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關係的追尋: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
滿額折

關係的追尋: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世界的連結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覺醒是從「關係」的土裡開出的花

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2021年最新出版作品
引領我們反思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

什麼是愛?什麼是關係?這一生到底為什麼而活?

靈性大師克里希那穆提說,身而為人,永遠逃脫不了關係。

一切生命都跟「關係」有關:
我們都活在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甚至與地球的層層關係中。

關係,就像一面鏡子,從中映照出真實的自己:
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恐懼、焦慮、寂寞、憂愁、痛苦,我們是否有愛人的能力。
唯有透過檢視人生中的各種「關係」,才能領悟什麼是愛,及人生為何而活。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自己」的關係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無論你在思考什麼都沒有太大意義。」
「如果你能如是地去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那麼恐懼就能止息。」
「關係的和諧,只能夠在一個人的內在找到,無法在另一個人或環境中找到。」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他人」的關係
「如果關係中沒有緊張,它就不再是一份關係,而只是一種舒適的睡眠狀態。」
「關係中不存在安全感,依賴只會孕育出恐懼。」
「重要的不是放手,而是找出你為何要依賴,否則你可能放手讓一個人走,但又去緊緊抓住另一個人。」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社會」的關係
「社會是我們所有關係的總和。社會是合作。」
「一個人必須自己找出為何他想要追隨他人,為何接受某些權威的原因。」
「教育的功能,只是塑造學生去適應特定的社會嗎?或者,應該幫助孩子去了解社會是什麼。」

◣克里希那穆提談「人與地球」的關係
「我們總是在利用自然,不是用它來逃避,就是用它達到功利目的。」
「真正的教育,會幫助你了解生命,而非只是獲得獎賞。」
「生命沒有答案。生命只有唯一的一件事,就是好好生活。」

【本書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靈性導師之一,以其發自內心的深刻智慧而聞名。在本書中,他提供了最根本的洞見,以及對「關係」此一生活核心面向的反思。從身為父母,到伴侶、朋友、同事,克里希那穆提都能回答內心最深處的問題,並為讀者揭示如何真正愛你自己、愛他人與周遭的世界。

「關係」是生命的核心,我們終其一生追尋、建立各種關係,卻並不真正了解關係的意義。克氏對此提出智慧的洞見,為我們揭示一條愛自己、愛他人,也和周圍世界連結的道路。你會發現,原來沒有途徑,沒有權威,沒有要追隨的上師,你本身就已具足發現真實自己的能力。

本書集結克氏曾針對關係主題的講述,其中包含了:人與人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終至人與生命的關係。閱讀的過程本身就像一場靜心,猶如被大師灌頂一般,讓我們即使在紛亂的世界裡,也能開始往自己的內心探索,體驗發生於內在的轉變。

【各界推薦】

「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達賴喇嘛,西藏精神領袖

「二十世紀的五大聖者之一。」
────《時代》雜誌

「克里希那穆提深深影響了我的一生,幫助我突破我在一己自由上強加的限制。」
────狄帕克・喬布拉(Deepak Chopra),《超腦零極限》作者

「絕妙智慧!」
────傑克・康菲爾德(Jack Kornfield),《踏上心靈幽徑》作者

「我覺得克里希那穆提對我們這個時代而言的意義是:一個人必須自己去思考,不被任何外在的宗教或靈性權威所左右。」
────范・莫里森(Van Morrison),愛爾蘭搖滾傳奇巨星

「聆聽他的話語或閱讀他的思想,就如同以早晨極其清新的狀態面對自己與世界。」
────林白夫人(Anne Morrow Lindbergh),《來自大海的禮物》作者

「一如聆聽佛陀的開示,如此充滿威力、如此充滿內在權威。」
────赫胥黎(Aldous Huxley),英國文學大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

一八九五年出生於印度南部,自幼體弱多病,差一點死於瘧疾,十三歲時被當時西方「通神學會」(The Theosophical Society)主事者安妮・貝桑特(Annie Besant)欽定為救世主「世界之師」(World Teacher),此後被帶往英國接受教育。

一九二二年於加州歐亥(Ojai)悟道,一九二五年歷經摯愛的弟弟尼亞(Nitya)病逝。就在邁向世界之師尊主地位之際,三十二歲的他,一九二九年於荷蘭舉辦的「通神學會」大型年會上,出人意料地宣布從此退出「通神學會」,有生之年不再組織任何類宗教化的團體。同年,發表了一生最著名的經典名言:「真理是無路之境。」

