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體系:基於學校社會工作視角的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體系:基於學校社會工作視角的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體系:基于學校社會工作視角的研究》從我國當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現實需求出發,針對現階段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問題,遵循“系統—生態理論”和“人在環境”的基本理念,從學校社會工作的視角,采用綜合研究取向,系統探討學生心理健康學校保障體系問題,嘗試構建符合我國學校教育實際和要求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保障系統”。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保障制度、目標內容、保障機制、服務體系等方面。《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體系:基于學校社會工作視角的研究》構建的學生心理健康學校保障系統,對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制度化,對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決策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同時,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而積極的現實意義。

目次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價值和研究現狀
一、研究價值分析
二、研究現狀分析
第二節 理論依據和方法論原則
一、研究理論依據
二、研究方法論原則
第三節 研究內容和后續研究
一、研究內容概要
二、后續研究
第二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系統的現狀
第一節 概述
一、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的概念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價值和研究現狀
一、研究價值分析
二、研究現狀分析
第二節 理論依據和方法論原則
一、研究理論依據
二、研究方法論原則
第三節 研究內容和后續研究
一、研究內容概要
二、后續研究
第二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系統的現狀
第一節 概述
一、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的研究現狀
三、現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節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系統現狀調查問卷的編制
一、理論建構
二、問卷編制
第三節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系統現狀調查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方法
三、結果與分析
第四節 構建完善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保障系統的建議
一、成因分析
二、構建建議
第三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管理模式
第一節 概述
一、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管理模式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管理模式的發展
三、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節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管理模式結構模型的構建
一、構建結構模型的意義
二、理論基礎
三、現實需要
四、研究方法
五、結構模型
第三節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管理現狀的調查
一、調查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結果與分析
四、討論
五、小結
第四節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管理的實施策略
一、實施策略及教育建議
二、實施策略的專家咨詢
第四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激勵因素及特點
第一節 概述
一、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的概念
二、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的研究現狀
三、現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思路
第二節 大學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激勵因素及其特點
一、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模型的理論分析
二、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初始問卷的編制
三、大學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因素正式問卷的施測及檢驗
四、大學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的激勵特點
第三節 中學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激勵因素及其特點
一、中學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的激勵因素正式問卷的施測及檢驗
二、中學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的激勵特點
三、對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激勵的建議
第五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途徑及實施策略
第一節 概述
……
第六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目標體系
第七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內容體系
第八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資源系統
第九章 學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績效評估體系
第十章 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指標體系及信息評估系統
第十一章 學生心理檔案及測評系統
參考文獻
附錄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導 論
“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體系研究”是我們開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心理素質培育整合的系列研究”的第五項專題研究,同已完成的前四項研究一樣,是一項探索性研究。“研究導論”主要從總體上概括并呈現本研究的價值和現狀、理論和方法、內容和貢獻,以及后續研究建議,為本研究成果之“導引”。
