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愛的創造論
滿額折

愛的創造論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043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讓愛重生的三部曲
因為愛,神創造天地,人間的愛,也從祂而來。
有一天,罪進入世界。從此,我們想愛卻害怕受傷害,想饒恕卻無從下手。在人際關係中,我們有意或無意互相傷害。為求自保,只好收起愛心;仇恨滋長,使饒恕遙遙無期。
《愛的創造論》幫助我們,從傷痕累累、恩怨交纏的人際關係中,讓愛重生。本書結合綿密的解經、精闢的心理學理論、動人的輔導室故事,由兩位分別從事基督教諮商和聖經研究的學者合寫,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內心的戰場。在被罪污染的世界,我們互相傷害,因此饒恕是愛的先決條件。主耶穌尚且饒恕我們,為我們在十架上犧牲,我們更應該效法祂、彼此饒恕。
第二部:愛之戰的策略。我們一直以為報復是不應該的。其實神的屬性包含報復,為的是彰顯祂的公義,幫助罪人悔改遷善,修復與祂的關係。我們也應該學習神的榜樣,使人與祂和好。
第三部:為靈魂而戰鬥。整合聖經和心理學,我們可以歸納出三類日常遇到的罪人:邪惡的人、愚昧的人、普通的罪人。我們需要從神而來的靈巧和純良,去愛這三類人。
本書適合所有基督徒,尤其是牧者、團契輔導等在教會服事的同工。

作者簡介

艾倫德(Dan B. Allender)
受過性侵和嚴重車禍之苦,立志與身心創傷者同行,作一個情理兼具的諮商師和教授。威斯敏斯特神學院神學碩士、密西根州立大學諮商心理學博士。一九九七年創辦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學院(The Seattle School of Theology & Psychology)。著有《醫治之路》(新北:校園)。

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
耶魯大學古代近東研究博士,曾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和魏士蒙學院(Westmont College)擔任聖經研究教授,教學生涯接近四十年。研究範圍涵蓋歷史、聖經文學鑑別等,著作包括《新舊約文學讀經法》、《21世紀舊約導論》(新北:校園)。朗文有三個兒子、兩個孫女,是位業餘壁球高手。

導讀

當我寫這一篇導讀的時候,還不知道本書叫《愛的創造論》,但我知道原書叫Bold Love(編按:本書譯為「勇敢之愛」),深感這是豁出去的愛、大愛、有層次的愛,甚至極為有計謀的愛。

兩個作者雙劍合璧寫一本關於愛的書,其中艾倫德(Dan B. Allender)寫得比較多,而且他比起我所讀過其他心理諮商師更明顯地表達,他所處理過的個案與虐待人的愛(abusive love)有關。艾倫德認識許多人,他們從來不懂得怎麼辨認自己的遭遇,也不懂得怎樣從地底下闖到地面上得見天日。因此本書比起許多處理家庭、婚姻裡的迷茫與無助的其他著作,更加顯出艾倫德要掏出的答案(甚至利劍),與別家不同。他為了寫這本書,邀請了老朋友朗文(Tremper Longman III)來寫一章關於上帝作為戰士的內容。

如果你希望從本書找到什麼答案給自己撐腰,你就可能找錯書了,因為艾倫德實在奉行耶穌所說的:「如果你看見你弟兄眼中的刺,而你想為他除去,那麼你就應該先除去自己眼中的梁木。」(參:太七1∼5)作者不讓任何人袖手旁觀,也不讓他們給別人扔石頭。他很刻意地說明你要檢討自己的部分。

艾倫德執筆之時,他從事諮商已經十年了,以下是他在網路上的文字(參考https://theallendercenter.org),可能對於認識《愛的創造論》寫作的原委,有一定的幫助: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為伊甸園的生活而受造的,本應活在完美的關係中, 與自己、他人和神能夠有平安(shalom)。但現今這平安已遭粉碎,我們被迫離開伊甸園,生活在一個充滿破碎、分離和創傷的世界。我們受到傷害時嘗試保護自己,避免未來受傷,這樣我們就在心中造了一個假伊甸。我們看到自己的創傷,心裡會剛硬,對於復原也不抱任何希望。我們投奔關係堡壘,包含誓言、孤立、上癮、蓄意破壞。這樣就讓我們與過去受到的創傷捆綁在一起,使我們遠離與他人、與自己、與上帝的關係中的恩慈和喜樂。我們意識到原來真正的平安已經蕩然無存,又造了一個伊甸,結果是感到更破碎和遠離人群―這下我們才會甘心恢復平安,擁抱那持久、深入治癒我們的應許。

