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
滿額折

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的出版,目 的在為反黑箱課綱運動提供一個歷史紀錄。紀錄這段歷史之所以重要, 正是因為那些敵視多元文化、畏懼民主開放的力量,仍存在我們社會中,時時伺機反撲。――鄭麗君〈推薦序〉

這八年的課綱「故事」其實也讓我們具體地看到戰後台灣黨國教育的深層影響,以及它所打造出來的結構性生態。未來我們仍然必須面對它,以及它的反撲。但願透過我們對課綱問題的掌握和理解,找到破解之道。――周婉窈〈導言〉

2015年5月台中一中蘋果樹公社的同學,藉百年校慶機會,用大聲公喊出對微調課綱的不滿,引發連鎖反應,掀起全國高校串連抗爭,但在此之前不少針對微調課綱內容的實證分析,特別是台灣史與公民課綱,早在2014年時已經存在,反課綱微調運動能迅速獲得學生及社會的支持,課綱微調的內容分析與論述無疑扮演了支撐的角色。――吳俊瑩〈課綱爭議內容 導論〉

其實,課綱爭議並非從2015年才開始,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將早經發布的98課綱擱置、重新制定101課綱,已引起批評。2014年馬英九政府又強行通過104「微調」課綱,台灣史學者、高中歷史與公民老師群起抗議,反微調課綱運動延燒,直到2015年8月才受到國人普遍關注。課綱微調事件中最受抨擊的,除了台灣史課綱內容被大幅調整外,課綱制定過程嚴重違反程序正義,更引起諸多撻伐。――陳翠蓮〈課綱「微調」的程序正義問題 導論〉

學生的動作並不是只有在臉書頁上奔騰,不少學校開始舉辦座談會、公民講堂,邀請教授、老師現場講述課綱問題、歷史教育問題等等。學生發動了「突襲第八節」,在下午五點,選定一所學校,發傳單、街頭短講,邀請學生們了解違調課綱的問題,也召喚更多學生能關注並加入行動。第八節,這額外的輔導課,通常意味著要為升學多做準備,但突襲第八節,卻剛好是翻轉這傳統的第八節,讓綁在升學主義裡的學生,成為「行動的公民」。――馮喬蘭〈反黑箱課綱之行動 導論〉

作者簡介

周馥儀,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打開黑箱課綱 ⊙鄭麗君(文化部部長)
監督前政府以政治力介入教科書審定及課綱修訂,能為公民所自主發起的反黑箱課綱運動盡一份心力,是我回顧立委任期時,內心感到相當有意義的一件事。從2012年,初任第八屆立委時,發現前政府企圖以所謂「民眾意見書」干預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審定,接著在2014年揭露黑箱通過的微調課綱,但始終未能有效打開黑箱。一直等到2016年的第九屆新國會,才終於得以提出「要求撤銷黑箱課綱、暫緩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決議案,並獲得立法院多數通過。

然而,真正打開黑箱的關鍵力量,是來自全國高中學生自覺發起的反黑箱課綱運動。從2015年6月起,來自全國各地超過三百所高中的學生,陸續自發性串連,紛紛成立反黑箱課綱社團。7月以後,學生們更直接走上街頭,抗議政府藉由黑箱作業的課綱違調,強行推動政治洗腦教育,同時要求教育部應該立即撤銷黑箱新課綱,其後更擴散到大專院校,以及整個公民社會。學生們的訴求理性而堅定,令人動容,這是一場為自己爭回教育主體權的運動,而每一位高中學生都是主角。其中,我們絕不能忘懷的是林冠華同學。在這場運動中,林冠華同學生死以之,震撼也喚醒了我們的社會,提醒我們這一場反黑箱課綱運動的嚴肅性及意義,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在所有反黑箱課綱運動的參與者不屈不撓的努力堅持下,終於在2016年,政黨輪替之後,新任教育部潘文忠部長宣布,廢止前政府違調的黑箱課綱。

「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的出版,目的在為反黑箱課綱運動提供一個歷史紀錄。紀錄這段歷史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那些敵視多元文化、畏懼民主開放的力量,仍存在我們社會中,時時伺機反撲。希望「記憶的戰爭:反「微調課綱」紀實(2013-2016)」的出版,能夠留下反黑箱課綱公民運動所帶給我們的省思,並且傳遞給更多人。年輕世代勇敢站出來拒絕洗腦,爭取思考上的自由,仿佛告訴著我們,民主沒有回頭路,台灣只能往更民主的道路前進!

