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  價:NT$ 359 元
優惠價:873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是為了適應培養應用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的目標,貫徹重基礎、低重心、寬面向的改革思路,綜合了機械製造工藝學及機床夾具設計、金屬切削機床概論、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的基本內容,對機械製造技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等有機整合後撰寫而成的。本書重點介紹了機械製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並通過相關實踐環節(實驗、練習、生產實習和課程設計等)的訓練,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書除緒論外分為14章,內容包括金屬切削基礎,金屬切削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知識,車床與車刀,銑床、鑽床、鏜床及其刀具,磨床與磨削,其他機床與刀具,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機械加工精度,機械加工表面的品質,非常規加工方法,機械裝配工藝基礎,製造模式與製造技術的發展。本書結構嚴謹、敘述簡明,體現了專業知識的傳統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在保證基本內容的基礎上,本書特別注重製造技術的基礎知識和系統完整性,以及機械製造領域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勢。本書力求理論聯繫實際,努力貫徹“面寬、精練”的原則,減少篇幅,並使讀者易於理解和掌握。
本書主要用作高等院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其他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以作為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等相關專業的教材參考書,以及供從事機械製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劃教材

目次

CONTENTS第0章緒論0.1生產與製造0.1.1生產的含義0.1.2生產過程的定義與分類0.1.3產品製造的含義0.1.4製造技術0.1.5工藝過程0.2機械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及其發展0.2.1機械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0.2.2機械製造業的發展0.2.3我國機械製造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0.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的內容、特點和學習方法0.3.1本課程的內容0.3.2本課程的性質和學習要求0.3.3本課程的特點及學習方法習題與思考題第1章金屬切削基礎1.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1.1.1切削時的工件表面1.1.2切削運動1.1.3切削用量1.2金屬切削刀具的幾何參數1.2.1刀具切削部分的結構要素1.2.2確定刀具切削角度的參考平面1.2.3刀具幾何角度參考系1.2.4刀具的標注角度 1.2.5刀具的工作角度1.3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1.3.1切削層參數1.3.2切削方式1.4刀具材料及選用1.4.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1.4.2刀具材料習題與思考題第2章金屬切削的基本規律及其應用2.1金屬切削過程中的變形2.1.1擠壓與切削2.1.2切削層金屬的變形2.1.3刀屑接觸區的變形與摩擦2.1.4切屑變形的規律2.2切削力2.2.1切削力的來源、切削合力、分力及切削功率2.2.2切削力的求法2.2.3影響切削力的主要因素2.3切削熱和切削溫度2.3.1切削熱的來源及傳出2.3.2切削區的溫度及其分佈2.3.3影響切削溫度的主要因素2.4刀具磨損與刀具壽命2.4.1刀具磨損形態2.4.2刀具磨損的主要原因2.4.3刀具磨損過程及磨鈍標準2.4.4刀具壽命經驗公式及其合理選擇2.4.5刀具破損2.5刀具幾何參數的選擇2.5.1前角及前刀面形式的選擇2.5.2後角的功用及選擇2.5.3主、副偏角的功用及選擇2.5.4刃傾角的功用及選擇2.6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2.6.1衡量切削加工性的指標2.6.2影響材料加工性的因素2.6.3改善切削加工性的途徑2.6.4難加工材料切削技術