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01)
簡體書 (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96)
無法訂購商品 (9)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57)
無庫存 (4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6)
$200~$399 (65)
$400~$599 (74)
$600~$799 (55)
$800以上 (5)
出版日期

2024年 (6)
2022~2023 (64)
2020~2021 (54)
2018~2019 (77)
2016年以前 (4)
裝訂方式

平裝 (204)
作者

黑格爾 (10)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9)
康德 (7)
伯特蘭‧羅素 (5)
(德)黑格爾 (4)
亞瑟‧叔本華 (4)
休謨 (4)
柏拉圖 (4)
亞里斯多德 (3)
埃德蒙德•胡塞爾 (3)
孟德斯鳩 (3)
約翰‧斯圖爾特‧彌爾 (3)
約翰‧洛克 (3)
蒙田 (3)
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 (2)
亞當‧史密斯 (2)
亞里士多徳 (2)
亞里士多德 (2)
切斯特•巴納德 (2)
墨子及其弟子與墨家後學-原著;孫詒讓-注疏 (2)
出版社/品牌

五南圖書出版 (201)
中國華僑出版社 (3)
華文出版社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05筆商品,7/11頁
霸權興衰史
95折
作者:保羅.甘迺迪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0/04/28 裝訂:平裝
本書綜述西元1500年以來英、法、西班牙等國的盛衰興亡,並且分析1945年以來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同時預測了未來世界的趨勢。作者指出,美蘇兩強走向衰落是無可免的,世界已進入多元權力時代;美國、蘇聯、西歐、日本和中國將稱雄於世。列強的地位取決於經濟發展、政治改革和軍事戰略,關鍵在於執政者的智慧、經驗和能力。 本書主要探討戰略與經濟的相互影響,分三個時期討論:前工業社會、工業時代,以及現代和未來。全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5 532
庫存:2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
滿額折
作者:柏拉圖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18/10/28 裝訂:平裝
本書是關於美學的對話錄,以文藝理論題材為主,選收《斐德羅篇》《會飲篇》《理想國》和《法律篇》等八篇對話構成「文藝對話集」。運用「蘇格拉底式的論辯法」,提出各方觀點,將其中矛盾剝繭抽絲、逐層揭露,從而引向比較有說服力的結論。對話形式運用靈活,從日常具體事例出發,以淺喻深,由近及遠,去偽存真,層層深入,激發思考。第俄提瑪(即柏拉圖)認為戰士、英雄都是追求精神的不朽,詩人和藝術家、政治家和立法家也是如此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5 475
庫存:3
夢的解析
滿額折
作者: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0/03/28 裝訂:平裝
《夢的解析》是佛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譽為精神分析第一名著,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書。在本書中,佛洛伊德透過對夢境的科學探索和解釋,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們對夢的無知、迷惑和恐懼,同時揭示了左右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潛意識之奧祕。本書是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之書,也是人類了解自身的窗口。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5 532
庫存:3
人生的智慧
滿額折
作者:亞瑟‧叔本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4/01/28 裝訂:平裝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 叔本華我一翻開他的書,就好像馬上長出了一對翅膀 ―― 尼采本書選自叔本華寫於1850年的晚期著作,德文原版直譯。書中闡述生活的本質及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從三個層次漸進梳理:品性,或人是什麼?財產,或人擁有什麼?地位,或人在他人評價中的位置。金錢、名譽、健康、閒暇……對所有左右人們的幸福感的要素逐一剖析。附錄《走近叔本華》及《附錄和補遺》的背景介紹。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5 238
