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4G生活大未來
滿額折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4G生活大未來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TC專業執筆,深入淺出地認識4G生活,掌握技術演進方向與即將帶來的體驗、變革與商機……

★產學一致推薦★
李大嵩(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教授、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曾詩淵(臺灣愛立信Ericsson總經理)特別撰文推薦

跨世代來臨,邁向無線大未來!

電波是橋樑,網路成為社區,雲端即辦公室,頻寬成為交流管道
食衣住行育樂在彈指間進行,網路新世紀即將來臨……

行動寬頻時代來臨,我們都將成為網路世界的住民
4G是如何運轉世界?
4G將會創造什麼樣的新生活模式?

本書帶你走在數位潮流前端,輕鬆掌握未來通信新思維,從基礎的行動通信原理和1G到4G演進歷程開始介紹,對於4G即將帶來的應用服務詳細著墨,並詳述世界主要國家4G發展以及國際頻譜規畫的現況,進而深入分析全球行動通信服務市場,從技術面說明4G行動通信系統的運作模式與LTE的創新技術,探討4G未來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

教你全面認識4G,掌握行動寬頻下一代技術演進方向與即將帶來的體驗、變革與商機……

4G全面大解析
‧行動通信演進歷程
‧4G市場與應用服務
‧1G~4G系統運作模式
‧LTE趨勢與挑戰
‧LTE創新關鍵技術
‧國際頻譜規畫

本書特色

◎最專業:第一本由電信技術中心(TTC)專業人員執筆。
◎最詳盡:多角度、多層次,帶你全面瞭解4G產業與技術。
◎最清楚:雙色圖解說明,簡單看也能複雜懂。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 Telecom Technology Center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於2004年2月依據國家「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籌設成立,以追求「成為國家級資通訊技術中心」為願景,推動通訊傳播及資通安全相關技術與產業之研究為主要任務。中心成立以來,持續觀察市場需求及產業脈動,在主管機關指導下,積極與行政院國科會、行政院科技顧問組、行政院資通安全辦公室、電信國家型計畫辦公室等國家科技計畫管理單位維持密切之合作,共同推動國家資通技術發展。

展望未來,數位匯流將大幅改變傳統通訊與傳播產業生態,本中心將持續致力於結合資通訊產經學研能量,實現成為具備公信力的國家級資通訊技術中心,也希望各界能多給我們鼓勵與支持,共同為國家資通訊產業的成長努力。

名人/編輯推薦

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教授、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 李大嵩
專業研究成果邁向科普化的典範

依據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寬頻服務普及率提高10%,可望帶動經濟成長提高0.08至1.38個百分點。同時,諸多先進國家將形塑4G服務產業價值鏈,視為刺激經濟成長、增強國際競爭力及創造就業機會之良方。爰此,世界各主要國家無不積極推動4G服務發展,釋出更多頻寬,或開放更多行動業務提供4G服務使用。為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因應世界趨勢,亦著手積極辦理行動寬頻業務釋照事宜。《4G生活大未來》一書的出版正是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敏於技術變遷及市場環境脈動,適時啟迪民眾對4G技術及服務認知之具體展現。

TTC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管財團法人之一,支援政府資通訊傳播監理、技術及產業之研究為其主要定位。本書涵蓋當前國際有關4G技術、應用及服務市場之現況與展望,並適度著墨我國4G服務市場之發展。本書雖是4G科技專業書籍,卻能突破傳統的生硬寫法,將艱深的新興前瞻性4G科技,轉換為生活化語言,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及圖像,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輕鬆走進4G世界。作者在撰寫文章時,擷取大量國際及國內豐富且珍貴的資料,並巧立心思在題材、語法上生活化,既讓讀者悠遊於4G生活的愉悅情境中,又可作為專業筆記,讓讀者翱翔於4G科技的天空。

在浩瀚的資通訊科技領域裡,TTC繼建置國內唯一的電信號碼可攜集中式資料庫管理中心,及第一個國家級資通訊檢測驗證中心後,又針對前瞻新興資通科技,推出集結中心研究成果的科普專書《4G生活大未來》,此精心之作十分值得推薦大眾閱讀。

