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滿額折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 BD

定  價:NT$ 1380 元
優惠價:9012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3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3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第5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首獎、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最佳聲音設計雙料大獎
★影壇、文壇同聲讚譽,資深影人李幼鸚鵡鵪鶉評為「千年一歎」之作
★英國權威電影月刊《視與聽》影評人票選為2016年度前200大影片
★影評人Nick Bradshaw於2015年哥本哈根影展給予五顆星滿分評價

1930 年代,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近四十年後,進入了更穩定的同化階段。
於此一時期,台灣出現了最早引介超現實主義的文學詩人團體——風車詩社(Le Moulin)。
風車詩社反映了二十世紀從西方(尤其是法國)到日本,再傳遞至台灣的文化移動路徑,折射出西方現代主義進入亞洲之後,文藝創作者面對自身土地及回應世界的方式與態度。

現代主義文學的前衛浪潮,為年輕的台灣詩人帶來了什麼樣的衝擊?
異文化的接收究竟是一種純粹的想像,或是從紮根的土壤上所混合出的全新植種?
生活在殖民地上的現代文學創作者,透過詩觀的論述及文學創作,留下了什麼問題供後人反思?

* * *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典藏版共包含電影藍光版與DVD版兩種觀影規格,與《風車追憶紀念專冊》一冊。藍光版影碟將聲音規格提升至DTS7.1環繞聲,重現戲院觀影般的聲音層次與細膩度,是台灣影音出版品的一大創舉。《風車追憶紀念專冊》以「紀念」為核心概念,收錄了十三篇專文,前十篇是風車詩社家屬對於已逝詩人們的追憶與懷念,透過家屬過往與風車詩人相處的種種回望,逐步拼湊出誠摯動人的家族記憶與珍貴萬分的時代樣貌;末三篇文章則從文壇及學界觀點,回顧風車詩社在台灣文學史上的重要意義。包含創世紀詩人瘂弦、作家向陽、呂興昌教授的訪談與評論,無論對於1930年代的文學或歷史全貌,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紀錄。

本商品內含:
 電影藍光版1部
 電影DVD版1部
 《風車追憶》紀念專冊1本

光碟基本資訊:
 類別:藍光/DVD
 級別:保護級
 區碼:A區/3區
 螢幕比例:16:9
 字幕:繁體中文、英文、日文
 語言發音:日文、台語
 影音格式:DTS7.1


【各界佳評】
 2015年亞洲最佳紀錄片之一! ——義大利都靈影展策展人Matteo Boscarol
 迷人、大膽的嘗試 ——Carmen Gray,澳洲電影藝術評論線上雜誌《電影感官》
 一絲不苟、嘆為觀止 ——Daniel Kasman,美國影評人
 「以詩化的形式,呈現台灣歷史斷裂的錯置與悲愴。既是鏡頭美學的風格展演,也是人世滄桑的溫柔呈現。形式與內容彼此加乘,《日曜日式散步者》實驗了紀錄片的無限可能。」——2016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首獎」得獎理由
 「忠於時代背景的音樂與音效為敘事定錨,片中運用自如的使用聲音符號——創作者成功地重建了那個靈光尚未消逝的世界。」——2016台北電影節「最佳音效」得獎理由
 《日曜日式散步者》是2016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BAFICI)中最大的驚喜之一,是悲傷的文人輓歌!——Rodrigo Bedoya,阿根廷影評人
 一部已臻成熟完美的作品。它的複雜與高度詩意,值得我再看一次!——Jarvier H. Estrada,西班牙影評人
 用務實的田野工夫丶非現實的影像丶招回台灣上世紀30年代超現實主義文學的靈魂! —— 呂興昌(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 天空,是燕子揮灑的畫布、舞蹈的場域;電影,是黃亞歷稀世才華穿梭遊走文學、哲學、美術、攝影、剪輯、史學的投射。—— 李幼鸚鵡鵪鶉(影評人)
 獨特風格與形式手法可堪稱影史罕見,再現了時代的視覺經驗與詩人的精神圖像,不只叩問紀錄片裡的「真實」準則,也拉寬了我們對紀錄片的既有想像。——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 這群詩人的心靈與想像,既不被殖民,也不自我隔絕於廣闊的世界之外。這是世界的台灣,普世的人。——花亦芬(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 黃亞歷再現了東亞化的現代主義與殖民地台灣碰撞迸發之詩歌新領土。——柳書琴(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 一部從時間灰燼中死而復生,重啟風車詩社記憶及其歷史之殤的當代影像藝術傑作。 ——孫松榮(電影學者)
 將台灣的紀錄片與電影藝術,帶到一個新的經驗與境界裡。導演將聲音、影像、詩作,與文化、歷史、政治熔為一爐,罕見地編織出如此跌宕有緻的影音字畫交響史詩。——郭力昕(影像評論者)
 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具影像風格的紀錄片。——張小虹(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 《日曜日式散步者》宛如琢磨精美的鑽石。既可典藏於美術館,也能掛在胸口,成為你永恆的心頭好。 —— 焦元溥(樂評人)

