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滿額折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第二系列典藏版

定  價:NT$ 4060 元
優惠價:73298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七位文壇大家,七位中新世代導演
跨越海峽,連結臺灣、香港兩座島嶼
紀錄二十世紀大歷史的變遷,戰亂,離散與聚首
再掀華人文學創作最燦爛的篇章
劉以鬯、洛夫、?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
紀錄電影藍光版+DVD版+作家小傳書籍完整典藏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攝影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剪輯
★《我城》2015香港電影節觀摩片

本商品包含:
? 電影藍光版7部
? 電影DVD版7部
? 作家小傳7本
? 精美硬殼盒裝

《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計畫試圖以紀錄片影像為媒介,導演的電影風格語言為引路人,將重要華文文學家以電影文本的形式,紀錄下文學大家的重要記錄的同時,介紹給下一代的讀者。

我們的重點不僅止於保存,更希望展現作家及其作品在世代交接的歷史過程中,是如何傳遞出令人感動的力量,成為一世代的文學文化資產。如此以來,這些文學才有可能永留人心,如火炬不朽不滅,重燃出新一波的書寫復興。

繼2011年推出六位以臺灣為主的文壇大家,《他們在島嶼寫作 2》這次跨越海峽、連結另一座島嶼香港,由七位中新世代精銳導演鄧勇星、齊怡、劉佩怡、王婉柔、陳懷恩、陳果、黃勁輝,以電影的語言,重新詮釋紀錄台港七位重要的文學大師:劉以鬯、洛夫、?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生命與創作的歷程。

光碟基本資訊:
? 類別:藍光 / DVD
? 級別:普遍級、保護級(《無岸之河》)
? 區碼:全區
? 螢幕比例:16:9a

? 字幕:繁體中文、英文
? 語言發音:中文
? 影音格式:無杜比

◆ 劉以鬯Χ黃勁輝《1918》
片長:105分鐘
級別:普遍級
香港作家劉以鬯是,20世紀初生於上海,見證近代華人文壇歷史遞嬗。本片走入主角的記憶與生活,親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受,呈現出充滿魅力、堅持與趣味的個人特質。回望三○、四○年代,意興風發的青年劉以鬯,上名校、學賽狗,熱衷文學創作。在上海租界,動盪中風湧著文學活躍,人才際會。戰事改變劉以鬯的編輯工作及出版事業。1948年遷徙香港,輾轉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報紙副刊總編輯頭銜中輪替得志與失意。1957年重返香港,進入寫作的黃金年代。1963年發表《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意識流長篇小說,導演王家衛改編《酒徒》及作家生平,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向這一輩遷徙的文學大家致敬。如果問當代華人學生最喜歡的前衛作家是誰?不少學生會回答這位高壽96歲、至今創作不輟的香港作家––劉以鬯。

◆ 洛夫Χ王婉柔《無岸之河》River Without Banks
片長:93分鐘
級別:保護級
西元1959年,台灣名詩人洛夫在金門戰火硝煙的甬道之中,開始寫作《石室之死亡》;此時的作家並不知道,往後的六十年,這首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作如何掀起文壇的風起雲湧。2000年,洛夫創作三千行長詩《漂木》,打開華人詩壇長詩的歷史新頁。將屆70年的創作生涯,一再突破既有格局,提煉意象的魔境,因而被文壇譽為「詩魔」。本片試以「詩與戰爭」切入主軸,使用《石室》前十首詩句選段,構成全片詩意綱領;同時引用洛夫與友人書信,交叉呈現其青年、中年時代畫像。團隊更重訪金門坑道石室、回到湖南衡陽的鄉愁現場,更記錄移民加拿大後的生活家常。「詩魔」的飛揚與沉潛,俱在其中。

◆ ?弦Χ陳懷恩《如歌的行板》A Life That Sings
片長:143分鐘
級別:普遍級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著名台灣詩人?弦在1964年,寫出膾炙人口的詩作《如歌的行板》,此後投身編輯工作,致力於提攜文學與後進,到了1966年便不再公開發表詩作。一位詩人,一本詩集,從上一世紀中迄今,影響力仍持續擴散,詩人擁有什麼神奇的特質?詩,寫下什麼故事?本片跟隨著傳奇的傳主,從溫哥華到河南南陽,從童年的流動圖書館到現在的地下室。打開保存將近60年的藏書與情書,打開詩人記憶的寶庫,為觀眾呈現:舞蹈家林懷民、作家蔣勳、詩人席慕蓉、吳晟、陳義芝、攝影家阮義忠等人與?弦之間恆逾40年的交會與情緣。歷經大時代變遷、波瀾壯闊的文學生活,在本片中藉著抒情詩般的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開來。

◆ 林文月Χ齊怡、劉佩怡《讀中文系的人》A Lifetime in Chinese Literature
片長:95分鐘
級別:普遍級
家學淵源的作家林文月被譽為「臺大第一景」。是校園傳奇,更是散文與翻譯大家。出身臺灣史家連橫的學養家庭,生於上海日租界,12歲以前是「日本籍」,光復之後舉家返臺。重新學習新身份與新語言的成長過程,奠定林文月細膩的多語言轉譯文采。本片依循著林文月的散文創作,回顧戰亂大時代下的變動與遷徙的童年;溫習師承文人大家臺靜農、鄭騫的文學熏陶時光;執起前世盟約的一雙手;展讀翻譯鉅著《源氏物語》,並歷時五年半持續不輟一字一句鑄鍊的成就與毅力。林文月兼擅翻譯、學術論文與散文,作品豐富多元,形繪了特殊的人情風貌,深而濃的回憶故事中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文學風格。「文字,是鮮活的,而書,是有生命的。」本片帶我們進入林文月所寫下鮮活生命風景。

