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改變時代的日本人:夾處在大國權力遊戲的中心,小國該如何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命運?
滿額折

改變時代的日本人:夾處在大國權力遊戲的中心,小國該如何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命運?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自由時報》高人氣專欄結集出書!


只有人的意志,才能夠改變時代!
他們努力實踐自己的志業,改造了國家的命運,
也帶領日本脫胎換骨,走向現代化之路!


多數人是因為活著時的作為被記憶,他卻因為被暗殺而名留青史?
他聰慧、雄辯,宛如家康再世,卻意外成為最後的將軍?
他僅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就成功阻止了江戶城的毀滅?
他一手促成薩長同盟,他的死也成就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大時代中的女人,有時意志力比男人更強上千百倍?
他獨裁、專斷,卻是完成制定帝國憲法的第一功臣?

德川幕府造就了三百年的太平盛世,卻因為黑船來襲,讓日本瞬間陷入了不安與動盪的局面。在「尊王攘夷」的大旗下,天皇重返權力中心,但日本能夠安然渡過危機,靠的卻是一群識見非凡的人物:啟蒙思想的吉田松陰、看清時勢的德川慶喜、創建海軍的勝海舟、風雲男兒坂本龍馬,還有在大奧力挽政局的天璋院篤姬,以及激勵全民向學的大教育家福澤諭吉……而也因為他們對於理想的投入與追尋,才得以扭轉自己的國家被列強鯨吞蠶食的命運。
每個時代中,最重要的永遠都是「人」,唯有人的意志,才能夠推動時代大步前進。本書即透過三十四位幕末維新的關鍵人物,深入剖析日本如何在內憂外患下,發憤圖強、力爭上游,最終躋身一流強國,並引領我們一起思考,和日本一樣夾處在大國之間的臺灣,該怎麼做才能在險境中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作者簡介

李拓梓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是一位全職的政治工作者、業餘的專欄作家。工作之外的時間,幾乎都用在旅行與讀書。相信旅行的時候做一點淺薄的歷史功課,可以增添路程當中的趣味。因此希望能透過寫作,將所見所聞分享給也同樣這麼相信的人。

名人/編輯推薦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日本文化名家】茂呂美耶、【「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涂豐恩、【《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駐日大使】謝長廷 一致盛讚!●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本書以人物為中心,歷史情境在人物的紛紛出場中浮現,這是一個生動又吸引人的敘事方式。你可以將此書當作繼續鑽研日本歷史的開端;你也可以將此書當作閒暇之餘增廣見聞的床頭書;或者你就將此書當作休閒娛樂的泉源亦可。不論如何,這本書是一個可看性很高的作品。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

現在的歷史,就是過去的政治;而今天的政治,將是未來的歷史。和日本一樣是個東洋小國,和日本一樣得面對不友善而國力龐大的帝國。因為拓梓的著作,讓臺灣人看幕末終於不再只是一群劍客在京都互砍,或是來自鹿兒島的將軍蘿莉老婆,和拿著火繩槍跑來跑去的與本人落差極大的女士兵而已了。我們終於可以看到有血有淚、有深度有內涵,而且對臺灣有啟示意義的深度幕末解說了。
――《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

【推薦序】
看看別人,別忘了也看看自己
臺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

我相信臺灣人最喜歡閱讀的日本歷史,大概是日本戰國時期以及幕末至明治維新這段時期。之所以引人入勝,一方面是情節錯綜複雜、高潮迭起;另一方面是,在其中似乎也看到了現在自己所處的時代,好像科技無論多麼進步,人類總是面對著似曾相識的歷史情境,總是面對著一再重複的命運循環。
幕末時期,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幕府的開國主張是進步的,「尊王攘夷」的保皇黨是反動的。但是,在「民族主義」的「民粹」大旗下,進步的幕府被推翻了,大政奉還讓日本天皇回到了政治舞臺中央。
有趣的是,民粹的潮流並沒因天皇復位而一發不可收拾,將日本拖入歷史的廢墟中。出身「尊王攘夷」的大久保利通在取得大權之後,為了推行維新,終至與情同手足的保皇黨領袖西鄉隆盛及眾兄弟們兵戎相見,最後雖也遭暗殺而亡,但保皇黨在他的打擊下灰飛煙滅,終使明治維新得以推行下去。而天皇因尊王攘夷的反動思潮得以復位,卻勇於反叛自己的權力基礎,終將日本推上現代先進國家之列。
無獨有偶的,如果我們把視野拉到愛爾蘭獨立之初的抗英運動,兄弟鬩牆終至流血收場,此種歷史情境何嘗不是一再上演。
這大概就是歷史迷人又惱人的地方吧!
拓梓這本書,以人物為中心,歷史情境是在人物的紛紛出場中浮現出來的。這是一個較生動又較易吸引人的敘述故事的方式。你可以將此書當作繼續鑽研日本歷史的開端;你也可以將此書當作閒暇之餘增廣見聞的床頭書;或者你就將此書當作休閒娛樂的泉源亦可。不論如何,這本書是一個可看性很高的作品。

