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滿額折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故事裡的不可思議:體驗兒童文學的神奇魔力

定  價:NT$ 380 元
優惠價: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故事具有魔力。那是醫學根據或科學事實所不具有的活生生的力量…這世上有人是沒有故事的嗎?如果有的話,那個人該是活得何等辛苦、何等灰黯?不論是神話、傳說、文學或小說,傑出的故事絕對具有拯救人的魔力,而能近距離感受到這種故事的孩子,極其幸福。——本書解說者小澤征良

作者認為,兒童文學不只是兒童讀物,也是大人讀物。兒童文學看似荒誕無稽,但比起技巧純熟的文藝作品,卻無疑更接近「靈魂的真實」。兒童文學中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的元素,而且在故事中現實不是只有一種樣貌。例如時間可以穿梭往返、世界上存在著另一個「我」、人可以飛天下地、動物會說話…正是這超現實的特性,令故事打開了療癒的空間,讓小讀者、大讀者們在挫折時得到勇氣、在悲傷時得到扶持、在迷惘時得到啟發。
在本書中,作者透過豐富的文本,從《金銀島》、《愛麗絲夢遊仙境》到《小熊維尼》等多國兒童文學中,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一一解析這些「不可思議」的元素,到底是如何帶來了神奇的療癒魔力。

兒童,是特別能感覺到「驚奇、不可思議」的一種人,也是對文學感受力特別強、特別纖細的族群。——本書解說者小澤征良

閱讀不可思議的故事,會喚醒我們心中的不可思議。——林世仁

〔專文推薦〕
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1928-2007,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世榮格學院學習,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廳長、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京都大學榮譽教授等職。
河合隼雄以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長年針對日本文學、政治、教育、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進行論述、對話。著作甚鉅,其中《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一書曾榮獲大佛次郎獎,《高山寺的夢僧:明惠法師的夢境探索之旅》榮獲首屆新潮學藝獎。其他重要著作包括《孩子與惡》、《青春的夢與遊戲》、《轉大人的辛苦》(以上皆由心靈工坊出版)、《河合隼雄著作集》、《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原來如此的對話》、《走進小孩的內心世界》、《心的棲止木》等。

【內文試閱】
樂在不可思議
人生有驚惶,也有快樂。孩子經歷快樂,無異是件好事,不過快樂也分成很多種。人生旅途上,真的嘩呀!嘩呀!從心底湧現狂樂的時刻並不多,較多的倒是淡淡的喜悅。這種絕妙的快樂滋味,反而在兒童文學作品裡所在多有。現在就讓我們來看其中的代表之一──《杜立德醫生》。

圍繞《杜立德醫生》的回憶
洛夫廷(Hugh Lofting,1886-1947,英國兒童文學家)的作品《杜立德醫生航海記》(The Vovages of Doctor Dolittle)是一個很愉快的故事。先前提到的《金銀島》也是海上冒險故事,可是兩者的本質完全不同。讀到這樣的作品總是讓人忍不住感慨,英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實在是百花齊放,豐富而浩瀚。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是我小時候看的故事,印象很深刻。我記得當時《少年俱樂部》大概是唯一的兒童讀物吧,可是在我們那個年級裡,訂閱的學生也才不過才兩、三個人。我每期幾乎都是一拿到就快速看完。我哥哥們年長我很多歲,他們也老早訂了這份兒童雜誌,而且他們還把其中的連載裁訂成書,所以我運氣很好。那些名作!高垣眸的《怪傑黑頭巾》、佐佐木邦的《成功俱樂部》、山中峯太郎的《太陽凱歌》等等,我全都看了又看。而且我們還會把書中的經典名句背下來,當成笑鬧時用的台詞。我也想學我哥哥他們那樣,把連載裁訂成書,但一直等不到好作品。我哥他們說《少年俱樂部》沒有以前好看了,我也有同感。
就在那時,《杜立德醫生航海記》開始在《少年俱樂部》上連載,我記得當時的譯名是《杜立德醫生的船旅》吧。一開始我就被故事迷住了,小學五、六年級左右的我,覺得它跟《少年俱樂部》之前的其他名作完全不一樣。雖然當時我還小,不曉得到底有哪裡不同,不過年幼的心底大概也感受到了文學的芬芳吧。我很快就把故事那幾頁裁下來,記得好像做成了上、下兩冊合輯。
哥哥們也很喜歡杜立德,於是我們時常講的經典句子裡,就出現了杜立德一生的名句。譬如我被使喚做事時,我就邊做邊喊,「我有意見──!我反對──!我抗議──!」然後笑得前俯後仰。另外還有「吾乃酋林金奇國的王子考烏蹼蹼‧邦波是也」、鴨子噠噗噠噗,雙頭駱馬「菩希米菩優」等等,光是把這些句子喊出來,心裡就很暢快。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節奏緊湊,意想不到的情節不斷推展開來,譬如猴子奇奇歷經了千辛萬苦才終於回家、隱士路克的法庭審判、大鬥牛等等,最後連會浮動的島嶼都出現了。種種情節雖然匪夷所思,卻不會令人覺得荒謬,我猜作者洛夫廷一定是個很會講故事,而且很喜歡小孩子的人吧。
最近我又讀了一次,感覺非常懷念。名作就是名作,接下來,就讓我來聊聊我長大後重讀的感想。

