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滿額折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食道世風四講:談吃與耳餐(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  價:NT$ 288 元
優惠價: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李寶臣舊京美食的“吃主兒”,飲食掌故的“活文獻”

茄鯗這道菜真的存在嗎?
乾隆和慈禧每天吃什麼?
“滿漢全席”究竟什麼樣?
清朝國宴和千叟宴怎麼吃?
“二葷鋪”是什麼?
傳統的芙蓉雞片怎麼做?
……
人人都喜愛美食,但關於美食有太多誤區,容易掉進天花亂墜的美食謠言。

本書作者從小積累了豐富的飲食記憶,同時通過大量的見聞與閱讀,對過去北京地區的飲食文化瞭如指掌。

本書第一講,從烹飪技法上總覽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與沿革;第二講,對清宮御膳做了全面而細緻的解讀;第三講,琳瑯滿目地展現了老北京的民間飲食;第四講,回顧了舊京飯館的種種情形與名菜的高超廚藝。

食道者,世風也。對飲食與美味的描述和回憶當中,也展現了社會風俗與人情世態的改變,讀之耐人尋味又趣味無窮。

作者簡介

李寶臣,北京文史館館員、北京社科院研究員。有《文化衝撞中的製度慣性》《禮不遠人》《明北京》等專著八部,以及《大順用兵北京試論》《禮法社會的政治秩序》《制度比皇帝更重要》等論文六十餘篇。

目次

目錄:

題前閒話:談吃與耳餐/ 001

舉證一:活燒鵝鴨/ 004

舉證二:茄鯗/ 006

舉證三:鑲銀芽/ 017

第一講炒——中國獨具的烹飪技法/ 019

燒/ 019

煮/ 021

蒸/ 034

炸/ 036

炒/ 045

廚藝五標準/ 048

第二講清廷筵宴與官場滿漢席/ 053

禮部精膳司、光祿寺與御膳房/ 054

滿席漢席上席中席/ 056

清朝國宴——宴饗/ 061

清宮飲食/ 067

乾隆的兩份膳單/ 070

傳膳、用膳與克什御膳/ 073

慈禧兩份添安膳單/ 078

一菜不過三口/ 081

清帝家宴/ 084

千叟宴:內廷宴會的特例/ 087

《揚州畫舫錄》滿漢席解說/ 088

乾隆南巡御膳房隨行/ 094

官場流行的宴式與《揚州畫舫錄》滿漢席單的疑問/ 098

從滿漢席到滿漢全席/ 107

第三講物盡其用的日常飲食/ 111

日常飲食物盡其用/ 115

春餅、夥菜與醬肉/ 121

冬令初春的麻豆腐/ 127

樹上的“菜” / 129

拍黃瓜爐眼茄子清醬茄/ 131

四季通行的麵條與餡貨/ 132

豆腐腦與老豆腐/ 139

麵茶茶湯油茶杏仁茶/ 140

蘇造肉滷煮火燒燉吊子/ 144

羊霜腸燒羊肉炮羊肉爆羊肉/ 147

灌腸熏魚兒/ 150

二葷鋪小館大酒缸/ 153

物盡其用的歷史淵源/ 159

第四講從烤鴨說起——飯莊美食捃摭/ 167

烤鴨本稱燒鴨子/ 169

堂樓居館飯莊與私家菜/ 178

一品官燕/ 208

蔥燒海參/ 210

芙蓉雞片/ 211

肥雞火熏白菜/ 213

響鈴雙汁/ 214

油爆雙脆/ 214

糟熘三白/ 215

醬爆雞丁/ 216

炸雙胗/ 217

桂花皮炸/ 217

鍋塌豆腐/ 218

烏魚大/ 219

番茄腰柳/ 219

兩吃大蝦/ 221

金錢蝦餅/ 222

三道普通川菜的啟示/ 223

飯局禮數雜說/ 228

食道者,世風也/ 233

美味體驗由己/ 236

後記/ 243

 