【參展紀錄】
2016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2016金馬獎「最佳音效」入圍
2016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競賽」首獎
2016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華人紀錄片獎」、「作者觀點獎」入圍
2016台北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聲音設計」
2016南方影展「南方獎」首獎
2016鹿特丹國際影展「未來之光」單元
2015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影展DOX:AWARD主競賽
2016全州國際電影節「視界大觀:光譜」單元
2016布宜諾斯艾利斯影展「前衛類型」競賽單元
2016馬德里國際電影節「先驅競賽」單元
2016利馬獨立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2016海參威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
2016美國溫泉城紀錄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
2016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臺灣電影櫥窗」
2016嘉義國際藝術紀錄片影展「編造的真實」單元
2017論文式電影節
2017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日曜日式散步者》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m8I9fZc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TeoU23Tlc

作者簡介

導演 / 黃亞歷
台灣獨立製片工作者,關注於影像、聲音的聯繫與延伸性。近年來投身於製作台灣早期相關主題之紀錄片,希望透過歷史的梳理和檢視,探索紀錄片真實的詮釋可能,並反思台灣與亞洲、世界之間的關係。首部紀錄長片為《日曜日式散步者》。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人 王文興(文學家)
呂興昌(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
李幼鸚鵡鵪鶉(影評人)
林木材(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
花亦芬(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柳書琴(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孫松榮(電影學者)
郭力昕(影像評論者)
許鞍華(電影導演)
張小虹(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明川(電影導演)
焦元溥(樂評人)
聞天祥(影評人)
楊 翠(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蔣伯欣(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
龔卓軍(藝評人)
──共同推薦

目次

藍光 / DVD光碟
《日曜日式散步者》LE MOULIN
導演|黃亞歷
片長| 162分鐘

《風車追憶》紀念專冊
回溯|水蔭萍(楊熾昌)
遙望烏臺境慈顏|楊芬瑛
含淚的召喚——從水蔭萍的〈回溯〉一文談起|楊蒼嵐
風車詩人李張瑞,是阮e大兄|李彩蘭
抹不去的記憶與思念|李櫻
父親李張瑞|李純真
難以拾起的回憶|李蕙婷
劃過夜空的流星|林慶文
我的時光隧道|林伸治
哪堪回首|張絢
緬懷熾昌先生|呂興昌
薔薇與砲火:楊熾昌的書寫人生|向陽
關於《寶刀集》的回憶及其他|電話訪問瘂弦先生——瘂弦(陳允元訪談)

書摘/試閱

風車詩人李張瑞,是阮e大兄

李彩蘭(李張瑞先生之三妹)口述
張麗麗(李張瑞先生外甥女)撰寫

文青ê大兄

自有記憶以來,阮ê大兄李張瑞即是個雅好文學、喜愛寫作的文青。常聽阮ê父親李春玉提及,1911年出生於台南關廟的大兄自小喜愛讀書,雙葉小學校第一名畢業獲頒「有栖川宮」獎。南二中時代初嘗試創作詩文。記得大兄詩文常被報社刊登,「恁阿哥閣得獎嘍,此擺賞五元哦」父親逢人便說。少女時代ê阮深深以這位長我15歲的大兄為榮。

