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佬文青律師
滿額折

佬文青律師

定  價:NT$ 440 元
優惠價:7934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有人找他寫「法律工具書」,他婉拒:「社會太多生財工具了。」
有人找他寫「奇案」,他說:「香港已經太多奇怪事情」。

上一次寫書,是很多年前的事情;李偉民律師今次復出,是抱着一份熱情,希望在上班下班、吃喝玩樂以外,大家能夠通過他的文字:思考人生、認識文化、關心社會。

《佬文青律師》的文章,是李偉民這位上班理性、創作感性的「佬文青」的心路,寫盡文化藝術、訴盡人生世情,他幽默呈現你我他身邊的小人物大主角。除了閱讀愉快,吸收新東西外,讀者還可以神交到一位有深度、態度和角度的朋友。

作者簡介

李偉民,資深律師、電視台編劇、電台主持人、話劇出品人、報紙雜誌網站作者,作品有《活得更風騷》、《共罪命鳥》、《毗陀羅咒》及《被告香豌豆》等。

小時候,我姐姐叫我「細佬」,她年紀小,説不清楚,叫了我「佬」。「細佬」是弟弟,「佬」是中年男人。數十年後,我真的變了「佬」,也當個「文青」,當然靠的是律師為生,三者加起來,便是「佬文青律師」。

 

我姐姐十歲便走了,沒有一張照片被留下,生命離開容易,走過來卻不簡單。當我回個頭來,看到很多東西,百感交集。雜,便成了「雜文」,也成了今天的雜文集。

 

這本書,以「佬」為名,送給我走了的家人,也送給香港走藝術創意的人,我們要多給他們機會,香港的未來才有希望。

 

李偉民

二○一七

目次

第一章 人生

律師和文化人 003

唏噓 005

退休 009

曾經擁有 013

追趕生活 015

外號 017

人生有憾 019

妒青春 021

有錢人 023

心魔 025

活得不快樂 027

自知自強自信 029

愛要用心 031

失落 033

抉擇 035

活着 037

失敗 039

愛情色相 043

快樂真假 045

我行我素 049

黑白的世界 053

怕人 055

失意時 059

老伴恩愛 061

生死 063

我是誰 065

愛很難 067

 

第二章 文化藝術

畫壇遊戲 071

藝術經濟 073

香港藝術「蛙托邦主」-郭孟浩 077

香港文化瑰寶《帝女花》 081

香港樂壇吉祥物-徐小鳳 085

我和張艾嘉及她的《念念》 089

音樂偉人顧嘉惲 093

《我的少女時代》和香港純真的消逝 099

香港巨星的消失 103

優秀演員的先決條件 107

IP娛樂事業 111

香港歌后好苦命? 115

 

第三章 社會

安定 121

香港宅男「密」語 123

「裝胸」社會 127

「師奶」「老粗」對「土豪」「大媽」 131

大學生 135

空間 139

創意 143

港文 147

學英文 149

上游 151

方向感 153

樹癡 155

免費的幸福 157

與缺陷同眠 159

莫負青春 161

數十年來交友血淚史 165

從網文到跨技和自媒 169

政治遊戲 175

創新和創意 179

社會的真心假意 183

香港的政治困局 187

所謂「正常」 191

身份象徵 195

銅鑼灣的芝士撻 199

 

第四章 往事

母親那年 203

李家園百貨與父親 207

如果劉德華唸香港大學的法律學院 211

香港街巿 217

作家 223

戲院 227

當雜誌快成為集體回憶 231

香港的「經濟大佬」史 235

香港歌壇走過的日子 243

「爬格仔」三寶:走珠筆、龍井茶、蛋糕 249

香港人的驕傲-冰室、餐室、茶餐廳文化 253

 

第五章 異地

異地 261

關島 265

台中的小確幸 267

冬日陽光 271

台北秋葉原內的三創生活園區 273

最美麗城市-青島一日遊遍十三點 277

三藩市的三大懐舊名勝 283

我的東京秘密:神樂坂 289

 

第六章 法律

法治 295

香港律師的質素 299

中港足球大戰和一國兩制 305

Uber事件:時代巨人和法律勇士的拳賽 309

香港大學事件:「洩密權」和「私密權」對立 315

新版權條例的法律通識 319

黃宗澤案-我為演藝界的小小法律貢獻 329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人生

 

