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滿額折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

定  價:NT$ 620 元
優惠價:9055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1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幕前,梅艷芳是叛逆的壞女孩,也是苦命的如花。幕後,她是草根傳奇,從荔園唱到世界各地;她是獨立女性,熱愛行善、力撐民主;她是傳統女人,有相夫教子之夢;她被稱為「香港的女兒」,代表香港精神。梅艷芳形塑流行文化,開拓女性形象,訴說香港故事。過去數十年,再沒有另一個香港女星比她更複雜。

《夢伴此城》討論梅艷芳的歌、形象、電影、娛樂新聞、粉絲故事,重訪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的盛況。但回看過去並非為了懷舊,更重要的是思考當下香港。這本書的主角除了梅艷芳,還有香港這城市。

吳俊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到理,第二遍見到情。我確認一個人真的可以因為愛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市,並願意把這份愛抽絲剝繭,看到梅艷芳和一個時代的不凡。

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總監):
每次等待李展鵬的大作面世,都不會失望。今次他帶領讀者進入梅?芳在普及文化、普及文化在梅?芳的生活世界。他在講故事之餘,也在書寫香港社會、文化。

朱耀偉(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總監):
李展鵬既是梅迷,對媒體文化亦素有研究。本書從不同角度條分縷析,深入細緻的闡論「香港女兒」的代表性,論證詳實,情理兼備,誠為難得的佳作。

陳嘉銘(流行文化學者、《蘋果日報》專欄作家):
這本書分析了梅艷芳綻放的百變異彩,紀錄了一個時代寬宏的流行文化創作空間。她是一列光譜,可以遊走在本地不曾有過的性別身體、舞台形象與電影角色的各種極緻。

阿果(《明報》專欄作家):
梅艷芳擺明屬於過去式,但她帶來的啟示,卻永遠是現在進行式。這本厚重的書,跟平民的心情、香港的身世一樣,複雜但有意思,值得不同世代睜開雙眼,大力抱緊。

作者簡介

李展鵬,愛電影,愛香港,愛流行文化。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英國Sussex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博士,現居澳門,為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新生代》雜誌社長、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及《明報》專欄作者。

著有《電影的一百種表情》、《旅程瞬間》及《隱形澳門:被忽視的城市與文化》等,編有《最後的蔓珠莎華: 梅艷芳的演藝人生》(卓男合編)。文章見於香港「立場新聞」、台灣「獨立評論網」及「關鍵評論網」等,曾任台灣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酷兒影展、中國內地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展評審。Email & facebook: creatingadam@hot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吳俊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

呂大樂(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學院總監)

朱耀偉(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總監)

陳嘉銘(流行文化學者、《蘋果日報》專欄作家)

阿果(《明報》專欄作家)

為本書寫序

目次

序一 抽絲剝繭的愛――吳俊雄
序二 寫明星,也寫香港――呂大樂
序三 香港流行文化(可以不)是這樣的――朱耀偉
序四 為梅艷芳,感恩――陳嘉銘
序五 複雜的明星,複雜的香港――阿果
引言:用明星研究去解夢

第一章 舞台上的百變革命:壞女孩、妖女、女人心
飛女的誕生:叛逆形象與社會變化
壞女孩革命:大膽造型與情慾歌詞
妖女的目光:「反凝視」與顛覆身體
舞台的王者:紅館典範與女星系譜
現代女人心:情感歸宿與社會焦慮
小結:一個充滿張力的結構 

第二章 光影裡的性別流動:妓女、俠女、昏君
她不是女神:在男人世界突圍
宋夫人駕到:她在喜劇中奔放
黑幫大姐大:她在動作片瀟灑
堅執的如花:她在文藝片發揮
異色的女伶:同性情慾與神秘幫會
小結:明星作為電影作者

第三章 本土文化的繆思:混雜、曖昧、邊緣
香港的女兒:社會變化與身份建構
口水歌風潮:混雜元素與香港風格
歌女的依歸:曖昧身份與歷史視角
妓院的政治:邊緣空間與懷舊風潮
小結:關鍵的文化時刻

第四章 緋聞女王的傳奇:身世、愛情、政治
身世與形象:她壞,她慘,她強
天后情路難:天之驕女的情感宿命
強人的性情:食客三千與堅守公義
蓋棺的論述:明星身上的時代精神
小結:香港的「自我」與「他者」