驛頭送行ê大兄

好遙遠卻是如此深刻,今年90歲ê阮,從不曾忘記85年前在大湖驛頭為大兄送行的畫面。阮5歲時,得知大兄將入日本東京農業大學就讀。孝順父母又疼愛弟妹ê大兄即將遠行,全家籠罩在不捨的氛圍中。這天大兄將坐火車到基隆搭船,連綁小腳ê阿嬤都來到大湖驛頭送行。火車入站,阮攑頭看見阿母咧流目屎,阮嘛隨咧流目屎。嗚——火車起行,大兄從車窗回頭向阮揮手,淚眼模糊中大兄ê身影隨著火車的駛離愈縮愈小,終至消失在視野之外。

暑假返鄉ê大兄

大兄到東京後,每月固定一封家書,這是身為長子的他對家人責任與愛的承諾。阮一直咧等放暑假,終於等到大兄回家了,他送二兄永明一條圍巾,被二兄終生珍藏。大兄還帶回一籃香甜ê水蜜桃,全家圍攏開心享用,大兄爽朗ê超大笑聲再度在日式宿舍的家中響起。

喜愛閱讀ê大兄

大兄ê柳枝行李裝滿從日本帶回的書。他總是手不釋卷,浸潤在書中世界。12歲ê三兄永順對那箱書感到好奇,偷偷抽出一本《ささやき》(囁囁集)來看,發現其中有大兄在日本以筆名「寂星」所創作ê詩文,心中暗自佩服。喜愛閱讀及寫作ê大兄是弟妹們的楷模,影響阮一世人。諷刺的是,喜愛閱讀竟也在日後改朝換代時為大兄種下寃死的禍根。

戀戀文學ê大兄

家中出現爭論聲,大兄想放棄讀農,轉攻文學!「閣賰二三冬就可以畢業,為什麼欲轉文科」、「伊講文學才是伊真正ê興趣」、「讀文科出來,能找什麼工作」、「伊若是按呢堅持,阮就不再寄學費互伊」。父親希望大兄農大畢業後能步其後塵任職車路墘製糖會社(今仁德糖廠)。父親顧慮現實問題態度堅決,大兄卻苦苦愛戀文學……這道題無解。大兄返鄉了,做囝仔ê阮不知大人世界,只知歡喜迎接大兄返家。

風車詩人ê大兄

大兄返鄉後常有朋友來訪,印象中有大兄南二中同學亦曾留日ê楊熾昌、車路墘人大田利一及畫家福井敬一等人。大兄曾帶他們回關廟老家,一幢閩式宅第ê阿嬤家作客。福井敬一就在阿嬤家旁古樸ê關帝廳前寫生,並將畫作贈予大兄。事隔多年阮才知彼時大兄以筆名「利野蒼」寫詩,其詩文〈秋〉、〈小照〉等被刊登於《臺南新報》及《臺灣日日新報》。曾與作家楊逵論戰詩文並與社長楊熾昌、林修二、張良典等人成立風車詩社,詩風屬極其前衛的現代主義。大兄恐未曾想過,風車詩社將是台灣文學史上第一個引進超現實主義的詩社,其唯美前衛之詩,永遠散發年輕的新精神。

結婚生子ê大兄

回台ê大兄旋入嘉南大圳服務。他繼續寫詩,〈虎頭埤〉一詩即在新化工作時所寫。這時大兄結婚了,新娘是阿姊彩緞ê同學。阮真歡喜替伊攑花枝。記得大兄ê喜宴設在關帝廳後院,一張張紅色圓桌擺滿廟埕,廚子煮ê料理香氣四溢,熱鬧景況令人難忘。婚後兒子女兒相繼出世,新生代為阮李家帶來歡樂。

六分寮ê幸福時光

大兄住善化六分寮時,阮最喜歡到他家過暑假。大兄藏書豐富,他會在書本內頁簽上「利野蒼」、「寂星藏書」並押上日期。大兄ê藏書如同夜空星辰吸引著少女ê阮。他會指導阮「那本書較深稍後再讀,妳可從這本讀起」。阮至今仍珍藏幾本大兄的書如《現代佛蘭西小說集》等。大兄喜歡帶我們到曾文溪畔釣魚,阮則喜歡帶著大兄ê書安靜在旁閱讀。中晝,遠遠看到阿嫂提著「重箱」,一種日式木製手提餐盒,帶來澎湃ê午餐。壽司、飯丸,竹筍沙拉、花瓜等,擺盤如同藝術品,饗宴超過五星級,曾文溪畔我們享受著幸福時光。

