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快樂零極限:讓快樂充滿你的世界
滿額折

快樂零極限:讓快樂充滿你的世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9024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快樂
其實,人活著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快樂,那我們何不把握時間、把握時機,在能做的時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如果我們能少一些對生活的抱怨和咒罵,
那麼就能逐漸接近生命的真理——而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每個身體健康的人都是幸運的,因為他們能真切地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能清楚地聽到自己所愛之人的聲音,能用自己的雙腿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身體健康的人理應是快樂的,但我見過太多身體健康卻悶悶不樂的人。他們總是在抱怨,精神世界萎靡不振。
而一些真正殘疾的人卻能快樂地生活,他們有的雙眼失明,有的雙耳失聰,有的甚至連腿都沒有。我本以為他們是最不幸的人,但是恰恰相反,他們很多人都活得很快樂。在他們眼裡,我們這些有著健全身體卻每日唉聲歎氣的人才是最值得同情的,而他們則是真正「健康」的人。
一位陌生人在給我的來信中這樣寫道:「夠了吧,你們這些所謂『健康』的人,你們對殘疾人給予了過多的同情和憐憫,有空還是多關照關照你們自己吧。我就是一個你們眼中的殘疾人,說準確一點,我是一個聾啞人,在我三個月大的時候,我就幸運地成為一個聾啞人,到現在我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我不需要任何同情,謝謝,我非常自得其樂。聾有什麼不好呢?這個世界上噪音是那麼多,工地上、收音機、電視機、洗衣機、火車汽車……這些聲音真的是一點可取之處都沒有,至於人們嘴裡說出來的話,更是無聊透頂,廢話、假話、空話、大話,你們這些健康的人無論想不想聽,都必須乖乖地聽著,而聾子則不用,聾子可以避開這個世界的喧囂。
有這樣一句諺語:好東西不用說,說出來的不一定好。這句諺語簡直是為我們聾子量身定做的。而啞巴更是好處多多,你們健康人的痛苦有很多都來自你們每天都要說一些口是心非的話,不想說還不行,如果你們能像我們啞巴一樣多思考少說話,那這個世界會更加美好。好了,我就說這麼多了,不然你們會嫉妒我的,總之,我非常享受自己現在的狀態,一個又聾又啞但是快樂的人。」
我想我不需要再多說些什麼了,這封信充滿了幽默和智慧,那些健康的「殘疾人」可以讀一讀它,一定會大有裨益,因為這是一位殘疾的「健康人」開給我們的藥方。

作者簡介

中文系畢業,愛好寫作,擅長勵志類書籍、小說的寫作,愛好旅遊、音樂。

目次

PART 1 快樂是什麼?/019
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快樂 020
隨時發現生活的樂趣,就是快樂 025
享受自在悠閒的空間,就是快樂 030
滿足自己的慾望需求,就是快樂 035
有能力給予及幫助別人,就是快樂 040
擁有美好的事業與家庭,就是快樂 045
能夠健健康康地生活著,就是快樂 050
學會享受美好的人生,就是快樂 055

PART 2 發現快樂的秘密/061
快樂,就像是小孩偷吃著雪糕 062
快樂,就是抓住離自己最近的東西 067
快樂,就在偶然的際遇帶來的驚喜 071
快樂,就如左手麵包右手玫瑰的平衡 076
快樂,就因生活值得期盼卻世事難料 081
快樂,就像貝多芬一樣自信 086
關於快樂的幾點忠告 091

PART 3 讓快樂自己送上來/095
把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快樂自會找上來 096
處理好手上的小事,快樂便不請自來 101
不斷地為自己鼓掌,心靈會湧出快樂 106
當你奉獻出愛心,回報給你的是快樂 111
不妨裝出好快樂,你會得到真快樂 117
追求真摯的感情,有愛就有快樂 122
保持一顆赤子之心,隨時感受快樂 127

PART 4 了解自己的那份快樂/133
用旁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 134
瞭解你自己,快樂是由自己所決定 139
別跟自己過不去,給自己一點快樂的空間 144
世界並不虧欠你,而是你自己虧欠了自己 148
學會愛自己,快樂將如影隨形 151
列一張煩惱清單,很多煩惱會自動消失 157
憂慮,是一種每個人都會得的病 162

PART 5 用自己的心靈尋找快樂/167
別人的天堂,可能會是你的地獄 168
吹牛,往往會先把自己給吹倒 173
不要讓別人的饒舌,毀了你的生活 178
切莫螳臂擋車,量力而行才會快樂 183
相信我,被自卑纏上會很麻煩 188
走正確的路,而不是人多的路 193
做自己,找回屬於你的快樂 198

