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滿額折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沒有希望是愚蠢,放棄希望是罪惡

即使摔倒了,抬頭仰望,地平線那邊升起的太陽,也還是那麼美麗,那麼燦爛。

生活只有一次,沒有練習。

連續 28 週穩居韓國圖書暢銷榜,再刷 64 次!

張英姬的人生磨難重重,1歲時檢查出小兒麻痹症,從此與拐杖輪椅為伴。但她借助家人與朋友的愛,借助對未來與上帝的信心,自由遼闊的人生在她眼前展開了!經過我們想像不到的努力,她最終成為名校西江大學英文系教授、韓國知名度最高的專欄作家、翻譯家,但卻開始與癌症搏鬥……

這是她第一本隨筆集,透過美麗真誠的文字,向世界傳播希望。

「真正的人即使疼痛也不會害怕愛,不會懷疑別人愛自己的理由,即使在生活中跌倒也有勇氣重新站起來。」

作者簡介

張英姬

1952年出生於首爾,1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症。憑藉著對生命的樂觀和熱情,她不斷克服逆境,除了完成西江大學英美文學學位,也取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並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翻譯一年。張英姬是韓國西江大學英文系教授、中學英語教材編撰者、翻譯家,更是卓爾不群的隨筆作家。凡閱讀過她文章的讀者,無不被她明晰的思考、洞穿虛偽的智慧,字裡行間滲透出的人性之美深深吸引。

《我的生命僅此一次》是她的第一本隨筆集,於2000年出版後,連續28週穩居韓國圖書暢銷榜,再刷64次,迄今仍深受讀者喜愛,也獲200位作家學者選為「最想送給家人的書」。2000至2009年三戰癌症,持續藉由文字向世人傳遞希望和勇氣,為5000萬的人示範永不放棄的力量。

張英姬為解讀英美文學而創作的隨筆集《漫步文學之林》、《生日》和《祝福》等也紛紛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她也因此獲得了「文學傳道士」的美譽。為紀念父親張旺祿博士,她還特別編著了一本書《愛會留下來》。

張英姬不幸已於2009年5月9日辭世,享年57歲。她在病床上完成的書稿,依然傳達了她積極的人生觀:「艱難活過來的今天,就是明天活下去的希望。」在她去世之後,出版社以《活下去的奇蹟》 為題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罹患小兒痲痺症,讓我原先以為是一本八股的勵志書籍;但是,書裡平實的文字是如此貼近我們的心,沒有自怨自艾、也沒有太戲劇化的矯情文字,許多篇文章都能引起我的共鳴,而且讓人有自省的空間。
——朱衛茵(飛碟電台節目主持人)
 
身體的不自由限制不了她堅毅想飛的心靈,這是一本用真實生命寫出來的偉大作品。我從這本《我的生命僅此一次》中讀到很多力量!
——李欣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作者)
 
這是一本關於活著的書。它告訴我們,不管生活有多困苦,我們不僅要活下去,還要活得精彩。
——張國立(《時報週刊》社長兼總編輯、作家)

沒有希望是愚蠢,放棄希望是罪惡
即使摔倒了,抬頭仰望,地平線那邊升起的太陽,也還是那麼美麗,那麼燦爛。
生活只有一次,沒有練習。

連續 28 週穩居韓國圖書暢銷榜,再刷 64 次!

