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為什麼優秀的人容易撞牆?
滿額折

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為什麼優秀的人容易撞牆?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AMAZON評論4.5顆星☆☆☆☆
日本讀者1:確信「心」的時代已經到來
我真心感覺田坂先生走在時代的尖端。
考慮到AI新時代來臨,田坂先生最進的作品著重於人類成長及心靈的世界,也因此提出了本書的「7道牆壁」及「破牆7法」之說。我認為這7個對症下藥的技法是極其有智慧的。以我個人而言,想以達到最終話中的境涯為目標……果然,人類必須先解決「心」的問題,才有辦法實現理想。

日本讀者2:這不是讓人變得優秀的技法,而是讓人成長的技法
雖然書名寫的是「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但我從未認為自己「優秀」。老實說我對於「自己是否優秀」沒有太大興趣。
我好奇的是「有沒有可能度過不後悔的人生」,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非常苦惱的。當你認為某人「令人欽羨」時,通常不會是因為他有多優秀,而是因為他「用盡全力」、「過著充實的人生」。
我認為這就是作者所指出,必須要「不斷成長再成長」的意義。要想度過「不後悔的人生」、「充實的人生」,就必須要從「成長」出發,這是我的想法。
閱讀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便是這樣弱小的自己,也能夠充滿勇氣地去追求「不後悔、充實的生活」。

日本讀者3: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所說的「同步巧合」,讓我買下了跟自己境遇如此一致的好書。
曾經我在部門內的業績總是達到高標準,被稱為王牌,但近幾年成績卻逐漸低落並收到負評,讓我失去工作的動力。
就在此時,發現了這本和自己狀況很相符的書。從書中所舉的例子發現,原來是我的慢心招來了所謂的「同步巧合」,導致業績滑落啊。我才發現,這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失常」,一切都是源於自己「潛意識中的慢心」,才造成我們成長的停滯。
在作者所舉出的7道牆中,我除了學歷撞牆以外,全中了。我非常有感觸的是,作者對於「逆境說」的解釋。我深深思考自己為何會遇上這樣的困難、這個障礙是要讓我學會什麼?我每日實踐書中技法──深夜反省日記、找到自己的師父等等,期待有所收穫。能在這個時間點看到這本書時在是太棒了!


拜託,不要再撞牆了
「可惜」!「一流」!
都只一念之差,一步之遙。

30歲工學博士畢業的作者初入職場,第一步就踏進全然陌生的業務企畫單位,深切感受到多年所學沒有任何幫助的絕望。身為「晚了7年的跑者」,作者田坂廣志意識到自己能贏過他人的唯有「研究心」。秉持研究精神,找出任何人都能使用的工作法──從「會念書的優質人」變「會工作的一流人」的「破牆7法」。
親身實踐破牆7法的田坂廣志,不但成為企畫業務權威,更走入成為影響日本新產業走向的領導者、TED會員,甚至成為日本政府的內閣特別顧問。然而一路上所見的,卻是原先令人欽佩的同事與上司成長停滯的撞牆情景。原來,在業界有著「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這一個「悖論」。為什麼這種「悖論」會發生呢?在同樣的職場中,作者如何超越原先跑在前頭的人?如何至今仍不斷成長?且看田坂廣志親授「破牆7法」。

破牆7法
【第1道牆】學歷撞牆:無法切換「優秀感」
清查技法:藉由清查,由「經驗」中取得「智慧」

【第2道牆】經驗撞牆:無法以失敗為養分,灌溉出「智慧」
反省技法:力行「隨後」與「深夜」的增添體驗

【第3道牆】情緒撞牆:被情緒綁架,不了解他人的心理
心理推敲技法:會議裡,深層掌握參加人員的「心靈波動」

【第4道牆】自我中心撞牆:陷入「自我」,無法向優秀的人取經
私淑技法:找到「師父」,呼吸同一房間裡的空氣

【第5道牆】人格撞牆:總是「正經八百」地工作
多重人格技法:培養「多樣化人格」,區分並使用

【第6道牆】自我撞牆:看不到自己的「自我」
自我觀察技法:培養出「凝視自己的另一個自己」

【第7道牆】他責撞牆: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責於「外」
承擔技法:深層思考發生問題的「意義」

