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
滿額折

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9029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劉軒、陳安儀、夏韻芬、美國大媽布魯奇、王麗芳 好評推薦

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
當孩子問起:「我們家是有錢人嗎?」你該如何回答?

致富關鍵始於心態,
《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提出9個關於金錢教養的重要問題,
讓父母善用「三隻小豬」,教孩子學會「消費×儲蓄×捐獻」的理財分配,
養出新一代的巴菲特!

「你一個月賺多少錢?」
「我要用自己的錢買,為什麼不可以?」
「我們家很窮嗎?」

對於金錢,孩子總是有一大堆的疑問,但家長通常不是不回答,就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其實,家長跟孩子一樣,也會想問:「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如何和孩子談錢?」

家長可能不知道,如果迴避這些話題,就會失去教育孩子的絕佳機會。父母應該做的,就是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而談錢,就是在談價值觀。

本書作者利柏為《紐約時報》理財專欄作家,長年為全球知名財經報章雜誌撰寫理財文章,包含《華爾街日報》、《財星》雜誌與《快速企業》雜誌等。利柏在本書透過9個關鍵問題,破除避談金錢的禁忌,並且透過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實際案例,以最生活化的方式,讓你輕鬆回答孩子關於錢的千百個大哉問。

書中為下列這些可能令家長感到棘手的問題提供實用建言,包括:
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何時給?怎麼給?
 何時幫孩子開立個人帳戶?
 如何教孩子聰明消費?「想要」和「需要」的界線在哪裡?
 如何避免孩子過度重視物質?怎麼說「不」?
 如何激勵孩子自己「工作賺錢」的本能?

跟著利柏教孩子學會「三隻小豬」的理財分配方式,除了消費、儲蓄,也讓孩子學會捐獻的重要性,不僅自小掌握理財觀念,也成為真正懂得金錢價值的人。

王麗芳、美國大媽布魯奇、夏韻芬、陳安儀、劉軒
——好評推薦——

本書鼓勵父母開始跟孩子談論金錢,教導父母如何在不同金錢問題中,談論自己的價值觀,非常值得父母參考。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更多父母,讓他們可以和孩子談錢,卻不傷感情。
──王麗芳 Antonia Wang
知名部落客、《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除了從家庭生長環境間接學習,孩子與錢相處的管道,不外乎零用錢的使用。本書介紹的三個存錢筒教養法,與大人理財預算的基本概念相同,給遇到金錢教養問題就如迷途小羊的家長一道曙光。
──美國大媽布魯奇
知名部落客、親子專欄作家

孩子是很多父母終其一生最重要的投資,然而在課業、才藝之外,父母往往忽略金錢教育的重要性。有了金錢教育,還要持續溝通。金融知識、金錢的運用原則與使用態度,都不是談一次就能成功的。
──夏韻芬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談錢,其實也就是談價值觀。金錢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只可惜學校並不教。幸好這本書把孩子常問的、關於錢的問題,做了最好的整理與建議,家長可以隨時參考!
——陳安儀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家

本書考慮周延、充滿啟發,並提出許多聰明、實用的技巧,還能把有關金錢的對話,轉變成生命學習的課程。無論你已經有孩子、想要有孩子,或自己還是個孩子,都一定要讀這本書!
──丹尼爾.品克 Daniel H. Pink
《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

我們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卻往往忘了和孩子談論金錢。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更擅長處理金錢。本書立論別開生面、引人入勝,是一本家長必讀的重要書籍!
──葛瑞琴.魯賓 Gretchen Rubin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作者

作者簡介

朗恩.利柏(Ron Lieber)/著
《紐約時報》「Your Money」專欄作家,曾為《華爾街日報》個人理財專欄「Green Thumb」撰稿,也曾任職於《財星》(Fortune)與《快速企業》(Fast Company)等雜誌。出版過三本書,包含與別人合著的《紐約時報》暢銷書《忙裡偷閒》(Taking Time Off)。現與妻女居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經常到各地學校及社區發表有關教養、金錢與價值觀的演講。想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站ronlieber.com與他聯繫。

林麗雪/譯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作者的話
本書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能在家庭、學校與相關社群裡,解決父母與孩子談錢的各種問題。但請務必留意:本書只是拋磚引玉,重點在於促成對話,而不是試圖給出結論。

