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遊寶島,看臺灣:吳康民旅遊文集
滿額折

遊寶島,看臺灣:吳康民旅遊文集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兼具旅遊文學的風情饒趣與觀察入微的獨特論述,涵蓋臺灣風光、文化、教育、社會、美食、政治、人情等種種面向,中國角度,另類觀點。
◎作者為香港知名資深教育家,也是中國人大代表,在旅遊中考察,點評兩岸三地的異同。
◎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的旅遊札記。

看見美麗小島的繽紛:風景╳美食╳文化╳人情
一位遍遊寶島東西南北的中國人大代表,從風景美食談到旅遊政策,從人情交流看見社會文明,從參訪金門溯及兩岸關係,從新聞時事點評朝野人物。

★誠摯推薦★

作者考察之處的所見所聞均觀察入微,對每個地點的景色有獨特的描述,另對美食亦有所追求,並會深究當地美食的食品來源、典故、製作等,然後以豐富圖片及細膩文筆將之描述於遊記當中,令讀者可開闊眼界,亦可從當地飲食習慣中讓讀者領會當地的文化變遷。
康泰旅行社董事長/黃士心

作者的學識、胸懷、視野,使他像一個超級聚寶盆,輕輕一點一彈,便生千谷迴音,而且餘音繞梁,令人回味無窮。古人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如今方知二者結合之非凡意義。
香港亨達集團名譽主席/鄧予立

作者簡介

吳康民

香港資深教育工作者和專欄作家。
1947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化學工程系。長期在香港從事教育工作,現任管轄香港培僑中學、培僑小學、培僑書院三校的培僑教育機構董事會主席。
吳氏是香港資深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4~10屆代表,並為第九屆香港代表團團長,人大常委會第一至二屆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
1998年獲香港政府頒發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
2011年獲香港教育學院頒授榮譽院士。
現仍擔任澳門科技大學特別顧問和青海省民族大學名譽教授。
吳氏業餘喜愛寫作,在香港、北京、臺灣等地出版著作近五十種,其中遊記有十六種。2011年在臺灣首次出版散文隨筆集《我家的背影》。

著作列表:
遊記系列
《彩色旅程一~七集》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香港文史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民主出版社有限公司
隨筆
《好為人師三十年》山邊社(1987年出版)
《生活語絲》明窗出版社(1999年出版)
《腹有詩書氣自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9年出版)
回憶錄
《人大回憶錄》明窗出版社(1990年出版)
《人大繽紛錄》明窗出版社(1997年出版)
《人大選舉備忘錄》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出版)
《會內會外:十屆人大隨筆》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出版)
《人大親歷記》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出版)
政論集
《港事我問》明報出版社(1994年出版)
《沒有過時的說話》明報出版社(2000年出版)
《吳康民論時政》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出版)
《誰是2012年行政長官》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出版)
《闖進政治禁區》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出版)
《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出版)
《虎說打虎》吳康民教育基金(2014年出版)
自選集
《七十自選》吳康民(1996年出版)
《八十照相簿》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
《手握禿筆日有聲》新民主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出版)
《吳康民口述歷史》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
透過中國人大代表看寶島/康泰旅行社董事長 黃士心

鄉賢吳康民先生是一位香港知名的資深教育家,畢生以推動教育事業為己任,作育英才無數,桃李滿天下,如張華峰先生、程介明先生及高文安先生等,另對香港前途及發展有關的政論也有精闢見解,近年更將其政見匯集成書,與港人共同分享,其愛國愛港及推動教育的偉大精神,本人對吳前輩甚為敬重。
吳康民前輩與本人一樣熱愛旅遊,並酷愛對每一地點作深入考察後便會出版遊記,如《情繫江南》、《登陸沖繩島》等彩色旅程集。本人曾與吳前輩同遊潮汕,共賞家鄉景觀及潮州美食,對家鄉發展尤其重視,具濃厚鄉情。他考察之處的所見所聞均觀察入微,對每地點的景色有獨特的描述,另對本土美食亦有所追求,並會深究當地美食的食品來源、典故、製作等,然後以豐富圖片及細膩文筆將之描述於遊記當中,令讀者可開闊眼界,亦可從當地飲食習慣中讓讀者領會當地的文化變遷,此乃一位旅遊熱愛者的基本要素,與本人同出一轍,對他的旅遊態度極表讚許。
吳前輩的遊記以「彩色旅程集」為名,名符其實是集豐富相片及精準細膩文字為大成,令讀者易於閱讀,看其遊記如同親歷其景般,共享他的旅遊體驗,增廣見聞。
本人對臺灣旅遊及經濟發展甚為重視,身兼香港中華總商會港臺事務委員會主席一職,當吳前輩出版新書《遊寶島,看臺灣》之際,謹以至誠推薦,與他一起細味寶島風景美食及獨特見聞。