克氏認為真理純屬個人的了悟,無法透過任何人為的組織獲得。為了宣導此一自力覺醒的觀念,他畢生巡迴世界講道六十餘年,直到九十歲高齡,共造訪全球七十個以上國家。著有《你就是世界》、《生命之書》、《和生活和好》等書。

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KFA)官網:www.kfa.org

蔡孟璇
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立大學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你就是世界》、《告別娑婆3》、《能量醫療》、《心靈能量》、《奧修心的十四堂課》、《阿迪亞香提覺醒四書》、《覺醒父母》、《轉念,佛心自在》、《在定靜中成為自己》等近三十部心靈勵志類作品。

賜教信箱::windhorse7@gmail.com

【前言】透過關係才能認識自己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1986)是國際公認當代最偉大的教育家與哲學家之一。他出生於印度南方,在英國接受教育,於九十高齡去世前,持續巡迴世界各地發表公開演說、進行對談、寫作並創辦學校。他宣稱自己不擁護任何種姓、國家或宗教,也不屬於任何傳統。

《時代》雜誌稱克氏為「二十世紀五大聖者之一」,與德蕾莎修女並列,達賴喇嘛稱克氏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的教誨已集結為七十五部著作,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出版,並已發行超過四百萬冊。

拒絕所有靈性與心理學方面的權威,包括克氏自己的,就是本書最根本的主題。他表示,人類必須透過自我認識,讓自己從恐懼、制約、權威與教條中解脫。他認為這麼做能帶來秩序與真正的心理轉變。我們這個暴力與衝突不斷的世界,無法藉由任何政治、社會或經濟策略,轉化為一個充滿良善、愛與慈悲的生活。要轉化它,只能由不受任何上師(guru,譯註:印度教與佛教的導師之意,又音譯為古魯)或組織化宗教影響下的個人觀察,所促成的個人突變來達成。

身為原創哲學家,克氏的才能吸引了各行各業中包括傳統派與創新派的人士。國家領袖、傑出科學家、聯合國與各個宗教組織的卓越領導人、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大學教授等,都曾與克氏進行過對談。學生、老師,以及來自不同領域的數百萬人,都讀過他的著作並前往聆聽他的演講。他沒有使用任何艱澀的術語就為科學與宗教搭起了一座橋梁,因此無論是科學家或一般人,都能了解他對於時間、思想、洞見與死亡的探討。

克氏一生中曾在美國、印度、英國、加拿大與西班牙設立基金會。這些基金會明定的角色是保存並傳播他的教誨,但無權詮釋他的教誨,或將其言和其人奉若神明。

克氏也在印度、英國與美國創辦學校。在他的理想中,教育應強調的是了解一個人的整體存在,包括頭腦與心靈,而非僅僅是學術與智識技巧上的獲得。教育的目的必須是學習生活藝術的技巧,而非只是學習謀生用的科技、技術。

克氏說:「確實,學校就是一個人學習何謂整體,亦即生命的完整存在這件事的地方。學術上的卓越絕對必要,但一座學校的功能遠不止於此。那是一個讓老師與受教的學生都能雙雙進行探索的地方,而且探索的不只是外在世界,知識世界,更包括他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

他談到自己的作品是這麼說的:「這裡不需要也不要求你具備任何信念,這裡沒有追隨者,沒有宗教儀式,也沒有任何形式或要你朝特定方向走的遊說,而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相同的平台、相同的基礎、相同的水平上相遇。然後,我們就能一起觀察人類存在這個非凡的現象。」

──馬克.李(R.E. Mark Lee)
美國克里希那穆提基金會執行長


【引言】一切生命盡在關係中

我們都活在關係之中。我們活在與彼此的關係,與家庭、與世界、與地球和宇宙的關係中。

因為所有生命都活在關係中,因此了解關係是什麼,以及了解與愛人、父母、朋友、老師、社會等的關係中的每一個動作,對我們和他人有何意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將我們所有個別的關係集合在一起,就創造出社會。社會就是我們。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在關係中的身分與模樣便創造出社會。如果我們在關係中是憤怒的、嫉妒的、充滿侵略性而且野心勃勃、自怨自艾,又覺得孤單、沮喪、心懷偏見、想要獨占,那麼我們會創造出一個瘋狂的社會。將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出自我中心、深情款款、貪婪或慷慨的每一個人乘以六十億──那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所是的一切影響著其他每一件事:人、動物、地球與生物圈等等。如你所見,這種影響是雙向的。每一件惡行都影響著我們所有人,每一件善行亦復如是。