張英姬的人生磨難重重,1歲時檢查出小兒麻痹症,從此與拐杖輪椅為伴。但她借助家人與朋友的愛,借助對未來與上帝的信心,自由遼闊的人生在她眼前展開了!經過我們想像不到的努力,她最終成為名校西江大學英文系教授、韓國知名度最高的專欄作家、翻譯家,但卻開始與癌症搏鬥……

這是她第一本隨筆集,透過美麗真誠的文字,向世界傳播希望。

目次

自序 蜜蜂的無知

第一章 假如生活可以重來
偏偏
生命的承諾
假如生活可以重來
眼淚是愛的種子 
父親,對不起
請你摘掉我的面具
為愛留個位置
天堂就在你身邊
活著就是愛的延續

第二章 父親留給我的世界
媽媽的眼淚
我想去看海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考試
表裏不一的我
我們去賞花吧
父親留給我的世界
這輩子你好好活著了嗎
我叫瑪利亞
不得不平凡
你會拿什麼與人分享

第三章 放棄希望也是罪惡
一日為丐,終身為丐
留給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愛是萬國通用語
原來老師也老了
沒有希望是愚蠢,放棄希望是罪惡
美麗是上帝的筆跡
不可饒恕的罪過
死胡同的另一重意義
盲少年有什麼用
誰是老鼠賽跑的勝利者

第四章 愛會留下來
寫封情書吧
心痛無妨單相思
需要我幫忙嗎
把我的青春還給我
痛苦會消失,愛會保留下來
如果你是艾蜜莉
金剛的眼睛
我的拐杖
進入眼睛的愛
理解的季節
400年前啟程的星光

書摘/試閱

內文摘錄01
蜜蜂的無知

相對於蜜蜂的身體來說,牠的翅膀實在太小了,據說這種身體結構本來是不可能正常飛舞的。然而,蜜蜂卻不知道自己不能飛的事實,理所當然地以為自己能飛,於是,努力地扇動了翅膀,結果竟然真的就飛起來了。

儘管不知道這樣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然而,我寫文章卻與蜜蜂的無知非常相似。我的專業是英美文學,從上大學的時候就理所當然地以為,寫作就是指用英語寫作,從沒有想過是要用母語寫作,更沒有接受什麼專業訓練。而且,在閱讀方面,我平時也是儘量多讀英語書籍,幾乎是有意地不閱讀韓語書籍。也許是受上述所說的影響,現在我寫文章大部分還是用英語。

我只是像蜜蜂那樣漫不經心地扇動翅膀,所以,我的文章並非出於才華,而是源於本能。我既不懂得斟酌,也不懂得修飾,只是以粗拙的文筆,寫出原汁原味的心裡話,而不是先在頭腦裡醞釀成熟的想法。

因為受到生活環境和經驗的限制,我的文章大多數都取材於自身的經歷。雖然我的專業是文學,但我承認我的創造力著實不夠,而且對於自身之外所知的也很有限。常言道「文如其人﹂,我只能很慚愧地說,這些文章就是我自己,就是赤裸裸地站在廣大讀者朋友之前的我。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的噩夢,就牢牢地把我跟支撐我身體和腿部的拐杖,以及助行器聯繫起來。夢中的我,經常呆呆地坐在路邊,來往的人們紛紛駐足觀望,似乎要將我看穿。我感到又狼狽,又羞愧,直想趕快逃跑,然而沒有拐杖和助行器,我寸步難行,最後,只能無助地逃回到現實之中。

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又產生了類似的感覺。彷彿我坐在地上,別人紛紛在旁圍觀。我很想趕快起身逃跑,可是我站不起來,當然也無法逃走。驚慌失措之餘,我還感到無比羞愧,恨不得立刻找個地縫鑽進去。

儘管如此,書畢竟還是出版了,這又使我感到自豪。因為沒有別人出眾的才華,僅僅憑著「蜜蜂的無知﹂而寫下的這些文字,就要拿給別人看了;雖說有些不知深淺,然而,這未嘗不是獻給不管自己會不會飛,便開始盲目扇動翅膀的我,這種無知和魯莽之舉的喝采。如果因為不能飛翔,就不去嘗試,或者因為飛得不好,就半路放棄,那麼,現在的我,又能做什麼呢?