2.7切削液的選擇2.7.1切削液的種類2.7.2切削液的作用2.7.3切削液的添加劑2.7.4切削液的選擇2.7.5切削液的使用方法2.8切削用量的選擇2.8.1選擇切削用量的原則2.8.2切削用量優化及切削資料庫習題與思考題第3章金屬切削機床的基本知識3.1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與型號編制3.1.1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3.1.2金屬切削機床的型號編制方法3.2機床的運動分析3.2.1工件加工表面及其形成方法3.2.2機床的運動3.2.3機床的傳動聯繫和傳動原理圖習題與思考題第4章車床與車刀4.1車床的用途、運動和佈局4.2CA6140型臥式車床的傳動系統4.2.1主運動傳動鏈4.2.2進給傳動鏈4.3CA6140型臥式車床的主要結構4.3.1主軸箱內的主要結構4.3.2溜板箱內的操縱機構4.4車刀4.4.1普通車刀的結構類型4.4.2成形車刀的種類習題與思考題第5章銑床、鑽床、鏜床及其刀具5.1銑床和銑刀5.1.1銑削與銑削方式5.1.2銑床的主要類型5.1.3銑刀5.2鑽床與孔加工刀具5.2.1鑽床的功用和主要類型5.2.2麻花鑽5.2.3鉸削與鉸刀5.3鏜床與鏜刀5.3.1臥式鏜床5.3.2座標鏜床5.3.3金剛鏜床5.3.4鏜刀習題與思考題第6章磨床與磨削6.1磨削加工6.1.1磨削加工概況6.1.2磨削加工方法分類6.1.3磨削加工技術的特點及應用6.2砂輪6.2.1磨料6.2.2細微性6.2.3結合劑6.2.4硬度6.2.5組織6.2.6砂輪的形狀6.2.7超硬磨料砂輪簡介6.3磨削機理6.3.1磨料的形狀特徵6.3.2磨屑的形成過程6.3.3磨削力的主要特徵6.3.4磨削溫度6.3.5砂輪的磨損及壽命6.4常用磨床的類型及功用6.4.1M1432A型外圓磨床6.4.2平面磨床6.4.3內圓磨床6.4.4無心磨床(無心外圓磨床)6.5表面的光整加工6.5.1光整加工技術的功能及特點6.5.2超精研6.5.3研磨6.5.4珩磨6.5.5拋光6.6砂帶磨削6.6.1砂帶磨削機理6.6.2砂帶磨削的特點及應用範圍習題與思考題第7章其他機床與刀具7.1齒輪加工機床與齒輪加工刀具7.1.1插齒原理和插齒刀7.1.2滾齒原理、齒輪滾刀及滾齒機的運動分析7.1.3磨齒原理及所需運動7.1.4錐齒輪的加工方法7.2拉床和拉刀7.2.1拉床的功用和類型7.2.2拉刀7.3刨床與插床7.3.1刨床7.3.2插床7.4組合機床及刀具簡介7.4.1組合機床簡介7.4.2組合機床常用的刀具7.5數控機床簡介7.5.1數控機床的概念與分類7.5.2數控機床的特點7.5.3JCS018型立式鏜銑加工中心7.5.4自動化加工對刀具的要求習題與思考題第8章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8.1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基本概念8.1.1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8.1.2生產綱領與生產類型8.1.3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與工藝檔8.2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要求與步驟8.2.1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基本要求8.2.2制定工藝規程所需要的原始資料8.2.3制定加工工藝規程的步驟及主要內容8.3零件加工工藝性分析與毛坯的選擇8.3.1分析零件技術要求及其合理性8.3.2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審查8.3.3毛坯的選擇8.4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8.4.1基準的概念與分類8.4.2六點定位原理8.4.3六點定位原理的應用8.5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中的主要定性問題8.5.1定位基準的選擇8.5.2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8.5.3機床與工藝裝備的選擇8.5.4切削用量的確定8.6加工餘量及其確定方法8.6.1加工餘量的概念8.6.2影響加工餘量的因素8.6.3確定餘量的方法8.7加工工藝尺寸的分析計算8.7.1尺寸鏈的基本概念8.7.2加工尺寸鏈概述8.7.3加工工藝尺寸計算舉例8.7.4求解加工尺寸鏈的幾種情況8.8工藝方案的生產率及技術經濟性分析8.8.1生產率分析8.8.2技術經濟性分析8.9提高機械加工生產率的工藝措施8.9.1縮短單件時間定額8.9.2採用先進工藝方法8.9.3實行多台機床看管8.9.4進行高效及自動化加工習題與思考題第9章金屬切削機床夾具設計9.1機床夾具的基本概念9.1.1機床夾具的分類9.1.2機床夾具在機械加工中的作用9.1.3夾具的組成9.2定位方式與定位元件9.2.1工件以平面定位及其定位元件9.2.2工件以圓柱孔定位及其定位元件9.2.3工件以外圓柱面定位及其定位元件9.2.4組合表面定位9.3