當我們不害怕去看清楚時,大多數人其實都心知肚明,我們是非常孤單的人。我們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這是怎麼發生的,但即使是在自己的家人之間,眾多朋友之間,甚至和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在一起時,我們也經常會感到孤立、感到孤單。就算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我們也在思忖著關於自己的事,包括害怕被拋棄的恐懼與種種不安全感。而這導致了更多的孤單感受、對人事物的更多依賴,以及繼而引發的各種痛苦。我們已經養成這種恐懼與痛苦的習慣,我們忘記了,或者從未被教導過──說這些只是生理、文化以及個人的習慣,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沒錯,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了求生存的侵略性與地域性本能,還有我們古老的動物性,但我們的大腦也同時擁有智慧,能夠決定這些是否恰當,以及何時該改變自身行為。

有件事似乎很奇怪,就是我們在學校從未被教導過關於關係的事──與自己、他人、工作、金錢、社會、地球和宇宙的關係。由於我們個人與集體的生存都依賴著各種關係,你可能會認為教育家和父母,會堅持讓我們在學習閱讀、寫作、數學與電腦的同時,也讓我們學習關係的事。我們所接受的教導是如何謀生,而不是如何生活。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自行學習生活中的關係這門藝術。

我們必須學習什麼是關係,什麼不是,以及哪裡出錯了。雖然從外在看來我們可能聰明又有教養,但是在內在,人類依然是暴力的,而真正的教育就是改變那個內在的人性。一段正確關係的關鍵要素,就是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這就是自我認識──試圖了解我們的思想與行為舉止,都是以種種方式,受到來自個人經驗、家庭、文化、國家、宗教、性別與生理上的制約而產生的。

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思想活動,無論你在思考什麼都沒有太大意義。如果不認識自己的偏見,以及來自生理或個人成見所造成的障礙;如果不了解自己的恐懼、自己的傷痛、自己的憤怒,而且缺乏洞徹它們的能力,那麼你所有的思想、所有的關係也都將蒙塵或變得扭曲。歸根到柢,認識自己就是一切關係的基礎。

你可以在最唾手可得的一面鏡子裡發現自己的真相:那就是關係這面鏡子。只要仔細觀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與人互動,你就可以看見自己有什麼感受、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行為。你可以在自己對別人的反應中,看見什麼會激怒你、讓你受傷,看見你慷慨大度的時刻,以及感到喜悅、充滿生氣與活力的時刻。記得不要把你的發現刻在水泥牆上,因為生命的每一刻都在變化,你也是如此。只要去注意你當下的感受,不需要把它表現出來或強忍住,等到之後才行動。不將憤怒或貪婪表現出來十分困難,但即使困難,也不代表你有什麼問題。要重新改寫累積數百萬年充滿侵略性、獵人式的部落文化制約,本來就是個艱難的任務。但是,如果你能從一個憤怒的片刻學到些什麼,那就有意義了。每一次你成功辦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呼吸的空氣就會少一點點毒素。

這種對行為的自我認識與警覺,能為你的生活與關係帶來自由。你內在的野馬不再能將你拖到不想去的地方。自我認識也是生存的關鍵:人的大腦都是大同小異的,因此了解自己就等於了解他人。

幾千個世代以來,人們用其自我中心的想法,亦即我、我的家庭、我的國家優先的概念,在世上製造出種種各自分離的組織,帶來了毒害。我們必須改變這種情況,否則就會繼續受苦。生命是浩瀚的,如果我們只會挖一個洞,可能是很舒適的洞,然後爬進去躲起來,我們便會錯過生命的整個精彩體驗。如果我們一再選擇用製造痛苦的老舊方式,與彼此建立關係,只因為害怕不安全的感覺,我們就死定了。我們必須二選一:沿用舊方式然後承受分離與孤單的痛苦;或者挺身而出反對自我中心的舊方式,活在愛中,不是只有針對特定個人的愛,而是對一切生命的愛。