動物的語言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成功處之一,在於塑造了一位奇異的人物──聽得懂動物語言的博物學家杜立德醫生。在這之前,譬如《柳林中的風聲》裡的蛤蟆一樣,讓動物與人類交談的想法自古就有,可是讓動物不用講人類的話,而是人類去學習了解動物的語言,這本書恐怕首開先例。書中的鸚鵡玻里尼西亞與大狗吉撲雖非常擬人化,然而與其他童書相比,《杜立德醫生航海記》的動物其實相當程度保留了動物的樣子,沒有高度擬人化。博物學家杜立德醫生是在經過訓練後,才聽得懂動物說話,並且也可以說動物的語言。
我們觀察杜立德醫生對待動物的態度,會發現他不但聽得懂動物的話,而且是以「友情」在接觸這些動物。這一點很特別。不管對於奇奇、對於玻里尼西亞,他都是懷抱著友誼。在面對酋林金奇國的王子跟在面對小孩子湯米時,他的態度並無二致。換句話說,他是一個平等兼愛的人。我們不要忘了,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二二年,當時一般歐洲人對待孩童與非歐洲人,仍充滿明顯的歧視態度。關於當時成年人是如何對待孩童,我們看到湯米第一次遇見(說是遇見,還不如說是撞到)杜立德先生之前,他先請教了一位貝洛思先生時間,從貝洛思先生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當時貝洛思先生說:「你以為我會因為你這種小鬼頭問我時間,就特地打開外套的扣子嗎?」
杜立德醫生對於動物與弱勢者卻很體貼。他挺身為被控殺人而上法庭審判的路卡辯護時,也因為聽得懂動物的話而立了大功。這一段描述裡,最有趣的是連狗都站上了法庭的證人台。檢察官氣得不得了,大聲抗議,「我反對!這是在侮辱法庭的權威!」可是法官還是繼續審判,最終路卡被判無罪。
其實聽得懂動物說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試想,萬一大家都聽得懂動物的話,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一個人人敬重的成功人士,卻被家裡的小狗說,「其實那傢伙呀……」,飛翔在天空的燕子飛到哪裡,就把從窗外看見的事到處廣播,說得人盡皆知……。說起來,我們真要感謝動物的沉默。
如果我們試著把「動物」替換成不擅長講話,或是表達出來別人也不理解的人,又會是如何?首先我們會聯想到小孩子。我遇見過太多孩子,苦於擁有出色的雙親,往往難以表現自我,或根本已被剝奪了表現自我的機會。這些孩子,有些就被「聽不懂狗語的檢察官」判為「罪犯」。而難處在於,雖然孩子們很苦、雖然孩子們是弱勢,可是因為現在小孩衣食無虞,在豐裕的物質表象下,外人反而看不透實情。希望我們都能更盡力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再來是讓我們想像我們心裡也就住著這些「動物」。假設住在我們心房裡的小狗跟貓咪正在碎嘴,「那個人一直拚命賺錢,不曉得要幹嘛?」「他是不是飲酒過度啊?」這麼自我對話,或許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愉快的權威者
權威的英文是authority,在英語圈裡說到「權威」給人一種正面的印象,但在日本,恐怕有不少人一聽見「權威」兩字就要皺眉頭吧。這大概是因為日本人時常把「權威」跟「權力」搞混。所謂「權威」所代表的是某個領域裡最熟知一切,最獲人信任的人,我認為杜立德醫生無疑就是一種權威。但因為作者把他表現成一個「愉快的權威者」,反而成了一種反權力的象徵,使人忽略了他具有的權威。這個問題在作品的誕生地英國,大概不構成問題,但在日本,我們必須提醒自己這一點。
先前所提到的那場關於隱士路卡的審判中,就完美展現了權威跟權力的不同。那場審判裡,最有權威的人應當就是杜立德醫生了,因為只有他具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正確知識,而且還能把這一切傳達給別人。相比之下,反對讓狗上台作證的檢察官則代表了權力人士。很有意思的是,檢察官宣稱讓狗上法庭會損及的是「法庭的權威」,也就是說,掌權者為了自我保護而假借「權威」之名的現象,在東、西方都可看見。
還好最後權威戰勝了權力。我希望大家注意到,「幽默」這時也發揮了不少力量。當一個權威者失卻了幽默之心,便容易捲入權力鬥爭中而不自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描述是,審判結束後群眾熱情高喊「杜立德醫生萬歲!」,杜立德醫生卻趕緊離開。因為一旦權威者無法警覺,三兩下便會被拱上掌權者的寶座,就此墮落。一個人若想保護自己的權威,必須熟悉遁逃術,絕不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不動。
杜立德醫生面對權威與權力的進退兩難,在他當上了蜘蛛猴島的國王時達到了巔峰。不用說,他是寧可選擇當一個博物學家,也不想成為一國之君,而就算他選擇了後者,他也肯定不會是濫用權力的人,他一定會苦民所苦,以島民的幸福為唯一要務。可是,當我們試著考量孰者對杜立德醫生的人生最好,這麼做是上策嗎?
杜立德醫生是個很善良的人,他的良善是否也可能危害他真實的自我?他誠實地對湯米他們說:「我好想繼續旅行、繼續當個博物學家,好想回去自己在帕德魯比的家」。可惜他一旦考慮到島民的事,便還是覺得「該留下來」。
儘管杜立德醫生善體人意,並不代表他永遠笑嘻嘻地不會生氣,也不代表他是個懦弱的人。他有時會大發脾氣、有時也會化身為「勇士」英勇挺身而戰。這時他進退維谷,而解決這樣的困境的,是鸚鵡玻里尼西亞所獻出的智策──或說是奸計。有時候光有善意,反而會束手無策。總之,杜立德醫生雖然有些不情不願,還是聽從玻里尼西亞的聰慧(奸巧)之計,成功離開了蜘蛛猴島。脫卸權力、守護權威,杜立德醫生選擇仰賴動物的智慧。

小熊維尼
講到能讓孩子們體驗到不可思議的快樂滋味的童書,就不能不提《小熊維尼》。每次一讀這本書給低年級的國小學生聽,大家都會開心得不得了。傻呼呼的維尼熊,可是孩子們的心頭寶呢。
維尼去採蜜。為了採蜜,牠得爬到樹上。牠一邊爬、一邊歡唱。

真有趣,
小熊最愛吃蜂蜜,
嗡嗡嗡,
不知是什麼道理。

這首歌沒什麼,可是卻一把擄走了小孩子的心。嘿唷!就快要拿到想要的東西囉!這種時候,小孩子總是歡欣雀躍,而這首歌只不過是把小孩這種歡快的心情唱出來而已。至於它寫得好不好、是不是一首好歌,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唱出了孩子這種開心的心情。《小熊維尼》的作者A.A.米恩(Alan Alexander Milne, 1882-1956, 英國作家)在寫作這故事之前,已出版過童謠集,大獲成功,我想她肯定擁有某種能誘發孩童共鳴、讓人雀躍的才情。
說起來,維尼採蜜的方法很簡單,老實說《小熊維尼》的角色都單純得不得了。可是小孩子就是開心、就是愛。
有一回,維尼抓著氣球,從氣球上吊下來採蜜,但蜜蜂開始懷疑了,於是維尼拜託羅賓幫牠撐傘,讓蜜蜂誤以為那是朵烏雲。這麼簡單的情節,就讓小孩子覺得很有趣!又譬如維尼明明在家,卻對著訪客喊「我不在家唷!」又或者是把自己的腳印誤當成其他動物的,結果惹出了一串疑雲。即使小孩子聽得滾瓜爛熟了,但他們還是纏著你要你再講一遍!不管聽幾遍,都笑得東倒西歪的,所以說,《小熊維尼》中的角色乍看單純,但其實擁有無窮的韻味。
《小熊維尼》抓得住孩子的心,祕密之一應該在於它是作者為了講給特定孩子聽而寫的作品,許多兒童文學名著其實都是如此誕生,譬如我書中提到的《愛麗絲》、《柳林中的風聲》、《金銀島》都是如此。
與其漠然地想著要寫給大多數「孩子們」看,還不如想著要寫給某一個特定孩子看,比較容易創作出名作吧。以不特定多數「孩子們」為對象的時候,人類靈魂深處那一份不可思議,是不是也就跟著消失了呢?相形之下,如果只是想著讓眼前的這個孩子開心──不管他有多小──或許種種未曾想過的奇想妙思就於焉而生。