【推薦序2】
隨性方見臺灣真情,隨筆道出臺灣精彩/香港亨達集團名譽主席 鄧予立

臺灣知名作家平路曾說過:「臺灣精彩,就在巷弄之間。」吳康民老校長這本隨筆,累積了二十年來多次隨性漫遊臺灣的感想,卻比許多鉅細靡遺的旅遊書籍,更深刻道出臺灣的精彩。
吳老校長是我父執輩的世交,是港澳知名的教育家,又是全國人大代表。一九九三年起,便多次赴臺探訪旅遊,其中數次本人亦曾陪同,或由我的旅行社及朋友們安排行程。吳老校長一向喜歡隨性走動,而又觀察入微,多所針砭,不只看風景,更看人情,看時事,看社會互動。常在旅遊過程中,隨筆記下當時的感想,而今集結成冊,分享世人。
吳老校長可能是第一個訪臺的全國人大代表之一,更是熱情的社會參與者,所以常拿臺灣的境況與香港比較。例如他覺得臺灣的空氣比香港差,環保工作有待加強;但臺灣的小吃美食頗有可觀,手信禮、促銷活動等旅遊推廣手法卻很有可觀性,值得我們香港借鏡。他的評論常是一針見血,直率無諱,從風景美食談到旅遊政策,從人情交流看見社會文明,從參訪金門溯及兩岸關係,從新聞時事點評朝野人物,見樹也見林,淺出而深入,值得一讀。
因為業務原因,近廿年來我常在臺灣出入,自認相當瞭解臺灣。但看到吳老校長大作,方知天外有天,吳先生的學識、胸懷、視野,使他像一個超級聚寶盆,輕輕一點一彈,便生千谷迴音,而且餘音繞梁,令人回味無窮。古人說:「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如今方知二者結合之非凡意義。
臺灣蕞爾小島,卻能精彩非凡,自有其過人之處,欲知臺灣如何精彩?請細讀吳大師隨筆鉅作,必有所獲!

中國有兩個寶島,一是臺灣,二是海南。當海南島還沒有作為特區加以開發的時候,臺灣已經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社會。並被稱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與香港並駕齊驅。但臺灣比香港大得多,加上人才濟濟,其前途未可限量。
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踏足臺灣,便覺得這是一個可愛的地方。風景秀麗,有山有海,居民和諧可親,食物豐富多樣。加上同文同種,沒有到異國的那種陌生感。
我熱愛旅遊,年輕時因創業守業需要拼搏,年到半百時,方開始出境遊。三十年間,遊歷全世界六十四個國家近兩百次。從漫遊中增長知識,在旅程中舒展身心。我認為旅遊是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長壽之道。現在年紀老邁,加上一目失明,遠遊不大可能。但到神州大地、臺韓日菲等近鄰國家和地區,則仍樂此不疲。
臺灣我已到過逾十次,已遍遊寶島東西南北,也到過澎湖和金門。所到之處,飽覽風光,體會民情。既考察教育,也觀摩選舉;既盡嘗各式美食,也享受購物之趣。至今意猶未盡,有機會當再次前往。
我有一個好習慣,凡遊覽過後,必寫遊記,將所得所感,與讀者共享。至今已出版遊記十六種,仍然筆耕不輟。兹將歷年遊覽臺灣所得,集而成書,與臺灣讀者共享,是為序。