本書收錄的文章有很多都已發表在《泉畔》(韓國的月刊)。我要在這裡感謝泉畔出版社的李英姬女士,五年前是她最早邀我用母語寫作,並且鼓勵我盲目地扇動翅膀。另外,我還要向我的學生表達誠摯的謝意,他們是僅次於我的主角,只因為我是個欠缺活動能力和想像力的老師,而他們是我的學生,所以只能很無辜地動不動就變成我的素材。

教育,也就是偷窺學生的靈魂,因此我就是他們靈魂的小偷。我從他們年輕而清澈的靈魂之中,尋找著賦予生活價值,以及對未來寄予希望的寫作素材。

我還要感謝我的父親和母親,他們在這個燦爛的世界上,為我準備好了生存的種種理由。我的父親(已故張旺祿博士)在世的時候,是我最熱情的讀者,凡是我寫的文字,無論是英語還是母語,他都一定最先閱讀,並且親自為我修改。如果感到滿意,父親就會讚賞地說:「你寫得不錯。」據說,大聲說話就能讓靈魂聽見,我寧願相信這個「據說」是真實的,所以我在這裡要高聲呼喊:「爸爸,這本書怎麼樣?我寫得還好嗎?」

內文摘錄02
眼淚是愛的種子

儘管已經到了這個年齡,我依舊是一個很感性的人,經常不分時機和場合,隨心所欲地放聲大笑,惹來別人的白眼,有時候還會放肆地哭泣流淚。而且,哭泣的習慣更是我從小到大的痼疾,直到現在,母親偶爾還會咂著舌頭說:「我養了六個孩子,還是頭一次見到像你這樣哭起來沒完沒了的呢。每次只要一開始哭,你都可以整天不睡覺、不吃飯地哭個不停……」

小時候記憶中的自己也是經常哭泣,每次只要開始哭泣,家人就會想方設法讓我儘快停止。雖然每次也有很多哭的理由,但是只要一開始哭,為了什麼而哭反倒變得不重要了,只是為了完全忠於自己要哭的決定,故意動員各種悲傷的思緒,埋頭大哭。

母親經常說:「你這輩子要流的眼淚小時候都流盡了,現在你的命裡再也沒有要哭的事了。」現在,雖然我的命運之中「只剩了笑」, 雖然礙於體面再也不能放肆地哭了,但我還是懷疑,生活也許注定就是要和眼淚相伴的。

儘管我已經變成了大人,然而,愛哭的習慣卻與小時候沒有太大區別。我的眼淚既不是作為真正的成年人、作為教育年輕學生的老師分擔別人痛苦的憐憫之淚,也不是目睹社會不公而落的批判之淚,更不是反省錯誤的懺悔之淚。

那是感傷的眼淚,突然如發作般為生活悲傷哭泣;那是傲慢的眼淚,因為生活不能如我所願而憂鬱哭泣;有時候還是恐懼的眼淚,突然感覺我在這個世界上的存在是那麼陌生。另外,看到感傷的書籍和電影時,儘管我也會在心裡暗罵「一點兒意思都沒有,為了賺人眼淚,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然而眼睛裡還是不知不覺地凝結了習慣性的淚水。

《小王子》的作者聖艾修伯里曾經說過,悲傷是活著的證據,為他人而流的眼淚,是隱藏於人心的寶石。

我只是為了流淚而流淚,純粹是毫無意義的自我憐憫的眼淚,別說什麼寶石,恐怕就是扔了也不覺得可惜的小小沙礫。不過,最近我卻見到了三位真正流下寶石般眼淚的人。

不久以前,電視節目「體驗生活現場」播放了小提琴演奏家朴柳真在黑山羊農場工作的場景。他給山羊餵食,清理羊圈裡的糞便,還要出去放羊。除了拉小提琴,凡是牧童做的工作他每天都要做。

到了晚上,卡車開進了農場,朴柳真蹲在關進鐵籠即將裝上卡車的山羊前面。他從小在美國長大,韓語說得不太流利。他沙啞著嗓子說:「再見了,朋友。」這時的他已經是淚眼朦朧了。卡車開走的那一剎那,朴柳真突然神經質地大聲呼喊:「快逃跑,你們都快逃走吧!」