目次

推薦序/鄭麗君
導言──戰後臺灣的歷史教育、課綱爭議,以及反「微調」運動/周婉窈

第一單元:課綱爭議內容
導論/吳俊瑩
01-1 解構臺灣史課綱所謂十七項「爭議」──根本是假議題,不要跟著起舞!/周婉窈
01-2 從程序黑到內容 假課綱「微調」還有哪些問題?/郭復齊
01-3 必須堅持反對「微調」課綱的明證:以三民版新臺灣史教科書為例(修訂稿)/吳俊瑩
01-4 【反課綱違調】原住民 vs. 原住民族到底在爭什麼?/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01-5 關於「原住民」與「原住民族」的用法的幾點說明/周婉窈

第二單元:課綱「微調」的程序正義問題
導論/陳翠蓮
02-1 給各位參與高中歷史科新課綱委員的一封公開信/周樑楷
02-2 民主化之後的歷史詮釋:臺灣歷史教科書爭議/林怡廷
02-3 檢核小組會議記錄曝光,證實違法發動課綱微調/鄭麗君
02-4 從檢核小組的會議記錄看課綱「微調」如何預謀突襲/吳俊瑩
02-5 臺灣高中生的課本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一次看懂風波不斷的「課綱微調」/黃惠貞
02-6 黑箱課綱反什麼? 五個破解教育部謊言的證據/黃益中
02-7 給我們不被黑箱及政黨操縱的歷史/陳建勳
02-8 師生為何反課綱?一場現在進行式的時事思辨/周威同
02-9 審查不透明,會議記錄不公開⋯⋯我們怎麼教孩子「民主素養」?/張茂桂
02-10 進入正當性危機的時代/黃丞儀

第三單元:反黑箱課綱之行動
導論/馮喬蘭
03-1 【台權會對課綱微調案的勝訴聲明】教育乃百年大計,教育部不可不公開資訊/台灣人權促進會
03-2 「反黑箱課綱,要民主參與」──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聲明/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
03-3 回歸教育本旨,撤回黑箱課綱/中央研究院自由學社
03-4 公民史學宣言,反微調課綱/許全義
03-5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連署聲明/公民教師行動聯盟
03-6 當老師們不再沉默/張茂桂
03-7 第一線教師對課綱調整的省思/林澤震
03-8 那天,我在國教署⋯⋯老實說,我很害怕,不過更多的是失望/許冠澤
03-9 那些「自己課綱自己救」的高中生/林怡廷
03-10 用聆聽與行動療癒創傷:給反課綱運動同學及其他大人的一席話/彭仁郁
03-11 反課綱背後:年輕人對兩蔣儒家社會秩序的挑戰/Anonymous 著,洪珮玲譯
03-12 課綱爭議與民主公民教育/林佳範
03-13 這年暑假,我們被迫長大/莊于庭
03-14 那天,我躲在衣櫃嚎啕大哭/黃靖茹

第四單元:課綱程序與法制化問題
導論/張茂桂
04-1 檢核小組第一次會議會議錄音部分逐字稿/鄭麗君
04-2 教育部該上一堂公民課/劉靜怡
04-3 星期專訪―前大法官許玉秀:違正當程序亂調課綱就是違憲/鄒景雯
04-4 執意違法的教育部/涂予尹6
04-5 台權會第二次聲明:為德不卒的資訊公開:台權會對課綱微調案政府資訊公開行政訴訟判決的公開聲明
/台灣人權促進會

附錄:課綱爭議大事記
臺灣史課綱變動表 98→101
臺灣史課綱變動表 101→微調
中國史課綱變動表 101→微調
公民課綱變動表 101→微調
課綱「違調」相關文章(2008-2015 年)