PART 6 關於快樂的迷失快樂/203
到底誰才是世上最快樂的人? 204
快樂不能沒有錢,但有錢不等於快樂 209
快樂是借不來的,必須靠自己豐富內心 214
黑夜總會過去,快樂就在下一個轉角處 219
人人都爭著做演員,卻沒有了觀眾 224
煩惱有時是無路可走,有時卻是可走的路太多 228
一葉障目,眼睛看到的並不是全部的真相 232

PART 7 快樂零極限/237
現實的麵包,遠比幻想的烤鴨實用得多 238
親情絕不只是血緣關係那麼簡單 243
廣交益友,生活將更充實快樂 248
轉變工作態度,讓工作變的很快樂 253
快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257
感恩的心,能讓快樂充滿你的世界 261
讓快樂成為你一輩子的性格及習慣 266

書摘/試閱

Part 1 快樂是什麼?

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快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當我們拘束自己甚至是違背自己心願去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是不是很委屈很抱怨?有沒有一種渴望,去放鬆,盡情釋放呢?
其實,人活著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快樂,那我們何不把握時間、把握時機,在能做的時候,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做自己想做的事」,聽起來很容易,但卻是很難。就像有的人說:我什麼也不想做,就想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要什麼有什麼,不用操心;又有的人說:我想有事業、有金錢、有美女;還有的人說:我什麼也不想要,就想到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過著簡單的生活,誰也別打擾我……等等。是呀,我們給自己的想像空間是無極限的,可現實呢,局限得我們甚至喘不過氣來。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好像注定就要奮鬥要拼搏,是的,不這樣又怎樣呢?你不努力馬上就被淘汰!緊張的生活給我們身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再加上事態的冷漠,人與人之間沒有了太多的信任和理解,好像都有自己堅實的屏障,任憑外人怎麼去滲透都不會有裂痕。
「我多想……」我們常常會說出這樣的話,多想這樣,多想那樣,這也許就是我們最簡單的嚮往了,也是最奢侈的嚮往。說出這樣的話覺得很可憐,難道我們真的不能輕輕鬆鬆地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嗎?
苗栗有一個畫家,畫的是比照相還要精細的畫,光是一片葉子就要染色好幾次,簡直是嘔心瀝血之作。十年前,他在臺北搞廣告設計,是不可一世的才子,隨便畫個插圖也要很高的價錢,工作接不完。但他不快樂。有一天他實在快要崩潰了,開車出外散心。車開得很快,突然一個急轉彎,像要翻倒了。他把車停下,發現自己在懸崖邊,只要稍不小心就會掉到山谷下。他猛然醒悟,覺得人生無常,不該虛耗生命在賺錢的事業上。於是回到家中,收拾畫筆,搬進山裡,一無所求地作畫。當然,他積存了一些錢,他靈感一來,所畫的畫,也可以賣出去。重點是他做自己喜歡和追求的事。
《生命咖啡館》的作者約翰•史崔勒基,原來也是一個在企業中擔任主管的高薪人士。二零零一年,他覺得工作乏味,痛苦難熬,就和妻子背起背包,開始自助環球旅行,以九個月時間,橫跨五大洲五十幾個國家。旅行中,他對生命有了新體認。回到美國,他決定用故事形式把他對生命的體認寫下來;只花了二十一天就寫完一本書。他開始只是想讓更多朋友知道他的想法,於是自費出版,沒想到短短一年就成了暢銷書。書的主旨就是:人生應該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應付別人要你做的事。
「做自己喜歡和善於做的事,上帝也會助你走向成功。」這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茲說過的一句話。這是不是應該成為今後我們擇業的指南呢?
有人說,在人生的所有幸福快樂中,有一種幸福快樂被人們所津津樂道並被人所羡慕。這種幸福和快樂並不是大多數人能擁有,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很幸運。大多數人為了生計而奔波,不得不做他們所不喜歡的職業。這其實是很不幸的,而真正的幸福快樂就是所從事的工作和自己的愛好相一致,就像易趣網的創辦人邵易波所說:「一個人要成功的話,一定要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當然這也是他最擅長的事,這樣他就能夠每天都很有勁地去工作,也容易成功……」
邵易波是一個少年得志的人。早在上高中時,他就在數學方面嶄露頭角,並在高二時跳級,直接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在哈佛大學的MBA畢業之後,他謝絕了美國各大諮詢公司和金融投資銀行的高薪聘請,回上海創辦易趣網,任首席執行官。如今,易趣網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網上交易平臺。
談及成功,邵易波說:「回國創業不是我的一時衝動,而是我想了很久才決定下來的,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對這方面感興趣,願意在這方面發展……」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別的,每個人都有優勢,都有擅長和不擅長的東西,關鍵是要對自己有所認識。