◆ 白先勇Χ鄧勇星《奼紫嫣紅開遍》Multiflorate Splendour
片長:106分鐘
級別:普遍級
身為華文世界最為知名的小說家之一,白先勇筆下賦予華文小說中幾個最鮮明的角色故事與生命:尹雪艷、金大班、朱青、龍子、阿青……以都市為名,寫一代島嶼記憶。不但深植於讀者的想像,還激發跨界跨代藝術工作者,前仆後繼改編為電視、電影、舞台劇。白先勇2003年起為了振興崑曲藝術,投身青春版《牡丹亭》,將傳統藝術推廣到劇院、校園以及歐美,在陌生於中國傳統戲曲的心靈中種下種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於是本片採用《遊園驚夢》的意識流形式,交替敘說白先勇的特殊際遇與文學歷程--從22歲創辦《現代文學》的青春朝氣,近年寫作《父親與民國》、到《止痛療傷》的人子赤誠;聖塔芭芭拉29年教書的回望,以及相隔40多年桂林米粉的滋味、蘇州園林的10年重遊,在宛若黑暗王國的舞台演出,還有無數演講及授課的旅程,作家白先勇一人引領數代風潮,以獨一無二的強韌膽識、細膩深情,在片中迴盪交響,引領觀眾逐漸碰觸熱得發燙的小說家胸懷。

◆ 西西Χ陳果《我城》My City
片長:123分鐘
級別:普遍級
才女西西自五○年代起開始寫作,作品涵蓋詩、影評、劇本、小說、散文、以及百科全書式的圖文創新書寫。半世紀以來創作不輟,駕馭自如文字後頭,始終保持自在的天真與洞見。導演陳果隨著西西作品裏的視野,描繪作家的寫作生活:土瓜灣的家、散步的社區、童年的花墟、馬頭角碼頭、美麗大廈、天台上的曬衣架與天線、即將消失的照相館與冰室……西西多樣的文體結構及敏銳的城市洞察,隨著鏡頭推拉、搖攀、碎剪及拼貼,一一在影像敘事中或隱或顯、眷戀且多義地表現出來。當片中奇特的人型布偶:長頸女子、熊男子意味深長地相會與凝視,隱喻作家筆下人物永恆存在於香港街巷,當城裏的老店一家家消失,文學裏的情感與探觸,便成為映照現實的永恆。

◆ 也斯Χ黃勁輝《東西》Boundary
片長:138分鐘
級別:普遍級
也斯,本名梁秉鈞,以兩個虛詞為筆名的華文界重要詩人。2014年香港和臺灣文化界舉辦了「回看 也斯」的活動,懷念逝世的作家,以及他所聚集的美好年代。也斯溫和而充滿善意的笑容,對世間不墜的熱情與好奇心,讓他人緣奇佳。涉獵不同文化與人群,跨越文體以及媒體,構成了也斯獨特的人文視野,說明了香港的一個時代。他寫作的詩、散文、小說和評論,如繁花盛開的狂夏,千姿百態。本片?動於2009年,當時也斯建議導演團隊:「若你想認識我,就去認識我的朋友,在我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於是本片訪問不同領域的人士,包括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和美食家,以及也斯家人等,在風格化的訪談中,跟著也斯的身影橫跨半個世紀,展開五○年代到21世紀的旅程。片中記錄了也斯生前珍貴的片段,充滿詩意的影像,縮影了多元跨界聚合的香港文化。

作者簡介

目宿媒體
2009年由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與行人文化實驗室合作成立的目宿媒體,著力於「影像. 劇本.資料庫」三大領域的經營。以「劇本平台/資料庫」為核心,成為群聚影視創意人才的場域,生產/改編/經紀/劇本、紀錄片等相關影視作品,為專業、國際化的影視內容生產(企劃、劇本、製作)與發行(行銷、代理)公司,也是影視、動漫等多媒體產業之重要合作夥伴。「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為目宿的重點作品,未來將持續聚焦於社會、文化等多面向議題,陸續發掘紀錄題材,以好的故事與影像,紀錄並推廣值得被傳唱的人、事、 物,並透過紀錄影片,深入探討每一個題材的文化深層意義。

目次

七位文壇大家,七位中新世代導演
跨越海峽,連結臺灣、香港兩座島嶼
紀錄二十世紀大歷史的變遷,戰亂,離散與聚首
再掀華人文學創作最燦爛的篇章
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
紀錄電影藍光版+DVD版+作家小傳書籍完整典藏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攝影
★《如歌的行板》2015臺北電影節最佳剪輯
★《我城》2015香港電影節觀摩片

本商品包含:
► 電影藍光版7部
► 電影DVD版7部
► 作家小傳7本
► 精美硬殼盒裝

《他們在島嶼寫作》電影計畫試圖以紀錄片影像為媒介,導演的電影風格語言為引路人,將重要華文文學家以電影文本的形式,紀錄下文學大家的重要記錄的同時,介紹給下一代的讀者。

我們的重點不僅止於保存,更希望展現作家及其作品在世代交接的歷史過程中,是如何傳遞出令人感動的力量,成為一世代的文學文化資產。如此以來,這些文學才有可能永留人心,如火炬不朽不滅,重燃出新一波的書寫復興。

繼2011年推出六位以臺灣為主的文壇大家,《他們在島嶼寫作 2》這次跨越海峽、連結另一座島嶼香港,由七位中新世代精銳導演鄧勇星、齊怡、劉佩怡、王婉柔、陳懷恩、陳果、黃勁輝,以電影的語言,重新詮釋紀錄台港七位重要的文學大師:劉以鬯、洛夫、瘂弦、林文月、白先勇、西西、也斯,生命與創作的歷程。

光碟基本資訊:
► 類別:藍光 / DVD
► 級別:普遍級、保護級(《無岸之河》)
► 區碼:全區
► 螢幕比例:16:9a

► 字幕:繁體中文、英文
► 語言發音:中文
► 影音格式:無杜比

◆ 劉以鬯Χ黃勁輝《1918》
片長:105分鐘
級別:普遍級
香港作家劉以鬯是,20世紀初生於上海,見證近代華人文壇歷史遞嬗。本片走入主角的記憶與生活,親近他既庶民又名士的城市感受,呈現出充滿魅力、堅持與趣味的個人特質。回望三○、四○年代,意興風發的青年劉以鬯,上名校、學賽狗,熱衷文學創作。在上海租界,動盪中風湧著文學活躍,人才際會。戰事改變劉以鬯的編輯工作及出版事業。1948年遷徙香港,輾轉新加坡、馬來西亞,在報紙副刊總編輯頭銜中輪替得志與失意。1957年重返香港,進入寫作的黃金年代。1963年發表《酒徒》,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最具影響力的意識流長篇小說,導演王家衛改編《酒徒》及作家生平,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向這一輩遷徙的文學大家致敬。如果問當代華人學生最喜歡的前衛作家是誰?不少學生會回答這位高壽96歲、至今創作不輟的香港作家––劉以鬯。