另一個「我」
我在第一節裡,提到了「我」這個存在是多麼地不可思議、多麼奇妙。在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我」。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嘗試,從不同面向去觀察「我」的存在,並從中發掘出「另一個我」。這種作品在成年人文學作品中所在多有,其中非常知名的就有《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另一部傑作《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故事中,傑奇爾博士藉由某種神奇的藥物讓自己化身為一個邪惡化身「海德」,平時他過著正常的生活,但化身為海德時則無惡不作。
這故事會讓人覺得很荒唐無稽,可是也忍不住受它吸引,其中原因應該是我們心底也隱隱約約察覺自己內心還住著「另一個我」吧?我,是個好人,但另一個我則等同於「惡」。這種二分法委實簡單易懂,但實際人生卻非這麼清楚簡單。兒童文學裡也有許多探討「另一個我」的作品,其所涉獵的層面更深更廣、更為複雜。雖然我在其他地方討論過這個議題,不過當我們思考本章的主題「不可思議的人」時,無可避免必須探討這個議題。因此請容我換個角度,再度與大家一起想一想。

痊癒之力
《化身博士》裡的海德是邪惡的化身,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始大量出現的雙重人格病例中,第二人格時常被劃分為「惡」的象徵。這種第二人格時常被當成壞人,要盡力消滅。不過這種觀點很早就受到了分析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者)的否定,榮格認為第二人格含有發展為新人格的可能性,當我們過度將其中一種人格當成「善」的時候,另一種人格無可避免便會被當成「惡」,以便讓我們掌握全貌。但唯有當我們能讓這兩種人格巧妙平衡的時候,人性才有可能更豐富、更柔軟。
更進一步探討,我們會發現新人格中可能隱含能讓我們自我療癒的可能性。這種「另一個我」的想法,對於習慣從現實層面去單一解讀人生的人來講,或許只是混亂的根源,但其實想得深入一點,「另一個我」應該具有療癒功能。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我們所稱的第一人格──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我」──生病了、受傷了的時候更加顯著。
瓊安・羅賓森(Joan Gale Robison, 1910-1988, 英國作家、插畫家)的《回憶中的瑪妮》(When Marnie Was There)便成功描寫了這樣的情況。這問題我在其他地方詳細討論過,因此僅在此簡單陳述。主角安娜是個面無表情、情感從不外露的少女,她的雙親早逝,生活在孤兒院中時,她養成了這種性格。此外,安娜還飽受氣喘所苦。
某一天,忽然出現了一位神奇少女瑪妮,療癒了安娜。可是到了故事尾聲,我們發現瑪妮其實是住在安娜心底的人,也就是安娜的「另一個我」。安娜在跟瑪妮來往的過程中,找回了長期以來失去的情感,而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必須有他人的陪伴與支持。做為主要支持者的,便是接安娜來家裡休養的貝格夫妻。可是在安娜的療癒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無疑還是瑪妮。瑪妮突然出現,也在安娜恢復後跟著消失。

喬治與我
我們再來看一部描寫「另一個我」的傑作──《喬治與我》(George)。作者柯尼斯伯格(Elaine Lobl Konigsburg, 1930-2013)很擅長描寫生於現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從外人的角度來看,根本是沒吃過苦的天之驕子──為了打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是如何吃足苦頭。表面上他們好像一帆風順,實際上每個孩子各有各的苦。將這種事實,從存在於某個男孩心中那神奇的「另一個我」的角度書寫出來,便是這本《喬治與我》。在此且讓我引用一開始的內文:

喬治是這世界上最莫名其妙、最微不足道而且還是嘴巴最不乾淨的一個傢伙。知道這件事的只有兩人,霍德・卡爾跟他哥哥班傑明・迪金森・卡爾。班傑明為什麼會知道,是因為這全世界最莫名其妙的傢伙,就住在他身體裡。至於霍德為什麼會知道,那是因為除了班傑明以外,喬治這傢伙只跟他講話。

小班(班傑明的暱稱)跟霍德雖然是親兄弟,但兩個人表現南轅北轍。小班是個人見人誇的「好孩子」,成績好得不得了,還上了為資優生特別成立的亞思樂實驗學校。反觀霍德,是人家所謂「什麼也不會,光會回嘴」的問題兒童,連在幼稚園都被趕出來。但霍德糟糕歸糟糕,小班身體裡的喬治卻很喜歡他,時常跟小班說他有什麼優點,於是小班也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暴躁的弟弟。漸漸的,霍德也發現了喬治的存在,兩人開始交談。
就這樣,小班、霍德跟喬治「三個人」成了好朋友(外表上只有兩個人),然而後來小班跟喬治之間的友誼開始出現裂痕。小班因為成績優異,獲准與高年級一起學習有機化學,「自從小班一頭栽進了科學的領域後,喬治感覺自己完全被忽略了」。

喬治覺得人不能只是學習,還要懂得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可是小班一心一意只有目標,眼裡只剩下科學,害得住在他身體裡的喬治,連停下來聞一下花香的機會都沒有。