第五章 粉絲的眾聲喧嘩:熱愛、認同、掙扎
七十歲梅迷:不愛淑婦愛妖女
八十後梅迷:這個女人太複雜了
七十後梅迷:男扮女裝唱《夢伴》
九十後梅迷:尋找昔日時代,捍衛今日香港
十七歲梅迷:我很討厭《女人花》
內地梅迷:去香港就是「回娘家」
大馬梅迷:「架己冷」的華人認同
日本梅迷:追星追到移民香港
小結:流行文化的黑盒子

結語:她仍然活在當下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舞台上的百變革命:壞女孩、妖女、女人心

「當年,梅艷芳一站在台上,她已經徹底跟以前的世界說再見。」學者吳俊雄這樣評價梅艷芳。究竟,她如何向過去說再見?她的壞女孩、妖女等形象跟以往端莊高貴的女歌手形象作出決裂,社會嘩然,歌曲遭禁播;另一方面,她的一些慢歌卻強調女人對愛情的渴望。梅艷芳重新定義了香港女性,但同時又陷入「女人終究要找歸宿」的傳統性別框架。這種張力,反映香港社會的進步與矛盾。

第一節 飛女的誕生:叛逆形象與社會變化

梅艷芳去世之後,常有人問:為什麼梅艷芳後繼無人?要回答這個問題,倒不如先思考:是什麼社會環境造就了梅艷芳?

當然,要找個有梅艷芳的演藝才能的人殊不容易。她自小登台,扮男裝,穿女裝,唱盡粵曲、黃梅調、粵語歌、國語時代曲,練就一身技藝;她十八歲出道時已有十多年舞台經驗。另外,梅艷芳的可塑性也不可複製,她可妖冶、可中性、可時尚、可典雅,在舞台上、電影中都百變。學者張五常在專欄中稱她為「能歌、能舞、能演,盡皆精絕——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表演天才了」。

然而,當年梅艷芳領盡風騷,除了因為她的才藝與特質,背後還有社會大環境:這是明星與社會的微妙關係。一個社會什麼時候一窩蜂崇拜鐵漢型男星,什麼時候紛紛仰慕性感尤物,什麼時候開始不介意男星修眉護膚,什麼時候開始接受形象中性的女星,背後跟社會文化有莫大關係。流行文化從不孤立地存在,而跟政治、經濟、文化大環境相互依存。

如此說來,當年由徐小鳳、甄妮及張德蘭等淑女型歌星領風騷的市場,為何會追捧一個濃妝艷抹的壞女孩?聽眾聽慣了「如夢人生芳心碎」(《京華春夢》,1980)、「莫憶風裡淚流怨別離」(《舊夢不須記》,1981)及「難辨你的愛真與否,緣盡我可以輕放手」(《隨想曲》,1983)等典雅歌詞,為何會接受「why why tell me why 夜會令禁忌分解」(《壞女孩》,1986)及「紅唇烈焰極待撫慰」(《烈焰紅唇》,1987)這些情慾歌詞?這一定離不開跟香港社會文化發展的關係。

分析梅艷芳之前,有必要先了解當時香港性別社會的變化。經濟方面,香港自六十年代起工業化,大量女性外出就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女性投入工廠工作,在八十年代初,女性已佔製造業勞動人口一半以上。她們的收入大幅提高,月薪中位數由1986年的兩千港元增長到1991年的四千五百港元。在1986年,香港每一千個女性只有3.7人月薪在一萬五至兩萬,這數字到了1991年提升到27.7人;至於月薪在兩萬至三萬的香港女性,在1986年每一千人只有1.5人,但到了1991年有16.8人。在亞洲四小龍時代,越來越多香港女性經濟獨立。有了工作的女性亦延後步入婚姻,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從1981年的23.9歲推高到1986年的25.3歲,到了1991年達26.2歲。