在這個年代,這個社會,這樣的條件下還是給自己個空間吧!我們需要真正的快樂和自由,善待我們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是的,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找到樂趣,才會開心;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才可能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才能始終充滿希望,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殿堂,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隨時發現生活的樂趣,就是快樂
生活樂趣應從微小事物中去尋求:美味的食物、真誠的友誼、和煦的陽光、歡愉的微笑、事業的成功、愛情的甜蜜……這些都能夠給你帶來快樂。快樂是真實的,是內發的。除非獲得你的允許,沒有人能夠令你苦惱。

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思維會更敏捷,工作會做得更好,身體也會更健康。保持快樂,你會更快的走向成功。
有一個快樂的人,每天早上起來後都會告訴自己:「我今天有兩種選擇,我可以選擇好心情,或者我可以選擇壞心情,我總是選擇有好心情。每當有人跑來跟我抱怨,我可以選擇接受抱怨或者指出生命的光明面,我總是選擇生命的光明面。」
基於這種選擇,即便是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時,他仍能保持一種從容的心境,並因此而常常化險為夷。
事實上,這世上很少有絕對的事,許多事情的好壞都取決於你怎樣看。有的時候,只是換個角度,換個心境,很多問題看起來就會大不相同。
曾經有個為貧所困的年輕人,苦於無從排解,便去向一位智慧老人請教。
老者問:「你為什麼失意呢?」年輕人說:「我總是這樣窮。」
老者說:「你怎麼能說自己窮呢?你還這麼年輕。」年輕人說:「年輕又不能當飯吃。」
老者一笑:「那麼,給你一萬元,讓你癱瘓在床,你幹嗎?」「不幹。」「把全世界的財富都給你,但你必須現在死去,你願意嗎?」「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財富幹什麼?」
老者說:「這就對了,你現在這麼年輕,生命力旺盛,就等於擁有全世界最寶貴的財富了,又怎能說自己窮呢?」年輕人一聽,又找回了對生活的信心。
同樣的一種狀況,為什麼在不同人的眼裡就會有不同的景象呢?這似乎應該歸結於思維方式的差異。
想法消極的人會情感消極,有的人失戀過幾次,就對自己產生了懷疑,以為自己不受任何人歡迎,並由此患上「失戀恐懼症」,把自己鎖進孤寂和失落的心靈「牢房」中,從而錯過本該屬於自己的良緣;有的人受到朋友的背叛,便從此不相信任何人,結果孤零零地不再有朋友,從而與許多人生的樂趣和機緣錯過了。
如果你深入瞭解一下,你會發現,你所遇到的一些滿臉冰霜的人,頭腦中多半都會有很多消極的想法,由於選擇了消極的思維方式,所以只能更多地表現出消極的情感狀態。知道了這些,你就不要對那些冷冰冰的苦臉耿耿於懷了,那多半是與你無關的,是對方選擇了把心放在了冰窖或塵土中,你不需要負責任的。
愉快是件容易的事,可學會擺脫不愉快就要難多了。對人們來說,愉快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並不需要特別動員的,但不愉快卻往往不同,它的背後隱藏著的是負面的思維方式,絕非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你可以像那個快樂的人那樣,每天早上起來後都誦讀一下「選擇經」,但不要期望一下子成功,和所有競賽一樣,沒有長期的訓練,就不會有賽場上的瀟灑和矯健。
為了獲得真正的快樂,千萬不要為自己的快樂制定條件,別這樣對自己說:「只要我賺到一萬元,我就開心了。」「我只要搭上去往巴黎、羅馬、維也納的飛機,就快樂了。」「我到六十歲退休的時候,只要臥在躺椅上曬曬太陽。」……
生活中的快樂,不應該有條件。不論你是百萬富翁還是窮光蛋,每一天都應該有一個基本的目標,就是衷心喜悅地享受生活。
患得患失的百萬富豪會對自己說:「有人會偷走我的錢,然後就沒有人理睬我了。」意志堅強的窮光蛋卻會對自己說:「債主在街上追我的時候,我正好可以運動一下。」
不要愚弄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生活的樂趣,你就能夠找到,但要有一個先決條件:你必須有這份福氣消受。

有許多無福消受生活樂趣的人,他們在功成名就之後,非但不能鬆弛,反而更趨緊張。在他們心目中,似乎老是受到各種追逐——疾病、訴訟、意外,甚至還包括親戚的糾纏。學習快樂的追求,而非痛苦;尊崇快樂的效力,因而產生自我的價值感。