雖然我對音樂是門外漢,更不知道應該以什麼標準評價小提琴的演奏,但是朴柳真看著被運往屠宰場的動物而傷心落淚,這就足以讓他的演奏變得更加美麗動人了。

另一個人就是我們系的助教銀珠,她以志工的身分去照料孤兒院裡的孩子。有一天,她正在照料一個剛滿一歲的嬰兒,不料那個孩子突然呼吸急促,身體亂扭,發生了嚴重的痙攣。銀珠頓時萬分地緊張害怕,她大聲呼喚,但一時之間卻沒有人來幫忙。

銀珠緊緊地抱著孩子哭泣。後來,修女終於來了,說這個孩子是癲癇發作。

當時銀珠對我說:「老師,我還以為孩子死了呢。我就祈禱,只要能救活這個孩子,讓我做什麼都願意。有生以來,我還從來沒有這麼虔誠地祈禱過。」

即使是事後跟我談起,當下銀珠的眼睛裡依然噙著淚水。這時的銀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美麗。

第三位是身患晚期癌症的年輕媽媽,製作臨終關懷節目的電視臺,記錄了她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面對死亡,年輕媽媽留給九歲和七歲的兩個兒子這樣的遺言:「無論什麼時候你們都要樂觀開朗,如果爸爸娶了新媽媽,你們也要對新媽媽好。」

安葬完媽媽的那天夜裡,兄弟兩個相對而坐,給他們的爸爸寫信:「爸爸,我們會樂觀開朗地長大。不過,你千萬不要娶回新媽媽。」

幾天以後,當記者再找到兩兄弟的時候,九歲的哥哥首先跟記者打了招呼,笑著說:「你好!」「想媽媽了嗎?」 聽了記者的問話,孩子突然像軍人似地雙手緊貼身體兩側,挺直身體,揚起下巴,大聲回答道:

「對,很想。不過我們很樂觀開朗!」那瞬間,我分明感覺到鏡頭在搖晃。「不錯,的確是樂觀開朗的好孩子。」記者說話的時候,聲音在顫抖。孩子天真地認為,以軍人的姿態高聲說話就是「樂觀開朗」,就是堅守自己對媽媽的承諾。

很久以前,羅勳兒(韓國著名歌手,一九九六年榮獲第三屆大韓民國演藝藝術獎特別獎,二○○七年榮獲第五屆大韓民國環境文化大獎。)曾經唱過「愛是眼淚的種子」,然而眼淚又何嘗不是愛的種子呢。那些真心為別人落淚的人,他們的眼淚滋潤了我如石子般的心靈。

內文摘錄03
媽媽的眼淚

留學歸來已經十多年了,時間一天天地很快過去,當時帶回來的行李現在依然還堆放在閣樓。

昨天需要找出在美國大學裡用過的資料,我不得不開始整理堆放了十年的行李。於是,放在閣樓角落裡,用筆寫著大大的「英姬行李」字樣的箱子進入了我的視野。

我出國留學的時候,我們家搬到了現在住的地方。當時,母親把我用過的東西統統收拾起來,放在這個箱子裡。我發現,在高中大學時代和朋友們來來往往的信件、筆記本、試卷等陳年舊物之間,還夾著一個很舊的盒子。

打開一看,裡面竟然裝著我小學用過的東西。我隱約想起來了,這是我小時候比生命更愛惜的寶物箱。和弟弟妹妹爭搶而來的漂亮珠子瓶、各種獎章,以及模仿我喜歡的漫畫家嚴希子、樸基俊、金鐘來等人漫畫的繪畫作品,還有最下面寫有「三年七班47號張英姬」的日記本等等,全部都在這裡。

