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滿額折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新舊教育的變與惑

定  價:NT$ 220 元
優惠價:90198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收錄南師針對「二十世紀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所發表之文章。
◎以教育為重點,旁及文化與文學的解析,構成一個完整的論述。
◎正視中華文化的根基,重讀這些文章,帶給新舊讀者的啟發仍然歷久彌新。

二十世紀的中國,在內憂外患中顛沛困頓,生長在這新舊文化夾縫中的青年,思想陷於古今中外的矛盾混亂中,南師對於新舊教育的見解,具有很重要的時代意義,本書被各界譽為當前社會問題之解剖書、青少年思想教育之診斷書、中西文化交流之過濾書。

南懷瑾老師經歷過舊社會的種種禮教,也接觸到新時代的般般改革,因此,每一件社會問題的來龍去脈,在他口中委婉道來,就彷彿一齣劇本中的歷史詩篇,使我們發現了問題的癥結。

打開各種報章、雜誌,所有政論家對世界動亂根源的分析,都以「經濟的不平衡」、「政治的對立」為引發一切社會問題的主因,實者,有良好教育基礎及文化素養的人,才能提昇更高的政治層次和經濟境界。

沒有精神文化做基礎的物質文明,不能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所以找到「中華文化的根」,便不會再「失落」,也不會再「迷失」,現今西方世界的人士,抬頭仰視東方深奥的文明,說明中西文化確已開始在融通、調和,也證明了南師以中華文化為教育根基見解的真知灼見。

作者簡介

南懷瑾 先生
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
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
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先生二○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新版說明)

這本書是集合許多短篇文章而成的,每篇都是南師懷瑾先生所寫,最初是在臺灣的《人文世界》月刊上,分期刊登。

《人文世界》月刊是南師在一九七一年所創辦,當年的五月正式出版第一期。此後每期皆有南師親撰文章至少三篇。內容則包含對各家學術的探討,心性修養,以及對教育、青少年等問題的研究,陸續皆以記錄文形式發表。一年多後,因工作繁忙,文章也漸漸少寫了。

一九七七年二月十八日(農曆丁巳年正月初一),南師開始閉方便關,此前一年曾囑古國治同學成立老古出版社(四年後改為老古文化事業公司)。這本書就在一九七七年的九月出版了,書名是《新舊的一代》。後在大陸印行簡體字版時,書名改為《亦新亦舊的一代》。

南師一向重視教育問題,本書內容,談及教育文化方面的篇章較多,故在重新修訂出版之際,更改書名為《新舊教育的變與惑》,並略述本書源起,以告讀者。

劉雨虹記
二○一七年丁酉 冬月

 

目次

新版說明
三版獻言
前言

一、不滿現實
永遠不滿現實的歷史心理
時代演變中的思想與感情
尚未成熟的歷史與文化

二、西方文化的影響
現實與反現實
近世西方文化的三股逆流
二十世紀開始的青年與中國
五四運動以後的重重難關

三、大時代的小故事
開始沒落的西方文化
美國青年觀念中的現代文明
美國教授觀念中的中國文化思想
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

四、美國文化帶來的迷惘
西風吹醒日本登上列強的席次
西風吹亂黃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暴發戶――美國
平天下不能寄望於牛仔式的紈袴
千金之子與賈母
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

五、望子成龍
反身而誠論遺傳
望子成龍豈如人意
什麼是家庭教育
中國文化中家庭教育的論著

六、孝和愛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東西文化的「愛」和「孝」

七、舊八股和新八股
秦漢以後讀書與教育之目的
漢唐的「選舉」、「考試」制度與教育思想
新舊教育亟待修正的八股學風

八、從處變自強說起
救亡圖強的思想與歷史
明清之間的諸大儒
乾嘉以後與龔定盦思想的關係
有關現代的學術思想
萬木無聲知雨來的思想界

九、六十年來教育的變和惑
由舊式的「家塾」到新式的學校
舊式家塾教育的回顧
舊式家塾的讀書
舊式家塾寫字的「啟蒙」
塾師和家塾

十、七十年前八股文的思想與教育
由家塾教育的啟蒙到書院
舊式「八股文」

十一、新舊教育的變革
附錄資料

十二、值得反省的代差與教育
文化史上的一筆「呆賬」
先從小學教育的課本說起
以考試為學問的流弊
新式與舊制小學的差距

十三、教育與文化的中空
再說中小學教育的「代差」
六十年來演進中的大專教育
由舊式教育轉向新式教育
新舊讀書方法
才流都向考中磨

附錄
(一)、尊師重道
中國傳統文化的師道
現行三級學校的敬師
誰能遣此的大專學風
家庭與社會的尊師
師道的自尊

(二)、武俠小說與社會心理教育
中國小說發展史的思想背景
武俠在歷史文化中的分量
俠義小說的興起
抗戰期間的武俠小說
近年武俠小說的演變
閱讀武俠小說的風氣
武俠小說寫作的氾濫
武俠與社會教育

