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滿額折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貴州苔蘚植物誌(全2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98 元
定  價:NT$ 1188 元
優惠價:87103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Handel-Mazzetti在貴州採集的苔蘚標本由苔蘚學家Brotherus研究後於1922、1924、1929年分別發表,共記錄了貴州苔蘚52種和變種,其中有27種為異名,11個新種。苔類由WENicholson、T.Herzong和F.Verdoorn研究後於1930年發表,共計貴州苔類14種。1931年,H.Reimers在“Beitraegezur Mossflora China”一文中研究了上述文獻,記載了貴州苔蘚植物16種。其中多為上述文獻的重複記錄。1935年,B.Bartram在研究了中國學者焦啟源1931年採自貴州梵淨山的標本後在“Addition to the flora of China”一文中發表了苔蘚植物41種,其中有11新種1新變種, 14種為異名。
20世紀上半葉涉及貴州苔蘚植物的文獻還有:C.Warnson 1911,I.Theriot、W.Kabiersch 1937,Chen.PJ(陳邦傑)1941等。其中中國苔蘚研究的先驅陳邦傑先生1941年用德文發表在國外的《東亞叢蘚科的研究》一文中記載了採自貴州的8種苔蘚,此為中國學者撰寫的首篇涉及貴州苔蘚的文字記錄。
上述文獻共記錄了20世紀上半葉在貴州發現的苔蘚植物160種。其主要特點有:
(1)標本的採集主要是外國傳教士在採集種子植物標本的同時進行,無專門的苔蘚植物系統採集。
(2)標本的採集除中國學者焦啟源在貴州東北的梵淨山有記錄外,主要集中於貴州的南部少數交通相對方便的村鎮附近,基本沒有貴州北部的苔蘚記錄。
(3)研究者多為國外的學者,發表的各類文獻均是外文(英、法、德)並散在國外,給國內的一些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因而產生錯誤。
(4)異名多,記錄的種類誤定學名者眾多。根據最近的研究,有一半以上(83種)的種名為異名。隨著研究的深入,可能還會出現很多的異名。
(5)新種多,在160個種名記錄中多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新種和新變種73個,佔總數的45.16%。由於模式標本和原始記錄的標本分散在國外,有的已遺失,給以後的研究帶來許多的不便、混亂和無窮的麻煩。

貴州——中國西南的一個內陸省份,具有溫和濕潤的亞熱帶氣候,地處雲貴高原東側,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西長約595km,南北相距約509km,總面積176167km2。
貴州地貌屬於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m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全省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其中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m;中南部苗嶺橫亙,主峰雷公山高2178m;東北境內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淨山高2572m;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m,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m,為境內最低點。貴州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全省水系隨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主要河流有烏江、赤水河、清水江等;以南屬珠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都柳江等。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大部分地區年均溫14-16℃,年降水量一般1100-1400mm。相對濕度常達80%,日照僅1200-1500h。貴州岩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積109084km2,佔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內岩溶分佈範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異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岩溶生態系統。