 

書摘/試閱

今天聊的話題是“吃”,聊吃說吃,話題廣泛,東拉西扯,即使說得口滑,聽得過癮,也不過是“耳餐”盛宴而已。袁枚《隨園食單》反復強調飲食一定要“戒耳餐”。對於缺少美食經驗又渴求美味珍饈的人,進行美食欺騙是很容易的。個人品嚐經歷簡單,身心沉積不了太多的視覺與味覺記憶,自然唯耳是用,以耳代餐。現在新興一個職業就叫說吃、談吃,報刊也好,電視也好,大都設置“談吃”、美食欄目,收視率與影響力長年不衰。何以如此?就是因為嚮往美食的、希望拓展美食認知空間的大有人在。

…………

說到底,吃喝口感乃身內之物,誰也替代不了誰。吃喝是個實踐問題,而非理論建構,說得再天花亂墜,聽得再如醉如痴,未能實踐同樣枉然。就像文玩鑑定一樣,聽人說得再多,書讀得再廣,未經實物反复把玩,遇到假貨贗品,照樣上當受騙。世間沒有哪一個菜能夠通吃天下,人皆贊不絕口。凡是流傳已久的成熟菜品一定是經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結果,絕非“美食家”推介或專家評獎造就的。況且菜品名實之間相合相離,全在廚師手中,從來是具體的、一次性的。食材、技法達標則相合,否則相離。吃的是物,而非名。慕其名而喪其實,花了大價錢吃佳餚名菜,最悲哀的莫過於廚藝錯亂,讓美味蕩然無存。

人們渴求美食美味,常常越出品嚐本身,而更在意附於佳餚之上的名人、權勢、財富等社會價值。因之,愈是扯上帝后、權貴、名人的複雜稀奇的美食解讀,愈能欺世蒙人。就此準備了三個例證,逐一講述。

…………

舉證二:茄鯗

《紅樓夢》大家都讀過,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又作“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 )講劉姥姥在大觀園家宴上吃了一道叫“茄鯗”的菜,大為讚許:

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像茄子。告訴我是個什麼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鳳姐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剝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幹,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俞平伯認為“茄鯗”只不過是曹氏開的一個美食玩笑,他曾經講過:“小說上的食品不必真能吃,針線也不必真做,亦只點綴家常,捃摭豪華耳。”受此說啟發,在此添些佐料,鋪開講講“茄鯗”為什麼是個玩笑。

首先,看其製法。中國飲食之道,歷來講究一菜一味。嘗盡百味而非百味一嚐。相比之下,成熟的什錦類菜品比較少,也難成為宴席上佳品。茄鯗用料過於復雜,以至分不清什麼是主料什麼是配料,這不符合國人美食追求與美食品嚐的習慣。

袁枚《隨園食單?變換須知》講:“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猶如聖人設教,因才樂育,不拘一律。所謂君子成人之美也。今見俗廚,動以雞、鴨、豬、鵝,一湯同滾,遂令千手雷同,味同嚼蠟。吾恐雞、豬、鵝、鴨有靈,必到枉死城中告狀矣。善治菜者,須多設鍋、灶、盂、缽之類,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應接不暇,自覺心花頓開。”雞脯肉、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等配料與茄子的口感硬度相差甚遠。

諸位也許有這樣的烹飪經驗:炸製食品,除非為了追求嫩白效果而使用動物油之外,一定要用植物油。動物油炸製食品的顏色永遠是淡白的,而且表皮不如植物油炸的那樣牢固焦脆。四五月的鮮嫩茄子切成碎丁,經過雞油炸,表皮本來不牢,再經雞湯慢火煨幹,再用香油收湯,糟油攪拌,估計茄丁早已變成茄泥了。鮮嫩茄子實在禁不住長時間烹製與反复翻炒,況且還是碎丁,在配置乾果的堅硬環境中,茄丁怎能保持身形完整?