第一節 研究價值和研究現狀
一、研究價值分析
(一)適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需要
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張大均等 2007),需要探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獨特的實施途徑、操作方法和保障機制。社會的急速變遷、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倫理價值的多元選擇,使學生的成長發展不可避免地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適應要求而產生心理問題。而社會變革中的“變”與青少年發展中的“變”交織在一起,是引起或加劇當代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張大均 2010)。學生心理問題不僅是個人問題,還常常涉及家庭、學校、社區等多方面因素;學生心理問題類型也不僅限于學業、交友等方面,還涉及社會適應、職業選擇、性與婚戀、網絡使用、自我統合等方面。針對我國學生心理問題表現出的高發性與多樣性、多變性與復雜性,迫切需要轉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整合相關教育資源,改革教育途徑和方式,使其與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需要相適應。這就要求從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體系兩個互為關聯的方面進行系統探討。雖然我國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已有比較系統的研究,但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體系的研究還十分薄弱。因此,從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的角度來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障系統,將學校社會工作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既是適應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需要,也是適應該領域國際發展的趨勢。
(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在需要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方面,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內部條件。學生(主要是大中學生)作為青年中具有較高智力、較高文化和較強自尊的特殊群體,是一個承載著社會、師長、同齡人和自我高期望值的群體;他們自我定位高,成才成名的欲望強烈,但對自我、人生、社會缺乏深刻全面的認識,這是這一群體的基本心理特征。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日益多元化的社會價值取向及升學就業的雙重壓力,對于正處在人生定向和人格形成關鍵期的在校大中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對其健康成長和人生發展至關重要。從宏觀層面看,研究構建科學高效的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對當代大中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對建立復合型、綜合化、完整有序的大中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對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化,對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決策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從微觀層面看,對于提升大中學生的生活質量和整體素質,促進其健康成長,解決其心理問題,優化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減輕高校教育負擔,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而積極的現實意義。
(三)構建中國特色學校社會工作體系的教育改革需要
早在 20世紀初,英國、美國和德國就幾乎同時開始了教育與福利兩種制度相結合的學校社會工作,構建家庭、學校與社區相結合的學校社會工作體系。目前,學校社會工作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社會工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國大陸地區的學校社會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遠遠滯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和我國港臺地區,這與我國快速發展的學校教育需要極不適應,亟待建立適合我國文化背景、符合我國教育目標、具有中國特色的學校社會工作體系,這是我國學校教育體制改革不能忽視的重要方面。就科學研究而言,迄今,我國大陸地區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規范、實施策略及師資培訓等理論和實踐都有一定研究,但如何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真正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尚缺乏系統的探討和建設。因此,借鑒國外的有效經驗,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系統研究,是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之中,力求從“制度 -服務-機制”方面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有效實施的迫切需要。
二、研究現狀分析
(一)國外研究現狀
“學校社會工作”一詞由英文“ school social work”翻譯而來,泛指在教育體系內尤其在學校領域中實施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學校社會工作始于 20世紀初的美國,它經歷了從昀初關注學習障礙兒童到關注影響兒童學習和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通過幫助兒童解決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來幫助其獲得學業的成功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目前,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學校社會工作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領域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制度研究
其主要涉及學校社會工作的組織機構設置與人員配置、專業素養與任務要求、工作內容與方法等方面的內容。
(1)組織機構設置與人員配置。機構設置主要通過政府與非政府機構共同實現,政府一般是提供一定的經費與政策支持,以保證、促進學校社會工作的開展。在組織方面,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成立了一些專業組織與協會(包括全國性專業組織及州、地方性協會等),在政府和上述相關協會中也設有專門的制度或相關的服務準則,對組織與管理作了一些相關規定,以對學校社會工作的開展提供監督(林萬億,黃韻如 2004);在人員配置上,學校社會工作者(社工)與輔導教師、護士、心理咨詢師和精神病醫師共同構成一個學校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學校社會工作者是服務網絡的核心,負責聯系其他服務人員、協調各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

