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簡體書)
滿額折

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6 元
定  價:NT$ 276 元
優惠價:87240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講述了我駕車漫游中國大陸的經歷。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國駕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駕車漫游于中國的鄉村與城市。這七年也正是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期,單在北京一地,每天申領駕照的新人就有一千多,其中有好幾年,乘用車銷售額的年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五十。僅僅兩年多的時間,中國政府在鄉村所鋪設的公路里程數,就超過了此前半個世紀的總量。《尋路中國》一書有幾條不同的線索。它首先敘述了我由東海之濱沿著長城一路向西,橫跨中國北方的萬里行程;另一條線索集中講述了一個因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而發生巨變的鄉村,在這里,我特寫了一個農民家庭由農而商的變化經歷;最后,則是中國東南部一個工業小鎮的城市生活場景。書中所描述的這種由農而工而商、鄉村變身城市的發展,正是1978年改革以來中國所發生的最重要的變化。《尋路中國》。是我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之尾曲。它探討經濟,追蹤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如前兩《尋路中國:從鄉村到工廠的自駕之旅》那樣,它研究中國的核心議題,但並不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來展現中國變革的實質。我經常在一地連續呆上數月、甚至數年,跟蹤變化。我不會僅僅聽主人公自己講述,我會睜大眼睛,看著他們的故事在我面前一點點展開。這三本書橫跨了我的中國十年,從1996至2007~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處于世紀之交的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更重要的是,這是鄧小平去世后的第一個十年。在這十年中,中國歷史的面貌開始變化,大規模的政治事件與強力領袖開始從中退卻。相反,中國巨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干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的決定因素。從《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尋路中國》,我所講述的都是他們的故事。

作者簡介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

中文名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以及《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的撰稿人。
他成長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在普林斯頓主修英文和寫作,並取得牛津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海斯勒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更從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他的旅遊文學寫作之路。
海斯勒散見於各大雜誌的旅遊文學作品,數度獲得美國旅遊寫作獎。他的紀實三部曲中,《江城》一經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太平洋圖書獎”,《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亞洲圖書等殊榮。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讚為“關注現代的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太棒了!彼得·海斯勒的《尋路中國》,是我讀過的描述當代中國日常生活十分好的一本書......彼得在中國待了很久,作為《紐約客》的記者,他通過駕車環遊的方式捕捉現代中國。”
——托尼·惠勒(Lonely Planet創始人)

“毫無疑問,彼得·海斯勒是關注現代中國的甚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他對當代中國的描寫,極富人性。”
——《華爾街日報》

“何偉的筆下是真中國,是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南方人物周刊》

本書是《紐約客》專欄作家海斯勒的中國紀實三部曲之尾曲。《江城》講的是地理,以地為中心;《甲骨》講的是歷史,以時為中心。《尋路中國》探討經濟,追蹤發展的源頭,探究個人對變革的應對。如前兩本書那樣,它研究的是中國的核心課題,但它不是通過解讀著名的政治或文化人物來實現這個目的,也不做宏觀的大而無當的分析,它相信通過敘述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來展現中國變化的實質。