【推薦序】
大河的底流
《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


對臺灣而言,應該很少有像日本這樣一個關係密切又讓許多人充滿憧憬的國家。日本對臺灣的影響不只是汽車、電器、藥粧等物質輸入,而更多來自文學、影像甚至娛樂等現代人稱為「軟實力」的文化能量。不管是對世界或是對臺灣,這種文化能量的蓬勃發展,讓這個一億兩千多萬人口的東洋島國成為公認的一等強國。
「一個極為弱小的國家,即將迎接她的開化期。」
這是司馬遼太郎著作《坂上之雲》的經典開頭。如果明治時代是日本從一個僅具現代國家雛形的小國發展到日後規模的「開化期」,那麼從江戶到明治的過渡期「幕末」,就是這個一等強國誕生的關鍵時代了。幕末時代一直是日本文學、戲劇,甚至遊戲等喜好的題材,臺灣人耳熟能詳的《篤姬》、《龍馬傳》,甚至漫畫《神劍闖江湖》都是直接間接取材於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
幕末同時也是個希望和絕望、樂天主義與動盪不安並存的狂熱時代。
持續兩百六十五年,號稱開創「三百年太平」的江戶幕府所經營出來的和平時期,絕對是種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也正因為這種長年和平而讓幕府這個以將軍為最高領袖的統治機構出現了制度疲勞,在黑船的砲擊聲下毫無抵抗能力地與美國簽下了開國通商合約。這種讓知識階層看來喪權辱國的行為,引爆了當時有志之士們對於當權者,也就是幕府的怒火,於是德川將軍家原本牢不可破的統治架構,一夕之間開始受到劇烈的挑戰。
建國以來連蒙古襲來都安然克服的「金甌無欠」傳統即將被列國侵略打破。對七百年來架空天皇家而掌握國政的武家政權憤怒而燃起的「尊王攘夷」風潮。因為太平飯吃久了而開始天然呆的幕府重臣們。甚至是三百年前關原之戰後造成的地方歷史遺恨。複雜多樣的因素攪拌在一起發酵,幾乎快引爆了日本這個內憂外患的壓力鍋。
如果就結論而言,日本安然渡過了這個危機,靠的是一群不簡單的人物。而這群人就是《改變時代的日本人》這本書的主角們。不管是明治末期才突然爆紅,然後就一直都是時代劇和小說漫畫主角熱門人選的坂本龍馬,還是上野公園裏牽著小狗、有點肥宅風格的西南壯士西鄉隆盛,或是做為政治家極為優秀、但是當朋友或是同僚極為讓人討厭,一生最耀眼的時候是被志志雄手下暗殺(大誤!)的大久保利通,這些風格各異卻又像才華與理想的集合體們,全都是幕末這個時代縱橫天下的能人志士。因為有了他們的活躍,日本這個國家才渡過了幕末這個脫胎換骨的黎明期。
現在的歷史,就是過去的政治。而今天的政治,就將是未來的歷史。如果從事政治工作而又精通歷史者,對於人心的機微和大勢的掌握必將獨有見解而得心應手。拓梓就是在臺灣少見的這種人才。公務繁忙的他一直沒有停下對於日本文史的熱愛和筆耕,《改變時代的日本人》這本動人之作就是拓梓對這群能人志士的致敬之作。在臺灣,日本大河劇的愛好者不少。但真正了解其背景和時代精神,不是看一集就上電視上網發表一篇似是而非的雞湯文,或是動漫野史和正史都搞不清楚就拿著自己看過的東西出來自稱日本通的人卻不多。這本書的介紹詳盡而又簡明,行雲流水的記述讓人一讀就欲罷不能。坊間的日本相關文史作品不少但是多為翻譯作品,臺灣一直缺乏由臺灣人角度、臺灣人述事方式來看的日本解說本。拓梓的《改變時代的日本人》,就是我一直期待的這種優質著作。
如果你愛日本幕末的維新志士甚至新選組而想知道詳盡人設,看這本!
如果你關心國家未來,想知道小國要怎麼發憤圖強力爭上游,看這本!
如果你胸懷大志,將來想要突破困境讓天下都認識你這個人,看這本!
同樣和日本一樣是個東洋小國,同樣和日本一樣得面對不友善而國力龐大的帝國。因為拓梓的著作,讓臺灣人看幕末終於不再只是一群劍客在京都互砍,或是來自鹿兒島的將軍蘿莉老婆,和拿著火繩槍跑來跑去的與本人落差極大的女士兵而已了。我們終於可以看到有血有淚、有深度有內涵,而且對臺灣有啟示意義的深度幕末解說了。對這本認真而引人入勝的新作,我只有一個怨言。
寫這麼好根本就是要搶我生意啊。