在政治權益上,香港在1970年廢除納妾,實行一夫一妻制,邁向性別平等。在七十年代,隨著社會進步,女性權益被提上日程。1977年,多個團體聯合組成「香港保護婦女會」發起反性侵犯運動,提倡相關的公眾教育、社會服務及法律修訂。到了八十年代,各種團體紛紛出現,關注議題包括性暴力、家庭暴力、基層婦女、性別教育、同工同酬、女性參政、生育自主權、夫婦分開評稅以及傳媒中的女性等。在七、八十年代,香港經濟蓬勃,社會福利改善,女性地位大大提升。再加上殖民時代的香港一早西化,對西方的進步價值觀亦有一定程度的接受,社會漸接受獨立女性。

在香港,當女性的地位迅速提升,在西方,女權運動已有過百年歷史,已為女性爭取過平等教育、政治權利、經濟機會等。以美國為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女權運動風起雲湧,以各種行動爭取改革,而各種流派的女性主義思潮(例如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及基進女性主義等)之間的辯論亦非常熱絡。到了八十年代,西方女權運動在各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同時,流行文化出現了高唱情慾、表演大膽、特立獨行的麥當娜(Madonna),她備受社會爭議,同時也贏得一些女性主義者的支持。

梅艷芳出現的背景,內有香港本身的社會變化,外有西方女權運動與流行文化的進程。當女性的社會角色有顯著變動時,大眾對流行文化的期待亦會有所調整,市場會呼喚、生產一些可以反映當時趨勢的女星。換言之,就是口味轉了。在當時香港,女性走進職場開始獨立,社會上亦有不少為女性爭取各種權益的聲音,同時,歌影視作品中較傳統的女性形象——例如忍氣吞聲的賢妻良母或是斯文大方的女歌星——的受歡迎程度下降,觀眾轉而尋找他們更能認同、更能反映社會趨勢的女星去追捧。

有學者指出,明星是性別想像的器皿和風尚變化的晴雨表,女星形象折射出女性在社會的位置,並提供更新方式。某種女星當紅(例如性感尤物或中性女人),正是說明了社會在期待怎樣的女性,而大眾對女星喜好的變化背後就是性別文化的發展。社會變了,女星形象亦會更新。從這個角度看,梅艷芳是絕佳的器皿及晴雨表,因為她的形象正正反映了香港當時的社會文化。八十年代是香港一個特殊的文化時刻(cultural moment),當社會劇變,文化轉型,呼喚的是一個有別於過往的明星。後來,梅艷芳後繼無人,除了因為再難以找到有她的才藝的歌星,也因為流行文化市場變了,社會環境亦不同了。

她「天塌下來也不管」

八十年代的梅艷芳重新定義了女性。她1982年參加新秀唱《風的季節》(1981),沉厚的聲線令她有「徐小鳳第二」之稱,但同時她亦展示了個人特質。當時是座上客的香港作家林燕妮賽後馬上寫:「本屆優勝者梅艷芳有『天塌下來也不管』那種瀟灑風格。」比賽評判黃霑第一次見她已是「驚為天人」,更給了她滿分。他這樣描述她:

「青春的臉,帶著點不知哪來的慓悍,好像胸有成竹,把握十足似的。『哈!很有信心!』我看見她在台上一站,先擺姿勢,心中忍不住讚嘆:『鎮得住台呢!』然後,她開腔了,唱徐小鳳名曲《風的季節》。聲音低沉,和青春形象絕不相稱。但嗓子共鳴極好,節奏感亦佳,感情也濃烈,連咬字吐句都很有法度。」

林燕妮看到她的淡定,黃霑看到她的台風與歌藝,而事隔多年之後,流行文化學者吳俊雄更看到了她初出道就有的時代感:「梅艷芳年輕,樣子很『寸』,有種『梅艷芳式』的眼神,是個很特別的新人。梅艷芳是很現代的,好像是一個『飛女』在台上唱徐小鳳的歌。事後回看,是由她引爆出了另一個時代。」這個「飛女」——即是日後的壞女孩——究竟如何用劃時代的女性形象引爆一個時代?