艾倫德理論的核心就是,一個人要得醫治,就要踏上一趟旅程,從一個受咒詛的處境(輕蔑、羞恥、矛盾情緒)遷移到受祝福(熱情、友善、愉悅)的境地。在這旅程當中,我們需要帶著真誠的態度來講自己的故事,為自己的傷口感到悲哀,然後祝福那個還沒有完全脫離咒詛的部分。當我們與可信賴的人來分享故事的時候,他們能夠指出我們裡面所受到的傷害和隱藏在深處的美善,我們因此更有能力來認識和活出呼召,並且與神、人產生一種密切、能帶來生機的關係。

本書目的不在於提供一些安慰我們良心或感受的話,作者其實致力描繪出一個畫面,就是我們原本是屬於伊甸園的。我們今天對於某些事情的反應(不能說是事件,因為聽起來,事情都是多年累積的結果,產生某些感情上的反應),不一定反映出我們真正的想法。這些反應往往是經過精挑細選之後,理出某個關係,然後說給心理治療師聽,但是其他相關或者相似的反應,一概被我們掃到旁邊去。「為什麼你會這樣挑選?」,

這正是艾倫德想要受輔導者坦誠面對的,這也是令人非常痛苦的地方。但是只要能夠熬過昏天暗地、沒有前路的痛苦日子,受輔導者多半都能夠在艾倫德的陪伴下,看到真正應該大力去爭取或抵抗的,是哪些層面!

艾倫德在第二章提出:
當我們堅持不倚靠神,在他處另尋生命,而且不承認也不處理這種態度,這就是以一種微妙的方式憎恨神,會妨礙我們去愛別人的那份渴望和委身。直到我們不再有罪、得著榮耀、像基督耶穌一樣完全的那一天以前,我們永遠無法愛得完全。我們無法愛得更好,是因為我們仍在與罪惡奮戰。一旦我們的心背離神,愛就脫離常軌了。心若不是走向愛、感恩、敬拜神,就是走向相反的方向―仇恨、為自己的罪辯白、崇拜自我。尷尬的是,對於神的憎恨,極少是顯然可見的。我們對神的憤怒往往是壓抑的、矢口否認的、另當別論的。

這裡的觀點非常犀利。大部分牧師或者傳道人讀到這一段,可能就開始明白為什麼教會裡總是有一些人沒有辦法愛上帝,或者親近上帝。如果我們真的有一台機器,可以把人心裡面恨上帝的部分如同X光片那樣顯示出來,那麼牧者也許就比較有辦法能夠陪伴這樣的人,面對他們心裡封閉的部分,那個不想讓任何人進去參觀的部分。

罪,在人裡面,使得人無法仰視聖潔的上帝。如果一個人心裡有罪,卻不願意讓上帝來處理,那麼罪就有可能繼續發酵下去。在艾倫德筆下,罪就好像癌細胞一樣,愈來愈嚴重。罪不是不能處理,但是處理起來會很痛,而且好一段日子真的很不好過,就好像需要手術刀把腫瘤切除,然後是化療或者電療那樣。

如果我們只陪伴他們可以嗎?這裡實在沒有簡單的答案,有時候面對邪惡,是不能陪伴的!如果忍耐會有幫助嗎?對於需要時間避一避風頭的,那是養精蓄銳,才有能力對抗邪惡。把邪惡當作完全不存在,是虛偽的,這樣做也無視那個受苦的人或者被犧牲掉的人的痛苦。

那麼還有什麼可以做呢?艾倫德在第八章用「解除報復」來講述他的做法。但在這一章之前,他說必須有盼望, 而這個盼望與我們所想像的意思可能很不同。他先說明什麼是「天真的盼望」。例如艾倫德的父親患癌,他的朋友來跟他說會為他的癌症禱告,求上帝來醫治。這是天真的盼望。艾倫德的觀點是:「我可以盼望得醫治,但更合乎真理的說法應該是,我有信心,知道神會透過父親的疾病使他和我的心腸變得柔軟或剛硬。」