庫存:2
效益主義
滿額折
作者:約翰‧斯圖爾特‧彌爾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平裝
哲學史有名著作之一,在倫理學最為人知且最有影響力。效益主義以提倡「最大幸福」為原則,在約翰.斯圖爾特.彌爾手上得到修正和擴張。彌爾認為:人類行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對幸福的促進就成為判斷人的一切行為的標準。什麼是真正的效益主義?效益主義如何運用?「道德基礎」的判定基準是什麼?效用,或最大幸福原理,堅持行動當其趨於提昇幸福者是「對」,當其趨於帶來幸福反面者是「錯」,這一綱領做為道德基礎。幸福是愉悅和不再痛苦;不幸指痛苦和欠缺愉悅。愉悅和免受痛苦,是唯一值得嚮往做為目的之事物;且一切值得嚮往的事物都是可追求的,無論是因於該事物固有的愉悅,或可做為手段以提昇愉悅和規避痛苦。有鑑於彌爾身處年代對於效益主義的誤解,而撰寫此書。這是一本影響深遠的倫理學經典,效益主義時至今日依然是倫理學領域中的主要理論之一,其帶來的意義值得後人深思。
定價:220 元, 優惠價:95 209
庫存:3
哲學史講演錄(第二卷)
滿額折
作者:黑格爾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8/28 裝訂:平裝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二卷,講述: 一、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二階段:智者學派、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學派(麥加拉學派、昔蘭尼學派、犬儒學派)。 二、希臘哲學第一期第三階段: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5 494
庫存:2
哲學史講演錄(第四卷)
滿額折
作者:黑格爾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0/28 裝訂:平裝
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黑格爾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分為: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其中「精神哲學」再三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絕對精神,《哲學史講演錄》即對應到「絕對精神」的最後環節。 《哲學史講演錄》為黑格爾過世後,後人集結他的學生在其課堂上所寫的筆記編輯而成,通常被當作黑格爾最後一部作品,但在其哲學系統中,這部作品是最適合作為閱讀黑格爾文本的起點。 《哲學史講演錄》共分四卷,本書為第四卷,講述(對黑格爾而言的)「近代哲學」: 一、培根和波墨。 二、思維理智時期: (一)理智的形上學時期:笛卡兒、斯賓諾莎、洛克、萊布尼茲......等。 (二)過渡時期:巴克萊、休謨、斯圖爾特、孟德斯鳩、盧梭......等。 三、最近德國哲學:雅各比、康德、費希特、謝林。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5 618
庫存:2
政府論
滿額折
作者:約翰‧洛克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1/10/28 裝訂:平裝
洛克認為人們為了保護自身的自然權利,而透過社會契約建立政府。然而人民非常有必要去理解暴政的面貌,以及暴政產生之前的種種徵兆。人民需理解此種主動反抗的權利存在之正當性。《政府論》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論文。第一篇內容主旨在批駁當時受到保守派人士與教會歡迎的羅伯特‧費爾默爵士(Robert Filmer)提出的父權論述。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擁有的基礎之上,並且支持社會契約論。不過他也強調社會契約論是可以廢除的。在第二篇某種程度上延續著第一篇的線索繼續發展。正因為第一篇徹底摧毀了費爾默的「君權神授」以及「君主制是唯一選項」的合理性,因此第二篇接續探討「政府的真正基礎」與「政治權力的本質」問題,洛克對這些高度爭議性的問題一一拆解、分析與提出回應。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5 437
庫存:2
全能政府:極權國家與總體戰爭的興起
滿額折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8/28 裝訂:平裝