凡是名菜,主、配料混搭一定分明得當。中國的菜品烹製,歷來講究軟硬搭配適中。菜名決定菜品的主要內容,既謂之茄鯗,而茄子並未當家,倒變成了大雜燴中的一味輔料,可以想見,在入口之前,茄丁差不多已是混在乾果、雞丁之中的茄泥,不是筷子輕易就能夾起的。

“香油收湯,糟油攪拌”。香油大家都知道,是芝麻油,而糟油知道的人相對少些。糟油至少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清顧仲《養小錄》所記,用香糟十斤、香油五斤、鹽二斤半、花椒一兩拌勻,然後把四樣混合物料倒入缸裡,大缸底下放一個瓶子,瓶口蒙上紗布。放置九個月到一年,滲進瓶子裡的油汁就是糟油。

另一種是用甜糟加上酒麯、醬油以及香料,封到一個壇子裡頭。封存大約也需九個月到一年,到時將清湯滗出。乾隆以後太倉糟油比較有名,《太倉州志》謂之“色味佳勝,他邑所無”。至於王熙鳳所說的糟油是哪一種,則不得而知。

其次,看其存放。茄鯗集中大量製作,分期食用,明顯存在著食品保質問題。在物流與食品保鮮技術貧乏的時代,罕見鮮活食材異地交流和反季節蔬菜。在北方,鮮嫩茄子上市時是夏初,天氣已熱,再用瓷罐密封保存,恐不能長久。況且開封後不是一次用完,而是隨吃隨取出一些,與炒雞瓜子相拌。其中乾果倒還罷了,香乾、雞肉與茄丁無論如何也難保不腐敗變質。

追溯先民飲食習慣,由於受到保鮮保質技術制約,只在冬季過年前夕才集中製作大量葷素熟食,其餘三季鮮見集中製作。曹氏故意將冬令菜餚移植到初夏,季節之間的巨大反差,恰恰留下了破解迷霧的玄機。

何為雞瓜子?這些年也參加過一些烹飪方面的會議,說到雞瓜子,有田雞腿之說,亦有雞腱子肉之說。我非廚行中人,也不做中國飲食烹飪史研究,只不過有些好吃而已。我常想,茄鯗既然是曹雪芹的創作,那麼一定要了解當時的飲食文化背景,談吃喝一定要結合當時人的生活情趣與生活習慣。如果脫離了小說創作的時代、地域場景,則變成純粹的“物種之爭”。倘若對歷史上曾經流行的菜餚和旗人的飲食習慣有所了解,就很容易知道炒雞瓜子是野雞丁炒醬瓜,又稱山雞炒醬瓜。炒雞瓜子是一種北京旗人喜愛的冬令佳餚。比如說快過年了,旗人家庭預備的過年菜品,基本上就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芥末堆、雞魚凍、豆醬等,其中有一項是必備的,就是山雞炒醬瓜。這些預製的小菜大都儲存於壇罐之中,以備正月節日期間食用。

“瓜”有兩重含義,一是指醬瓜,二是指去皮骨撕下的野雞肉形似瓜條。山雞係指產自東北的野雞,滿洲人遷居北京後,野雞不大好找了,漸漸地改用里脊肉替代,或里脊絲炒醬瓜絲或里脊丁炒醬瓜丁,很少見用雞肉炒製。講究的醬瓜一定要選用六必居的,上乘的是大興產的“五道眉”,瓜短粗、身有五棱;稍差的用大興產的“八道棱”,瓜個頭較大。兩者相比,“八道棱”做出的醬瓜不如“五道眉”的脆。為什麼要在年前把這些菜都做好?我們中國過年的傳統禁忌是初一到初五之間不動刀,以免傷害祥和,因之,主食也好,副食也好,都要在年前預備好。來了客人留飯,將預備的芥末堆也好、豆醬也好、炒醬瓜也好一併上桌,先喝酒。然後熱燉肉之類的肉食,以及饅頭豆包之類的主食,酒後吃飯,主客盡歡。所以談先民飲食,還是要了解當時人的習慣。《紅樓夢》描寫的賈府,生活習俗基本上是旗人的,僅從人物稱謂上就足以展現旗人風範。比如寧府的賈珍不稱賈大爺,而稱珍大爺;王熙鳳乃賈璉之妻,不稱賈二奶奶,而稱璉二奶奶,這是典型的旗人略姓以名行世的稱謂習慣。至於飲食方面的描寫,亦顯露旗人偏好,譬如燒鹿肉。