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9.3.1定位誤差的產生原因及組成9.3.2定位誤差的計算方法9.3.3典型表面定位時的基準位移誤差9.4工件的夾緊9.4.1夾緊裝置的組成及基本要求9.4.2夾緊力的確定9.4.3典型夾緊機構9.5典型機床夾具9.5.1車床夾具9.5.2鑽床夾具9.5.3鏜床夾具9.5.4銑床夾具9.6數控加工典型夾具9.6.1拼裝夾具9.6.2組合夾具9.6.3多面高效數控專用夾具習題與思考題第10章機械加工精度10.1機械加工精度概述10.1.1加工精度和加工誤差10.1.2經濟加工精度10.1.3獲得加工精度的方法10.1.4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10.1.5原始誤差與加工誤差之間的關係10.1.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10.2工藝系統的幾何誤差10.2.1加工原理誤差10.2.2機床的幾何誤差10.2.3工藝系統的其他幾何誤差10.3工藝系統的受力變形10.3.1工藝系統受力變形現象10.3.2工藝系統的剛度10.3.3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0.3.4減少工藝系統受力變形的措施10.3.5工件內應力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0.4工藝系統的熱變形10.4.1工藝系統的熱源10.4.2工藝系統的熱變形對加工精度的影響10.4.3減少工藝系統熱變形的措施10.5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10.5.1加工誤差的統計性質10.5.2分佈圖分析法10.5.3點圖分析法10.6提高和保證加工精度的途徑10.6.1直接減少誤差法10.6.2誤差轉移法10.6.3誤差補償法10.6.4誤差分組法習題與思考題第11章機械加工表面的品質11.1機械加工表面品質的含義11.1.1表面品質的含義11.1.2機械加工表面品質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11.1.3表面的完整性11.2已加工表面形成機理11.3影響加工表面品質的因素11.3.1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11.3.2影響加工表面層物理力學性能的因素11.4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11.4.1受迫振動及其控制11.4.2自激振動及其控制11.5控制加工表面品質的途徑習題與思考題第12章非常規加工方法12.1非常規加工方法概述12.2電火花加工12.2.1電火花加工的原理12.2.2電火花加工的工藝特點和應用12.2.3電火花線切割加工12.3電解加工12.3.1電解加工的原理12.3.2電解加工的工藝特點12.3.3電解加工的應用12.3.4電解磨削12.4鐳射加工12.4.1鐳射加工的基本原理12.4.2鐳射加工的工藝特點12.4.3鐳射加工的應用12.5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12.5.1電子束加工12.5.2離子束加工12.6超聲波加工12.6.1超聲波加工的基本原理12.6.2超聲波加工的特點12.6.3超聲波加工的應用12.7快速成形技術12.7.1概述12.7.2光敏樹脂快速成形12.7.3層合快速成形12.7.4熔融沉積快速成形習題與思考題第13章機械裝配工藝基礎13.1機械裝配概述13.1.1裝配的概念13.1.2裝配工作的一般內容13.1.3裝配生產的組織形式13.1.4裝配精度的基本概念13.1.5裝配工藝性一般要求13.2裝配尺寸鏈及其概率解法13.2.1裝配尺寸鏈概述13.2.2裝配尺寸鏈的建立13.2.3裝配尺寸鏈的計算方法13.3獲得裝配精度的方法13.3.1互換裝配法13.3.2選擇裝配法13.3.3修配裝配法13.3.4調整裝配法13.4裝配工藝規程的制定13.4.1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基本原則及所需的原始資料13.4.2制定裝配工藝規程的步驟習題與思考題第14章製造模式與製造技術的發展14.1先進製造工藝技術14.1.1超精密加工14.1.2高速切削14.1.3幹切削14.1.4成組技術14.1.5電腦輔助工藝規程設計14.2微機械和微機電系統製造技術的進展14.2.1微矽零件的立體光刻腐蝕加工14.2.2微器件的精密機械加工14.2.3LIGA技術14.2.4精微成形技術14.2.5微型機械的裝配14.3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14.3.1機械製造系統自動化14.3.2柔性製造系統14.3.3電腦/現代集成製造系統14.3.4工業機器人14.4先進製造生產模式14.4.1敏捷製造14.4.2並行工程14.4.3JIT製造14.4.4精良生產14.4.5網路化製造14.4.6虛擬製造系統14.4.7可持續發展製造14.4.8智慧製造與智慧工廠習題與思考題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