報九間棚調研情況時讚揚他“會抓典型,會總結經驗”。出版專著《馬克思主義的新發現》、《資本經營理論的提出》、《金融危機在中國的演變》等14部,510萬字

名人/編輯推薦

透過《看見》《深度》剖析中國改革開放後翻天覆地的大變革,用直達根基的調查記錄再掀紀實風暴。他的調查報告*真實、*客觀、*有底氣。他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三十多年驚心動魄的千里單騎之路,讓他敢於為時代發聲。范敬宜直言,這個時代需要一種“李錦現象”。

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一部關於以調查研究推動改革進程的書,是以我的蹲點經歷為基礎寫出來的,全書用講故事的形式,從頭說到尾。
中國地大人多,歷史悠久而且各地發展極不平衡,一套邏輯嚴密的概念或侃侃而談的觀點都有可能陷入“瞎子摸象”的陷阱,我多年的調查實踐經驗就是看見的基本上都是表面現象,只有深度調研才可能發現真相,從而求得真理。
作為一個身在基層做調查研究近40年的人,我深知調查研究是一件苦差事,說來容易,做來難,做好了更難;受罪不說,調研觀點還有招致社會蜚議的巨大壓力;最難的,是一輩子堅持調查研究,不動搖,不懈怠。
我從20多歲就投身農村改革,經歷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五代領導集體,我寫的調查報告得到過數十位國家領導人的批示。這本書中所講述的事件是過來人的那種親身體驗。我有責任,給年輕人講些調查研究的酸甜苦辣,苦樂憂患。做好調查研究既要有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獨立自主、奉獻報國的精神。
我屬於老三屆,下過鄉,當過兵,也有混文憑的經歷,但大半輩子做的是調查研究的事。我堅信自學重要,最重要的是會調查研究,尤其是學會在工人農民中調查研究,我是靠深入群眾立身、靠調查研究起家、靠提出新思想吃飯的,所以至今仍然在一線衝鋒陷陣,每天都在報紙、微博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我對調查研究的意義是深信不疑的,以至認定這就是自己的生命形態。
我的調查研究經歷,是從1976年當新華社記者開始的。毛澤東去世後中國總是在轉型,在突圍。轉型的起因、焦點、性質、動力是什麼?哪些力量在推動這場變革,又是哪些力量在圍困、在抵銷這場變革的能量?我的思考一直圍繞所有變化的中心,幾乎沒有偏差於焦點。因此我盡了一切可能的努力去到老百姓中蹲點,常在一個村莊或者企業一住就是50天,乃至改革開放後23個春節都是在農村調研中度過的。我總是想逼近中國現代化發展問題的本質,號准脈博,為國家提出對策,從而去推動那些突圍的實現。就這樣,做完一個再做下一個。當然,這些是以一個人的視角來說事的。
這本書依時間順序,有兩條線在交織。主線是毛澤東去世以後中國人追尋現代化的轉折過程,包括我們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過程。我相信,細心的讀者應會看到,我確實研究了中國改革進程中很多重大的問題。我自己的理論體係也可以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長河中一條微小的細流,為人們提供了有助於他們理解中國改革的事實依據。副線是我自己有關調查研究的實踐與主張,一步步摸索其源、其流,是怎樣形成的。譬如,最初屬於戰術層次的“第一個浪頭新聞觀”“三級朋友網”,屬於戰略設計層次的“新聞信息雷達網”“新聞調查過程論”;操作層次的“新聞典型全息胚論”“五位一體工程”;後來調查人才的三個層次、六條標準;到了新世紀提出的調查報告“十八字寫作法”“發現思想、引領社會”的座右銘等等。直到我給中央關於金融危機的近萬言建議獲得採納,我認定新聞傳媒人追求的是“歷史趨勢的發現力、國家難題的破解力、社會進步的引領力”,為了這個價值觀,我跌跌撞撞了大半生。儘管現在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但是對我來說調查研究仍然是不可棄之的法定,我有許多故事可以印證。
一個民族的歷史是思想者的歷史。思想者的跋涉過程,是這個民族艱難前行的佐證。這本書對於那些對中國有深入了解以及有幸見證並了解改革過程的人,可能會引起對往事的記憶。萬元戶是怎樣發現的,九間棚與沂蒙精神是怎樣提出來的,“資本”這個最重要的經濟學名詞是怎樣被解放的,治理西藏方略是怎樣產生的,金融危機中抑制泡沫經濟的建議是怎樣為中央採納的?在這些具體而細膩的第一手材料背後,展示了當時中國社會思想激烈碰撞甚至可以稱為波濤洶湧的狀態。
親身經歷是筆寶貴財富。年少時飢餓歲月的折磨,是我堅持長期為普通老百姓說話的基礎。用心的編輯從網上搜索了我的這段經歷,按時間與邏輯順序排列,放在前面,變成全書的背景,把歷史又向前拉了10多年。
我的調查研究形成重大影響是在胡耀邦領導改革的初期,成長中受到穆青、范敬宜等師長的莫大影響,我的父母親與妻子為我做出的奉獻,這些都是我終生感激的。這些內容成為此書的組成部分,附於最後。
這本書最初是給新聞理論界包括給大學的講課材料。感謝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李寧,他是沂蒙山區費縣人,我在調研中所竭力宣揚的九間棚與沂蒙精神就是他家鄉的事,他用兩年時間來整理了這本書。
我說,他記,一起琢磨,幾經修改。這本書,實際上是我們兩個人的作品。
感謝北京新業文化黎雨女士的策劃與言實出版社的支持。
我長期調研的地方是個聖賢輩出的地方,孟子關於大丈夫的標準: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對照當今好的和不好的社會環境,不能不讓人感慨萬千。在很多崗位,假以時日,誰都可以熟能生巧,但能做出多大成績卻和志向、氣節相關,我走了大半輩子的路印證了前賢的格言,也用這句話來勉勵後來人,特別是有志於報效社會的年輕人,願你們比我走得更好、更遠!
李錦
2015.3.5

