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手工技藝(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手工技藝(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  價:NT$ 1788 元
優惠價:87155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中國手工技藝,內容涉及工具器械、農畜礦產品加工、織染繡、陶瓷燒造等14大類傳統工藝,科技人文內涵至為豐富,包含眾多最新研究成果,文字簡練、論述嚴謹,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可供眾多學科的專業人士和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江蘇無錫人,1933年4月12日生。1949年高中畢業參加革命。1958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礦冶史研究生畢業,導師王振鐸先生。1978年起,歷任該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1993年離休。1991—1995年,先后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帝京大學、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柏林工業大學訪問學者。1993—2003年,任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所長。1999—2000年,任中華和鐘總設計師。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專家組成員、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1956年起,從事技術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青銅冶鑄術、鋼鐵技術、機械史和技術哲學,近年來致力于傳統工藝研究及其保護。撰有專著8種、論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國冶鑄史論集》、《中國上古金屬技術》、《中華科技五千年》、《中國古代金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參與主持編篡的著作有《中國科技典籍通匯》、《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清代匠作則例匯編》等。1983年,因主持淅川楚墓編鐘研究復制,獲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4年,因參與主持曾侯乙編鐘研究復制,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93年,獲中國科技史學會優秀論文一、二等獎:1997—2000年,先后獲第四、五屆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優秀科技著作二等獎等獎項。
李勁松,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連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

江蘇無錫人,1933年4月12日生。1949年高中畢業參加革命。1958年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礦冶史研究生畢業,導師王振鐸先生。1978年起,歷任該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副所長,1993年離休。1991—1995年,先后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帝京大學、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柏林工業大學訪問學者。1993—2003年,任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所長。1999—2000年,任中華和鐘總設計師。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文物科技專家組成員、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1956年起,從事技術史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青銅冶鑄術、鋼鐵技術、機械史和技術哲學,近年來致力于傳統工藝研究及其保護。撰有專著8種、論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國冶鑄史論集》、《中國上古金屬技術》、《中華科技五千年》、《中國古代金屬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史·機械卷》;參與主持編篡的著作有《中國科技典籍通匯》、《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清代匠作則例匯編》等。1983年,因主持淅川楚墓編鐘研究復制,獲機械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4年,因參與主持曾侯乙編鐘研究復制,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993年,獲中國科技史學會優秀論文一、二等獎:1997—2000年,先后獲第四、五屆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優秀科技著作二等獎等獎項。

李勁松,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王連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

關曉武,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保護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趙翰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羅興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

顯示全部信息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是世所公認的手工藝大國。所有出土的偉世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古建筑和古代工程,都是傳統技藝的產物,只此一端,可見手工藝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曾起過何等重大的作用。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藝制品和手工藝活動將有更大的拓展空間,從而凸現代價值和在維護文化多樣性、保持民族特質方面的重大作用。《中國手工技藝》在宣傳保護和振興手工藝方面具有一定的意義。

書摘/試閱

后記

近些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開展,中國傳統工藝的豐富內涵及其重要價值已引起公眾的更多關注。大象出版社從2009年起,陸續刊行了覆蓋傳統工藝全部十四大類的《中國手工藝》系列叢書,受到廣泛的歡迎。

本書基于該叢書所提供的素材,予以精選和拓展,試圖在不長的篇幅中濃縮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精華,以方便讀者閱讀和對這一領域有一整體性的了解。緒論部分以“手藝的再認識”為題,概述傳統工藝的本質特征和價值,著重指出“手藝是個寶,請善待手藝,與手藝同行”,是為本書之主旨與期望;以下十四章分述工具器械制作、農畜礦產品加工、營造、織染繡、陶瓷燒造、金屬采冶和加工、雕塑、編織扎制、髹漆、家具制作、造紙術和筆墨硯制作、印刷、刻繪、特種技藝及其沿革、技法、品類、行業習俗、著名匠師、代表作、著述及社會經濟人文內涵;末章討論傳統工藝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本書各章內容多源自《中國手工藝》叢書各分卷,作者為馮立異、關曉武(工具器械制作),周嘉華、李勁松、朱霞、關曉武(農畜礦產品加工),安沛君、楊瑞(營造),邱耿鈺(陶瓷燒造),華覺明、李曉岑、唐緒祥(金屬采冶和加工),任世民(雕塑),王連海(編織扎制).喬十光(髹漆),呂軍(家具制作),樊嘉祿、方曉陽(造紙術和筆墨硯制作),方曉陽、吳丹彤(印刷),楊源、李勁松(特種技藝及其他)。他們同時也是本書的作者。

本書的編寫分工如下:

華覺明:緒論,第五、六、九、十、十一、十五章,結語,后記;

李勁松:第二、十四章;

王連海:第四章部分內容,第八、十三章;

關曉武:第一、十二章;

趙翰生:第四章部分內容;

羅興波:第三、七章。

全書由華覺明統稿,主審廖育群。編委會辦公室主任李小娟、學術秘書李勁松和特約編輯白云燕為本書的成稿與校訂做了大量工作。

本書為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調查和綜合研究》項目的子課題,由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辦。承院綜合計劃局和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各位領導大力支持并給予資助,大象出版社惠予出版,社領導和責任編輯做了大量工作,特此致謝!

中國傳統工藝源遠流長、品類繁多,既廣博又精湛,有限的篇幅實難以窮盡,掛一漏萬之處必定很多,須請讀者見諒。至于書中的疏失和錯謬,那是要由本人負責的,誠望讀者不吝指正。

華覺明

2012年3月1 2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