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建構式新聞
滿額折

建構式新聞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95456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建構式新聞」主張媒體的功能不是解構、批判,也不是呈現負面與例外的事件,它應該為社會的問題尋找出路,為負面事件建立正面典範;它不是置身於苦難之外,而是對社會或個人的苦難給予扶持的力量。

「建構式新聞」釐清了媒體的角色不是中立,而是公正;不是旁觀,而是擴大公眾參與;不是不介入,而是以公共利益為前提進行報導,並提出維護公眾利益的觀點。
 

當代新聞學,是從科學主義中沿襲了中立;在政治鬥爭中沿襲了批判。但是,新聞不是科學,也不是政治鬥爭的工具。


新聞是表達一個時代的共同心聲,是社會溝通的場域。新聞不是政黨、財團與秀異分子的專利品,而是屬於全體公民,是公共意見充分表達與討論的平台,透過這個平台,我們為社會及個人找到真正的幸福與出路。


新聞作為公共輿論的理性論證場域,它應該提供各領域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但不是急著為他人定罪。


新聞不應該中立,而是應該公正。新聞不應該是冷漠,而是同理。只有同理心才能增進對事務的理解,只有充分理解問題,才能為問題找出路。


新聞不是批判,而是建言;新聞不是解構社會,而是協助建構一個更真善美的社會。這是建構式新聞的核心價值及實踐之道。

作者簡介

何日生博士

慈濟大學副教授,資深媒體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碩士;所主持、製作之《調查報告》、《大社會》等節目,多次榮獲台灣電視金鐘獎;《清水之愛-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世界骨髓移植紀錄片入選2014年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 International)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著有《一念間》、《慈濟實踐美學》、《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策劃編著《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等書。長年致力於慈濟基金會之人文工作。

多次代表慈濟前往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香港大學等進行專題講座;所撰之佛教利他思想、宗教NGO論文,分別收錄出版於英國牛津大學佛學期刊(The Journal of OCBS)、英國劍橋學術出版社(Cambridge Scholar Publishing)。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文
新聞的解構與建構

今年父親節接到一個「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何日生師兄突然來電囑央我為他大作《建構式新聞》寫序,而且幾天內就要交卷;回頭想,當醫師的我們必須隨時接受「急診」召喚,所謂的「新聞」不也都是「突發」事件嗎?誰教我自己延請他擔任慈大教授,就沒有推辭的立場。而我確也常擔心,傳播系的同學在完成媒體「教育」後,進入媒體「交易」的職場,是否會很快「變質」,從伸張「正義」的初發心,成為「爭議」的製造者?
何師兄早年因採訪醫學議題,與我相識於臺大醫院,感受到他的意氣風發。而後他受到證嚴上人的感召,全力投入慈濟人文志業,很感佩何師兄以具體行動落實上人「報真導正」,「傳大愛、播大善」的媒體理念。
誠如本書〈導論〉提起,當今新聞只有二種忠誠,一是奉承,二是批判。台灣媒體在不同的時代背景演化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品種。威權時代的媒體以「粉飾天下太平」為已任,扮演的是美容師、麻醉師與魔術師。民主開放後的媒體搖身一變,以「唯恐天下不亂」為職志,從事的是製造業、加工業、修理業。為了衝「收視率」、「閱報率」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現代不但政治控制媒體、挾持民意、操弄仇恨;商業也利用媒體、置入行銷,營造利基。
主流媒體根據現場採訪,理性邏輯及統計分析界定真相,但網路世界卻是一種具變化性,可操作性、感情性與信念性所建構的真相,兩種真相彼此競爭是為「後真相時代」。現代大量資訊透過電視與網路排山倒海,傾瀉而出,淹没在訊息的人們,根本無法反思價值,分辨真假。特別社群媒體與網路皆勇於評論批判,卻拙於事實驗證,形成觀點過多,事實不足。網民在「同溫層」裡相濡以沬,對異見者相煎太急,形成言論殺戮。而使用者自創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的網路科技也改變了主流媒體的新聞產製。依賴網路快速取得資訊,使工作節奏加速,新聞內容問題導向。但網路素材不一定會增加新聞內容的多元性,反而會衍生新聞專業與倫理的爭議性。
媒體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也是公認行政、立法、司法三個政治權力以外的「第四權」,它不但是企業體,更是一個力量無遠弗屆,無堅不摧的社會公器,必須負起高標準的社責任與媒體倫理。媒體傳播訊息、報導事實、分析時事、臧否人物、監督政治、捍衛價值、安定人心,催生文化、關懷弱勢、導正風俗,有許多社會功能與終極責任。媒體工作者必須要有高度自律、自制、自我提升的能力及維護社會正義的道德勇氣,要能抗拒誘惑、客觀中立、獨立自主。要成為媒體人,必先是知識人、文化人、有能力「解構」新聞,瞭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才能在發掘問題同時尋求解決之道,為「建構」一個更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很高興何師兄「十年磨一書」,完成這本兼具「理論」與「理念」,「同理」與「達理」的媒體著作,期待能有助於終結臺灣媒體的混沌(chaos)狀態,早日看到希望的曙光。
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

目次

上篇:為什麼需要建構式新聞

第一章 新聞自由的再思索
第二章 新聞自由及其限制
第三章 主觀報導與客觀報導
第四章 例外新聞與社會實相
第五章 負面新聞及其影響
第六章 邁向建構式新聞

下篇:建構式新聞的運用

第七章 社會文化性言論的規範
第八章 公眾人物新聞權與公民言論權
第九章 新聞與政治權力
第十章 商業環境與新聞自由
第十一章 媒體財源與新聞自由
第十二章 公平報導原則
第十三章 司法人權與新聞自由
第十四章 結構性言論之規範
第十五章 新媒體與公民新聞參與
第十六章 建構式新聞與大愛電視的傳播理念

附錄一 大愛電視台的定位與使命
附錄二 公共電視台專訪本書作者--談慈濟大愛臺十年耕耘建構式新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45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