臺灣愛立信(Ericsson)總經理 曾詩淵
擁抱4G,我們需要如此的想像力

我們特別欣見在4G於全球遍地開花的今日,電信技術中心推出了以4G未來生活為中心概念的好書。本著長期對於台灣市場的耕耘、觀察與技術推動,由電信技術中心來撰寫這個熱門題材,加上今年台灣加速4G進程的時空背景下,著實再適合也不過。

回顧電信行業在2012年如火如荼的發展,消費者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熱情擁抱行動寬頻新技術,迎接數據海嘯時代的來臨,加上通訊技術與資訊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行動、寬頻和雲端這三股力量,正強力推動著我們向萬物相連的網路型社會大步邁進。

正如愛立信於2011年提出的網路型社會概念,2012年已有許多產業合力建構發展,直至2020年,全球甚至將有500億連網設備,凡舉可以受益於連網的事物,都將會互相連結。展望大未來,我們原本的生活模式與樣貌將如何被顛覆?我們可以透過電信業的幾個趨勢窺見端倪。

行動寬頻的發展速度不斷超乎預期。根據GSA的報告指出,GSM服務經歷長達12年,才突破10億用戶大關,WCDMA服務亦歷時近11年,而LTE服務預估僅7年即可望達成,4G是歷史上發展最快速的通訊技術。

在LTE的技術推手之下,智慧型終端迅速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越來越多的人隨身帶著自己的寬頻去工作,有57%的智慧型手機用戶,在工作時會使用自己的個人手機簽約服務,用它來寄送郵件、規劃商務旅行、搜尋地點及其他更多用途。

同時,仰賴雲端服務亦改變了人們對電子設備需求的程度。在美國、日本、澳洲及瑞典,有超過50%的平板電腦用戶及大約40%的智慧型電話用戶,都已經能體驗到:輕鬆簡單就能在各種行動設備上,透過雲端技術無縫取得相同的應用程式及資料。

因此隨著智慧型終端普及被運用於各樣場景,數據使用量持續翻倍竄升。根據愛立信於2012年11月最新發布的《行動趨勢報告》指出,全球於2012第三季所銷售的所有手機中,約40%為智慧型手機;資料流量在2011年第三季至2012年第三季間就成長了一倍,並可望在2012至2018年期間以50%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持續增加。對企業而言,big data(巨量資料)的處理更醞釀了無限商機。

在《4G生活大未來》一書中,特別採用深入淺出的故事以及圖表,勾勒出未來生活的面貌,其中輔以技術講堂說明重要的關鍵技術,亦囊括全球趨勢讓我們看見數位潮流的走向,對於台灣此刻加速走向4G化有提綱挈領之用,流暢易讀。不僅適合電信業、資通訊行業的業內人士與研究人員閱讀,一般大眾也可輕鬆領略4G的精髓。

誠如愛立信總裁兼首席執行長衛翰思總是鼓勵員工發揮創新的精神,他曾說:「只有你的想像力,才會限制即將真正發生的事。」(Only your imagination can put limit to what really would happen.)我們何其有幸參與4G大未來的其中,在這最好的時代以想像力為前進的動能,一同見證著歷史與社會變遷的軌跡。

【編序】
白象文化發行人 張輝潭

科學的探險之旅

科學,science,源自拉丁文的scientia,原意是知識(knowledge),簡單地講,這個詞意指一種可重複驗證,並經過創建和重新組織,可用來解釋與預測各種存在現象的系統性知識架構。
換一種方式講,科學可以幫我們解釋生活中的「為什麼」(why),並讓我們知道接下來或未來會發生什麼(what)、如何(how)或何時(when)發生,以及哪些(which)因素會影響。

再換個角度講,科學可以幫助人們知道如何改善生活、解決問題。
科學在現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影響一直很大,也愈來愈大。你我醒著、睡著的每一秒都找得出科學的鑿痕。正如同我透過網際網路不到一秒就能在維基百科(Wikipedia)查到「科學」一詞的解釋與相關歷史,這看似極其平凡的一件事本身,就必須感謝一長串科學家和無數科學發展的貢獻。活過沒有個人電腦與網路時代的人,應該比較能體會這平凡生活事件底下的極其不凡。
日常生活與科學研究彷彿是兩個極度相交又狀似平行的空間。