至此,作者已點明了喬治存在的意義。在學校教育中(這點美國與日本居然意外相似),全力追求目標的小班應該會被認為是好學生、好孩子,但喬治呢?假設他真的能去上學,大概也只會被當成「壞學生」吧。
小班跟喬治開始屢生齟齬,原因出在高年級裡一位特別傑出的學生威廉。小班很想親近威廉,但喬治卻很討厭威廉。威廉這孩子不但功課好,會空手道,甚至連法國菜也做得很好,打扮更是超群不凡。「威廉在亞思樂裡是傳奇人物」。在美國光會念書可不行,還得在各方面「鶴立雞群」。威廉就是這樣一個樣樣出眾的菁英,也難怪小班會那麼崇拜他。
可是喬治卻很厭惡威廉。為什麼呢?「因為他才不是真的那麼與眾不同,他只是假裝自己好像很特別似的。喬治最討厭這種人了!他厭惡頭腦普通,卻裝得好像自己是個天才似的人」。而且「喬治喜歡好奇心旺盛、會關注到事物本質的人。但威廉卻恰恰把這種特質踩在腳底下(假使他有的話),一天到晚只會裝腔作勢、炫耀成績又進步了什麼的」。
小班跟喬治之間的心結隨著威廉的存在而愈結愈深,終於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爆發。

制度下的陰影
小班的父母離婚了,小班跟霍德跟著母親,父親則跟別人再婚,搬去了很遠的地方。小班有時候覺得父親會離開,一定是因為霍德太難管教,但有時他又會懷疑,如果自己表現得再好一點,父親會不會就留下來了?他並不懂男女之間的微妙情感,只是一勁兒的東想西想,苦惱反省「拋棄自己與家人」的父親與他們這些孩子們的關係,可是大人們並不知道。
美國離婚率很高,只要夫妻雙方面同意,離婚很容易,可憐的是小孩,無可選擇地被迫失去了雙親之一。無論如何,這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於是便有了「探視權」的制度,讓孩子可以見到分居的父親或母親。這是美國的優點,會考慮到種種問題,致力於制定合理的法律。而且就算法律與現實脫節了,一旦制定,美國人便會努力遵守。這點跟某個國家很不一樣。
然而法律是人想出來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並不是只要想出一個「好辦法」,就可以一次解決所有難題,人類社會裡沒有這等好事。在這方面,作者柯尼斯伯格很精闢地描寫出了孩子在大人所想出來的這些「完善」制度底下的感受是什麼?究竟如何生活?

小班對於去父親家裡玩這件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感覺像是一邊吃著的美味的西瓜時,一邊怕咬到西瓜籽一樣。他希望見到父親時,能夠抬頭挺胸,讓父親看到他的成長、進步!可是又不免懷疑,如果自己真的那麼優秀,優秀到人見人誇,父親又怎麼可能拋下他們呢?這種想法不斷折磨著他。小班想讓父親看看,他拋棄他們跑去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結婚,錯失了多少事情!從去見父親的幾天之前,他便一直預想自己出現在父親面前時的情況。等到見完了父親回來,他也會連想幾天,評量自己的表現。

小班(與喬治)還有霍德,趁著聖誕節時去諾福克找父親。當時小班的心情一如前述。在制度上,孩子們去找他們「思念」的父親,同時他們也得跟父親再婚的對象瑪莉琳見面。瑪莉琳大方地包容他們。
瑪莉琳要孩子們叫她「瑪莉琳阿姨」或「小姨」,可是「霍德從見面時開始,就決定自己想叫她什麼,就叫她什麼,反正他與她又沒有血緣關係,所以他只叫她瑪莉琳。她就只是瑪莉琳而已。」
父親與瑪莉琳生了一個小女嬰芙蕾蒂嘉。霍德看見父親與瑪莉琳為了這小女嬰的一點點事,就慌慌張張的,他很不開心。「她只是嚥奶、吐奶罷了,父親居然比知道我會認字時還大驚小怪。什麼同父異母的妹妹啊!我看豈止母親不一樣,連腦袋都不一樣吧!」霍德氣得不得了。喬治安慰他,「那個人,小得跟個什麼似的,又禿頭,一天到晚溼答答,你看她不是上面濕就是下面濕。我們比她強多了!」在「良好的制度」底下,孩子可是辛苦地在拚命適應呀。

為了切割而切割的知識
威廉與小班的實驗室陸續遭竊,小班被波及。這時候,喬治說威廉很可疑,可是小班一心想討好威廉,當然幫他說話。就在小班去父親家住的某一天晚上,喬治終於忍不住對小班開戰了。他大吼小班,而小班也搬出了所有他知道的化學知識來幫威廉辯護。喬治氣得罵他千萬別變成一個「化學怪咖」,而小班卻誤聽成「化學家」,說我想當的就是化學家呀。喬治愈聽愈氣,吼著告訴他:

我打算在你旁邊好好盯著你!免得你變成只會把東西分門別類、裝進那些又小又可愛的化學瓶裡的化學狂!你呀、你呀,我告訴你,你以後千萬不要變成那種只要有什麼你不知道的東西,就隨便找個瓶子塞進去、然後隨便貼張標籤的化學家!哈!我知道化學有一大堆公式跟限制,可是我呀!我這個低級又下流的喬治,我就是要把你從那些限制裡頭拉出來一點點,讓你晃一晃、動一動。懂了嗎?我要讓你這個屬於我的身體,活得像個人!

這番話真是說得太精采了!當一個人什麼東西都想分門別類、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的時候,就不再是一個人。人要有勇氣去面對莫測萬千的世界,去顛顛簸簸、搖搖晃晃,享受其中的自由。
只可惜喬治這番話雖然說得精采,可是嗓門太大了,被瑪莉琳聽見。瑪莉琳聽了「兩人」的對話後心神難安,更慘的是她曾經很努力在大學裡修過心理學,而她正好具有喬治所說的那些「死化學狂」的特性。瑪莉琳很快把小班給「分門別類」了,她告訴小班,「你是精神分裂症喔,小班。你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瑪莉琳很快採取行動。她打電話給小班的母親,說服她趕快帶小班去看精神科醫生。為了要讓小班早點離開,瑪莉琳甚至還告訴他,「這都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芙蕾蒂嘉好」。在過程中,她對於心理學的知識幫助她快速分門別類並切割掉小班。她一語道斷小班得了「精神分裂症」,並成功地把這異常分子從自己正常的家庭中切掉。這種帶有「切割力」的知識,是不是也早就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橫行霸道了呢?
人類的知識,一開始當然是源自於「分類」。人區分出了天與地、火與黑暗,這樣一路區別與發展下來,才建構出了如今便利的社會。瑪莉琳只不過是快速區分出「危險物品」,藉由馬上隔離來保護自己心愛的芙蕾蒂嘉得以「正常發展」。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以喬治的話來說,「人不是這個樣子的!」如果瑪莉琳能夠多一點所謂的「愛」──一種對人類來講難以理解、不可思議的情感──而不是用自己半桶水的知識去區別,她一定不會切割掉小班,她所煩惱的會是該怎麼樣去與他產生連結。而要「連結」,就得靠故事,不是以知識切割,而是以故事連結,去創造出得以連結的故事。這才是喬治所謂的「人」吧。
不過幸好瑪莉琳雖然切割掉了小班,但小班可沒有這麼輕易被擊潰。小班的「另一個我」喬治繼續在故事中大顯身手,讓小班與這個世界保持良好連結。

