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滿額折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暴力拓撲學(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  價:NT$ 228 元
優惠價:8719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1)本書是韓炳哲作品系列之七。在本書中,作者首先考察了暴力的宏觀物理表現,它採取了消極的形式,源於自我與他者、內在與外在、敵人與朋友之間的緊張關係。其次考察了暴力的積極形式——積極過度的一種表現——它總宣稱自己是超額完成的,超量生產的,超級溝通的,高度關注的,積極活躍的,等等。*終揭示出積極暴力將比消極暴力導致更大的災難和損失,它的感染、侵入、滲透,將導致人類社會心肌梗死。

 (2)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時代,人們享受和平,但暴力行為無所不在,只是形式不同。這種潛在的暴力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更大,幾乎是對人性的嚴峻挑戰——人性本惡嗎?也許作者並不能提供確定的答案,作為哲學家,他將帶領人們一起進行思考。

 2.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1)韓炳哲被譽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西班牙《國家報》)。他回歸哲學的人文傳統和批判傳統,在學院化的哲學研究之外,獨闢哲學寫作新境界,在數字媒體時代照察社會情況和人類心靈,被譽為“互聯網時代的精神分析師”(楊小剛)“大數據時代的哲學批判指南”(思鬱)。

(2)兼具韓國人的浪漫氣質和德國哲學傳統的理性批判精神。韓炳哲對當代社會的洞察深刻,剖判犀利,而其內在的精神訴求卻是寧靜沉思的、美學意義的生命存在,具有“東方哲人的細膩與韻味”(夏可君)。

(3)哲學小品式的文字風格,長於思辨,而又勝在言傳。韓炳哲的作品簡潔、明快,“充滿靈性,鋒芒畢現”(賈克防)。諸位中譯者的認真細緻和精敏才思也為中文版增色頗多。

(4)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為其《愛欲之死》作序。韓炳哲在歐美已產生較大影響,作品被譯成近20種文字,包括巴迪歐在內的諸多學者對韓炳哲做出了回應和評贊。

 3.中文版作品及其評價。

(1)韓炳哲作品系列圖書共9種,包括了作者主要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文世界系統和精華的韓炳哲作品選集。已出齊。

(2)在國內學界迅速覓得知音。來自哲學界、藝術界、文學界、傳播學界、IT界的諸位大咖分別對韓炳哲及其作品做出了積極回應和高度評價。

 

有些事物,永不消逝,暴力即屬此類。

暴力性表達並非現代性的標誌。暴力只是變化多端而已,其表現形式隨社會局勢而變。如今,它回到皮下、交際之下、毛細和神經元的領域,呈現出微觀物理學的形態;這種形態的存在,無需在統治或敵對關係中的那種否定或排斥性。

它從可見轉為無形,從粗野蠻橫轉為沈思內省,從正面直擊轉為病毒性感染。暴力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公然襲擊,而是蔓延傳染。

作者在本書中首次揭示了暴力事件的變形記,從君權和血親等前現代社會的斬首,經由現代規訓社會的畸變,最終到了今天績效社會和倦怠社會的抑鬱。

-------------

韓炳哲作品系列(見識城邦出品)(已出齊)

《精神政治學》(2019年3月)

Psychopolitik

《愛欲之死》(2019年3月)

Agonie des Eros

《在群中》(2019年3月)

Im Schwarm

《他者的消失》(2019年6月)

Die Austreibung des Anderen

《倦怠社會》(2019年6月)

Müdigkeitsgesellschaft

《娛樂何為》(2019年6月)

Gute Unterhaltung

《暴力拓撲學》(2019年10月)

Topologie der Gewalt

《透明社會》(2019年10月)

Transparenzgesellschaft

《美的救贖》(2019年10月)

Die Errettung des Schönen

作者簡介

韓炳哲(Byung-Chul Han)

德國新生代思想家。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80年代在韓國學習冶金學,之後遠渡重洋到德國學習哲學、德國文學和天主教神學。他先後在弗萊堡和慕尼黑學習,並於1994年以研究海德格爾的論文獲得弗萊堡大學的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於瑞士巴塞爾大學,2010年任教於卡爾斯魯厄建築與藝術大學,2012年起任教於德國柏林藝術大學。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18—20世紀倫理學、社會哲學、現象學、文化哲學、美學、宗教、媒體理論等。作品被譯成十幾種語言。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譽其為“德國哲學界的一顆新星”。

 清新的文風,清晰的思想,深察洞識,切確而犀利的論述,這都讓韓炳哲對於數字信息時代人類精神狀況的分析批判,顯得尤其重要而富於啟發。

 