作者簡介

田坂廣志 Tasaka Hiroshi
多摩大學研究所教授。田坂塾熟長。
1951年生。
1974年 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
1981年 東京大學研究所修畢,工學博士(核子工程)。同年進入民間企業。
1987年 任美國智庫巴特爾紀念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990年 參與策畫日本總合研究所的成立。在10年間和702家公司,共同設立20個異業種的聯盟。藉由培育新創企業和新事業開發,參與民間主導的新產業創造。
2000年 就任多摩大學研究所教授。講授社會企業家論。同年設立促進21世紀智慧世界觀轉換的智庫索菲亞銀行,並就任代表。
2005年 受美國的日本文化協會評選為日美改革者。
2008年 成為主辦達沃斯會議的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議程理事會成員。
2009年 成為TED成員,每年出席TED會議。
2010年 出任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戈巴契夫前總統等4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擔任名譽會員的世界賢人會議、布達佩斯俱樂部的日本代表。
2011年 在311大地震和福島核災事故後擔任內閣官房參與(特別顧問)。
2013年 為了成長為垂直整合思想、願景、志向、戰略、戰術、技術、人力等「7個知性」的「21世紀的變革領袖」,開設「田坂塾」作為學習「成長的7個技法」場所。現在,有來自全日本4500位經營者和領袖聚集。
著作包含日本國內外80餘冊。
在國外也積極地從事出版和演講活動。

張雲清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日本國立岡山大學教育學碩士。
曾任亞太科學技術協會組員、大新書局總編輯、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日文總編輯,現為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講師。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人 

尹啟銘 前經建會主任委員
許書揚 經緯智庫暨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童子賢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詹文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經驗推薦

推薦序 
用心與終身學習讓我持續成長 
尹啟銘

作者田坂先生以自己的經歷對於人生如何成長提出了「7道牆壁」、「7個破牆技法」的心得,這是值得參考的寶貴經驗。雖然在<前言>他就自述是「晚了7年的跑者」,但是我認為他是比別人多做了7年準備工作,因此可以起步比他人慢、跑得比他人快,就如日本人的做事風格—規畫期較長,準備周密,執行期就大為縮短。
每個人在其一生都會遭遇許許多多障礙,如何把這些障礙轉化為成長契機,端看能否在自省之中認識自己而找到出路。我個人所遵行的2個原則是「用心」與「終身學習」。
用心讓我全力以赴,以熱誠(passion)親身參與,環顧全局、注意細節,不因位高而講究身段,因此可以經驗取得智慧、以失敗灌溉智慧。
終身學習則讓我可以不斷自我檢討—我哪些地方沒做好須要改進?別人有哪些優點可以供我學習?如此思考讓我不致看不到自己的「自我」、不會將失敗的原因歸責於「外」,可以轉化自己為「多樣化人格」,不斷超越現在的自我。例如每每參加論壇,我都會檢討自己的演講下次要做哪些改進?哪些遣詞用字要做調整?哪些內容要增刪?別人的演講亮點在哪裡?為何他可以吸引聽眾?
將我的2個原則和本書的7個技法相對照,可以發現有異曲同工之妙,著重實踐,只是心法各有不同,都可以讓自己自我成長,因此樂於推薦。
(本文作者為前經建會主任委員)

 

