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從輔助教學到重塑生態: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簡體書)
滿額折

從輔助教學到重塑生態: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  價:NT$ 468 元
優惠價: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商品簡介

改革開放40年來,教育信息化經歷了從輔助教學到重塑教育生態的變革之路,經歷了五個關鍵時期:政策驅動下的計算機教育(1978-1998)、面向新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1999-2007)、走入基礎教育的校校通工程建設(2000-2012)、追求均衡的班班通工程推進(2012-2015)、走向融合創新的人人通工程深化(2012-2016)。資源、網絡、應用、產業、人才、法規則構成了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六個關鍵要素。

作者簡介

顧小清,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教育信息技術學系主任,上海數字化教育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與實踐。

名人/編輯推薦

本叢書以史為經,以論為緯,史論結合,以教育現代化為主線,從40年教育改革的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提煉出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的規律,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辦什麼教育、怎麼辦教育的根本問題,從而為未來中國教育發展做出理論指引。為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講述中國故事,形成中國話語,提供中國經驗。
叢書為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研究重點項目”,被評為優秀成果,獲批為“教育部全國高校出版社主題出版”。

序 言
信息技術作為推進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變革和發展
中逐漸發揮出重要的推進作用。 正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教育信息化事業得以重
啟,教育技術作為學科和實踐的領域均得到長足的發展。 改革開放4 0年來,在教育信
息化政策的引領以及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經歷了“計算機的普
及要從娃娃做起”,“迎接2 1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校校通”,“班班通”以及“人人通”
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凸顯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體現出教育技術從輔助教
學到重塑教育生態的變革之勢。
帶著對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的期許,教育實踐領域將技術引進課堂並開展著各
種嘗試,探索如何應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的努力在改革開放4 0年間從未停歇。
中國教育技術界圍繞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內容,從環境、資源、應用、師資等角度圍繞為
什麼應用技術、應用哪些技術、如何使用技術等問題開展實踐探索。 作為對這一發展
之路的審視,本書回顧了4 0年間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歷史變遷,勾勒了教育技術從輔助
教學到重塑教育生態的變革軌跡。
4 0年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從資源建設到深化應用,從硬件配置到
數據革命,從意識覺醒到創新教育是4 0年歷史的濃縮。 本書從縱向視角回望4 0年教
育信息化歷史,把4 0 年 的 曆 史 切 分 成 五 個 關 鍵 時 期: 政 策 驅 動 下 的 計 算 機 教 育 期
(1 9 7 8―1 9 9 8) 、面向新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期 (1 9 9 9―2 0 0 7) 、走入基礎教育的 “校校
通”工程建設期(2 0 0 0―2 0 1 2) 、追求均衡的“班班通”工程推進期(2 0 1 2―2 0 1 5) 、走向融
合創新的“人人通”工程深化期(2 0 1 2―2 0 1 6) 。 而第二個視角從橫向角度審視每一個
階段內的教育信息化內涵,在資源、網絡、應用、產業、人才、法規六個關鍵要素上,足以
刻畫4 0年來的教育信息化全景圖。
當然,這五個階段並非彼此割裂,而是在不斷交叉之中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廣度與
深度。 若是把這4 0年放到數字革命的歷史框架中,則呈現出“動”、“靜”相依的劇烈對2 從輔助教學到重塑生態― ― ―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
比,從中可以清晰地審視技術與教育之間相互促進的態勢。
人類走過了農耕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已經進入到用“智能”作為當今社會時