出於好奇,我翻開了日記本。字跡很整齊,不像出自小學三年級學生之手(現在我的字跡反而是出了名的潦草)。「妹妹出生的日子—啊,又是女兒」、「M&M巧克力戰爭」、「世界上最討厭的孩子」等有趣的題目映入眼簾。

我暫時放下了整理行李的事,開始讀起了日記。狹窄而黑暗的閣樓,突然被十歲少女的夢想和希望照亮,與小時候的記憶相比,長大後的記憶顯得一片蒼白。

每篇日記都以「今後一定要……」的決心形式結束。例如,「今後一定要和妹妹相親相愛」、「今後千萬不能再臨時抱佛腳了」等等。錯把「決心」當成「實踐」的天真,太有趣了,於是我就繼續翻看日記。突然,我看到十二月十五日的日記題目:「媽媽的眼淚」。

今天早晨,我又是被媽媽裝煤灰的聲音吵醒的。輕輕推門一看,外面下了一夜的雪,媽媽正往籃子裡裝煤灰。今年的雪格外多,我們家的煤灰不夠用了。上學前,媽媽總在家和學校之間往返多次,鋪了一層煤灰,白雪上面畫出一道褐色的線,走在上面一點兒也不滑。但是,回家的時候,因為是下坡路,而且雪已經結了冰,所以路很滑,媽媽就背著我回家。可能是我太重了,到家的時候媽媽氣喘吁吁,額頭上出了很多汗。寒冷的冬天也有會出汗的人!那就是我的媽媽。突然,我感覺媽媽額頭上流淌的汗水像是眼淚。因為背我回家太累而哭嗎?還是因為想到「我要是死了,你可怎麼辦」而哭呢?媽媽,等我二十年,我要做一名輕而易舉就能治療小兒麻痹的醫生,讓我來背媽媽。

看著日記,我的嘴角蕩漾著微笑,眼睛裡卻閃爍著淚花。提到自己的夢想,我用了「輕而易舉」,十歲孩子對社會的信任太有趣了,我忍不住笑了起來。想起當時母女兩人每天為了上學而展開的頑強鬥爭,我又忍不住要流淚。

現在回想起來,在我的學生時代,上學本身對我來說就是個問題。我們家總是要搬到我就讀的學校附近,距離學校最多不過兩、三百公尺的距離。對我來說,這已經很遠了。尤其是下雨或下雪的日子,上學簡直就像進行一場殊死搏鬥。

每天早晨,我們兄妹六人都在為開始一天的生活而展開各自的戰鬥,而媽媽總是被我獨佔。為了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媽媽用厚厚的棉花親手給我做了褲子,先加熱,然後幫我穿好。還有洗臉刷牙、吃早餐,幫我戴上助行器。全副武裝之後,我們母女又展開了上學之戰。

小學三年級之前,母親一直背著我上學。這還不算,為了帶我去洗手間,每隔兩小時她就要去一趟學校。

那時候,我好像患上了神經性遺尿症。母親來的時候,我不想去洗手間,可是母親剛走,突然就急了起來。為此,母親總是心急如焚,有空就往學校跑。

每當母親和我一起走路的時候,同學們就跟在我們身後嘲笑我,或者模仿我走路的樣子。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很神奇,上小學時,我似乎已經懂事了,要麼就是太不懂事,至少表面能做到視若無睹。有時反而故意把助行器的聲音弄到最大,眼睛盯著前方大步前行。
 
然而,母親卻很難適應這種狀況。每當有孩子跟隨在我們身後的時候,她總是緊張地高昂著頭,像是有人在身後拿槍對準我們似的。走著走著,她會猛地轉過身來,尖聲說道:「還不閉嘴!她礙著你們什麼事了!」

母親平時總是小心謹慎,默默無語。但是為了能讓沒有活動能力的女兒在這個世界上立足,她不得不成為捨身奮戰的勇士。下雪的日子,她在雪地上鋪煤灰;下雨的時候,她一手抱著背上的女兒,一手撐著雨傘,充當女兒的領路人和盾牌。母親的每一天都是悲傷而艱苦的戰鬥。

