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滿額折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定  價:NT$ 650 元
優惠價:7951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隨書附贈精美藏書票)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第四冊提要(1968-1990)
鋼琴家一如世界,多元、繽紛、燦爛。無論就風格或曲目,收錄於第四冊的鋼琴家,整體而言較前輩展現出更大的融合性,學派與地域背景對他們而言,像是遙遠的過去,他們的詮釋角度也更面向世界。也在最後一冊,我們更能看到亞洲有屬於自己的欣賞角度與聆聽觀點,亞洲鋼琴家能在努力深入了解後,以東方文化豐富古典音樂的內涵,為這門藝術開創更寬廣的表現可能。「距離一樣遠,也就一樣近。」只要我們夠虔誠謙虛,也夠積極認真,亞洲音樂家與愛樂者可以深入各類音樂,比西歐諸國彼此之間更沒有距離。
作為《遊藝黑白》最年輕的受訪者,本冊鋼琴家也最是古典音樂的現在進行式,活生生的二十一世紀音樂史,無論是音樂或生活,他們每位都有精彩故事,英國鋼琴家路易士的習樂與習琴歷程,陳毓襄與劉孟捷的技巧發展,更幾無前例可循。布雷利與紀新訪問,可說「為讀者量身訂製」,訪談充分涵蓋他們希望討論的議題與傳達的想法,值得大家細心品味。

作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台北。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Fletcher School)法律與外交碩士、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自十五歲起於雜誌報章發表文字作品,涵蓋樂曲研究、詮釋討論、音樂家訪問、國際大賽報導、文學創作、翻譯與劇本改編,著有《樂來樂想》、《聽見蕭邦》、《樂之本事》與《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中、日文版)等專書十餘種,也擔任國家交響樂團(NSO)「焦點講座」策劃,「20X10蕭邦音樂節」和「Debussy Touch鋼琴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台中古典音樂台與Taipei Bravo電台「焦點音樂」和「NSO Live雲端音樂廳」廣播主持人,前者獲金鐘獎最佳非流行音樂節目獎(2013),近年更製作並主講音頻節目「焦享樂:古典音樂入門指南」與「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看理想)。

名人/編輯推薦

藝文名家推薦
結合對鋼琴音樂的赤子之愛與淵博學養,焦元溥是能直探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性情中人。因此《遊藝黑白》不僅是他二十年遍訪世界各大鋼琴名家的珍貴紀錄,更是處處閃爍人生智慧,探究生命真理的精彩故事。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呂紹嘉

我沒學過音樂,編舞時自卑而焦慮。讀元溥的書,去聽他提到的音樂,久而久之,竟然「不會作詩也會吟」。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林懷民

焦元溥帶我邁入古典音樂第一步由於這一步,我排除了因為不懂而產生的莫名抗拒,也開始明白為何年輕的他如此著迷於這些幾百年前的創作,以及一生都在和古典音樂談戀愛的演奏家。每一首曲子都是情感,一如元溥的每一篇訪問。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在此,就不如先好好享受他《遊藝黑白》的最新版。
──張艾嘉

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看見當代的傳奇鋼琴家,如何奏出最動人的音樂⋯⋯
──幾米

十二年之後,等到了《遊藝黑白》的新版。舊版問世時,焦元溥是台灣音樂界一顆前所未見的奇異新星,用這本書為讀者打開了一個深邃而美麗的鋼琴音樂世界;新版堂皇脫胎時,焦元溥已然創造了自身獨特的一塊音樂鑑賞、策畫、推廣領域,不只是改變了台灣古典音樂演奏與聆聽環境,還將影響力拓展到大陸及日本等地。《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而要能有這樣的成長,仰賴的是他更辛勤不懈的努力──聚集108位頂尖鋼琴家的人生與音樂告白於一書,這背後的準備與堅持,應該足可另外再寫成一本書吧!
──楊照


 

