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創業學絕味:一根鴨脖的商業奇跡(簡體書)
滿額折

創業學絕味:一根鴨脖的商業奇跡(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8 元
定  價:NT$ 239 元
優惠價:872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郭宇寬,曾為湖南衛視、陜西衛視節目主持人,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出鏡記者,《南風窗》雜志主筆,美國newschool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印研究所研究員。
他于西安交大獲得機械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系統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后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理論傳播學博士學位,接著攻讀清華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研究期間運用經濟社會學方法開始對企業商業模式進行研究,多年來持續觀察中國一線本土企業,深入調研,并思考、總結企業運作經驗。
他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對商業模式本質的洞察力,贏得了中國許多一線企業家的認同。2013年,郭宇寬以做中國“最靠譜的商業智庫”為目標,建立起了一個匯聚大量中國優秀企業的跨界企業家交流分享平臺——開放力商業思想論壇,以在商言商、研究商業模式、弘揚商業正能量為使命,獲得諸如首創集團、南都集團、大中投資、七匹狼、步步高、鹿港小鎮、AMT、絕味股份等中國各行業的卓越企業家的支持。
目前,郭宇寬博士自己也是一位創業者,創辦生藝科技公司,任ceo;他打造了“不裝藝術網”,一個以開放模式運營的藝術交易平臺;他還發起君瀾開放力藝術社,旨在扶持青年藝術家成長及接觸市場。

作者簡介

郭宇寬,曾為湖南衛視、陜西衛視節目主持人,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出鏡記者,《南風窗》雜志主筆,美國newschool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印研究所研究員。
他于西安交大獲得機械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系統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后在中國傳媒大學獲得理論傳播學博士學位,接著攻讀清華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研究期間運用經濟社會學方法開始對企業商業模式進行研究,多年來持續觀察中國一線本土企業,深入調研,并思考、總結企業運作經驗。
他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對商業模式本質的洞察力,贏得了中國許多一線企業家的認同。2013年,郭宇寬以做中國“最靠譜的商業智庫”為目標,建立起了一個匯聚大量中國優秀企業的跨界企業家交流分享平臺——開放力商業思想論壇,以在商言商、研究商業模式、弘揚商業正能量為使命,獲得諸如首創集團、南都集團、大中投資、七匹狼、步步高、鹿港小鎮、AMT、絕味股份等中國各行業的卓越企業家的支持。
目前,郭宇寬博士自己也是一位創業者,創辦生藝科技公司,任ceo;他打造了“不裝藝術網”,一個以開放模式運營的藝術交易平臺;他還發起君瀾開放力藝術社,旨在扶持青年藝術家成長及接觸市場。

名人/編輯推薦

★創業學絕味,絕味學得會!
★一份小吃,8年時間,5000家門店,70萬人次購買/天,100萬根銷售量/天,40億零售額/年。絕味創業者是怎么做到的?
★絕味鴨脖雖然比久久丫、精武鴨脖等同類產品貴得多,但為什么銷量比他們的還要好?難道只是廣告做得好?
★絕味鴨脖為什么不會像"土掉渣兒餅""地瓜坊"等其他連鎖餐飲品牌,瞬間爆發又轟然倒塌?他們是怎么管理他們的加盟商的?
★絕味每年要用掉的花椒、辣椒等作料就要5000萬噸,他們是怎么完成采購的?又或者他們自己建基地?他們的產業鏈是如何打造的?
★本書講述的是可復制的、最具借鑒意義的小成本做大生意,小項目做大事業的創業故事和經典商業案例。
★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美國耶魯大學商學院教授陳志武、360董事長周鴻祎、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大中、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基金管理部副主任何寧、鹿港小鎮董事長韓定國、克里斯汀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長董景浩、《第一財經》總編輯秦朔、邑通道具董事長王克強、陜西文化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王勇、AMT集團董事長孔祥云、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二十余位知名學者企業家高度贊賞,點評推薦!
★作者郭宇寬正在創辦"開放力論壇"商學院,為有志于創業的廣大青年提供創業指導!
★作者郭宇寬正在跟蹤調研"絕味鴨脖"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商業擴張,正著手創作《國際創業學絕味》,更多精彩更多期待!