退休

退休便是返下前半生的火線,好好使用下半生的日子。北歐有個調查,發現大部份人死前,最大的感覺便是「後悔」,那麼,退下火線的二三十年應該如何生活,才不會後悔呢?來,我做個掮客。

音樂大師顧嘉煇説:隨意是音符,而生活便是樂曲。退休生活要隨意,他每天起床,上上網,聽聽音樂,開開心心,又一天。

文學巨擘金庸現在的生活是:既不請人吃飯,也不給人請吃飯。

娛樂圈前輩梁李少霞説:我退了十多年,每天盡情玩樂,享受人生,但是,發覺人的生命有限,除了開心生活,餘下生命的意義更重要,故此,她決定不只玩樂,要重新找點有意義事情去拼鬥。

電視前輩馮美基説:退休後,最好把興趣變成工作。她數十年都在電視台度過,退休後,她烹調各種創意美食,更成為香港著名的廚藝家。

民政事務局前常任秘書楊立門退休後,他要追尋少年時的夢想,做一位歌手,他説:不趁生命旅程最後的數十年追尋夢想,才是真正浪費生命。

我的投資老師説:「『退休』不是退休,是『退增』,英文不是retirement,是『inrestment』」,意思是退休後,要不斷增值,感覺自己天天進步,增長的是智慧財富,不是金錢。

有一位美國作家,她是律師,叫Gretchen Rubin,她寫了一本書叫The Happiness Project,她列舉出十數種可以快樂地退休的理論,但是,我覺得退休也要這樣複雜,太吃不消!

孔子曰:「樂天知命故不憂」,年紀大了,便會知命,可是,我有點懷疑,我們今天不知明天事,何來知命呢?

我有幸和樂壇天后梅艷芳生前一起做籌款工作,她説:「我是一個好enjoy工作的人,我知道我病,我很快會走,但是,我只是怕不夠時間去完成想做妥的工作。」在她的字典裏,是沒有退休這兩個字,因此對她來説,是永遠不退不休。

我自己比較相信「退而不休」,英文叫2nd Adulthood「第二期青春」,或Chapter Two「人生第二章」,故此下半生如有工作,要符合我的四大要求:第一,不要付出太多精力,因為年紀大,機器壞;第二,就算做些生意,也不要太犯本的,錢要留來養老;第三,工作要開心的,不要每天要面對那些煩人煩事;第四,要有意義的,因為我相信死前為社會做點事情,不管大小,是每個人的義務。

朋友聽到我的四大要求,笑到馬翻人仰,跌落枱底,我橫眉冷對:「如不發生,便認命,哼,反正畫了餅已充飢。」

陶淵明説:「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退下火線,舒服地採菊固然重要,但是要見到南山才是精華所在,所謂:「山中方一日,世間已千年」,退,便是讓你有心情有時間走進一個精彩神秘的南山。

國學泰斗錢穆説過:生存在世上,形體是無法自由的。故此,我深信退休後,時間上的自由未必最重要,反而心境上的自由最可貴,做人,如名作家倪匡所説:年長了,喜歡的事情不可能做到,但是總可以向不喜歡的説不,這種自由,是我們精神上的最大解脱。

每個人的心中,未必有一座斷背山,但是總會有一座冷暖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南山。

最近流行一個名詞叫upcycling,即「升級再造」,人退了,不是廢物,而是升級再造,改良自己生命,創造「升級版」,踏上超然的人生階梯。

 

快樂真假

人類只會追求快樂,不會追求痛苦,在一些文學作品裏,故事主人翁卻窮一生追求痛苦,對他們來説,痛苦就是快樂。

快樂是甚麼?