推薦序 
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 
許書揚
在人才管理顧問領域服務近三十年的我,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優秀人才,有剛從學校畢業的職場新鮮人,也有工作了幾年、希望轉換領域的社會人。在面談過程中,這些人多半具備專業知識,也能言善道、極有自信,但他們卻不一定會是企業需要的人才。就算被錄取了,工作一段時日後也會因不適應而深感挫折,甚至否定自己的價值。越是優秀的人才,遭受的打擊就越大。
為何會如此?我認為,這些人欠缺了另一項更重要的價值—技能。而技能跟知識是全然不同的。曾任日本國策顧問的企畫大師田坂廣志,就以《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為題,特別點出了這樣的不同。如何從「徒具知識」變成「具備技能」,從「會讀書的優秀人」變成「會工作的一流人」,即是這本書的重點。
「會讀書的優秀人」,指的是那些擁有知識、工作很有能力、自視甚高的人。
作者認為這些人雖然優秀,卻也因此過於自我、正經而單一,無法觀察周遭、體會其他同事的心情。一旦遭遇失敗,也會歸咎他人,不思反省,更不肯承認優秀的自己會犯錯。因此,這類人往往失去成長的機會,落入撞牆的困境。
「會工作的一流人」,則是會不斷自省、願意理解他人情緒、學習他人長處、不斷培養多樣化人格的人。這些人永遠在學習,抱持同理心,在工作上也善於切換不同性格態度,做出合適應對。換句話說,這類人往往會與時俱進,不斷成長,而他們才是企業最重視的人才。
作者以親身經歷歸納出所謂「破牆」的7大技法,分析優秀人進入企業時常面臨的撞牆情況,再提出因應的解套方法,讓身處困境者得以蛻變成企業需要的一流人。本書精闢地闡述了技能的重要,以及增進技能的方法。作為人才管理顧問,我推薦求職者及甫進企業深感不適者都能研讀本書。唯有勇敢正視自身侷限,給自己一個凝視自己的機會,挖掘多樣自我,才能順利融入職場,做一個快樂的工作人。
(本文作者為經緯智庫暨保聖那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 
上班族破繭而出的成功心法 
詹文男
從事高科技產業顧問,以及在大學研究所教學多年,常有機會在企業內及課堂上和許多高階主管、中基層員工、EMBA及研究所即將畢業的碩士新鮮人,就實務的個案探討企業發展、轉型升級與上班族職涯發展等課題。
透過近身觀察與實際案例探討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無論在組織內位於何種階層,大部分上班族對於如何思考企業的永續發展,表現出極高的興趣,也對自己在職場上如何成功充滿了期待。不過,對於職業生涯雖然有想望,也深怕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在組織內持續地步步高昇。尤其是擁有高學歷的員工,或者是年少得志的主管,常常在快速晉升後突然就面臨好長一段的職涯停滯,不僅自己懊惱,也造成組織的困擾。
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沒有掌握及擁有職涯發展應有的關鍵能力,而這些能力是無法在學校的專業知識中獲取的。本書作者田坂廣志博士即以其自身後來居上的工作經驗為基礎,以及其在職涯發展過程中不斷觀察、研究及學習標竿典範的特質所歸納的心得,撰寫而成讀者手上這本《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希望提供有志更上一層樓的上班族一套完整實用的思考方法與工具。
作者認為上班族所以無法在職場上持續成長(書中稱之為撞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包括學歷撞牆(無法擺脫「優秀感」的束縛)、經驗撞牆(無法以失敗為養分,灌溉出「智慧」)、情緒撞牆(容易被情緒綁架,不了解及體會他人的心)、自我中心撞牆(陷入「自我」,無法向優秀的人取經)、人格撞牆(總是「正經八百」地工作,彈性不足)、自我撞牆(看不到及真正認識「自我」)、他責撞牆(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責於「外」,無法反求諸己)。
針對這7個撞牆的原因,作者提出其數十年鑽研得出的心法與祕技,一一加以破解。若讀者能夠詳加研讀,細心體會,並實際操作與執行,相信假以時日就可以破繭而出,在職場上大展宏圖!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

目次

推薦序 用心與終身學習讓我持續成長 尹啟銘
推薦序 優質人變一流人的破牆7法 許書揚
推薦序 上班族破繭而出的成功心法 詹文男

前言 「晚了7年的跑者」之成長策略

進入公司的第1年被分發到業務單位,30歲「博士」的絕望
因為是「晚了7年的跑者」才可能擁有,將工作「科學」化的觀點
「研究」工作而開拓出的、通往專業人士的道路
優秀到令人羨慕的前輩們撞上的「牆壁」

序話
為什麼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
阻礙成長的「7道牆壁」
愈被稱讚「優秀」的人愈容易陷入的「3個陷阱」
為什麼「會念書的人」會成為「不會工作的人」
會掉入陷阱的不只是「學歷精英」
將山的「山腹」誤認為「山頂」的人
緊抓過去「頭銜」不放的人
有著「被高度肯定經驗」的人愈不易「蛻變」
持續成長的人知道克服「7道牆壁」的技法

第1話
【學歷撞牆】無法切換「優秀感」
【清查技法】藉由清查,從「經驗」中取得「智慧」
被揶揄「腦筋是不錯啦」的人
為什麼,念了多少書都對工作毫無幫助呢
人是以何為根據判斷「這個人值得信任」呢
總是開著「沒有新意的會議」的人,身上絕對欠缺的東西
資訊革命和AI革命會奪走「優秀人們」的價值
「常識豐富的前輩」不像從前那麼受到尊敬的原因
一半的「武士」會戰死的時代
「眾人認定條理分明的人」價值也將逐漸下降
「第六感」敏銳的職人和老手也將喪失存在意義的時代
轉職後仍然活躍的人才,所擁有的「3個長處」

