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太極拳體用論據
滿額折

太極拳體用論據

定  價:NT$ 340 元
優惠價:79269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商品簡介

第一章 太極拳命名由來和意義
第一節 太極拳的命名
太極拳的命名並不久遠,早先此拳法叫「長拳」或「十三勢」,後定名為太極拳。太極拳這一名稱是在清末民初才叫響的。當然,太極拳法的形成是通過幾代人的努力鑽研和實踐才逐步完善起來的。
據傳,最初有人在深山老林中見到了兩種動物在搏鬥,激發了靈感,而發明了這套拳術。這兩種動物就是一蛇一鳥,牠們以弱肉強食,各以爭生存保性命進行幵殘酷的搏鬥,雙方搏鬥得相當激烈,把全身的本領都施展出來。在牠們搏鬥當中,雀鳥的動作全身攻擊力多是剛勁;蛇體的動作攻擊力多是柔勁。據此,我們的先輩才得以體察出剛柔二勁,即「蛇纏、雀躍」。將此運用到武功上來,就發明了這套拳法。
因此,無論是「體和用」都以此理類推。比如在打這套拳時,強調要鬆,要穩,要慢,要勻,要靜,要順達,要柔和,要舒展,要心平氣和,還要滔滔不斷的,一氣呵成的打完這套拳,這就是「蛇纏」體的要求。要快,要脆,要急,要促,要速,要緊迫,要剛強,這些都是雀鳥的形體實質,所以稱之為「雀躍」體。即「蛇纏雀躍」二者相合,合二為一,表現在外柔內剛,綿况捲鐵,也就是常說的剛柔相濟等術語。
在操練時,行拳分「體用」。「體」就是拳的主體;「用」就是拳中姿勢的運用。在行拳中「擰、裹、鑽、翻、螺、旋」是蛇形體之柔為主,稱之「體」;在技擊上要求發力以「崩、砟、驚、彈、抖、搜」是雀躍以剛為主,稱之為「用」。
先人通過長期觀察和實踐,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按「太極」的演化變通哲理,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靜極必動,動極必靜,柔中蓄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將兩種勁結合起來,稱之為「太極勁」。此即是太極拳的命名來源。
太極拳它的意義是武術。「太極」是中國古老的一個哲學名詞,而不是一個空洞的術語,它是相對並存的陰陽關係。陰陽包含幵兩個對立的性質和現象,比如:剛柔、反正、伸屈、上下、左右等等。「拳」是武術,「武」是力量的象徵;「術」是變化,又是技術、技巧的概括。所以用「太極」解釋「武術」、功力,功法,應用,也就是武術就範於「太極」的理論,這又是「太極拳」命名的根據,也是武術先輩的良苦用心。
王宗岳太極拳論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講的是太極拳拳理與內功。又曰:「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就是說的拳路。所以,太極拳是內功和武術,合修並練獨有的一套內功拳法。
拳訣云:
無極混元妙無窮,有極太極生其中。
內動外靜有極理,外動內靜太極行。
二儀分清術中易,變化無窮又無終。
太極拳是養生的一種內功拳法,而又是技擊性很強的武術。無論是身體強弱,都可以鍛煉,適應性也很強,不限年齡,只要堅持鍛煉就能受益。
太極拳本屬「內功拳」,通常人們又愛稱其為「內家拳」,作者認為欠妥。「家」是人家,或說成張家、李家,證明家是住人的。以家分人,以人分家都可以。以拳分內家外家不合理。如,俗家人,是在家人。如,出家人,就是僧人、道人,或稱僧家、道家。不知哪位先人考慮不周,將拳的「內外功」修煉的側重用家來分,這顯然是不對。因此,本書通稱寫「內功拳」,希望讀者見諒。