身邊朋友有兩類反應:實惠派和理想派。實惠派説:「開開心心、健健康康、有工開、有得玩、有得吃,晚上香甜一覺到天光!」對這些人來説平安便是福。理想派説:「做人如果沒有理想,和鹹魚有甚麼分別?故此,不怕風不怕浪,只怕回望過去,沒有好好活一趟,過些充滿意義的曰子!」這些人追求一個夢,管它是名、是利、是我為人人,摸不到自己的極限便是遺憾。

藝術家畢加索(Pablo Picasso)的「立體主義」(Cubism)是我的心頭好。凡事,那有單角度?蒼蠅的眼睛看來是簡單的平面,其實牠由四千隻小眼所組成,故此,快樂的人生,可以從千千萬萬個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今天快樂,但是明天你依舊快樂嗎?後天呢?今生的快樂,會否是你前世的不快樂換來的?如果這樣,你今生快樂過後,來世便會不快樂?你快樂,那麼你的家人快樂嗎?如果他們不快樂,為甚麼你會快樂呢?假設你上午的快樂指數是八十,晚上的快樂指數是七十,我可以説你晚上不快樂嗎?你尋找快樂,來壓抑內心的不快樂,那麼你算得上快樂嗎?

快樂的標準,應該是100%,就算99.999%,也稱不上快樂?那些口裏稱自己快樂的人,恐怕是對自己不夠客觀吧,又或許不敢面對自己,更甚的是不敢面對別人。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説:「人生如同擺鐘,一會兒擺到左邊是沉悶,一會兒擺到右邊是痛苦。」誰敢説自己擁有快樂人生?

你們有沒有遇過一些人是這樣的:一天到晚都笑(電台節目主持人最多這一類),不好笑的也笑,開心得要敲打枱面,無故地熱烈拍手掌,對人説話永遠是消毒過的甜言蜜語如「我好開心呀」、「你好幸福呀」、「大家都好快樂呀」(西方社會最盛產這些塑膠人)。假到吃不消。

我不會説自己活得平安,或説自己活得有意義,因此,我從不會説:「我是快樂的。」要説出「快樂」兩個字,比起説「我愛你」更難吧。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某人認為吃到雪糕便是快樂,他急不及待花了四塊錢買了杯雪糕,他走到神的面前,自信地説找到了快樂,神説:「我看不到雪糕,也看不到快樂,你手裏的依然是四塊錢。」絕對快樂是否存在,恐怕它是生理反應,腎上腺素上升。

有名人接受訪問,説自己非常幸福,有好家庭、好事業、好健康,並且高興有機會為社會貢獻,一生人充滿快樂云。

誰相信?

名人要臉,當然好話盡説,難道把毒瘡抓破,公諸同好嗎?

也許名人是大笨蛋,自我感覺特別良好,明明是滿身痘痘,卻摸到蛋滑皮膚。

鮮頌寡言。如果閣下自覺快樂,請把快樂好好收藏,無須高談闊論。

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吃喝拉睡,已花了十個小時,餘下的十多小時,有太多事情要辦,上班、開會、見朋友、照顧家庭、運動、去銀行、買菜、看醫生、上課、閱讀、洗牙、上網……如果每件事情要做好,恐怕一天三十六小時還不成,能夠在有限的人生,和有限的幸運,而可以把無限的事情辦好,請問世間有多少人?

糖的背面是鹽;白的背面是黑;笑的背面是哭,你的背面絕對不是你自己,在死亡後,上帝要審判真實的你,説自己快樂的人通通現形,人人有本難唸的經,原來那面快樂的鏡子,是從來不存在的。

故此,人生叫你喟然長嘆,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也不用太灰,苦中便要作樂,對於那些接受訪問時滿嘴快樂幸福的名人,就讓他們美滿,我們樂意做一片苦瓜乾。

只有趕走假的快樂,我們才知道甚麼是真的不快樂;只有面對真的不快樂,我們才捉住真的快樂。

 

第二章 文化藝術

 

《我的少女時代》和香港純真的消逝

剛剛看完近期成為焦點的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是自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來,最出色的台灣青春愛情片,這部電影是劉德華投資,在台灣已破四億台幣票房,在香港和大陸也大賣。電影的金句:「我後悔沒有對討厭的人更壞,對喜歡的人更好。」可以流傳。台灣的年輕偶像源源不絕,香港的偶像卻後勁不繼,為甚麼?因為在香港,「純真」是消逝的名詞,你看看我們的港男都是「眉精眼企」;港女都是「蔑嘴蔑舌」的,充滿江湖味,如何演活這些青春愛情片的純真男女主角呀?