「全能政府」真的是人們心目中的理想政治體制嗎?米塞斯以國家至上主義概括社會主義和干預主義。將「國家至上或政府掌權者與官僚至上」,與資本主義或市場經濟的本質「消費者至上」或「消費者主權」或「公民自由至上」作對比,來突顯問題之所在:「一個極其有害的教條主義,才是造成世態混亂的一個根本原因。」十九世紀末,所有歐洲國家都熱中於委給政府更多權力,以國家名義壓制個人的一切活動與努力,在「經濟民族主義」,也就是「國家至上主義」下,政府控制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他們貶斥生產手段私有制和市場經濟,熱烈支持進步主義的經濟管理辦法,為實現全能政府奮鬥。米塞斯察覺到一九四零年代已是個人主義讓位給全能政府的時代,人民服從國家至上主義,允許政府管理人間一切事務,深信政府將使人間變成天堂。在極權主義的道路上最為先進的國家,甚至公民個人的閒暇時間如何使用,也被認為是政府的工作,德國是最重要的一個代表性國家,而當時人類文明危機的焦點就在德國,它一直是國際和平的干擾者,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的戰爭。有鑑於此,米塞斯乃撰本書,探索描述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與事件,以致形成當時德國與歐洲這樣不幸的事態。在這本書中,米塞斯就以國家至上主義一詞概括社會主義和干預主義。反對政府干預者所信奉的是資本主義或自由經濟,如今則被強加指責認為是「市場萬能」論者。其實,政府干預或管制,往往不知不覺落入「全能政府」而不自知。平實而言,「市場萬能」或「全能政府」指涉的就是「政府的角色是什麼」以及「個人自由究竟是如何」的問題。
定價:660 元, 優惠價:95 627
庫存:2
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下卷)
滿額折
作者:約翰‧斯圖爾特‧彌爾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0/28 裝訂:平裝
彌爾這本《政治經濟學原理》的價值有兩處:一是收納自從亞當‧史密斯之後的最新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成果;二則是「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也就是書中進行的討論需要包含「對超出政治經濟學領域的更為寬廣的思想與課題」。其撰寫這個龐大主題與長篇浩帖的主要理念為:用當代最優秀的社會理念揭示社會的經濟現象。政治經濟學是研究有關「財富」的問題,而研究這個問題就是研究財富如何產生與如何分配。雖然隨著社會理論的「社會科學化、客觀與嚴謹」發展,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範式逐漸被「數理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替代,但基於政治經濟學的科際整合式論述方法之特性,其可能深具啟發且有與現實密切結合的能力!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5 532
庫存:5
官僚制
滿額折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1/08/28 裝訂:平裝
從官僚制來論述─關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深入思考辯證究竟什麼是最適合人類的理想制度?社會主義真的是人們心目中的烏托邦?這本富含歷史觀察的小書於1944年的美國首次出版。為躲避納粹的威脅,從奧地利輾轉流亡、最後定居於美國的經濟學家米塞斯,藉由比較與分析營利事業的利潤管理制和政府機構的官僚管理制運作方式的本質差異,為一般讀者介紹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爭論所隱含的根本問題。「官僚制」這一名詞,一直以來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5 342
庫存:1
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
滿額折
作者:高達美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3/28 裝訂:平裝
詮釋學Ⅰ――哲學闡釋學的基本特徵 現代詮釋學經典本書是哲學詮釋學創始者高達美的代表作,包括了:人文主義傳統對於精神科學的意義、「體驗」一詞的歷史、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及其詮釋學的意義、偶緣物和裝飾品的本體論根據、真理問題擴大到精神科學裡的理解問題、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向等方面的內容。被稱為現代詮釋學的經典。《詮釋學Ⅰ――哲學闡釋學的基本特徵》為正文,分為三個部分:(1)藝術經驗裡真理問題的展現;(2)真理問題擴大到精神科學裡的理解問題;(3)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向。《詮釋學Ⅱ――補充和索引》是有關《真理與方法》的相關論文,包括《真理與方法》出版前後作者關於詮釋學的重要論文31篇。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5 618