目次

目錄
題記/001
序一/003
序二/006
序三/009
前言/011
第一章 
從自花授粉到優勢雜交——學不會與學得會的商學思
想/001
學不會的就別學了/003
先天條件太優越,我們學不會/005
后天條件太獨特,我們也學不會/006
野蠻成長的,你學不會/007
不想學的,你就學不會/008
絕味是一株“雜交水稻”/010
目錄
題記/001
序一/003
序二/006
序三/009
前言/011
第一章 
從自花授粉到優勢雜交——學不會與學得會的商學思
想/001
學不會的就別學了/003
先天條件太優越,我們學不會/005
后天條件太獨特,我們也學不會/006
野蠻成長的,你學不會/007
不想學的,你就學不會/008
絕味是一株“雜交水稻”/010
精英點評/013
第二章 “想通了,就能賺到錢”/015
中國人不重視理論思維是一種很大的文化缺憾/017
想不通害死人/018
研究的本質就是要把現象再往深究/019
精英點評/022
第三章 科學管理和社會學想象力/025
藝術是管理的錦上添花/027
審視管理的科學性/029
想象力與科學的結合/031
第四章 一個創業者是怎樣煉成的——老戴是誰/035
放養出來的孩子/040
因為信任而努力/043
從小練創業/047
在黑暗中尋找曙光/052
找一份穩定的工作/055
發小廣告的冠軍/056
以學習的心態打工/058
到真正的大公司學習/061
邂逅“鴨脖王”——好口味加上“看不見的管理”/066
看得見的管理與看不見的管理/073
精英點評/079
第五章 食品連鎖是一種高科技行業/081
用造飛機的智慧和專注做美食/083
絕味的口味挑戰/088
供應鏈和物流的挑戰/092
工藝的挑戰/093
精英點評/096
第六章 流水不爭先——絕味營銷的定位和實現/097
保健品營銷的啟蒙/099
絕味營銷的發展歷程和營銷渠道的變革/101
大膽探索,兼聽則明/113
口號背后的理性/115
步步為營的品牌積累/116
精英點評/118
第七章 食品企業也是IT企業/121
IT是什么/123
謀定而后動——首戰SAP/124
運籌帷幄——進行信息化規劃/127
融會貫通——OA協同辦公平臺建設/130
決勝千里——絕味要打造一個智慧的食品企業/131
自我革命——絕味O2O轉型實踐/134
精英點評/137
第八章 從子弟兵文化到職業經理人制度/139
從“鴻門宴”看楚漢雙方的團隊建設/141
缺乏開放力的子弟兵文化傳統/142
中國商業傳統的真問題/145
傳統餐飲的師徒制和絕味的職業經理人制度/146
傳統餐飲的瓶頸和絕味的大擴張/149
絕味的“班子”和“隊伍”/151
絕味版桃園結義/152
36歲真正立山頭,以能力服人/155
老板也有屈膝時——禮賢下士攬人才/155
做一個靠譜的團隊領袖/156
領袖搭臺,人才唱戲/157
用人格魅力留住人才/158
第九章 
干凈的企業才會有干凈的產品——打造一個干凈的采購體系/161
原料的品質是口味的關鍵/163
路人皆知的潛規則/164
第十章 共創雙贏——推動產業上游發展/173
社會化大分工背景下的生產模式/175
社會化分工背景下的大企業胸懷/177
絕味對產業上游的推動力/178
投資再造“中國鴨”/181
精英點評/185
第十一章 商業憲政實踐——一項了不起的實踐/187
淘寶商城的企業生態困境/189
絕味的加盟商憲政實踐/192
加盟商委員會的人事安排/194
加盟商委員會選舉制度/195
加盟商委員會的運行/197
精英點評/200
第十二章 “不想當經理的店員不是好店員”/201
基層員工的福利待遇與成長/203
初入絕味/204
彈性的工資和多元化的福利/207
以激勵的方式引導員工/210

跋/217
后記一/221
后記二/224
致謝/226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第四章
一個創業者是怎樣煉成的
——老戴是誰
老戴其實不老,比我大不了幾歲,也沒有什么背景,但成就相當了不起。他是中國鴨脖連鎖領導品牌的領導者;他致力于打造中國美食平臺;他將大眾眼里的作坊產業做成了在全國擁有5000余家門店的食品連鎖企業;他從不足百萬白手起家,卻在8年間創下了40億年零售額的奇跡;很多人都從一開始就質疑賣鴨脖子有沒有天花板,而他卻帶領企業持續發展壯大。
