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毓老師說人物志(修訂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87287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華人文傳統的復興者、一代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講解人才奇書《人物志》,為您呈現正宗的中國傳統文化
從經典中讀出豐富、實用的人生智慧



【內容簡介】
《毓老師說人物志》是毓老1988-1989年在臺灣奉元書院講解《人物志》的講稿和2000年講述的增補內容。《人物志》系記載人心之所主的書。人之所以為人,必得心有所主。一個人心有所主了,則“堅剛不可奪志”,才是一個有成就的人物。人生要即“繼志述事”。繼志,責任在“為往聖繼絕學”;述事,使事業更為發展。按《人物志》修養、品評自己,依這個標準改造自己,把自己培養足夠了,才能夠知人善任。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毓鋆(1906-2011)

清朝禮親王代善裔孫,外界都尊稱他為“毓老”而不名。毓老的百歲人生堪稱傳奇,他是清朝禮親王代善裔孫,自幼受宮廷教育,為末代皇帝溥儀伴讀。師從陳師曾、陳寶琛、羅振玉、葉玉麟、鄭孝胥等國學大家,私淑熊十力,終成一代大儒。1947年來台後,在台宣揚中華文化,先後創天德黌舍、奉元書院,私人講學一甲子,主張“達德光宇宙,生命壯自然”“以夏學奧質,尋拯世真文”,受教弟子萬余人,遍及海內外與各行業,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雲、林義正、陳明哲、劉君祖、孫中興、黃忠天、陳明德、蔣勳、嚴定暹、張輝誠、簡媜、呂世浩等學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為、魏斐德、黃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國漢學家。毓老一生倡經世致用之學,並注重對時勢的分析,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注入了真實的生命和生機。2011年3月20日於臺北市家中辭世,享壽一百零六歲。

名人/編輯推薦

毓師是真正影響並改變我一生的人。毓師遁居臺灣一甲子,貫徹“長白又一村”的壯志,潛心華夏經典,多所創造發明,教授弟子無數,影響宏大深遠。有關窮究華夏經典的方法論,毓師拈出“依經解經”“一字一義”的要訣,以及“學而時習”“果行育德”的實踐程序,可稱為“觀行會通的時實論”。

——劉君祖

我最愛聽老師大笑,聲音洪亮如鐘,沒有瑣碎雜音,乾淨渾厚,使我想到魏晉人在山裡的“嘯”,或許比魏晉人的“嘯”更沒有委屈,朗朗乾坤,這樣正色之音,仿佛可以使一座山都為他讓路。

——蔣 勳

他聲如洪鐘,抑揚頓挫之間喚出一個文明古國,朝代更迭,興亡一瞬,盡在那時而高亢時而低回的聲音裡。他有著神奇的力量,鎮住了滿室年輕毛躁的心,言談間,讓人慨然有了澄清天下之志;他就像一塊烙鐵,給了每個坐進書院的學子一個君子印記。

——簡媜

目次

《四庫全書提要•人物志》 1

阮逸序 4

劉劭自序 7

王三省後序 36

 

卷 上

 

九征第一 1

體別第二 69

流業第三 81

材理第四 97

 

卷 中

 

材能第五 127

利害第六 139

接識第七 147

英雄第八 163

八觀第九 181

 

卷 下

 

繆第十 229

效難第十一 257

釋爭第十二 265

青羊跋 277

 

附 錄

 

劉劭傳 279

劉昺傳 281

書摘/試閱

《九征第一》節選

 

人物,此“物”包含人、事、物。《人物志》乃是人、事、物的記載。“知人者智”,人為萬物之靈。如人非萬物之靈又如何智周萬物?如此,智、慧、靈三者有何區別?懂得不同處,才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瞭解字的深義,才能讀書。

學《人物志》,並非要動心機,而是要按做人的智慧做人,不妄求。大事決之於天命,小事決之於德。

治世之道,缺一不可,“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易經•乾卦•文言》),但是正太難了!正,含性與命,“各正性命”(《易經•乾卦》)。