《紅樓夢》出現炒雞瓜子並非僅有一次。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羶”描寫雪後李紈、寶玉等人約請親眷客人邢岫煙、薛寶琴、李紋、李綺到蘆雪庵聚會作詩,當日一早,寶玉因性子急,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子”忙忙地吃完,就趕去了。曹家從龍入關,隸屬內務府旗籍。旗人飲食喜愛野味,清《調鼎集》載其烹飪之法:野雞瓜,野雞去皮骨切丁,配醬瓜、冬筍、瓜仁、生薑各丁、菜油、甜醬或加大椒炒。

其三,看其流傳。《紅樓夢》在刊行前就以鈔本流傳。從今天可知的乾隆十九年(1754年)脂硯齋評鈔本算起,到20世紀80年代已經二百三十年。退而論之,即便說鈔本流行不廣,不足以引人關注,那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經程偉元、高鶚整理排印,《紅樓夢》步入印刷傳播時代,以此為起點到20世紀80年代也將近二百年。為什麼二百年間,經過這麼多的紅學迷戀者,這麼多饕餮之徒,這麼多達官顯貴,這麼多文人雅士,這麼多身懷絕技的廚師,都沒能如法炮製出這道茄鯗,將其送上餐桌,怎麼會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普遍拒絕美食、批判美食的時代剛剛過去後,這道菜竟然堂而皇之出現,成為叫響的美食?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眾所周知,國人一向不會放過製造美食的機會,倘若此菜真的好吃又高檔,說句實在話,不用等二百多年,應該是緊隨《紅樓夢》問世就能出現。我生得晚,吃過的館子也少,在“文革”之前從未聽過這道菜,更談不上品嚐。這道菜之所以被推上餐桌,1987年的《紅樓夢》電視劇功不可沒。不過也只是響亮一時,如今基本銷聲匿跡了。

茄鯗問世後,曾吃過三次,一次在大觀園紅樓宴;一次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還有一次在南城的緻美齋。這三家的炒法大同小異,夠不上美味,也談不上特色,最關鍵的是沒有一家能完全忠實鳳姐菜譜。不外乎茄丁、筍丁、雞丁與幾味松仁之類乾果炒製,取其名義而已。說白了就是個炒雜拌。也許廚師最明白其中奧妙,食材蕪雜,程序錯亂,不但難以操作,也不會生出美味。所以講這是個美食玩笑。

其四,看其命名。“茄鯗”命名也很奇怪,只要不陷於“耳餐”的唯美想像中,就上不了當。“鯗”本指乾魚、臘魚,使用中擴延,泛指成片的醃臘食品。如市面上常見的筍鯗、牛肉鯗等。可見,茄鯗與此無緣,既非醃製,又非干制,也非片形。以曹氏運用語言文字的老道,斷不會出如此紕漏,一定是故意賣個破綻,就看讀者上不上當了。

“茄鯗”出自王熙鳳之口,戲弄對像是劉姥姥。王熙鳳號稱“鳳辣子”,不但精明強幹、心狠手辣,又是造段子玩笑的高手;劉姥姥則是一位飽經風霜、老於世故的農村老嫗,自從攀上榮國府以後,一直是被捉弄與調侃的對象。本回的前一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交代得十分清楚:鳳姐與賈母大丫鬟鴛鴦定計設局,要拿劉姥姥當“女篾片”,“拿他取個笑兒”。“篾片”也稱“清客”,豪門巨富家的幫閒人物。窮人需要幫忙,豪富家則需要有人陪伴,消磨閒暇時光。