這些演講與文章的作者,生前的角色就如同各種社會的偉大局外人:他是叛逆者、雲遊詩人、宗教哲學家、帶來突破的科學家,以及心理學家,他是千年來難得一見的偉大巡迴教師。在長達六十五年的時間中,克里希那穆提為願意聆聽的人探討心理上的自由。他創辦學校,除了供年輕人研究各種一般學科之外,也供他們研究自己。在學校裡,一如他在所有的演講和文章所做的,他指出能讓我們獲得自由的不是戰爭──包括內在與外在的戰爭──而是關於我們自己的真相。

沒有途徑,沒有權威,沒有要追隨的上師,你本身已經具有能力去發現真實的自己,發現你如何對待生活、人際關係與工作。是否要依照本書內容進行實驗完全取決於你。關於你是誰和你如何過生活,別人的意見並不會為你帶來養分,那不過像是讓別人來吃你的晚餐。

本書所挑選的篇章皆出自克氏的著作、發表與記錄過的對話,以及他的公開演講。請利用閱讀本書與書末列出的資料進行一場實驗,親身體驗發生在內在的改變。

──戴爾.卡爾森(Dale Carlson)
克氏文集叢書主編

目次

前言:透過關係才能認識自己
引言:一切生命盡在關係中

第一部 人與人的關係
第1章 關係的奧義
第2章 愛與性
第3章 男朋友與女朋友的渴求
第4章 禁慾與貞潔的區別
第5章 成熟的婚姻與友誼
第6章 成為真正的老師
第7章 喚醒父母及孩子的內在智慧
第8章 追尋與自己的關係

第二部 人與社會的關係
第9章 你就是社會
第10章 什麼是真正的宗教?
第11章 擺脫不道德的權威
第12章 終結無知的劃分與立場
第13章 你就是世界

第三部 人與生命的關係
第14章 生活有目的嗎?
第15章 你與整個地球的關係
第16章 神、宇宙與未知

書摘/試閱

第1章 關係的奧義

一、一切生命都是關係

一切生命都是一個關係中的活動。地球上沒有任何活物是與其他東西沒有關係的。即使是隱士,一個離群索居的人,也與過去有關係、與他周圍的人有關係。我們逃脫不了關係。那樣的關係就像一面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鏡子,我們可以從中發現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反應,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恐懼、沮喪、焦慮、寂寞、孤單、憂愁、痛苦、哀傷等。我們也能發現自己是否能去愛,或是否有所謂的「愛」這種東西。因此,我們將會檢視「關係」這個問題,因為那是愛的基礎。

二、關係是自我發現的手段

關係是一面讓我看見自己的鏡子,而那面鏡子可能是扭曲的,也可能是「如實」的,反映出如是真相。但是,大多數人在關係中,也就是在那面鏡子裡看見的,都是我們想要看見的東西,我們看見的不是如是樣貌,我們寧願理想化……

如果我們檢視自己的生活,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我們會發現那是一個孤立的過程。我們真正關心的並不是他人,儘管我們經常這麼說,但其實我們並不關心。我們只有在一段關係能夠滿足我們、提供我們庇護、讓我們感到滿意時,才會與一個人建立關係。一旦關係出現風波,在我們內心製造出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就會丟棄那段關係。換句話說,關係只有在我們能獲得滿足時才存在。這些話聽起來可能很刺耳,但假如你真正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這是事實……

倘若我們深入探究自己的生活並觀察自己的關係,我們就會看見那是一個持續加大力道抗拒他人的過程,一道讓我們站在上面打量、觀察對方的牆,但我們永遠保留著那道牆並躲在牆的後面,無論那是道心理上的牆、物質上的牆、經濟上的牆或國家上的牆都好。只要我們生活在孤立之中,躲在牆的後面,與他人的關係就不存在……世界是如此紛亂,有那麼多憂傷,那麼多苦難、戰爭、破壞與悲劇,讓我們想要逃離這一切,活在一己心理狀態的安全高牆內。所以,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關係實際上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且很顯然地,這樣的關係所建立的社會也是孤立的。那就是目前世界各地正在發生的情況:你停留在孤立之中,伸出手攀向那道牆……

三、是真正的關係或只是形象?