目次

第一章 1968-1976
前言 迎向無國界的地球村
布雷利(Frank Braley, 1968-)
薩洛(Alexandre Tharaud, 1968-)
貝瑞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 1969-)
安德謝夫斯基(Piotr Anderszewski, 1969-)
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 1970-)
陳毓襄(Gwhyneth Chen, 1970-)
弗格特(Lars Vogt, 1970-)
橫山幸雄(Yukio Yokoyama, 1971-)
劉孟捷(Meng-Chieh Liu, 1971-)
紀新(Evgeny Kissin, 1971-)
費爾納(Till Fellner, 1972-)
盧岡斯基(Nikolai Lugansky, 1972-)
路易士(Paul Lewis, 1972-)
梅尼可夫(Alexander Melnikov, 1973-)
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 1976-)

第二章 1976-1990
前言 千山萬水,只是開始
安寧(Ning An, 1976-)
簡佩盈(Gloria Chien, 1977-)
艾卡德斯坦(Severin von Eckardstein, 1978-)
陳薩(Sa Chen, 1979-)
寇柏林(Alexander Kobrin, 1980-)
李嘉齡(Ka Ling Colleen Lee, 1980-)
夏瑪優(Bertrand Chamayou, 1981-)
嚴俊傑(Chun-Chieh Yen, 1983-)
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 1984-)
布列哈齊(Rafał Blechacz, 1985-)
阿芙蒂耶娃(Yulianna Avdeeva, 1985-)
王羽佳(Yuja Wang, 1987-)
張昊辰(Haochen Zhang, 1990-)

後記:專訪焦元溥
鋼琴家訪談紀錄表
索引
譯名原文對照表

書摘/試閱

第二章 1976-1990
前言 千山萬水,只是開始
本冊兩章之所以用1978年為分界,源於一次訪問經驗。
那是與艾卡德斯坦的訪談,在場還有他的日本經紀人。由於《遊藝黑白》日文版已陸續出版,經紀人也是讀者,格外慎重介紹這次訪問。「什麼?你的意思是我要和齊瑪曼這些大師放在同一本訪問嗎?」眼看鋼琴家愈來愈緊張,問題答得結結巴巴,我只好「安慰」他:「放輕鬆啦!想想看,我們兩個同年呢!我並沒有比你資深,你就把訪問當聊天吧!」
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我的廣播節目裡,即使是年紀小我一輪以上的受訪者,我都謹守分際,不曾失去應有的禮儀。訪問的本質,對我而言就是和受訪者請教,無論如何都該尊敬客氣。
然而,時光從來不等待。2007年《遊藝黑白》出版,受訪者中只有一位年紀比我小;如今發新版,又多出9位。基於某種根深柢固的美德,近幾年我愈來愈能感受到發自年輕人的「善意」,尤其當我是他們師長的朋友。即使萬分不願意,我還是得承認自己正在變成長輩,談話時的來往視角,多少也隨之變化。
認了就是認了。一般來說,我偏好在訪問整理稿中盡可能減低自己的發言。然而在第二章的訪問,我的態度比較放鬆,適度保留某些對話。關鍵在於本章的受訪者雖不見得有艾卡德斯坦的顧慮,但很多的確是本書舊版的讀者,討論中也有其閱讀心得。他們和之前的受訪者往往有各式各樣的聯繫,這也成為本書的重要內容。例如與布列哈齊談齊瑪曼、和陳薩聊我們認識的傅聰老師、對夏瑪優說柯拉德在訪問中的「交代」,都是我極美好珍貴的回憶。雖然我與寇柏林和李嘉齡成長於不同環境,但訪問中我確實可以感覺到,我們經歷了同樣的世界變化──至少一同見證了蘇聯解體,也一起目睹網路與智慧手機的誕生。
也如第一章中的布雷利和紀新訪問,本書最後幾篇訪問中的伽佛利佑克、阿芙蒂耶娃、王羽佳和張昊辰,其實認識已好一段時間。之所以選在截稿前才正式訪問,就是希望成果盡可能貼近他們的當下發展。也因為具有一定默契,內容或許格外真心。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安寧、簡佩盈與嚴俊傑的更新版訪問。安寧與簡佩盈是本部分唯二年長於我的受訪者,但因為實在認識甚久,只好委屈他們被我當成平輩。
第二章訪問的另一特色,是亞洲鋼琴家比例極高,而這著實反映當今國際樂壇現況。非常高興,《遊藝黑白》能有這樣的收尾,尤其以1990年出生的張昊辰作結。鑑於人生發展起伏多變,我原本不打算收錄30歲以下的受訪者,但張昊辰是想當然耳的例外。至於為何破例,訪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也從亞洲鋼琴家,最後我想談談自己的心得。
台北雖非文化沙漠,音樂活動的頻率仍不能和國際大城相比,許多名家甚至從未來過台灣。小時候我常想,如果我人在紐約、倫敦、巴黎等藝文都會,我就可以聽到最知名的音樂家和最好的演出,親眼見到唱片裡那些顯赫人物,那該有多好。
等到自己真的在波士頓與倫敦生活過,才發現事實並非全然如此。
在西方,大家熟知常見的,總是某些固定面孔,可是還有很多傑出音樂家,由於種種緣故,不見得能在西方成名或成為主流。透過錄音、錄影,我認識了諸多西方音樂家,但我認識的優秀東方音樂家,即便藝術成就毫不遜色,甚至造詣猶在其上,卻常不被歐美所知。我知道西方知道的,又知道西方所不知道的,還因此過濾掉許多似是而非的偏見。繞了地球一圈,才發現生長在台北雖有限制,限制中仍有幸運。
來自台灣的另一好處,在於這是音樂市場並未被唱片與經紀公司掌控的土地,音樂出版更沒有限制。在出版公司支持下,我的寫作沒有篇幅規定,也無商業考量,更可以透過訪問提出自己的觀點。
是的,自己的觀點。
鄧泰山曾表示,他愈來愈喜歡在亞洲國家演出。無論是在越南、台灣或日本,他都覺得聽眾能更理解他的音樂。也請讓我再一次引用韓國鋼琴巨擘白建宇,在訪問中的這段自我審視:
 