◆ 洛夫Χ王婉柔《無岸之河》River Without Banks
片長:93分鐘
級別:保護級
西元1959年,台灣名詩人洛夫在金門戰火硝煙的甬道之中,開始寫作《石室之死亡》;此時的作家並不知道,往後的六十年,這首超現實主義代表詩作如何掀起文壇的風起雲湧。2000年,洛夫創作三千行長詩《漂木》,打開華人詩壇長詩的歷史新頁。將屆70年的創作生涯,一再突破既有格局,提煉意象的魔境,因而被文壇譽為「詩魔」。本片試以「詩與戰爭」切入主軸,使用《石室》前十首詩句選段,構成全片詩意綱領;同時引用洛夫與友人書信,交叉呈現其青年、中年時代畫像。團隊更重訪金門坑道石室、回到湖南衡陽的鄉愁現場,更記錄移民加拿大後的生活家常。「詩魔」的飛揚與沉潛,俱在其中。

◆ 瘂弦Χ陳懷恩《如歌的行板》A Life That Sings
片長:143分鐘
級別:普遍級
「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著名台灣詩人瘂弦在1964年,寫出膾炙人口的詩作《如歌的行板》,此後投身編輯工作,致力於提攜文學與後進,到了1966年便不再公開發表詩作。一位詩人,一本詩集,從上一世紀中迄今,影響力仍持續擴散,詩人擁有什麼神奇的特質?詩,寫下什麼故事?本片跟隨著傳奇的傳主,從溫哥華到河南南陽,從童年的流動圖書館到現在的地下室。打開保存將近60年的藏書與情書,打開詩人記憶的寶庫,為觀眾呈現:舞蹈家林懷民、作家蔣勳、詩人席慕蓉、吳晟、陳義芝、攝影家阮義忠等人與瘂弦之間恆逾40年的交會與情緣。歷經大時代變遷、波瀾壯闊的文學生活,在本片中藉著抒情詩般的影像,生動而優美地鋪展開來。

◆ 林文月Χ齊怡、劉佩怡《讀中文系的人》A Lifetime in Chinese Literature
片長:95分鐘
級別:普遍級
家學淵源的作家林文月被譽為「臺大第一景」。是校園傳奇,更是散文與翻譯大家。出身臺灣史家連橫的學養家庭,生於上海日租界,12歲以前是「日本籍」,光復之後舉家返臺。重新學習新身份與新語言的成長過程,奠定林文月細膩的多語言轉譯文采。本片依循著林文月的散文創作,回顧戰亂大時代下的變動與遷徙的童年;溫習師承文人大家臺靜農、鄭騫的文學熏陶時光;執起前世盟約的一雙手;展讀翻譯鉅著《源氏物語》,並歷時五年半持續不輟一字一句鑄鍊的成就與毅力。林文月兼擅翻譯、學術論文與散文,作品豐富多元,形繪了特殊的人情風貌,深而濃的回憶故事中成就色香味俱全的文學風格。「文字,是鮮活的,而書,是有生命的。」本片帶我們進入林文月所寫下鮮活生命風景。

◆ 白先勇Χ鄧勇星《奼紫嫣紅開遍》Multiflorate Splendour
片長:106分鐘
級別:普遍級
身為華文世界最為知名的小說家之一,白先勇筆下賦予華文小說中幾個最鮮明的角色故事與生命:尹雪艷、金大班、朱青、龍子、阿青……以都市為名,寫一代島嶼記憶。不但深植於讀者的想像,還激發跨界跨代藝術工作者,前仆後繼改編為電視、電影、舞台劇。白先勇2003年起為了振興崑曲藝術,投身青春版《牡丹亭》,將傳統藝術推廣到劇院、校園以及歐美,在陌生於中國傳統戲曲的心靈中種下種子。「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於是本片採用《遊園驚夢》的意識流形式,交替敘說白先勇的特殊際遇與文學歷程--從22歲創辦《現代文學》的青春朝氣,近年寫作《父親與民國》、到《止痛療傷》的人子赤誠;聖塔芭芭拉29年教書的回望,以及相隔40多年桂林米粉的滋味、蘇州園林的10年重遊,在宛若黑暗王國的舞台演出,還有無數演講及授課的旅程,作家白先勇一人引領數代風潮,以獨一無二的強韌膽識、細膩深情,在片中迴盪交響,引領觀眾逐漸碰觸熱得發燙的小說家胸懷。

◆ 西西Χ陳果《我城》My City
片長:123分鐘
級別:普遍級
才女西西自五○年代起開始寫作,作品涵蓋詩、影評、劇本、小說、散文、以及百科全書式的圖文創新書寫。半世紀以來創作不輟,駕馭自如文字後頭,始終保持自在的天真與洞見。導演陳果隨著西西作品裏的視野,描繪作家的寫作生活:土瓜灣的家、散步的社區、童年的花墟、馬頭角碼頭、美麗大廈、天台上的曬衣架與天線、即將消失的照相館與冰室……西西多樣的文體結構及敏銳的城市洞察,隨著鏡頭推拉、搖攀、碎剪及拼貼,一一在影像敘事中或隱或顯、眷戀且多義地表現出來。當片中奇特的人型布偶:長頸女子、熊男子意味深長地相會與凝視,隱喻作家筆下人物永恆存在於香港街巷,當城裏的老店一家家消失,文學裏的情感與探觸,便成為映照現實的永恆。

◆ 也斯Χ黃勁輝《東西》Boundary
片長:138分鐘
級別:普遍級
也斯,本名梁秉鈞,以兩個虛詞為筆名的華文界重要詩人。2014年香港和臺灣文化界舉辦了「回看 也斯」的活動,懷念逝世的作家,以及他所聚集的美好年代。也斯溫和而充滿善意的笑容,對世間不墜的熱情與好奇心,讓他人緣奇佳。涉獵不同文化與人群,跨越文體以及媒體,構成了也斯獨特的人文視野,說明了香港的一個時代。他寫作的詩、散文、小說和評論,如繁花盛開的狂夏,千姿百態。本片啓動於2009年,當時也斯建議導演團隊:「若你想認識我,就去認識我的朋友,在我朋友身上都可以看到我的影子」。於是本片訪問不同領域的人士,包括學者、文學家、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和美食家,以及也斯家人等,在風格化的訪談中,跟著也斯的身影橫跨半個世紀,展開五○年代到21世紀的旅程。片中記錄了也斯生前珍貴的片段,充滿詩意的影像,縮影了多元跨界聚合的香港文化。