貴州生物種類繁多。全省野生維管植物現已知共有8491種(亞種、變種)(羅揚等,2013),野生動物11442種(亞種)(李子忠,2011),其中有銀杉、珙桐、紅豆杉、黔金絲猴、黑葉猴、雲豹、豹、蟒等31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植物;桫欏、禿杉、連香樹、獼猴、穿山甲、小靈貓等140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植物。
苔蘚植物是綠色陸地植物中種類僅次於種子植物的第二大類群,是自然界唯一一類以配子體營養的高等植物類群,體型較為矮小而分佈廣泛,適應性強。全世界約有苔蘚植物21219種,其中蘚類119科859屬12800種,苔類69科370屬8029種,角苔類3科9屬390種(朱瑞良等,2002;Crosbyeta1.,1999;Schofield, 1985;YanoandGradstein,1997),苔蘚植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植物界的系統演化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在水土保持、維持生態系統(特別是熱帶雨林、凍原等),對環境的指示作用,以及次生代謝物質的積累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朱瑞良等,2002)。在整個植物界,苔蘚植物佔據著特殊的系統分類位置。它走過了一條漫長的進化歷程,其歷史比種子植物早了約200萬年。在距今約4.75億年的中奧陶紀(mid-Ordovicianage),苔蘚植物就出現在地球陸地上,這些先驅登陸者在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逐漸改變著陸地上的生存環境,使得陸地由荒蠻蒼涼變得生機盎然。
近代貴州關於苔蘚植物的研究始於19世紀末,根據最早的記錄,1897-1899年法國傳教士P.Em.Bodiniier和L.Martin在貴陽黔靈山、安平(Gan-pin)即今平壩縣一帶採集植物標本,其中蘚類標本由法國苔蘚學家J.Cardot和I.Theriot研究後於1904年在巴黎用法文發表了“MoussesduKouy-Tchou(China)”一文,這是貴州近代苔蘚研究史上的首次系統報導。文中共報導了苔蘚16種,其中14種採自貴州,2種採自云南。隨後,法國傳教士RPCavalerie,J.Esqurol和Fortunat在20世紀初的1903-1905年分別在貴陽(Kouy-Yang)、惠水[舊稱定番(Tin-Fan)]、雲霧[貴定南,舊稱平伐(Pin-Fa)]、獨山(Tou-Chan)、貞豐(Tchen-Fong)、望謨(Ouang-Mou)、通州[(Tong-Tcheou)(平塘以西)]、邊陽[( Pia-Hang)(羅甸北部)]、六馬(Lou-Mong)(鎮寧兩南部)、良田[舊稱荒田(Houan-Tien)今鎮寧西南]等地活動,採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其中苔蘚標本由苔蘚學家I.Theriotl3-71研究後分別於1906、1907、1908、1909、1911年陸續發表,共計記載了苔蘚植物58種,其中新種48種。隨後,奧地利傳教士H. Handel-Mazzetti於1914-1918年在中國西南採集了約13107號植物標本,包括從藻類到種子植物的各大類群。其大概在1917年6月中旬從雲南羅平進入貴州境內,在貴州歷時1個多月,採集標本750餘號,途經興義[舊稱黃草壩(Hwang-tsaoba)]、興仁[舊稱新城( Hisntscheng)]、交樂[(Tjiao-lou)(興仁南)]、營盤[舊稱定頭營(Tingdaoyin)貞豐西北]、雞坪[舊稱雞場平(Djitschang-ping)今關嶺南]、花江[舊稱募役司(Muyu-se)]、黃果樹(Hwanggoso)、鎮寧(Dschenning)、安順(Nganschun)、平壩[舊稱安平(Ngan-ping)]、清鎮(Tschingdschen)進入貴陽,在貴陽黔靈山、陽山等地採集了部分標本,然後向東,經龍里(Lungli)、貴定(Guiding)、谷洞(Gudong)到都勻(Duyun),再經丹寨[舊稱八寨( Badschai)]、三都的都江(Dudjiang)到達榕江[舊稱古州(Gudschou)],最後經宰麻[(Tschaimou)(榕江東)],從黎平(Liping)出境進入湖南。