目次

第一章 饑餓:個人與時代的記憶從未遠去(1960-1977) / 001
第一節 災難從吃食堂開始 / 002
一、五斗米道的“福音” / 002
二、大鍋飯不夠吃的無盡淒涼 / 004
三、我在新華社整理過的關於饑荒的照片 / 013
第二節 採訪路上目擊的貧窮(上) / 018
一、蘭考火車站外出逃荒的災民 / 019
二、夜不閉戶無可偷 / 021
第三節 採訪路上目擊的貧窮(下) / 027
一、被遺棄的108個男人 / 027
二、祖宗啊,保佑兒孫吃飽飯! / 032
第二章 行者:在希望的田野上千里走單騎(1978-1985) / 035
第一節 歷史拐了一個大彎 / 036
一、不能刊登的真實畫面 / 036
二、馬坊:更早的“小崗村” / 038
三、棉花姑娘的喜悅 / 041
第二節 蹲在魯西北平原 / 045
一、第二次翻身 第二次解放 / 045
二、媒體突破堅冰 / 047
三、那個時代的親民 / 050
四、比中央文件早一步 / 053
第三節 第一個報道萬元戶 / 055
一、算帳算出來的“萬元戶” / 055
二、農民朋友“王三萬” / 059
第四節 市場經濟在基層萌芽 / 062
一、千里單騎入農家 / 062
二、農民搶了政府的“飯碗” / 068
三、胡耀邦認為問題值得思考 / 073
第五節 鄧小平說,你有發言權 / 075
一、莊戶人家的好記者 / 075
二、讓人民來評判 / 079
三、鄧小平說,你有發言權 / 080
第三章 蹲點:身入基層接地氣(1986-1991) / 085
第一節 在大別山發現“初級階段” / 086
一、貧困落後,令人不安 / 086
二、與十三大的主題不謀而合 / 090
第二節 九柱擎天 / 092
一、潛入深山 / 092
二、驚心動魄的風波 / 097
第三節 九十年代最耀眼的農村典型 / 101
一、九名黨員九根擎天柱 / 101
二、歷史轉折關頭的新典型 / 104
三、胡錦濤說,“你會搞調查,會總結經驗” / 107
四、相信人民相信歷史 / 110
第四章 覺醒:報道?還是發現?(1992-1995) / 113
第一節 探索雙星道路 / 114
一、“李錦是來潛水的” / 114
二、總結出市場經濟的模型 / 118
三、比十四大提前七十天 / 122
四、調研者的“三重境界” / 126
第二節 發現“興福現象” / 128
一、被跟蹤的神秘人 / 128
二、與市委書記密室長談 / 133
三、十五大報告的新修改 / 136
第三節 提出資本經營理論 / 139
一、國有企業的困境 / 139
二、鑽入《資本論》 / 143
三、“資本”一詞寫入十五大報告 / 148
第四節 中央領導的調研隨行記者 / 151
一、喬石的《傾聽》 / 151
二、感受領導的思維 / 154