和港產誠意電影《打擂台》、《死開啲啦》獲獎監製林家棟談起這情況,他説:「香港年輕人從小已開始計算,沒有這種情懷。」我笑:「香港年輕人的父母已經投機,子女當然都是投機,年紀少少,已計算入名校、認識有錢同學、找份『筍工』、炒股票、去party、買靚衫、換新手機、買車、買樓、旅行……」家棟説:「今天的年輕人做甚麼事都問金錢回報,如果沒有回報,或回報欠佳,便索性不做。」我搖頭:「教育愈好,物質愈好,香港人的水準反而愈往下降。」他感慨:「大家都無夢,只在乎現實。」我説:「我最怕聽到的兩個字便是『權益』,甚麼都問我的權利在哪裏?我的益處在哪裏?所有爭執,一定是別人的錯!與我無關!」家棟説:「對於已享受權益的香港人,一切是『老奉』的。」我説:「對!人人欠我,我不會欠人!」他道:「得不到想要的,只好『發爛渣』。」我笑:「人人負我,我便負人人,如果我們不喊打喊殺,誰會屈服,給我們『權益』呢?」

回憶總是美的,小時候,香港的社會風氣單純,大家不會埋怨別人、埋怨政府、埋怨地球。當時'有一句常常掛在口邊的自嘲笑話:「只怪我不好,我抵死,我無用,我對不起你,請讓我自摑三巴!」

在今天,這笑話應該改為:「是你不好,你抵死,你無用,你對不起我,你快給我掌你三巴!」

台灣的青春校園愛情片都是環繞着純純真真、傻傻笨笨的英俊男神和俏麗女神(他們身邊的好友往往是又笨又胖又醜,或奇形怪狀的),他們愛唸書、充滿人生理想、騎單車、敬畏老師、緊張父母、沒有亂花錢、不吸毒、不加入黑社會,但會揍人打架、想升讀好的大學,而他們的愛情結局通常只有三個:結合(包括重逢)、分手(自願分手或升學外國)、死亡(通常不會是情殺那般恐怖,最好是交通意外或病死,相對淒美)。看這些電影的時候,像吃棒棒糖,又像聽催眠曲,觀眾很快便墮入電影的動人情節,回到純真的歲月。轉眼間,兩小時便過去,可是散場後,理性冷靜地想想:「噢,受騙了,又是用那些俊男美女不吃人間煙火的橋段來牽引我的真性情!」原來我也是不折不扣的港男,怕吃虧。

清醒下來,把台灣愛情片的糖衣鴉片擱在一旁,我問林家棟:「來,你下一部電影應該玩離經叛道,拍一部21世紀香港的現代愛情故事,但是請給年輕人『有夢』,男主角是純情男,不工於心計,女主角是超級玉女,賢良嫻淑、不現實、不貪錢、不物質、不愛吃喝玩樂。他們出眾但謙虚,尊敬老師、孝順父母、關心社會、愛看書、愛思考、默默努力工作、不怨天罵人、禮義廉恥、勤儉忠信,內容是現代的,但感覺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的『邵氏出品』純真愛情巨片般動人,如《不了情》、《明日之歌》、《何日君再來》、《船》、《雲泥》、《愛情的代價》、《珊珊》……」林家楝昏倒:「哈,如是這樣,第一,找不到演員;第二,寫不出劇本;第三,沒有投資者;最後,沒有觀眾……」我頑固地嘆氣:「沒有heart和soul,便沒有『人』,當我們只是『動物』,香港便再不是一個『家』,只是一個如『動物莊園』的城市!」

 

第三章 社會

 

香港宅男「密」語

調查説:美國宅男喜歡反轉傳統政治的壞蛋,雖然他們滿嘴歪理,但是「臭嘴」話極型,宅男看到極樂,如OL在辦公室偷吃話梅一樣,愛死。

香港出了個「熱賣」宅男歌手「坤哥」(吳業坤),別説他平凡,他的樣子便是眾宅男的反射。坤哥可以做歌星,宅男們驕傲。

台灣也爆了一位宅男歌手叫謝震廷,樣子比「坤哥」更宅,台灣環島演出,門票售罄。

朋友看到Columbia牌子的衣服款式,問:「誰會穿?」我答:「Columbia才是宅男的佳品呢!」

有人説「宅男」這詞來自日本的「御宅族」(Otaku)一詞,但是懂日文的人説「宅族」是指對次文化熱愛的人,如「鐵道宅」、「軍事宅」等等。故此,「宅男」一詞應該是來自台灣,大概2005年吧,是指一些喜歡躲在家不出門的男人,英文多叫宅男做「homebody」或「indoorsy」,宅男中嚴重的叫「隱蔽」。

