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班門‧氣(簡體書)
滿額折
班門‧氣(簡體書)
班門‧氣(簡體書)
班門‧氣(簡體書)
班門‧氣(簡體書)
班門‧氣(簡體書)

班門‧氣(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新一輯中,《班門》各板塊的結構一仍其舊,分“門‧內”“門”“門‧外”。以“門”為界,門內,向大師致敬、取經、學藝;門,是作品,是被大師加持的“手藝”,是“匠心營造”;門外,是後生的操練、遊歷、體驗。
在《班門‧氣》中,我們既探尋真實的氣流為人類生活增添的觸感,也凝視“氣韻”在文化中留下的蛛絲馬跡。我們討論智慧的人類建造房屋時想出的種種通風技術,也體會一種精神的“氣”如何氤氳在建築師王澍的作品中。我們立於中國畫例的祥雲頂端,遙望西方繪畫中流變的彩雲。我們會隨著作者踏上永嘉清明的旅途,在嘈雜的生活中找尋一片寧靜,也沉浸歷史,感受齊柏林飛艇如羽毛般輕盈,卻又承載了人類沉重翱翔夢想的飛行壯舉。

1. 詩歌一般的《時訓解》配合《十二月月令圖》,超長拉頁感受節氣之美
2. 匠心中營造,涉及工藝、材料、技藝、新知,以一種創客精神,用設計打開世界,讀懂世界。
3. 班門前弄斧,實現深度閱讀和求學新知的理想。
4. 第三輯全新改版,全彩印刷
5. 德國紅點獎得主親自操刀,新增“紙上博物館”欄目,在書頁中營造出一個空間,形成獨特的“展廳”
6. 呂敬人評語:
《班門》有一個清晰完整的敘述系統,以建築的概念建立排版的層次、結構,很好地處理了文字的字體、字號以及文本的灰度和閱讀主次的關係;紙張語言的經營、色彩紛呈的設定,都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編輯設計的意識,而不是局部的裝飾的概念。書名‘班門’慎重考量應用了聚珍仿宋這種字體,它與內容、語境相吻合,並且強化空間的文字語言與全書的構築主體內容,色彩的理性分析和配置相契合。它沒有華麗的設計的綴飾,而諸多細節的設計思考耐人尋味,給予讀者很好的閱讀感覺。

作者簡介

《班門》編委會
由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與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共同組織。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以創新設計理念提供內容策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則以最專業的圖書出版經驗負責書籍的編輯、出版及發行工作。

黃德海
《思南文學選刊》副主編,《上海文化》編輯,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著有評論集《馴養生活》《若將飛而未翔》,隨筆集《書到今生讀已遲》《泥手贈來》《個人底本》等。
劉靜,北京大學藝術史博士,四川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美術史研究者。

周功釗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博士,導師為王澍教授。任建築系外聘講師 , 專注于傳統村落、園林的文本寫作與空間實驗。

賈季超
資深香水愛好者,與香水有關的文章散見於《VOGUE服飾與美容》《週末畫報》《T Magazine China 風尚志》等。

目次

門•內
造房子的王澍:為一種生活世界的再生 文:灰土豆
蒹葭蒼蒼:《詩經》的生機 文:黃德海

門•氣
畫心雲影:中國祥雲 文:劉靜
白雲無盡時:西方繪畫中的幾朵雲 文:常青
“小”境八題:唐宋園林與山水畫中的圖式 文:周功釗
與大氣搏鬥:硬式飛艇的短暫輝煌時代 文:葛翔宇

門•外
真水之境:聞不見的香氣 文:Momo 謝、賈季超
讓風吹:建築自然通風中的人類智慧 文:宋曉冬
永嘉清明 文:舒行
重新認識“氣韻生動”:謝赫六法與中國畫 文:南村
紙上博物館
一年二十四次詩意——中國節氣與物候

書摘/試閱

畫心雲影:中國祥雲
文/劉靜

變幻莫測的雲是中國古代文人和藝術家的靈感之源。
杜甫觀雲而感慨世事難料,人心無常,寫下“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同樣的水滴聚合體飄到李白的詩句中,邊塞的壯闊與豪情噴薄欲出—“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王維在雲水流動間悠然自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李清照牽絆著遠遊的愛人,抬眼只見思念編織的愁雲,期盼“雲中誰寄錦書來”……
豪邁、愁緒、悠閒、惘然……在文人的詩句中,雲訴說著一千種情思。在中國藝術家的筆下,雲同樣呈現出無窮無盡的形態,或虛或實,或濃或淡,雖然常常是“路人甲”的角色,但在中國藝術史上從未成為單調的背景。尤其在宋以後,山水成為中國畫最重要的科目,雲水相生,雲山相伴,多少畫家巧思、文人詩意,都化作片片浮雲,投影在中國藝術史卷卷傑作的畫心。

