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滿額折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20世紀的設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9 元
定  價:NT$ 534 元
優惠價:87465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世紀最著名的設計,不在博物館,而在市場上。可口可樂玻璃瓶和麥當勞的標誌舉世聞名。1924年現代主義者的“法蘭克福廚房”,1954年流線型帶尾鰭的老爺車,1960年代末俯首皆是的充氣椅子——要想理解我們的文化,這些設計比被狹隘定義的經典更能說明問題。作者重新審視了歐陸、斯堪的納維亞、北美和遠東的眾多設計與工業文化問題,深入探討了民族認同,意識形態與商業方法的“美國化”,跨國公司的興起,波普與後現代主義,以及關於懷舊和遺產的當代觀念。這部設計史清晰地闡明了設計的本質:一種關於審美、社會、經濟、政治和技術力量的強力且複雜的表達。·

作者簡介

李音,資深媒體人。從事報業工作多年,曾任《光明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中國文化報》華南新聞中心新聞部主任、《信息技術時代(新產經)》副主編。其對深圳文化、產業經濟領域的報道廣受關注。曾出版《深圳產業:新戰略觀察》,傳記《中國鋼琴神話:李雲迪》、《鋼琴王子李雲迪》(繁體版)·

名人/編輯推薦

《20世紀的設計》編輯推薦:牛津藝術史——西方當代最權威的藝術史叢書,由英語世界頂尖學者撰著,采用開放式的出版理念,已出版三十余種。每種配有百幅以上的全彩精美圖版,用前沿觀點與新穎材料闡述藝術史核心問題,被譽為“通向21世紀藝術史的大門”。中文首次引進,特邀美術史家易英作為中文版主編。精選了國內藝術史研究界當下最需要的十種專著,側重于構建出西方藝術史的核心脈絡,并兼顧富于當代性的新選題。設計史協會主席伍德姆經典著作,新設計史的代表之作,深入剖析20世紀設計的核心問題。國內一流美術院校學者:許平(中央美院)、孫建君(中國藝術研究院)、張夫也(清華美院)、袁熙旸(南京藝術學院)鄭重推薦。

目次

中文版序導言第一章 走向20世紀工藝美術運動的問題遺產1914年前的零售業藝術與手工藝,設計與工業:1914年前德國的論爭彼德,貝倫斯與聯合通用電氣歐洲其他地方進步的設計傾向第二章 設計和現代主義現代主義和設計史現代主義 博物館、檔案室、藝術和設計倉庫現代主義:道德和政治維度現代主義設計:一個使用中的定義現代運動設計: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果包豪斯(1919-1933 ):魏瑪、德紹、柏林包豪斯:在闡釋和歷史定位上的一些問題1 920年代德國現代設計的大氣候法蘭克福廚房:一個服務於20世紀生活的設計方案“住宅”展:魏森霍夫住宅展,斯圖加特,1927年法國現代主義 勒·柯布西耶和現代藝術家聯盟法西斯意大利的現代主義斯堪的納維亞現代派英國和現代主義東歐的發展第三章 商業、消費主義和設計美國 設計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消費美國工業設計職業的增長美國工業設計 神話的創造作為消費刺激物的大眾傳媒對工業文化的當代批評歐洲設計的影響巴黎,1925年 奢侈、精美、商業巴黎,1925年和美國趣味的廣泛模式:歷史的多樣性英國的商業和消費主義其他地方的商業展示:英國和法國第四章 設計和民族認同巴黎,1925年和1937年 傳統、本國設計和民族認同設計中的英國認同 懷舊和農村風情德國,1930年代設計中民族認同的兩張面孔意大利:設計和法西斯主義尋找民族認同:兩次大戰間的美國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建與富足戰後美國 技術與消費英國:實用與超越從“英國能做”到”英國節”意大利:戰後的理想1950年代的意大利風格連接美國德國 重建與經濟奇跡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戰後日本設計 神話與陳規美國佔領及其影響日本介業的內部設計第六章 跨國企業與全球產品第七章 設計促進、職業與管理第八章 從波普到後現代主義:改變的價值觀第九章 懷舊、遺產與設計第十章 設計與社會責任注釋插圖一覽表參考文獻大事記索引譯後記·