【作者序】
複雜的時代,有趣的人
李拓梓


幕末維新的時代,可以說是日本的「啟蒙時代」。儘管和歐洲啟蒙源於自身公民社會、中產階級的興起的環境不同,日本的啟蒙,是因為對外力壓迫的民族主義覺醒。但在時代潮流之下,這股民族主義醒覺所帶來的風潮,在開國、鎖國、尊王攘夷、文明開化等路線的選擇上,也曾經經歷過一番激烈的拉扯。
這個時代的浪潮當中,也出現過許多秀異人物,這些社會領袖們,帶領日本走出德川幕府兩百多年的舒適圈,追上了當時國際社會主流的富國強兵之路,也深深影響了後來東亞地區的政治結構,強力地衝擊了周邊鄰國。因此,這些帶領日本改變的人,確實因為自己志業的追尋,真正扭轉了歷史的方向。
如果以時間為經緯,幕末維新這段歷史的講述,無論是翻譯或著作,都已經有很多出色的作品。但是以人物為中心,呈現不同角色切入的歷史視角的中文寫作,除了司馬遼太郎的多部小說,和衍生的各種坂本龍馬傳記外,其實作品不多。我一直相信,時代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存在,只有人的意志,才能夠改變時代的結構,因此才興起了以人物為中心的幕末維新歷史寫作。
因為敘述的主體是人,因此同一段歷史當中,會因為不同的人以不同角色出現,而有不同的詮釋。比如經常被認為顢頇無能的幕府,其實有過幾位出色的人物。看清時勢的最後將軍德川慶喜,謹慎行事的幕臣阿部正弘、崛田正睦,眼界卓越的海軍創始者勝海舟,把培里辯得一愣一愣的談判代表林復齋大學士等人,其實都以靈活的戰術和卓越的眼界,保住了日本在危機中有機會改革的一線生機。
又像是被後世認為是保守獨裁者的「安政大獄」發動者井伊直弼,雖然是因為被暗殺而又無法追究,讓幕府權威大衰,而扭轉了歷史的方向。但他在大老任職期間,堅定採取他的政敵崛田正睦的開港策略,也成就了今日橫濱港偌大的港市規模。這樣的貢獻,其實在過去主流的「輕幕府、重志士」的勝利者史觀中,比較少被注意到。
而後來被認為是維新英雄的志士們,雖然因為維新成功的關係而被紀念,但仔細思考,他們最開始的「尊王攘夷」主張,其實跟鄰近清國的「義和團」式民族主義差不多。坂本龍馬在黑船來襲時人在江戶,在他寫回去土佐老家的信件當中,也有「一定砍下外國人頭」的說法,可以看出早期的攘夷想法者思考其實相當幼稚。
類似的情況後來成為首相的伊藤博文也有過,他所屬的長州藩家老長井雅樂很早就提出比較接近開國攘夷主張的「航海遠略策」,但卻被藩內包括伊藤在內,受教於吉田松陰的「松下村塾」志士們激烈反對,長井最後被迫自殺。但等到伊藤自己有機會到英國遊學大開眼界,發現西洋技術遙遙領先日本,自己摸摸鼻子,調整了主張,其實也不過是重新回到「航海遠略策」的認識。不過這樣看來,長井雅樂的死,未免就顯得太委屈。
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人在時代當中,有可能抵抗潮流,也可能引領潮流,也可能被潮流拖著跑。正是因為這些時代當中的人們所作所為,當代才能夠成就為我們眼下所見的一切。因此,人是歷史當中最重要的存在,有人的存在,歷史才能變得立體、親近而鮮活。這也是我當初希望透過人物的描繪,來勾勒出這個時代的原意。
在本書的二十七個篇章中,我一共選出了三十四位主角,大多數都跟政治有關。會這樣選擇,並不是我認為明治維新只有政治,其他領域都不重要,而是因為我自己學習政治、從事政治,對政治比較敏感的關係。我也期待未來還能夠有機會繼續描寫幕末維新當中,不是透過政治,但卻也為時代帶來改變、或記錄了時代的人們,無論是文學家、攝影家、藝術家,都是未來我想要繼續描繪這個時代,讓時代更立體的呈現在讀者眼前時,想要選擇的敘述對象。
本書得以付梓出版,最需要感謝的人,是「自由評論網」的主編潘靜怡,每週一篇的專欄,是一種寫作耐力跟紀律的試煉,也讓我得以在忙碌的工作中仍然能夠維持閱讀的習慣。當然,寫作是寫得越多,就會越有心得,因此付梓之前,我也針對舊稿做了一些修改、補充,希望能夠讓人物跟時代,能夠透過更精細地描繪而更加立體。此外,也要感謝「平安文化」的同仁們,總編輯橞甄的催逼,讓《改變時代的日本人》企劃得以發想;編輯維鋼的細心跟專業,則是企劃最終成書的重要推手。另外,「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也提供了部分書稿發表的機會,我要誠心感謝以上諸位貴人們的相助。
當然,亞東關係協會的會長、政治圈的資深前輩邱義仁,以及新銳學者、也是暢銷作家的蔡亦竹博士兩人慷慨作序,以及駐日的謝長廷大使和知名作家茂呂美耶,以及涂豐恩博士的推薦,都讓我受寵若驚,我也要向這幾位前輩們致上我最誠摯的敬意與感謝。最後,家人的支持當然不能忘記,無論是生活當中讓我從小就擁有對日本有熟悉感的爸媽,在每週截稿前經常幫我分擔顧小孩任務的岳父母,以及經常跟我到荒涼鄉下奔走旅行、取材的太太,他們都是這本書寫作過程當中,共同的參與者。
我是喜歡寫字,也以寫字維生的人,終於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付梓,跟喜愛日本史的讀者分享,無疑是最大的喜悅。大眾寫作這件事,求得並不是深入、鑽研,而是可親、好入門。就像推薦本書的作家茂呂美耶曾經寫過的,是為了為讀者「鋪一條勉強可以通行的山徑」,讓大家有機會看見更遠的風景。這是我在寫作時努力的方向,希望您會喜歡這本書。