(2)專業素養與任務要求。就專業素養來看,盡管各國對從業者學歷與專業背景要求不同,但對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的素質要求已越來越高。以全美社會工作者協會 2002年修訂的美國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準則(林萬億,黃韻如 2004)為例,該準則明確提出學校社會工作者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其中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條例包括:①學校社會工作者應具有具體的學校和社區間交互影響的相關知識;

②學校社會工作者應具有系統性評估與探索的技術,能運用多元方式和多種資源收集相關資料,提出對學生學習影響的評估報告;③學校社會工作者要具備倡導社區心理衛生服務提供者之間合作的能力,使學生能更便利地獲得這些服務,支持增進學生心理衛生的合作計劃。在工作任務要求上,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團隊的一份子,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提高就學率、咨詢、家庭聯絡、教師磋商、預防、干預及為學生尋求支持等,也需要密切觀察干擾學生學校活動的情緒、行為、家庭和社區問題。因此,學校社會工作者是一個綜合角色,可稱之為學生援助計劃者( 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mers),應兼備預防計劃專家、危機管理者、評價專家、轉介員( referral agents)和案例管理者等角色( Franklin 2000),除了為需要幫助的青少年提供直接服務外,還可通過與教師進行磋商制定對兒童有影響的計劃,從而對課堂組織、教師課堂面貌和學生成績產生積極的影響(Lynn et al. 2003)。

(3)工作內容與方法。以日、美兩國為例,日本學校社會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收集信息、家訪、家長援助、援助建構、環境調整、外部機構聯合、社會資源信息提供和運用等,工作方法包括為學生代言,通過個人或團體活動幫助學生恢復人際關系信任度,召開學校、家庭和相關機構的聯絡會、個案管理協調會等;具體方法包括診斷,評價,辯護,團體活動實踐,協調學校、家庭和社區關系等(黃辛隱 2006)。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開展的小學社會工作項目( the elementary school social work program)中( Garrett 2006),學校社會工作者每年初都會跟校長商議并制定該年度的主要工作目標,記錄與學生、家長、學校工作人員和督導進行聯系的頻率和性質(如個體、團體、電話方式等),監控與每個學生和家長聯系過程中所涉及的情況;年終時呈交一份工作報告,陳述在該年度中學生的服務情況,如轉介原因、目標、干預和工作結果等。
2. 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服務體系研究
其主要涉及學校社會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模式及工作方法等,不同的
學校社會工作模式具有不同的工作目標,工作人員在不同的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
采用的方法技術、依據的心理學的原理也不盡相同。
學校社會工作目標主要在于協助學生、家庭、學校與社區排除障礙,提升學生
成功學習經驗( Huxtable,Eric 2002),即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通過解決導致
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的外源性因素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主要工作內容是評估學生
的問題、向其他人解釋學生的問題、為學生和家長等相關人員提供教育咨詢服務、
調解學校-社區-學生的關系、向個別學生提供咨詢服務,以全面解決學生的情感、行為、學習和適應問題,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 Costin 1969;Meares 1977);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者采用的主要工作方法有個人輔導、小組工作、學校和社區綜合性活動及咨詢服務等(宣兆凱 2000;范明林,張潔 2005)。實務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楊國愉等 2007):①傳統臨床模式( the traditional clinical model)。依據心理分析和自我心理學等理論方法,工作重點是社會關系、情緒失調和情緒困擾的學生,工作目標是幫助學生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和有效調整情緒。②學校變更模式(the school-change model)。依據社會科學理論尤其是組織和制度理論,工作重點是學校環境,包括規范、規定等,目的是改變學校的不適當規范。③社區學校模式( the school community model)。基于學校與社區的關聯與互動,目的是促使學校與社區共同、和諧發展。④社會互動模式( the social interaction model)。基于系統理論,工作重點是學校和學生互動,以直接的服務方式,用個案、團體與社區工作技巧達成工作目標。⑤家庭 -學校-社區合作模式。該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通過優化環
繞學生的整個社會系統進行,達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目標。
3. 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機制研究
針對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保障機制的系統研究在國外比較少見。為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學校社會工作順利實施及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國外大都從政策法規、人員培訓及監管評估等方面對其提供保障。在工作人員培訓上,Koller和 Bertel(2006)認為,傳統培訓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忽略或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關注病理學和疾病而不是提前干預策略。他們提出建立一個針對學校員工的以預防為基礎的培訓模式,該模式以預防、合作及各學科之間共同努力為基礎,既包括崗前培訓又包括在職培訓。崗前培訓的內容不只是向準教師們教授一些基礎心理學原理,還要讓準教師和管理人員真正提高實踐能力,也就是把與兒童和青少年的具體心理健康需要相聯系的基礎心理學的理論和原理靈活運用于教學實踐( Koller et al. 2004)。通過培訓應讓所有準教師都具備這樣一些知識:①了解教師在心理健康問題干預中的具體任務,如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之間健康同伴關系的發展,提高學生的自我概念等;②了解如何確定有心理健康問題或可能有心理健康問題學生的方法,如預防欺負行為,給有抑郁或焦慮傾向的兒童做工作等;③了解如何創設一個以積極能力為基礎的學習環境,能使學生既可以學到知識,又能形成積極的自我形象。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