年節歡聚,起頭作詩ê大兄

「三日節」除了告潤餅外更是阮父親ê生日。嫂嫂們備妥潤餅皮、蝦子、皇帝豆等好料,榻榻米上阮圍著矮木桌邊捲邊吃邊聊,父親臉上盡是笑容。二九暝更加熱鬧,大人小孩攏總返家圍爐,父親和哥哥們會喝白鶴清酒助興,酒酣之際大兄起頭作詩,接著指定二兄三兄作詩「作詩阮外行,敬大兄」、「阮學理工不會作詩,敬你一杯」家人團聚總令人格外珍惜。

調職斗六ê大兄

終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阿嬤說「欲倒轉來阮清國嘍」。北京話時代來臨,只會講台日語ê台灣人真正「啞口兼臭耳」。大兄開始要求兒女說北京話學中文,備好能力面對新時代。1947年大兄調遷斗六工程處任副工程師。阮曾到斗六大兄家玩,欲離開ê時大兄牽著鐵馬將阮ê行李放在後座,陪阮走到驛頭,一路叮嚀阮要多多關照父母,那是最後一次和大兄單獨說這麼多話。1950年春,阮和關廟人張仕鎮在歸仁教會舉行婚禮,大兄ê長女阿櫻做阮ê花童。那天阿嬤ê堤仔文旦柚開滿清香的柚花,大兄表情愉悅,那特有ê超大笑聲依舊爽朗,那是阮最後一次見到大兄。

凌晨被带走ê大兄

1952年1月11日凌晨,大兄被保安司令部人員從林內宿舍給帶走。日後台灣歷史稱此為白色恐怖。時幼女阿華尚在襁褓,阿嫂攜帶5名子女搬回關廟與阮父母同住。之後輾轉聽聞,原來是斗六水利會有部屬因加入共黨被捕因而牽連同僚。父親說「恁大兄有某有子,不可能做這種不負責任ê代誌」。阮攏總相信,事情釐清後清白ê大兄即可返家。彼時阿母常用背巾背著小姪女,邊走邊說「阿華乖哦,恁阿爸欲返來嘍」。從綁小腳ê阿嬤到襁褓中的嬰兒,李家四代暝日咧期待大兄返家。

被收押禁見ê大兄

大兄輾轉被送到保安司令部軍法處看守所。住台北ê二姊彩瓊及二姊夫李德心,經多方打聽得知大兄所在。於是從乾淨內衣褲,到二姊煮ê料理,二姊夫每週必定送達。大兄ê獄中日記特別提及--看守所內難友羨慕他,身陷囹圄仍得親人關照,俾其內心時而滋生溫暖。我常想,大兄人生最後一年是在黑牢中度過,那期間,除了早日返家與妻兒團聚ê盼望,是雨後的那道彩虹,阮二姊、姊夫ê關照,應是那偶爾穿透烏雲灑落下來的陽光吧。

含冤蒙難ê大兄

1952年12月30日二姊夫在看守所驚見「李張瑞」三字出現在今晨處決名單中。他隨即發電報回關廟老家「大哥去了」。噩耗傳來,阮阿母正背著阿華,伊將背上ê阿華放在床榻安全處,隨即崩潰地欲咬舌自盡,關廟老家此時是悲慘世界,是人間煉獄……。痛失愛子ê父親仍強打起精神帶著悲慟的阿嫂、姪兒趕赴台北馬場町刑場領出大兄遺体,火化後,將他帶回關廟老家。阮殷殷等待近一年,等到的大兄竟是一罈骨灰。故鄉ê北風呼呼地吹,似乎在為大兄的冤死哀號。

大兄ê獄中日記

判死刑!判決書在哪?「白布欲染成黑」阿姊憤恨地說。二兄找到大兄以日文書寫的獄中日記。日記中陳述:「基於想學中文以應新時代之需,曾與幾位同僚共組讀書會,合資訂購中文書報如《新聞天地》等,輪流借閱。後因經費不足,讀書會遂告解散。」事後我們才知軍法官認定組織讀書會即從事判亂活動,又讀書會一名會員之後加入共黨,大兄乃讀書會發起人,遂被判刑。二兄嘆道:「大兄一生興趣是讀書,最終竟被讀書這興趣給害死」。嗚呼,讀書該死,天欲無言。