目次

幕府:勢不可免的衰退
幕府權力的崩解:井伊直弼之死
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
這樣不好嗎?幕末的群眾運動
姓松平的悲哀:末代會津藩的松平容保
新選組局長近藤勇
建立蝦夷共和國的榎本武揚和土方歲三
促成江戶無血開城的勝海舟

朝廷:難以駕馭的權力
變來變去的孝明天皇
不是冤家不聚頭的三條實美和岩倉具視

長州:最激烈的「倒幕」推手
長州的啟蒙者吉田松陰
推著長州向前走的高杉晉作
逃命元勳木戶孝允
難兄難弟伊藤博文跟井上馨

薩摩:勵精圖治的西南雄藩
為薩摩富強一生懸命的島津家兩兄弟
篤姬:大時代的一著棋
西鄉隆盛的「改革」
堅持改革的大久保利通

土佐:將國家推向新時代的武士們
時代的風雲兒坂本龍馬
龍馬的革命伙伴中岡慎太郎
勇於突破階級的後藤象二郎
命運多舛的板垣退助
暗殺頭子武市半平太
從窮小子變成超級財閥的岩崎彌太郎

迎向世界的窗
敲開日本大門的培里和哈里斯
遠渡重洋的哥拉巴
思想教育家大隈重信和福澤諭吉
成立日本第一所基督教大學的新島襄夫婦

書摘/試閱

幕府權力的崩解:井伊直弼之死
大權在握,以「安政大獄」迫害政敵,追殺政治異議者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在櫻田門前面遭到刺殺,幕府卻遲遲無法抓出兇手。他的死亡,讓幕府正逐漸崩解的權力變得更衰弱了。


一八六○年三月三日,江戶天氣很冷,還下著雪,一列從城內出來的轎子,在「櫻田門」外遭遇十七名壯漢的襲擊,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命喪大街。
幕府重臣命喪大街,當然是頭條新聞,後來查出了突襲井伊的,是十六名水戶藩士,跟一名薩摩藩士。

井伊直弼的崛起
幕府的官制很複雜,「大老」雖是臨時職務,但可以說是將軍之下最有權勢之人。如果沒有設置大老職務,就由數名管理不同政務的「老中」統轄政務。在江戶中後期,大老的職務雖然一直由井伊家出任,但大多數的政務,都掌握在數名老中手上,老中的首座,算是江戶政務的主要掌握者,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井伊直弼這一代,大老的權力才因為直弼個性使然而發揮出來。
在井伊直弼之前,幕府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大老。掌握權力的,分別是老中阿部正弘和崛田正睦。這兩位老中頭腦都很清醒,他們深刻的理解外國人現代化的船堅砲利,不是已經在江戶時代和平兩百年的日本人可以用武士刀來抵抗的。如果不走開國路線,最後一定會搞得戰火綿延、生靈塗炭。
不過因為歷史總由勝利者書寫,維新志士筆下的幕府,經常顯得顢頇無能,但阿部、崛田等人其實都是奉行現實主義外交的幹才,他們對於國際情勢的判斷,無疑比當時的「尊王攘夷」者現實而準確。
井伊直弼是普代大名彥根藩主的第十四個小孩,因為排序很後面,不太可能繼承,已經打定主意要當名士,因此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他的哥哥們,卻都陰錯陽差地沒能繼承,而輪到他來繼承這個從德川家康年輕時在三河就緊緊跟隨,有著「井伊的赤鬼」稱號的譜代大名世家,也因此,直弼開始有機會接觸幕政。