第五章 亢奮:與達賴分裂勢力較量的日日夜夜(1996-2000) / 157
第一節 感受分裂勢力的陰影 / 158
一、拉薩的另一面 / 158
二、到帕拉莊園認識達賴 / 161
第二節 甲日道路 / 165
一、發現甲日鄉的鬥爭 / 165
二、來自中組部部長張全景的祝賀 / 170
三、在高原掀起紅色風暴 / 174
第三節 與美國議員沃爾夫的遭遇戰 / 177
一、沃爾夫潛入拉薩 / 177
二、陳奎元說,這一仗打得漂亮 / 181
第四節 零下四十一度的嚴寒 / 184
一、楊傳堂口中的“大手筆” / 184
二、吸著氧氣到藏北重災區 / 187
第五節 提出治藏方略 / 191
一、喇嘛叛逃事件 / 191
二、淩晨的一個電話 / 197
三、再三要求回西藏 / 199
第六章 漩渦:苟利國家,生死以之(2001-2005) / 203
第一節 提出“新階層入黨論” / 204
一、百萬富翁當支書 / 204
二、中央派來調查組 / 210
第二節 天下焦點 / 214
一、躲進衛生間裡寫作 / 214
二、準備坐牢 / 218
三、黨章修改了兩處 / 220
第三節 調研花埠圈事件 / 222
一、幹部被包圍在村裡 / 222
二、壞事變成好事 / 225
第四節 尋找農民走向市場的對策 / 228
一、為了總書記的指示 / 228
二、莒南經驗 / 231
第七章 活著:大丈夫當有為於世(2006-2014) / 235
第一節 社會穩定善治論 / 263
一、從“甕安事件”確定平安協會方略 / 236
二、把群眾路線引入社會穩定 / 238
三、一年38篇稿件被批示 / 241
第二節 上疏溫總理 報告信貸風險 / 246
一、傾瀉而出的四萬億 / 246
二、平信直寄溫總理 / 249
三、中南海的電話 / 253
四、監管風暴 / 255
第三節 探尋一條道路:混合經濟論 / 257
一、“企業報所做的工作很好!” / 257
二、六小時寫出“央企市營六論” / 259
三、“李老師相當於一個軍” / 262
四、樹起“大企業時代”的理論大旗 / 265
第四節 打好一個基礎:實體經濟基礎論 / 267
一、快速推出“銀行暴利論” / 267
二、實體經濟99評 / 269
第八章 呐喊:為國企改革砥礪奮進(2001-2018) / 277
第一節 我所知道的農村改革元勳胡耀邦 / 278
一、掀起農村改革風暴 / 278
二、利用新華社內參指導農村改革 / 280
三、主持制定五個農村“一號文件” / 284
四、新聞工作者要有獨立負責的精神 / 286
五、你為農民講話,農民就會說你好 / 287
第二節 長者穆青 / 290
一、誰是李錦?站起來! / 290
二、莊戶人家的好記者 / 292
三、到穆青家串門 / 295
四、抬頭望見北斗星 / 297
五、為什麼不找我 / 298
六、拍好照片,也要寫出好文章 / 301
七、我在家裡點上香 / 302
第三節 我的國企改革"兩把刀論" / 304
一、國企改革進入全面深化新階段 / 304
二、五道封鎖線的羈絆 / 307
三、一個人的國企改革“觀點通訊社” / 310
第四節 “三國演義”中的立白集團 / 315
一、想為中國國企找一個樣板 / 315
二、找到馬桶蓋式的案件 / 318
三、國企、外企與民企的“三國演義” / 322
四、4家智庫的聯合行動 / 326
第五節 聯通衝擊波 / 330
一、對混改緩慢的焦急心態 / 330
二、十九大前的聯通風波 / 334
三、一波三折的聯通混改 / 338
四、我的意見被擺到政治局常委面前 / 341
第六節 供給側改革的《中國力量》 / 344
一、連續48個月的經濟下行 / 344
二、供給側改革的新藥方 / 347
三、中冶集團搬“三座大山” / 351
四、《中國力量》構建全新的話語體系 / 356
第七節 身在京城拼打,卻到沂蒙山村安家 / 359
一、習近平講話後的15個不眠之夜 / 359
二、北漂七年八搬家 / 362
三、從“沂蒙精神”到“臨沂模式” / 367
四、李錦書院的設立 / 371
附錄 李錦調研年表 / 377

