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中國哲學通史:清代卷(學術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哲學通史:清代卷(學術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38 元
定  價:NT$ 828 元
優惠價:87720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清代哲學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清中葉與鴉片戰爭前後三個階段。其中清中葉時期的哲學,即學術史上所說的乾嘉時代的哲學,為清代哲學的典型形態。而清初與鴉片戰爭前後的哲學,均屬￿清代哲學的過渡階段。
本書認為,清初哲學在哲學性質上屬￿“後理學時代”的哲學。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的哲學思想,基本上是以宋明哲學批判者的姿態出現的,他們的哲學命題、範疇概念主要都來自于宋明理學,但往往是以反命題的形式出現的,有些範疇、概念的具體規定與內涵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後理學時代”最重要的三位哲學家都是氣一元論的哲學家。
本書認為,乾嘉時代的哲學以“道論”為其形上學,以“人文實證主義”為其方法論,經學家戴震與史學家章學誠是該時代哲學的兩面旗幟。戴震開創了中國古典哲學的語言學轉向,章學誠開創了歷史文化哲學學派。“後戴震時代 ”的哲學貢獻主要是鍛造哲學 思考的語文學(philology)工具,但在哲學思考的規模與深度方面反而有所弱化。章學誠的哲學在當世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對龔自珍及近現代歷史哲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本書認為,龔自珍是清代哲學轉折的關鍵人物,他既是乾嘉哲學的終結者,也是新哲學的開創者。他的“農宗”哲學思想,實際上是中國古典形態樸素的歷史唯物主義思想。魏源是近代中國初期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位思想家,他不只是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命題,其實也較為全面地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系統主張。

作者簡介

吳根友,1963年生。哲學博士。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2020年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現兼任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委員、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及人文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等。主要從事明清哲學、中國政治哲學、先秦道家和比較哲學研究。著作有《中國現代價值觀的初生歷程——從李贄到戴震》《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等十余部。在《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哲學動態》《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戰線》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兩百余篇。