風車詩人ê絕命詩

阮將大兄ê獄中日記從頭讀一遍,讀到末尾熱淚早已奪眶。一生攏是詩人ê大兄,知道自己即將被槍決之際,仍泣血執筆寫下絕命詩。

思歸故鄉ê心橋 已成
灰色ê虹
是否生命也將隨同民族鬥爭ê火花
散盡隕滅
我,四十一歲。
父母啊弟妹們 請多珍重
悲憐我那失去伴侶ê
愛妻及孤子
北風瑟瑟ê枯林中 仍然要
堅忍前行啊

阮將大兄ê絕命詩讀了一遍又一遍,閣將伊抄在紙本上,阮大兄ê絕命詩,阮不想忘阮不能忘,阮要銘記它一輩子!

孤兒寡母何所依

大兄蒙難冤死,父親痛心地說「阮ê左手,按呢就將伊壓折」,悲憤ê阿母說「人命親像苟蟻仔命,按呢就將伊揉死」,又說「阮ê命運互換朝代換去嘍」。 而孤兒寡母6人該如何生活?父親ê退休金兌換成新台幣後已幾近零,幸而阿嬤有3甲田綁給人耕作,三七五減租後雖收入大不如前,但米糧仍足夠供應9口之家。三兄時任立霧溪發電廠廠長,每月固定寄錢回家,二兄時而探視父母常拿錢資助家用,阮ê阿嫂更是日夜勤做手工掙錢來養育孩子。四妹彩桃妹婿林丕明,時任職關廟公所,每天回家探視幫忙處理庶務。那段風雨飄搖的日子,關廟老家ê古厝,雖榮盛不復當年,卻始終如一守護著李家四代ê祖孫仔。

凜冽寒冬堅忍行

白色恐怖餘威持續在迫害遺族。駐警常來老家「關照」,東摸西翻如入無人之境。一回父親忍無可忍「人死亦閣有代誌」此話差點爆衝,幸好阿母在旁急踩煞車。阿嫂為了保護孩子,從此不再提大兄蒙難之事且將之列為家中禁句。為杜絕後患,大兄相關資料包括獄中日記,都被丟到火裡給燒了。無辜姪兒女開始自外頭聽到「他爸爸是漢奸、匪諜」等話語,想尋求答案偏此乃家中禁句。此不得而知ê疑問經時間發酵,漸被啃噬ê是人的自信心。然而姪兒女皆遺傳其父親負責的性格,不論就業就學均認真努力,終各自闖出一片天,阿嫂自此可卸下重擔安享後半生。早已過往ê父母親若地下有知,想必也會為這五個堅強的孫兒女微笑按讚吧。

恢復名譽還清白

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家庭主婦ê阮仍被警察特別關照要求寫「感想」。大兄蒙難已27年,阮李家人能想什麼?敢想什麼?阮唯一想的就是--還我大兄清白來。臺灣有了新氣象!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中止,1996年李登輝當選首屆民選總統。此時有大兄難友來訪,說他等今日已久,原來那位牽連大家的同僚刑前曾拜託他「務必告知李張瑞家屬,他是清白的」。是的,阮始終相信大兄是清白的。而這天讓我們給等到了!2004年陳水扁總統頒下李張瑞恢復名譽證書,距大兄蒙難已52年。雖遺憾父母早已過往沒能等到這一刻,但看到阿嫂姪兒女歷經煎熬,終等來這遲來的正義,阮為此感到欣慰。

呂興昌教授ê造訪

曾幾何時臺灣文學已成顯學。某日,呂興昌教授來訪,談及他正在研究風車詩社。阮印象極深,大兄年輕時ê詩文極其優美,正是他遺留人間的瑰寶,現在終於有人想研究了!阮將阮所知ê,攏總講互呂教授知,盼藉由教授的研究,風車詩社風貌能再現於世。繼而台灣文學館開放參觀,阮立即趕去,當阮臨近風車詩社ê展示櫃時激動落淚,由大兄次子提供的那幀照片,記錄著風車詩人充滿生命力的風采。照片中ê大兄如此溫文,眼神閃爍著年輕人專屬ê單純與熱誠,這就是存於阮心,阮ê大兄永遠的形象。