“保合太和,乃利貞”(《易經•乾卦》),“太和”,是與生俱來的元氣,“太和元氣”就是陽;“保合”,是精神,得有環境的培養。“保合”才能“太和”,有環境的培養,才能得“太和元氣”。“太和”,是“性相近”;“保合”,是“習相遠”。環境不一樣,結果也會不一樣。

“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易經•繫辭下傳》),所以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論語•裡仁》)。一,是陽、男、貞;二,是陰、女、牝母之貞。“乾道變化”,男加女,一加二就成三;三生出來,再生萬物,就生生不息了。所以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易經•乾卦》)。

如何養性?用“保合”功夫。如何養命?用“太和”功夫。“保合太和,乃利貞”,“保合太和”,既沒有傷命,也沒有傷性。但最高境則是能將德行出,有行力,“中和”,即將所有德行皆行 出,“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此紫禁城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命名之由來。

中國,“中”乃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能控制住為難,隱忍不發最苦。有修養者,中而不發。

大人,最高境界,“與天地合其德”(《易經•乾卦•文言》)。《大學》在學大,“唯天為大”,學大即學天。《大學》學完,到人的最高境界了,“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中庸》講用中之道,“君子而時中”。學大、用中,《大學》與《中庸》相為表裡。

中國學問是講致用之學。《易》唯“形而上者,謂之道”(《易經•繫辭下傳》)外,餘皆致用之學,不尚空談。空談者,皆《火珠林》之類。

《火珠林》成書于唐末宋初。作者系麻衣道者,唐末宋初人,相傳為陳摶老師,善相術。《火珠林》提出“卦定根源,六親為主”,用五行生克刑害、合墓旺空等進行斷卦,繼承《京房易》的理論,為後來蔔筮的傳播打下堅實的基礎。後人稱此筮法為“火珠林”法。

《易經》中可有一句告訴人如何蔔?孔子說:“‘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論語•子路》)。

正,性命也,“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從“首出庶物,萬國咸甯”(《易經•乾卦》),到“致中和”境界,必保存人性的本色。今天,臺灣地區最缺的即是人性的本色,何以至此?孰之過?要“原心定罪”(《春秋繁露•玉杯》“春秋之論事,莫先乎志”)。青年至此怎麼辦?吾人要養老、懷幼。

讀《人物志》,在學做人。讀《管子》,在學做事。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命、性、心,三位一體。正心,自誠意始;心正,就天下平。此心,不是肉心,乃是“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之“放心”,即要把心安在腔子裡。

要懂得用智慧,必得有高深的修養,在色、利、名前能夠撐住;如撐不住,就變了,因為私心作祟,怕好事別人搶在先。

現在天天鬧笑話,因為智慧面臨考驗時常迷了。“先迷失道,後順得常”(《易經•坤卦》),先迷,失道,“率性之謂道”(《中庸》);不怕迷,“後順,而有常”,順著人性,回到常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

 

人物情性,志氣不同,征神見貌,形驗有九。

 

九,為虛數,非僅止於九而已。

“九征”,是全書的開宗明義,點出“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所謂“九征”,是指神、精、筋、骨、氣、色、儀、容、言的外在現象,自此以判斷一人情性的平陂(音b#,傾斜、不正)、明暗、勇怯、強弱、躁靜、慘懌(音yì,悅也)、衰正、態度、緩急等。所以,可以從人外在的表徵,推驗其內藏的資質。

人的情性,因受習染的影響,可能有各種的偏失,但要“以人治人”,用人性治人,“改而止”(《中庸》),改了就到此為止,不要淨是以完美的眼光去要求別人。

蓋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性質稟之自然,情變由於染習。是以觀人察物,當尋其性質也。