「安政大獄」背後的開國問題與將軍繼承者之爭
當時的政治環境中,一橋德川家、紀州德川家正為了擁立新將軍而爭執不下。一橋家的慶喜是一向主張「尊王攘夷」的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的兒子,得到當時實力較強的土佐藩、薩摩藩和福井藩、宇和島藩和尾張藩的支持。而紀州的慶福則得到井伊直弼、朝廷關白九条尚忠的支持。爭奪將軍的兩造在朝廷、幕府都各有支持者,全國的政治都陷入激烈的鬥爭。
崛田正睦在阿部正弘積勞成疾、忽然過世之後出面掌理幕府政務,他本來是比較親近「南紀派」,但因為個人對於水戶藩主德川齊昭的喜愛,也愛屋及烏在立場上偏向齊昭的兒子慶喜繼任將軍。因此被算做「一橋派」的一員。當鬥爭正熾,他自然也就跟「南紀派」的井伊直弼關係緊張。
當時,日本國內「尊王攘夷」的呼聲已經興起,支持攘夷的志士並沒有足夠的國際知識和實力差距的現實感,無不認為幕府與列強簽約是喪權辱國之舉。朝廷也受到影響,孝明天皇在尊王攘夷派公卿和武士的支持下,對政治野心勃勃,希望從幕府手中奪回權力。崛田知道朝廷的想法,但他覺得,如果條約還要通過只見愚勇、不曉世事的朝廷批准,無疑是自找麻煩,強烈主張條約只要幕府同意就可以簽署。
當然,最後條約還是送去了朝廷,想當然耳,天皇、公家自然是看到條約就聞之色變。崛田親赴京都,向朝廷力陳「拒絕條約就是拒絕全世界,會引來各國侵略的兵災,讓日本生靈塗炭」。他的說法顯然沒有被朝廷接受,攘夷派公家三條實美當時掌握大權,發令要幕府在友好通商條約中加上「國威難立」這種拒絕條約、強人所難的句子,導致條約不能成立。
因為主張被拒,崛田正睦因而下臺,「一橋派」也跟著失勢。一向和「一橋派」對立的「南紀派」井伊直弼就在這樣的機會中登場,成為新的幕府大老。而爭執已久的第十四代將軍職務,也終於確定將要由一直受到「南紀派」支持的慶福接任。
為了阻止這一連串的變局,支持慶喜的水戶藩等諸大名強行登城拜謁將軍,和井伊直弼對決。不只是這樣,天皇和朝廷也介入了這場政爭,右大臣鷹司輔熙跟左大臣近衛忠熙以天皇的名義發出「戍午密敕」,希望拉攏反「南紀派」、政治主張偏向尊王攘夷的大名來阻止幕府改組。不過大名們並不是很領情,而察覺此事的井伊直弼也不是笨蛋,為了捍衛自己的位置,他先是以大名們強行登城為由,勒令一橋慶喜、德川齊昭、松平春嶽等「一橋派」要角在家隱居。
接著,這位原先名不見經傳的彥根藩主繼承人、新任幕府大老,展現了令人驚訝的強硬手腕。為了樹立權威,他全力打擊政敵,將發出密敕的朝廷公家鷹司輔熙、近衛忠熙等人免職,同時也趁機將不聽話的「尊王攘夷」志士一併整頓。在這段風聲鶴唳的報復期間,受牽連的武士、平民達數百人。其中最有名的一位死者,就是被公認為長州藩攘夷思想的啟蒙者吉田松陰。幕府本來沒有要讓松陰死,但是他自陳明人不做暗事,在庭上承認謀劃想要暗殺幕府重臣間部詮勝,因而獲判死刑。這一段井伊恐怖統治的時期,被稱作「安政大獄」。

選擇開國
井伊當然也有他的難處,一八五八年他就任大老,就在前一年,英法聯軍把清國打得東倒西歪,美國人帶來的情報告訴他,英法聯軍下一步一定是針對日本。在這種壓力下,井伊必須接受美國人比較好的條件,因為他覺得,如果現在不跟美國簽條約,後來如果被剛打完仗的英法以武力相逼,想必是更加麻煩。
井伊的柔軟,也意味著自我的矛盾。他跟主張開國的崛田正睦關係不好,並且利用這個機會把崛田弄下臺,但面對艱困的國際處境,他也必須繼續推動崛田一手主導的開國政策。在他手中,「日美通商友好條約」被落實下來,而且不僅僅是原先答應的下田、箱館(現在的函館),他還一併開放了橫濱、長崎,並且規劃了外國人居留地,並陸續和英、法、荷、俄簽約。今日橫濱成為大城市,和井伊當年對開港的堅持有關。
在井伊任內生效的這些條約之中,也含了許多不平等的元素。領事裁判權、關稅自主以及片面最惠國待遇,是最受到詬病的地方。過去歷史上談「不平等條約」,常常提到割地賠款,以當時的國際秩序來說,戰敗國割地賠款是理所當然之事,但因為對國際政治的不理解,而將領事裁判權、關稅自主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讓出,才是最大的不平等所在,也讓維新後的政府為了修改新約頭痛不已。

