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問道:濟群法師修行答問
滿額折

問道:濟群法師修行答問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選編的問題共三百多個,彙集法師歷年講座的部分問答,既有門外觀望時的懵懂和好奇,也有初入佛門時不知如何上路的茫然,及學佛多年後原地踏步甚至不進反退的困擾;既有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的狀況,也有對人生道路的抉擇,對生死大事的追問;既有聞思過程中的辨析,也有實修道路上的求索;既有關於信仰的探討,也有對於社會的關注。針對這些問題,法師從佛法角度一一作了解答。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一九八四年畢業於中國佛學院,隨後至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多年來,教書育人,學修並重,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現任戒幢佛學研究所所長、閩南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受聘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宗教研究所高級顧問、客座教授,中國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唯識、戒律的研究及講授。

教學之餘積極致力於佛法弘揚,時常應邀於高等院校及信眾團體演講,足跡遍佈大江南北、港台及歐洲、澳洲等地。此外,出版並發表各類著述、論文兩百餘萬字,如《真理與謬論》、《菩提心與道次第》、《人生佛教叢書》等。繼承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是人生智慧的理念,希望人們擺脫對佛法的誤解,使佛法走入生活。近年來,更將弘法重點轉向道次第、菩提心和皈依,重佛法基礎建設,引領佛弟子在菩提道上穩步前進。

自序 (節錄)

在許多人心目中,佛教只是燒香、拜佛、求平安、求保佑,除此之外,不知道佛法跟生活有什麼關係;也有人覺得佛法是高深的哲理,距離現實人生很遙遠,不知道對當下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我覺得佛法這麼好,了解的人卻這麼少,實在很遺憾!這種想法不光是佛法能不能得到廣泛傳播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太需要佛法了。我一向比較講究實用,倘若佛法缺少實用的價值,我想我應該不會選擇佛教作為我的信仰,更不會獻身於佛法的弘揚。

佛法的智慧,對中國人來説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繼承傳統文化的意義。説到中國傳統文化,人們比較容易想到儒家、道家思想,認為佛教是外來的。其實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多年了,自漢魏以來儒釋道三家思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佛教思想也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如文學、哲學、藝術、民俗等,和中國文化水乳交融,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佛學,就不能很全面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另外,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對於了解心性、了悟生命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今社會,許多人都生活在浮躁、混亂中,內心總有許多困惑、許多煩惱,雖然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活得並不幸福、並不自在,原因在哪裏呢?

這個世界是由兩大因素組成的,一是物質,一是心靈。當物質極大豐富卻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時,那原因一定是出在心靈上,於是人們開始關心心理問題。這幾年,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湧現出一大批心理學的從業者。本人也經常應邀參加心理學界高層論壇的對話,以及一些心理高端培訓的講座,這些活動讓我對心理學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和心理學界結下很深的因緣。

其實,佛法就是東方的心理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儒家是做人、治理國家的哲學;道家是養身、追求長生不老的學問;佛家是心性之學。佛教傳到中國以來,一直承擔着中國人心理輔導師的角色,幫助中國人了解自己的心性,乃至明心見性,脱離生死輪迴。從實現心靈的安寧,到解決生命永恆的困惑。

西方心理學雖然源於古希臘哲學,但主要還是立足於唯物科學的基礎上,在佛教看來,其對於心理問題的解決是不究竟(不究竟,指般若智慧還沒達到最高境界,仍有修煉的潛力和空間)的。在東西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許多西方心理學家,紛紛把目光轉向東方的佛教。學習南傳的禪修、漢傳的禪宗,以及藏傳佛教,把佛法的智慧運用到學的理論建設和心理治療,這方面的成果也頻繁被翻譯到國內,在許多書店中都能看到。國內也有不少心理學的從業者開始學佛,參加禪修。

在這個充滿浮躁、混亂的時代,佛法的覺醒之光,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佛陀對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的最大貢獻,是他在菩提樹下明心見性,發現了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有覺悟的潛質,也就是眾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這無疑給我們人類生命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人類因為無明,看不清自己,也不認識世界,產生對自我的錯誤設定,對世界的錯誤認識,由此發展出貪瞋痴煩惱,形成了凡夫心的迷惑系統。人類深陷在這樣的生命系統中,長久地輪迴著,看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在煩惱中掙扎,在痛苦中煎熬。