目次

推薦序 透過中國人大代表看寶島 黃士心/康泰旅行社董事長
推薦序 隨性方見臺灣真情,隨筆道出臺灣精彩 鄧予立/香港亨達集團名譽主席
自序

Part1 風雨行腳篇
赴臺的全國人大代表
風雨交加到寶島
巧遇「莫拉克」
令人沈重的颱風災情
災民住的「組合屋」
臺東觀浪記
從臺灣觀光看香港
我看臺灣觀光

Part2 城鄉風景漫步篇
阿里山觀日出
天然公園森呼吸
九族文化村
三訪臺灣故宮博物院
白色恐怖受難者紀念碑
中正紀念堂
觀賞儀仗隊換崗有感
袖珍博物館
香火鼎盛行天宮
一代歌星鄧麗君墓園
九份小鎮懷舊觀光
媽祖出巡盛況
三義木雕藝術
苗栗客家好人情
臺北一○一大樓
再登一○一高樓
郵輪三日隨筆
琉園水晶博物館
臉譜藝術好創意
平溪天燈趣味濃

Part3 飲食品味篇
臺灣小吃有特色
淡水老街尋美食
鮮花插牛糞的浪漫餐廳
大人氣小吃
老字號特產琳瑯滿目
船板上的伍角硬幣
名聞遐邇鼎泰豐
觀光夜市見識行
差不多餐廳菜色不馬虎

Part4 文化教育巡禮篇
臺北戲棚看戲趣
國家劇院賞《青蛇》
發展迅速的大專教育
頂尖兒的中小學
臺灣教育特色
臺北花卉博覽會紀行
兩岸三地文化差異

Part5 生活花絮篇
高速公路也堵車
小小寶島交通發達
民主法治的一點啓示
迷你豪華酒店魅力不迷你
五都選舉考察記
街頭觀察隨想

Part6 離島風情篇
小小金門名產多
彈殼變身鋼刀
古寧頭戰史館看歷史
金門砲戰之戰略意圖
金門小三通
澎湖列島特色多

書摘/試閱

從臺灣觀光看香港

每逢暑期的七、八月,到臺灣度假,大多會碰上大風暴雨的季節。這一次到臺灣,卻是百年不遇的高溫。在臺灣五天,氣溫都在攝氏三十八度至三十九度左右。街頭不能待,每天也只好作半天活動,除了吃喝,就是留在酒店休息。
每到臺灣旅遊,總喜歡拿來和香港比較。臺灣的旅遊設施、美食「手信」,以至景點、博物館,都勝過香港。臺港是近鄰,香港的旅遊發展局應多到臺灣取經,不要只沉醉在香港遊客數字年年有增長,而郵輪碼頭又開幕在即,於是自我滿足,不求上進。
以美食來說,臺灣勝於香港,香港鄰近大陸,理應吸收各派美食之長,發揮「食在香港」的優勢。但香港並沒有一如新加坡有多個美食「大牌檔」,也沒有臺灣著名的夜市,缺乏若干美食、小吃的集中地,難以發揮中國人食的文化特色。
至於旅遊食品,可以買作「手信」的,更是寥寥可數。不像臺灣遍地都有包裝美輪美奐的餅食、乾果以及豬牛肉乾,讓遊客愛不釋手。不免多買幾包,既作「手信」,也間接宣傳臺灣旅遊。如果我是來香港的遊客,也不知道應該買點甚麼食的回去饋贈親友,難道只能採購外國牌子的奶粉嗎?
至於這一次所遊覽的傳統藝術中心、蘭陽博物館、平溪放天燈,都是很有特色的旅遊節目。蘭陽博物館的建築,顛覆了一般的雄偉建築物的規則,竟是一個傾斜幾近四十五度的建築物。館址在一面臨海、一面靠山的陡峻地勢下,顯得蒼勁有力。傳統藝術中心的民藝街頭表演,盡顯街頭藝人的活動特色。到平溪去放天燈,看著冉冉而上的紛飛天燈,不知臺灣的空中管制是如何處理的。
幾天的旅程,既輕鬆又富趣味,吃、看、玩俱備。希望香港旅遊發展局多加參考。上兩屆的局領導已經耽擱了十多年的時光,林建岳老兄上任,我們寄以厚望焉。