書摘/試閱

一、被遺棄的108個男人
我到過魯西北41個縣中的39個,幾乎在每個縣都遇到討飯的。特別是在津浦線上的縣城火車站附近,常常是討飯的人聚集的地方。有次在禹城車站旁的飯店,僅僅20分鐘就有13個人進來要飯。往往是服務員剛剛端飯上來,要飯的人便蜂擁而上,一起把手伸到你面前,那臟黑的手,使人噁心,有的背部裂開口子,血都滲出來。一個來自劉長子村的兩姐妹,大的11歲,小的僅5歲,在我面前站了一會,其中大的女孩一下子跪在地上,說母親病了,弟弟餓,悲哀的眼神使人可憐,我只好把新端上的水餃全部留給她。
為什麼那麼多人外出討飯?是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破壞,家鄉的土地養不活他們。很多社隊農民年均口糧不到200斤,不出來乞討只有餓死。
在臨清縣康莊公社醫院,我遇上醫院搶救一位喝藥水自盡的教師。當時,因為缺口糧,農村出現很多怪現象。膽大的有的砍公家樹賣,有的到水利工地偷木材鋼材賣,也有的到棉花收購站偷棉花。老實一點的就外出打零工,不要面子的便勸老婆孩子出去討飯。這個教師本來是代課的,因為學生大多退學了,便在家中務勞。可他又是要臉面的人,不讓妻兒出去要飯,眼看著家中口糧沒了,到親戚家借糧時又被羞辱一頓。一氣之下,他喝了農藥。虧得搶救及時才倖免於難。被救醒後,他還口口聲聲說“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個沒本事,不該養這麼多孩子”,使聽的人要掉淚。
因為貧窮,很多地方出現婦女成批外嫁的現象,使光棍漢迅速增多。茌平縣王老公社民政幹部統計人口時,發現在大王樓大隊23歲至60歲的單身男人有108人,也就是說這個大隊有108個光棍漢。歷史上天災戰亂往往造成妻離子散的悲劇,那些漂泊在外,或死在他鄉的多是男人,留下一群孤兒寡婦;而貧困造成的離散卻是男人被遺棄的景象!
“108個光棍漢,這個村莊有多大?”當我聽到茌平人介紹大王樓村有108條光棍漢時,極感詫異。
“這個村有200多戶,600多人。”縣委宣傳部張寶海肯定地回答。
“是因為水質不好,殘廢人多,還是其它原因?”“水質也好,就是因為窮,逃荒到東北去的多。從1966年到1979年,只有閨女出門,極少有新媳婦進村的。”
我們知道,歷代政權統治者總是想辦法把農民穩定在自己的家園,以“安”字為要。安居樂業是政府、也是農民自己追求的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意圖之一便是依靠戶籍制度把億萬農民固定在特定地盤上。然而,當物質財富到了極大貧乏以至生存無法維持的地步,戶籍制度並不能阻礙農民外出的步伐。農民要么是揭竿而起,要么是逃荒要飯,捨此,別無它路。
在沂源縣東里公社唐山山腰,我見到一個完全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家庭,他們一家有五條光棍。老漢鮑延吉72歲,四個兒子,十一個孫子,當我第一天來到他家時,老漢坐在門口,一個醫生到他門上要債。三個月前老伴病死了,欠下210元藥費和30元的棺材錢,四個兒子拿不出錢,債主就逼老漢。老漢也怪犟的,說“你跟他們要,娘死了,歸兒子出錢”,兒子們說“老的還在,錢由他出”,弄得醫生急得直嚷“不像個人家”。我進老漢家一看,屋裡的床是土塊堆起來的,靠門口有一缸鹹菜。他一邊喝著自己熬的地瓜乾酒,一邊用舌頭舔著大塊咸鹽,喝一口酒,舔一次鹽。醫生生氣地說“你不還錢還喝酒”?老漢說“不喝酒,我活著還有啥意思啊”?
第二天又路過他們家時已是中午十一點。沒有一個下地干活的,都在老漢門前下棋。這個光棍堂很有意思,清一色的黑棉襖黑棉褲,沒有一個穿罩衣裳的。老漢擺擂台,兒子們都贏不過他。問他們為什麼不下地干活,老大說“沒啥幹的。幹也是白乾,沒有水澆地,全靠老天。修了十多年水庫,都是替外村幹的”。老漢補充說:“也不讓開山砍樹,不讓養雞,口糧買不回,只有國家救濟,餓不死,就行。”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