第2話
【經驗撞牆】無法以失敗為養分,灌溉出「智慧」
【反省技法】力行「隨後」與「深夜」的增添體驗
乍看之下工作很出色,在專家眼裡卻是笨拙的人
「淺工作」就停下來的人,「回顧」也淺
「懊惱的人」其實並沒有「反省」
「我會洗心革面」的反省說法沒有價值
反省是「鮮度至上」的
掌握智慧的「維根斯坦式技法」
有「反省對話」習慣的職場將會更強
由回顧「技法變化」升級到回顧「心靈波動」
有發展的年輕人會在「深夜」成長
成長的人看得到「自己的心」
藉由書寫,喚出「另一個聰明的自己」

第3話
【情緒撞牆】被情緒綁架,不了解他人的心理
【心理推敲技法】會議裡,深層掌握參加人員的「心靈波動」
「只看得到自己」的可怕
被閒話「不了解他人心情」的人
所有的工作,都由感受「人們的心靈波動」開始
不管看了多少「書」,都無法看透「人心」
想像存在於對方言行「深處」的事物
推動商務的,是活生生的「感情」
「自己的心」才是最好的教材
不願經驗「未發跡時代」的不幸

第4話
【自我中心撞牆】陷入「自我」,無法向優秀的人取經
【私淑技法】找到「師父」,呼吸同一房間裡的空氣
「按照自己的方式執行」這句話的危險
工作速度快的「靈巧的人」其實很危險
「找到」該學習的人物,是通往一流的王道
其實「最基本的事項」只能從「人」身上學到
只遵照手冊的年輕人「舉止」差的原因
如何向優秀的人學習的「7個要點」
【第1要點】找到優秀的專家,在心中認定為「師父」
【第2要點】學習「卓越的一技」,而不是師父的「全部」
【第3要點】只學習真正動「心」的事物
【第4要點】為了找到「自己」,徹底地模仿「師父」
【第5要點】掌握住「技術的整體感」而不是「個別的技術」
【第6要點】呼吸相同房間的空氣,也向「別的面孔」學習
【第7要點】在心裡培養出最嚴格的「師父」


第5話
【人格撞牆】總是「正經八百」地工作
【多重人格技法】培養「多樣化人格」,區分並使用
被人閒話「很優秀,但腦筋死板」的人
認為「正經的人」是讚美的話語很危險
經營者一定會區分並使用多種不同的「表情」
優秀的專家會在瞬間切換人格
「個性上不合適的工作」並不存在
以4個要點,培養「新的人格」
【第1要點】回顧自己「工作中的人格」
【第2要點】找出全部的「深層人格」
【第3要點】學習優秀的人「切換人格」
為什麼曾經替人「提公事包」的人都能夠飛快地成長呢
【第4要點】實際嘗試切換「表露於外的人格」
自我設限「我的個性不夠貼心」才是最高的牆壁
「笨拙」不是資質的問題,而是精神上的體力不足

第6話
【自我撞牆】看不到自己的「自我」
【自我觀察技法】培養出「凝視自己的另一個自己」
無法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樂的人
為什麼愈是有優越成果的人,愈會產生「嫉妬心」呢
「自我」會產生上進心,但經常也是成長的天花板
沒有必要勉強「捨去自己」
偷笑「別人有問題」的自己,總是藏在內心深處
第一步是要凝視著最原始的嫉妬心
一直凝視著「自我」,心中便會出現「沉默觀察者」

第7話
【他責撞牆】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責於「外」
【承擔技法】深層思考發生問題的「意義」
腦中立刻浮現「不是我的錯」的人
成功體驗愈多,愈會無意識地想「轉嫁責任」
「不是自己職務範圍內的問題」裡潛藏著成長的機會
「真正強」的人物會掛在嘴邊的「極致的話語」
「承擔」全部,就是內心「負責到底」
在逆境中成長的人,改寫了出問題的「意義」
只有「逆境」才會給我們「飛躍的機會」
鈴木一朗讚美的「難對付的投手」
抽離眼前問題,深層思考事件的「意義」
只要「承擔」,一切都將成為「美好的事件」
怎麼去解釋「偶然」,將在人的成長上產生重大差距
每個人都能夠得到「好運」