(三)、老文學和新文藝
公文語體化的歷史淵源
白話文和中國文化的命運
新文藝運動中白話的古文
古文的勞苦功高
更上層樓的負擔

(四)、人性與人欲
儒家學說中的人性善惡觀
孟子與告子的論辯
荀子的性惡說
揚雄的善惡混雜說
王陽明的見地
界說不清的癥結
希臘哲學對人性的知見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問題
有人認為欲非惡
人欲與天理說
有關儒道兩家共通的觀念
大乘佛學的原始人性本淨論
隋唐以後佛學與儒道的互注
欲──非惡與惡之前驅

書摘/試閱

三、大時代的小故事

開始沒落的西方文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東方的一幕悲劇,但也同時裁判了西方的命運。意大利、德國、法國,乃至在十九世紀中號稱無落日的英國,都相繼沒落了。殘餘的歐洲文化,除了一些歷史的陳迹供人憑弔以外,過去號稱列強的歐洲「諸侯」之邦,如德、法等國,只留下「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的女多男少景象,使人感慨唏噓而已。

「十年風水輪流轉」,目前震驚世界的西方文化,只有美國的美元與科學,和它建國將近兩百年的年輕歷史,與美國式的民主和自由。運用這些本錢,美國小開們後來居上,用毫無領導世界歷史的經驗,加上「信道不篤,為德不果」的作風,來搖蕩乾坤,捭闔樽俎。然而不論美國的文化是如何的幼稚和淺薄,在二十世紀的最近三十年,它對於中國和東方,以及其他的科學文明和工商業落後的地區而言,卻實在有左右影響的足夠力量。

現在要講現代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而它與西來的「飄」風,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此,首先要向大家述說我親自經歷的兩三個小故事,以便從側面來透視它的正題。
美國青年觀念中的現代文明第一個故事:五、六年前,有一位美國來華留學的學生,跟我聽課將近六、七個月,有一天晚飯後,我們開始閒談,他問我:「你常說我們要先發起救世救人的志願,才能作學問,那是為了什麼?」我當時很驚奇的說:「你聽了這樣久中國文化的課,對於這種基本的精神,還沒有弄清楚嗎?」他說:「我只問你為什麼要濟世救人?」我說:「你沒有覺得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慘痛嗎?」他說:「這個世界在現世紀中科學文明如此發達,人們多麼幸福,哪裡有太多的痛苦呢?」我說:「你沒有看到因為科學文明的發達,促使世界第一次、第二次的大戰,多少人受害受苦?而且戰爭的悲劇還未就此終場?」他說:「這兩次世界大戰也只是局部性的。如果以整個世界來說,到底很有限。大多數地區的人,都很幸福。這個時代真是最光輝最美麗的時代。」我聽得獃了!同時,也明白了美國現代青年們的思想與心理。

我接著問他:「美國青年們和大多數的美國人,都和你這種觀念一樣嗎?」他說:「大概如此。」我便說:「假如你是澳洲或瑞士的青年,一定早就認為我是瘋子,拂袖而去了!可惜你不是東方人,更可惜你不是東方的中國人,所以對於現世紀的文化思想所造成歷史的慘痛事實,以及有關的災禍,並沒有親自經歷那麼多的教訓。一時和你也說不清楚,慢慢的再交換意見吧。不過,我也因此瞭解你們國務院裡的『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錯誤心理。更明白你們所謂的中國通,根本上便患有先天性不通的偏見。」他最後又說:「你們常常說我們患有民族優越感的心理病,其實,我在東方一年多,住過日本、印度,又路過東南亞等地。現在跟你們住了六、七個月,我發覺最富於民族優越感的是東方人,尤其是東方的中國人。」我笑說:「你已經沾有中國文化師生之誼的禮貌,你不好意思說民族優越感最強的是我,對吧?」說完了,有許多未盡之意,便在彼此哈哈一笑中結束了這一次的談話。