安尼

德語文學博士,現任教於首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德語現當代文學,教研之餘從事文學與人文社科翻譯,譯有《納粹與理髮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魏瑪共和國的反民主思想》等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翻譯獎提名。馬琰,柏林自由大學博士,現任教於西安外國語大學,主要研究魏瑪共和國時期文學,發表關於浪漫主義和本雅明的論文數篇,譯有《鴉》。

名人/編輯推薦

韓炳哲屬於這一類哲學家,在他們之前,沒有人尋求改變世界之道,甚至沒有人充分意識到這種改變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內部參考》(Inside Higher Ed)

韓炳哲創造了一種他個人獨有的思想傳統。
——《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

韓炳哲用他的作品開闢了一條橫穿當代文學之林的甬道。他不求你我點贊,只求警醒世人。
——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目次

導言1
第一部暴力的宏觀物理學
暴力的拓撲學7
暴力的考古學15
暴力的心理學33
暴力的政治學57
暴力的宏觀邏輯95
第二部暴力的微觀物理學
系統性的暴力111
權力的微觀物理學121
擴張性的暴力131
透明性的暴力143
媒體是“群—時代” 153
塊莖暴力165

書摘/試閱

暴力的拓撲學

希臘人把刑罰叫作αν?γκαι,意思是“必要的”或“不可或缺的”。刑罰被視作一種天命或者自然法則(αν?γκη),並且得以容忍。人們當時所處的社會認可物理(生理)暴力是達到目的的手段。那是一個血親社會,有別於心靈社會(Gesellschaft der Seele)所構成的現代社會。在這裡,衝突會直接訴諸暴力解決,也就是說,以橫掃一切的方式被清除。這樣一來,外部暴力會給心靈減負,因為前者將痛苦(Leiden)外顯出來,後者也不用深陷於折磨人的自我對話之中。在現代社會,暴力以精神化、心理化、內向性的方式出現,採取的是內在心理的形式。釋放出破壞性力量的不是直接的情緒爆發,而是內心的反复研磨(psychischver-arbeitet)。

希臘神話中充滿了鮮血和殘缺的肢體。對於眾神來說,為達到他們的目標,實現他們的意志,暴力是一種不言自明、自然而然的手段。北風之神波瑞阿斯為他的殘暴做出了辯護。“風神已經缺失新娘俄瑞提亞多時,他一直在追求,試圖首先請求而不是訴諸暴力。可是這位神的話語沒有任何收效,於是他大發雷霆,如其習以為常的,駕馭起北風:'這就對了!'他說,'為什麼我們還要放下我們的武器、激情、暴力、怒火和逼人的呼嘯?為什麼我要笨到規規矩矩地提出請求?我用暴力,天經地義!'”此外,古希臘還是一種激情文化(Erregungskultur)。火爆脾氣是他們的典型特徵,而且都具有殘暴的形態。用獠牙將美少年阿多尼斯殺死的那頭野豬,體現出激情文化和情緒文化所蘊含的暴力。據說阿多尼斯死後,野豬說:它萬萬沒想用“情慾的牙齒”傷害他,而只是想親吻他。情緒文化和衝動文化將在這個悖論裡走向深淵。

暴力在前現代社會無所不在,堪稱家常便飯,且肉眼可見。它是社會實踐與交往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因此,它不僅僅被付諸實施,而且還特別用於公開展示。統治者通過殺戮暴力、通過血腥來宣示他的權力。表演暴行的劇場就在公共廣場拉開帷幕,演繹著統治者的權力和統治。暴力及其舞台表演,從根本上是在實施權力、踐行統治。

在古羅馬時代,鬥獸表現為對公眾的服務。一場鬥獸也是某個擔任職務者所期待的禮物。有一種鬥獸叫作角斗表演(munus gladiatorium)。原初的角斗士比武只是角斗表演的一個部分。此前進行的正午行刑儀式則比角斗士比武殘酷數倍。除了以劍致死(demnatio ad gladium)和以火致死(demnatio ad flammas)之外,還有野獸致死(demnatio ad bestias)。把罪犯扔給一頭飢腸轆轆的野獸當飼料,任其被活生生撕碎。角斗表演並非純粹滿足大眾侵略本能的一項群眾性娛樂,相反,其中包含著一種政治意味。在血腥的戲劇裡,君主的權力化身舞台上劍的權力,角斗表演於是成為帝王崇拜的一個本質組成部分。對殺戮暴力的誇張演繹,宣示了統治者的權力和榮耀。統治行為利用了血的象徵意義。野蠻的暴力相當於權力標誌。暴力在此毫無遮掩,它明顯可見,它毫無羞恥,既不靜寂無聲也不公然赤裸,而是意味深長,影響深遠。無論在遠古文化還是古希臘羅馬時代,演繹暴力都是社會交往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核心組成部分。