關係那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我們是否曾真正與任何人建立關係,或者那只是一段存在於我們為彼此創造的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我心目中有一個關於你的形象,而你也有一個關於我的形象。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身為我的妻子或丈夫,或無論什麼角色,而我在你心目中也有一個形象。這份關係完完全全是在這兩個形象之間建立起來的。要與他人建立真正的關係,只有在形象不存在時才有可能。當我看著你,或你看著我時,若心中沒有任何殘存在記憶中的形象、侮辱人的形象,以及其他種種形象,那麼關係才可能存在,不過觀察者本身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形象,不是嗎?我的形象觀察你的形象,如果可能進行觀察的話,這就稱為關係,但這是兩個形象之間的關係,一份不存在的關係,因為兩者都只是形象。建立關係意謂著有所接觸,而接觸必須是一種直接的東西,而非兩個形象之間的東西。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覺知,才能看著彼此而腦袋中不出現關於對方的形象,也就是我記憶中對那人的形象──他曾如何侮辱我、取悅我、為我帶來歡樂、這個或那個等等。唯有彼此之間不再有形象時,彼此的關係才能存在。

四、關係是反映我自己的鏡子

確實,唯有在關係中,真實之我的過程才會開展,不是嗎?

關係是一面鏡子,我從中看見如是的自己,但因為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如是的自己,我們便開始以正面或負面的方式,規範我們在關係之鏡中意識到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在關係中、在關係的行動中發現了某件事,而我不喜歡它,因此,我開始修飾我不喜歡的部分,亦即我所意識到的、令我不愉快的部分。我想要改變它──而這意謂著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當我應該是何樣貌的模式出現的那一刻,對於我真實樣貌的理解就不存在了。一旦我想要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變成什麼樣子,或我應該不要變成什麼樣子的理想出現(這個標準取決於我想要改變自己的哪一個部分),那麼,在當下的關係中,對於真實之我的理解必然是不存在的。

我想,了解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我認為這就是多數人誤入歧途的地方。我們不會想要知道在關係的某個當下我們的真實樣貌為何。如果我們只在乎改善自我,那麼就無法了解自己。

五、自我認識是關係的基礎:關係中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在整個過程所製造的結果,亦即在關係中的行為,包括與事物、觀念或人的互動,因此應該對自己有所了解,這是不可或缺的,不是嗎?若不認識我自己,我就缺少了思考的真正基礎。

六、安全或依賴的關係

關係不可避免地令人痛苦,那可以從我們的日常體驗中看出來。如果關係中沒有緊張,它就不再是一份關係,而只是一種舒適的睡眠狀態、一種麻醉狀態──這是多數人想要的,也是比較喜歡的。衝突就發生在對舒適的渴望與現實之間、在幻相與實情之間。而如果你能認出這個幻相,你就能將它擱置一旁,將注意力放在了解關係上。然而,如果你想要從關係獲得安全感,那就變成將精力投注在舒適、幻相上──而關係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它的不安全本質。你若想從關係獲得安全感,就是在阻礙它的功能,從而引發一些奇怪的行為與不幸。

當然,關係的功能就是揭露一個人完整的存在本質。關係是一個自我揭露的過程,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自我揭露是痛苦的,需要持續的調整,以及思想和情緒上的柔軟度。那是一場痛苦的掙扎,伴隨著幾段開悟的寧靜時光。

然而大多數人會避免關係中的緊張,或將它擱置一旁,而比較喜歡令人滿足的依賴性,所帶來的輕鬆舒適、一種沒有異議的安全感、一個安全的停泊處。如此一來家庭和其他關係就變成一種庇護,庇護著欠缺思考的人。

當不安全感悄悄滲入了依賴,一如它無可避免會走上的路,那麼那段關係就會被拋棄,人們會開啟一段新的關係,並期盼從中找到永久的安全感。然而,關係中不存在安全感,依賴只會孕育出恐懼。倘若不了解安全感與恐懼的過程,關係就會變成帶來束縛的障礙,一種保持無知的方式。那麼,一切存在都將成為掙扎與痛苦,沒有逃離的出口,除非能擁有來自認識自己的正確思考。

