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史達林格勒之役:二戰的轉捩點
滿額折

史達林格勒之役:二戰的轉捩點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西元一九四一年,德軍啟動「巴巴羅沙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或譯紅鬍子行動),入侵蘇聯,蘇聯軍隊很快就招架不住,而且瀕臨崩潰的邊緣。

本書詳述德蘇戰爭始末,以及最關鍵的「史達林格勒之役」,此役扭轉了二戰的局面,重創德軍戰力,最終迫使德國戰敗投降。

目次

第一章 德國的侵略
第二章 向高加索挺進
第三章 史達林格勒之役展開
第四章 城鎮戰
第五章 最後的努力
第六章 蘇聯大反攻
第七章 結局

 

書摘/試閱

第三章 史達林格勒之役展開

德國人原先認為,進攻史達林格勒只不過是簡單的占領行動,但紅軍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展開極其頑強的抵抗。這場戰役亦因此演變成慘烈的消耗戰,並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史達林格勒發源自西元十六世紀窩瓦河畔的一座堡壘兼貿易站,最早稱作察里津(Tsaritsyn),韃靼語(Tartar)的意思為「窩瓦河之城」。一九二○年代至一九三○年代期間,七千多名共產黨青年團(Komsomol)的成員前往該城建設。他們打造了許多現代化的公寓、商店、學校、醫院、火車站和工廠,包括龐大的史達林格勒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Stalingradsky Tractor Factory named after Dzerzhinsky, STZ),是烏拉山西側最重要的履帶式農用牽引機製造廠之一,戰爭爆發後則成為T-34型戰車的生產中心。
為了紀念史達林對大革命及蘇俄內戰的貢獻,尤其他在察里津之役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這座幾乎完全重建的城市,於一九二五年更名為史達林格勒,俄文的意思就是「史達林之城」。城裡的五十萬居民大部分都是青年,他們從小即接受共產主義的教育,但也嚮往西方的愜意生活。年輕的男性在美國建築師與工程師的指導下,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現代化高樓大廈和工廠複合設施;年輕的女性穿著工作服到工廠工作,可是亦經常去美髮廳或修指甲廳;情侶們跳著流行的波士頓舞(Boston);還有載著汽水的卡車於大街小巷內穿梭。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人們萬萬想不到那裡後來會變成恐怖的煉獄。
史達林格勒橫臥在窩瓦河拐彎處的西岸,綿延二十五哩(四十.二公里),但縱深僅五哩(八公里)。它主要分為兩區,北區有勞工的公寓大樓及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障礙兵工廠(Barrikady Ordnance Factory)與紅色十月鋼鐵廠(Red October Steel Factory),每一座工廠皆附設各式各樣的商店、公園、職業學校和宿舍;南區則是繁華的鬧區,有第1與第2火車站及「百貨公司」(Univermag)、高爾基劇院(Gorky Theatre)、大穀倉(Grain Elevator)和德國人稱作「紅場」(Red Square)的「陣亡戰士廣場」(Square of the Fallen Fighters)。
另外,兩區的分界處有一座高約三百三十五呎(一百零二.一公尺)的丘陵,即馬瑪耶夫塚(Mamayev Kurgan),是中古世紀金帳汗國的一名將軍之墓。戰前,那裡是情侶常去的風景區。由於馬瑪耶夫塚頂部可以俯瞰整座城市,乃兵家必爭之地,紅軍的地圖上標示為第103號丘陵。
至於瓦窩河,它證明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而且幾條支流長久對大草原土壤的侵蝕作用,形成了沙岩及小峽谷,蘇聯人稱作「巴爾卡」(balka)。其中,南區的女皇河(Tsaritsa)與克魯托伊河(Krutoy)極具戰術價值,紅軍能夠利用渡輪,迅速將補給或增援運到前線。窩瓦河的彼岸還有一塊新開發地,又稱「紅色郊區」(Krasnaya Sloboda),史達林格勒之役期間,是紅軍的後勤暨支援中心。