書摘/試閱

課綱爭議內容 導論 ⊙吳俊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104「微調」課綱(為便於閱讀,以下不再加括弧,請見諒),受災最重的是公民與歷史科,其中又以歷史科的高一臺灣史課綱最慘。為了讓讀者在進入各篇討論課綱爭議內容的文章前,有通盤性的認識,前半部將利用當事人「現身說法」的材料,呈現檢核小組究竟是從什麼樣的觀點與原則,預謀發動課綱微/違調。後半部介紹本單元收錄文章的概要。

「一中架構」下的課綱違調
2014年2月10日晚間,教育部摸黑公告微調課綱課綱前,1月27日先是宣稱此次微調原則有三,分別是錯字勘誤、符合憲法及內容補正。符合憲法,究其實,是在歷史與公民課綱中嵌入「一中憲法」。檢核小組用憲法增修條文的「兩地區」稱呼,取代101課綱中「臺灣」與「中國」。例如歷史課綱「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的單元,違調後改成「當代中國大陸與臺海兩岸關係」,並新增「兩岸分治」重點,還要說明「國共內戰、政府遷臺後,我國領土依憲法仍為固有之疆域,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公民科「臺海兩岸關係的演變」的主題下,原先臺灣與中國並舉的內容,中國一概改成「中國大陸」,臺灣改成「我國」或「臺」,於是「臺灣的中國政策依據」調成「我國的大陸政策依據」;「中國的臺灣政策依據」調成「大陸的對臺政策依據」。

檢核小組及馬英九政府的教育部都說這是合憲、合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改。這種不願面對中國與臺灣分立、分治的現實,為了一中,硬是要師生不能忘記這部在中國制定的憲法,不能忘記那塊想像的領土—所謂的固有疆域。讀者們不知有無察覺,微調後的敘述—「我國的大陸政策依據」,放在「一個中國」的概念下,語氣是否很對味?「大陸的對臺政策依據」,是否有如中國國臺辦發言人的口氣?兩者之所以能並存而不覺得怪,無非是「一中架構」使然。

「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地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否定臺灣與中國是「國與國關係」—張茂桂稱這是「國民黨版的『一中架構』的意識與情感基礎」。除了憲法,張茂桂清楚地點出,此次課綱微調所填加、刪改的內容,絕大部分跟合憲合法無關,卻是有助培養「一中架構」的意識與情感的內容。(張茂桂,2014/2/24)這正是所謂內容「補正」的核心判準。

儘管外界早就看穿檢核小組成員的心跡,他們也不怕外界知道。2015年8月,謝大寧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發行的《臺灣研究》,發表一篇題為〈臺灣歷史課綱所牽涉的認同問題及其發展〉,此為事成後的總結說明,也是操刀者的證言與自剖,完整地交代究竟他們是基於什麼樣的意識形態發動課綱違調。

進入謝文前,須跟讀者交代作者的背景是,謝大寧在中文系教書,不是學歷史的,但通篇文章都在講歷史課綱的微調過程,以及他的看法,剛好坐實外界批評他們外行操刀。

謝大寧指出他們的做法,有以下四點原則:(原文照引)

第一,我們強調了臺灣歷史與漢人移民的關係,以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地位。

第二,我們區隔了「外來政權」這個概念,讓鄭成功、清朝與「國府」的統治,回歸到「正統」的地位,臺灣所謂外來政權只有荷蘭與日本的短暫統治可以算。

第三,我們強調了臺灣在各個時期與中國本土的關係,也更加強化了日本殖民統治對臺灣壓榨剝削的本質,平衡處理了日本在臺灣的現代化措施。

第四,我們不再以政經分離的方式處理「國府」統治時期,如此也就比較平衡的處理了「國府」在臺灣的功過。

把握這四點,讀者就可以瞭解微調幅度高達60.4%的臺灣史課綱究竟為什麼要改,以及怎麼改。

如何在臺灣鞏固以漢人為主的中華文化核心地位,被謝大寧列為第一點原則是有意義的,這是通貫課綱微調的中心思想。臺灣史及公民課綱,原先提到多元文化的地方,一概調整為中華文化在前,多元文化在後。中華文化成為核心,其他文化淪為邊陲。這種強調文化的主從關係,跟我們社會已經接受的多元文化價值觀,背道而馳。教科書篇幅有限,要以中華文化為主,自然壓縮了多元文化的敘述篇幅。不禁想問有主從又壓縮,微調後「多元文化」還能剩下幾元?但從國族主義虛構出的中華文化,肯定是獨大的。