但是卻沒有什么人認識他,我說沒有什么人認識他,是指和他的企業的知名度相比,走在街上,沒有什么人認出他來。他甚至不希望他的名字被很多人記住,他說,走到哪里都給人認出來,就不好玩了。有一次我去他公司調研,正好趕上他們公司年度戰略會,來了一百多位高層管理者。會上他做了一個氣場強大、豪情萬丈的發言,會后聚餐前,擺好了三層椅子,拍合影。我看大家都自然地各就其位,站了四層,所有人都是公司團隊的精英,而第一排中間有一個位置還空著,這時余硯新老師招呼我,快來合影啊。我一個外人很自然地往邊上站,結果他們說,中間的位置是留給你的,這讓我很惶恐,我說老戴呢?此時他正和服務員站在一邊聊天。我后來知道,他從來不參加公司聚會場合的合影。他不希望他的照片像領袖像一樣給掛在公司的各個地方,被所有員工都認識。我也見過一些企業家,企業比較成功,但不愛公開露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表達或者知識結構的障礙而選擇一種揚長避短的形象策略;還有一種是不愛對外露面,但是在公司內部,卻非常強烈地塑造領袖形象,傳播總裁語錄之類的。
而老戴有一種自覺的意識,在他企業成長的越來越成功的時候,努力提醒自己不要變得膨脹。最早是我的交大師兄孔祥云向我介紹,他跟我講了好幾次,說這個企業真是了不起,你研究商業模式的,應該去看看,你完全不能用一個賣鴨脖子的企業的眼光來看待它。我第一次見到老戴,卻沒想到,他是一個如此低調的人。他的辦公室都沒有掛董事長的牌子,他剛開始創業的時候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當老板,給自己印的名片是銷售經理,現在他也不愿意員工在公司里叫他董事長。
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本來想學習學習特色的企業模式,結果一聊就聊了一個下午,當我們聊到某個商業方面的想法有共鳴的時候,他會激動地站起身來,繞著屋子走上兩圈,但當我評價他的成就相當了不起的時候,他卻顯出非常不好意思的樣子,他覺得其實他做的事情也沒有什么了不起。后來他跟我說,他就感覺,人家創業有很多故事跌宕起伏,非常精彩,而他創業好像平平穩穩這些年就走下來了,把未來想清楚,一步步走就好了,感覺不出來有什么激動人心的地方。
而我在他身上看到的領導力、他的戰略前瞻性,他未來在中國商業史上留下的位置,在我看來不會遜于現在很多著名的、有成就的企業家。而他的方法,在我看來,恰恰就是并沒有什么玄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像他那樣創業的機會,今天在我們身邊依然遍地都是,很多年輕人都能從這種平平穩穩的創業中獲得啟發,這對社會是非常有意義的。我的這個觀點說服了老戴,才有了大家能看到的這本書。他的分享是非常慷慨的。
我平時管他叫老戴,他也不希望更張揚,所以這本書里就叫老戴。這本書里也不會有他的照片,他長相很大眾,如果他剃了光頭,換一身比較帥的行頭,戴一副墨鏡,精光內斂,眼神犀利有些像孫紅雷扮演的諜報人員;但如果他不講究的時候,留一些胡子楂,他可以扮演《鋼的琴》里王千源那樣的下崗職工。
現在的老戴,在股東眼里是一位忠實可靠的董事長;在員工眼里是一位高瞻遠矚的好領導;在同行眼里則像是一個傳奇。短短的8年里,他在這個傳統行業里取得的成就簡直不可思議。而對于大多數非商界的普通人來說,則更像是神話。現在當朋友問我,最近你在忙什么啊?我就告訴他們我在研究一個賣鴨脖子的企業,然后我會問他們,你猜人家賣鴨脖子賣出多少錢來?當我說出那個數字,幾乎所有人都瞪大眼睛,倒吸一口氣。聽上去太神奇了。
這種神奇事業背后的老戴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特別要呈現的是什么樣的經歷塑造了他現在的樣子,使他做出這樣或是那樣的選擇,使他形成判斷對的或是錯的尺度和標準。這還得從他的年少時期
說起。
放養出來的孩子