“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此道盡了人之三昧。

宇宙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天之歷數在爾躬”(《論語•堯曰》),元智。

性情,旁通情也。講生人之事。人封自己為萬物之靈。十九歲小孩打死半身不遂父親,現在每月皆有逆倫之事。

小善不足以遏眾惡,《易》講“遏惡揚善”(《易經•大有卦》)。人與動物有別。動物到不吃奶了,已經不認識母親,故而亂倫。人與動物有別,有了“名分”就不可以亂倫。師生,“猶父猶子”(《論語•先進》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因為顏回有真爸爸在),守“心喪”三年。所以,我反對師生結婚。老師雖不在五倫之內,但是沒有老師,五倫就不親。所以“師”本身不可以亂倫,為師之責任即在正倫。

嘉慶師王爾烈,師母可面君。師母稱哀家,同于皇后,其儀制如同親王、東西宮。可見昔日為師之尊!

王爾烈(1727—1801),他本可考中頭名狀元,只因乾隆私下考場,主考官便把他同乾隆對換名次,故名列第四。後乾隆見王文卷甚佳,即拜王為侍讀,留宮教授太子顒琰,故有“老主同場少主師”之說。

什麼都可以做,絕不可以做亂倫、逆倫之事。人懂得倫,故為萬物之靈。中國人稱謂一定,輩分清楚。

人必自修!必自根上解決才生智慧。

一部《易經》,多少人靠它吃飯。何以從一點開始,至今猶猜不透?

人必要做自己懂的事。製藥是救命事業,能不讀書?

《四庫全書未收書目》實比《四庫全書》還寶貴,有精義之所在。《四庫全書》所收者,皆欽定之書。今天必要廢除欽定。《五經正義》一出,中國書的精義皆沒了!康熙帝用朱子,成就“聖祖仁皇帝”。

中國思想必得另立,自伏羲的一點開始。《易經》要挑一挑,“太極生兩儀……”乃道家之言。

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聖人之察,其孰(誰)能究之哉?知無形狀,故常人不能睹,惟聖人目擊而照之。

《四部備要》本《人物志》,“玄”皆作“元”,乃是避諱康熙帝名諱——玄燁。

以前讀書,自小就學避諱。如《紅樓夢》中,黛玉讀書,遇有“敏”字,即讀別音,因其母即賈母的女兒賈敏。

我活得長,從舊社會到最新的社會。我額娘一輩子隻到過一次日本,她看見日本女人穿木屐,說是“赤腳算帳”,以後再也不出國了。

戀愛,第一步即情,一顆青心。如以青心去愛,就是純純的愛,怎麼會成問題?但如只是基於需要,則為“欲”,並不是“情”,故無不為矣!小動物會動,就懂得情了。瞭解問題,自根上認識,真是看破世情驚破膽!

自情性研究人,因為人有情智,而有所謂石癡、花癡、情僧、情聖等,不一而足;但情並無高低,就看情不情。《浮生六記》,沈三白與芸娘,乃真情之流露!

《浮生六記》,清沈複(字三白,號梅逸)著。“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書分六卷:“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曆”(佚)、“養生記道”(佚)。陳寅恪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自一人之習性,可以觀察其長短,所謂“眼亂看,不成才”。應按習性品評一人,以此觀察一人,但此指常人而言。

“玄”,無影無形,《老子》雲:“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知玄,則知元之所以為元了!玄,萬物之門,生生不息之門。

《易經•說卦傳》稱:“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一個“妙”字形容了一切!神“妙萬物而為言”,此為中國人對神的觀念與理解,代表一個民族的智慧。

有神品、妙品,兩者有何區別?看什麼,得馬上生疑。有神筆、神刀,才有神品。

中國繪畫作品,分為四級:能品、妙品、神品、逸品。“能品”,謂形象生動,對客觀事物的形象把握準確,可供臨摹學習。“妙品”,謂筆墨精妙,技法嫺熟,是得心應手的有法之法。“神品”,謂刻畫事物的精神本質,達到了至高境界。“逸品”,謂筆墨技法達到極致,為無法之法,是“畫到生時是熟時”的境界,“奇思異想”加上“妙手偶得”,不遷就世俗,強調個性、自我情感的抒發。“逸品”,為真情之流露,畫如其人,非常人可仿得。如元四大家之一倪瓚的畫,淡筆空靈,令人有出塵之想,滌除俗慮。

讀書必要深入,把每個字深悟。凡人焉能識微?“玄”更非易事!