科學,意圖建構一套簡單且通用的語言(譬如一條數學公式),但深植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本身卻有一種複雜化的傾向。或許我們可以將這個萬象世界的表層形容為「語言」描述的生活世界,而將「科學」期望描述的世界視為真實世界的底層。
「科學」很像是一種由表層(可見世界)向底層(未知世界)挖掘的歷程,科學的世界愈深愈窄、離人群漸遠、知音減多增少、工作日益單調……,漸漸地,科學家講的話一般人多半聽不懂。

科普書籍的出版,正好是這個歷程的反向操作,簡單講:就是將科學家才懂的話講得讓一般人都聽得懂。「科學」與「科普」若只是可逆反應的兩端,出版者的工作絕對會輕鬆很多。可惜,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簡單。科學人專注於挖掘真理,那出版人呢?

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科學早已無所不在,但唯有透過人們想像力的催化,科學才能如虎添翼地為生活不斷創造奇蹟並寫下新的文明史。是的,今日對我們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細節,對數十年或千百年前的人類而言,是奇蹟或神蹟。但如果大家只希望享受結果,這世界便不會有更多科學成果將我們向未知世界再推進一點點。

我們期望與專業技術領域的人才合作,協助各領域的專家們將他們手上如數家珍或易如反掌的專業知識,適度添加一些誘惑讀者的香料或搞一點小魔術,好抓住讀者的目光。從這個角度來講,出版人可能比較像是洞穴導遊,要對來自不同地方、擁有不同背景的遊客,深入淺出地介紹這些用邏輯交談的科學家們,為什麼、如何在我們腳下的生活世界裡挖了這麼多看似稀奇古怪的洞穴和祕徑。
「是的,這裡是洞穴之旅的報到處,你準備好要去探險了嗎?」

【董事長序】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董事長 洪若用
邁向通信科技新時代

近年來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行動通信技術不斷進步、通信與資訊跨領域結合以及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持續暢旺,不僅為民眾的生活帶來更加便利的創新應用,並引發新的市場動能與發展契機。受惠於技術不斷突破及市場環境變化,不僅你我的世界觀更加寬廣,我們從未想像過的新興產業即將崛起。

電信技術中心向來秉持促進資通訊傳播產業發展為職志,過去九年來,除積極提升資通訊產品檢測、驗證能量,加速業者產品上市時程,及提供電信號碼可攜服務外,亦精進於前瞻創新技術研究。歷經九年鑽研,透過掌握通訊產業結合資訊產業的進化變革脈動中,集涓滴成洪流,也確實到了將這些科技智慧成果普及化,讓社會大眾得以分享,以蓄積再突破的動力。

《4G生活大未來》一書將4G科技的前世、今生及未來,以生活化的文字語言,作系統化及實用性的綜整與解析。由註記行動通信技術及服務市場環境今昔之變開始,繼之探索我們從未想像過的新興產業即將崛起,也透過情境加以解說,加深讀者的理解。至於全球與主要國家LTE服務及終端設備市場,在書中亦予以描繪;而且近日4G使用頻段及執照釋出的熱門話題,也有深入闡述。對於4G未來發展上該注意的內涵,也有詳盡的剖析。最後,對4G技術提出深度的視野,供有興趣的讀者進階閱讀,並協助讀者在科技變革洪流中,掌握新世界的商機。

期盼本書能使企業及民眾對於4G技術融入於生活的運用,有系統性的架構與認知。展望未來,4G將大幅改觀通訊傳播產業生態,本中心將秉持「前瞻、專業及活力」之理念,持續致力於前瞻資通訊產業技術能量提升,實現成為政府資通訊產業政策與技術之智庫,也希望各界能多給我們鼓勵與支持,共同見證資通訊產業的再一波榮景。

目次

董事長序:邁向通信科技新時代/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董事長 洪若用
推薦序1:專業研究成果邁向科普化的典範/國立交通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教授、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 李大嵩
推薦序2:擁抱4G,我們需要如此的想像力/臺灣愛立信(Ericsson)總經理 曾詩淵
編序:科學的探險之旅/白象文化發行人 張輝潭

第一章 Magic──手機裡的精靈
1-1 Are You Ready?
1-2 你4G了嗎?
1-3 全球寬頻大道開通
1-4 4G商機大無限

第二章 Evolve──演進
2-1 系統架構改造
2-2 4G核心網路系統特性
2-3 4G行動通信系統IMT-Advanced特點與技術需求
2-4 4G創新關鍵技術