九份小鎮懷舊觀光

臺灣北部有一個「九份」,這個小鎮毫不起眼,但現在卻被營造成一個旅遊重鎮,旅遊車絡繹不絕。窄窄的小山路,擠滿了寶島內外的遊人。究竟它有什麼吸引人之處,值得香港拓展旅遊的官方、半官方人士參考。
「九份」這個地名很怪。這個位於雞籠山南面大竿林溪附近山坡上的小村,二百年前只有九戶人家。由於交通不便,要購買日常用品,都要到當今深澳灣附近。於是一家派人出購,八家都加委託,傳說物品到達,分成九份,故名九份村。
十九世紀末,此地發現金礦,一波波的採金熱潮,造就了「九份」的繁榮。由於金礦由私人承包,「九份」成為淘金冒險家的樂園。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期間,人口高達四萬。燈紅酒綠,一時有「小香港」之稱。不過,隨著礦脈枯竭,七十年代九份已告衰落。
在臺灣掀起旅遊熱潮時,人們利用這個金礦故事,提倡懷舊觀光,加上電影《悲情城市》、《無言的山丘》的取景,造就了「九份」成為旅遊熱點。
其實那條窄窄的長街,幾處蒼老的石階,一座休憩的觀光亭子,並不大吸引遊客。遊客欣賞的是這裡的小吃和土產。
最著名的手工藝是木屐和陶笛,還有的是許多茶藝館,如九份茶坊、八番坑茶坊、小上海茶藝館等。
小吃更是其門如市,賴阿婆芋圓、阿雲魚羹、魚丸伯仔、紅糟素肉圓、各種餡餅。遊客除盡試美食之外,大多買上幾盒特色餅食。

鮮花插牛糞的浪漫餐廳

現在許多餐廳名稱都標新立異,以便吸引食客。北京已有多家,如「黑土地」等,我都光顧過。想不到在淡水老街上,有一家名為「牛糞紀念館愛情餐廳」,實在不可思議。
要去吃的地方竟同牛糞連在一起,想起來多麼噁心。為了一探究竟,我便登上這家處在二樓的餐廳,參觀一番。
原來這是一對夫婦創辦的餐廳,丈夫已經去世。他們出身貧富懸殊,富家女嫁給窮小子,男的笑稱是一枝鮮花插在牛糞上,便以此典故為餐廳命名,並在門口設有鮮花插牛糞的模型。
館內設有展覽櫥窗多個,並標明歡迎參觀。其中有許多出土文物標明是宋、明代的,問問侍應,說是真的,我卻很懷疑是仿製品。
還有一張古典床,擺在大廳的當眼處,未知是否他們愛情結晶之處。據說他們戀愛時是離家出走的,故也展出出走的包袱和定情戒指,真是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此地還有「二號倉庫咖啡廳」,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儲藏稻米和肥料的地方。一號倉庫目前是農業文化展覽館,二號倉庫則演變成今天的這一家藝術館子。
另有「黑店經濟小吃」。原是沒有招牌的違章建築,當地大專學生喜歡光顧,被命名為「黑店」。
我們又在街頭發現有「紅樓」的標誌,大家便聯想到走私販賴昌星在廈門所設的「紅樓」。淡水紅樓原是富商李怡和所建,建於一八九五年,歷經百年滄桑,幾經易手,近年修復後,三層樓分別作餐廳、咖啡廳、藝術展覽廳之用。