目次

導 論 1

一、 明清之際的時代特徵 2

二、 清代社會、政治生態與思想界的反理學思潮 14

第一章 黃宗羲的哲學思想 22

第一節 黃宗羲的氣本論與倫理學思想 24

一、 黃宗羲的氣本論 24

二、 黃宗羲的倫理學思想 33

第二節 “一本萬殊”的學術史觀 46

第三節 黃宗羲的政治哲學思想 52

一、17世紀中國早期民主思想的一般概況 52

二、 《明夷待訪錄》的基本內容及其進步思想傾向 57

三、 “公天下”———《明夷待訪錄》的核心政治理念 59

四、 《明夷待訪錄》對專制政治及其意識形態的批判 64

五、 《留書》及黃宗羲政治思想的其他面向 67

第二章 方以智的哲學 72

第一節 方以智的本體論與人性論 73

一、 物(氣火)論 74

二、 方以智的所以論 76

三、 方以智的人性論思想 79

第二節 方以智的科學哲學思想 83

第三節 方以智的辯證法思想 86

一、 “隨、泯、統”與“交、輪、幾” 86

二、 “合二而一” 89

三、 “一三”與“三一” 90

第四節 方以智的“全均”理想與人生哲學 93

一、 “大成均”與儒家的價值理想 95

二、 重學以拯心,下學而上達 99

三、 不虛生浪死 105

四、 對於名教價值的哲學辯護 109

第三章 王夫之的哲學 114

第一節 王夫之的氣本論思想 117

一、 “氣—誠—實有”與“太極” 118

二、 理氣相依 124

三、 道不離器 125

第二節 “能必副所”與“行可兼知”的致知論 131

一、 心物(事)、心理、能所關係 131

二、 知行關係 139

第三節 王夫之的倫理學與政治哲學思想 141

一、 “性者,生理也,日生則日成也” 141

二、 天理“必寓於人欲以見”的理欲觀 144

三、 王夫之的政治哲學思想 149

第四節 王夫之的歷史哲學 165

一、 “理勢合一”的歷史辯證法 165

二、 “依人建極”的新人文史觀 169

三、 “今勝於古”的歷史發展觀與“文野互變”的歷史猜想 173

第四章 李颙、顏元、李 的哲學思想 176

第一節 李颙的“體用全學”及其影響 176

一、 “悔過自新”的立言宗旨 178

二、 “無善無惡”與“無念之念”的良知本體論 182

三、 “明體適用”的體用全學 194

第二節 顏元的哲學思想及其反理學思想 200

一、 顏元的人性論 202

二、 顏元的反理學思想 207

三、 顏元的實學觀 215

第三節 李 的哲學思想及顏、李思想之異同 225

一、 李塨的哲學思想 225

二、 李塨與顏元思想的異同 241

第五章 顧炎武、傅山、陳確的反理學思想 252

第一節 顧炎武的“經學即理學” 253

一、 對宋明理學的批評 254

二、 “經學即理學” 260

三、 經學研究新範式的建立 267

第二節 傅山論理與無理的關係 275

一、 傅山反理學思想的基本思路 278

二、 傅山的社會哲學思想 286

三、 傅山推崇子學與反文化專制的思想 291

第三節 陳確的《大學辯》與對理學的理論批評 293

一、 《大學辯》與對理學的理論批評 293

二、 工夫論進路的性善論 301

三、 天理人欲之辯 303

第六章 戴震的哲學 307

第一節 青年戴震的學術思想 307

一、35歲之前戴震的著述情況 307

二、35歲前戴震學術思想簡論 309

第二節 戴震的道論思想 317

一、 戴震道論思想的發展歷程 317

二、 戴震論天道與人道 319

第三節 戴震的倫理學思想 322

一、 戴震與宋明理學倫理學之分歧 322

二、 戴震倫理學的基本內容及其內在結構 325

三、 戴震倫理學的新貢獻 336

第四節 戴震的語言哲學 338

一、 戴震的名學思想 341

二、 戴震語言哲學中的句法分析 344

三、 語詞、句子意涵與文本中的言語脈絡諸分析 347

四、 戴震的言意觀及其語言哲學的形上學追求 351

第七章 章學誠、崔述的歷史哲學 360

第一節 《文史通義》的性質及其學術定位 361

第二節 章學誠的道論思想 366

一、 章學誠道論思想的形成過程 366

二、 章學誠道論的基本內容 371

三、 “六經皆器”說與“道器關係”論的歷史學向度 377

四、 “道公而學私”———章學誠的道論與其學術理想 380

第三節 章學誠歷史文化哲學的內在結構 384

一、 章學誠歷史文化哲學的內在結構及其終極追求 386

二、 “六經皆史”說及其歷史意義再評價 390

三、 “言性命必究於史”———章學誠歷史文化哲學的實證品格 397

第四節 崔述的歷史哲學思想 399

一、 崔述史學的價值取向與乾嘉學術精神的內在關係 400

二、 尊經疑古,考信求真———崔述的實證史學精神 403

三、 崔述對《六經》之外典籍成偽原因的分析與歸納 414

四、 崔述的經史論、封建論與正統論 425

第八章 揚州學派的哲學思想 435

第一節 焦循的哲學思想 439

一、 焦循的道論與一貫論 441

二、 焦循的倫理學思想 447

三、 焦循的哲學思考方法 454

四、 焦循經學思想中的內在張力 466