享受自在悠閒的空間,就是快樂
當我被別人稱為作家以後,多少領略到了一些自由想像的快樂。但是,我對於自由思想的渴望,尤其是對公開表達我的思想的渴望,是那樣強烈,那樣深厚。畢竟,想像的自由和思想的自由,二者並不一樣。

一個富翁的富,並不表現在他堆滿貨物的倉庫,以及一本萬利的經營上;而是表現在他能夠擁有足夠的空間,來佈置庭院和花園,或者能夠給自己留下大量時間用以休閒。同樣,心靈裡擁有開闊的空間,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此,才會有思想的自由與快樂。窮人和悲慘的人的心靈空間,完全被日常生活的憂慮和身體的痛苦佔據,所以,他們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與快樂。
除此之外,忙人,也有其不幸的一面。凡心靈空間被佔據,往往是出於逼迫。如果說窮人和悲慘的人,是受了貧窮和苦難的逼迫;那麼忙人,則是受了名利和責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種貧窮,欲壑難填的痛苦,具有匱乏的特徵,而名利場上的角逐,同樣充滿生存鬥爭的焦慮。
人生在世,皆有責任,大致可分三種情形,一是出自內心的需要;二是為了名利;三是既非內心自覺,又非貪圖名利,完全是職務或客觀情勢所強加,那就與苦難相差無幾了。所以,一個忙人,很可能是一個心靈上的窮人和悲慘的人。
我想說的是,無論你多麼熱愛自己的事業,也無論你的事業是什麼,你都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開闊的心靈空間,一種內在的從容和悠閒的快樂。惟有在這個心靈空間中,你才能把事業作為你的生命果實來品嚐。如果沒有這個空間,你永遠在忙碌,你的心靈,永遠被與事業相關的各種事務所充塞;那麼,不管你在事業上取得怎樣的成功,你都只是損耗了你的生命,而沒有品嚐到它的果實。
每天上班,我都要經過這樣一條路:它不寬不窄,不長不短,卻依然可以看著過往匆匆,或者快樂或者憂傷的人流,這讓我覺得活著的真實。各種混雜的氣息,充滿著整個路面,有老者們的漫步,有情人們細細的低語,當然,還有一些不知道是什麼,而又無法形容的生活的味道。在這條悠閒的路上,我擁有了不經意的充實與快樂。
悠閒,必須以我們的切身感覺為證,因為它不只是時間的因素,而是某種特別的心境。通常所說的空閒時間,實際上是指我們感到閒暇的時刻。什麼是閒適?感受它,遠比說明它更難。這與無所事事或遊手好閒無關。等候在客戶房間裡,自然有空閒時刻,卻無閒適之感;同樣,我們在火車站換車,即使等上兩三個小時,也享受不了那份清福與快樂。這兩種情形,我們都不會感到安寧和自在——能在這種場合安心閱讀、學習或回憶,那是十分罕見的。這時,我們心裡總是煩躁不安,彷彿有什麼東西在那兒作祟,就像我們在童年時代,不住地跟著那慢吞吞的腳踏車輪胎的情形。
悠閒,意味著不僅有充裕的時間,而且有充沛的精力。同時,要真正領略到悠閒的滋味,必須從事優雅得體的活動,因為悠閒要求發自內心的自然衝動,而非出自勉強的需要。它像舞蹈家起舞,或者滑冰者滑動,是為了合乎內在的節奏;而不像農人耕地或聽差跑腿,只為了得到報償。正是這個緣故,一切悠閒的快樂,皆是一種藝術。
悠閒,是一種心境。無知無覺,不是真正的悠閒。人有時非常矛盾;一個人本來活得好好的,各方面的環境都不錯,然而,當事者卻可能心存厭倦。對人類這種因生命的平淡,以及缺少激情而苦惱的心態,有時是不能用不知足來解釋的。
我曾對住在一座森林公園的一對夫妻羡慕不已,因為公園裡有清新的空氣,有大片的杉樹、竹林,有幽靜的林間小道,有鳥語和花香。然而,他們卻認為,這兒沒有多少值得觀光和留戀的景致,遠不如城市豐富有趣。在這個地方,他們並沒有多麼悠閒與快樂的感受。
在我們熟悉的地方,往往沒有悠閒。這對夫婦對這兒太熟悉了,花草樹木,清風明月,在他們漫長的日子裡,已不再有悠閒的含義,而是成為習以為常的東西。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一個人的精神和心境,處於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失去了人生的悠閒與快樂之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43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