美國教授觀念中的中國文化思想
第二個故事:四年前,一位美國某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在暑假期間訪問東方。因為他讀過我所著《中國特殊社會問題》的英文譯本,特別安排與我碰面,又提出好多問題。其中,他問到:「中國經過幾次等於亡國的時代,但是這個國家、民族、文化,不但沒有亡掉,而且每經過一次歷史的災難,反而更加光輝而強大,這在西方歷史上,幾乎是絕無此例,這是什麼力量?」我當時簡單明瞭地答覆他:「這是文化統一的力量。」他聽了,雖然手裡不停地在作筆記,但是他的態度充滿了懷疑。我不等他再問,就說:「當我們在春秋戰國時期,和歐洲一樣,諸侯之國大小數百,言語、文字、經濟、交通等都各自為政。自從秦、漢統一以來,『書同文,車同軌』,因此不僅是政治上的統一,實在也是中國文化的大統一。後世兩千年來,中國各地的方言、習慣與風俗,雖然還保持各自的慣例,甚之,相隔數里,便有言語完全不同的情形。但是,中國的文字和文化思想,卻完全一致。而且遠及亞洲的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因此,後來中國的歷史,雖經歷代政治上的變革,更改了歷史的面貌,但是民族文化的大統一,始終是一貫不變的。假如西方古代的歐洲,文字和文化的統一,也和中國一樣,那麼,西方的歷史便不是現在的情形了。不過,話說回來,正因為西方的歷史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同異互見,所以才有十七、八世紀以後的進步,和今天西方文化在美國表現的情況。我們傳統文化的精神,儒家、道家的思想,都是要求統一的。」

最後,他提出儒家孔子的大同思想,《禮運•大同篇》裡所述說的情形,豈不是中國的傳統政治思想,就相同於共產主義的社會裡想嗎?我聽了以後,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笑得他一頭霧水,態度頗不自然。笑完了我便說:「非常抱歉!我剛才太失禮。不過,由於你這一問,使我聯想到你們國內所謂中國通的學者們,大概都有同樣的誤解吧?」他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誤解,但是我們的意見,大體都有同樣的看法。」於是我便說:「這的確是你們的誤解,而且是很嚴重的誤解。《禮運•大同篇》所敘述社會政治的理想,它的主要中心,在於每個人人性的自覺,人人要求自己道德人格的昇華,進而達到社會羣體道德的完美。《春秋》的王道、《公羊傳》所謂三世中的太平盛世、道家取法於自然的『無為』之治,都由此傳統的文化思想而出發。至於共產主義的理想,那是想要構成共產社會制度的一種方法,並非真正的自由意思,更不重視人性道德的自覺。你們拿『大同』思想和共產主義同等齊觀,這種錯誤的見解,真有天淵之別。」

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
第三個故事:四年以前,一個留華修碩士的美國學生,和我討論許多有關中西文化的問題,他曾經想把它翻成英文,已經積了好多稿子。有一次,他和我討論自由和民主的問題,我說:「在現代史上,美國人打著西方文化唯一光榮的旗幟,便是自由和民主的呼聲。其實美國人所說的自由民主,只能說是『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並不適合於其他民族、其他地區。尤其對於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更不適宜。但你們自己不明白,更不肯反省,因此美援與美式自由民主思想,對所到的地區所發生的作用,正好與美援成為對等的反感。」

他問:「你所謂美國式的自由和民主,這是什麼意思?」我說:「這要從你們立國到現在,兩百年來的歷史成因說起,相當複雜。總之,由十八世紀到現在,美國的祖先們,雖然帶著歐洲工業革命後的文化,闖進這塊新大陸。但來自英、法、德、奧等國的,各自有一套祖國文化背景的觀念。加上利益共同均沾的思想,因此,而形成你們『民有、民治、民享』的立國精神。但無論如何講究自由和民主,在先天性的骨子裡,都潛在有工商業化的利益和價值的成分。立國之初是如此,到兩百年後的今天還是如此。說句老實話,你們現在的民主政治,幕後的操持者,仍然不能離開工商業資本威力的背景。誠然!美國到目前為止,對其他地區,還並無太大的領土野心,但不能說沒有佔有市場的要求啊!一有如此潛在的存心,加上國內的人們,對外界世局認識不清,受到民主政治牽制的弊害,於是在國際政治上,便舉棋不定,依違兩可。你們想要領導世界局勢,必須要熟讀中國的《春秋》,多學些國際政治的經驗,然後才能瞭解《春秋》中『興滅國,繼絕世』的大義。」到現在,這位美國同學,已經回國在哈佛大學任教,開始教授《春秋》《左傳》了!