不僅如此,我還動不動就需要手術,連續兩三個月住院。每次升學的時候,我都因為身有殘疾而得不到參加考試的資格:我一定會很努力的,求求你給我個機會。任憑我苦苦哀求,這個社會還是把我推向懸崖盡頭。即便這樣,我還是頑強地活著,那就是因為母親啊。

母親從來沒有在我面前流過淚,這是對我無聲的教誨。她告訴我,眼淚無法征服這個世界上的悲傷。但是,十歲的女兒也不可能錯過流淌在母親心中的「媽媽的眼淚」。

「神不可能無處不在,所以神創造了母親。」這是我看過的一本書名。今天還在某個地方背著不會走路或者眼睛看不見的子女,流淌著眼淚般的汗水攀登臺階的母親;深深地嘆息著說「我死了你可怎麼辦」的母親;拉著「非正常」子女的手,感受著人們熱辣辣的目光、昂首挺胸走路的母親;勇敢忍耐而且堅強自信的天主般的母親,我為你們孤獨的鬥爭加油,我把愛獻給你們,也把這篇拙文獻給我的母親和天下所有的母親。

內文摘錄04
沒有希望是愚蠢,放棄希望是罪惡

有人請我介紹一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名著。對於我這個以閱讀名著為業的人來說,本不是什麼難事,但是讓我在如此多的名著當中僅僅挑選一部,實在是很有壓力,而且也頗為躊躇,就像從自己珍愛的物品當中挑選最珍愛的一樣,還沒開始挑就已經眼花撩亂了。

每件物品自有值得珍愛的理由,每部名著也都有不同的味道和芳香,透露給我們的資訊也各不相同。有的作品人物很讓人喜歡,有的作品文體優美,還有的作品則因為感人或者含有很深的哲理,而令人愛不釋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應該是完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作品。期末考試要考「二十世紀美國小說」,好奇心促使我出了這樣的題目:請指出本學期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並簡要說明理由。

這個學期總共閱讀過六部小說,《老人與海》理所當然獲得了最高的票數。學生們給出的理由則五花八門,有的甚至令人哭笑不得,例如「篇幅很短」、「英文比別的作品簡單」,更多的還是類似這樣的理由:「老人的耐心值得尊敬」、「透過這個故事學到了生活的本質」、「找到了應該怎樣生活的答案」等等。

誠如我的學生們所說,《老人與海》的篇幅不會讓人感到有負擔,文法簡單,並且教人們如何生活。這部小說既是海明威的後期代表作,也是他獲得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故事摘要如下:

聖地牙哥老人是在哈瓦那捕魚的漁夫,生計十分艱難。他在海上度過了一生,現在雖然已經年老力衰,卻還能帶著鄰家少年馬諾林乘船出海,繼續自己喜歡的漁夫生活。

老人已經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捕到一條魚,少年的父母只好把兒子送到另外的船上去做助手。這次,聖地牙哥老人獨自去了遠海,他捕到了一條龐大的旗魚。經過長達三天的殊死搏鬥,老人成功地把大魚掛在船尾,踏上歸途。

不料,鯊魚群聞到旗魚的血腥味,尾隨而來。為了驅趕蜂擁而至的鯊魚,聖地牙哥老人冒著生命危險,再次和這些更兇猛的傢伙展開了搏鬥。

最後,當老人終於抵達港口的時候,他抓到的旗魚,已經被鯊魚群吃得僅剩下一副可憐的骨頭架子。老人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到位於山坡上的窩棚裡,昏昏睡去。老人睡覺的時候,少年馬諾林看著老人傷痕累累的手,流下了眼淚。

如果只看故事摘要,很容易認為這篇小說,與我們常說的海明威的虛無主義思想一脈相承,然而,在大魚和人的頑強搏鬥中,海明威這次強調的並不是勝負本身,而是誰更有尊嚴地戰鬥到最後。