第二節 段玉裁的語言哲學思想 476

一、 段玉裁的“求是”精神 477

二、 “治經莫重乎得義,得義莫切於得音”的語言學路途 481

三、 段玉裁的治經方法與語言哲學的方法論追求 487

四、 語言分析與段玉裁的政治倫理思想 490

第三節 阮元的仁學與人性論 495

一、 阮元論道 496

二、 阮元的哲學方法論 498

三、 阮元的政治思想與人生、道德哲學 502

四、 阮元的語言學思想及其歷史還原主義 509

第九章 龔自珍與魏源的哲學思想 515

第一節 龔自珍的社會政治思想 517

一、 以飲食為始基的社會政治之道 517

二、 社會批判與社會變革思想 520

第二節 龔自珍的心力論與人性論 527

一、 以“心力”挽頹波與“尊命”的矛盾 527

二、 肯定人性有私的人性論與倫理學思想 531

第三節 龔自珍的語言哲學與“宗史”思想 535

一、 從語言學轉向史學 535

二、 龔自珍對古典文獻定本及本字說的懷疑 538

三、 對文字起源與發展的哲學新思 540

四、 龔自珍對名實關係與言語方式的新闡釋 545

五、 龔自珍對思想類型與語言類型的分類 547

第四節 魏源的經學與哲學思想 550

一、 魏源的經學思想 551

二、 魏源的哲學思想 554

三、 魏源的經世思想 564

主要參考文獻 574

後 記 582


書摘/試閱

導論

清代哲學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明亡之後到清康熙帝平定吳三桂叛亂之後為前期;以康熙執政三十年到道光元年為界,大體上為中期,是清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鼎盛期;道光以後直至清王朝的滅亡為晚期。

清代前期哲學思想的主要特徵是清算宋明理學的理論過失,試圖從理論上反省導致明王朝滅亡的學術和理論上的原因,並在反思的過程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論主張。就其理論的形態來說,可以稱之為“後理學時代”(廣義的理學包括心學與氣學)。所謂“後理學時代”,即是通過對理學的理論反省與批判,試圖給出中華文化發展的新方向。但他們的思維框架、問題意識、理論命題、哲學範疇基本上都是宋明理學所提出的,只不過他們對這些問題意識、理論命題、哲學範疇做出了新的、或相反的、或綜合性的解釋而已。

清代中期的哲學思想,一方面繼承了明末清初的反理學思想傳統,另一方面又在特殊的政治文化環境裡展開新哲學思考。就理學的傳統而言,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沒有多大的理論創新與突破;就反理學的思想傳統而言,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表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其主流的方法是通過考據學的方式展開哲學論述,其代表人物是戴震及其所影響的皖派學術共同體——揚州學派的一些中堅人物。而與戴震同時稍年輕一點的章學誠,則是通過史學的方式展開哲學論述,在思維方式上也表現出即器言道,即事說理的思維特徵。清中期的哲學思想特徵在於:以回歸先秦“道論”的復古面貌展示了該時代哲學的形上學特點,以人文實證主義的方法論展開自己時代的哲學論述,從而基本上確立了不同於宋明理學以氣、理、心為形上學的時代特色。

清代晚期的哲學思想,表現出相當駁雜的特色。就嘉、道時代而言,這一時段哲學思想表現出對中期哲學思想及其方法論的反思與批判,通過對現實政治問題的思考展開哲學的思考與論述,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是龔自珍與魏源。就政治地位而言,龔、魏二人並不是時代的核心人物。但就思想史而言,他們無疑是該時代的精神代表。龔自珍以詩人哲學家的特有敏感,對該時代深入骨髓的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提出的政治改革主張未必能付諸實踐,但他提出的改革思想,尤其是對現實政治制度諸種弊病的批評,則是發人深省的。

魏源早期與中期的思想基本上屬於今文經學家的陣營,並沒有多少突破傳統思維的地方。鴉片戰爭以後,他目睹了清王朝的種種政治失敗,提出了眾多明確的政治改革主張。特別是他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在文化哲學方面具有開風氣之先的意義。但此時的清王朝還沒有深刻地認識到自己與當時歐洲社會的巨大歷史落差,因而在政治上還沒有想到要徹底改革。魏源之後的晚清時代,更是一個風起云涌、波譎云詭的近代中國社會了,其哲學思想的復雜、多變,已經不是傳統中國哲學所能涵蓋的範圍,故將魏源以後的清代哲學思想交給近代中國哲學來處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2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