我們為了要討論近三十年來,中國青少年們受到美國文化風氣影響的關係,所以首先要講述以上我所經歷的小故事,然後再來探討「彼美人兮自西來」以後的得失利害。


六、孝和愛

以孝道治天下的家庭教育
從中國歷史文化來講,自漢文帝、景帝以後,「以孝道治天下」的教育精神,便已逐漸奠定基礎。而漢武帝時代選舉制度興起以後,社會風氣更加注重品德。所謂「賢、良、方、正」之士的選拔,促使政府與民間社會,自然而然注重家庭教育,以人格培養為其重心。到了魏文帝以後,竭力提倡孝道,由此使得歷代帝王在政治思想和政治措施上,形成了「聖朝以孝治天下」的名訓和準繩。然而「孝道」是宗法社會氏族中心的家庭教育的標準,它有時與國家觀念或忠君思想,不能兩全其美。唐代以後,為求「忠孝」思想的統一,便將《孝經》和「大孝於天下」的精神調和貫串,而產生中國文化思想上的名言:「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以孝道治天下」絕對沒有錯,而且「孝道」是中國文化的特徵。但是在近代三百年來,中國文化的「孝道」卻在歷史政治上出現了正反兩次的巨變。這正如莊子所說,一般人為了提防扒手與偷竊,一定把東西封鎖起來,這是世俗人共通的知識。但是大盜們來了,便挑起箱子,抬走櫃子,而唯恐你封鎖得不牢固,以致有所散失。天下事有如此難料的變化,人心思想的邪正,有如此不定的反覆,如果不好學深思地深入文化哲學的堂奧,豈能深切瞭解一種文化思想的利弊!

所謂「以孝道治天下」的正變,便是清兵入關以後,康熙運用「以孝道治天下」的政策。誰能相信清兵入關後,只以三部書就統治了四萬萬人口的中國呢!相傳愛新覺羅氏入關前後,要滿族子弟,熟讀一部《三國演義》,便知兵法。到了康熙登位以後,在政治思想上,就採用「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祕訣。他要滿族的王公大臣,必須熟讀《老子》。後來又提倡《孝經》,極力揭示「聖朝以孝治天下」的古訓。把《孝經》配合他的〈聖諭十六條〉,規定在鄉的秀才或族長們,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必須講解誦讀以規訓子弟。老實說,康熙把中國文化「孝道」的特徵,深入到民間社會和家庭方面去,這是他的一大德政,也是他奠定大清政權的一項最有效的措施。但相反地講,他利用了「孝道」作為統治的權術,他用「孝道治天下」的辦法,對付了關西大儒李二曲的不合作主義;同時又採用漢代地方選舉「賢、良、方、正」的辦法,而開了「博學鴻詞」的特科,網羅了反清的遺臣和志士,因此而使顧亭林等無所能為。試想:人人都須作孝子順孫,家家都要孫賢子孝,還有誰家的父母肯叫自己的子女去為反清復明而造反殺頭呢?然而無論康熙「聖朝以孝治天下」的措施是德政,或是權術的運用,此舉可說是「孝道」思想在近三百年來的正變。

大陸變色以後,為了實施文化思想的大革命,對固有傳統文化,做了一番徹底的挖根工作。於是「孝道」思想和宗法社會的氏族觀念,就成為共產思想與唯物哲學最大的敵人。因此,便有清算父兄,紅衛兵清算家庭和殺戮功臣遺老等。這便是近代三百年來「孝道」思想的反變。東西文化的「愛」和「孝」正變也罷,反變也罷,歷史文化的演變,終歸要成為過去的陳迹。但處在歷史夾縫時代中的我們,內遭古今未有的巨變,外受西方思想風氣的壓力,仍然想要講究「孝道」而談家庭教育,恐怕未必能夠盡遂人意。