雖然我將多數讀者的家庭年收入預設在五萬美元左右,但書中所有的觀念與技巧,同樣適用於收入較少或所得較高的家庭。請大家把這些觀念當成藍圖參考,再轉化成自己的版本,將不同的技巧,應用在不同年紀的各種小孩身上。此外,大家也可以透過我的個人網站(ronlieber.com)與我聯繫,告訴我實際應用的情況。

我一開始也是先試著在臉書上分享我的觀念,之後引起許多反響,這些回應內容都收錄在本書。大家可以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專頁,討論內容在接下來幾年會不斷更新。另外,有些觀念是來自我到全國各地學校或社區的演講,以及我為《紐約時報》撰寫的專欄。

行文中經常出現「我」、「我們」以及「孩子」等用詞,原因有二:使用「我」或「我們」,是因為身為父母想的都一樣,都希望培養孩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與品格;至於「孩子」,單純是為了行文方便。我只有一個小孩,但其他家庭可能有兩個或者更多,用「孩子」指稱,討論時就不必寫出強調性別差異的「他」或「她」。

書裡的每句引言、每個人與每件事,都是真實存在,完全沒有杜撰的成分。但有幾個案例,因為當事人不想引起太多注意,或擔心造成親友的困擾,所以我稍微改動了他們的姓名與居住地。其中,瑪格諾里拉.戴維斯、布拉姆松.杜威、露西.吉爾克利斯特與史蒂芬妮.喬斯,都是化名。
朗恩.利柏
https://www.facebook.com/ronlieberauthor

目次

名家推薦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專家 陳安儀
作者的話

問題1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問題2 如何開始和孩子談錢
問題3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
問題4 如何讓孩子聰明消費
問題5 如何不讓孩子重視物質
問題6 如何和孩子談捐獻
問題7 為什麼孩子必須工作
問題8 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問題9 多少錢才夠

誌謝
注釋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為什麼要和孩子談錢

在2011年中的某一週,我同時聽到兩對父母因為金錢問題而感到不自在與煩惱。當時全美國都在討論貧富不均的問題,像是:「誰有錢?有多少錢?為什麼有錢?」至於隔年舉行的總統大選,某方面來說,就是要選出最能代表整個國家發言的人。

沒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加入這場貧富不均的討論,或是這些討論會引起多少關注。但是,當一群好奇的國、高中生看到新聞後,對父母提出許多疑問時,就會讓彼此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

「我們家有錢嗎?我們怎麼知道誰有錢?你為什麼要選擇現在的工作,而不選擇其他更好的工作?那樣我們就可以住在更好的房子、到更好的地方度假!」

很多父母面對這些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而我很快就明白,為什麼他們會轉而尋求我的答案。因為,學校並不擅長處理這類的問題。老師如果談到政府、政策與稅收,聽起來既無聊,還會牽涉到政治;如果談到個人的行為與企圖心,又會變得有點像是道德批判。不管老師在課堂上談到什麼,孩子回到家裡都會提出敏感的問題,而隔天一早,學校的行政人員就會接到一堆家長的抱怨電話。

在課程自由度較高的私立學校,談到金錢與社會階級就更是複雜。能夠將孩子送進私立學校的家庭多半都很幸運,不是自己足夠富足,就是可以獲得財務援助。但即使如此,當有任何人談到與金錢有關的問題,以及金錢如何影響孩子時,家長與行政人員都會深感不安。

談錢不是問題,不談才是問題

身為新聞從業人員,我們最愛問讓人不舒服的問題了。其實,在聽到這兩對父母煩惱的前一年,我已經開始蒐集各年齡層孩子所提出、與金錢有關的刁鑽問題。只要聽到一個好問題,我就會發布到《紐約時報》的網站。

「為什麼那個人在等紅燈的時候跟我們要錢?為什麼我們不把多的房子送給沒房子的人?為什麼我們家沒有兩棟房子?媽媽賺的錢比爸爸少嗎?我們窮嗎?穿不起好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懶惰?如果你失業的話我們是不是就沒錢花了?」

針對每個問題,我會先貼出一則答案,再請讀者幫忙提供改良的版本,這樣的討論讓大家都覺得獲益良多。我9歲的女兒同樣問了幾個問題,所以我也試著在家裡回答這些答案。

和我聯絡的這兩對父母,已經注意我網站上的討論好一陣子了。他們向我提出邀約,問我願不願意到孩子的學校為家長演講,讓父母知道如何和孩子談錢。此外,他們也提醒我:「家境好的家庭,已經開始覺得自己被妖魔化;而家境不好的家庭,覺得有錢人很愛在大家面前炫富。」他們婉轉建議我,希望我可以用不讓現場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討論金錢的議題。