在八十年代初,無綫成立華星唱片不久,初時推出過資深藝人何守信及沈殿霞等人的雜錦碟,也出過陳美齡的唱片,但華星很快就另覓新路,舉辦新秀歌唱大賽發掘新人。根據黃霑所言,當時香港樂壇是個悶局。他在首屆新秀大賽結束後表示:「我們需要人才,樂壇沒有高潮對任何人也沒有好處。現時香港沉寂的樂壇,正等待一新突破,這群新秀絕對有力量去求突破。」

新秀大賽跟當時的一般歌唱比賽有所不同,無綫會為參賽者排舞及包裝,選的是有綜合才能的新人,更有參賽者因為要跳舞而「驚到震」。然而,這正好讓梅艷芳一展所長。華星的轉向,也是廣東歌的改朝換代,因為華星很快就捧出了跟上一輩歌星截然不同的張國榮及梅艷芳——兩個足以定義一個新時代的巨星。梅艷芳在首屆新秀勝出,正正為華星——也為香港樂壇——翻開全新的一頁。

梅艷芳的創新潛質除了現代感,還有她的廣闊歌路。學者洛楓這樣形容她的聲音:「她的聲線低沉、磁性、滄桑,但音域廣闊、聲底沉厚,能唱各類風格截然不同的歌曲,從幽怨小調、跳舞快歌,到武俠劇的豪邁、奔放、嘹亮,甚至抒情的慢板曲式,她都收放自如、遊刃有餘。」專欄作家畢明則讚賞她「情域」闊:「常說音域很廣,她『情域』太闊。由《IQ博士》(1983)到《似水流年》(1985),由《壞女孩》的反叛到《淑女》(1989)的玩世,由《胭脂扣》(1987)的幽邃到《夕陽之歌》(1989)的蒼勁,有時是江湖夜雨一盞青燈,有時是灰飛煙滅的一道眼神,有時孤單像絲綢般美麗,但唱起《親密愛人》(1991),溫柔甜膩,聽多幾次連耳朵都惹蟻。」這獨特聲線,正配合著她的百變形象及多變曲風。

當時正是無綫電視的鼎盛期,無論是電視劇及綜藝節目都大受歡迎,新秀得獎者既可成為華星合約歌星,亦經常亮相無綫。梅艷芳唱電視劇及卡通片主題曲,也上大大小小的節目。頻頻亮相不只令她廣為觀眾認識,她的女性形象亦透過這個最「入屋」的視覺媒體展示出來;觀眾不只聽到她的歌,也看到她的外貌。

視覺時代的登場
 
無論在美國或英國,八十年代都是流行文化的標誌性年代,那是視覺元素與文化工業高度結合的開端,當年開始盛行的MV(音樂錄影帶)開啟了一個視覺時代,麥當娜、Micheal Jackson、Boy George及Cyndi Lauper等英美歌手都是以形象突出著稱。當時,香港文化跟西方亦步亦趨,正如學者周華山在1990年這樣形容香港:「文字經已過時!八、九十年代是屬於影像文化。」討論梅艷芳,亦必須從視覺著手,因為她是首個大力開拓形象與舞台演出的華人女歌星,引爆了華人歌壇的新文化。但除了視覺,她亦唱出以往沒有的歌曲題材,背後是香港——一個西化的華人社會——對於女性的可能性的探索。

在頭兩張唱片《心債》(1982)及《赤色梅艷芳》(1983)的封套上,她以長曲髮的斯文形象示人,造型看似普通。然而,若小心細看,她的獨特氣質其實早就掩不住:在《心債》封套上,她穿上黑西裝白襯衫,頭一次嘗試中性造型,更值得留意是她一臉倔強,沒有笑意,眼神凌厲,一副不可親近的神態。當時,劉培基還沒有擔任她的形象設計,攝影師楊凡表示這造型有如喬治桑(George San),一個喜作男裝打扮的十九世紀法國女作家。

劉培基跟梅艷芳的首次合作,是為她參加東京音樂節設計舞台服裝。當時已是知名時裝設計師的劉培基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她最大的優點,是一言不發時,嘴角歪歪的,似笑非笑,看上去有點驕傲;我喜歡這種感覺。」從一開始,這位獨具慧眼的設計師就看到她的個性,為日後的百變形象埋下伏線。然後,她穿上薄絲棉衲配黑色皮褲登上日本舞台,被傳媒稱讚「有說不出的瀟灑味道」,更獲得「亞洲特別獎」及「TBS電視台獎」兩個獎項,並在日本推出細碟《白い花嫁》(1983)。雖然《心債》、《赤的疑惑》(1983)及《交出我的心》(1983)的歌路是傳統的,但早在走紅之前,林燕妮及劉培基等人已看到她的特質,那是他們未點破的——叛逆。1983這一年在周華山眼中是廣東歌分水嶺:電視劇主題曲式微,關正傑、汪明荃及葉振棠等走下坡,譚詠麟、張國榮及梅艷芳則蓄勢待發,香港樂壇走進一個視覺時代。他的觀察,可從梅艷芳的變化得到證明。