黃亞歷導演ê苦尋

2012年阮接獲呂教授來電,提及有位年輕導演想拍風車詩社的紀錄片,問阮是否同意導演來家訪問?阮考量已86高齡,女兒叮嚀務必小心門戶,還有不知是否仍和白色恐怖有關?阮婉拒了。之後的幾通電話、幾次門鈴阮均不予回應。2013年秋二女兒麗麗甫自教職退休,較有空陪阮。一日阮接獲一袋郵件,打開來看原來是黃亞歷導演寫給阮ê信及《日曜日式散步者》的企劃書。21世紀還能接到年輕人如此誠懇ê書信,阮真感動。信中提及兩件事更觸摸阮內心深處。黃導夫婦拜訪二兄時,百歲二兄特地圍上80多年前大兄所贈圍巾,信中黃導說他很感動,此其一。另一則是黃導信中提及他覺得應該要替李張瑞說些話,信讀到此阮ê心臟砰砰然跳躍如年輕人。女兒撥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黃導驚喜ê聲音。黃導夫婦迅速趕來我家,麗麗及二女婿趙瑞隆陪同阮,大家相見歡。黃導拿出風車詩人的那幀照片,當阮說出其中二日籍朋友的名字時,可愛ê黃導夫婦幾乎同時驚呼「原來是他啊」。那次我們從白天聊到天黑,阮盡情地說,黃導在旁仔細聆聽並記錄。阮實在不敢相信眼前這位可以做阮孫ê年輕導演,竟對大兄ê風車詩社如此著迷。本以為幸運早已和大兄絕緣,但何其有幸,風車詩人何其有幸,80年後終能遇見知音。

解密檔案還真相

大兄蒙難63年後,他在黑牢ê自白書及兩張同字號同日期一死一生的判決書重現於世。黃導向麗麗提及,他從相關研究的學者口中得知國家檔案局有批解密的白色恐怖檔案,說不定仍留存阮大兄ê詩文。黃導覺得是一線希望,雖然他可用拍片為由提出申請,但若經由家屬,事情會更圓滿。阮感覺黃導從頭到尾攏是尊重家屬的。經大兄子嗣提出申請後,幸運地發現檔案仍完好被保留。此數位檔案共600多頁,麗麗及瑞隆逐頁尋找大兄資料。女兒告訴阮,當她一頁頁在點閱,電腦螢幕跳出了一份手寫稿,陌生卻又那麼熟悉,這字跡…和媽媽ê字很像,難不成是…,女兒火速點下一頁再下一頁,看到署名李張瑞三字並蓋有手印。一股熱流自胸腔直衝頭頂,女兒說她的眼淚像熱泉般湧出,這位大舅雖素未謀面,但因自小常聽阮提起,長久以來已活在她心中,今天終於看到大舅ê手稿影像,這也應該是僅存ê手稿,但感慨的是這僅存手稿竟是黑牢中的自白書。瑞隆也有重大發現,檔案中大兄的判決書竟有兩張,同字號同日期,第一張判刑15年,第二張判死刑。真相大白了,原來大兄原本被判15年有期徒刑,但上呈蔣介石,他大筆一揮,改判死刑,第二張判決書是執刑後才補上的,終於明白為什麼阮家屬拿不到判決書的真正原因。「白布欲染成黑」阮阿姊講得真精準。「人命親像苟蟻仔命,按呢就將伊揉死」阿母ê話正是草菅人命的最佳詮釋。

台灣詩人利野蒼

回顧阮大兄ê一生,雖出生在異族統治ê日治時期,但遇上的時代卻是一個台灣前所未有ê繁盛時期,伊佇臺灣這塊土地上,除了從綁小腳ê阿嬤及阮ê父母學習到台灣特有的漢民族文化,他也藉著從小學到中學ê完整日式教育,紮根深入日本文化並吸收其豐富養分。20歲ê大兄來到日本東京,在這個國際都會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相互撞擊,擦出驚艷火花,年輕ê大兄眼界被打開,他開始大口大口地吸吮極其前衛的文藝思潮,回台後再以如此唯美前衛ê詩歌反哺臺灣詩壇。儘管阮ê大兄在改朝換代之際,有著如此不堪的遭遇,但他的人生曾經走過一段風車詩人利野蒼的創作之路,為台灣詩壇留下宛如奇異之花的超現實詩歌,至今仍微微翻動台灣詩歌創作之沃土。至此,詩人生命已足矣。

2016.5.1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2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