第二節 太極拳九訣、五要、八十一式
師傳與承系
「九訣五要八十一式太極拳」係吳孟俠先生(一九○六︱︱一九七七)得傳於楊班侯之摯友牛連元先生。
牛連元,四川人,經商可稱富有,與楊班侯有金蘭之好。天津「玉泉山」汽水公司經理李壽泉,人稱李大爺,又與牛連元是八拜之交。
牛先生做生意貨物多由水路進入天津,再銷往北京。牛先生到天津後多住李大爺家中,到北京又多住楊班侯家中,三人關係密切。
在早期由於社會問題,楊班侯有吸鴉片煙的嗜好,經濟條件多處窘境。牛連元時常慷慨相助,並足供楊之嗜好。楊不勝感激,愧己無以相報,後來幾次提議將自己之藝傳於牛連元。牛連元知楊之手重,無人敢向其求教,幾次都婉言謝絕,並說自己是個商人,無意進入武術界。楊班侯解釋說:「武道並非專為與人相爭,實乃健體強身之術也,請勿多慮。」由此,牛先生接受了楊班侯這友情的回報,獨得班侯之「九訣」和「八十一式大功架」之真諦。
一九二六年牛連元年近七旬,一次來天津到李大爺家中,與李談話時提問三女有無婚配,李說:「已經結婚了。」牛先生問是個甚麼樣的人物時,李大爺說:「人很好,能幹,愛好武術。」牛先生聞聽好武術,就馬上問:「好甚麼武術?」李答:「聽說練太極、形意、八卦甚麼的。」牛先生聽後很高興的說:「快請來我見見。」隨之派人去叫。
吳孟俠進客廳,李大爺介紹了自己與牛先生的關係。吳隨之見禮入坐。
牛先生問吳會甚麼功夫,吳回答:「學形意、太極、八卦等。」牛先生特意叫吳孟俠演練一下太極拳看看。吳只好到院中練起太極拳來,可是練了不到半趟,牛先生看幵不耐煩的說:「不行,停!」隨之解釋說:「你學的這套太極拳健身尚可,實用不行。」吳當時聽了很吃驚,心想我還沒練完就說我不行,想必你一定就行?心况並不舒服,雖是這樣,表面表現得還很謙虛,隨說:「請您指教。」牛連元也知吳內心不服,說:「你會推手嗎?」吳答:「學過。」牛連元道:「好,來,過來推推手。」隨走到吳孟俠面前。這時吳見牛連元身材不高,約一米六幾,比自己一米七幾顯得差很多,這樣一個老人怎麼能行呢?
據吳師與我介紹當年的情景時說:「牛老師七十來歲,身材不高,但很精神。開始搭手並沒有把老人放在心上,想與他比劃也就是了。沒想到搭上手以後,手就拿不回來了。只覺得兩手像扶在滑車上一樣,身不由自主。見牛師稍抖彈一下,就覺得像觸電一樣跌出丈外。反覆幾次都是如此。」隨之請求拜牛先生為師。牛先生非常豁達開朗,並說:「我和你岳父有這種關係,我又不算武術界的人,還拜甚麼師,我教給你也就是了。」從此,吳得到牛先生的傳教,學得了楊班侯「大功架八十一式」,並得有「九訣」之秘傳。
吳師得藝後珍藏多年,不肯輕易外宣。在他的自𤉸中寫道:「一九四○年前後為訪友走遍大江南北,在雲南省昆明市,經金一明先生介紹認識了吳志青。當時吳志青在西南大學任職為武術教授,吳志青對太極拳造詣甚深,經楊澄甫先生傳授十餘年,對太極拳認識、功夫與經驗各方面,實非泛泛之學,並曾編著《太極拳正宗》一書,送余詳閱後,書內並無楊氏『九訣』之刊載。既為『正宗』,當有衣缽之傳住,經盤桓互相研討之下志青才言及,當楊澄甫先生在世時,也未聞其說。
經志青請益,余當將『九訣』中之三個訣法傳授,即『十三字行功訣』、『八字法訣』和『虛實訣』,並加以詳釋。故吳志青在一九四二年再版《太極拳正宗》一書中附有『太極詮真』將此三訣即刊載其內。在書中稱讚這些訣說:『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句有一句之法,字字珠璣,句句錦繡。』此後,在武術訪友中,又曾相識幾位太極拳專家,但談及此『九訣』皆是聞所未聞。實未能獲得此傳授之故。由是深知此訣一般人難能道及,而『九訣』實為太極拳體用之竅要與精粹之所在。」
由此可見,吳孟俠先生對這「九訣」考證是多麼嚴謹。
解放後,吳師孟俠先生在天津市和平路壽德大樓三樓二十八號,收徒傳藝。最早是在一九五○年得此藝者蒙玉璋(一九○九︱︱一九七九),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他深追此藝,鑽研數年得其大成,對九訣和八十一式有獨到見解。
我在一九五三年拜師求學此藝,平時多受蒙師兄教誨,受益匪淺。後來我和眾師兄弟們商議,動員老師將此藝著書立說留給後人,吳師接受了我們的意見,我們對此也作了資助。在一九五八年正式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歷時四年,在此期間反反覆覆經過改題刪稿,費了很大曲折。在出書前,吳師思想矛盾重重。因想到書出以後會有人抄襲,或剽竊以致亂真,因而將「九訣」中「亂環訣雙訣」中之「三環九轉訣」抽了出來,為後世以作「葆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6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