Handel-Mazzetti在貴州採集的苔蘚標本由苔蘚學家Brotherus[8-10]研究後於1922、1924、1929年分別發表,共記錄了貴州苔蘚52種和變種,其中有27種為異名,11個新種。苔類由WENicholson、T.Herzong和F.Verdoorn[11]研究後於1930年發表,共計貴州苔類14種。1931年,H.Reimers[12]在“BeitraegezurMossfloraChina”一文中研究了上述文獻,記載了貴州苔蘚植物16種。其中多為上述文獻的重複記錄。1935年,B.Bartram在研究了中國學者焦啟源[13]1931年採自貴州梵淨山的標本後在“AdditiontothefloraofChina”一文中發表了苔蘚植物41種,其中有11新種l新變種,14種為異名。
20世紀上半葉涉及貴州苔蘚植物的文獻還有:C.Warnson[14]1911,I.Theriot[15]、W.Kabiersch[16]1937,Chen.PJ(陳邦傑)[1711941等。其中中國苔蘚研究的先驅陳邦傑先生1941年用德文發表在國外的《東亞叢蘚科的研究》一文中記載了採自貴州的8種苔蘚,此為中國學者撰寫的首篇涉及貴州苔蘚的文字記錄。
上述文獻共記錄了20世紀上半葉在貴州發現的苔蘚植物160種。其主要特點有:
(1)標本的採集主要是外國傳教士在採集種子植物標本的同時進行,無專門的苔蘚植物系統採集。
(2)標本的採集除中國學者焦啟源在貴州東北的梵淨山有記錄外,主要集中於貴州的南部少數交通相對方便的村鎮附近,基本沒有貴州北部的苔蘚記錄。
(3)研究者多為國外的學者,發表的各類文獻均是外文(英、法、德)並散在國外,給國內的一些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因而產生錯誤。
(4)異名多,記錄的種類誤定學名者眾多。根據最近的研究,有一半以上(83種)的種名為異名。隨著研究的深入,可能還會出現更多的異名。
(5)新種多,在160個種名記錄中多以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新種和新變種73個,佔總數的45.16%。由於模式標本和原始記錄的標本分散在國外,有的已遺失,給以後的研究帶來許多的不便、混亂和無窮的麻煩。

目次

《貴州苔蘚植物誌(第1卷)》:
泥炭蘚科Sphagnaceae
牛毛蘚科Ditrichaceae
蝦蘚科Bryoxiphyiaceae
細葉蘚科Seligeraceae
曲尾蘚科Dicranaceae
白髮蘚科Leueobryaceae
鳳尾蘚科Fissidentaceae
花葉蘚科Calymperaceae
大帽蘚科Encalyptaceae
叢蘚科Pottiaceae
縮葉蘚科Ptvchomitriaceae
紫萼蘚科Grimmiaceae
葫蘆蘚科Funariaeeae
壺蘚科Splachnaceae
四齒蘚科Tetraphidaeeae
真蘚科Bryaceae
提燈蘚科Mniaceae
檜蘚科Rhizogonlaeeae
皺蒴蘚科Aulacomnlaceae
珠蘚科Bartramiaceae
美姿蘚科Timmiaceae
參考文獻
中文名索引
拉丁文名索引

《貴州苔蘚植物誌(第2卷)》:
樹生蘚科Erpodiaceae
高領蘚科Glyphomitriaceae
木靈蘚科Orthotrichaceae
卷柏蘚科Racopilaceae
虎尾蘚科Hedwigiaceae
隱蒴蘚科Cryphaeaceae
白齒蘚科Leucodontaceae
毛蘚科Prionodontaceae
扭葉蘚科Trachypodaceae
金毛蘚科Myuriaceae
蕨蘚科Pterobryaceae
蔓蘚科Meteoriaceae
帶蘚科Phyllogoniaceae
平蘚科Neckeraceae
木蘚科Thamnobryaceae
船葉蘚科Lembophyllaceae
萬年蘚科Climaciaceae
油蘚科Hookeriaceae
刺果蘚科Symphyodontaceae
白蘚科Leucomiaceae
孔雀蘚科Hypopterygiaceae
鱗蘚科Theliaceae
碎米蘚科Fabroniaceae
薄羅蘚科Leskeaceae
牛舌蘚科Anomodontaceae
羽蘚科Thuidiaceae
柳葉蘚科Amblystegiaceae
青蘚科Brachytheciaceae
絹蘚科Entodontaceae
棉蘚科Plagiotheciaceae
錦蘚科Sematophyllaceae
灰蘚科Hypnaceae
塔蘚科Hylocomiaceae
短頸蘚科Diphysciaceae
金發蘚科Polytrichaceae
參考文獻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3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