這話寫得很好!我們的確要面對病人的癌症,而不能天真地認為沒事,禱告之後就會好了。艾倫德又寫:「美好的盼望安全穩妥,因為悲劇會使人心柔軟或剛硬。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神都會動工,使祂的國度實現。」用我習慣說的,我們可以禱告,祈求上帝在黑暗中帶來光明,在空虛混沌中創造豐富和次序。至於上帝的工作,是透過什麼情況或方式,我們需要學習放手,讓上帝做奇妙的事。

在這方面,艾倫德從他豐富的輔導經驗,知道生命改變的條件,是明白悔改的意思。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狀況是自己完全無力改變的,也知道有時候事情會被扭曲的。例如有些人承認自己餓了,但覺得上帝應該來餵飽自己,結果就是傲慢的態度。 有些人的確把好事都變壞事,把事情扭曲!

沒有人能在別人心中製造出悔改。強迫和要求,也許能使行為改變,但是絕對不可能讓他人從心底認罪,達成真正的改變。如果我渴望只有神能成就的那事發生,我可能不會感受到壓力,不會想舉起顯然不能承擔的重擔。我可以把車庫打掃乾淨,但是我無法使妻子愛我;我可以和和氣氣地對鄰居說話,可是我無法使他得蒙救贖。重要事物的改變是神的事,不是我的事。這對我的靈魂來說,是太艱鉅的任務。
這一段一語中的。許多人長期對人失望,是因為不了解自己對於別人悔改,毫無幫助。我們怎麼批評也沒有作用,怎麼暗示也沒有幫助,甚至怎樣禱告也沒有明顯作用。但是我們真的要明白,上帝對於需要祂管教的罪人,也會感到很焦急的。

這樣的認知讓我們比較務實,不會以為「我們做得不夠」、「你禱告得不夠」、「你的信心不夠」。我們能不能承認,關於人心的事,我們真的毫無作為呢?

在八章,艾倫德開始讓我們看到報復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理罪惡的事情上,報復是必要的元素!這裡有幾個觀念,例如賠償。他這麼寫:
如果我從你那裡拿走某些東西,我不單應該歸還,還應該賠償你的損失。報復要求賠償。為所造成的傷害付代價,一直都是對所有人的終極要求─我們生而為罪付代價。

這些行動背後有一個深深的願望,就是修復。修復是什麼呢?如果我們不從上帝的角度來看,耽擱事情只會導致更多仇恨。但是聖經裡讓我們看到的是復仇的末日是全然修復的日子,因為邪惡將被捆綁,用聖火焚盡。美善將被高舉,醜惡和失序將會消失。

艾倫德提出一個概念,就是保羅說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是的,有時候我們不能把報復抓在自己手裡,我們需要讓上帝做祂最後的審判。

第二,人有時候會在審判來到之前改變,這樣我們就會看到改變了的人,竟然多麼榮美。如果上帝一早垂聽我們的禱告,降罰於某人,那麼他就沒有機會改變成今天這麼美好的樣子。目睹一個被上帝改變的人,撒但就笑不出來了。

你會怎麼理解以下句子:不要停止對傷害你的人行善,要行善,好使邪惡膽顫心寒。如果你同意這句話,就可能代表你開始聽懂耶穌的說話了。如果你不同意,那你一定要好好拜讀第八章,這章愈來愈接近艾倫德最核心的思想了。第九章和後面的部分,會讓大部分讀者意想不到。為了讓大家讀本書有「發現新大陸」的喜樂,這導讀就到此為止!