終話
你的成長還有「續篇」
拓展人的「7個技法」
你的直覺告訴你的、現在必要的「技法」
在我們內部的「另一個聰明的自己」
運用「7個技法」的成長,不過是「第一步」罷了
只運用到「2成」、人類的潛力
愈是優秀的人,愈抱持有「自我設限」的意識
為什麼賈伯斯能發揮那種天分
「拓展人生」就是將可能性全部激發出來的意思

給想要有更進一步成長的讀者們──本書作者其他著作的讀書導覽

謝辭

書摘/試閱

前言 「晚了7年的跑者」之成長策略
進入公司的第1年被分發到業務單位,30歲「博士」的絕望

1981年春天,我在30歲時結束了在研究所7年的研究生活,踏入了真實的社會。
但是,「踏入真實社會」只是好聽的說法,大部分念研究所博士課程的人,都希望能進入大學或研究機構成為研究人員。至今,擁有博士學位的人要找到工作依然極為困難。當時的我也一直尋找研究機構的工作機會,但卻仍然求職無門。因為找不到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工作,我只能選擇在民間企業工作。
即便如此,我仍然希望在這個民間企業裡的能夠被分發到中央研究中心。因為這樣就能夠以研究人員的職稱,繼續從事某項研究。
但是,我被分配的單位不是研究中心,而是服務法人的企畫業務部門。
而且,在這個部門工作之後深切感受到,我在大學和研究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對於推動業務和企畫沒有任何幫助。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個部門要求的是企畫專業人士,以及業務專業人士的高度技能和見識。
在被分發的職場觀察了一下周遭,發現上司和前輩們,甚至和自己同齡的同事們,都能夠發揮他們卓越的能力,活躍於職場當中。當然,每位和我同齡的同事,在現場工作的時間都比我長了7年,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
而我卻是完全「從0開始出發」,是「晚了7年的跑者」。
職場上,周遭的上司和前輩、同事都是專業人士,流暢地推動著工作,但是卻沒有人親切地教導我這些工作該怎麼做,當我拜託某人時也不會有人教我專業人士的技術。
在這種狀況下,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因為是「晚了7年的跑者」才可能擁有,將工作「科學」化的觀點
我內心懷抱「我真的能在這樣的職場做下去嗎」的不安和焦慮走進書店,看看有沒有突破的策略。
書店的架子上,有許多名為《企畫力》、《營業力》的書籍,但拿起來翻閱後,覺得只看那些書是不可能立刻擁有工作技術的。
是不是那些工作的技術,一定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透過實務經驗才可能學到呢?如果真是那樣,那我這個「晚了7年的跑者」進到職場本身就是很大的障礙,想到這裡,內心已經近乎絕望。
但是就在此時,我的眼光滯留於書架上的一本書。
書腰上寫著「研究工作」這四個字。
看到那些文字的瞬間,我感受到了希望的光芒,心裡邊思索著。
「沒錯!自己因為想成為研究人員,因而花費了7年的歲月,而且比別人多繞了遠路,但是這7年絕對不是毫無作用的。研究事物上我應該擁有遠超過別人的能力才對。既然如此,我就運用這個能力來研究工作吧。怎麼做才能擁有專業人士的高度能力?才能夠在職場成長茁壯?就透過每天的工作,來研究這個技術和知識吧。」
想到這裡,一縷光亮射進了心中。
於是從那天開始,我回顧了每天的工作,仔細地思考怎麼做才能擁有高度的工作能力,怎麼做才能成長為專業人士。我仔細地思考,每天寫日記,並加以研究、實踐至今。而那也是「晚了7年的跑者」為了在現實社會生存下去,所做出最大程度的努力了。

「研究」工作而開拓出的、通往專業人士的道路
但是,可喜的是,這個「研究心」使我得到的各種技術和心得,大幅地擴展了我在那之後的人生。
這個因素除了讓我在沒多花費很多年的情況下,就拉平了和同事的7年落差,而且還在企畫業務的領域中交出了專業人士的成績單。
這些技術和心得,在我後來參與成立、經營大型智庫時,以及擔任各種大企業的獨立董事和顧問提出經營建議時,都拓展了我的職涯。
這些技術和心得,更讓我成為了世界頂尖領導人集於一堂的「世界經濟論壇」、「TED大會」、「世界賢人會議布達佩斯俱樂部」的成員,也寫了了數十本的著作,以及得到巡迴世界演講的機會等,以各種不同的型態,拓展了我的人生。
因此,本書中將介紹,我以這「研究心」回顧每天的工作、深層思考研究並加以實踐的經驗,並說明如何培養工作的高度能力、如何能夠再以專業人士身分成長下去的技法等。