基本上我認為音樂就是音樂,但有時候我也試著把我的東方觀點與藝術認
知帶入我對西方音樂的詮釋。東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教育都不同,但我們還
是可以把東方最精緻的想法與智慧介紹給西方,甚至是透過西方音樂來介
紹。舉例而言,「線條的圖畫」、「無為的意義」、「寂靜的聲音」、「留
白的美學」,這些非常東方的概念皆能在我的詮釋中出現,它們也和西方作
品配合得極好,彼此沒有扞格。
 
我相信,亞洲有屬於自己的欣賞角度與聆聽觀點,我們更該有屬於自己的聲音。這並非要扭曲西方經典音樂,或恣意比附解釋,而是在努力深入了解後,以我們的文化豐富古典音樂的內涵,為這門藝術開創更寬廣的表現可能,探索更深邃的精神層次。「距離一樣遠,也就一樣近。」無論是指揮名家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或本書中的諸多受訪者,皆表示過這樣的概念。只要我們夠虔誠謙虛,也夠積極認真,亞洲音樂家與愛樂者可以深入各類音樂,比西歐諸國彼此之間更沒有距離。
音樂世界浩瀚無涯,鋼琴演奏奧妙精深,即使訪問了108位鋼琴家,這仍只能說是探索的開始。「祝你閱讀愉快、賞樂愉快」,訪問就要結束,讓我再獻上一次祝福。珍重,再見。
……

張昊辰(Haochen Zhang, 1990-)
1990年6月3日出生於上海。5歲即於上海音樂廳.辦獨奏會,6歲和上海交響樂團演奏莫札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他曾就讀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後至深圳跟但昭義學習,2005年至柯蒂斯音樂院跟葛拉夫曼學習。他於2002年獲得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樂比賽鋼琴組冠軍,2007年獲中國國際鋼琴大賽冠軍,2009年更獲范‧克萊本鋼琴大賽冠軍,國際聲名鵲起。張昊辰技巧精湛、音色優美,詮釋見解深刻細膩,又有寬廣曲目,是當今樂壇最出色的青年音樂家之一。2017年獲費雪事業獎(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

焦元溥(以下簡稱「焦」):非常感謝您接受訪問。首先可否談談您學習鋼琴的緣起?聽說這和令堂學英文有關?