目次

目錄

河合隼雄‧孩子與幻想系列 發刊詞/河合俊雄
〔推薦序〕躍動在童書底層的生命原力/林世仁

第一章 不可思議與人生
1.不可思議的體驗
2.從不可思議之中誕生的故事
3 .「不可思議」帶給人生力量
4.「我」之不可思議
第二章 自然之不可思議
1.孩童與自然
2.與自然同在
3.大自然中的「居民」
4.自然與畏怯
5.與大自然融合
第三章 不可思議的人物
1.恐怖的人
2.不可思議的快樂
3.另一個「我」
4.奇特的家族
第四章 不可思議的鄉村小鎮
1.不可思議的奇境
2.尋常人家、尋常村落
3.土地的精靈
4.奇幻世界
第五章 時間之不可思議
1.時光之流
2.時間的循環
3.時刻來臨
4.祕密時光

後記
〔解說〕 故事具有活生生的魔力!/小澤征良
〔附錄〕 延伸閱讀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樂在不可思議
人生有驚惶,也有快樂。孩子經歷快樂,無異是件好事,不過快樂也分成很多種。人生旅途上,真的嘩呀!嘩呀!從心底湧現狂樂的時刻並不多,較多的倒是淡淡的喜悅。這種絕妙的快樂滋味,反而在兒童文學作品裡所在多有。現在就讓我們來看其中的代表之一──《杜立德醫生》。

圍繞《杜立德醫生》的回憶
洛夫廷(Hugh Lofting,1886-1947,英國兒童文學家)的作品《杜立德醫生航海記》(The Vovages of Doctor Dolittle)是一個很愉快的故事。先前提到的《金銀島》也是海上冒險故事,可是兩者的本質完全不同。讀到這樣的作品總是讓人忍不住感慨,英國的兒童文學作品實在是百花齊放,豐富而浩瀚。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是我小時候看的故事,印象很深刻。我記得當時《少年俱樂部》大概是唯一的兒童讀物吧,可是在我們那個年級裡,訂閱的學生也才不過才兩、三個人。我每期幾乎都是一拿到就快速看完。我哥哥們年長我很多歲,他們也老早訂了這份兒童雜誌,而且他們還把其中的連載裁訂成書,所以我運氣很好。那些名作!高垣眸的《怪傑黑頭巾》、佐佐木邦的《成功俱樂部》、山中峯太郎的《太陽凱歌》等等,我全都看了又看。而且我們還會把書中的經典名句背下來,當成笑鬧時用的台詞。我也想學我哥哥他們那樣,把連載裁訂成書,但一直等不到好作品。我哥他們說《少年俱樂部》沒有以前好看了,我也有同感。
就在那時,《杜立德醫生航海記》開始在《少年俱樂部》上連載,我記得當時的譯名是《杜立德醫生的船旅》吧。一開始我就被故事迷住了,小學五、六年級左右的我,覺得它跟《少年俱樂部》之前的其他名作完全不一樣。雖然當時我還小,不曉得到底有哪裡不同,不過年幼的心底大概也感受到了文學的芬芳吧。我很快就把故事那幾頁裁下來,記得好像做成了上、下兩冊合輯。
哥哥們也很喜歡杜立德,於是我們時常講的經典句子裡,就出現了杜立德一生的名句。譬如我被使喚做事時,我就邊做邊喊,「我有意見──!我反對──!我抗議──!」然後笑得前俯後仰。另外還有「吾乃酋林金奇國的王子考烏蹼蹼‧邦波是也」、鴨子噠噗噠噗,雙頭駱馬「菩希米菩優」等等,光是把這些句子喊出來,心裡就很暢快。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節奏緊湊,意想不到的情節不斷推展開來,譬如猴子奇奇歷經了千辛萬苦才終於回家、隱士路克的法庭審判、大鬥牛等等,最後連會浮動的島嶼都出現了。種種情節雖然匪夷所思,卻不會令人覺得荒謬,我猜作者洛夫廷一定是個很會講故事,而且很喜歡小孩子的人吧。
最近我又讀了一次,感覺非常懷念。名作就是名作,接下來,就讓我來聊聊我長大後重讀的感想。