優秀到令人羨慕的前輩們撞上的「牆壁」
接下來要談談,為什麼本書要探討「為什麼愈優秀的人愈無法成長呢?」這個主題。
在書的開頭就提過,自1981年進入了真實社會之後,為了追趕比別人晚了7年的差距,運用了自己唯一的優點「研究心」,研究可稱為「成為專業人士的成長技法」,並且實踐至今。
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為了追趕上領先很多的前輩和同事而做的努力。
但是,當時在自己眼中優秀到令人慕羨的前輩和同事們,在工作了幾年之後,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撞上成長的天花板。上司也一樣,有著傑出成績的人們,就一定會在某處停止成長。這種案例至今仍不斷出現在我眼前。
之後,當我成為了經理、成為了經營者,開始帶領下屬和員工時,也看過許多擁有優秀資質卻停止成長的人才。
長年看著這些上司和前輩、同事和下屬、員工,我發現到的是,

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
這一個「悖論」。

那麼,為什麼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呢?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悖論」呢?
當你注意到自己不再成長時,
該怎麼做才能再度邁向成長呢?
接下來,本書將針對這些情況進行說明。
我衷心期待,手中握著這本書的你能夠學會本書介紹的「成長的7種技法」,不斷開拓今後的人生。

序章
為什麼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
阻礙成長的「7道牆壁」

愈被稱讚「優秀」的人愈容易陷入的「3個陷阱」

日本明治時期的詩人石川啄木在詩集《一撮沙》裡,曾吟詠
「朋友們 看來都比我更有成就的日子……」
才出社會,身為「晚了7年的跑者」,我也體會到了這個心境。
在職場上看看周遭,上司和前輩自不在話下,連同齡的同事們都擁有著令人欽羨的優秀資質。
為了拉近這7年的延誤,當時的我能夠做的,就只有奮力地研究工作,希望對自己專業上的成長有所助益。
但是,在持續著這份努力走過的幾個歲月之中,卻意外看到了原先走在前方人們的可惜樣貌。
那是擁有優越資質的上司和前輩們,不知道為什麼卻停止成長的樣貌。
而之後,我在管理和經營的世界裡,深深地感受到了──
愈是優秀的人,愈是無法成長
這一個「悖論」。
那麼,為什麼愈是優秀的人愈無法成長呢?
為什麼這種「悖論」會發生呢?
原因是,愈是優秀的人愈會陷入以下這「3個陷阱」。
第1,「學歷」陷阱。
第2,「業績」陷阱。
第3,「立場」陷阱。
那麼,這又是怎樣的陷阱呢?

為什麼「會念書的人」會成為「不會做事的人」

首先,第1個陷阱──「學歷」是什麼?
答案是,無法理解「學歷上的優秀」和「職業上的優秀」差異。
事實上,畢業自著名大學,卻陷進這個陷阱的人絕非少數。
當然,由著名大學畢業,有著「高學歷」評價的人,在「會念書」這層意思上是極為優秀的,但是在現實社會裡,「會念書」這個層面的優秀,和「會工作」這個層面的優秀是完全不同的。
換句話說,「學歷上的優秀」和「職業上的優秀」是完全不同的。
這點對長期生活在現實社會裡的人而言,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常識」,但是很遺憾地,在學生時代得到「會念書」評價的人,進入現實社會之後,卻無法注意到「學歷上的優秀」和「職業上的優秀」是完全不同的優秀,或是根本不願意注意到,就依賴著「學歷上的優秀」。因而沒有積極地讓自己擁有現實社會要求的「職業上的優秀」,也沒有開發出「會工作」的能力了。
那麼,到底「學歷上的優秀」=「會念書」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現在這種重視學歷的教育制度之下,直白地說就是「邏輯思考力」和「知識學習力」這兩種能力優越的意思。
「邏輯思考力」優越,大學的入學考試裡物理和數學等科目就能夠得到好成績,而「知識學習力」強的話,英語和歷史、化學、生物等科目就可以得到高分,因此這個人才當然就可以取得「高學歷」了。
相較之下,「職業上的優秀」=「會工作」,則是代表更為優越的「直覺判斷力」和「智慧學習力」,而這比「邏輯思考力」和「知識學習力」層次更高。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工作的世界裡,必須運用感覺和第六感做「直覺」判斷的問題,遠多於運用「邏輯」思考回答問題。
像是商品開發上,什麼樣的商品才會大賣之類的問題,只依靠邏輯思考力是不會有答案的。而且,在接待客戶上,由客人的表情就可以了解他的心情等,需要的也是直覺判斷力,不是邏輯思考力。
而在企業和組織上,愈是處於高層的立場,就愈需要高度的直覺判斷力來進行人事判斷和策略判斷。
不論是哪個原因,陷入「學歷」陷阱的人,「學歷上的能力」極為優越,但是卻對那「優秀」過度自信,偏安於「學歷上的能力」,不願意努力讓自己擁有現實社會要求的「職業上的能力」,才會無法成長的。
如果你畢業自有名的大學,在學歷上自負極為優越,而且邏輯思考和專業知識上也自信絕不輸給他人,但內心卻感覺到「自己無法滿足周遭對自己的期待」的話,那麼本書中提供的「清查技法」,就將會是突破障礙的極大助力。