書摘/試閱

導言
人們總是希望能夠有一本大部頭的著作全面地反映20世紀設計的歷史,但真正著手寫作卻頗令人躊躇,這不僅因為從表面上看設計作品的范圍就無邊無際,故而順理成章,這一文本應該去適應這種“無邊無際”的情況,而且,它還得涵蓋相當大的地域范圍。設計行為重心的改變,不同且不斷變化的民族視野、帝國貿易機制及其遺產,跨國公司的運作以及全球產品的創造,所有這一切都對歷史地評價設計的方式具有潛在的影響。作為一個學術研究領域,設計史在其相對短暫的生涯中,也經常為關于其適用之方法和途徑的爭論提供論壇。
其關注點已經戲劇性地從文化的高地轉向日常生活的肌理,前者主要關注個體設計師、風格和美學的重要性,而后者則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消費者與用戶的角色和行為上。
尼古拉斯?佩夫斯納(NikolausPevsner)首版于1936年的《現代設計的先驅:從威廉?莫里斯到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曾是一個開創性的文本,它所信奉的價值觀現在已有一種非常陳舊的感覺,盡管它已經作了多次重要修訂并且一再重印。正如其1977年版的推介中所宣稱的:尼古拉斯?佩夫斯納爵士講述了一個令人激動的故事——一小撥人是如何從陳腐的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主義中提升我們的視覺觀念,并重新把合乎目的的誠實和得體注入其中。他向我們說明了今天我們身邊這些上乘之作的基石當初是如何被那些思考、談論并設計它們的人奠定起來的。
自60多年前《現代設計的先驅》一書首版以來,作為一個學術研究的領域,設計史關注的中心已經從明確地強調那些大名鼎鼎的個人的藝術創造轉向了一種對更為寬廣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技術氛圍的評價,而設計正是在此氛圍中被制作和使用。如首版于1948年的西格弗雷德?吉迪翁(SiegfriedGiedion)的《機械化控制:一個屬于無名史的貢獻》,荷爾維因?謝菲爾(HerwinSchaefer)1970年版的《現代設計的根源:19世紀的功能傳統》,這些論著都提出了與佩夫斯納式原則不同的觀點,他們所探討的是無名的、地方性設計的社會和文化影響。在1980年代,埃德蘭?富蒂(AdrianForty)發表了《欲望之物:設計與社會1750-1980年》進一步侵蝕了在許多設計史研究中都具有的以設計師為主導的傳統信念。由于發表于一個設計師被媒體普遍追捧的時代,所以此書在設計類出版物中備受批評,因為其潛在的命題是:歷史地理解一件物品的重要性和價值,需要依賴廣泛的、一系列的影響力和觀念,以及一個復雜的社會和文化融合。其中,設計師被看做是一個相對次要的因素——的確,如果他或她可以被完全確定的話。傳統上對于那些著名人物的強調受到了來自人類學家和設計史家的抨擊。人類學家丹尼爾?米勒(DanielMiller)在其1987年的著作《物質文化與大眾消費》中認為,理解工業化社會中的設計牽涉到一種對現代消費的分析,他的觀點與富蒂對“設計師作為大眾文化的創造者”這一神話的消解如出一轍。
正如佩夫斯納式的史學家優先考慮諸如“精英”給出了思考大眾消費事實的道路,以及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之類的問題那樣,設計史也開始重新思考性別在其結構中的含義。正如安西婭?卡倫(AntheaCallen)和格里希爾達?波洛克(GriseldaPollock)這樣的女性主義藝術史家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對藝術史實踐的標準所提出的疑問,一些關注設計史的學者也開始把他們的關注點轉向婦女在手工藝或紡織品等專門的設計領域作為生產者的角色上。理解女性、設計和設計史之間的復雜關系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這一領域的研究正是受此影響,這也為人們多方面重新思考20世紀設計的歷史解釋提供了推動力。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若想獲得對更多影響設計及其在日常生活中消費因素的理解,各自克服一些固有的困難,都存在一些障礙。比如,本書在多個方面指出了一些潛在的史料保存下來的方式問題,無論是在個體設計師和重要的公司的檔案室里,一些組織、機構和相關個人自己發表的,因此不可避免會有失偏頗的報道,或者,還是一些已經被挑選出來用以在博物館或展覽的語境中展出的藝術品。這樣一些證據——正如人們將在像德國包豪斯、英國設計委員會和1950年代企業形象建構的例子中所看到的那樣——日趨支配著歷史的理解,絲毫不考慮更寬廣的消費、趣味和社會文化模式的重要性。有時,一本關于20世紀設計的主要問題——其重要性和研究——的專著,不能呈現出一種設計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面的、明確的闡釋,但是,一些內在的復雜性本來是讀者期望了解的;此外,這本書不僅要讓讀者了解一些思考的主要因素,而且也想為將來的研究建立一個可能的討論。
通過選擇一系列的主題,比如“民族身份”、“遺產與懷舊”和“后現代主義”,我試圖揭示出研究設計過分拘泥于年代和運動所具有的諸多局限。當特別的物品或設計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被使用或審視時,它們的意義會發生改變:19世紀末中上層英國家庭用的威廉?莫里斯織物和墻紙與1980年代美國曼哈頓公寓里面用的亞瑟?桑德森(ArthurSanderson)重印的仿品;美國的體育健將們在1920年代戴過的棒球帽和1990年代東歐的青少年所戴的棒球帽;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LloydWright)1920年代早期為東京帝國飯店設計的瓷制餐具與1980年代紐約蒂凡尼公司(Tiffany&Co.)的再版;這幾組對比中的前后二者都是不一樣的。相較而言,這一時期還有其他一些設計被付諸生產,它們的銷售情況持續穩定,不受奇特的風格和時尚的影響,這已經外在地定義了購買它們的時代。
本書以西方工業化世界為中心,突出了歐洲、美國、斯堪的納維亞和遠東那些更有影響力的國家。設計和工業文化在那個世界中的關聯是其主要關注點,而一些復雜的問題在此必須省略,一方面是限于篇幅,另一方面也是這個領域發展緩慢,出版的研究乏少之故。這包括人們看待設計的方式已經被民族國家內的多元文化和地域主義所調和,受到了經濟自由化(peristroika)和柏林墻的倒塌對東歐設計和消費模式的影響,甚至還包括一攬子旅游和全球旅行對日常消費者所產生的文化影響。我希望,這些問題以及類似問題的缺失將激勵以后的出版物在一個更為寬廣的20世紀設計圖景中補充,并且批判性地加強這一研究冒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