在這裡稍微賣一個關子。艾倫德給我們這些沒有接觸過太多壞人的讀者,區分了三類人:邪惡的人、愚昧的人、普通的罪人。當中細節真的非常多,單單把部分挑出來說,卻不明白如果報復的心―也就是強烈期望一個人被上帝得回,得到重新建立―不在你裡面,你無法幫助邪惡的人、愚昧的人、普通的罪人。因此,我不會在這導讀陳述任何一個細節。雖然一個人徹底改變很難,但是當這改變發生的時候,天使也會微笑的!
廖乃慧傳道(新加坡長老會禧年堂)

目次

導讀001
致謝009
推薦序011
前言:饒恕――難解的奧祕015

第一部:內心的戰場025
第一章:對愛的複雜感受027
愛,實在辛苦;饒恕,又似乎辦不到。
第二章:把藏起來的恨拿出來見天日053
很多人說,基督徒恨神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
第三章:震驚到啞口無言077
要發生深層的改變,啞口無言是必要的條件。
第四章:面對內心的戰爭103
人際關係中的戰爭,它的本質是什麼?
第五章:我們的神聖戰士129
新舊約聖經,都在向我們訴說神的戰爭行動。

第二部:愛之戰的策略155
第六章:勇士的履歷157
認識基督不代表多數人所謂的「愛」會增加。
第七章:渴望修復181
饒恕人不是一勞永逸的一件事。
第八章:解除報復211
報復並不違背神的愛和恩慈。
第九章:給予好禮物237
恩典是一件滋養人的禮物。

第三部:為靈魂而戰鬥261
第十章:愛邪惡的人263
邪惡的人很少看起來很邪惡。
第十一章:愛愚昧的人291
愚昧人對他人或自己生氣時總是遠超過分寸。
第十二章:愛普通的罪人325
普通罪人最大的掙扎在於和嫉妒、天真奮戰。
後記:勇敢之愛――椎心擊倒死亡353
附註363

書摘/試閱

前言
饒恕―難解的奧祕

愛,我們很輕易就使用這個字眼,也自認為對愛略知一二。確實,愛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也是我們在行有餘力時願意付出的。可是,沒有任何一樣工作比愛更吃力。

愛,反映神榮耀的光輝,是生命的根基、存在的理由,也是福音的核心。愛是最基本的生命主食,我們卻幾乎無法用言語道盡愛的廣袤無邊,無法描述人如何被愛改變,也不可能為了別人的緣故而愛―尤其是在這個經常傷害我們,而且傷我們很深的世界裡。寫一本談論愛的書,簡直是放肆冒昧。

那麼,為什麼我要擔起這個任務呢?因為愛的挑戰和奧祕擄獲了我的注意。在我日常的工作和個人生活中,我都得回答這個問題:「去愛傷害我的人是什麼意思?」身為一個心理學家―甚至可以說,身為一個生活在墮落之人當中的墮落之人,我每天、每個小時,分分秒秒都得面對人的過犯。我和你一樣,面對的是出於愛的過犯,呼求著饒恕,而神毫不放鬆地要求我們要饒恕。

但是,要饒恕傷害我們的人,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掙扎。受的傷害愈大,似乎愈難饒恕。如果你是基督徒,你的心雖然已蒙救贖,但仍然有罪,要原諒人是很費力的。神毫不寬貸地要求我們要饒恕,例如:轉過另一邊臉頰、把外衣也給對頭等等,有時真令人光火,有時並不合邏輯,而且,代價總是昂貴到悖乎公義或常理的地步。

所以,饒恕的要求,或許崇高值得尊敬,卻不切實際,被當成老古董丟棄,或是被遺忘―除非處在安全的環境中,甚或也是很不幸地,在饒恕時既沒有智慧也不懂諒解。原諒他人,是愛的必要條件,不是一個易懂的主題,更遑論活出來了。但是,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主題了。因此,本書的目的就是要探討(可惜不能說是回答)這個問題:愛仇敵是什麼意思?愛那個性侵我的人?愛我那脾氣暴躁又不體貼的配偶?愛那個在我背後閒言閒語、破壞我名聲的朋友?愛只是聽到我提議去散個步就對我咆哮的孩子?愛沒有提供我最好服務的外科醫生或修護廠技工?名單列也列不完。

就每一個人、每一種情境而言,不論我們的人際關係是短暫是長久、刻薄傷人或彬彬有禮、溫暖或不友善,所有的人際關係裡都有夠多的罪,需要饒恕―如果這些關係還想持續朝美好目標前進的話。本書要討論的是饒恕之愛―這樣的愛可以面對處理不幸且不可理解的傷害,如性侵,以及常見且可解釋的爭鬥,不體貼或沒耐心。