「櫻田門事件」的背後殺機
井伊所握有的權力,隨著政敵紛紛倒臺,慶福改名家茂,正式繼承第十四代將軍職務之後達到了頂峰。雖然沒有人懂井伊直弼到底在想什麼,但是被他牽連的志士、官員,都對他恨之入骨。
尤其是藩主被處罰,家老被判死罪的水戶藩士,最嚥不下這口氣,於是開始計畫暗殺井伊,並且找薩摩人來幫忙。問題是薩摩人從支持「一橋派」的島津齊彬當家開始,就一直對「倒幕」保持距離,齊彬千辛萬苦把養女嫁給十三代將軍家定,就是希望藉著影響幕府來推動改革,但是推翻幕府並不在他的想像當中。就連公家近衛忠熙希望薩摩出兵擔任京都警衛,齊彬都再三推辭。
齊彬死後,他的弟弟久光成為薩摩實質的權力擁有者,他對藩內的攘夷派採取了更寬容的態度,不僅阻止了年輕志士脫藩,更提拔這些志士參與藩政,讓薩摩成為西南雄藩的一員,也為後來的薩長同盟、明治維新奠定基礎。因為薩摩藩內情勢的變化,在江戶的藩士一時無所適從,只剩下有村熊助、次左衛門兩兄弟,還傻傻地支持水戶藩的斬奸行動。
水戶人覺得薩摩人莫名其妙,明明說好要一起出發斬奸,結果事到臨頭躲得只剩下兩個人。但是有村兄弟卻覺得,即使只有兩個人,薩摩人還是有參與到這個偉大的「水薩義盟」行動。於是商議之後,決定讓有村次左衛門負責斬井伊直弼的首級。
三月三日,在大雪中,十七名刺客義無反顧地踏上斬奸行動之路,並且成功的在江戶城下的櫻田門外斬殺了幕府重臣井伊直弼。幕府大老被武士所殺,幕府卻無法真正追究此事,最後追究責任草草了事。甚且不久之後,當初被井伊判處「謹慎」的德川慶喜、松平春嶽等人,都紛紛以官場要人之姿復出。於是,隨著幕府權力的瓦解,幕末維新的大勢方向已定,因為井伊的死,而成為勢不可免的趨勢。
如果要說改變歷史的人,井伊直弼無疑也是重要的一員。只是大多數被認為改變歷史的人能夠被後人記憶,都是因為他們活著時做了什麼事。只有井伊,是因為莫名其妙的死了,才開啟了歷史的一扇門。
三月的雪被鮮血染紅,也成就了後來日本的改變與革新。而今日的櫻田門,也因為這個事件,而永遠被人們所記得。

 

篤姬:大時代的一著棋
篤姬是大時代風雲當中被命運擺布的女性之一,為了薩摩藩主島津齊彬介入第十四代將軍繼承的大志,她先成為齊彬的養女,又被過繼到公卿近衛家,取得公家女兒身分,再想辦法嫁入大奧,成為第十三代將軍家定的正室夫人。但薩摩所支持的一橋家,卻在繼位之爭中敗了下來。隨著時勢移轉,薩摩最後也成為幕府的敵人。夾在幕府和薩摩當中的篤姬,最終以堅定的立場,和充分的智慧,促成了「江戶無血開城」,保守了幕府最後的尊嚴,也讓江戶居民避開了一場戰火。


十七歲那年離開薩摩之後,篤姬就再也沒有回到過鹿兒島了。

被迫為政治婚姻做準備
她的一生並不由自己的意志而行,十七歲時,她被迫離開原生家庭,由藩主島津齊彬收為養女,然後送到江戶。三年後,她又再次離開島津家,成為朝臣近衛忠熙的養女。在大時代中,她的人生被迫要為日本、為幕府、為薩摩而付出,偏偏日本、幕府和薩摩三者,隨著時間流轉,被迫成為兩兩對立的概念。
她伶俐聰明,得到父兄的喜愛,但是從津和野的島津家,被收養為當主的島津家養女,只有一個原因,當時薩摩當主島津齊彬,希望這位女孩有朝一日成為將軍夫人。為了成為將軍夫人,她被迫收斂個性,習琴書畫,讓自己符合大奧之所期待。一八五六年,她在各種政治力量交互運作下,終於成為十三代將軍德川家定的正室夫人。
但這並不是一個公主和白馬王子的故事,家定將軍在歷史上的地位很受爭議,很多人說他是白癡。美國公使哈里斯在日記當中曾經記載家定接見他時口齒不清、動來動去,被認為可能是腦性麻痺的典型症狀。他的祖父家齊疑似有癲癇,也有一說家定也患有癲癇。以當時政治不透明的程度來講,將軍到底是不是白癡,恐怕連不是很親近的幕臣都搞不清楚。家定將軍的諸種問題,也成為歷史謎題。不過不管是白癡、癲癇、腦麻,無論哪一種情況,總之他並不適合繼承將軍職務,但是將軍就因為各種原因,而必須是他。

嫁入大奧背後的將軍繼承之爭
家定將軍執政期間正逢培里叩關,幕府的統治權力遭到列強挑戰。這樣的時刻,幕臣阿部正弘、崛田正睦等人推動「開國」,將軍想必也無法表達什麼想法。這恐怕也是當初家定被推上火線繼承將軍職務的原因。那是一個將軍權威削弱、幕臣、諸侯、列強爭相挑戰的時代,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策略才是為國家好,而篤姬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大奧,登上歷史舞臺。
群雄相爭的時代,島津齊彬安排篤姬嫁給將軍,是為了要以現在「廚房政治」的角度,爭取薩摩藩在幕府的發言權。在幕府眼中,薩摩一向是外藩,也是四百年前在關原的戰敗方。在幕府體制裡,薩摩、長州這些「西軍餘孽」,一向是被尊重,但不在權力圈內的諸侯。薩摩到江戶一千七百公里,路途遙遠,來往一趟路途要將近兩個月,所費不貲。幕府強烈要求履行「參勤交代」體制,某種程度來說,也是為了消耗資源,讓薩摩人不要起亂心。
不過到了幕府晚期,權威大為削弱,只要有人支持就得攬牢牢。彼時的雄藩薩摩,已經可以算是幕府的重要支柱。幕府主張開國,其實島津家早就偷偷在跟琉球進行貿易,幕府權威衰退,島津家也沒有跟著「尊王攘夷」。薩摩支持「公武合體」,和會津藩合作一起打擊過長州。此番將篤姬嫁給將軍,正是為了著眼於將軍家定身體不佳,過世之後繼承人之爭當中,若以大奧之力,看看能不能如薩摩人所願,由一橋家的慶喜接任。
不過天不從人願,一橋家在將軍繼承權的鬥爭上打了敗仗,由紀州方面支持的慶福被宣布優先繼承權,未來將出任十四代將軍。支持一橋派的諸侯全部留校察看,被要求關禁閉。幕府的權力,確定由保守的井伊直弼來主掌。篤姬在這場鬥爭當中,並沒如薩摩人所期待,發揮任何效果,不久之後,家定將軍就過世了。