庫存:2
單子論
滿額折
作者:萊布尼玆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3/28 裝訂:平裝
萊布尼茲認為宇宙的最後元素只有一種,無論是思想物或擴延物,悉由它所組成。一六九六年,他已開始引用「單子」的名詞與觀念,且已把自由而偶有的「道」之觀念,擴充到物理與精神併合為一而同屬於唯一、普遍的「道」。 單子乃一精神原子,一單純的實體,沒有部份,沒有擴延,也沒有形態,故不能分割。依其本性則不生不滅,永恆常存,惟有天主能創造或毀滅它。每一單子與其他單子皆互異,宇宙間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單子,至少它們有一些內在的差別,萊氏稱之為不可分辨的相同,按此原則,兩物不可能只有時空上的差別,它們必定也有內在的差別介於其間。每一單子雖然互異,但亦有其最普遍的共同性。也就是說,每一單子皆為宇宙的一個觀點,所以在某觀點之下,它是宇宙整體。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5 190
庫存:2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上)
滿額折
作者:詹姆斯‧喬治·‧弗雷澤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9/28 裝訂:平裝
闡述巫術和宗教起源的權威之作人類學的的百科全書本書自1890年問世以來,就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但它經受了時間的考驗。《金枝》緣起於一個古老的地方習俗:金枝是柏樹或橡樹上帶有金色樹葉的斷枝,該樹在女神戴安娜(Diana)建造的庇護所,位於奧爾本山(Alban Hills)附近的古代火山湖周圍。在古羅馬神話中,有了金枝可以幫助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Aeneas)出入地下世界。那些大樹也被認為是在羅馬人之前統治這個地方的古拉丁人的神。在拉丁人的古老習俗中,金枝是僧侶王的權利象徵。任何人即使是奴隸或囚犯只要摘取了該金枝就可以和國王決一死戰。而在決鬥中,如果戰勝並殺死國王,那麼他就是該部落新的首領。這個古老習俗的緣起與存在疑點重重,為此,作者目光遍及世界各地,收集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等資料,進行系統的梳理,從中抽繹出一套嚴整的體系,並對巫術的由來與發展進行比較分析,並揭示了人類思維進化的共同軌跡。西方知識界普遍認為,《金枝》對學術的貢獻,足以媲美修斯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5 618
庫存:3
菊與刀
滿額折
作者:露絲‧潘乃德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7/28 裝訂:平裝
以「菊」和「刀」來象徵日本人的性格以及日本文化的雙重(面向),被譽為是現代「日本學的開山之作」。本書最初是露絲‧潘乃德奉美國政府之命,依據文化形貌論,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出於分析、研究日本社會和民族性之目的,以當時在美國的日本人作為調查對象,並參閱大量的書刊和日本文學、電影寫成的調查報告,在戰後重新整理出版。全書論述重點可歸納為:方法論(第一章「任務:日本」)、日本社會的階級制(第三章「各得其所,悉安其業」)、「御恩」與「報恩」(第五章「歷史與社會的負恩者」和第六章「報恩於萬一」)、名譽(第八章「名譽的維護」)、日本的道德所缺失的統一基準(第十章「道德的困境」和第十一章「自律與修煉」)、兒童問題(第十二章「兒童教育」)等主題。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5 371
庫存:3
兒童教育原理
滿額折
作者:伯特蘭‧羅素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8/28 裝訂:平裝
本書作者羅素(Bertrand Russell)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著作涉獵的範疇多元,曾於1950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羅素與民初中國的發展素有淵源,在企圖引進西方文明以協助轉變為現代化國家之際,杜威(John Dewey)、羅素分別在1919與1920年獲邀至中國講學,被當時中國知識界稱為西方「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化身。羅素結束中國講學回到英國之後,並於1922年出版專著《中國問題》,系統地闡述對中國發展的見解,除分析長期閉關鎖國政策下的中國面對西方文明衝擊的發展困境,也明確地指出中國不應選擇完全屈從西方文明的發展路徑。本書是羅素僅有的教育專著。他以兩次世界大戰的親身經歷,體會到貪婪者企圖藉由戰爭滿足私慾的野心,將人類啟動戰爭的原因直指源於教養不當。本書原名主標題雖是「論教育」,但有關品性及其教育方法,則是貫穿全書的主軸,顯示他期盼透過啟蒙教育來培育人的品性與理性,從源頭根絕人類的貪婪與私慾。全書以回探本體論的角度為品性議題訂出基調,作為後續研提教育作為的基礎,所提出的教育見解與學理相互貫串,論證有據,是十分適合家長育兒與教育工作者研讀的經典著作。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5 333