動物的語言
《杜立德醫生航海記》成功處之一,在於塑造了一位奇異的人物──聽得懂動物語言的博物學家杜立德醫生。在這之前,譬如《柳林中的風聲》裡的蛤蟆一樣,讓動物與人類交談的想法自古就有,可是讓動物不用講人類的話,而是人類去學習了解動物的語言,這本書恐怕首開先例。書中的鸚鵡玻里尼西亞與大狗吉撲雖非常擬人化,然而與其他童書相比,《杜立德醫生航海記》的動物其實相當程度保留了動物的樣子,沒有高度擬人化。博物學家杜立德醫生是在經過訓練後,才聽得懂動物說話,並且也可以說動物的語言。
我們觀察杜立德醫生對待動物的態度,會發現他不但聽得懂動物的話,而且是以「友情」在接觸這些動物。這一點很特別。不管對於奇奇、對於玻里尼西亞,他都是懷抱著友誼。在面對酋林金奇國的王子跟在面對小孩子湯米時,他的態度並無二致。換句話說,他是一個平等兼愛的人。我們不要忘了,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二二年,當時一般歐洲人對待孩童與非歐洲人,仍充滿明顯的歧視態度。關於當時成年人是如何對待孩童,我們看到湯米第一次遇見(說是遇見,還不如說是撞到)杜立德先生之前,他先請教了一位貝洛思先生時間,從貝洛思先生的態度中就可以看出。當時貝洛思先生說:「你以為我會因為你這種小鬼頭問我時間,就特地打開外套的扣子嗎?」
杜立德醫生對於動物與弱勢者卻很體貼。他挺身為被控殺人而上法庭審判的路卡辯護時,也因為聽得懂動物的話而立了大功。這一段描述裡,最有趣的是連狗都站上了法庭的證人台。檢察官氣得不得了,大聲抗議,「我反對!這是在侮辱法庭的權威!」可是法官還是繼續審判,最終路卡被判無罪。
其實聽得懂動物說話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試想,萬一大家都聽得懂動物的話,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一個人人敬重的成功人士,卻被家裡的小狗說,「其實那傢伙呀……」,飛翔在天空的燕子飛到哪裡,就把從窗外看見的事到處廣播,說得人盡皆知……。說起來,我們真要感謝動物的沉默。
如果我們試著把「動物」替換成不擅長講話,或是表達出來別人也不理解的人,又會是如何?首先我們會聯想到小孩子。我遇見過太多孩子,苦於擁有出色的雙親,往往難以表現自我,或根本已被剝奪了表現自我的機會。這些孩子,有些就被「聽不懂狗語的檢察官」判為「罪犯」。而難處在於,雖然孩子們很苦、雖然孩子們是弱勢,可是因為現在小孩衣食無虞,在豐裕的物質表象下,外人反而看不透實情。希望我們都能更盡力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再來是讓我們想像我們心裡也就住著這些「動物」。假設住在我們心房裡的小狗跟貓咪正在碎嘴,「那個人一直拚命賺錢,不曉得要幹嘛?」「他是不是飲酒過度啊?」這麼自我對話,或許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愉快的權威者
權威的英文是authority,在英語圈裡說到「權威」給人一種正面的印象,但在日本,恐怕有不少人一聽見「權威」兩字就要皺眉頭吧。這大概是因為日本人時常把「權威」跟「權力」搞混。所謂「權威」所代表的是某個領域裡最熟知一切,最獲人信任的人,我認為杜立德醫生無疑就是一種權威。但因為作者把他表現成一個「愉快的權威者」,反而成了一種反權力的象徵,使人忽略了他具有的權威。這個問題在作品的誕生地英國,大概不構成問題,但在日本,我們必須提醒自己這一點。
先前所提到的那場關於隱士路卡的審判中,就完美展現了權威跟權力的不同。那場審判裡,最有權威的人應當就是杜立德醫生了,因為只有他具有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正確知識,而且還能把這一切傳達給別人。相比之下,反對讓狗上台作證的檢察官則代表了權力人士。很有意思的是,檢察官宣稱讓狗上法庭會損及的是「法庭的權威」,也就是說,掌權者為了自我保護而假借「權威」之名的現象,在東、西方都可看見。
還好最後權威戰勝了權力。我希望大家注意到,「幽默」這時也發揮了不少力量。當一個權威者失卻了幽默之心,便容易捲入權力鬥爭中而不自覺。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描述是,審判結束後群眾熱情高喊「杜立德醫生萬歲!」,杜立德醫生卻趕緊離開。因為一旦權威者無法警覺,三兩下便會被拱上掌權者的寶座,就此墮落。一個人若想保護自己的權威,必須熟悉遁逃術,絕不能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不動。
杜立德醫生面對權威與權力的進退兩難,在他當上了蜘蛛猴島的國王時達到了巔峰。不用說,他是寧可選擇當一個博物學家,也不想成為一國之君,而就算他選擇了後者,他也肯定不會是濫用權力的人,他一定會苦民所苦,以島民的幸福為唯一要務。可是,當我們試著考量孰者對杜立德醫生的人生最好,這麼做是上策嗎?
杜立德醫生是個很善良的人,他的良善是否也可能危害他真實的自我?他誠實地對湯米他們說:「我好想繼續旅行、繼續當個博物學家,好想回去自己在帕德魯比的家」。可惜他一旦考慮到島民的事,便還是覺得「該留下來」。
儘管杜立德醫生善體人意,並不代表他永遠笑嘻嘻地不會生氣,也不代表他是個懦弱的人。他有時會大發脾氣、有時也會化身為「勇士」英勇挺身而戰。這時他進退維谷,而解決這樣的困境的,是鸚鵡玻里尼西亞所獻出的智策──或說是奸計。有時候光有善意,反而會束手無策。總之,杜立德醫生雖然有些不情不願,還是聽從玻里尼西亞的聰慧(奸巧)之計,成功離開了蜘蛛猴島。脫卸權力、守護權威,杜立德醫生選擇仰賴動物的智慧。

小熊維尼
講到能讓孩子們體驗到不可思議的快樂滋味的童書,就不能不提《小熊維尼》。每次一讀這本書給低年級的國小學生聽,大家都會開心得不得了。傻呼呼的維尼熊,可是孩子們的心頭寶呢。
維尼去採蜜。為了採蜜,牠得爬到樹上。牠一邊爬、一邊歡唱。

真有趣,
小熊最愛吃蜂蜜,
嗡嗡嗡,
不知是什麼道理。

這首歌沒什麼,可是卻一把擄走了小孩子的心。嘿唷!就快要拿到想要的東西囉!這種時候,小孩子總是歡欣雀躍,而這首歌只不過是把小孩這種歡快的心情唱出來而已。至於它寫得好不好、是不是一首好歌,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唱出了孩子這種開心的心情。《小熊維尼》的作者A.A.米恩(Alan Alexander Milne, 1882-1956, 英國作家)在寫作這故事之前,已出版過童謠集,大獲成功,我想她肯定擁有某種能誘發孩童共鳴、讓人雀躍的才情。
說起來,維尼採蜜的方法很簡單,老實說《小熊維尼》的角色都單純得不得了。可是小孩子就是開心、就是愛。
有一回,維尼抓著氣球,從氣球上吊下來採蜜,但蜜蜂開始懷疑了,於是維尼拜託羅賓幫牠撐傘,讓蜜蜂誤以為那是朵烏雲。這麼簡單的情節,就讓小孩子覺得很有趣!又譬如維尼明明在家,卻對著訪客喊「我不在家唷!」又或者是把自己的腳印誤當成其他動物的,結果惹出了一串疑雲。即使小孩子聽得滾瓜爛熟了,但他們還是纏著你要你再講一遍!不管聽幾遍,都笑得東倒西歪的,所以說,《小熊維尼》中的角色乍看單純,但其實擁有無窮的韻味。
《小熊維尼》抓得住孩子的心,祕密之一應該在於它是作者為了講給特定孩子聽而寫的作品,許多兒童文學名著其實都是如此誕生,譬如我書中提到的《愛麗絲》、《柳林中的風聲》、《金銀島》都是如此。
與其漠然地想著要寫給大多數「孩子們」看,還不如想著要寫給某一個特定孩子看,比較容易創作出名作吧。以不特定多數「孩子們」為對象的時候,人類靈魂深處那一份不可思議,是不是也就跟著消失了呢?相形之下,如果只是想著讓眼前的這個孩子開心──不管他有多小──或許種種未曾想過的奇想妙思就於焉而生。