第三章 Smart──顛覆想像
3-1 行動通信應用服務發展現況
3-2 行動寬頻市場趨勢與預測
3-3 LTE服務市場發展趨勢
3-4 LTE終端設備市場發展趨勢
3-5 LTE服務頻段部署策略與現況
3-6 主要國家4G服務頻段及執照比較
3-7 臺灣4G頻段釋出計畫

第四章 Limitless──無線,無限
4-1 LTE帶來的未來應用服務發展趨勢
4-2 行動通信服務未來頻譜需求及規劃
4-3 訊務量衝擊之因應
4-4 LTE網路漫遊議題
4-5 行動通信未來發展趨勢與展望

附錄一 全球LTE營運商與營運起日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第一章 Magic──手機裡的精靈
十年前,你是否想像過餐廳裡、公車上的人們都成了「低頭族」?
十年前,你是否料想到一根手指可以搞定你的社交、娛樂?
「通信」本來只是一項便利聯繫的生活科技,
現在,它正在展演迷人的魔法,緊緊抓住大眾的目光。
十年後,誰知道行動通信會如何塑造未來人類的生活面貌,又將帶來什麼樣的「magic」呢……

清晨。
手機在設定的時間播放出昨晚選取的音樂,音符透過喇叭輕輕流洩,喚醒睡夢中的你。
起床後,一邊盥洗,一邊將手機切換到新聞頻道的報導。
站在衣櫥前,螢幕顯示出現在的氣溫以及配合你的行事曆行程建議的衣著。
突然,螢幕跳出重要訊息通知,因為預設的股票停利點已達到,點擊一下螢幕,送出交易申請,五分鐘後順利賣出。

早餐後,手機傳來訊息,提醒今天父親要回診領取高血壓藥物;點擊一下螢幕,從雲端調出這個月父親每日的血壓脈搏記錄,傳送到診所,完成線上掛號,經過認證程序,也一併在線上付了診療費,待醫師線上診療後,藥物即可寄出。

出門前,在國外出差的妻子來電,兩人透過視訊互道早安;想起妻子晚上就要回來,趕緊將妻子喜好的關鍵字鍵入手機,在龐大的雲端資料庫中,馬上搜尋列出幾筆精準的餐廳需求,還有加註過去曾留下的用餐經驗與評價,挑了一家不曾去過的,點擊一下螢幕,餐廳現場攝影機即時帶出環場畫面,馬上預訂了窗邊的雙人座位,並一起訂了餐廳附加的訂花服務,今天晚上要給妻子一個驚喜。
推開門,美好的一天就此展開!

在一支不過手掌大的手機裡,一切安排妥當。

沒錯,你我正處於「手機世代」。以上的手機世代生活畫面,絕非幻想。世界在「通信科技」的軸線上產生一種驚人的翻轉,猶如魔術師從帽子裡拎出一隻兔子,在一支小小的手機裡,全世界都彷彿找到一個「魔幻出口」,熱切地將一切可能與不可能都送到你眼前。

因此,很少人能抗拒「低頭」的誘惑。
手機的古老前身可推到距今(2013)一百五十幾年前誕生的「電話」,但現在,手機不只是電話,也不單純使用於兩個人之間的通話。

「手機是一切!」可能快要成為不算誇張的形容。也難怪年輕人開始出現離不開手機的「無手機恐懼症」,「低頭族」成為不分男女老幼的共同識別標識。這一切驚人且快速的變化,與網路的普及化和通信科技的發展有極密切的關連。但是你對通訊的發展有多少瞭解?對它的未來又掌握到什麼程度?就讓我們從頭來看看。
Are you ready?

1-2 你4G了嗎?