會掉入陷阱的不只是「學歷精英」

但是,掉入「學歷」陷阱的人不是只有「高學歷」的人。沒有高學歷的人,也經常會掉入這個陷阱。
例如,認為「自己在職場裡考績不好,是因為學歷不高的緣故」,便拚命地學習專業知識,想要取得各種「證照」以便取代「學歷」的人就是。
學習專業知識、取得專業證照,原本都是有其意義的事。但是如果這個人想要成為職場和職業上「活躍的人才」,那麼努力地提升「職業上的能力」絕對優於
提升「學歷上的能力」,也才是正確的職涯策略。
因此,即使你不是擁有高學歷的人,但只要能夠理解這個「學歷上的能力」和「職業上能力」的不同,實踐本書提供的「反省技法」,努力地磨練「職業上的能力」,就應該能夠超越「學歷障礙」,成為你職場上「活躍的人才」。

將山的「山腹」誤認為「山頂」的人

那麼,第2個陷阱──「業績」的又是什麼?
如果將專業人士的成長比喻為「爬山」的話,這就是將山的「山腹」誤認為「山頂」的陷阱。
換句話說,就是在工作的世界裡,成為了「井底之蛙」或「山大王」的人。
而且這又是愈優秀的人愈常掉入的陷阱。
因為,只要是有某種優秀的人,不管在什麼樣的職場,或是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連續十年努力地從事一項工作時,自然能夠熟能生巧留下「成績」,受到周遭的信任,於是便會認為「自己是能做事的人」。
就在此時,出現了陷阱。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除非我們有著相當謙虛的心態,否則愈是優秀的人,認為「自己有著相當優越的成績」、「自己擁有相當優越的工作能力」的心情,會在內心不斷產生「無意識的怠慢心態」。
而正是這「無意識的怠慢心態」使我們停止成長。
專業人士的世界裡,以前就有句可怕的格言──
「下段者不知道上段者的能力。」

這句格言表達出在專業人士的世界裡,無法了解比自己優越的專業人士,究竟在什麼樣的環境裡,發揮了什麼樣的技能、又發揮了多少力量。
也就是說,工作的世界裡,一定存在著「需要更高能力的工作」、「需要更寬廣視野的工作」、「更深奧觀點的工作」,但由於自己沒有注意到這些工作的存在,因而自滿於之前的「成績」,安居於「現在的自己」,結果成長也跟著停止了。
換言之,就是所謂「安於小成就」。
就像這樣,「成績」這個陷阱,可以說是愈優秀的人愈容易深陷其中。
因此,如果你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已經熟練於現在的工作。即便周遭給了你相應的評價,當你內心深處感覺到「這就是我全部的潛力嗎?」「我應該能夠更振翅高飛才對」時,我建議你實踐本書中提供的「私淑技法」。
這麼做應該就可以注意到沉睡於自己深處的「巨大的可能」,並且取得重大的成就。
相反地,如果你感覺自己既無法熟練現在的工作,周遭的評價也低,只要你實踐本書提供的「心理推測技法」,必定可以學習到各種「職業上的能力」,讓工作更臻熟練。