書摘/試閱

作家簡介:劉以鬯
香港文學主編,不遺餘力提攜後進
劉以鬯(一九一八年~),香港知名作家,原籍為浙江鎮海人,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當時黃埔軍校的第一批英文翻譯官、兄長是宋美齡的英文機要秘書,加上在英租界成長,從小的環境就不乏新知識的熏陶。一九四一年,劉以鬯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主修哲學與政治的他,是典型的知識青年。畢業的劉以鬯去了重慶,主編《國民公報》與《掃蕩報》副刊,報紙與文學是他出社會的起點,也成為他一生的事業。
四年後他回到上海,於一九四六年創立懷正文化社,出版文學相關書籍,後因中國大陸陷入國共內戰,一九四八年,他來到香港,先後任《香港時報》、《星島週報》、《西點》等報刊雜誌編輯,但同時出版社卻經營失敗,生活陷入窘境,劉以鬯藉著自己的妙筆,寫稿賺外快,一方面是生活壓力所迫、一方面是興趣所在,曾經他同時在十餘間報紙連載,他也藉著連載小說走進許多人的視野。一九五二年時,事業版圖更遠至新加坡,任《益世報》的主編兼副刊編輯。一九五七年回香港後,繼續從事報紙編輯工作,一九八五年創辦《香港文學》月刊,任總編輯至二○○○年。
為了實現文學理想,堅守工作崗位,劉以鬯提攜了許多新一代的香港作家,讓他們在報紙與月刊上展露光芒,連此次拍攝紀錄片的導演黃勁輝,也稱劉以鬯為「半個老師」——雖然沒直接上課指導,但不遺餘力的提攜後輩、刊登他們的處女作品,甚至打電話指點新人、討論一二,雖然劉以鬯曾在報紙訪談中說過:「對文學有興趣的作家,他們自己就會去寫。」但若沒中間推手,又何能將路途走得順利?劉以鬯為推廣文學鞠躬盡瘁,不愧為讓香港的文學創作者尊稱一聲「老師」。

酒徒與對倒,花樣年華中潮濕的記憶
劉以鬯最有名的作品為長篇作品《酒徒》(一九六三年,香港海濱圖書公司)、《對倒》(二○○○年,香港獲益出版,行人文化實驗室於二○一五年在台灣出版)以及短篇小說集《寺內》(一九七七年,幼獅文化)、《一九九七》(一九八四年,遠景)、微型小說集《打錯了》(二○○一年,獲益出版)等,在小說的各種體裁中,劉以鬯都有所涉獵,並大膽嘗試,同時他也寫散文、詩歌、評論,是情感細膩且多棲的作家。其中《對倒》被導演王家衛翻拍成知名電影《花樣年華》,《酒徒》則成為電影《2046》。而《劉以鬯中篇小說選》和《對倒》,則分別獲得第四屆和第六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的推薦獎。
《酒徒》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意識流作品,在當時是實驗性十分強烈的新文學創作,但在鮮明的現代感中,卻寫出了當時的社會的彷徨、功利氛圍:身為作家的主角,一心想撰寫理想中的文學作品,卻因為現實生活所迫,不得不迎合大眾口味,寫大眾小說甚至是色情小說餬口,他內心受到對自身的不認同感拉扯,藉酒澆愁,並對世界感到厭倦。
劉以鬯年過四十,才寫出《酒徒》,可謂十年磨一劍,大器晚成。而《對倒》則加入了愛情獨有的傷感以及轉瞬即逝,兩條看似永遠不會交會的生命,有時卻會做出相同的舉動、喜歡相同的事物、走到相同的空間,他們甚至相望凝視,但他們卻還是陌生人⋯⋯劉以鬯非常善於處理內心獨白,把看似極具衝突的劇情,以柔和的張力寫出來,作品冷靜又在留白處繾綣有味。

流轉城市,走過近代華人文壇一世紀
二○一三年就已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二○一二年香港藝術發展獎」的「傑出貢獻獎」的劉以鬯,於二○一五年,再度獲得「終身成就獎」,肯定他對香港文化與文學的貢獻。身為活過一個世紀的文壇師長,劉以鬯可以說是近代華人文壇歷程的見證者,他的一生起落,走過三○年代的摩登上海,十里洋場,看著城市嬗遞,然後來到新舊衝突的香港,過起庶民繭居的生活,到南洋發展文學、邂逅愛情,晚年則安放自身於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這些生命經驗都成為他一篇篇精彩的故事,但有趣的是,能寫出《酒徒》潦倒、嗜酒文人的經典形象的劉以鬯,卻不是一位嗜酒之人。作家能把自身有涯的識見,疊合無限的想像力,這正是一位大師真正厲害、獨到之處。

作家簡介:洛夫
戰火中的詩人如無岸之河
洛夫(一九二八~),本名莫洛夫,另有筆名野叟。生於湖南衡陽,曾上過三年私塾,後來才進小學就讀。初中三年級時,因醉心於俄國文學,將自己的名字由中國古籍風格的「運端」改成具俄名風情的「洛夫」。一九四八年進入湖南大學外文系。
後因國共內戰,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軍隊在湖南招考青年入伍,七月,洛夫隨著軍隊來到臺灣。一九五一年,他考入政工幹校,兩年後畢業,旋即被分發至臺灣海軍陸戰隊,任左營軍中電台新聞編輯,一九五九年隨軍赴金門,成為戰地聯絡官。越戰時期,又遠赴越南擔任「顧問團」顧問兼英文秘書。後來他又進入淡江文理學院的英文系就讀,一九七三年畢業時已四十六歲,詩人也是在這年的八月,才自海軍退役,結束他充滿砲火與文學的前半生。後來利用英文能力,轉成教職,曾任東吳大學外文系副教授。一九九六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迄今。