張昊辰(以下簡稱「張」):是的,她那時正在學英文,愛好閱讀《讀者文摘》,有次她看到一篇報導,標題大致是「學習鋼琴是提高兒童智力的最佳捷徑」。我父母不是古典音樂迷,但家裡本來也就會播些交響樂,只是沒有什麼鋼琴曲。那篇文章認為,鋼琴演奏對左右手的運動訓練幾乎相同。如果右手開發左大腦,左手開發右大腦,那就是均勻開發;這和別的樂器不太一樣。我屬於中國典型獨生子女的一代,是父母未來唯一的希望,因此孩子的智力發育格外重要。此外,我小時候性格比較孤僻,喜歡一個人玩,其他孩子在操場上運動,我會自己在角落跑步、轉圈。我媽就想,鋼琴有益於腦力開發,而孤僻的孩子可能腦海中有自己的抽象世界,音樂或許可以填補它,成為腦海中的玩伴?這就是我開始學琴的契機。

焦:但您是否很早就展現出音樂天分,例如聽到樂曲就很有反應呢?後來又如何學習?

張:我小時候中國剛引進卡拉OK,各種各樣的歌曲,多數還是台灣來的。我聽父母唱,回家路上就把他們唱過的歌曲又唱出來,這應該有音樂天賦吧。我不到4歲就開始學鋼琴,9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11歲搬到深圳跟鋼琴教育家但昭義老師學了4年;15歲考進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後來基本上定居美國。

焦:您現在怎麼看在中國所受的鋼琴教育?

張:中國那時有非常嚴謹的一套技巧訓練方法,包括老師對樂譜的各種要求。雖然可能比較閉塞,但很有系統,會培養孩子對自己演奏的批判性。無論從音樂、技術、音色或基本功來說,我受到的教育都很關鍵,而我絕非特例。當然到了西方之後又開啟了新的天地,那是我找到自己個性的過程,但奠下堅實基礎無疑極為重要。

焦:很久以前,我在網路上看到您13歲彈蕭邦《E小調鋼琴協奏曲》的錄影,非常驚訝,覺得影中人天生就註定要成為鋼琴家。但令堂如果原以增進孩子的腦力為學琴出發點,那不見得會特別指望您成為鋼琴家。您才華過人,學其他科目大概也會有好成績。何時您覺得自己該專注於音樂,要以演奏家為志業?

張:這要分幾個方面來說。我小時候學琴進度很快,學琴一年多就可背譜演奏巴赫《二聲部創意曲》全集以及莫札特和海頓的奏鳴曲,當時一位外國專家參觀幼稚園,一連聽了我近十首巴赫作品而大為驚嘆,此事使園方和我的啟蒙老師產生了給我辦獨奏會的想法。那時我才5歲,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也沒有壓力。但即便如此童稚,開獨奏會之後我聽到許多讚譽,隱約覺得鋼琴雖然只是一個愛好,但似乎會成為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考入上音附小之後,按理說這算進了音樂專業的門,但我還是頗感糾結,因為我特別喜歡文化課,鋼琴像是空氣,雖然重要,卻不太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對文化課才有火一樣的熱情。我很喜歡歷史,也愛讀科普書,天天抱著各種百科全書看,還想以後當科學家。然而我的專業老師特別鼓勵我往音樂深造,說程度這樣好,不學太可惜了,我也就懵懵懂懂地繼續學。音樂在我人生好像一個預設,就這樣發生了,這在我潛意識當中雖然一直存在,但我始終沒有自我認定要當音樂家。真正有這樣的感覺,要當音樂家、藝術家,那是在進入柯蒂斯之後。

焦: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張:柯蒂斯是非常小的學校,不過160人,鋼琴課也就是20人上下,但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彈法相當不同,也都很有想法,讓我大開眼界。在國內,基本上一位老師的班上呈現的就是一個系統的教法。聽大師彈,雖然各家各派很不同,但對孩子來說那畢竟遙遠,刺激與影響比不過同齡人所呈現的不同,因為那可以直接對照到自己身上。有了比較,我開始想我該怎麼彈,什麼是我和他們不一樣的,我對音樂能說什麼、能貢獻什麼。雖然不能說是成熟的意識,但「我是誰,我
能做什麼」的自覺開始甦醒了。

焦:剛剛您提到小時候喜歡一個人玩,有享受獨處的方式。我想和其他樂器比起來,鋼琴家更需要有這種本事,要能享受孤獨,在琴房裡練琴。但這樣的個性到了柯蒂斯,是否也有改變?