雲的風景:一部走向消失的歷史

中國現存最早的卷軸畫—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經典的卷雲畫法已經成形。波浪線組成層疊扇形雲頭,平行的舒緩弧線勾勒出細長的雲尾,二者組合成靈芝形,上揚的雲頭和橫向的雲尾呈現出雲升氣騰的流雲景象。
山水畫直至隋唐時期才成為獨立的畫種,魏晉時期的山水多作為人物畫的背景存在,以“水不容泛,人大於山”為特徵,除了敦煌的六朝壁畫,《洛神賦圖》是卷軸畫史中罕見的證據。顧愷之原作已經不存,目前存世九套摹本,散落於中國、美國和英國的博物館中,其中遼寧省博物館本(下文簡稱“遼博本”)和北京故宮博物院甲本最能體現六朝畫風,學者推測為宋人臨摹顧愷之原作而成。
《洛神賦圖》根據曹植名篇《洛神賦》繪製,畫面內容嚴格按照賦文繪製,可謂是“插圖版”《洛神賦》,尤其遼博本中文本與圖像並列,忠實保留了六朝原本的面貌。雲出現在畫中並非偶然,下面這段對應文字為洛神登車離去這一儀式場面的前奏: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水上有川後平息波濤,岸上有馮夷鳴鼓、女媧清歌,還有“收風”的“屏翳”。屏翳是誰?屏翳即雲神:“雲神,豐隆也,一曰屏翳。”(王逸《楚辭章句》)在品相更佳的故宮博物院藏《洛神賦圖》中,屏翳獸首人形,紅衣白裳,長毛附體,豎耳展翅,嘴巴大張,一股雲氣從獠牙間噴薄而出。
在顧愷之的筆下,雲神是一頭吞雲吐氣的神獸,似乎在神仙譜上的地位並不高;楚國詩人屈原的《九歌•雲中君》中,雲神的形象更加偉岸,是一位與日月齊光的帝君: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楚辭》傳世近兩千年之後,晚明畫家陳洪綬以《九歌》為名,創作了一套版畫。雲中君,這位駕馭龍車遨遊四海的昭昭帝君,在畫家筆下化身為佇立雲頭的英武神將,腰間挎弓,手持長戟,氣勢十足,可惜比起屈原筆下縱橫九州的神君,胸懷氣度還是窄了。
出自隋代畫家展子虔之手的《遊春圖》是現存最早的山水卷軸。畫卷縱43釐米,橫80.5釐米,在不大的尺幅中以俯瞰視角描繪出一幅風和日麗、山清水秀的春光勝景圖。郊遊踏青的人們或清波泛舟或縱馬山徑,或樹下靜思,佛寺、山居掩映林中,引人神往。設色濃豔的山石樹木是《遊春圖》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厚重的礦物顏料石青、石綠敷填在墨線勾勒的輪廓中,山峰的體積與層次即刻突顯,與粉色點染的枝頭花朵交相輝映,調和出春天的色彩。
這種使用石青、石綠繪製的山水被稱作“青綠山水”,《遊春圖》首開先河,成為中國山水重要的畫科,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恐怕是其中公眾認知度最高的一件。因為顏料厚重,年代久遠的青綠山水展卷收卷時無一逃開礦物顏料紛紛脫落的慘境,令人扼腕歎息,可想見我們今天看到的《遊春圖》,距離畫成之時的燦爛圖景,已喪失了多少光芒!
《遊春圖》中的雲迥異於《洛神賦圖》中前後層疊的雲朵,遊絲般的雲尾串聯起相鄰的雲頭。後者為戲劇場面中橫向疾行的流雲,前者則是閒暇春日緩緩升起的山間雲氣。兩件作品均採用墨線勾雲,顧愷之的線條被後人譽為“春蠶吐絲”,但展子虔的繪法更為精細:勾線之後平鋪粉底,最後沿輪廓線淺染,強化雲朵的體積感。這一方法在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中體現得更為清晰,輪廓線周邊的染色匯成了流光溢彩的絢爛景象!
五代和兩宋是中國山水畫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文人趣味逐漸成為山水畫的主導。而早期繪畫中以“勾線+敷白”繪製的雲,對於提倡“天工與清新”(蘇軾語)的文人,顯然流於“刻板”。勾勒而成的雲清晰可見,與環境存在明確的界線,傳為王維所作的《山水訣》則認為打破這個界線才是畫雲的關鍵:“遠岫與雲容相接,遙天共水色交光。”
明代董其昌影響巨大的“南北宗論”奉王維為南宗文人畫鼻祖,後續五代董源、巨然。王維的山水畫跡已無處尋覓,所幸我們還能看到南唐董源的作品。遼寧省博物館藏有一卷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儘管有學者質疑此畫是否為董源真跡,但是畫中的形態結構、筆墨處理的確體現出五代以後的新風格。
與“清晰”的《遊春圖》相比,飽含水分的墨點漬染出柔和模糊的界線,煙雲氤氳、霧靄繚繞的南派山水由此誕生。勾雲法以線形輪廓突顯雲,董源則以漸隱的墨漬在山水間留白,暗示雲的存在。水上的帶狀留白為晨曦聚攏的霧氣,山水交界處是“雲翳其腳”,山巒之間為“煙鎖其腰”—雲煙或濃或淡,雲帶似斷非斷,將遠景連為一片空靈的詩意境界。在北宋米芾眼中,董源筆下的“淡墨輕嵐”可謂是“空前絕後”的: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峰巒出沒,雲霧顯晦,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嵐色鬱蒼,枝幹勁挺,咸有生意。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余家董源霧景橫披,全幅山骨隱顯,林梢出沒,意趣高古。

