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藝術之道的學理透視(簡體書)
滿額折

藝術之道的學理透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25 元
定  價:NT$ 356 元
優惠價:87310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藝術之道的學理透視》為作者劉承華在藝術學研究方面以“學理”為主題的論文選集,共含五個部分。一、從主體間性、邏輯形態、感應思維以及中西古今差異等方面對藝術學理論的研究進行學理探究。二、對藝術創造的學理進行探究,在肯定藝術的審美本質的前提下,分別以“語氣”說、“張力”論、“所以聲”等理論闡釋藝術美的生成機制。三、從全球化潮流、跨文化交流、自身文化張力、創新能力養成等多個方面探討藝術意義的多元建構。四、轉向藝術史演變的內在邏輯,對藝術發展的非連續性、中西藝術表現的不同路向、藝術形式演變的生命本原等展開學理闡釋。五、對藝術學理論的學科定位作學理思考,闡述學科獨立的理由和內部構成的設想。 本書雖系論文選集,但主題集中,層次分明,邏輯嚴密,論理深入淺出,對于目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建設有較強的針對性和較高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劉承華,男,江蘇濱海人。1982年6月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理事。曾先后擔任藝術學研究所副所長、音樂學院副院長、人文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藝術美學、音樂美學、琴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出版《中國音樂的神韻》《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古琴藝術論》《傾聽弦外之音一音樂美的文化之維》《藝術的生命精神與文化品格》《文化與人格一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一次比較》《江南文化中的古琴藝術》(合作)《音樂美學教程》(主編)等十余部,發表論文120余篇。獲各種省部級、廳市級教學、科研獎勵7項。

目次



章 藝術學的學理機制
20世紀藝術美學理論的維度轉換——從“主客間性”與“主體間性”所作的考察
自律論與他律論的區分標準和學理依據
從內涵邏輯解讀中國美學的理論特點——以中國音樂美學文本為例所作的分析
中國傳統音樂美學的學理重建
中國美學思想范式中的“感應”與“全息”——由羅藝峰《中國音樂思想史五講》引發的思考

第二章 藝術美的生成法則
現代藝術荒誕性的審美本質——兼及藝術審美類型的邏輯關系和歷史進程
以“語氣”為樞紐營造音樂之美——成公亮古琴演奏理念及其與傳統的遇合
“聲”與“所以聲”的區分及其意義——《文子》音樂審美思想詮釋
瀟灑與飄逸的——對絕句藝術的美學分析
中國藝術表現中的“含蓄”辨微
對音樂內在張力的精心營構——馬友德二胡教學與演奏的核心理念

第三章 藝術意義的多元建構
全球化時代地域藝術的生存邏輯
面向“存在”與面向“存在者”——對中西藝術差異的一種哲學解釋
藝術的自體守護與異體欣賞的統一何以可能?——從“多元”與“一元”的互含關系所作的論證
文化對藝術的影響機制——兼及藝術的文化學闡釋路徑
從“完形”看藝術審美與科學創造的深層聯系

第四章 藝術演進的深層邏輯
藝術演進的非連續性與中心轉移——以明清時期江蘇地區琴派的盛衰變遷為例
物件被不斷“展開”的歷程——西方藝術表現的內在張力與演變軌跡
物件被“灌注”生命的歷程——中國藝術從傳神寫意到韻律化的邏輯理路
在形式演變的背后——以文體為例看生命狀態對藝術形式的影響

第五章 藝術學科的學理定位
找回藝術學的真正“自我”——從藝術學的獨特物件所作的學科定位
從藝術與文學的關系談藝術學門類學科的設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