要探討這個題目,確實是艱鉅的任務,這題目的概念本已複雜無比,難以探討的原因更不待言。出於個人理由,明知山有虎,仍向虎山行。我曾經拒絕寫這本書,有三個原因。第一,我無法一以貫之好好愛人。如果你去問我的朋友、學生、案主、鄰居,或其他人,我有好好地愛人嗎,你會聽到各種不同的答案。偶爾我能好好地愛―就好像短時間內,鱷魚能跑贏馬―但多半時候,我的腿是短的、皮膚佈滿鱗片、表情令人生畏。我跟鱷魚一樣,不是一個善於長途賽跑的跑者。
最近,一位我敬重的朋友告訴我,我是一個偽君子―很擅長當講員談論友誼,遠勝過面對面當朋友。我遭到責備,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朋友就快死了,只剩下幾週的日子,我卻沒有花費心力打電話給他。由於我的退縮,我深深傷了一個對我意義重大的朋友的心。

當然,我的疏忽背後是有理由的(總是有理由):從忙碌、出差、全心服事,到對於死亡有一種無言且深沉的憎惡,可能是因為年輕時經歷過失喪。但是,即使有這些背景,依然不能作為不去愛的藉口。我否定了自己希望呈現的前提―愛:表現好的時候,愛得軟弱;表現糟的時候,愛得偽善。這樣的我,怎能寫一本探討愛的書?我知道只有一個答案能解釋我為何繼續寫這本書:我熱烈渴望了解什麼是真實的、渴望在操練真理時有所長進,以至於顧不得有時候我在示範自己的教導時做得多蹩腳。

同樣地,我知道,我跟每一個得到救贖的男男女女一樣,在生命深處,渴望認識神的愛,渴望能供應活水,給那些因乾渴而被迫不再暗暗自滿、自我中心還振振有詞的人。而了解愛的意義,最好的途徑,就是更清楚地爬梳釐清我的愛有多拙劣。如果這樣真的能了解愛,那我頗得個中三昧。我只求能更多嚐到祂的仁慈和寬容。

這本書難以下筆的另一個原因,是有可能造成誤解。許多關於愛和饒恕的想法觀念會受到挑戰。有些信念曾為神所用,帶來巨大的改變,非議這些信念並非我所樂意。然而,某些信念縱使確實曾帶出美好果效,並不見得就是真理。我知道,有校基督徒曾從意思被扭曲到完全不可解的聖經經文中得到安慰;也有基督徒曾被迫接受經文中根本沒有的觀點,卻因著自己的理解而受到激勵或是被定罪。草率的聖經詮釋並不會因而變得有道理,不過這倒是提醒我們(也再次向我們保證),神能夠也願意使用任何事物來完成祂的旨意。

每一個作者都是在所處的文化大熔爐中寫作,我們不可能不受到自身所處文化的影響―回應方式或者是擔任舊信念的守護者,或者是當前潮流的反對者,或是反過來。我也不例外。我不相信饒恕意味著忘記過去、忽視過去或現在所受的傷害。即使真的可能做到,這麼做也無異於抹煞個人的過去和神在我們的人生路上作的工。只有一個方法能讓「饒恕然後遺忘的心態」行得通,那就是徹底否認、欺騙,或是假裝。許許多多聽著熟悉的口訣「饒恕然後遺忘」長大的人,可能已經開始懷疑本書的可行性。我只盼望讀者在給本書貼上異端標籤前,再往下多讀一些。「饒恕然後遺忘」的方法包含某些與饒恕有關的重要真理,不該不加思索地扔掉,就像不該把洗乾淨的小寶寶連同骯髒的洗澡水一同倒掉一樣。這個方法要我們學習的重點是,徹底放下「用過去的傷害為現今的犯罪辯護」的權利。但是,我們絕不能假裝過去的傷害從來沒發生過。我相信,為了施虐者的好處,過去是可以回想起來的。正視過去的傷害,對於現在與那個造成重大傷害的人建立關係,是有好處的。這個複雜的議題容後再論。

另一方面,有些人很可能同意我一開始提出的論點(即不願也不可能忘記過去的傷害),並且傾向於認為除非我們先學會饒恕自己、接納自己的人性,否則我們不可能饒恕他人。與此相關的信念是你除非先學會愛自己,否則不可能學會愛別人。這個方法主張優先學會關照自己,然後,才能關懷他人。雖然合理的自我接納是源自於福音沒錯,但是,為這套思維火上加油的「我最優先」(me-first)態度,絕對不是本書的前提。這種利己主義(self-interest),牴觸了福音本有的「以他人為中心」(other-centeredness)觀點,也忽視了主耶穌所說的話―若非失喪生命的,不能得著生命(太十39)。