張:我以前練琴經常「偷懶」。我常利用分手練習時看書,右手練,左手就捧著書,聽到我媽腳步聲臨門了,就把書藏到鋼琴後面。那時我對鋼琴還是保持著玩心,到了柯蒂斯才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事了」。另外,本來家母要陪我在美國念書,誰知再簽被拒,我突然得一個人生活。我在家很受寵,現在得學著自己打理一切,突然覺得我必須要成長了,那是從小孩心智到青少年、成人的第一步。恰巧我又跟葛拉夫曼學習,他的教學比較放鬆,給我很大的發展空間,他不會告訴學生一定得做什麼,很多時候我要自己想「我想做什麼」。他允許學生跟他爭論,允許有不同意他的空間,而這正適合那時期的我。小提琴家史坦曾說過︰「沒有節制,獲得自由不會是真正的自由。」我在中國受到非常系統式的嚴格教育,在需要發展獨立思考的關鍵時期,又到了葛拉夫曼門下,現在想想真是幸運,也充滿感恩。

焦:您之前提過您學曲子愈來愈快,而且是有計畫地自我訓練。比如說您會想上次學類似作品花多少時間,這次可用更短時間學好。這是何時養成的習慣呢?

張:從我第二、三個月學琴就是這樣了。我不是為了挑戰而挑戰的人,其實我可說自己頗懶頗被動,但可能性格孤僻使然,我從小就對抽象事物更有興趣。那麼多音符在譜子上,乍看亂七八糟,卻好像有莫名的規律。就像玩遊戲,這週我可能花幾小時把某曲子背下來,下週我感覺可以背得更快,但要怎樣更快?裡面是不是有更多的奧妙?以前有人問我有無視譜、讀譜或背譜的訣竅,我覺得最好的訣竅就是興趣,我不知道這有多少屬於天賦,但我知道天賦首先離不開興趣。如果這星期老師給的曲子我能背好,下週我能否多背一首?對我來講這純粹是好玩。

焦:如果作品的風格和語彙,與您之前研究的作品都不一樣,您該如何快速找到它的規律?

張:我覺得只要不是完全非調性的創作,或者說只要有調性因素存在,就可以從中找到規律,即使這規律各家不同。我正在學布列茲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這對我就很難,但我相信對所有人都很難,因為它完全沒有任何調性的影射,徹底離開傳統,要背只能靠肌肉記憶。很多現代派作品,即使是荀貝格十二音列的創作,都還是有些許調性因素,可從中找到刺激你直覺、聽覺的記憶方法。人類的聽覺直覺和調性相連,只要有調性,就可找到背譜的規律。

焦:您有非常卓越的演奏技巧。您對技巧學習又是什麼想法呢?

張:我最初學曲子特別注重音樂性,彈琴主要靠樂感。但7、8歲開始,我跟上海音樂學院的吳子傑老師學習,開始比較嚴格的技巧訓練。跟但昭義老師學習,又是對細膩度與音質要求的飛躍。現在回想,和背譜一樣,除了先天條件,我認為技巧能否學好,關鍵仍然在於興趣。技巧中必然有些小環節只適合自己,是老師無法傳授的,如何彈得更精確、更輕鬆,這要靠自己有意識、有興趣地去琢磨。這個天上無法掉餡餅,沒有什麼萬用方法能解決一切技巧問題,有些東西是你有多少興趣,付出多少心血,才會有多少收穫。

焦:您對技巧有任何個人目標或期許嗎?

張:我覺得技巧最高的要求,就是它怎麼服務於你的個人風格。如果看世上鋼琴大師,讓我們最能記住的,通常都是技巧和音樂完全結合為一的。如果只是八度彈得特別響、三度跑得特別快,其實沒有真正的表達力,因為這不能突出演奏者的個性與風格。此外,我把技巧分為硬技巧和軟技巧,前者是能多快、多響、多精準等等,後者則包含觸鍵的體系,音質、色彩的變化與控制。這都屬於形塑個人風格的關鍵要件。

焦:在技巧和藝術的表現上,您是否也受到前輩藝術家的啟發?