隨後,在吃飯飲酒剛一開始,就糊弄劉姥姥當席站起,喊出“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而後站在那裡鼓腮不語,引得眾人笑得前仰後合。著實拿她玩笑一番。劉姥姥機敏而老道,明白來榮國府求助,假如不能博得主人歡心,就要空跑一趟。所以裝瘋賣傻,甘願充當眾人的笑料。在大觀園的家宴上,鳳姐利用劉姥姥發蒙求問之機,對著宴席上賈家人再熟悉不過的菜品故意添枝加葉,東拉西扯,極盡哄弄噱頭之能事。她越說得天花亂墜,越顯出“鳳辣子”詼諧好事的本色;劉姥姥越是搖頭吐舌信以為真,越能哄得賈母與眾人開心。實際上,“茄鯗”之說不過是“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取笑逗樂的繼續。對於這樣一位平日里粗茶淡飯的鄉間老婦,偏偏要介紹這麼一道複雜的菜餚,不是調侃又是什麼?玩笑的前提就是劉姥姥缺乏美食經歷。

其實,曹氏塑造劉姥姥,也沒有讓她完全相信茄鯗是難得的美味。為什麼這樣說?劉姥姥聽完鳳姐解說之後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要十來隻雞配它,怪倒好吃。”言外之意:我要有十來隻雞,不如就直接吃雞肉得了,做什麼茄鯗?既麻煩又浪費。窮人消費觀念更講究實用。

就此話題還要多說兩句。《紅樓夢》因版本不一樣,內容也不盡相同。晚清有正書局印行的戚蓼生序《石頭記》與1986年國家圖書館影印的蒙古王府本《石頭記》,這兩個本子裡記作“茄胙”,制法與茄鯗顯然不同,於此有必要移錄其文。

戚序《國初鈔本原本紅樓夢》四十一回:

鳳姐笑道:“這也不難。你把四五月裡的新茄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穰子去盡,只要淨肉,切成頭髮細的絲兒,曬乾了,拿一只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的雞湯入了味,再拿出來曬乾。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裡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

 

四五月的鮮嫩茄子是難顯瓤子的。倘若切開顯見瓤子,那一定是老茄子,剔籽去皮也剩不下多少整料“切成頭髮細的絲兒”,如此敘述可能就是故意留下破綻。大家設想一下製作情景,“頭髮細的絲兒”即使曬乾有些韌勁,怎能禁得住老雞熬湯耗乾了再“九蒸九曬”,反复折騰?這不是沒事找事故弄玄虛,枉做無用功嗎?非要把好好的食材變成一堆爛泥。

既然是故意玩笑,必須要有相當的真實基礎,緣此誇張造勢,讓人在疑信之間選擇。元代佚名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己集所記“造菜鯗法”:“鹽韭菜,去梗用葉。鋪開如薄餅大。用料物糝之。陳皮、縮砂、紅豆、杏仁、花椒、甘草、蒔蘿、茴香。右件碾細,同米粉拌勻糝菜上。鋪菜一層,又糝料物一次。如此鋪糝五層。重物壓之。卻於籠內蒸過。切作小塊,調豆粉稠水蘸之。香油炸熟。冷定,納磁器收貯。”

茄胙與“鹽韭鯗”相比,都用了蒸晾,最大不同是“鹽韭鯗”用各種配料碾磨成粉,包住韭菜葉,只經一次鍋蒸,然後裹粉油炸,密封儲藏。茄胙則無粉包與油炸程序,只放大了蒸晾次數,顯然是故意為之,讓人倍感稀奇難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