G是重量單位公克(gram)的簡稱,也是物理上代表「重力加速度」(Acceleration of gravity)的符號。在電腦產業,G也是硬碟、隨身碟、記憶卡的資料儲存容量Giga的簡寫。

在行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上,G只是用來指一個技術世代(Generation)的開始。換言之,第一代的行動通信技術就叫1G,等到相關技術或概念有了某種大程度的演變或加強之後,在這個技術領域的專家們就開始以2G、3G到4G的名稱來指稱及辨識該階段通信技術發展的概況。
在正式介紹行動通信技術的概念前,我們可以先由圖1-1來概略掌握1G到4G及其後的發展應用方向與差異。

從上圖可以很容易看出來,每一代的發展大約都朝著通信速度加快、資訊傳輸量加大與蜂巢細胞(cell,後述)縮小且數量增加等三種大方向演進。另一方面,資訊傳輸的穩定度、安全性及傳輸效能也是新世代通信技術共同追求的方向。

從應用面來看,2000年以前早期的1G與2G系統都還只能應用在語音(voice)服務,也就是只能通話。3G以後的技術將傳輸速度與資訊傳輸量提高到一個符合實際應用需求的標準,於是傳輸內容加了「料」,除了語音也增加了「資料」(data),如文字與符號。接下來的發展都在這個基本方向上去擴充「傳輸資料」的內涵,因為當速度與傳輸量不斷超越前一代的瓶頸,人們會渴望將任何有用的生活與工作資料都帶到自己身邊,隨時隨地取用。

這個發展方向其實與電腦極為類似,追求的也是CPU處理速度的提高、硬碟與記憶體容量的擴大、網際網路傳輸速度與傳輸量的放大、系統的穩定與安全性。
也難怪這兩大科技的應用層面愈來愈糾纏在一起,因為人類文明追求的目標看起來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只有兩點:再快一點、再多一點。

技術的極限到那裡,人們的需求就往那裡放大。現在的電腦或手機開機只需幾十秒鐘也會被嫌慢,看線上影片或玩遊戲不能有半點lag(延滯),硬碟容量大到用不完。然而,不過在十幾二十年前,等待開機數分鐘與整理硬碟數百MB有限空間都還是可以訓練耐性的美德呢。

無線電的接力賽
電話可以將聲音從甲地傳送到乙地,靠的是甲乙兩地之間的一條電話線。若不想靠四處鋪設電話線這麼麻煩的方式來傳遞聲音,就要改用無線電來操作,看起來雖然較方便,但實際上無線電有傳輸距離的限制,雖然不用鋪線,但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可以接收到足夠清晰的訊號。現在警察或計程車仍可在一個範圍內用無線電設備來達到通話或叫車的目的。要擴大傳送的範圍,只能以擴大的發送功率來達成。

當甲地到乙地的距離拉遠數倍,超過無線電可清晰發送與接收的範圍,有什麼方式可以將甲地的聲音清晰地傳送到乙地?
貝爾實驗室想到一個像「接力賽跑」的方式,這就是行動電話最基礎的原理:「蜂巢式行動電話系統」(cellular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工程師的原始概念是,倘若我們在甲地與乙地之間建置幾個「中繼站」叫BS1、BS2,每個中繼站都具有發送與接收訊號的功能,因此當訊號從甲地傳送到乙地,甲地發出的訊號只需用較小的功率發射到BS1,接下來BS1再將訊號「接送」到BS2,BS2再將訊號送達乙地。接下來,當甲乙不是固定位置的概念,而是某甲與某乙兩人,當甲要撥電話給乙時,且雙方都在「移動中」,不在固定的位置,這時候的中繼站不但得有「中繼」功能,還要有「接力」的作用。

行動電話用戶可以在移動中與他人相互的進行通話服務,主要是運用肉眼所看不見的電磁波作為通信的傳遞媒介。當用戶撥打行動電話時,手機訊號會傳送到最近的基地臺,行動網路會隨著用戶的位置把信號交遞給下一個最近的基地臺,一個個基地臺接續交遞信號,所以即使通話雙方在移動中,通信也不會中斷,如圖1-2;圖1-3則說明了「蜂巢式行動電話系統」的運作概念。

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或簡稱行動電話系統,主要是由行動終端(手機)(Mobile Station, MS)、基地臺(Base Station, BS)、基地臺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SC)和行動電話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MSC),還有用來記錄管理本網之用戶資訊與位置資訊的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和管理訪客相關資訊的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等基本元件所組成。行動終端與基地臺之間透過無線電波傳輸;基地臺與基地臺控制器/行動電話交換中心,則是以有線方式傳輸;其中,基地臺控制器負責無線通道及頻率的分配與交遞的決定,行動電話交換中心是負責行動終端之通話路由的接續、交換以及手機漫遊(roaming)的管理。如表1-2。