「關顧自己」(take-care-of-yourself)的思潮,導致許多人為自我中心起而辯護。這個方法倒也認清了對於愛和寬恕的傳統認知有重大的問題。關顧自己的思潮,適當地拒絕了把依賴、以懼怕為基礎的屈從與解救行為視為愛。我舉雙手贊同。愛絕不只是做正確的事;事實上,很多的人際關係都為罪惡、懼怕、匱乏所捆綁,不可能真正去愛。

例如,許多人刻意忽視自己所受的傷害,還認為這樣就是在「饒恕」人。事實上,他們忽視傷害的可能原因是害怕產生衝突。如果把另一邊臉頰也轉過去給人打的內在動機是害怕他人,就不能叫作愛,也不是在饒恕人。許許多多看似屬靈的行動,都充滿了害怕、虛假、例行公事。關顧自己的思潮精確地看出來,某些彷彿是愛的行為,內心的基礎很可能與愛無關,而是在保護自己或他人不去面對艱困的真相。

以上所討論的兩種觀點並非全無價值,但是,兩者都讓我覺得空洞。第一種觀點極度輕視痛苦,第二種觀點則貶低了犧牲的價值。如果通俗的教導不是鼓勵我們(1)基於否定和假裝,自以為義地原諒罪人,就是鼓勵我們(2)只顧著改造自己的靈魂, 運用不合聖經的教導饒恕自己,而不是接受神的赦免,那麼,我們對愛和饒恕的認識就出錯了。「饒恕自己」這個說法,反映出沒有「感覺到」被饒恕的共通經驗,漠視了以下的事實:如果我們已接受基督的死和復活所作成的工,使我們得以越過神的義怒,那麼,我們早已被赦免了。
如果因信稱義不能除去我們的自我輕視和低落自尊,那麼,除了不能饒恕自己以外,一定還有其他的東西在我們的人格裡運作,需要敞開並且悔改。刻意用來發展自我饒恕(selfforgiveness)和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的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只會使問題更惡化。我知道,我這樣說,違反了盛行觀點的潮流。我希望惱怒的讀者不會在本書才剛起頭就把書給扔了,以為本書不過是又一個例子,鼓吹互相依附的自我犧牲(codependent self-sacrifice),把基督徒的服事視為腳踏墊。

我寫這本書時的第三個掛慮,和誤解的議題無關,而是擔憂會助長一種回應罪惡的方式:毫無顧忌地痛擊他人,還美其名為「愛的對質」(loving confrontation)。如果我打開了一扇通往誠實、分享、暴露弱點的大門,卻不包含長期受苦、忍耐、遮掩許多的罪,我可是會心碎的。讓我來舉例說明。

有一位朋友最近服事和名譽雙雙受損,只因為有人用不合聖經真理的方式運用「正直干預」(honesty intervention)。召集這個會議本是為了討論教會事工,卻變成一場充滿控訴和攻擊的大審判。這位朋友才生了場大病,剛剛才康復出院;他住院時還因罕見的高濃度藥物中毒,差點丟了性命。

因著一群人的回饋意見,「干預」繼續進行下去。回饋的內容益發激烈,他的自我防衛程度也隨之提高。說他為人冷漠、嚴厲、憤怒、封閉、傷人、桀敖不馴,各方面的控訴通通往他身上砸;他愈是惶恐和防衛,就愈坐實了控訴者的評語。最後,他再也忍受不了,就大踏步離開會議。他說:「我最後還是輸了。我無法處理這些人對我的恨意;這些人幾天前還在我床邊,帶雜誌給我看,對我的勇氣大感驚嘆。」

他說的不盡然對。他並沒有輸。他最終的回應方式,清楚說明了那些人的質問錯得多麼離譜。他正確地選擇逃離一場不合聖經教導的干預會議。不是所有的對質(即使喬裝成「愛的干預」)都應該被忍受的。