人和魚在茫茫大海上進行的悲壯戰鬥,不能簡單地以勝敗而論,重要的是看誰能憑藉崇高的勇氣和耐心戰鬥到底。老人在魚身上插中了魚叉,握緊繩索,等候大魚浮出水面。大魚為了掙脫魚叉而奮力掙扎。魚和老人之間的緊張對決,此時已經演變為置生死於度外的榮譽之戰。

面對這個被自己逼入絕境,為了求生而垂死掙扎的敵人,聖地牙哥老人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他大聲呼喊道:

「啊,我的兄弟,我從來沒見過比你更美麗、執著、高貴的魚。來吧,殺死我也好。現在,無論是誰殺死誰,我都無所謂了。」

老人感覺魚和自己都被拴在同一條命運的繩子上了。因為魚生而為魚,因為自己是漁夫,兩個命中註定要一決生死,各自都是為了順應自己的規則而戰。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戰鬥,最後還是魚死了,浮上了水面,然而老人卻沒有什麼勝利的感覺,而是對這條大魚充滿了憐憫。往後,每當鯊魚撕咬大魚軀體的時候,他都會感到無比的苦痛,彷彿是自己身上的肉被撕裂了。

這部作品中最著名的句子,就是老人在和魚戰鬥的時候反覆說過的話:「人可以被毀滅,但是不能被打敗。」

這句話代表了老人的決心:雖然肉體的有限生命會輕易結束,但是靈魂的力量、意志、克服逆境的鬥志將會永遠持續,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死亡。

從個人角度來說,這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還是老人為了保護死去的旗魚,而竭盡全力對付鯊魚時所說的:「沒有希望是愚蠢,放棄希望是罪惡。」

生活中處處潛藏著危險和不幸,然而懷著「可以被毀滅,不能被打敗」的精神生活,卻很崇高。而且,如果沒有希望,那麼戰鬥就太過悲壯了。希望現在的痛苦終究會消失,希望有人在黑暗中伸手相助,希望明天充滿光明等。

只有心懷這樣的希望,我們的奮鬥精神才會發光,我們對於生活的自信心才會出現。沒有這樣的希望就是罪惡。因為看見光明也閉上眼睛,就像把自己關進黑暗之牢的自殺行為。

與其說《老人與海》是小說,不如說它更像是莊嚴的敘事史詩。老人面對痛苦和死亡的威脅也依然保持著沉著冷靜和不屈的勇氣,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

我提醒學生們,這部小說中還有個「人物」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聞到旗魚的血腥味而追來的鯊魚群。牠們沒有選擇緊張而危險的正面戰鬥,而是為了掠奪老人的戰利品而攻擊漁船,這與老人和旗魚之間堂堂正正的戰鬥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為了撕咬死魚的血肉,鯊魚群拚命追逐老人,無疑是卑鄙而低賤的機會主義者的象徵。

有的學生自稱得到了關於「應該怎樣生活」的答案,至於他們的具體想法是什麼,我不得而知。透過這部作品,我至少希望同學們能學習老人在苦難中堅忍不拔的奮鬥精神,懂得為了目標竭盡全力、勇往直前直達終點的道理。

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學會一點,即面對危險也絕不放棄希望的執著。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年輕的學子能透過這部作品獲得「不要像鯊魚那樣生活」的警示。我希望大家不要學習那種成年人慣常使用的鯊魚群手段,好比無恥的機會主義者,不付出努力,對於別人的東西瘋狂地掠奪;或是卑劣的利己主義者,不顧別人的痛苦,只要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便毫不猶豫地踩著別人往上爬;還是不爭氣的失敗主義者,先斷定這個世界是個可怕的地方,不適合獨自戰鬥,於是明知齷齪,也要去勾結他人狼狽為奸。

馬諾林緊緊握住老人傷痕累累的手,流下了感動的眼淚,並且決定繼承老人的事業。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有這位少年的心靈和追求。