在米芾、米友仁父子看來,本質單一但形態多變的煙雲,無疑能夠幫助畫家探索一條新道路,通往平淡天真和高古意趣。
“大抵山水奇觀,變態萬層,多在晨晴晦雨間。”米友仁在其畫作《瀟湘奇觀圖》的跋文中寫道。米芾在鎮江城東高崗上建有一座海岳庵,米氏父子常常登臨此處,觀看煙雲變滅,以同一主題,反復“寫其真趣”。此圖為米友仁五十歲時為朋友所作,以江邊亂雲奔湧起卷,平緩的連山隱現雲封霧繞間,之後雲海逐漸淡開,凝結成帶,環繞聳立的尖峰,時而聚成朵朵白雲,飄過山間,于水汀沙渚處起煙,最後以雲霧繚繞的山林村落收筆。近三米的長卷中,雲起雲落,忽明忽暗,充滿“千變萬化不可名神奇之趣”(米友仁自題於《瀟湘白雲圖卷》)。山體和雲都略去了瑣碎的細節,由水墨積染連為一個內部節奏時緩時緊的整體,墨色塗染中,又可辨出縱點、橫點、落茄點等類型多樣的筆法,眼隨雲動,處處驚喜。
後人稱米氏父子開創的此種畫風為“米氏雲山”,元人湯垕在《畫鑒》中評價其“天真髮露,怪怪奇奇”。元人所說的“怪怪奇奇”,當然不是貶義,甚至在當代人的眼中,米氏山水恐怕也是宋代山水中最不“奇怪”的。雲山形態趨向極簡,筆墨相對統一,整體形成抽象、扁平的風格,這正是現代藝術的主流,是我們熟悉的藝術與設計語言。無怪乎在元人的眼中“怪怪奇奇”了!
米芾自己對“米氏雲山”的定義為“多煙雲掩映,樹石不取工細,意似便已”。放棄細節刻畫轉而追求意似—拋出這種設定,一方面是文人作為業餘畫家,畫技難以支撐精工細繪,另一方面也是文人意在改寫藝術的創作理論與鑒賞標準,自唐代以來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煙雲的掩護下,降低“師造化”的要求,而更重“心源”。雲動,源自心動,米氏父子以“墨戲”為名,隨心運筆染墨,離“應物象形”越來越遠,卻成就了生動的雲山妙筆。
“雲山墨戲”一路,後來者有元代高克恭、方從義,以及晚明董其昌等。尤其董其昌,給予二米極高的評價:“詩至少陵,書至魯公,畫至二米,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他以“仿米元章”為名,留下了多件作品,其中不乏董氏代表作。董氏仿米作品中,山體多以深淺不同的暈散橫點堆疊為錐形,山腰上不規則的帶狀留白暗示繚繞的雲霧,前景坡石以披麻皴完成,樹木的樣式也更加多變。由於董其昌在明清畫壇上的宗師地位,後世所學,實際上都是經其改造過的米氏雲山,無一筆著墨於雲,而山間浮雲朵朵,水畔處處生煙。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