另一個「我」
我在第一節裡,提到了「我」這個存在是多麼地不可思議、多麼奇妙。在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我」。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嘗試,從不同面向去觀察「我」的存在,並從中發掘出「另一個我」。這種作品在成年人文學作品中所在多有,其中非常知名的就有《金銀島》作者史蒂文森的另一部傑作《化身博士》(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故事中,傑奇爾博士藉由某種神奇的藥物讓自己化身為一個邪惡化身「海德」,平時他過著正常的生活,但化身為海德時則無惡不作。
這故事會讓人覺得很荒唐無稽,可是也忍不住受它吸引,其中原因應該是我們心底也隱隱約約察覺自己內心還住著「另一個我」吧?我,是個好人,但另一個我則等同於「惡」。這種二分法委實簡單易懂,但實際人生卻非這麼清楚簡單。兒童文學裡也有許多探討「另一個我」的作品,其所涉獵的層面更深更廣、更為複雜。雖然我在其他地方討論過這個議題,不過當我們思考本章的主題「不可思議的人」時,無可避免必須探討這個議題。因此請容我換個角度,再度與大家一起想一想。

痊癒之力
《化身博士》裡的海德是邪惡的化身,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始大量出現的雙重人格病例中,第二人格時常被劃分為「惡」的象徵。這種第二人格時常被當成壞人,要盡力消滅。不過這種觀點很早就受到了分析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始者)的否定,榮格認為第二人格含有發展為新人格的可能性,當我們過度將其中一種人格當成「善」的時候,另一種人格無可避免便會被當成「惡」,以便讓我們掌握全貌。但唯有當我們能讓這兩種人格巧妙平衡的時候,人性才有可能更豐富、更柔軟。
更進一步探討,我們會發現新人格中可能隱含能讓我們自我療癒的可能性。這種「另一個我」的想法,對於習慣從現實層面去單一解讀人生的人來講,或許只是混亂的根源,但其實想得深入一點,「另一個我」應該具有療癒功能。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我們所稱的第一人格──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我」──生病了、受傷了的時候更加顯著。
瓊安・羅賓森(Joan Gale Robison, 1910-1988, 英國作家、插畫家)的《回憶中的瑪妮》(When Marnie Was There)便成功描寫了這樣的情況。這問題我在其他地方詳細討論過,因此僅在此簡單陳述。主角安娜是個面無表情、情感從不外露的少女,她的雙親早逝,生活在孤兒院中時,她養成了這種性格。此外,安娜還飽受氣喘所苦。
某一天,忽然出現了一位神奇少女瑪妮,療癒了安娜。可是到了故事尾聲,我們發現瑪妮其實是住在安娜心底的人,也就是安娜的「另一個我」。安娜在跟瑪妮來往的過程中,找回了長期以來失去的情感,而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也必須有他人的陪伴與支持。做為主要支持者的,便是接安娜來家裡休養的貝格夫妻。可是在安娜的療癒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無疑還是瑪妮。瑪妮突然出現,也在安娜恢復後跟著消失。

喬治與我
我們再來看一部描寫「另一個我」的傑作──《喬治與我》(George)。作者柯尼斯伯格(Elaine Lobl Konigsburg, 1930-2013)很擅長描寫生於現代美國中產家庭的孩子──從外人的角度來看,根本是沒吃過苦的天之驕子──為了打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是如何吃足苦頭。表面上他們好像一帆風順,實際上每個孩子各有各的苦。將這種事實,從存在於某個男孩心中那神奇的「另一個我」的角度書寫出來,便是這本《喬治與我》。在此且讓我引用一開始的內文:

喬治是這世界上最莫名其妙、最微不足道而且還是嘴巴最不乾淨的一個傢伙。知道這件事的只有兩人,霍德・卡爾跟他哥哥班傑明・迪金森・卡爾。班傑明為什麼會知道,是因為這全世界最莫名其妙的傢伙,就住在他身體裡。至於霍德為什麼會知道,那是因為除了班傑明以外,喬治這傢伙只跟他講話。

小班(班傑明的暱稱)跟霍德雖然是親兄弟,但兩個人表現南轅北轍。小班是個人見人誇的「好孩子」,成績好得不得了,還上了為資優生特別成立的亞思樂實驗學校。反觀霍德,是人家所謂「什麼也不會,光會回嘴」的問題兒童,連在幼稚園都被趕出來。但霍德糟糕歸糟糕,小班身體裡的喬治卻很喜歡他,時常跟小班說他有什麼優點,於是小班也逐漸喜歡上了這個暴躁的弟弟。漸漸的,霍德也發現了喬治的存在,兩人開始交談。
就這樣,小班、霍德跟喬治「三個人」成了好朋友(外表上只有兩個人),然而後來小班跟喬治之間的友誼開始出現裂痕。小班因為成績優異,獲准與高年級一起學習有機化學,「自從小班一頭栽進了科學的領域後,喬治感覺自己完全被忽略了」。

喬治覺得人不能只是學習,還要懂得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可是小班一心一意只有目標,眼裡只剩下科學,害得住在他身體裡的喬治,連停下來聞一下花香的機會都沒有。

至此,作者已點明了喬治存在的意義。在學校教育中(這點美國與日本居然意外相似),全力追求目標的小班應該會被認為是好學生、好孩子,但喬治呢?假設他真的能去上學,大概也只會被當成「壞學生」吧。
小班跟喬治開始屢生齟齬,原因出在高年級裡一位特別傑出的學生威廉。小班很想親近威廉,但喬治卻很討厭威廉。威廉這孩子不但功課好,會空手道,甚至連法國菜也做得很好,打扮更是超群不凡。「威廉在亞思樂裡是傳奇人物」。在美國光會念書可不行,還得在各方面「鶴立雞群」。威廉就是這樣一個樣樣出眾的菁英,也難怪小班會那麼崇拜他。
可是喬治卻很厭惡威廉。為什麼呢?「因為他才不是真的那麼與眾不同,他只是假裝自己好像很特別似的。喬治最討厭這種人了!他厭惡頭腦普通,卻裝得好像自己是個天才似的人」。而且「喬治喜歡好奇心旺盛、會關注到事物本質的人。但威廉卻恰恰把這種特質踩在腳底下(假使他有的話),一天到晚只會裝腔作勢、炫耀成績又進步了什麼的」。
小班跟喬治之間的心結隨著威廉的存在而愈結愈深,終於在某個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爆發。