七、你和我建立關係的方式,創造出社會

我們知道當下這一刻我們的關係是什麼──一場爭執,一場掙扎、一份痛苦,或僅僅是個習慣。如果我們能充分了解,澈底了解我們與某一個人的關係,那麼或許就可能了解我們與眾人的關係,亦即與社會的關係。如果我不了解自己與那一個人的關係,我當然無法了解我與整體的關係。如果我與那人的關係是立基於某個需要、某種滿足感,那麼我與社會的關係必然是相同的……是否可能與那人、與眾人一起生活,而沒有要求呢?確實,那是個問題,不是嗎……只要我們利用關係做為獲得滿足或逃避的手段,做為分散注意力的單純活動,就不可能藉由它認識自己。自我認識是透過關係而被了解、被發現的,其過程也必須透過關係而揭露,不過,前提是你願意深入關係這個問題,並將自己袒露在它面前。因為,畢竟來說,你無法擺脫關係而生活。然而我們想要利用關係來保持舒適、獲得滿足、或成為什麼東西。

八、關係並非只是對安全感、美好感受與滿足感的需求

所以你可以看見,如果我們願意,關係可以是一個揭露自我的過程,但由於我們不讓這件事發生,所以關係變成單純只是一個帶來滿足的活動。只要頭腦依然只想利用關係為自己獲得安全感,那樣的關係必定會製造出混亂與敵意。是否可能活在一段關係中,卻沒有要求、需要和想獲得滿足的想法呢?

九、當關係只是概念和思想,就會有衝突,而沒有愛

你無法思考愛。你可以思考著你愛的人,但思想不是愛,所以,漸漸地,思想取代了愛……關係能夠奠基在一個概念上嗎?如果可以,那麼這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活動嗎?所以爭執、衝突與痛苦,不是難免的嗎?

十、愛不是一種滿足

唯有愛存在時,真正的關係才會存在,但愛並不是對滿足感的追尋。愛只有在「忘我」的時候才會存在,那時會有完整的交流,不是一、兩個人之間的交流,而是與「那至高的」交流,而這只有在忘記自我的時候才可能發生。

十一、依賴創造出恐懼

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與另一個人的關係都是以依賴為基礎,經濟上或心理上的依賴。這種依賴會製造出恐懼,讓我們內心滋生出占有欲,導致摩擦、猜疑與挫折感。對另一人的經濟依賴,或許能透過法律或適當的機構來消除,但我指的特別是對另一人的心理依賴,那是渴望獲得個人滿足與快樂的心態所導致的。一個人在這個占有的關係中,感覺變得豐富起來、充滿創造力、更活躍,覺得自身存在的小小火焰因對方而熱烈燃燒,因此為了不失去這種完滿感受的來源,一個人開始害怕失去對方,充滿占有欲的恐懼於焉滋生,繼而引發各種問題。因此,在這種屬於心理依賴的關係中,必定會充滿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恐懼、猜疑,而這些經常會隱藏在好聽的話裡面。

雖然一個人會依賴另一個人,卻仍渴望不受侵擾、保持完整。關係中的一個複雜問題,就是如何去愛而同時不依賴、不產生摩擦與衝突,以及如何克服想要孤立自己、想要從衝突的根源退縮的欲望。如果我們必須依賴另一個人、依賴社會或環境才能快樂,它們對我們就會變成不可或缺,我們會緊緊抓住它們,只要出現任何改變我們便強烈反對,因為我們心理上的安全感與舒適都依賴著它們。不過,在理智上,我們可能可以認知到生命是一個連續的流動過程,而這必然導致持續的變動,但是在情緒上或感情上,我們仍會緊抓著那些既已建立的、能為我們帶來慰藉的價值觀。因此,在變動與渴望永遠不變之間,存在著持續的戰鬥。是否可能終結這樣的衝突呢?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關係,但我們卻因為將它奠基於個人占有的愛之上,而讓它變得如此痛苦和醜陋。人可不可以去愛卻不要占有呢?你會發現,真正的答案並非存在於逃避、理想與信念之中,而是必須藉由了解依賴與占有欲的根源來獲得。倘若一個人能深刻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問題,那麼或許我們也能了解並解決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問題,因為社會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的延伸。我們所謂的社會,是由過去的世代所創造,我們接受它,因為它能幫助我們維繫自己的貪婪、占有欲,以及幻相。在這樣的幻相中,一體或和平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僅僅透過強迫與法律帶來經濟上的一體,不可能終結這場戰爭。只要我們對個別的關係依然不了解,就無法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的社會。由於我們的關係是奠基於占有的愛,因此我們必須覺察它在自己內心的滋生、它形成的原因及其行動。隨著我們越來越深入覺察到占有過程中的暴力、恐懼與種種反應,一份完整的、整體的了解,也將隨之生起。單憑這份了解,就能將我們的思維從依賴與占有中解脫。關係的和諧,只能夠在一個人的內在找到,無法在另一個人或環境中找到。