每個基地臺電波的涵蓋範圍,簡稱為一個細胞(cell)。每個細胞區域依地理環境與通訊量之不同,被劃分為若干半徑為2~20公里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中都有一個低功率的基地臺負責收發訊號,由於網路整體結構看起來就像蜂巢般緊密地串聯,故稱為「蜂巢式行動電話系統」。

在這個行動電話的天空下,電信公司主要扮演的角色就是架設基地臺、機房、管理用戶資料、提供通信服務、技術維修、電信科技研究等。為維持電信秩序,各國都設有相關主管機關負責管理電信業務,國際間則有標準化組織制訂相同體系結構和統一的介面標準。

採取蜂巢式細胞架構來建設行動通信網路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將一個通話區域分成若干小細胞,基地臺就不需要發射大功率的信號去擴大涵蓋範圍,手機回傳到基地臺的發射功率相對變小。如此一來,不僅降低了電磁波危害的疑慮,手機也因耗電量小體積也可製造得更為輕巧,便於攜帶。

二、再者,運用頻率重複使用(frequency reuse)的概念,可使基地臺相鄰的細胞分配到不同的頻率,以避免干擾的發生,而相同的頻率又可在離基地臺較遠的地方重複使用,進而提高系統容量,讓行動電信業者可充分有效利用稀有的頻率資源服務更多的用戶。

舉例來說,當行動電話用戶在A細胞區內撥打電話,行動終端會使用該區可用的頻率,並將無線電波傳給細胞內的基地臺,若該用戶移動到另一個新的B細胞時,B細胞會重新配置另一個新的頻率給行動終端使用。用戶由A細胞移動到B細胞的系統切換過程稱為「細胞交遞(Handover)」。

由於頻率有限,即便透過蜂巢式設計能提高重複使用率,但當某地方聚集大量人潮且短時間內同時進行通話時(如跨年活動),車用型的「行動基地臺」就會出現,目的就是讓短時間內大量湧現的通訊需求可以更快速地向外擴散、傳遞到其他基地臺去。

2-1 系統架構改造

行動通信應用視野自2005年演進到第四代之後變得極為寬廣。從1897年馬可尼發出人類史上第一則無線長距離訊息後,其實也已匆匆過了一個世紀,但一個加速成熟的電信生態系統,讓人們日益瞭解到行動魔法幾乎快要無所不能。

簡稱為4G行動通信系統的IMT-Advanced不僅能提供更廣泛的行動電信服務,以及固定網路(Fixed Network)和行動網路(Mobile Network)的接取,也可支援各樣的行動應用,並根據用戶的服務需求與環境,提供不同的傳輸速率。在眾多的應用服務與平臺,具有高品質多媒體應用的能力,提升網路性能和服務質量的顯著改善。

4G行動通信的特點,包括:
‧具有全球高度共通的功能性,及提供低廉與多樣化應用服務的彈性。
‧具備與國際行動通信網路及固網相容的通信服務。
‧具備與其他無線接取系統互連通信的能力。
‧提供高品質的行動通信服務。
‧具有可全球通用的用戶終端設備。
‧提供用戶使用方便的應用服務及終端設備。
‧提供全球漫遊服務能力。
‧提升最大傳輸速率以支援新式的服務和應用,在高速移動時可提供100Mbps的下載速率,靜止或低速移動時可提供1Gbps的下載速率。

通信科技及應用從1G到4G不過發展約三十年,人們已經瞭解及發現通信服務可以如此多樣化及具備許多未開發的可能性。同時,隨著無線電技術的演進,行動通信系統對高頻寬、大容量及低延遲的要求日益增加,如表2-1所示。

隨著LTE無線通信系統的無線網路接取技術演進,3GPP提出許多新的解決方案,包括「正交分頻多工接取技術」(OFDMA)和MIMO等技術的運用,大幅的提升了無線網路的資料傳輸速率與頻譜的使用效能。

對照2G/3G/4G的技術比較,可以發現未來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具有三個特性:工作頻段更高、單一頻道使用頻寬更寬、信號樣式更多樣。