「荷西治臺」改為「荷西入臺」,改這麼一字,一般人或許莫名所以,或認為無關痛癢,但看過第二點原則,則可知這非毫無來由,用意是強調荷蘭與西班牙作為侵略臺灣、掠奪物資的外來/非正統政權,照此邏輯,沒改「荷西據臺」已經算客氣了,豈能言「治」。在正統觀念作祟下,「鄭氏」也得改成「明鄭」,回歸正統。用「明鄭」並不是錯,而是檢核小組用「明鄭」,其實是無關歷史認識的脈絡問題,只是為了撿起近代歷史學早已揚棄的傳統中國朝代相繼的正統觀套在臺灣史上。這種落伍的史觀,借屍還魂,大開歷史教育的倒車。

面目全非的第四單元(中華民國時期:當代臺灣),光字數部分的調整比率就已破百(139.3%),結構上將原本的主題式改依時序重組的理由寫在第四點原則—為了處理國民黨在戰後臺灣史的功過平衡。姑且不論這種編年式的改法非常落伍,也非常外行,完全無視於臺灣的歷史學近二、三十年來注重結構分析、抉發深層原因,已經不把歷史當成無意義流水帳。這種堪稱翻天覆地的大變,操盤手之一對外說是要幫助學生對同一時期的發展有整體性的瞭解,其實是基於特定政黨的形象需要而重構課綱的敘述脈絡。檢視重新架構後填入的內容(參見本書附錄「臺灣史課綱變動表101→微調」),也在引導我們感恩國民黨帶來的政經發展。用這種非教育、非學術的理由發動課綱違調,我們能接受嗎?更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的課綱違調行動,有中國文化統戰部門介入的影子,這種「裡應外合」發動課綱違調的斧鑿痕跡,怎不叫人心驚。

收錄文章內容介紹
本單元所收錄的五篇文章,四篇是關於課綱微調內容的分析討論,一篇是微調課綱在三民版高一臺灣史教科書的實踐情況。這五篇談論微調內容的文章,大抵可讓我們理解歷史與公民課綱究竟違調了哪些內容及嚴重性。

臺灣史堪稱是這次違調土石流的最大受災戶,周婉窈〈解構臺灣史課綱所謂十七項「爭議」—根本是假議題,不要跟著起舞!〉,不僅拆解國家教育研究院歸納出所謂臺灣史課綱的「爭議」,並點出微調課綱如何違反課綱撰寫原則、外行充內行、以漢人壓縮原住民、正統史觀+中華民族命定史觀,她告訴社會這些不是「爭議」,而是這些外行人自己所引發的爭議,並帶來中華文化霸權主義及歷史學大退化的二大害。2015年7月23日周婉窈在Facebook貼出後,迄今有4,000多次分享,引起社會極大的反響。

郭復齊是臺南一中的公民教師,他在〈從程序黑到內容假課綱「微調」還有哪些問題?〉,從程序面與內容面質疑「微調」課綱存在合理性。附帶一提,2014年2月一群公民教師率先組成行動聯盟,從程序正義的角度抨擊微調的正當性,走上街頭、露宿教育部,實踐所教所學,以行動點燃反微調課綱的第一波浪潮,讓社會注意到老師們也上街了。郭復齊指出教育部事後替微調課綱背書的理由—橫向聯繫與縱向統整,根本站不住腳,自打嘴巴,他質疑教育部根本是「為微調而微調」。這點王曉波其實比較坦白,直言他們所做的部分工作,就是「補強式的微調」(《新新聞》,2014/2/18)—針對立場不夠鮮明的課綱單元、主題、重點內容做定調、定性的工作。這不正是意味著壓縮歷史理解、詮釋的空間嗎?換言之,課綱微調根本與學理、教育問題無關,是為了他們「自己人」的需要而非學生。讀者若將郭復齊與周婉窈的文章合讀,應當很快就能夠體會到,課綱違調背後的一貫邏輯,以及如何在歷史與公民科進行「橫向統整」。