在關係中,出現摩擦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自己,那個身為一切渴望之中心的自我。如果我們能領悟到,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對方的行為如何,而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與反應如何,如果那些行為與反應能在根本上獲得深刻理解,那麼關係就能經歷一場深刻且根本的改變。在人我關係中,存在著不僅僅是實質上的問題,還有各個層面的思想與感受問題,而唯有當一個人內在處於整合的和諧狀態,他才能與另一個人和諧共處。在關係之中,要謹記在心的一件重要的事不是對方,而是自己,這並非意謂著一個人要孤立自己,而是意謂著要深入了解自己內在衝突與憂傷的根源。只要我們仍依賴他人獲得心理上的安樂,包括理智與情感方面,那份依賴必然無可避免地創造出恐懼,憂傷也會隨之生起。

十二、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

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難道不是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嗎?我說的不是生理上的相互依賴,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我依賴我兒子,因為我想要他成為我無法成為的某號人物。他是我所有的期盼、所有想望的實現,他是我所有的重心、我的延續。因此我和我兒子、妻子、孩子、鄰居的關係,是處於一種心理依賴的狀態,而且我很害怕處於一種沒有依賴的狀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所以我依賴書本,依賴關係、社會,依賴財產來帶給我安全感、地位和聲望。如果我不依賴這其中任何一樣東西,那我就依賴我過去曾有過的經驗、依賴我的思想、依賴我所投入的偉大追尋。

那麼,心理上,我們的關係就是奠基於依賴之上,那就是為何會有恐懼的原因。問題不是如何不依賴,而只是去看見我們確實在依賴這個事實。有執著的地方,就沒有愛。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愛,你就依賴,然後……有依賴的地方,就有恐懼。我這裡談的是心理上的依賴,而不是依賴送牛奶的人為你送牛奶,或依賴鐵路、橋梁等那種依賴。正是這種內在的心理依賴,例如依賴概念、人、財產等,滋生出恐懼。因此,只要你對關係仍不了解,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唯有當你的頭腦觀照著它所有的關係時,關係才能獲得理解,這也是認識自己的開始。

現在,你能夠不帶任何努力,輕鬆地聆聽這一切嗎?努力只有在你試圖獲得什麼、試圖成為什麼的時候才存在。但是,如果不試圖擺脫恐懼,你就能單純地聆聽「執著會摧毀愛」這個事實,那麼,這個事實當下就能立刻讓你的心從恐懼中解脫。只要對關係仍不了解,亦即只要缺乏自我認識,就無法從恐懼中解脫。自我只有在關係中才能揭露。從觀察我與鄰居說話的方式、我看待財產的方式、我緊抓著信念或經驗或知識的方式,也就是從發現我自己的依賴性之中,我才能開始對整個自我認識的過程覺醒過來。

因此,如何克服恐懼不重要。你可以喝一杯然後把它忘了。你可以到寺廟或禮拜堂,全心全意跪拜,口中一邊念念有詞,或一邊祈禱,然而當你走出廟宇,恐懼就在轉角處等著你。唯有當你了解自己與一切的關係,恐懼才會止息,若缺乏自我認識,那樣的了解是不會來臨的。自我認識不是一件遙遠的事,它就從此時此地開始,就在你觀察如何對待自己的傭人、自己的妻子、孩子的過程中。關係是一面鏡子,讓你看見自己如是的樣貌。如果你能如是地去看自己,不帶任何評價,那麼恐懼就能止息,而且從中將誕生出愛的非凡感受。愛是一種無法培養的東西;愛不是一種可以由頭腦獲得的東西。如果你說:「我要來練習慈悲。」那麼慈悲就是一種屬於頭腦的東西,也因此並不是愛。當我們了解關係的整個過程,愛會悄悄誕生,不為人知地,完整地。那時,頭腦是安靜的,它不會將你的心靈填滿屬於頭腦的東西,因此愛就能夠誕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