一生鍾愛詩歌,「石室」驚豔文壇
洛夫十五歲時即開始創作新詩,他的創作歷程漫長,著作甚豐,出版過詩集三十餘部,也有數本散文、文學評論。其重要作品如《靈河》(創世紀詩社,一九五七年)、《石室之死亡》(創世紀詩社,一九六五年)、《無岸之河》(大林,一九七〇)年、《漂木》(聯合文學,二〇〇一年)等。其中《漂木》更為三千行長詩,突破臺灣現代詩格局,洛夫從來不放棄挑戰自己。甚至近至二〇一四年,仍出版了最新詩集《唐詩解構:洛夫的唐韻新鑄藝術》,旨在解放唐詩的韻味,透過詩歌,將文化經典融入當代,更顯示詩人又開啟了新的「入禪」風格。洛夫一生創作詩歌,熱愛詩歌,更以獨特超現實風格,成為臺灣詩壇中舉足輕重的要角。
洛夫在臺灣的詩歌起點,可以從一九五四年說起。他與同樣服務於左營的軍中同袍,張默、瘂弦(一九五五年加入)合辦了「創世紀詩社」。創世紀詩社和「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在當時臺灣詩壇三分鼎立,是五〇、六〇年代的重要詩社,而且其中創世紀是三詩社中存續最久的詩社,影響戰後的新詩發展甚遠。
由於創辦人皆出身軍中,一開始的詩歌有較鮮明的民族與政治色彩。但在社刊第十期(一九五九年)以後,詩社風格轉變,由於社員興趣所致,開始學習寫作超現實主義詩歌,以超現實的寫作筆法,發展詩的獨創性、純粹性,並為達到宣傳現代詩寫作技巧的目的,也刊載、引介大量西方現代詩作。
詩社風格的轉變,同時也反映了洛夫詩風的轉變。洛夫一開始的詩風特色並不像後期強烈,而是以「抒情」為主要基調,主題離不開個人的親情、愛情、友情乃至懷鄉,這從他第一本詩集《靈河》中便看得出來。但到了一九五九年後,洛夫的作品超越了個人情懷,以神秘幽微的文字,述說著人類情感上的共性,風格在細膩外,更多了壯闊甚至蒼涼之感,尤以〈石室之死亡〉,讓詩人被譽為是「詩魔」,試舉其中第四十七節:

當時間被抽痛,我暗忖,自己或許就是那鞭痕
或許你的手勢,第一次揮舞時
一伸臂便抓住一個宇宙
而閃爍自一鷹視,鷹視自一成熟的靜寂
猶聞風雷之聲,隱隱自你指尖

便成為樹,成為虹,我們乃爭相攀援
爬著一段從升起到墜落的距離
亦如我們的仰視,以千心丈量千山
當光被吸盡,你遂破雲而下
終至摔成傳說中那個人的樣子

這種使用大量意象的創作風格,令當時的詩壇除了被超現實的神祕象徵驚豔之餘,更對其中接近悲劇的呼喊感到悵然,詩人感覺一夜成熟。
其實這種轉折,與洛夫獨特的生命經驗有關。一九五九年,正是金門八二三炮戰的隔年,兩岸仍砲聲隆隆,戰火未艾,洛夫就是在那年轉任金門軍隊。沒打仗時,他就躲在地下碉堡中,讀著詩集,有時外邊甚至還是隆隆砲火聲。面對戰爭壓抑感傷的氣氛,讓他思索人生、也看盡人生,並將之轉換成創作的能量,成就了〈石室之死亡〉的名篇。
洛夫得過許多藝文獎章,如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二〇〇三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榮譽成就獎章等,他的詩歌對臺灣文學貢獻殊偉。

作家簡介:瘂弦
成功的詩人,也是成功的編輯
瘂弦(一九三二~),本名王慶麟,祖籍為河南省南陽市。取這個筆名,是由於年少時喜歡二胡喑啞聲色之故。瘂弦於一九四九年時,在豫衡聯合中學就讀,但因中國內亂之故,在湖南零陵加入國民黨軍隊,不久後隨軍來台,擔任中華民國陸軍上等兵。
一九五三年,瘂弦進入政工幹校影劇系就讀,瘂弦不只在劇場上表現傑出,他的詩作中,也經常能看到戲劇理論與良好的音樂節奏感。瘂弦曾因飾演話劇《國父傳》裡的孫中山,而獲得第二屆話劇金鼎獎最佳男演員獎,巡迴七十餘場。其後還回母校任教,講授「中國舞蹈史」與「藝術概論」。
翌年畢業後,被分發至左營軍中廣播電台工作,因而結識了同在左營軍中的張默、洛夫等人,兩人邀他加入創世紀詩社,他於一九五四年底至一九五五年初加入,成為創社三巨頭的元老之一,人稱詩壇「鐵三角」。
瘂弦於一九六六年退役,並於同年,訪問美國愛荷華大學兩年,參加「國際作家寫作計劃」,回國後任《幼獅文藝》的主編,不遺餘力提攜新人,就連退的稿子都會認真點評再寄回,他熱愛編輯事業,工作態度堅定認真。瘂弦也曾自謙說,他雖然是位「失敗的詩人」,但是位「成功的編輯」。像是年輕時的林懷民、蔣勳、席慕蓉等人,都曾受到瘂弦的指點與幫忙。就連到現在,新一代的詩人林婉瑜都與瘂弦亦師亦友,瘂弦是受許多作家敬重的前輩。
一九七七年,瘂弦再度赴美進修,獲得威斯康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一九八〇年起,他擔任《聯合報》副刊主編直至一九九八年退休,後同好朋友洛夫一樣,也移居至加拿大溫哥華。