代記憶的新階段― ― ―智能社會,新的科技革命改變著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如何變
革才能幫助未來的人才建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這是時代賦予的
新挑戰。 適應性、個性化、基於位置的學習等新形態或將成為人們應對挑戰的落腳點,
伴隨著計算機的識別與理解能力不斷提升,深度學習的廣泛應用,腦認知與腦增強的
進一步強化,一個新的鏈接網絡呼之欲出,這其中將產生難以想像的互動與聯繫,將從
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活、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育的潛能,彰顯自由與個性。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願景 / 1
第一節 教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原動力 /4
一、 教育成為經濟發展背後的推手 /4
二、 社會轉型中的公眾教育 /7
三、 技術與教育成為時代發展的動力源 /8
第二節 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開始萌芽 /1 2
一、 技術變革教育的願景 /1 3
二、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機制 /1 6
第三節 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教育生態 /1 9
一、 人力資本積累的轉型 /1 9
二、 知識生產方式的變更 /2 2
三、 教育生態不斷進化 /2 3
第四節 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脈絡 /2 4
第二章
“ 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做起” / 27
第一節 百廢待興中的教育信息化 /3 0
一、 電教資源亟待建設 /3 1
二、 教育電視走入課堂 /3 6
三、 指導規劃電化教育開展 /4 1
第二節 迅猛崛起的計算機教育 /4 2
一、 電教資源和理論的更新 /4 3
紀念教育改革開放40年叢書
教育現代化的中國之路二、 遠程教育網絡日趨壯大 /4 5
三、 初具規模的計算機教育 /4 8
四、 規範引領計算機教育發展 /6 1
第三節 初露端倪的現代遠程教育 /6 8
一、 “八室一站三系統” /6 9
二、 資源體系初成 /7 1
三、 走向整合的計算機教育 /7 3
四、 構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體系 /7 8
第三章
迎接 21 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 現代遠程教育的啟動 / 85
第一節 現代遠程教育課程資源建設 /8 8
一、 新世紀網絡課程建設工程的正式啟動 /8 9
二、 國家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庫工程 /9 2
三、 網絡精品課程系統建設工程 /9 5
第二節 開放式教育網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9 8
一、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奠基“信息高速公路” /9 8
二、 教育政務信息化 /1 0 1
三、 教育研究平臺― ― ―高校網上合作研究中心 /1 0 3
四、 數字化校園建設 /1 0 4
五、 高校校際網絡教育合作與資源共享 /1 0 6
第三節 現代遠程教育試點 /1 0 8
一、 現代遠程教育高校試點 /1 0 8
二、 農村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1 1 3
第四節 信息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 /1 1 5
一、 系統的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1 1 5
二、 面向全體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1 1 8三、 信息化能力培養多層共進 /1 2 0
第五節 教育信息化成為國家發展戰略 /1 2 1
一、 基礎教育系列 /1 2 2
二、 高等教育系列 /1 2 4
三、 教師培訓系列 /1 2 6
四、 教育政務信息化 /1 2 7
第四章
“ 校校通” : 現代遠程教育走進基礎教育 / 129
第一節 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形成 /1 3 2
一、 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形成歷程 /1 3 2
二、 教育信息技術標準的制定和推廣 /1 3 5
三、 教育資源建設典型案例 /1 3 6
第二節 數字化校園建設全面開啟 /1 4 0
一、 基礎教育領域 /1 4 1
二、 高等教育領域 /1 4 6
三、 職業教育領域 /1 4 7
第三節 資源驅動的應用嘗試 /1 4 8
一、 “校校通”工程驅動基礎教育資源共享 /1 4 9
二、 “農遠”資源的深化應用 /1 5 1
三、 國家精品課程的推廣和共享應用 /1 5 4
四、 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 /1 5 6
第四節 教師教育信息化能力大幅提升 /1 5 8
一、 教師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形成 /1 5 8
二、 教師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工程的開展 /1 6 0
三、 教師信息化教育團隊 /1 6 5