目次

第一部 城牆
第二部 村莊
第三部 工廠
致謝
資料來源
譯後記

書摘/試閱

這條道路沿線的小鎮上,曾經都有重兵把守,可現在卻正迅速地成為一座座空城。無論何處,只要我停下車來,當地的人們都會告訴我,大多數年輕人已經離家外出了。這一帶的生活不容易——長期以來,局勢一直不穩定。數千年來,影響這些偏僻之地的,多是一些非人為的因素,有時甚至是來自外部世界的某種強烈需求。在古時候,這些地區位于疆域邊界:像破胡這樣的地方有時候勉強能采用中原地區的農耕方式,但更往北去,那兒的土地只適合放牧。牧羊人的天性,就是隨時遷移,而中原漢人喜歡在自己的耕地上扎根定居,因此很容易成為攻擊的目標,而且雙方的文化沖突總是惡性的。公元前2世紀,漢代一位大臣如此描述游牧部落:“來如疾風,去如閃電。”“居住無常,難以馴服。”有一位皇帝說,與游牧部落作戰“如同與影相斗”。另一位官員形容他們“覬覦谷物,人面獸心”。 游牧民族多不是侵略者——一般而言,他們對攻城掠地不感興趣。他們要的,是漢人的財物,不是漢人的文化,這一點一直讓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煩惱不已。南方的情形略有不同,中原王朝在南方的擴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文化壓制,而不是武力征服。美國歷史學家亞瑟·瓦爾德隆寫過一本書,書名是《中國長城》。在這本書中,他記述了明朝時期發生在北方地區的幾次沖突。他告訴我,在這個問題上,弄清楚中原人的立場十分重要。“對他們來說,那不是指中原文化,”他認為,“那是指所有文化。任何人都自然應該遵從——不管他是哪個民族,這就像每個人都得接受做牙科手術要使用奴佛卡因的道理一樣。總體情況基本上是這樣的。中原帝國向南擴展的過程中,不是中原人在遷移,而是當地人改變民俗。他們偽造家族圖譜,修建祭壇——他們的所作所為,跟任何想進行文化入侵的人一模一樣。時至今日,這就是中國人的力量。這不是武力。他們不需要密探,不需要臥底。有某種東西讓他們成為中國人這個群體的一員,而正是這個群體令周圍的人對它產生興趣。” “首先對此不感興趣的,就是騎馬的游牧部落,”瓦爾德隆接著說,“這令中原人十分頭疼,因為他們已經用文化這個東西,把其他幾個邊上的外族人都牢牢地束縛住了。可騎馬的游牧民族不管這一套。他們只管跑過來,強奸婦女,放火劫合。對中原人來說,這個問題如同美國人遇到基地組織這個麻煩事,只會招人更加怨恨。美國人總是認為,那些人對我們應該再多一些了解。教他們學做美味、老式的美式燒烤,把我們的生活全貌展示給他們看,他們肯定會喜歡這一切!可是,這根本不管用。在中國的文化里,同樣存在類似的錯誤路線。是對文化這一力量保持極度信賴,還是要有訴諸武力的意識,這兩者之間存在錯誤路線。” 幾千年來,中原人的反應基本上徘徊在這個路線兩邊。他們有時對游牧民族采用進攻的方式,而且跟“野蠻人”一樣,時常采用極其殘暴的手段。中原士兵血洗營寨,屠殺婦女兒童;他們使用生態戰術——縱火燒毀牧場,以期用饑荒逼出游牧部落。當然,中原人還修筑工事,在北方修筑的一堵堵城墻延綿數公里。這種戰術在明代尤為重要,因為這個王朝太贏弱,根本沒辦法招架游牧部落的進犯。 游牧部落的問題很復雜;漢人的解決辦法同樣如此。像明朝這樣的朝代,會把各種策略結合起來使用:他們嘗試過進攻性的對抗辦法,他們修建起具有防御功能的道道城墻,他們也依靠貿易和外交手段。明代皇帝曾經賜與蒙古首領物品,并對其加官晉爵,讓他們在邊境沿線的要塞之地主持貿易。殺胡就是這樣的地點,在明代它一度成為有名的貿易中心,城墻之外的人們爭相前來與中原漢人進行物品貿易。不過,這種貿易通常是不對等的,因為除了馬匹,游牧部落拿不出什么東西可以滿足中原人的需求。而政府往往要對這樣的貿易點進行嚴格監管,一個原因是他們不想讓蒙古人換到可以制造兵器的鐵器物品。最終,出現了無法超越文化的分歧。中原人長于種植莊稼,生產商品,他們主導了集市貿易。蒙古人不具備管理才能,但卻長于劫掠。這樣一來,無論早晚,這兩個迥然相異的族群間都會產生暴力沖突。 