發揮力量的天璋院
慶福出任十四代將軍後,二十九歲的篤姬莫名其妙變成了新將軍的母親,被授與天璋院的名號。而她的新媳婦,則是因為當時「公武合體」的主張聲浪甚高,而被迫下嫁將軍家的孝明天皇胞妹和宮。天璋院篤姬的力量,卻在此時於大奧之中真正發揮了出來。
此時的篤姬,已經以身為德川家的大家長自詡。她管理大奧,輔佐改名家茂的新將軍,家茂死後,原先島津家支持的慶喜終於成功執政。但因為政治局勢的變化太快,當時的薩摩,已經不再是「公武合體」的支持者,而轉為「開國攘夷」的倒幕一方。由於浪士坂本龍馬奔走牽線,此時的薩摩,已經與尊王攘夷最力的長州簽訂密約,兩個西南雄藩開啟了倒幕風雲。
做為德川家的大家長,篤姬面對天下欲滅德川家的困境,也使出全身力量來捍衛將軍一門。慶喜在伏見鳥羽戰爭之中挫敗,逃回江戶的第一時間,找了一直被要求謫居,和薩長雄藩關係良好的幕臣勝海舟相見,除了討論倒幕的後續處理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請勝海舟帶話給天璋院,希望天璋院能夠在薩摩人面前多講慶喜一些好話,讓慶喜可以安全下莊。

促成江戶無血開城,守護德川家尊嚴
慶喜找天璋院之前,已經先找過王室出身的和宮,但是和宮淡淡的說,慶喜已經是「朝敵」,她愛莫能助。天璋院此時有了用處,她成功說服和宮,讓她相信慶喜有心歸還政權,也找了薩長聯軍的首領西鄉隆盛,用同鄉的交情,成功說服官軍莫對慶喜窮追猛打。「江戶無血開城」看似勝海舟跟西鄉的功勞,但背後也有跟兩個人都很熟的天璋院努力的痕跡。江戶開城後,慶喜不再抵抗,戊辰戰爭的戰火雖然往東北延燒,但幕軍已經沒有聲望人物領導,光靠勇武並無法持續作戰,最後終於在北海道的箱館戰爭中被殲滅。而慶喜也因為天璋院跟和宮說盡好話,留下了一條小命,在維新之後仍擁有華族身分,過著愜意而無權力的生活。
維新後,天璋院篤姬並沒有離開德川家,做為德川家的大家長,她一手拉拔慶喜的兒子慶達長大,不僅讓他接受好的教育,也培養他世界觀。慶達十多歲就有機會到海外留學,天璋院的強力支持功不可沒。只是算一算,從十七歲離開薩摩一直到過世,天璋院篤姬其實再也沒有回到過薩摩。
她年輕時所記得頂端被雲霧遮蔽的櫻島火山、波平浪靜的錦江灣,都已經成為往事。她是島津家在大時代下的一著棋,但這一著棋並沒有發生預期的效果,不僅如此,天璋院最後還成為德川家的保護者。
大時代當中的女人,有時要被迫面臨被人擺布的處境,但女人的意志,有時比自以為是的下棋男人想像的更強上百倍,而讓歷史往不同的方向前進。
 

時代的風雲兒坂本龍馬
最受歡迎的幕末志士,坂本龍馬當之無愧。他出身土佐下士,卻不拘泥於時代的壓迫,四處奔走,促成「薩長同盟」,又獻上「船中八策」,推動了「大政奉還」,促成了新日本的誕生。但也因為年紀輕輕就死去,後來的局勢發展,都變得跟他無關,也因此他就可以永遠保持純粹,無需背上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痛,或是大久保利通不被理解的苦。


土佐下士出身的年輕武士坂本龍馬,在短暫的生命歲月當中,以一介平民之身,四處奔走,結交志士,增廣見聞,一心推動心目中理想的「新國家」,因此成為幕末志士當中,至今最受歡迎的一位。