第五節 錨定“三通兩平臺”抓手,多領域共推信息化進程 /1 6 6一、 “三通兩平臺”發展規劃 /1 6 7
二、 多領域下現代遠程教育推動政策 /1 6 8
第五章
“ 班班通” : 技術應用的轉型之路 / 173
第一節 各類數字資源項目建設 /1 7 6
一、 國家層面項目 /1 7 7
二、 各地區項目 /1 7 9
第二節 各級平臺系統價值凸顯 /1 8 3
一、 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 8 4
二、 各地區系統平臺建設 /1 8 5
第三節 資源驅動的信息技術應用 /1 9 2
一、 激發學習興趣,遨遊知識海洋 /1 9 3
二、 均衡教育發展,資源全面覆蓋 /1 9 5
三、 教與學的方式: 變與不變之間 /1 9 7
四、 技術的真正魅力: 資源驅動信息技術融合的課堂 /1 9 9
第四節 在線教育產業湧現 /2 0 0
一、 在線教育產業的興起 /2 0 0
二、 在線教育產業風起雲湧 /2 0 3
第五節 教育信息化藍圖浮出水面 /2 0 6
一、 引領未來發展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 /2 0 7
二、 資源建設方面的指導規劃 /2 0 9
三、 數據庫建設方面的發展規劃 /2 0 9
四、 不同教育領域的教育信息化推動政策 /2 1 0第六章
“ 人人通” : 技術與教育走向深度融合 / 215
第一節 如火如荼的互聯網教育資源新態勢 /2 1 8
一、 MOOC與“數字海嘯”共舞 /2 1 9
二、 碎片化資源聚焦於微課 /2 2 1
三、 S POC量身打造,走得更遠 /2 2 3
第二節 醞釀中的“空間革命”/2 2 5
一、 “人人通”: 空間革命的沿襲與深化 /2 2 6
二、 網絡學習空間的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 /2 2 8
三、 典型案例 /2 2 9
第三節 大數據驅動的信息技術應用 /2 3 1
一、 大數據: 信息技術深度應用的源頭活水 /2 3 1
二、 大數據帶來大影響: 四類應用模式 /2 3 4
三、 案例分析 /2 3 8
第四節 “互聯網+教育”產業鏈 /2 4 2
一、 互聯網對教育的顛覆性創新 /2 4 3
二、 “互聯網+教育”的產業發展現狀 /2 4 5
三、 “互聯網+教育”領域的學習者畫像 /2 4 6
第五節 創新型人才目標 /2 4 9
一、 信息時代下的教育變革 /2 4 9
二、 明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2 5 1
三、 創新型人才培養辦法 /2 5 3
第六節 多項信息化標準出臺 /2 5 5
一、 標委會介紹 /2 5 5
二、 領域覆蓋 /2 5 6
三、 共性基礎標準 /2 5 9第七章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信息技術如何重塑教育形態 / 263
第一節 回望4 0年: 技術的使命與角色重定位 /2 6 6
一、 技術本身的存在 /2 6 7
二、 技術是否變革了學校 /2 7 0
三、 對技術的期待 /2 7 4
四、 技術與教育的新一輪賽跑 /2 7 7
第二節 系統性設計: 信息化社會的教育新格局 /2 8 0
一、 工業4.0時代的新挑戰― ― ―形成具有競爭力的人力資本 /2 8 0
二、 新的知識視野― ― ―多元化互聯世界中的教與學 /2 8 1
三、 邁向新的學習空間網絡 /2 8 2
第三節 培養目標: 那些不易被取代的能力 /2 8 2
一、2 1世紀的核心能力 /2 8 3
二、 可轉移的技能與創造力 /2 8 4
第四節 學習環境的革新 /2 8 5
一、 學校新形態 /2 8 5
二、 學習空間新模式 /2 8 7
第五節 教學過程的建構與重構: 延續與顛覆並存 /2 8 9
一、 延續: 信息化增能教學過程 /2 8 9
二、 顛覆: 信息化創新學習歷程 /2 9 0
三、 展望: 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新形態 /2 9 1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改革開放40年來,在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引領以及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我國的教育信息化經歷了“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迎接21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校校通”,“班班通”,以及“人人通”的發展歷程,形成了凸顯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之路,體現出教育技術從輔助教學到重塑教育生態的變革之勢。
政策驅動下的計算機教育(1978-1998)、面向新世紀的教育振興行動期(1999-2007)、走入基礎教育的校校通工程建設期(2000-2012)、追求均衡的班班通工程推進期(2012-2015)、走向融合創新的人人通工程深化期(2012-2016)。而從建設內容角度審視每一個階段內的教育信息化內涵,在資源、網絡、應用、產業、人才、法規六個關鍵要素上,足以刻畫四十年來的教育信息化全景圖。
適應性、個性化、基於位置的學習等新形態或將成為人們應對挑戰的落腳點,伴隨著計算機的識別與理解能力不斷提升,深度學習的廣泛應用,腦認知與腦增強的進一步強化,一個新的鏈接網絡呼之欲出,這其中將產生難以想像的互動與聯繫,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生活、學習方式,最大程度釋放教育的潛能,彰顯自由與個性。

得獎作品

中國教育新聞網2018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書TOP100、中國教育報2018年度最受教師喜愛的100本書90佳圖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