放養這個詞本來是不該用在老戴身上的。老戴要說起來還是個書香門第,他爺爺早年在日本留學念了博士,學的是園林專業,據他父親說和魯迅都挺熟,在當年算得上是個相當大的知識分子。這樣的讀書人家本應代代相傳,到老戴這一代理應從小就接受嚴格的家庭教育,到了周末還得上興趣班,學學鋼琴、畫畫什么的,平日里有空也應該經常看書學習,少有閑暇時間,又怎么會變成放養出來的孩子呢?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到處燒殺搶掠,老戴的爺爺有一顆淳樸的愛國心,見祖國的大好河山在小日本的踐踏下支離破碎,心中憤恨難解。一介書生,不能疆場報國,他干了一件符合他專業的抗日義舉,把日本人在武漢中山公園種植的櫻花之類日本花木給弄死了,事情敗露遭到日軍通緝,于是逃亡到湖北一個叫云夢的地方。
老戴的爺爺人很老實,家里人都說他是個書呆子。抗戰時期通貨膨脹嚴重,別人領了工資都換成銀元金條之類的保值,而他從來沒在這方面留心,不善理財,也無甚積蓄。這逃亡的一路,大約是既驚且疲,長途奔波中大病一場,生命垂危。逃亡路上遇到同鄉,于是托同鄉回家將病危之事轉告家人,可惜待家人前往尋找時迷失了方向,未曾發現爺爺蹤跡,最后客死他鄉,尸骨都沒有找到。
老戴的父親在動亂年代的單親家庭中成長。真是命運弄人,老戴的奶奶下肢癱瘓,喪失了勞動能力,老戴的父親事母至孝,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得負擔母親、弟弟和自己的生活。為了養活一家三口,老戴的父親把面粉做成粑粑,每天用扁擔挑出去賣,有時餓了自己都舍不得吃,等把粑粑賣了錢就買些糧食回家給家里人做飯。要放在今天,那是一個感動中國的故事,但那個時代,山河破碎,千千萬萬的中國家庭都有不幸的遭遇,而可憐老戴的父親連飯都吃不飽,哪還談得上接受教育呢?到后來還是上夜校學了電工手藝。這種童年艱辛的經歷塑造了老戴父親非常自尊的性格。老戴的哥哥回憶,因為他爺爺家是個大家族,所以有一些堂表親也是1949年后當干部的,可除非人家來請他,他自己從不主動去走動。在那個經濟困難的年代,別人到家里來做客,他哪怕借錢,都要請人家吃一頓像樣的飯。
當年老戴還是小戴,他父親在園林局當水電工人。我過去大學時候金工實習時,老師傅有一句話“緊鉗工,慢車工,吊兒郎當是電工”,說的是,鉗工干活比較辛苦,手上的活停不下來;車工只要把工件裝好了,還可以點根煙;電工,屁股后面掛著一套工具,整天到處轉,真正爬電線桿子的時間很少,不急不慢,工作顯得比較悠閑,下班了還愛喝點小酒。我都能想象出來他老爸當年是什么形象,包括文化特點,過去工人的特點是講義氣、重感情。
我問老戴,當年你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啊?我想一個人有這么大出息,父母總得有些類似曾參殺豬、孟母三遷的故事。他認真地想了半天,告訴我,他真想不起來他父母什么地方管過他。
后來他就想起一個細節也許對他有些影響。小時候,小戴經常帶朋友、同學來家里玩,父母從來沒有意見,也不嫌煩,對他的小伙伴們都非常熱情,有共產主義作風。家里凡是有吃的、喝的東西,統統都拿出來給小朋友分著吃,反正也沒什么好東西。假如有一碗煮毛豆也小伙伴分著吃;只有一根煮玉米,切成幾段,也分著吃。有了父母的支持,小戴從小一直朋友多,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愛交朋友的好習慣,說來也許確是得益于父母的熏陶。后來的絕味鴨脖從創立之初就是老戴召集的幾個朋友合伙,湊錢辦起來的。在公司里,不論是股東還是區域經理,我們都能夠找到老戴朋友的影子。這些朋友的幫助在老戴事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小戴家中兄弟二人,哥哥比他大兩歲,但是哥倆的關系常讓我想起《拿破侖評傳》中對拿破侖和他哥哥的描述:“拿破侖充沛的精力和果斷的性格,使他性情和藹謙遜、平易近人的哥哥甘受他的支配。”戴大哥跟我說了一個讓他刻骨銘心的經歷。有一次,大概就是沒上小學或者剛上小學前后,父母都不在家,那時候的父母出門怕小孩跑丟了,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把小孩鎖在房間里。哥倆閑不住打鬧著玩,哥哥拿一根竹簽,大概是毛線針那樣的,不小心把竿上的竹簽戳進了弟弟手里,戳進去挺深,而且尖頭斷在皮下了。當時哥哥就嚇傻了,而且哥倆害怕父母回家責怪,就想著法子把它弄出來,但因為竹簽插得太深,拔不出來。