如歌的行板,詩作貴精不貴多
瘂弦自一九五四年開始寫詩,但到了一九六五年即封筆,至於封筆的箇中原委,雖未有明確交代,但在目前留下的不到百首的詩作中,其中許多已是詩壇經典佳作,甚至被詩壇譽為是台灣現代派「十大詩人」之一,有「詩儒」的雅稱。瘂弦的代表詩集有《瘂弦詩抄》(香港國際圖書公司,一九五九年)、《深淵》(眾人,一九六八年),後來有由洪範搜羅、出版其詩全集,《瘂弦詩集》(二〇一〇年再版),可說是用一本詩集就能獨步詩壇。
瘂弦前期的詩作風格清新,但一九五九年後,陸續發表了〈從感覺出發〉、〈深淵〉等詩作時,就已能嫻熟地運用超現實主義技巧,受到詩壇注目。但瘂弦本身並不自囿於超現實主義的範圍,他認為應將所有詩的方法融會貫通,不揚棄傳統,甚至口語也可以入詩。
也由於瘂弦經歷過國共內戰,年僅十六歲的他就已流離失所,這段顛沛流離的日子,讓詩人吃盡苦頭、也看過許多苦難,甚至造成往後詩人與雙親永隔的遺憾,於是戰爭成為他詩作中潛伏的大時代背景,瘂弦曾自嘲自憶:逃難時,竟沒有帶父母親的照片,而是帶了何其芳的詩集。
他曾創作出悲苦的〈鹽〉與〈紅玉米〉等詩。〈鹽〉裡面有著沉痛的呼喊:「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碗豆差不多完全沒有開花」。但另一方面,瘂弦總是能用一些輕鬆幽默的口吻,這種反差,看得出他希望光明的本質,以及悲天憫人的情懷,「人道思想」是瘂弦詩作中最鮮明的特色與主題。
關於現實色彩與口語化的情調的特色,他也曾說過:「在題材上我愛表現小人物的悲苦,和自我的嘲弄,以及使用一些戲劇的觀點和短篇小說的技巧。」另外在〈如歌的行板〉一詩中,也能看出瘂弦良好的音樂性,用節奏凸顯出人生的場景的重複轉換,最後把鏡頭對焦在遠方的思索:「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觀音在遙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而瘂弦最著名的詩為〈深淵〉,讓他奠定自身在詩壇的地位,整首詩有著濃鬱的黑色,加上超現實主義色彩,讓讀者跌落至一個深淵夾縫中,同詩人一樣探索人生出路,而其中:「沒有什麼正在死去,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更成為經典名句。瘂弦曾獲全國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文學類)、五四文學獎等榮譽。

作家簡介:林文月
讀中文系的人,弘毅的知識勇氣
林文月(一九三三年~),出生於上海市日本租界,自小環境優渥。父親籍貫是彰化縣北斗鎮,母親連夏甸為連橫長女。父親留學日本人設立於上海的東亞同文書院,後進入三井物產公司工作,所以林文月在租界出生。那時台灣仍隸屬於日本殖民地,身份屬日本國民,林文月進入日本小學「第八國民學校」讀書,全校只有林文月與其胞妹為台灣籍,其餘皆是日本人,日語成為林文月的啓蒙教育。
後來因日本戰敗,台灣籍身份敏感,一九四六年舉家返歸台灣,林文月在小學六年級以後,始接受中國語文教育。無論是錯綜的文化、國籍的流動,還是多語環境(日文、中文、閩南語),都成為林文月日後寫作、翻譯的養分。
林文月於一九五二年考上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後進入同校中文研究所就讀,一九五七年開始發表學術論文〈曹操為人及作品〉,開啓近六十年的學術生涯,一九五九年自中文所畢業後,在中文系執教,任職達三十五年,尤擅精陶謝詩,著有多種學術專書、學術論文數十篇。
一九六九年,在學校的推薦下,林文月成為赴日研究教員。林文月落腳京都,並浸淫在古都深厚的人文素養之美中,此時她除了撰寫論文〈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的影響〉之餘,應社長林海音的要求,每月寄一篇散文刊登於《純文學》雜誌上,日後集結成林文月第一本散文集《京都一年》。
一九七二年,林文月應邀參加京都舉辦的國際筆會,她發現《源氏物語》多受唐代文學的影響。會後,她將自己於會中發表的論文〈桐壺與長恨歌〉翻成中文之餘,也一併將《源氏物語》的〈桐壺〉段落翻譯發表在《中外文學》上,結果廣受讀者歡迎,在社長胡耀恆的鼓勵下,林文月花了五年的時間翻完《源氏物語》,成為日本古典文學在台灣的經典譯本。由於林文月中、日文造詣皆深厚優美,又勤於考據,一九七三年至二〇〇四年間,她所翻譯的《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文學作品,皆膾炙人口。
從台大退休,林文月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等客座教授。一生獲獎無數,二〇一〇年獲第三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二〇一三年獲日本人間文化研究機構「第三回日本研究功勞賞」等,其文學與研究貢獻,在海內外都備受尊崇。

京都一年,如散文清暢雅致
林文月一生對寫作、翻譯不遺餘力,集學者、作家、翻譯家多重身份。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學創作的路上林文月獨鍾情於散文,這與許多作者會嘗試創作各種不同類型的文類很不一樣,林文月的專心一致,也讓她在散文風格上自成一家,實有可觀。白先勇曾稱讚林文月的散文為「筆意清暢,風格醇厚,寓人世的悲憫欣喜於平淡之中,字裡行間輻射溫暖與智慧的光芒」。
林文月的代表作品有《京都一年》(純文學,一九七一年)、《讀中文系的人》(洪範,一九七八年)、《午後書房》(洪範,一九八六年)、《交談》(洪範,一九八八年)、《擬古》(洪範,一九九三年)、《飲膳札記》(洪範,一九九九年)、《回首》(洪範,二〇〇四年)等,而學術著作則有《謝靈運及其詩》、《澄輝集》、《山水與古典》等。
林文月於〈八十自述〉中曾說:「我回首自省,真正把創作類文章和學術類論文區別開來,大概是到了寫作《遙遠》(一九八一)⋯⋯論文書寫講究理性,凡是必有所根據,不尚華文麗辭;但文學創作則不避藝術經營。我一方面把這個感悟在不同文章裡表現出來,同時也寫成一篇〈散文的經營〉。」、「散文的書寫,是我個人在教學、研究的空擋中進行的行為。把握筆的時間,有時投入在抒發感情思想的另一範疇,頗能夠令我自得其樂。」
這是林文月對散文創作的自省與體悟,可見學術寫作與文學創作,在她的生命中是一體兩面,同樣都是筆耕,卻是作家本人不同感情抒發的兩種面向,拼湊起來才是完整的創作歷程。