庫存:2
薛西弗斯神話
滿額折
作者:阿爾貝‧卡繆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02/28 裝訂:平裝
本書是卡繆的哲學隨筆,也是其「荒謬哲學」思想考察最集中、最透澈的闡釋。他藉著希臘神話人物薛西弗斯把石頭推上山巔,並看著石頭滾落的故事,闡發他的「荒謬」概念。本書分成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關係到荒謬的概念和推理。第二 個部分則是所謂的「荒謬之人」,是從荒謬的概念到荒謬的行動(創造)之間的過渡。第三個部分就是荒謬的創造, 因為「創造,就是活過兩次」。最後一部分是薛西弗斯神話, 卡繆把荒謬之人放在了薛西弗斯的肩上,透過這個時時都在推石頭上山,並看著石頭滾落,卻依然保持平靜的形象告訴我們,什麼是人的尊嚴。──袁筱一 (導讀 )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5 266
庫存:2
亞里斯多德 範疇篇 解釋篇
滿額折
作者:亞里斯多德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平裝
本書是亞里斯多德邏輯學著作《工具論》中較短的兩篇―〈範疇篇〉、 〈解釋篇〉:其前者的觀念針對「存有事物」的元素來析解它們的語言特徵,如「實體」、「屬性」、「關係」、「數量」、「性質」、「類別」等等,目的將這些個別獨立的範疇,能透過之間的相互關聯,進一步的組合使用;後者則是用前者字詞來探討如何結合成單純敘述,著重於用單純字詞的命題推理多方面可能,以及未來偶然性的問題,以此論證自創的三段論法―即大前提、小前提、結論。讓讀者從定義範疇學和解釋學瞭解,再述說範疇學和解釋學的內容綱要,使讀者能更能奠定形式邏輯的基礎,來思考解答多方面生活相關的命題。
定價:220 元, 優惠價:95 209
庫存:3
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
滿額折
作者:舒茨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9/28 裝訂:平裝
本書展現了舒茨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於釐清人類行動和社會實在之間的意義關聯性。在他看來,存在於各主體間彼此一致的意義詮釋必須回溯到使意義得以建立的構成過程,接納胡塞爾的用語,舒茨稱這種研究為「自然態度的構成現象學」。於此基礎上,他把社會科學研究界定為致力於「以詮釋的方式理解社會行動」的科學,而「行動」的特徵則必須以「把主觀意義及其行動者聯繫起來」的方式被揭示。藉由現象學的內時間意識概念,舒茨闡明了韋伯所使用的「理解」、「意義」和「行動」等概念,澄清行動的意義設定如何在主觀及交互主觀層次運作,以便為韋伯的理論進行哲學奠基的工作。社會科學研究的核心要義可說在於,如何能夠對於發生在日常行動中的「主觀的」意義設定進行科學而客觀的掌握。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5 570
庫存:3
原始分類:分類的一些原始形式-集體表徵的研究
滿額折
作者:愛彌爾‧涂爾幹; 馬塞爾‧莫斯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7/28 裝訂:平裝
●本書作者為法國人尊稱「社會學之父」的涂爾幹和「法國人類學之父」莫斯。●本書所探討的「集體表徵」概念,標誌出二十世紀法國社會學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轉折。不論何種分類體系,大體上都展現了幾個重要的特色:一、等級的觀念:分類中的群體之間具有確定的關係,且通常具有次序與秩序的意義。二、整體性:分類中的所有部分共同組成了單一的整體。三、知識性:分類體系就像是科學一般,具備全然的思辨目的(but tout spéculatif),其目標並非輔助行動,而是增進理解,使事物之間的關係變得明白易懂。因此,人們對事物的分類,就是對秩序的掌握與理解。而具體呈現出來的種種集體表徵,例如原始部落的圖騰與氏族,或者是當代社會所明定的各種法律規範,所反映的正是人們的知識。這些分類知識,除了作為個體行動的準則,更是整個社會所共享的世界觀,是社會秩序穩定的最基礎要素。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5 285
庫存:2
  • 1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