我自己也認得一些控訴他的人。他們是好人,並非沒有智慧和理解力,卻挑了一個糟糕的時機來處理這件事,處理的過程也違背了馬太福音第十八章所詳載的,處理重大過犯的原則。我的朋友在處理人際關係或做決定的方式上,不是沒有錯處。他有時佔有慾較強,然後又顯得冷淡疏離。他屢次說服事團隊當中某一位成員的閒話。他可能一下子和藹可親又自我犧牲,但不久就抱怨說他覺得自己被利用了。他過去是、現在還是一個標準的罪人。他也是一個心地十分善良、樂意在智慧上長進、極願委身於促進他人福祉的人。

身在一間擠滿了既憤怒又覺得受傷的朋友的房間中,耗盡元氣而且被處方藥搞得頭暈目眩的他,沒有辦法維持在最佳狀態。沒有人有辦法。有一個人告訴他,他們是為了他好,所以送給他「勇敢之愛」。我再說一次,我不懷疑這些控訴者的誠意和好意,不過這件事有一點實在太噁心,我無法推崇。在這場會議中抨擊他自我防衛又嚴厲,在我聽來實在荒誕,就好比控訴一個溺水的人,說他在第二次沉下去時狂亂地撥水是不相信別人的表現。

我們不是愛好誠實和開放的心胸嗎?這樣的情懷上哪兒去了?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偽善、虛假、欺詐,以致我們渴望和別人有真誠的關係。這種正當的渴望有一個不好的副產品,就是我們很容易就毫不抑制地要別人知道我們受傷了,或是被冒犯了。當然,責難和誠實絕對有其重要性,但這絕非建造或維繫愛的關係的主要成分。我的朋友遭受抨擊,至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誤用了我教導的「勇敢之愛」。這件事使我既心碎又害怕,怕的是我也許釋出了一種會傷害他人的互動模式。

勇敢之愛絕不是魯莽或殘酷,也不是以分享或干預之名,痛擊他人。勇敢之愛是勇敢地放下個人的盤算,心懷他人的福祉,謙卑地進入他人的世界,願意冒著自己的靈魂可能受傷更深的危險,只為了向某些人作活的香氣叫他活、向某些人作死的氣味叫他死。帶著基督的能力(西一8∼9),勇敢地去愛別人,絕對不會產生那種猛烈攻擊我朋友的毀滅性對質。濫用真愛,足以讓一顆敏感的心害怕再去愛,不再美好、不再樂於助人。愛所需要的工夫,一點也不遜於以恩慈待人,絕對只會更多。委身之愛,常常因為我們不夠體貼或缺少智慧而脫軌,但是這絕不能作為不再冒險去愛的理由。不過,這應當讓我們小心謹慎,逼使我們在決定如何處理他人的錯誤之前,反覆思量自己的動機、時機,以及對此人的關心。再多的防衛、澄清、重申,也不能阻止某些人使用言語的暴力,撬開天國的入口。我只能虔誠禱告,盼望能夠限制可能的濫用。

讀者可能會質疑,既然我公開承認自己的不完全、憂慮、懼怕,為什麼還要讓這本書面世呢?一方面,我是不得不處理饒恕的意義這個問題。我也有幸和一位二十五年的老朋友一起進行這項寫作計畫。朗文博士和我在八年級的音樂課上相遇,很快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我們的友誼歷經中學、大學、神學院,持續發展。那時,他平靜不懈地追求神,為我開啟了信主的大門。我們一直是形影不離的朋友。
朗文在威斯敏斯特神學院和耶魯大學就讀時,得到裝備,成為當今世上最重要的福音派舊約聖經學者。本書的寫作計畫有他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他對第五章的貢獻―為讀者提供了珍貴的機會,看到高階的聖經研習不只對前線的諮商和門訓有助益,也是必須的,如果天國的思想要入侵現今文化的話。能有朗文加入這個寫作計畫,實在是無比的榮幸。

在足以改變愛人者和被愛者的過程中,勇敢之愛是重要的媒介。勇敢之愛的熱忱是一份禮物,能使一顆剛硬、自我防衛、憤怒的心,直接面對那滿懷救贖恩慈,卻絲毫不退讓的銳利目光。朗文和我很幸運有這個機會,鼓勵你,直視神的目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