作家簡介:白先勇
奼紫嫣紅開遍,回首半生
白先勇(一九三七~),籍貫為廣西桂林,父親是北伐的抗戰名將白崇禧將軍,白先勇自幼體弱,不能就學。一九四九年動亂時,先遷居香港,曾就讀九龍塘小學,之後於一九五二年來到台灣,閱讀夏濟安主編的《文學雜誌》發覺自己在文學的志向與興趣,由建國中學畢業後,重考至台灣大學外文系(原考取成功大學水利系),師事夏濟安,並開始創作的旅途。
一九六〇年,就讀外文系大三時,白先勇與同學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李歐梵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一方面引介西方現代文學經典,一方面刊載大家所創作的實驗性現代小說,成為當時知名文學雜誌。
一九六二年,白先勇母親去世。隔年一九六三年,他前往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進修,父親前來送機,這是卻也是他與父親最後一次見面。父母親都影響白先勇至深,尤其是父親,白先勇在晚年更為父親出版傳記《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時報,二〇一二年)。然而此時遭逢雙親逝世,白先勇曾悲痛難以寫作。後來他才將這情感轉換成動力,寫出〈芝加哥之死〉,於一九六四年發表,成為宣告他技巧成熟的里程碑。而描寫移民、時代困境的《臺北人》系列就是他的小說創作為成熟期誕生的。
後白先勇獲得藝術創作碩士,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學系的教授,並創辦晨鐘出版社,後來因財力不繼的緣故,《現代文學》雜誌停刊,這段期間他發表了以同性戀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孽子》。
白先勇雖以小說創作為主,但也有許多散文與劇本創作,〈玉清嫂〉、〈金大班〉、〈孤戀花〉等皆有舞台劇、連戲劇的演出。一九九四年自加州大學退休後,白先勇投入愛滋病防治活動,並致力於推廣傳統戲曲「崑曲」的改編與演出,最有名作品為「青春版牡丹亭」,而影響白先勇最深的小說是《紅樓夢》,二〇一六年由時報出版《白先勇細說紅樓夢》。
白先勇為台灣現代小說創作的指標性作家,二〇〇三年,獲頒國家文藝獎(第七屆文學類),國家文藝獎曾對其藝術成就給予如下肯定:「對戰後台灣社會特殊階層人物,充滿人性關懷,作品融入古典小說與西方現代小說精髓,據有原創性與藝術性,允為台灣現代文學的典範。」

臺北人,永遠的白先勇
白先勇著作等身,在台灣文學的成就上成績斐然。他的第一篇小說,是一九五八年九月發表於《文學雜誌》第五卷一期的〈金大奶奶〉,這是他的創作起點,其著名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臺北人》(晨鐘,一九七一年)、《寂寞的十七歲》(遠景,一九七六年);長篇小說《孽子》(遠景,一九八三年);散文集《驀然回首》(爾雅,一九七八年)、散文集《樹猶如此》(聯合文學,二〇〇二年)等。
白先勇出身仕宦之家,卻因國家動亂,隨著家人渡海來台。這讓他看盡一個世代、一個獨特族群的繁華起落,這種蒼涼都寫在短篇小說集《臺北人》中。「臺北人」系列共有十四篇,篇篇俱是經典,其中〈永遠的尹雪豔〉與〈遊園驚夢〉可說是最廣為人知。〈永遠的尹雪豔〉是描述上海的交際花,來台之後重操舊業,但她「總也不老」,因為她彷彿活在永遠凝滯的上海繁華。〈遊園驚夢〉則可以看出白先勇深厚的古典藝術涵養,加上現代意識流的技巧刻畫,在虛實之間,觥籌交錯之中,窺探著一群舊日貴族夫人們的幻夢與破滅。
與「臺北人」系列另一個相似的系列,則是「紐約客」,這是以留學海外的外省第二代為中心的離散故事,也是透露出一種壓抑的絕望,這種絕望來自對再也回不去的故鄉的思慕,像是〈芝加哥之死〉與〈謫仙記〉等,這些作品都收入於《寂寞的十七歲》當中。
此外,同志題材是白先勇小說中不可忽視的部分,這與作者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在早期短篇小說〈寂寞的十七歲〉(一九六一年)、〈滿天裡亮晶晶的星星〉(一九六九年)、〈孤戀花〉(一九七〇年)中,都已能看到同志的身影,這在當時還是禁忌的話題,白先勇就已多有描繪。後來終於寫就《孽子》一書,將台北新公園中同志族群的喜怒哀樂、尋找身份認同、受到的歧視,寫得淋漓盡致,將台灣的同志文學推到國際舞台。

作家簡介:西西
像西西這樣的一個豐富女子
西西(一九三八年~),原名張彥,一九三八年生於上海,祖籍為廣東中山縣。西西的筆名由來,從她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代序〈造房子〉中,有所說明,這是從她最喜歡的遊戲「跳格子」來的,人跳到格子裡,雙腳與格子就成了一個立體象形的文字「西」。
西西在上海讀小學,一九五〇年隨父母定居香港,就讀協恩中學,本來為中文部,中學四年級後轉為英文部。西西的父親任職九龍巴士當稽查員,此外,也一直兼任甲組足球隊教練與裁判員,西西在香港的早年生活頗為艱難,有時會為書籍、制服等問題發愁。一九五七年,進入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後成為教師,執教於官立小學。
西西早慧,中學時已開始投稿。最早的作品發表於五〇年代的《人人文學》,是一首十四行新詩。中學三年級,她參加雲碧琳主編的《學友》,越級得到高年級組首獎。成為教師後,她長期在各種報章、雜誌寫作專欄,無論是童話專欄、電影專欄、閱讀專欄、還是談音樂專欄都難不倒她,加上父親的影響,還有專談看世界盃足球賽的〈西西看足球〉(明報)專欄。無論是新詩、小說、散文還是翻譯,西西都能涉獵並創作,六〇年代她也寫過電影劇本,如《黛綠年華》(秦劍執導)、《窗》(龍剛執導)等,也寫影評,是香港製作實驗電影的元老之一,也是作品豐富的作家。
一九七九年,西西從教壇退休,從此專心讀書寫作,也到過不少地方旅行,
培養了她在藝術方面的領悟,甚至也將隨筆集結成書,如《看房子──西西的奇趣建築之旅Ι》(洪範,二〇〇八年)。
一九八三年,台灣聯合報副刊轉載她在《素葉文學》發表的〈像我這樣一個女子〉,正式展開了她在台灣的文學旅程,〈像我這樣一個女子〉並獲得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一九八八年,〈致西緒福斯〉再度獲得聯合報第十屆小說獎的同獎項,顯見她在小說上的造詣。西西曾得美國愛荷華大學之邀,以作家身份參加「國際寫作計劃」,但她認為機會應該要留給香港的年輕作家,所以婉拒。
一九八九年,西西因癌症入院,幸而康復,近年因手術後遺症,只能改以左手寫作,但其仍持續筆耕不輟,到二〇一六年仍有作品《試寫室》出版,西西除了有蒐集娃娃屋的嗜好,二〇〇五年來,因興趣與右手物理治療之故,喜歡手製布娃娃、熊玩偶,並將手藝筆記集錄於二〇〇九年出版的《縫熊志》中。