小戴就跟哥哥說,你拿剪刀把皮肉剪開取出。哥哥拿著剪刀,手發抖,眼淚都流下來了,還是不忍心下手。最后小戴自己拿著剪刀,一個小孩子簡直跟《第一滴血》里的蘭博一樣,自己把皮肉剪開,取出了竹簽,還流了血,但小戴一滴眼淚也沒流下。戴大哥很佩服地跟我說:我弟弟啊,從小就是這么倔,只要自己認定要做的事情,好像對痛苦特別麻木一樣。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戴基本上是在外婆的關愛下長大的。小時候小戴經常去外婆家玩,外婆家在長江和漢水交匯的地方,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也沒有什么遠大的理想,那時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到了外婆家后,抓蜜蜂吃蜜。現在的孩子實在無法想象那是多么大膽瘋狂的舉動。那時候糖也不經常吃到,小孩子們太饞了,就抓到蜜蜂以后把它屁股上的刺摘掉,舔蜜蜂屁股上的蜂蜜。
還有就是在江邊抓螃蟹吃,那時候的小螃蟹在武漢還沒什么人吃,所以也不值錢,抓到以后小戴就和小伙伴們,把它放在火上烤干了嚼著吃,連作料都沒有。
實在沒什么好東西吃,看到大人們抽煙很享受的樣子,小戴也忍不住模仿,由于沒錢買真煙抽,于是就用曬干以后的老絲瓜藤當煙抽,不停地抽,嗆得流眼淚,而且不使勁吸,一下子就滅了。
要說起來,老戴后來的創業和他童年的夢想倒也不是沒有關系,就是想吃好東西,什么都想嘗試下。
老戴的成長環境就是這么普通,屬于20世紀70年代末,政治逐漸寬松,而物質依舊匱乏的年代,典型的“放養式”教育。
因為信任而努力
學習生涯是每個人成長中非常重要的階段。不過與很多家庭不同的是,小戴的父母對他的學習并不像現在許多父母一樣特別關心,加上小戴也沒有什么突出的才藝,老師對他的學習也不怎么重視,所以小戴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用在了玩耍上,學習成績不突出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了,考試排名長期游走于班級下游。不過好在還沒差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不少同學都要補考,而小戴沒有。
小戴初中在武漢的一所中學就讀,剛到初中時小戴玩性未泯,無心念書,總和一堆淘氣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因此學習成績較差,在班上屬于“墊底生”。老戴回憶,當時和他關系最好的兩個朋友,他們1小時能背下20個單詞,但他卻最多只能背出2個,而且過兩天就忘了,所以英語成績非常差。
但是在這堆淘氣的孩子里面他又算是比較有領導力的孩子王,總能把這幫連老師都覺得頭疼的“搗蛋生”管得服服帖帖的,所以老師不由得重視起他來。直至到了初二,小戴的學習才開始有了起色,這還得歸功于他的新班主任,老戴今天說起這個名字還飽含感激——張海發老師。這位班主任是初二開學時調換過來的,教的是中國歷史,當時恰逢學校開展學習“五講四美”的活動,由于老戴在班上的“搗蛋生”當中算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所以張老師就把他分配成活動小組長,組里專門給他安排了班上最難管理的幾個同學。小戴從來沒當過班干部,班主任突如其來的任命使得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被認同,心理狀態自然就不一樣了。從那以后他非常上進,學習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課余時間基本都用來學習。