在現代,野蠻式暴力不僅在政治舞台,而且在幾乎所有社會層面都越發失去合法性。它彷彿失去了任何展示場所。如今,行刑只能在普通公眾無法進入的空間內進行。殺戮暴力不再用於展演了。集中營也表達了這個拓撲式轉變(topologischer Wandel)。集中營不再是展示殺戮暴力的場所,因為它不建在城市中心,而是位於城市邊緣。血腥暴力的舞台原本用於彰顯君主的統治,而今讓位於一間不見血的毒氣室,遁於任何公眾視線之外。暴力不是鳴鑼開道,而是羞答答地躲藏起來。儘管它一直還在實施中,但卻不是公開演出了。它不再特意惹人注目,它沒有了語言和象徵,它不宣示任何東西。它的實施過程就是一場無言的、靜寂的毀滅行為。(集中營裡的)“穆斯林人”(Muselmann)就是這種暴力的受害者—這種暴力已經有了羞恥感,因此被視作犯罪並且否認自己。在被剝奪合法性之後,君主殺戮暴力的地點離開了公眾視線。集中營是一個常規地點之外的非地(Ab-Ort)。這個地方還不同於監獄,因為監獄總還是有所屬地點的。

前現代的君主社會是血親社會,它的結束令暴力經受了一場拓撲式轉變。如今它不再是政治交際和社會交往的一部分,它退回到次交際的、皮下的、毛細的、內在心靈的空間。它從可見轉為不可見,從直接轉為暗示,從生理轉為心理,從戰爭式的轉為能扶乩的,從正面直擊轉為病毒性滲入。現在,它的作用方式不是對抗,而是玷污,不是公開攻擊,而是暗中傳染。這種暴力的結構轉變日益統領當今的暴力事件。就連恐怖主義也不是正面集聚破壞力,而是病毒般地散播暴力,暗度陳倉。就連21世紀的戰爭形式—網絡戰爭—也像病毒一樣展開。病毒令暴力避開任何可見性和公開性。兇手本人就把自己變成了隱形人。電子病毒(與其說是傳染倒不如說是攻擊),幾乎不會留下任何可用於明確指認兇手的線索。然而,這種病毒性暴力卻是一種排斥性暴力,它依然歸入施害者與受害者、善與惡、敵與友的二元對立之列。

心理內向化是現代暴力發生拓撲式置換(topologische Verschiebung)的核心方式之一。暴力以一種內心衝突的形式發生。破壞性的緊張關係被分攤到內心層面,而不是向外釋放出來。前線的走向並不外露,而在“我”心裡:“文化對個體進行弱化和繳械,通過其內心的一個權力機關,就像通過佔領一座攻克的城池一般,令個體處於監視之下。文化就這樣克服個體身上危險的侵略欲。”弗洛伊德在良心中瞥見了這種心理內向化的監視機關。它是暴力翻轉的場所:“我們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用這樣一種侵略的內心轉向來解釋我們的良心如何誕生。”針對他者的侵略,轉向針對自身的侵略。個人越是克制自己對他人的侵略性,良心就會變得越嚴苛,越具有強迫性。

統治技術也利用了暴力的內向化。暴力的內向化可以讓服從主體把外在統治機關化進內心,將其變作自己的一部分。如此一來,實施統治的成本便大幅降低。象徵性暴力也是一種暴力,它利用的是習慣養成的下意識動作。它成了理所當然,成了習以為常的感知和行為模式。暴力彷彿變成自然而然了。象徵性暴力無需任何物質的、戰爭的暴力就可以維持現存統治關係。規訓技術也會利用脅迫手段的心理內向化(psychische Internalisierung der Zwänge),通過精密審慎的侵犯活動,闖入主體的神經軌道和肌肉纖維,並令其聽命於矯形性和神經性的脅迫及命令。一度統治君權社會的斬首行為所包含的那種殘酷暴力,讓位於一種連續性的、皮下的畸變暴力。

後現代的績效主體不屈從於任何人。它本來就不再是一個屈服順從的主體。它積極擴張自己,解放自己,成為一個投射物(Projekt)。這種從主體向投射物的轉變其實並沒有導致暴力的消失。取代外部強迫的,是自詡為自由意志的自我強迫。這種發展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密不可分。自從生產達到一定的水平,自我剝削就遠比受人剝削更有效果,功能更為強大,因為,與自我剝削相伴的是感覺自己是自由的。績效主體對自己進行剝削,直到徹底把自己累死(Burnout)。與此同時產生了一種自殘,且往往激化為自殺暴力。投射物到頭來成了一顆子彈(Projektil),績效主體射向自身的子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