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滿額折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從分析中國敘事文學作品中司空見習慣的“大團圓”結尾模式入手,由淺入深地梳理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社會心理以及哲學觀念中一脈相承的圓滿崇拜意識,並將其梘為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與病態。《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作者程麻引導中國人反思種種歷史教調,從而決心無情拋棄那種熱中目的與理想卻輕視手段和過程的思維習慣,真正承擔起“改造國民性”的歷史使命。

名人/編輯推薦

《談古論今說"圓滿":中國文化心理偏失》寫成于20世紀末,初版在新舊世紀之交。當時中國民眾和學術理論界“撥亂反正”的氣氛尚濃,文學研究者對“文化大革命”登峰造極的極“左”思潮口誅筆伐不遺余力。作者程麻從分析中國敘事文學作品中司空見習慣的“大團圓”結尾模式入手,由淺入深地梳理了中國人的審美情趣、社會心理以及哲學觀念中一脈相承的圓滿崇拜意識,并將其枧為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的主要偏失與病態。

目次

開場話千年之交說“圓滿”
緒論“大團圓”批判與“國民性”改造
一“大團圓”心理在現代中國的命運
二道德和心理
三“大團圓”心理的系統性

上編中國敘事文學的圓滿情趣
一“大團圓”心理模式探源
(一)“早熟”的中國歷史意識
(二)“晚熟”的文學敘事觀念
(三)何謂“大團圓”?
二中國文學“大團圓”模式演變軌跡(上)
(一)從“怪”到“奇”
(二)唐人“作意好奇”
(三)“大團圓”情趣在宋代的普及
三中國文學“大團圓”模式演變軌跡(下)
(一)元雜劇“解頤”說
(二)明代短、長篇小說“圓滿”套路
(三)清代對“大團圓”的反撥
四革命文藝創作中的非“圓滿”觀念
(一)革命文學會重蹈“大團圓”覆轍嗎?
(二)新時期非“圓滿”觀念與作品示例
(三)戲劇、影視創作中的情節意識
五公案、偵探與推理小說散談
(一)世事之惡與道德之美
(二)事理之趣和偵探小說
(三)東方推理小說的前景
六“大團圓”非悲、喜劇論
(一)參照系與開鎖鑰匙
(二)“大團圓”與悲、喜劇觀念比較
(三)“大團圓”模式的出路
七論文學情節的可駕馭性
(一)故事架構的可能性
(二)人物行動的可行性
(三)“大團圓”結尾的可信性

中編中國社會心理的終極情結
一“大同”理想得失談
(一)審美情趣和社會情結
(二)“大同世界”與“烏托邦”
(三)理想境界和理性審視
二“勝者王侯敗者賊”析
(一)源遠流長“成敗論”
(二)“正統論”與史官文化
(三)輕言重行的政治傳統
三“蓋棺”實難“定論”
(一)“蓋棺定論”的人生目的
(二)“蓋棺定論”難以盡信
(三)生命重在內容與過程
四中國人急切實用心理剖析
(一)行為目的:“有用”
(二)急切實用:“一步到位”
(二)生活理想:“諸事圓滿”

下編中國哲學觀念的目的意識
一論中國目的意識之短長
(一)目的意識的萌生及成熟
(二)過程觀念與結果意識的失衡
(三)中國目的意識偏失及其校正
二禪宗一解
(一)禪宗研究的心理學視角
(二)“頓悟”與中國傳統目的意識
(三)禪宗教義精蕪辨
三重提“問題與主義”之爭
(一)未必“適時”的胡適之論
(二)“根本解決”之得失
(三)理想動力與可行途徑
後記再說改造“國民性”

書摘/試閱



近代以來,心理研究和民族學界逐漸覺察到,以往國民性研究側重于道德重心,其實是沿襲封建專制社會的文化傳統,無意識形成的理論習慣。從學術科學的角度審視,其存在相當大的片面性。在心理現象、機制與過程對人來說還屬于難解“黑箱”之謎的古代,只能依靠道德的準繩來整肅與約束社會,那是不得已的事,因為所謂“道德理想主義”或“道德重心主義”對道德信條的推崇,可以讓社會穩定、人心收斂。然而,對道德的極端崇拜,也容易形成對生命的無情戕害,像中世紀的慘無人道,革命時代的恐怖統治均是明證。至于道德綱紀松弛或者轉換,則象征著社會和時代的更替。“五四”時期對舊道德的批判不遺余力,便是最近的例證。
近代以來,民族文化研究者逐漸意識到,道德重心的學術思路只排列道德因素,并不能生動、有機地從根本上說清與解釋一個民族心理傳統特征。靜態的道德品格分類,只是對人的意念、需要、追求等各種心理動機的結果的評價。而要改變一種劣性的心理品格,僅從心理活動的結果上品評無濟于事,必須從心理過程上校正才有成效。由于所謂道德重心的學術傳統既久且深,盡管人類文明的發展突飛猛進,可我們發現并醫治心理精神疾患的自覺性和能力與古人相比并沒有多大進展。現代民族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已不滿足于客觀描述人們的心理特點,而自覺地承擔起認識心理病態,療救民族精神偏欠的責任,力求通過剖析國民心理過程來提高一國心態的健全水平。這種新的研究維度被稱為文化病態心理學或文化變態心理研究。其中,個人心理病態表現為個體人格畸變,它導致的是個別性行為異常,而精神的疾患蔓延成群體性偏失,就成為社會心理的整體病態了。這種心理病態,是指一個社會或群體中大部分成員共有的非正常心理特征及其總體病態,具有普遍性、流行性和無意識性。所謂“國民性”研究,可以借助民族差異心理和比較心理研究,關注民族群體的“基本人格結構” ( Basic Personality Structure),通過調整“集團性格”(Group Character),達到診治病態社會心理的目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