那時候小戴常住在同學家里,因為同學的哥哥學習特別優秀,是武漢市重點中學數一數二的學生,那時候這位大哥是小戴心目中的神。這位大哥在全國經常得獎,最后考上了清華大學,當了國家干部。現在提起來老戴還咂嘴:“這個人噻(音sai四聲),那真的是,寫的字都跟印刷的一樣。”這種崇拜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這家人有這樣的老大,家長對弟弟也寄予極大的期許,弟弟也不負父親所望,學習非常刻苦。那時同學的父親每天早上5點準時叫孩子們起床念書,在樓下天井里喊,起床嘍。小戴非常自覺,每天都準點起床看書,就連晚自習后練完武術回家后也繼續看書學習。湖北有句民諺說是:“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猴子學爬藤。”小戴跟著學習成績如此優秀的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就有了方向和目標,再加上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考一次試進步五名,再考一次又進步五名……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績考上高中。當時他班里只有三個人考上高中,隔壁班連一個考上高中的都沒有。
到高中以后小戴十分偶然地當上了班長,他的高中班主任叫戴文躍,是省模范教師,可能是五百年前是一家產生的親切感,班主任對他格外親切,盡管兩人除了師生關系外一點親屬關系都沒有。剛上高中時小戴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在班上排在二三十名以后,后來小戴奮發圖強,終于前進到了前幾名的位置。
盡管小戴的學習成績越來越棒,父母對他的學習情況的關注程度卻未見增長。我記得我考大學的時候,家里人都注意給我補充營養,而且晚上怕我分心,一般都不怎么看電視。說起來當年小戴也真是可憐,甚至到了快高考的時候,他爸爸媽媽還每天看電視劇,而且把電視聲音開得很大,因此小戴只好每天晚自習回去以后先睡覺,等父母睡了再爬起來看書。
高中畢業后,小戴順利地考上了大學,念的是經濟管理專業,在班上擔任了生活委員。平日里小戴特別活躍,經常組織班級活動,他的組織與策劃能力在一次次活動的籌辦過程中得到提高。
或許在多年的刻苦學習中領悟到了獨特的學習方法,每學期還沒開課時,小戴只要花上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提前發下來的書看一遍,再做些往屆的試卷就可以通過期末考試了,不僅如此,他還幫助需要補考的同學復習功課。至今他的大學同學在聚會時還會感慨地說:“那時候我們學了一學期的高等數學都沒學懂,你來教十幾天我們就會了。”
今天的老戴其實對他早期的教育經歷是有一些不滿意的,他覺得自己考大學也不算理想,在大學課堂上都沒有學到什么。我覺得他雖然不說,但他爹媽不關心他的學習也讓他有些不滿。不過老戴跟我說并不是父母親不關心他的學習,特別是父親對哥倆的學習還是寄予厚望的。他大哥就經常因為學習不好挨父親的打,老戴從小學習就比哥哥好一些,既然打了哥哥,老爺子就不好意思再打弟弟了。再者老戴從小的個性比較倔,學習的情況也不愛跟家里說,老爺子自己書又讀得不多,也實在不知道怎么管,所以給老戴的感覺好像自己爹媽一直不管他學習。
再者老戴父親的眼界也受時代的局限:老戴要考大學的時候,正好他們單位有照顧子弟的正式工指標,老爺子一輩子操勞,在國有體制下也沒什么可留給孩子的,就這么點福利待遇,老戴的哥哥畢業那年,還沒有指標,只當了個合同工。那個年代能在全民所有制單位當個正式工還是很受人羨慕的,結果老戴居然放棄了,這讓家里老爺子氣得要吐血,這是父子關系很長時間的一個心結。
當然在今天看來,上大學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但20世紀80年代大學還沒有擴招,上大學還需要和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而且他家里又是這樣一種完全不指望甚至不樂意他上大學的情況,他刻苦努力,說明他早已有自己的定見,夢想主宰自己的命運,并能為之付出。
從小練創業
老戴經商絕不是偶然,他的選擇與年少時的經歷息息相關。他年少時,由于母親身體欠佳,家境條件不好,大概在小學五年級時候他就萌生了賺錢改善生活的想法。第一次比較正式的打工是1980年左右,因為小戴的外婆在一家單位里做早點,所以介紹他去該單位工作。當時的工作是在一個集體賣早點的企業里賣餐票,由于店鋪面積只有十幾平方米,每天早上都得支個棚子在外面賣,也就是從那時起,小戴對飲食和做飯開始有了感覺。第一次利用暑假外出打工,50多天的時間里小戴掙了十幾塊錢。