課綱的「說明」欄是微調的主戰場,檢核小組做了很多細節調整,目的是用課綱綁教科書,控制課本撰寫方向。從101歷史課綱開始,教材綱要的編輯凡例規定:「凡說明欄中提及應包括的事項,務必編寫於教科書中。」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課綱的說明欄為何以是課綱違調的主戰場。說明欄的內容直接影響教科書的撰寫,是學生拿在手上要唸的東西。當微調課綱由時任部長的蔣偉寧悍然公布施行,教科書的編者及出版社究竟如何應對?本書收錄作者一篇以市占率較高三民版臺灣史教科書為例,讓讀者瞭解在一綱多本的教科書審查機制下,教科書編者很難根本擺脫「一綱」的影響,無論如何絞盡腦汁修改、反復折衝,當中勢必有順應、妥協與屈從的成分,因為框架就在那裡。民營出版社為求如期通過審定上市,和微調課綱之間勢必存在妥協之處,完全迴避或堅持歷史專業的空間極小,這點不能不察;讓外行人黑箱硬搞的課綱違調,它的可怕也在這裡。

本單元的最後,選了二篇討論特定用詞的文章。反課綱違調過程中,我們批評檢核小組外行的例證之一,是101課綱的「原住民」都被改為「原住民族」。2014年2月17日我在Facebook貼了〈課綱說:平埔族的歷史不用寫!〉,批評檢核小組以課綱用詞要符合「原住民族基本法」,將原住民改為原住民族,完全沒考慮到在早期臺灣史相當活躍的西拉雅族等並非法定原住民族,用意在於批評微調是亂調,不符歷史學專業,用法律消滅歷史而不自知。當時貼文一出,反應平平,2並未掀起波瀾或引發進一步的討論。

直至2015年的夏天,反違調課綱運動風起雲湧後,不少人注意到了這項問題。此時,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及原住民朋友從戰後原住民族運動的思考脈絡出發,主張課綱改用原住民族並無問題,並點名批評周婉窈及本人的意見導致社會污名化「原住民族」是消滅平埔族的用詞。2015年8月5日,周婉窈為此前往教育部前廣場,在原青陣論壇講話,繼而為文就歷史課綱概念使用的層次,剖析使用「原住民族」描述歷史可能產生的問題,並說明當代原住民和原住民族的用法。本書收錄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及周婉窈的回應,雙方討論因為相異的認識目的,尚難謂有交集,不過也讓更多國人瞭解「原住民」與「原住民族」在當代原運現身的脈絡及內涵,可說是2015年夏日反違調課綱運動的意外收穫。

囿於篇幅,本單元只從眾多反微調課綱運動論述挑出五篇,不免有遺珠之憾,拜網路發達之賜,讀者不難從網路尋得遺珠。2015年5月臺中一中蘋果樹公社的同學,藉百年校慶機會,用大聲公喊出對微調課綱的不滿,引發連鎖反應,掀起全國高校串連抗爭,但在此之前不少針對微調課綱內容的實證分析,特別是臺灣史與公民課綱,早在2014年時已經存在,反課綱微調運動能夠迅速獲得學生及社會的支持,課綱微調的內容分析與論述無疑扮演了支撐的角色。

一位社運界的朋友曾對我這麼說:沒子彈是打不了仗的。

徵引書目
《新新聞》,〈王曉波頌傾全力搶救中華民國〉,2014/02/18。
張茂桂,〈檢核課程修訂「合憲」的咒語〉,《自由時報》,2014/2/2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