 

濟群 二○一二年秋寫於南普陀阿蘭若

目次

自序

皈戒篇 ○○一

○○三 皈依,通往佛國的護照

○○七 戒律,身處紅塵的鎧甲

○一八 戒殺‧護生‧素食

 

人生篇 ○三一

○三三 情為何物

○三七 分辨善惡與處世之道

○五一 知苦‧離苦

○六三 因緣‧因果‧命運

○七二 出家‧在家

 

信仰篇 ○八三

○八五 學佛的目的

○九○ 正信‧迷信

○九三 禮敬諸佛

 

聞思篇 一○一

一○三 法及說法

一○五 認識生命

一一○ 智慧‧知識

一一三 聞思經教

一一七 生滅與永恆

 

修證篇 一二一

一二三 真履實踐

一三六 懺悔與除障

一四五 禪宗與淨宗

 

生死篇 一五五

一五七 臨終與超度

一六二 輪迴路上

 

決疑篇 一七五

一七七 佛教和其他宗教

一八○ 佛教與科學、文化

一八七 其他

 

社會篇 一九一

一九三 佛教的繼承及傳播

二○三 佛法在世聞

書摘/試閱

皈戒篇

皈依,通往佛國的護照

 

問:信佛必須皈依嗎?

 

答:想要成為真正的佛弟子,是必須皈依的。正如入學需要注冊,結婚需要登記那樣,由此才能獲得合法身份。皈依還有特定儀式,應當在三寶前莊嚴宣誓,經由三寶證明方可。信佛而未皈依,即使內心對佛法理念相當認同,也奉行十善業道等,卻不能算作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也是區別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基本標準。我們學佛,是為了尋找人生的究竟歸宿,是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生,轉向以三寶為中心的人生。每個生命的內在,本具備三寶的一切品質。換言之,在心靈的某個層面,我們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皈依的根本目的,正是在於開啟這一寶藏。若不皈依,在某種意義上,也表明我們對學佛缺乏基本誠意。如果這樣的話,我們連開啟寶庫的鑰匙都無法得到,怎能進一步契入其中,獲得法益呢?

 

問:內心皈依三寶卻不舉行儀式,可以嗎?

 

答:有些人覺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儀式根本可有可無。問題是,對於我們這些整日妄想紛飛的凡夫來説,若無相應儀式將某一心行確定下來並不斷鞏固的話,往往是沒有力量的。通過如法、莊嚴的皈依儀式,在佛、法、僧三寶前至誠官誓,一方面是表達自己將三寶作為人生唯依賴的願望,同時也能因此獲得三寶加持,獲得諸佛菩薩和歷代大德一脉相承的皈依體。

如果只是自己隨便想一想:「哦,我皈依過了!」不僅無法獲得皈依體,也很難對身心產生多少作用。我們心中時時都有各種念頭來去,僅靠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擋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儀式絕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們向成佛之路邁出的堅定一步。

 

問:皈依時,如何才能得到皈依體?

 

答:如法的皈依,包括懺悔、發願、正授皈依、回向等幾部分。在皈依過程中,要聽清和尚講話。尤其是和尚宣佈三皈內容時,更要聽得了了分明,並以至誠懇切之心在三寶前莊嚴宣誓:「我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完整內容是:「盡形壽皈依佛,如來至尊等正覺為我所尊,終不皈依邪魔外道。盡形壽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盡形壽皈依僧,清淨僧團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邪眾。」皈依體就是在此刻得到的。這是修學佛法的根本傳承,意味着我們已取得修學一切佛法的資格,同時也是成就解脱、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

以什麼心態領受皈依也是關鍵。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皈依,將得到上等的皈依體;以解脱生死的出離心皈依,將得到中等的皈依體;以伹求平安的世俗心皈依,只能得到下等的皈依體。

 

問: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嗎?怎樣才能如法依止?