制度下的陰影
小班的父母離婚了,小班跟霍德跟著母親,父親則跟別人再婚,搬去了很遠的地方。小班有時候覺得父親會離開,一定是因為霍德太難管教,但有時他又會懷疑,如果自己表現得再好一點,父親會不會就留下來了?他並不懂男女之間的微妙情感,只是一勁兒的東想西想,苦惱反省「拋棄自己與家人」的父親與他們這些孩子們的關係,可是大人們並不知道。
美國離婚率很高,只要夫妻雙方面同意,離婚很容易,可憐的是小孩,無可選擇地被迫失去了雙親之一。無論如何,這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於是便有了「探視權」的制度,讓孩子可以見到分居的父親或母親。這是美國的優點,會考慮到種種問題,致力於制定合理的法律。而且就算法律與現實脫節了,一旦制定,美國人便會努力遵守。這點跟某個國家很不一樣。
然而法律是人想出來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並不是只要想出一個「好辦法」,就可以一次解決所有難題,人類社會裡沒有這等好事。在這方面,作者柯尼斯伯格很精闢地描寫出了孩子在大人所想出來的這些「完善」制度底下的感受是什麼?究竟如何生活?

小班對於去父親家裡玩這件事,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感覺像是一邊吃著的美味的西瓜時,一邊怕咬到西瓜籽一樣。他希望見到父親時,能夠抬頭挺胸,讓父親看到他的成長、進步!可是又不免懷疑,如果自己真的那麼優秀,優秀到人見人誇,父親又怎麼可能拋下他們呢?這種想法不斷折磨著他。小班想讓父親看看,他拋棄他們跑去維吉尼亞州諾福克結婚,錯失了多少事情!從去見父親的幾天之前,他便一直預想自己出現在父親面前時的情況。等到見完了父親回來,他也會連想幾天,評量自己的表現。

小班(與喬治)還有霍德,趁著聖誕節時去諾福克找父親。當時小班的心情一如前述。在制度上,孩子們去找他們「思念」的父親,同時他們也得跟父親再婚的對象瑪莉琳見面。瑪莉琳大方地包容他們。
瑪莉琳要孩子們叫她「瑪莉琳阿姨」或「小姨」,可是「霍德從見面時開始,就決定自己想叫她什麼,就叫她什麼,反正他與她又沒有血緣關係,所以他只叫她瑪莉琳。她就只是瑪莉琳而已。」
父親與瑪莉琳生了一個小女嬰芙蕾蒂嘉。霍德看見父親與瑪莉琳為了這小女嬰的一點點事,就慌慌張張的,他很不開心。「她只是嚥奶、吐奶罷了,父親居然比知道我會認字時還大驚小怪。什麼同父異母的妹妹啊!我看豈止母親不一樣,連腦袋都不一樣吧!」霍德氣得不得了。喬治安慰他,「那個人,小得跟個什麼似的,又禿頭,一天到晚溼答答,你看她不是上面濕就是下面濕。我們比她強多了!」在「良好的制度」底下,孩子可是辛苦地在拚命適應呀。

為了切割而切割的知識
威廉與小班的實驗室陸續遭竊,小班被波及。這時候,喬治說威廉很可疑,可是小班一心想討好威廉,當然幫他說話。就在小班去父親家住的某一天晚上,喬治終於忍不住對小班開戰了。他大吼小班,而小班也搬出了所有他知道的化學知識來幫威廉辯護。喬治氣得罵他千萬別變成一個「化學怪咖」,而小班卻誤聽成「化學家」,說我想當的就是化學家呀。喬治愈聽愈氣,吼著告訴他:

我打算在你旁邊好好盯著你!免得你變成只會把東西分門別類、裝進那些又小又可愛的化學瓶裡的化學狂!你呀、你呀,我告訴你,你以後千萬不要變成那種只要有什麼你不知道的東西,就隨便找個瓶子塞進去、然後隨便貼張標籤的化學家!哈!我知道化學有一大堆公式跟限制,可是我呀!我這個低級又下流的喬治,我就是要把你從那些限制裡頭拉出來一點點,讓你晃一晃、動一動。懂了嗎?我要讓你這個屬於我的身體,活得像個人!

這番話真是說得太精采了!當一個人什麼東西都想分門別類、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的時候,就不再是一個人。人要有勇氣去面對莫測萬千的世界,去顛顛簸簸、搖搖晃晃,享受其中的自由。
只可惜喬治這番話雖然說得精采,可是嗓門太大了,被瑪莉琳聽見。瑪莉琳聽了「兩人」的對話後心神難安,更慘的是她曾經很努力在大學裡修過心理學,而她正好具有喬治所說的那些「死化學狂」的特性。瑪莉琳很快把小班給「分門別類」了,她告訴小班,「你是精神分裂症喔,小班。你有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瑪莉琳很快採取行動。她打電話給小班的母親,說服她趕快帶小班去看精神科醫生。為了要讓小班早點離開,瑪莉琳甚至還告訴他,「這都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芙蕾蒂嘉好」。在過程中,她對於心理學的知識幫助她快速分門別類並切割掉小班。她一語道斷小班得了「精神分裂症」,並成功地把這異常分子從自己正常的家庭中切掉。這種帶有「切割力」的知識,是不是也早就在我們現代社會中橫行霸道了呢?
人類的知識,一開始當然是源自於「分類」。人區分出了天與地、火與黑暗,這樣一路區別與發展下來,才建構出了如今便利的社會。瑪莉琳只不過是快速區分出「危險物品」,藉由馬上隔離來保護自己心愛的芙蕾蒂嘉得以「正常發展」。
可是這樣真的好嗎?以喬治的話來說,「人不是這個樣子的!」如果瑪莉琳能夠多一點所謂的「愛」──一種對人類來講難以理解、不可思議的情感──而不是用自己半桶水的知識去區別,她一定不會切割掉小班,她所煩惱的會是該怎麼樣去與他產生連結。而要「連結」,就得靠故事,不是以知識切割,而是以故事連結,去創造出得以連結的故事。這才是喬治所謂的「人」吧。
不過幸好瑪莉琳雖然切割掉了小班,但小班可沒有這麼輕易被擊潰。小班的「另一個我」喬治繼續在故事中大顯身手,讓小班與這個世界保持良好連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