時至今日,外國人仍舊需要中國人提供的各種商品,但是,他們無須再跑到殺胡這樣的地方去尋找他們需要的東西。這一次仍是這樣,來自外部世界的需求改變了這個偏僻的地方。長城依舊從村子的中心地帶穿越而過,烽火臺依然在山間谷地高高聳立著。在我到訪過的地方中,這兒曾經修建的防御工事最為密集,可也最寂靜無聲。整條街道相當于一個大卡車停靠點——沉靜的街道上,開著一排生意清冷的廉價餐館,和幾家汽修場,為那些即將去往別處的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務,那是當地經濟結構中僅存的東西。當年的游牧部落一直未能在此處站穩腳跟,到南方的工廠里做工的誘惑卻攫取了這個地方的人心。殺胡正在一點點地走向沒落——在塵土飛揚的大街上,看不到年輕人。 開著車時而西行,時而南下,我一直循著蒼頭河前進,兩岸散布著一座座烽火臺。出了河北地界,土地越來越貧瘠,我所處的位置已經是中國正北方的黃土高原之上。人們居住在黃土之上——這里的土層淺薄干燥,原本就是從戈壁灘或者西北部其他沙漠吹過來的黃沙。幾千年來,風沙在這一帶形成了次堆積層,黃土厚達一百八十多米。這樣的土壤雖不穩固,卻也肥沃。一段時期內,這個地區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幾個世紀的人口過度增長使得它現在一片荒涼。樹木砍掉之后,人們開始在山坡上開墾出梯田,后來,這個地方看上去就純粹像是~個人類建筑:用泥土做成的千層餅。雨水稀少——每年大概二十五厘米——可再少的雨水也會在松散的土壤上沖刷而過。小溪的河床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溝。哪怕是很小的一條溪流,也能在山坡上沖刷出深達幾十米的壕溝。多數農民居住在黃土坡上開鑿的簡易窯洞里。這樣的窯洞冬暖夏涼,一遇地震,幾成災禍。據明朝文獻記載,1556年發生在這一地區的一次大地震,奪去了幾十萬人的性命。 長城不是這個地區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毫無疑問,它起到了部分作用。城墻修到哪兒,它就吞噬掉那兒的自然資源,明代的史料記載了修筑長城所需要的各項成本支出。近年,美國歷史學家石彬倫對筑墻工程中的各個數字進行了分析。據他估計,每燒制、鋪裝一塊磚,士兵們需要燒掉七點五公斤木柴。即便是在用夯土或者原石筑墻的地段,士兵們也需要用木柴生火做飯,衛戍部隊的收入來源則主要依賴伐木業。石彬倫的研究表明,在明代,維持城墻的開支僅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由政府財政撥款,其余則要靠士兵們通過伐木取得收入來補齊。有些官員抱怨說,這樣的行為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地表砍伐得光禿禿的,馬背劫匪更容易入侵。 四個世紀之后,在這片根基淺薄的土地上,用夯土筑成的一座座建筑物好像成了唯一具有永恒意義的符號。我駛過一個個山坡,底下的溝谷又深又陡,種著莊稼的梯田好像隨時都會碎成齏粉——唯有那些烽火臺好像在隨時準備迎接戰爭。它們那方正的外形從幾公里遠的地方也能看見,穩穩地騎在那些被開墾成臺地的山巒之上。在我駛過的路邊,有一個烽火臺,上面刷著一個字:土。這個刷成白色的字有六米高。又過了一會,我看到了另一個字:水。如果這兒的烽火臺正在傳遞某種信息,我竟沒有弄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停下City Special。在水平方向上掃了一眼,我才發現,四個緊挨著的烽火臺上面都刷著大字。合在一起,它們構成了一個簡單的句子,但前后鋪開有一點五公里長。這幾個字橫跨溪流、峽谷,以及溝壑縱橫的山坡: 保水固土 P32-35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4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