不久之後,劉培基為《赤的疑惑》設計封套,梅艷芳的長髮造型仍未見突破,但唱片反應甚佳。到了《飛躍舞台》(1984),劉培基小試牛刀,把梅艷芳的長髮剪掉,形象中性硬朗,充滿動感,一洗長曲髮的累贅老氣。這張唱片彷彿為日後的《壞女孩》(1986)熱身,封套的彩色噴畫設計令她看來充滿現代感,贏得當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的最佳封套設計獎。

有別於當時主流廣東歌的輕柔,《飛躍舞台》一碟有接近一半節奏強勁的歌。點題歌《飛躍舞台》以一句「在台上我覓理想」破題,梅艷芳以雄壯歌聲唱出,那既是一個歌壇新人的宣言,亦是一個時代女性的姿態:一種「我要成功」的野心。更甚者,碟中還有不少有情慾味道的歌曲:《留住你今晚》(「用青春的韻律/輸出我電壓/將你熱溶/將你變烈火」,黃霑作詞)、《點起你慾望》(「還準備迷茫夜色與你分享/還準備同渡晚空/一起挽手/欣賞曙光」,盧永強作詞)及《發電一千volt》(「輕輕輸出一千volt電你已似醉像傻/假使輸出七億億volt咁你一生有禍」,潘偉源作詞)等,或輕快或強勁的節奏呈現了在情慾上主動的女性形象。同時,她也開始舞動起來,打破文靜的演出風格。

當時,香港女歌手的流行曲是張德蘭的《情義兩心堅》(1983)(愛情主題的武俠劇主題曲)、徐小鳳的《隨想曲》(1983)(抒發淡泊的人生態度)及蘇芮的《酒干倘賣無》(1984)(講血濃於水的親情)等,梅艷芳的硬朗形象及情慾歌曲跟她們在風格上作出決裂。值得注意的是,無綫電視為宣傳《飛躍舞台》這張唱片製作的音樂特輯《三色梅艷芳》(1984)。她在節目中一人分飾多角,包括口是心非的空中小姐、憧憬愛情的少女、受情傷的成熟女人,甚至還有吸血鬼及沙漠大盜,時而充滿喜感,時而滄桑憂怨,並跟當紅小生苗僑偉及同是新人的劉青雲演對手戲。

節目中,梅艷芳一頭短髮作中性打扮,以其低沉歌聲唱出情慾歌曲,在當時的香港非常前衛。節目中的《莫逃避》(1984)一曲中,她在希特拉的畫像前表現陶醉,又蹲下撫摸他的墳墓,意識非常大膽,說明早在《壞女孩》之前,她已有犯禁的演出。這是她首次在媒體上展示多變形象,演出大膽情節。節目名稱「三色」指的是她的多變,預視了她日後在歌壇影壇的百變。

《飛躍舞台》之後,梅艷芳進一步發揮中性形象,《蔓珠莎華》(1985)一碟的西裝打扮深入民心,唱片大賣。荷里活女星瑪蓮德烈治(Marlene Dietrich)是第一個作男裝打扮的女星,是三十年代的潮流風尚,劉培基參考了她的造型,讓梅艷芳穿一身帥氣西裝唱出《夢幻的擁抱》及《似水流年》。這正式塑造她雌雄同體的形象,濃妝配西裝,女性憂怨結合男性硬朗,在她身上竟毫不突兀。

在曲風方面,碟內一半歌曲來自電視劇《香江花月夜》(1984),以抒情為主,歌詞也典雅,其他還有《蔓珠莎華》及《似水流年》,全碟只有《紗龍女郎》一曲節奏較快。男裝造型與哀怨慢歌恰成對比,開啟了一個視聽效果相輔相成的廣東歌年代。此後,中性造型成了她的一大標誌,更伸延至她的電影世界,如《胭脂扣》(1988)、《川島芳子》(1990)、《金枝玉葉2》(1996)及《鍾無艷》(2001)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