一九四二年七月下旬以來,隨著德軍的意圖愈加明顯,蘇聯最高司令部遂趕緊調派大批的部隊,守衛史達林格勒。大後方的增援士兵會先搭乘火車至鐵路運輸終點站,配備防空砲的裝甲列車則予以護航。接著,他們乘坐卡車或徒步前往紅色郊區左岸,再趁夜色的掩護,搭乘渡輪到第1火車站附近的渡口。
葉爾門科接掌兵符安德烈.葉爾門科上將於八月四日早晨抵達史達林格勒,他的政治委員派了一輛專車去機場迎接。這名政委就是後來的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兼實際領袖,尼基塔.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
當時,赫魯雪夫負責監督史達林格勒防區的政治活動,及管理部隊的教育、宣傳、士氣和福利等問題;此外,他還要確保葉爾門科「在政治上不會出差錯」。
葉爾門科一抵達史達林格勒,就片刻不得閒。他只有短短四天組建東南方面軍,並安排城內與周邊陣地的防務,同時對抗來勢洶洶的霍斯第4裝甲軍團。葉爾門科的資源嚴重不足,像是第51軍團在該城附近只有相當於一個師的兵力而已,其他的單位(兵力不超過兩個師)則和崔可夫守在南方的阿克塞河(Alksay River)防線,因距離太遠,無法提供任何協助。
到了八月十日的時候,德軍已經非常逼近史達林格勒,使得東南方面軍與史達林格勒方面軍難以協調作戰,尤其是十分有限的增援該分配給誰,經常發生困擾。由於果爾多夫在頓河的行動中指揮不力,蘇聯最高司令部乃於八月十三日指示,葉爾門科擔任史達林格勒方面軍與東南方面軍的總司令,而果爾多夫和前布里昂斯克方面軍的指揮官,菲力帕.果里可夫(Filipp I. Golikov)則擔任他的副司令。如此一來,葉爾門科就成為史達林格勒防區的最高指揮官,他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面對最嚴峻的挑戰。
黑色星期天希特勒對第6軍團的進度緩慢感到十分惱怒,要求最晚在八月二十五日前占領史達林格勒,而時間正一天天逼近。因此,保盧斯不得不於八月十九日下令攻城,行動預計在二十三日四點三十分展開。第6軍團將於第4航空軍團(Luftflotte)的支援下,大舉跨越頓河,再長驅直入攻向史達林格勒。第14裝甲軍會以漢斯.胡比(Hans Hube)中將的第16裝甲師為先鋒,從頓河東岸的橋頭堡,維特亞齊(Vertyach)出發,拿下該城的北部郊區,尤其是里諾克(Rynok);一旦封鎖北翼,華爾特.塞德里茲─庫爾茲巴赫(Walther Seydlitz-Kurzbach)的第51軍(Army Corps)就從中部的卡拉齊進擊,切斷第62軍團與第64軍團的聯繫。另外,第4裝甲軍團也將由南翼進行夾攻。
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天清晨,在女皇河的地下碉堡裡,葉爾門科一醒來即接獲第6軍團發動大規模突襲的惡耗。雖然第4戰車軍團部署於史達林格勒北部郊區附近,但他們在頓河之役中已損失所有的戰車,只剩下步兵,根本抵擋不了德國裝甲部隊的攻勢。葉爾門科立刻指示後備單位,包括內政人民委員會(NKVD)第10步槍師備戰。
八點的時候,葉爾門科聽取第62軍團的戰情簡報。顯然地,德軍此次行動的目標,就是攻占史達林格勒。蘇聯的飛行員還報告,小羅索施卡村(Malaya Rossoshka)一帶正爆發激戰,地面一片火海,兩個縱隊的戰車正高速衝向史達林格勒,各縱隊皆有一百輛戰車,後面跟著成群的摩托化步兵,前面則有大批的戰機予以密接支援。
葉爾門科下令所有的戰鬥機緊急升空應戰,輕型轟炸機與攻擊機則襲擾敵方戰車和摩托化步兵。
此時,赫魯雪夫打電話來:
「有什麼消息?」
「消息不太樂觀。」
「我馬上到總部。」
早餐送來了,但葉爾門科沒有時間享用。德國戰車正步步逼近防空砲陣地,無線電操作員從耳機中,都聽得到履帶鏘鏘作響的聲音。葉爾門科下令手邊僅存的兩個戰車軍(Tank Corps)投入作戰,盡全力阻擋敵人。不過,這無異是以卵擊石,他們總共只有五十輛T-70輕型戰車,對手則配備火力和防護力出色的三號與四號中型戰車。
儘管如此,內政人民委員會第10步槍師及兩個戰車軍的士兵,趕緊在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附近挖掘戰壕,並善加利用廢墟作為掩護。由於德國的裝甲戰鬥車輛難以越過四處都是瓦礫堆、大彈坑和倒塌建築的街道,蘇聯人不見得沒有優勢。另外,到了十一點,赫魯雪夫亦動員史達林格勒的共產黨員,協助建造防禦工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