近半個世紀以來的中國思想,並不需要過分急於全盤西化或半西化。事實上,一般的思想大體都已洋化。單從教育方面來講,無論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乃至社會人心的觀念,都以西方文化教育思想中「愛」的教育為重心。儘管有人作調和論者,猶如運用八卦的「納甲」方式,解釋「愛」與孔子所說的「仁」是同樣的意義。但言「仁」者自論其「仁」,主張「愛」者還自講其「愛」。「上帝愛世人」和「我愛你」、「父母愛子女」、「師長愛學生」,一片模糊,統統進入混淆不清、「一以貫之」的儱侗觀念。其實,這許多「愛」的概念,各有各的範疇,各有各的內涵,各有各的心理作用。唯有真能知「仁」的智者,才可「知其方」矣。無論在美國、在歐洲,父母對子女的「愛」的教育,自有他的文化思想的習慣和範圍,並非一味的「溺愛」。他以「愛」為中心,培養後一代各自獨立奮鬥的精神。並不像我們「拿到雞毛當令箭」,因此而產生新式家庭教育,一味的變成「溺愛」和「亂愛」為能事。這是作為現代中國家庭主體的父母們,必須重新檢討的地方。

與此相對的,作為現代子女的中國青少年們,對於固有傳統的「孝道」,必須瞭解它便是「愛」的延伸,和「愛」的反應。因為大家只從表面去看西方的文化,只看見他們做父母的對子女盡心盡力地付出「愛」,並沒有像中國人一樣抱著「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的心理和目的。所以他們的老年父母,老無所歸,「不亡以待盡」地伶仃彳亍以等死的情景,觸目皆是。

其實,這是西方文化制度和社會習慣上的最大漏洞,並非是西方人在根本的人性上就缺乏「孝」心、缺乏「愛」父母之心。據我所知,以及所接觸到的歐、美人士,當然包括青年人,他們思念父母之情,絕不亞於東方人的「孝」心。他們在談話中,也時常流露出思歸與惦念父母家人的情懷。最近有一位法國學生,回國以後來信向我訴說,因為老年父母有意見,鬧離婚,使他內心有無比的痛苦,他因此而生了嚴重的腸胃病。誰說在西方文化的教育之下,便缺乏了「孝心」?只能說他們缺乏了「孝道」的具體精神和制度而已。

由此可知「孝」便是「愛」的延伸,也便是「愛」的反應。誠然,過去有些孔家店的店員──後世的儒者們,錯解「孝道」,強調「孝道」的理論,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認為是千古不移的定律。其實,早在周、秦以前,在《易經》的「蠱卦」中,便已隱約指出天下有不是的「父母」。所以「蠱卦」的「爻辭」上,便有「幹父之蠱」、「幹母之蠱」的觀念。但做父母的,雖然被蠱惑而有不是的事,但在子女的立場來說,仍然需要以最大的「愛」心而為父母斡旋過錯。所以孔子也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但是後世以訛傳訛,或語焉不詳,便把「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的觀念,變成了鐵定如律令的誡條。

同時做父母的,更要瞭解中國文化的「孝道」思想,並非只是單面的要求,它是相互的情愛。「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是必然的因果律。孔子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每句下面那個重複字,都是假借作為動辭來讀。用現代觀念來說,就是:倘使父母不成其為父母,或父母沒有盡到做父母之「愛」的責任,只是單方面要求子女來盡「孝」,那也是不合理的。其餘各句的觀念,依此類推,同一道理,當然不必重複細說。

現在我們不厭其煩地反覆討論了傳統觀念中家庭教育思想的概略,既不是否定以「孝道」作中心的家庭教育的價值,也不是接受從「愛」的教育出發的便是真理。現在我們所講的目的,只是說明我們這一代對於家庭思想,與家庭教育方式,大多數都處在東西文化交流撞擊的夾縫裡,正在新舊觀念混淆不清的矛盾現象中發生偏差。尤其是一般新式家庭的父母,外受西方文化生活方式的皮毛影響,對歐、美家庭教育方式一知半解的崇洋心理的作祟,於是將錯就錯地仿照那些外國電影,而將不中不西的洋盤思想,奉為金科玉律。但在骨子裡,又潛伏著傳統文化思想的血液,「望子成龍」與「光耀門楣」的觀念,並未完全拋卻。於是便造成此時此地,在家庭教育方面,產生了問題兒童和問題青少年的事件。結果,不是怨天,便是尤人。再不然,便埋怨到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錯誤,自己好像置身事外,一無過錯似的。其實,要講我們青少年的思想與心理問題,就必須正本清源地從家庭教育的檢討開始,而不能將一切過錯,都由我們後代的子女去負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9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