最高的智慧是元智,有形了才有性智。懂得植物之性,才能改良品種。情性,不單是人有,動、植物都有。造物者,元神。《春秋繁露》有“立元神”章,但丟太多,帝王故意為之。

吾人應儘量從“元”去發掘。文化就是文化,不能政化。文化必得大革命,但是自無形的“元”、有形的“點”開始。日久明白了,就可以立說。

“明”與“聰”,有何不同?此即察的功夫。“情、性”兩字明白,可以少走多少錯路。人一生皆在“多少、污濁”中,最糟為汙,好壞皆在此四字。

一個人不可以做自己不懂的事。不仔細,怎麼做人?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易經•繫辭下傳》),素其位而行,不務乎其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守位曰仁”(《易經•繫辭下傳》“何以守位曰仁”)。想做事,得找行家。守位,不多不少、不汙不濁。讀明白了,則每句話都可以得啟示。合內外之道,必修至此,方至境界。《中庸》與《大易》相表裡。“學庸”乃乾、坤兩卦之衍,熊十力作《乾坤衍》。

指出毛病,方知如何去毛病、多少污濁。與生俱來就有正,但是沒有養正。汙、濁,相近但絕不同。本是清水,因受外力,而濁了,成為濁水;汙,則是自己糊裡糊塗,玷污,污穢。要常練達,才能養成如何識微。

腦子不清,則許多事皆似是而非。人的立場不同,是非也就不同,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所以是非、善惡,不能只用一個眼光去看。其實,人生如戲臺,跑龍套的與生、淨、旦同一重要,缺一不可,並無所謂高低。人世亦然,並沒有超人,都是人。

要想事業成功,必要知人善任。因為人生就在“功利”的境界中,當和尚也是一種職業,與大學教授有何區別?其要錢,一也。做事,要先抓住要點,才知道要做什麼。出家,不過是吃飯的地點不同而已,有何高超?人皆自迷也。如將事情弄清楚,就不迷了。

“饞當廚子,懶出家”,自己不迷了,遇事就會冷靜,可以把事情看得清楚;一迷,如戴上有色眼鏡,就換了一個顏色。

看人的好壞,目的是要他完成我們交付他的任務。說“為國任才”,不過是口號罷了,恐怕是為自己任才。既然是功利的境界,那觀念就必須先弄清楚,就知道要怎樣做事,不必要假惺惺。

孟子的阿Q精神值得學,“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膽大,就誰都敢用。在社會上混的,都同一境界,不要受其障眼法,被迷住了,他不一定特別好。人世就是人世,不要被假惺惺的人迷住,他不過是善於“作偽”罷了。只要自己不迷了,就無不可用之才。

你自以為“望之儼然”(《論語•子張》),但是沒人用你,你也必得失業。想要禦(支配、控制)天下,必要知己、知人。

牧牛的無不想叫牛聽他的。一個人能自知就能修己。將許多人都變成超人,能用?在我眼中看,都是唱戲的,缺一不可。真懂“人生如戲”,就能禦天下。

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證明孔子有人生經驗,能唬住學生。

孔子有抱負,但也到處碰壁。周遊列國,在陳國遭厄,斷了糧食,隨從的弟子都餓得起不來。子路有“慍”,見孔子說:“君子也有窮途末路?”孔子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人和人差不多,不同在修養。性與情合了,乃有成就。

古人教人,說“人與人都一樣”,所以不論是誰,他都能支配。讀古書,可以到處得經驗與教訓。

做官的看誰都不偉大,他想用你,就在你的立場捧幾下,說“兼容並包”,不過美其名罷了。民間團體時常造偶像,當政者並不反對,但是他不相信。

聖人也不用,齊景公一句“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老夫子只好走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