 

答:三寶,為佛寶、法寶、僧寶。其中,佛為聖者,法為聖典,而僧卻有賢聖僧和凡夫僧之分,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從究竟意義上説,皈依僧寶,是皈依賢聖僧的品質。但住持和弘揚佛法,卻離不開眼前的凡夫僧。所以,全體受過比丘戒的僧眾,都屬於僧寶範疇,是佛弟子皈依的對象。特別要注意的是,皈依僧寶不是皈依某個出家師父,更非不加抉擇地對其唯命是從。

當然,佛陀也再三強調親近善知識的重要。雖然皈依僧不是皈依某個師父,但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必須親近一位具格善知識。佛法甚深,依我們現有的認識,很難透徹其中全部深意。如果盲修瞎煉,極易誤入歧途,這就有賴於善知識的指導。

從依止角度來説,並非所有出家人都適合親近。現實中的僧圑,難免存在各種問題,所以我們在依止前必須謹慎選擇。一旦擇師之後,應對師父生起恭敬尊重之心,時常憶念師父的功德、智慧及恩情,如視師如佛、觀德莫觀失等,以此堅定信心。若帶着凡夫習氣,將拜師視為拜乾爹、乾娘,不是發心隨師修行,而是拉關係乃至說是非,對修學是有害無益的。

 

戒律,身處紅塵的鎧甲

 

問:對在家居士來說,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答:作為居士,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還有八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律。關於五戒、八戒的內容,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的「五戒十善」和「八關齋戒」這兩部份講得比較清楚,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我們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可以進一部受菩薩戒。《優婆塞戒經》就是在家居士修學大乘菩薩戒的範本,系統介紹了從發菩提心到行菩薩道的整個修學過程,太虛大師曾大力弘揚。此外,《瑜珈菩薩戒》的開遮也非常善巧,對在家居士修學誡律有極大的幫助。而《梵網菩薩戒》是頓戒,相對來說要求會更高,行持起來難度也較大。

 

問:不受戒能否得到戒體?破了戒,對戒體有什麼影響?

 

答: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體的,必須通過相關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體。此外,也有不必通過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禪定時具足的「定共戒」,成就無漏聖道時具足的「道共戒」。但從凡夫境界來説,唯有通過受戒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體。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來比較簡單,其實嚴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當今這個時代,處處充滿考驗。為慎重起見,在家居士可根據自身具體情况選擇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沒有一點把握,也沒有徹底改造自己的決心,之後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輕戒,而破戒則是犯重戒。如殺人就是犯重罪,會失去戒體,就像茶杯落地後摔成碎片,無法修補得完好如初;而犯輕戒的話,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後還能繼續使用。所以,犯了輕戒可通過懺悔彌補,這是對治犯戒的有效途徑,所謂「懺悔得清淨,懺悔得安樂」。一旦犯了重戒,則會失去戒體。

 

問: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可以自受嗎?

 

答:「八關齋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一種戒律。

不少佛弟子都受過五戒。五戒的規範,和世俗道德也很接近。因此,受持五戒能使我們獲得人天福報。而八關齋戒更接近於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為在家居士種下出世解脱之因而慈悲開設。其意義在於,在家居士可通過受持這些戒律,感受清淨、離欲的出家生活。因八戒已接近沙彌戒,故受持功德極大。佛經記載,一日一夜受八關齋戒的功德,相當於一生受五戒的功德。有條件的話,希望大家多去寺院受持「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應在如法道場,禮請出家僧人傳授。若所在地沒有僧人或清淨道場,也可在佛前自受。近年來,蘇州西園戒幢律寺每月都為信眾傳授八關齋戒,具體時間在每月第一周的周末,大家有機會可去體驗一下。

 

問:過午不食的「午」,到底是幾點?持八戒到後半夜時,可否休息一下?