緊抓過去「頭銜」不放的人

那麼,第3陷阱──「立場」又是什麼呢?
這裡說的「立場」,指的是「職位」和「頭銜」、「地位」和「身分」等「社會上的立場」。
也就是說,這是
被自己過去的「立場」束縛,無法配合新「立場」來改變自己
的陷阱。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長年服務於同一家企業或組織,獲得了相當的成績,也一直受到周遭肯定,但是在退休的那一霎那就「結束」的人。
實際上,在原先的企業和組織裡,有著「優秀的經理」、「優秀領導者」風評,退休後離開該企業和組織,再到一個新的職場工作時,無法像從前那麼活躍運用新立場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經常被舉出來當成這類例子的,是從大企業退休,並重新在NPO(非政府組織)等職場工作的人。這類人當中,有些在NPO工作之後,心態上無法脫離自己是「管理幹部」時的習慣,對於比自己年輕的成員,會像是對下屬般發出「指令」。其實,問題的徵結並不是無法脫離以往的習慣,而是無法改變自己的意識來配合新的立場。

此外,除了這類「工作退休」的人之外,還有在離開該企業和組織「主管」的「職務退休(註:日本自二○一九年起引進六十歲後離開管理職的「職務退休制」)」瞬間就「結束」的人。
這些就是之前位居「主管」立場,擁有下屬時非常活躍的人,但是一旦立場改變,便無法適應自己新立場的人。
還有,不只是「工作退休」和「職務退休」,在企業或組織內部工作時的部門調動──「轉部門」和「調工作」時,無法適應新的立場,導致無法像在前部門時那般活躍的人也絕非少數。

有著「被高度肯定經驗」的人愈不易「蛻變」

那麼,為什麼「立場」一改變,原來優秀的人就無法發揮他的優秀了呢?
這種狀況之所以出現,很大的因素在於「待人處事的能力」問題,遠超過「職業能力」問題。
也就是說,在「新的職場」和「新的工作」上,雖然明知必須以完全不同於原來的姿態和心態來面對職場的上司、下屬、同事;但是,或許是沒有注意到學會這些的必要,或者是注意到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學習,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換言之,在這「新的職場」和「新的工作」上,明明須要讓舊的自己蛻變成為「新的自己」,但卻做不到。
尤其在之前的職場和工作上,得到愈多「優秀」評價的人,他的「成功體驗」和「成功感覺」反而形成障礙,使自己無法蛻變為「新的自己」。
因為他不知道那「新的自己」該是什麼樣的自己,又該如何蛻變成為那「新的自己」。
因此,如果你由於調單位或調職、職務退休等因素改在新的職場工作,處於不同於以往的「立場」,對於該如何改變自己感到困惑的話,那麼請你嘗試本書中提供的「多重人格的技法」。
如果是「工作退休」,感受到須要蛻變為「新的自己」以迎向第二個人生時,還是請你實踐本書中提供的「自我觀察的技法」。
這樣一來,你一定能夠看到自己須要改變的是什麼部分,以及該如何改變自己了。

持續成長的人知道克服「7道牆壁」的技法

目前為止,我提到了很優秀卻停止成長的人,以及因為優秀而停止成長的人經常會陷入的「3個陷阱」。
那麼,如何才能不掉入這些陷阱繼續成長下去呢?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感受到阻止成長的「障礙」。
前面說過掉入這「3個陷阱」內的人,換個說法就是都撞上了「成長的障礙」。
所謂「成長的障礙」,就是以下的「7道牆壁」。

【第1道牆】學歷撞牆 無法切換「優秀感」
【第2道牆】經驗撞牆 無法以失敗為養分,灌溉出「智慧」
【第3道牆】情緒撞牆 被情緒綁架,不了解他人的心理
【第4道牆】自我中心撞牆 陷入「自我」,無法向優秀的人取經
【第5道牆】人格撞牆 總是「正經八百」地工作
【第6道牆】自我撞牆 看不到自己的「自我」
【第7道牆】他責撞牆 總是將失敗的原因歸責於「外」

在接下來的第1話到第7話,將會逐一介紹這「7道牆壁」是什麼,並分別介紹衝破牆壁的「7個技法」。
這「7個技法」就是「前言」裡說過的「成長技法」。知道或不知道這成長技法,在成為專業人士的成長過程中,甚至更進一步在生而為人的成長上,造成天壤之別。
因此,如果你想在工作的世界裡持續成長下去,而且也一直活躍的話,建議你一定要學好這些成長技法。
那麼,就趕快進入正題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