有了第一次收獲自然就會有第二次嘗試。小戴第二次打工是在讀初中的時候,這份工作是在公園里砌院墻。他年紀小也沒有技術,就當小工給大人拎水泥桶,1.28元一天,干一天活兒發一天錢。當時太陽把他曬得全身黑得發亮,他還因此獲得了“黑皮”的綽號。
在打工中完成了一點點資本原始積累,小戴就萌生了自己當老板的想法。小戴上初中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的春天到來,從1979年1月蛇口工業區的建立到同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的開放,再到中國沿海14市對外開放,經商的浪潮逐漸席卷全國。那時社會上流傳著一句話:手術刀不如剃頭刀,搞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不少人都拋下工作下海經商。
小戴還是讀書的學生,下不了海,但或多或少受到了經商浪潮的影響。到了初二的時候,由于當時冰棒非常受人們喜愛,又恰好有一位同學的家人在鐵路局工作,有冰棒的進貨渠道,于是小戴找了另外兩個同學做合伙人,在家鄉做起了賣冰棒的生意。當時他們三人每人出幾塊錢,用泡沫箱子去進冰棒,進價3分錢,賣5分;進價6~7分,賣0.12元,利潤率還挺高的。
但最后因為前期調研的不夠,那時候的小孩腦子里也沒有冰鮮冷鏈物流的概念,只做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干不下去了。為什么呢?一早進到冰棒以后,他們就拿棉大衣蓋著箱子,但由于上午賣得少,棉大衣保溫能力有限,到了中午以后太陽曬的冰棒都快化了,所以基本上本錢賺回來以后,剩下的冰棒就只能送人和給家里人吃了。
自從1979年,皮爾·卡丹受到官方邀請來到中國,這位來自法國的裁縫如“一夜春風”吹開了中國服裝時尚的大門,從此中國大街上不再是一群穿著色調千篇一律、款式大同小異衣裳的人。不久,一股“西服熱”席卷中國大陸,80年代就連工廠的工人都開始流行穿著西服工作,小戴于是萌生了賣西服的念頭。但由于當時手頭上的錢付不起進貨款,所以賣起了與西服配套用的領帶。從批發商手里拿,成本價大概是8毛錢一條,他經常放學以后,到了晚上就擺個地攤,一條賣2塊錢。當時因為同學有關系,所以可以賒貨拿來賣,賣不完的再退回去。
雖然小戴做了幾次生意都沒賺到多少錢,但是非常難得的是他從小就懂得“市場導向”的原理。到了上高中的時候,“新三件”取代了“舊三件”,成為了人們競相追求的新寵。當時,人們出于填補家電空白的需求和滿足攀比心理,在對“新三件”的采購上表現出了接近瘋狂的購買力。可惜當時中國的生產力并不發達,以冰箱為例,當時中國總共才有美菱、遠東、長嶺、長風等9家企業引進了阿里斯頓冰箱的生產線,遠遠不能滿足全國人民的需求。在供不應求的條件下,人們為了買到一件家電甚至要在售賣點排上好幾天的隊。這在當時要能辦起一家賣“新三件”的企業,收獲肯定不小,沒準早早就成黃光裕了。可惜小戴沒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運作一家家電生產企業,所以這一回,他選擇了回報快、門檻低的餐飲業。
大學期間,小戴找外婆借了500塊錢,和哥哥謀劃著開一家以賣早點為主的小餐館。他通過父母的朋友幫忙,在武漢長江大橋下面,把欄桿打破,在里面用廢品站找來的鐵皮做了一間小鐵皮房子,然后就在這簡陋的小屋里做起了餐飲生意,在做鐵皮房的過程中他還順便把電焊之類的技能都學會了。后來這地方拆遷,他又搬到另一個地方接著干,斷斷續續地開了兩年,那時候一天能賺幾元錢。后來店里還請了四五個工人,小戴每天早上5點起床去采購原料,到7點多鐘開始營業的時候,他就去上課,中午放學再回來幫忙,下午有時候干脆直接逃課,回到店里工作。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苦心經營,小戴的腰包鼓了起來。
老戴記得,1988年他20歲生日的時候,他宴請了很多同學,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