發展迅速的大專教育

在臺灣曾參觀了三家大專院校。
最老牌的而且居於臺灣大專院校「龍頭」的是臺灣大學,可惜在這家學校參觀內容最少,幾乎等於零。我們只是進了會客室,看了一齣「簡報」。臺灣的「簡報」就是介紹該單位的短紀錄片或幻燈片。臺大的校長正在隔鄰的會議室中開會,出來匆匆和大家見了一面;後來說要去農科的展覽館,又是時間不足,再看一個短短的「簡報」,就上車離開了。臺大校園是個什麼樣子,有哪些特色,至今不知道,據說臺大是農學院最出名的。
在嘉義看中正大學,倒是多看一點,這是一家在一九八九年才建立起來的新校,校園極有特色,建築物似乎有點宗教色彩,像是回教的,又像佛教的,但其實都不是,只是負責設計的建築工程師,想表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搞搞新意思而已。
中正的校園大,布局不錯,現在還在增建之中。大禮堂、學生宿舍、活動中心、立體停車場,都可在今年完工。這樣大規模的校舍建築,只花了新臺幣八十億,合三億美元左右。如果在香港,當需十倍之數。
校長林青江、訓導長謝海平一路陪同我們,並共進午餐。謝訓導長是香港人,但住在臺灣久了,講普通話比廣東話流利。
更有特色的是嘉義農業專科學校,收取國中(即初中)畢業的學生讀五年制,高中畢業的讀二年制,有農藝、畜牧、獸醫等十二個科系。校舍占地一百三十四公頃,設備十分現代化。另在郊外有百多公頃的牧場,日夜班共有學生五千八百多人。
看了他們的畜牧場,養牛、豬、雞。乳牛吃的還是美國的進口草料。
臺灣的高等教育發展快,四十年來增長達八十倍。五〇年只有高校七所,學生六千多人,現已有高校一百一十六所,學生約五十四萬人。臺灣強調人力資本理論,強調人力資源的開發與規劃,對配合經濟建設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定出培養方案,這當然有積極的一面,但由於「萬般皆下品,唯有升學高」的壓力,高等教育發展過速,也曾產生教育性失業的現象。臺灣當局已經有鑑及此,在二〇〇〇年訂定了高等教育的「限制性」目標,即每十萬人中的大學本科生唯一八〇〇人,專科生唯一二〇〇人。
臺灣的「民生」浪潮,近年來勢甚猛。民主浪潮,也進入校園。臺灣大專院校的兩所龍頭學校——臺灣大學和臺灣師範大學,也進行校長的民主選舉。
據臺灣師大校長的自我介紹,他們是先由各類教職員會議之中,推選出七位候選人,再由學校教務會議遴選四人,最後由最高行政會議推出兩人,然後交由教育當局決定。他謙虛地說,校內才能比他高的教授有的是,他之所以當選,可能與他長期擔任教務長有關,而前任校長上調教育部後,他又曾署理校長。
他說,由於「民選」,現在校長難做,什麼事都不易決定。看他的表情,似乎對這個民選校長採取保留的態度,又據說這與臺灣制定的「大學法」也是有矛盾的。不過,風氣如此,教育當局也無可奈何。
臺大新任民選校長是一位醫學教授,但他只和我們匆匆一面,沒有介紹他對民選的看法。
香港的大學校長是由一個獨立的遴選委員會決定。至於副校長和系主任,也有一定的互選和推舉的成分,不過那是小範圍的。現在有些大學生,也希望在遴選校長中,有他們的發言權。
民選校長是利是弊,在臺灣教育考察中,走馬看花,未有深入研究,只覺得這是一樁新鮮的事情。但臺灣如果只是這兩家學校進行試點,而不急急忙忙地推廣到其他院校去,則還是可取的。
至於中小學,那是很難用民選的方式選拔校長。中小學著重訓導,必須給予校長有較大的權威。如果事情掣肘於「選民」的意見,恐怕很難在全校師生中養成守紀的風氣。日本學校的校長是很重權威的,中小學一般的校內紀律,是給秩序井然的印象。
臺灣發展民主,好處是社會上出現一種寬鬆的氣氛,權力和機構受到監督,高壓、枉法的事情可能減少。但民主總得循序漸進,一下子進入校園,來個民選校長,是禍是福,那就有待觀察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