做宅男真好,只要有一份工,穩定的、夠餬口的、沒有人介意的,隱蔽在某大廈的某角,低調地工作,下了班,家人不重要,女朋友也不重要,躲回家,只要自己快樂、手機快樂、電腦快樂,大家都快樂,單手上網,更快樂。

朋友只限於網上往來,私會免問,因為摸頭裝身搭地鐵,宅男要花冤枉錢;網上往來,沒有人在乎長相,更不在乎身材是否「巧克力」或「人魚線」,衣服有味道,誰嗅得到?在街上,平凡是我們的保護色,鮮肉身材留給AV男吧,噢,我的宅男眼鏡和「龍友長炮」呢?

網上新聞説:各大公司努力發展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將來會有VR電影、VR電子遊戲、VR足球賽、VR風景。回到家,只要戴上VR頭套,眼睛包起來,看不到外面的真實世界,媽媽推門送飯入房,自己也不察覺,沒有半句多餘話要交代,多爽。

宅男們的哲學:總要有些人天生平凡和孤獨的,我們只是某年某月某天地球上的一隻小蟻蟻,生命有不平凡的意義?吹水啦,宅男死了也沒有人會耿耿於懷,外人只會淡淡地説:「他還沒關電腦呢。」

宅男只愛和自己相處,不希罕和別人相處;別人是否了解自己並不重要,因為不在乎,網上太多新朋友,為甚麼要了解別人,別人好與壞,和我無關,而且朋友太熟,會開口借錢。

有人罵宅男有自閉症,這些大叔大嬸根本不懂醫學,自閉症是指溝通缺陷、社交障礙的症候,我們宅男卻是自傲地不想和閒雜人等溝通:宅男是態度,自閉是隱病。

宅男又分「香港宅」和「外國宅」,香港宅尤其高人一等;外國宅許多是被迫,因為從家裏出城,起碼花個多小時,而火車又深夜停駛。在東京,可憐的宅男常常要在公園、街上流連或在三溫暖睡一個晚上,才有早上火車回家。故此,宅男被迫躲在家「宅」一番,但是香港地小人多,本身就是個大商場,飲食消費通宵達旦,香港宅為何不「落街玩」?因為我們情操高尚,可以抗拒「玩」的引誘,大隱隱於市,這是香港宅男過人之處。

宅男又分「老宅」和「嫩宅」,老宅尤其高人一班。嫩宅許多因為怕人,所以宅,我們這些「五十後」的老宅卻是超世的,因為我們年輕時已和大大小小的牛鬼蛇神交手千萬次。夠了,累了,「阿叔唔玩」,老宅回家開開心心宅一番,心境如李白的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白天,我是在外面打滾的「大花臉」,晚上回到家,一粒塵掉在地上,我也聽到,家是完完全全屬於我的世界,「宅」的意思本來就是「家」,家便是我的世界,我不喜歡別人找我,我對着心愛的手機,而且,孤單的生活才是完整……

愛自己,不刻意愛別人,因為人和人是命中注定,有緣的,無論雨打風吹,總是朋友,無緣的,拉拉扯扯,也不會走在一起,何必苦苦相牽。故此,不要對人熱情,也不要被人熱情,朋友如食物,多吃會拉肚子。

故宅男們喝彩:「美麗宅男新世界,大家快來參與!」痛苦的責任「外判」別人,自私的快樂留給我們自己。「宅處」是因為人和人過去交往過熱,現在終於有了停盤的「熔斷」機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無庫存之港版書籍,將需向海外調貨,平均作業時間約3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縮短等待時間,建議您將港書與一般繁體書籍分開下單,以獲得最快的取貨速度。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48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