內文摘錄05
四百年前啟程的星光

我還在四、五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家裡停電了。媽媽在漆黑之中找不到蠟燭,就叫哥哥去買。

我們家兄弟姊妹眾多,原則就是哥哥姊姊照顧弟弟妹妹,比我大六歲的哥哥負責的是我。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他都經常背著我走來走去。

就連在玩拼圖或者彈珠子的時候,我也趴在他的後背,他說這樣才能抓穩重心(這當然只是找藉口幫忙媽媽分擔辛勞),即使不是必須的時候,他也要背著我。

那天也不例外,哥哥背著我出去買蠟燭。除了遠處傳來的狗叫聲,周圍死一般的寂靜。經過黑一片的小巷,走向村口小鋪的時候,哥哥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天空對我說:

「英姬,看那邊,銀河!」 啊,當時看見的銀河令我終生難忘。黑漆漆的夜空裡,彎曲的星群形成了巨大的光流。

這時,哥哥指著一顆分外明亮的星星說:「看見那顆北極星了嗎?北極星距離我們有四百光年。現在我們看見的星光是四百年前離開北極星的。」

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光年是什麼意思,哥哥自然也不指望我能理解。也許那天他在學校裡恰好學到了這個詞,也許是周圍的安靜讓他冒出什麼可怕的想法,於是隨便找個話題說說,好讓自己沒時間再胡思亂想別的事情。

那天晚上,我只顧著看銀河那富有衝擊性的莊嚴和美麗,哥哥的話聽聽也就過去了,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那次看見美麗的銀河,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那麼壯觀的景致。曾幾何時,我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驅車進入山中,儘管有群星在我的頭頂閃爍,然而比起小時候看見的銀河,實在算不得什麼。

後來,每當我仰望夜空的時候,我就會想起當時看見的銀河,尋找四百光年之外的北極星。

四百年前踏上旅程的光芒以光的速度旅行,終於在今天抵達我的視野,成為我眼中閃閃爍爍的星星,想一想,無論如何這都是令人驚異的事。

每當傷心和鬱悶時,我也會抬頭仰望夜空。天上當然不會有銀河了,然而這卻不妨礙我尋找北極星。我想不只是我在仰望星空,或許某時某地也有許多和我一樣的人。

四百年前出發的光芒終於到達地球,進入我的視野。是不是有位貴族少年,一邊思念心愛的姑娘,一邊抬頭仰望北極星?是不是有位穿著草鞋的流浪漢,一邊遊走於山川河嶽,一邊抬頭仰望北極星,尋找東南西北?當然,那些人如今都已經化作塵土,杳無痕跡了。

在遼闊無邊的銀河系,地球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點,這個點裡的我們自以為是,彷彿擁有整個宇宙似的大聲喧嘩。就像蟻王生活在纖細如絲的蟻穴裡,卻驕傲得自以為擁有整個地球。

比起無盡的時間長河,我們的七、八十年的生命不過是眨眼之間。不論我們如何留戀不舍,歲月還是短暫得令人惋惜,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卻還要用高超的才華將時間片片分割,分別用來憎恨、仇視、懷疑,甚至向別人施加苦痛。

從現在開始再過四百年,那束離開北極星的光芒,又將遇上哪雙在大地上仰望夜空的眼睛呢?那時,會不會有個複製人,望著那顆星星,感嘆自己的命運?會不會有個與人類思維相同的機器人,望著那顆星星,夢想著向人類發動叛亂?

可以確信的是,等到那時,張英姬已不能留下哪怕草芥般的痕跡。

我以為自己存在的短暫時間,跟只是一個點的空間,就是整個宇宙。常常這樣抱怨生活:你為什麼要惹我,為什麼總要把我生吞活剝?我總是這樣耿耿於懷,吐口水之後轉過身去。

我忽然為自己狹窄的心胸,感到羞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