比地球一週還長的奔波旅程
在他短暫的三十三年人生當中,他並沒有離開過日本,但有好事者幫他計算他在日本各地奔走的里程,發現長達四萬六千公里。算一算,地球的周長也才四萬公里,這個數字實在有點驚人。這東奔西走的過程當中,大多數的移動是坐船,船是當時最時髦快速的交通工具,也顯見得他熱中於走在時代尖端的個性。
身處舊制度崩壞的當下,卻沒有隨波逐流,反而能夠以無窮的熱情,為新時代找到出路,這正是今天人們懷念坂本龍馬的原因。他所處的時代非常特殊,幕府正因為外國列強的挑戰而衰弱,經濟秩序也因為各藩財政的困難而顯得動盪。平民出身的豪商崛起、武士淪為窮困的平民,甚至要以賣爵位維生。
民眾感覺到時代要變,但連統治者都不知道方向該怎麼變。各種新的思潮紛紛崛起,而當家的幕府面對民眾對開放的恐懼和內外交逼的壓力,而顯得進退維谷。
龍馬就成長在這樣的時代,他並不是一個能夠滿足於舊制度的人,因此即使家人希望他像當時比較寬裕的武士家族的次子那樣,留在家鄉開道場,但他不僅沒有接受,還選擇幾度「脫藩」,因為他想要去其他地方闖蕩。

與時俱進、跳脫框架、人緣超好的奇男子
龍馬是一位奇男子,他是一個能夠與時俱進的人。一開始他是一位「尊王攘夷」者,在首次培里來航時,龍馬寫給姊姊的書信當中,還有「必當砍下外國人頭」之類的話語。但過了幾年,他見過勝海舟等當時已有「世界觀」的思想家後,想法有了徹底的轉變。他深深地理解在廣大的世界中,日本只是一個四周環繞著大海的島國,大海之外有其他的國家,也有不同的、有趣的、先進的文化跟制度,值得日本學習。
不僅如此,他也是一位能夠跳脫框架,開創新想法的人。因為對海洋跟船有興趣,他跟著勝海舟成立海軍操練所。因為操練所被關閉無處可去,他在長崎成立了第一家貿易公司「龜山社中」。更重要的,他以個人信用為保證的奔走行動,促成了長州藩以薩摩名義購買武器,就可以避開幕府管制的做法,促成了長期互相仇視的長州跟薩摩兩藩放下恩怨,攜手合作,扭轉了歷史的方向。
龍馬有一種讓人喜歡的特質,勝海舟欣賞他,讓他成為神戶海軍操練所的塾頭。西鄉隆盛喜歡他、桂小五郎(後來的木戶孝允)相信他,讓他最後能夠促成薩長同盟。在「龜山社中」的時代,他重用當時社內英文最好的陸奧宗光參與談判,也讓陸奧後來有機會當上維新政府的外交大臣。
龍馬更是一位不計前嫌的人。最討厭他的土佐上士頭領後藤象二郎,後來跟他結為盟友,將龍馬的「船中八策」獻給當時不知道該怎麼勸說將軍的土佐老藩主山內容堂,也促成了德川慶喜最後「大政奉還」的決定。

兩次刺殺,難逃一死
冒險家龍馬也經歷過大難不死。薩長同盟簽約那幾天,在伏見的寺田屋,他遭到新選組襲擊,卻因為侍女阿龍的通報,讓倒在倉庫的他很快被薩摩藩找到,逃過一死。這位阿龍後來也成為他的太太,還跟他一起去鹿兒島養傷,成就了據說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的蜜月旅行。
但生死有命,「寺田屋」逃過一劫,應該是上天認為他還有任務還沒完成。三十三歲那一年,在「大政奉還」前夕,龍馬跟好友中岡慎太郎在京都的「近江屋」遭到刺殺,這一次他就沒躲過死劫,身中三十四刀,當場死亡。現場廝殺的慘烈,至今還可以從京都博物館內所珍藏,濺了鮮血的屏風上感受到。
龍馬的死是一個謎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最廣為人知的是「見迴組」的今井信郎說,今井信郎在箱館戰爭後,公開承認自己是銜松平容保之命前往刺殺龍馬跟中岡。不過近幾年有關這個說法受到許多新證據的挑戰,最新的是同為見迴組帶隊的佐佐木只三郎所殺,不過跟今井的話相比,差異只在到底是誰下毒手的差別。類似的說法還有渡邊篤、桂隼之助所殺,不過看起來都是見迴組銜幕命所做,內容出入都不大。
比較陰謀論的說法,有人說是薩長為了推動武力討幕,想要剷除和平倒幕派的龍馬。也有人說是因為新選組人為了報復龍馬所幹。但這些說法證據力比較不足,只能說是有這個可能,也無法讓人確定。今日要悼念龍馬被殺,只能隔著被收藏在博物館中,當年命案現場的血屏風憑弔。總歸來說,龍馬最後是死了,他所留下的偉業,也只能交給其他的志士去推動了。
不過也因為他年紀輕輕就過世,沒有在維新後的政府服務過,因此他沒有像木戶孝允那樣因為改革而心力交瘁,也沒有像西鄉隆盛那樣對新政府失望透頂,更沒有像大久保利通那樣留下獨裁者的惡名。龍馬因為死,成為純粹的象徵,也因為這樣的純粹,而被時代記憶下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