 

答:按現在的時間計算「午」為十二點。古代沒有時鐘,通常是在陽光下立一根棍子,當影子到達正中,就是正午時分。持午的人,從當天正午到次日早上明相現時才能進食。所謂明相,並沒有具體時間,以在室外可以看到自己的掌紋為準。

八關齋戒並未要求不倒單,可正常休息。受持八戒,必須了解戒相,才能正確持戒。與五戒相比,八戒的重點有二:一是不淫欲,一是不非時食。五戒要求是「不邪淫」,允許夫妻間正當的性生活;而在受持八戒的一日一夜內,則須嚴格戒除一切兩性行為。第六條「不著香華蔓,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及第七條「不坐高廣大牀」,也是為了幫助我們守護「不淫欲」這條戒。至於「不非時食」,也是五戒所無,須嚴格持守。

 

問:十齋和六齋有什麼區別?

 

答:區別只是在於時間多少,十齋為每月十天受持齋戒,分別是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六齋則是每月六天受持齋戒,分別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

但還有一個概念需要澄清,通常,人們總是將持齋等同於吃素,其實這是錯誤觀念。齋,為過午不食,亦含清淨之義。佛教中有八關齋戒,求受者除過午不食外,更要奉行儉樸、清淨的生活,那才是齋的真實內涵。也就是説,我們要在這六天或十天中過着嚴格、清淨的修行生活。雖是在家居士,但所持戒律已接近出家人,此為持齋。如果僅僅是吃素,其他還和往常一樣,貪嗔痴絲毫沒有減少,就不算持齋,只是吃素而已。

 

問:為了不麻煩別人,可以不説實話嗎?

 

答:佛教所説的妄語,有大妄語、小妄語及方便妄語之分。如果是怕麻煩別人,沒吃飯卻説吃過了之類,屬於方便妄語。其目的既不是為了傷害、欺騙他人,也不是為了個人利益,通常是沒有妨礙的。還有一種情况,則是為了利益眾生。戒律記載,有位老比丘住在山中,某日,一隻被獵人追趕的鹿從他面前跑過。當獵人追來詢問時,老比丘卻指了另外的方向。他這麼做,完全是出於對鹿的慈悲,雖是説了妄語,卻沒有罪過。若以菩薩戒衡量,這樣的妄語還有功德。在菩薩戒中,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可以殺人,可以偷盜。但我們必須明確這麼做的前提,必須沒有絲毫利己之心掾雜其中,也不是為自己的貪欲或煩惱找藉口。自我非常狡猾,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僞裝。如果不能完全確定自己的發心,絕不要輕易在火中取栗。

 

問:怎樣看待不妄語?

 

答:不妄語,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如果別人覺得你整天在説假話,和你在一起就沒有安全感。修行的終極目標,是將我們導向真實,而妄語卻是在種虛妄之因。我們都是活在自己的內心,而非客觀世界中。所以,想法、情緖、欲望就決定了我們的生命品質。眾生被無明所惑,積累了太多的情緖和疑惑,就需要發泄,需要説出來。對於這種需要,一般人往往是不能自主的。

我覺得,人的內心就像一個裝着各種動物的動物園,而我們就是給動物投食的人。投放口味不同的食物,會有相應的動物跳出來活動。若是生命不經過有效管理,就會陷在一大堆混亂中不能自拔。雖然你會有很多想法,覺得「我就這麼想的,我就喜歡這樣」,其實還是在習慣中身不由己。比如你抽烟,似乎是因為自己喜歡,可是馬上不抽能做到嗎?你討厭一個人,似乎是主動選擇,但能立刻就不討厭他嗎?如果我們有自主權,應該有決定的能力,有立刻改變自己言行和想法的能力。事實上,戒烟或改變看法都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逐步培養起對這件事的自主能力。修行,關鍵是培養生命的自主能力,使任何情緖都無法左右我們。

同時,我們還要對每個人本着理解的態度,這也是修習慈悲的前提。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主觀立場覺得應該怎樣,然後以此衡量一切。發泄或牢騒,是某些心理活動的必然結果,都是正常的。按照佛教觀點,世間沒有好人或壞人之分。我給它的定義,是健康和不健康的人。如果我們能這樣看待並理解每個人,理解每個人之所以需要發泄的真正原因,將會有更多的慈悲心,也能給他人更有愛心的實際幫助,而不只是看不慣他人的行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