工作頻段更高
傳統的無線通信系統多使用3GHz以下之頻段,由於3GHz以下之頻段使用已相當擁擠,為能使用更大的頻寬,無線通信系統使用3GHz以上之頻段已是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例如國際電信聯盟已將3.4~3.6GHz分配供IMT-advanced技術使用。

單一頻道使用頻寬更寬
過去的調幅(Amplitude Modulation, AM)和調頻(Frequency Modulation, FM)一直是類比無線通信系統中最普遍使用的調變方式,這些系統的數據傳輸速率較低,需要的頻寬也有限。理論上,無線通道的頻寬愈大,傳輸容量也跟著變大。以行動通信系統為例,1G類比式行動通信系統AMPS頻寬為30kHz、2G數位式行動通信系統GSM頻寬為200kHz、3G行動通信UMTS頻寬為5MHz,4G行動通信LTEAdvanced的頻寬甚至可達100MHz,可看出未來頻寬的使用將朝向寬頻化的發展趨勢。由於頻寬的增加也使資料的傳輸速率大幅提升,4G行動通信產業也因寬頻速度的提升而能衍生許多各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並讓用戶得以享受高效能需求的應用服務,例如高解析節目、互動電視、次世代遊戲及其他專業服務,大幅提升了用戶行動寬頻體驗。

信號樣式更多樣
數位調變技術的發展使得信號調變類型越來越多,分頻多工接取(FDMA)、分時多工接取(TDMA)、分碼多工接取(CDMA)、正交分頻多工技術(OFDM)以及複合式的多工接取技術,使得終端設備的功能日益增強,但設計也日益愈趨複雜。

此外,因IMT的頻段分散於450MHz至3600MHz之間,使得4G行動終端的設計能容納多少頻段,並可確保訊號交遞(handover)與全球的漫遊(roaming)服務,又能維持終端設備的成本效應,也將是未來電信產業的一大挑戰。為符合未來多樣性的多媒體數據傳輸需求,3GPP在規劃設計下世代的演進技術時,決定將所有的服務以網際網路協定做為主要的傳輸協定,並決定在LTE系統的核心網路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進式數據封包核心網路)中不再使用電路交換(CS)方式,而全面以封包交換(PS)做為網路設計的方向,並且須支援GPRS/UMTS等既有之數據封包網路的演進與銜接。過去使用電路交換的語音和簡訊服務,也須使用IP為基礎的解決方案加以取代。

演進封包交換系統(EPS)
「演進封包交換系統」(Evolved Packet System,E P S ) , 主要是由「系統架構演進」(S 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 SAE)的核心網路和無線介面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 LTE)的無線網路等二大部分所構成,如圖2-1所示。

3GPP於2008年12月Release 8的標準規範中,提出以IP為基礎的「系統架構演進」(SAE)架構,制定了下一代的核心網路,稱為「演進式數據封包核心網路」(EPC),同時也提出「長期演進」(LTE)計劃,精簡的設計出下一代的無線接取網路,稱為「演進無線接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 E-UTRAN),使整體的4G行動通信網路具有高吞吐量(high throughput)及低封包延遲(low latency)的特性。

在核心網路方面,EPC提供連接外部網路的功能,而服務的部分則由IP多媒體子系統(IP M u l t i m e d i aSubsystem, IMS)作為控制服務運作的共用平臺。由於EPC網路是基於IP網路協定的多重存取核心網路,電信業者可以在單一共同的封包核心網路進行建置與運作各種不同的存取網路,如同屬3GPP系統的無線接取網路(4G、3G、2G)或非同屬3GPP系統的無線存取網路(WLAN、WiMAX)以及固定式接取網路(Ethernet、DSL、Cable、Fiber)等,不僅增加了系統相容性和涵蓋率,也降低了營運的成本。EPC也針對行動管理、規則管理以及安全三大功能進行相關的規範。

在無線接取網路方面,E-UTRAN主要是由用戶設備(UE)以及與「演進式基地臺」(eNodeB)所組成。eNodeB除了提供用戶設備的無線網路接取服務,並直接與EPC進行資料交換的任務,同時也負責無線訊號的控制與資料處理,包括:無線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允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排程(Scheduling)、服務品質、封包資料標頭壓縮、資料加解密、封包資料處理、ARQ/HARQ等功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