影響我城一代青年
西西的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我城》(香港素葉,一九七九年)、《哨鹿》(香港素葉,一九八二年)、《哀悼乳房》(洪範,一九九二年)、《飛氊》(香港素葉,一九九六年),短篇小說集《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洪範,一九八四年),散文《花木欄》(洪範,一九九〇年)、《縫熊志》(洪範,二〇〇九年)以及新詩《西西詩集》(洪範,二〇〇〇年)等,著作有四十餘本,是相當多產的作家。
其中《我城》更是影響了一代香港青年,《我城》版本眾多,以一九九九年的洪範版最完整。書中的主角是中學會考畢業生阿果,以及他身邊的人們所編織出的香港故事,西西以自身活潑、愉快的筆調,勾勒出彷彿是無憂無慮的小城故事,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七〇年代的香港,面臨著社會轉型、蟄伏的困頓,種種現實等著年輕人去面對體驗。但故事結尾仍不脫西西式的樂觀與溫暖,西西告訴主角、也告訴讀者,不要放棄希望,困難一定能被解決:「你們年輕,你們可以依你們的理想來創造美麗的新世界。」
而〈像我這樣一個女子〉則是一篇獨白,一個懷有秘密的女子,坐在咖啡室等待男友的到來。她相信若告訴了男友,她的職業秘密的話,男友一定會跟她分手,她想著兩人一路以來的感情,看著男友快樂地抱著一束花推門走進,可是她卻覺得,這是一個不祥的預兆:「在我們這個行業之中,花朵,就是訣別的意思。」女主角的口吻自然,卻讓人感到心碎與毛骨悚然,這是西西文字鋪陳的厲害之處。

作家簡介:也斯
生如雷鳴,香港最重要的文化人
也斯(一九四九年~二〇一三年),本名梁秉鈞,廣東新會人,出生後便來到香港,十多歲即開始寫作,二十歲開始專欄創作。筆名「也斯」,是取沒有意義的兩個虛詞「也」與「斯」,他希望能夠突破筆名是「有意義」的文字這一點,改由讓讀者自行思考、賦予感覺意義,所以取了這個名字。
在香港浸會大學外文系畢業後,也斯曾任中學教師、《南華早報》美術版編輯,輾轉任職多間報社,認識了許多藝術界、傳媒界的朋友,寫了八年的專欄,有書評、影評、藝術評論。才情洋溢的他,不只是詩人,同時在小說、散文、文學評論、文化研究上都造詣深厚。
一九七二年,也斯與朋友創辦《四季》雜誌,是香港第一份譯介拉美文學的刊物。一九七八年赴美進修,一九八四年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他任教於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講座教授,專授文學與電影、比較文學、香港文學、現代文學批評、中文文學創作等。也斯多次赴歐美演講,瑞士蘇黎世大學也頒授榮譽博士榮銜予也斯,表示對他學術成就的肯定。
也斯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文化人。在文學成就上,他一生著作豐富,第一本詩集《雷聲與蟬鳴》(一九七八年),即以洗鍊文筆征服文壇,其後更有《游離的詩》、《東西》、《蔬菜的政治》等十三餘卷,詩作被翻成英、法、葡、日等多種語言。在散文上,有《灰鴿早晨的話》、《山水人物》等,小說有《養人龍師門》、《剪紙》、《島和大陸》等。但最重要的是,他對香港城市文化的思考,如《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拾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這些文化論述都帶給香港這座城市自省與新生的力量。
因在文學與文化研究上的成就,曾獲香港政府頒授紫荊榮譽勳章、「藝盟」香港作家年獎,二〇一〇年誠品選為「香港十大作家」之一。
也斯在二〇〇九年時罹患肺癌,與病魔搏鬥多年,卻仍不忘創作,其間仍出版許多著作,也斯曾說:「香港像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地方。」他不希望香港繼續丟棄自身的歷史,拋棄過往的記錄,真正成為一個無情城市,所以也斯不斷地用筆創作,同時也是記錄一段香港文化、演繹香港社會與香港人的關係。
二〇一三年一月,也斯辭世。他的臨別遺願仍是心繫香港文學發展,願能平反香港文學多年來的邊緣地位,讓世界關注到香港的優秀作家。

熱愛文學,也熱愛東西遊戲的也斯
也斯的重要著作都有由香港文化工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復刻再版,像是《雷聲與蟬鳴》(香港大拇指半月刊,一九七八年;香港文化工坊,二〇〇九年),前述提到的作品,也幾乎都有再版,讓讀者方便取得。
除了上述的作品外,值得注意的是,也斯多年來也致力於讓詩創作結合不同藝術媒體,達成創新對話空間。如他曾與視覺藝術家蔡仞姿、編舞家彭錦耀完成《詩舞畫的對話》(一九八六年),彭錦耀也改編詩集《游詩》為現代舞演出;與攝影師李家昇合作《詩與攝影》(一九九〇年)、《蔬果說話》(二〇〇五年);與舞蹈家梅卓燕合作《東西遊戲》(一九八九年)、《花影》(一九九四年)等。
由此可看出,也斯喜歡遊戲,行動力驚人,他把一般人可能覺得難以親近的詩歌,帶到新的藝術互動領域,讓文學更加親近大眾、方便讓大眾「看」得到。這也是他振興香港文化的一個環節,可以說對香港的愛與希望香港更好的願望,一直是他創作的動力之一。
詩集《蔬菜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二〇〇七年),是一本以巡迴亞洲食物為主題,勾勒出城市風情或是當代議題,並穿插詩人緬懷的詩集。中有一卷的主題「香港2.3事」,其中的〈城市風景〉(節錄):

來自不同地方的水果
各有各敘說自己的故事
櫥窗有最新的構圖
革命孩子和新款鞋子押上韻

我在你的食肆裡
碰上多年未見的朋友
在漬勿和泡飯之間
一杯茶喝了一生的時間

此詩很完整地展現了香港作為島嶼的特質,島上的人們似乎相融但又衝突地生活著,可是作為社會共同體,生命總會找到對彼此最好的相處方式。也斯的思考,也給了同樣處於邊緣地帶的台灣文學與社會,很好的借鏡與啟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3 29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