張:我到美國之後特別喜歡普萊亞和魯普,聽很多他們的錄音。到了19歲左右,我開始聽很多老錄音。我小時候聽拉赫曼尼諾夫的錄音,覺得音質很差就不想聽。但19歲以後再聽拉赫曼尼諾夫、柯爾托、費利德曼、莫伊塞維契,卻感受到一片新天地。我覺得從1960年代開始,鋼琴演奏愈來愈脫離個人化。現在一般聽到的,其實是相當遵循原譜的方式。原譜本身作為文本,意義仍然重要,但若整體潮流如此,就陷入缺乏多元化的局面。那麼多人彈同一首曲子,但處理就是那幾種,對作曲家甚至鋼琴演奏創造性的看法,完全服務於原譜。譜面凌駕一切,個性、創造性、自由度等等都在下面。以前的鋼琴家可以極個性化地處理音樂,可以那麼不同,甚至可以彈那麼多錯音,不在乎精準度,但演奏中的音樂魅力,透露出那時代一種更自然、隨興的情懷,或者一種精神面貌,這是我應該發現卻一直沒有發現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去複製過去年代的演奏,但其演奏中的性格,需要現在的音樂家去學習並重視。現在的演奏多半像是呈現一個框架,把作品擺設出來,但隨興自發,或許才更像藝術該有的樣子。我喜歡的指揮家,例如福特萬格勒和孟根堡,以及大提琴家卡薩爾斯,都是這樣的藝術家。

焦:您19歲就得到范‧克萊本大賽冠軍。一下子從學生變成獨奏家,要展開演奏事業,您那時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嗎?

張:由於個性懶,得到冠軍後我並沒有特別興奮,甚至覺得回費城好好上學不是很好嗎,幹嘛一年要彈70場這麼累?這種被推上舞台的感覺,我不覺得很自然。但真正演出之後,也就慢慢適應,也發現演出仍舊是自己最愛的事。走到舞台上,看到自己的存在帶給別人很多收穫,尤其是我想傳達的被接收了,彼此心領神會,那是種特別幸福的感覺,也了解作為音樂家真正的意義。即使旅行奔波、行程規劃並不自由,但好的一面最終還是遠遠大於不好的一面。
 
焦:那您怎麼看參加比賽這件事呢?

張:比賽做為促進學習的動力,當然很有益處,能幫助我認真檢討需要改進的地方。比賽過程中聆聽別人的演奏,也能學到很多。然而比賽所強調的競爭性,把演奏當成運動,又是不好的一面。種種非音樂性,甚至會傷害音樂的情緒,像是競爭心、好強心,都會透過比賽暴露出來。然而克服這些心魔的途徑,又恰恰是音樂本身。如何在比賽中鍛鍊心志,對抗這些非音樂性的心態,就至為重要,或許又是更大的考驗。

焦:很多年輕音樂家,即使事業發展良好,還是會患得患失:萬一明年沒有今年這麼多音樂會怎麼辦?下一樂季合作的樂團不知道如何?您是否曾擔心過這些?

張:一定程度的擔心肯定有。我雖然懶,但那是對生活中的實際瑣事;對我想做的事,我一點都不懶。如果今年演出沒有去年多,我可能會有點焦慮,但這心情馬上就會過去,因為我可以花更多時間做我想做的事、學更多想學的曲子、讀我想讀的東西等等。唯一會讓我覺得遺憾的,就是沒辦法分享更多,把練琴心得分享給聽眾。演出機會少些、曝光率少些、經濟來源少些,這些對我來講影響倒不是很大。

焦:您有長期的曲目規劃嗎?可曾考慮選擇某些作曲家當成演奏主力,成為個人的專屬標籤?

張:我還是希望多彈一些協奏曲,累積多一些隨時能拿出手的作品。至於獨奏會,我倒沒有特別宏偉的長遠規畫,也沒有要專攻某些作曲家,我知道自己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興趣和側重點,這是當下的自己都無法預測的(當然我對德奧音樂的熱愛從未改變)。我更重視的,是讓每場獨奏會曲目設計都呈現不同視角。雖說獨奏會的良窳,最終還是取決於演奏的品質,但某種程度上也取決於所提供的敘事角度。每首曲子是獨立的生命,但在演奏會中和其他樂曲串聯在一起,它們就變成一個更大的生命體的一部分。演奏者必須同時呈現兩者,個體要好,整體敘事角度也要好。曲子放在不同的脈絡或位置,絕對會體現出和你單獨聽它所不一樣的情境。演奏家是二次創造者,而二創應該有很多面向,包括曲目設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1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