我馬上就答應了他們的邀約。這世上沒有太多關於教養與金錢的重要挑戰,但這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對某些父母來說,也算是新的問題。

過去幾十年來,有許多學者一頭鑽進「行為經濟學」的領域。如果你曾經讀過《蘋果橘子經濟學》,就會知道行為經濟學在談些什麼。簡單來說,行為經濟學家認為:大到政府施政,小至個人行為,人類的偏好與情緒都會對經濟決策造成深遠影響。

我們在任何時刻,對金錢所做的任何決定,以及所得多寡,都會伴隨大量的情緒。例如說,我們對於買得起的東西,通常會感到自豪、喜悅與興奮;反之,則會感到困擾、羞愧、尷尬與羨慕。每個月會特別留心信用卡或簽帳卡消費明細的人,應該都曾感受過這些複雜的情緒。根據我在《華爾街日報》與《紐約時報》10年的理財專欄作家經驗來看,挑選合適的共同基金或貸款時,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認清與控制這些情緒。畢竟,情緒會讓我們做出不當的行為和糟糕的決定。

我知道我能幫助這些家長,提供他們幾個關於零用錢與青少年消費的原則,但任何與金錢有關的話題,都必須考量到情緒因素。只要扯上錢,無論是自己或身邊其他人的花費,幾乎所有人都會產生複雜的情緒。大家一提到錢,就無法保持客觀公正;再提到自己的孩子,也肯定無法保持冷靜與理性。在糾結的情緒下,父母通常很難跟孩子開誠布公的討論與金錢有關的話題。

對所有家庭來說,無論處於何種社經地位,金錢都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富裕的父母,所擁有的金錢比基本生活所需多更多,幾乎每天都在為孩子設定人為的開銷限制。因此,他們決定要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或是何時停止援助,比較偏向情緒上的因素,而非財務上的考量。至於中產或勞動階級的父母,在盡可能滿足孩子衣食無缺的同時,通常會對日常開銷精打細算。但是當孩子問到:「為什麼家裡沒有更多的錢?」這種近似控訴的問題,還是會讓父母百感交集。

不談錢,就不會用錢

在考慮演講內容的同時,我想先提醒這兩對父母:和孩子談錢是一項全新的重大挑戰,不但現在就會對孩子有所影響,而且未來幾年也是。社群媒體首當其衝,對國、高中生來說,這通常是引發羨慕的來源。這個年紀的孩子還在微調自己的人格,總會在半公開的場合呈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們經常會描述誰擁有什麼東西、誰跟誰在其他人負擔不起或沒受邀的場合做了什麼很酷的事。即使父母想做些什麼,也很難與孩子頻繁接觸社群媒體後所產生的渴望對抗。

這些孩子將面臨的大學學費,也是我們年輕時無法想像的天文數字。美國一流州立大學的教育費用,門檻從10萬美元起跳,有的甚至高達25萬美元。對於能夠負擔的家庭來說,仍是一筆驚人的花費;對於存不到什麼錢的家庭來說,幾乎想都不敢想。有些孩子會選擇住在家裡,或是先就讀社區大學以減少開支;有些孩子會憑藉個人成績或家庭需求,獲取財務補助的資格。當然,富裕的家庭可能不會獲得這些補助。至於每年無法拿出足夠學費的家庭,通常會讓孩子決定是否要申請助學貸款,否則他們根本沒錢負擔。

一般來說,父母不會阻止孩子借錢去念大學,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人想扼殺孩子進入理想大學的機會。所以問題就出在,最後決定是否要承擔數萬美元貸款的人,是年僅10幾歲的孩子。釐清自己要為大學教育花多少錢,是生命中重要的財務決策。但父母老是把這件事的決定權,交給一個17歲的孩子,而這孩子卻從沒買過比腳踏車還貴的東西。這種做法,簡直只能用愚蠢來形容。

再說,孩子大學畢業後要進入的世界,已不同於前兩個世代所進入的世界。健保與退休金現在主要是由勞工負責,而非雇主。雇主不再提供疾病與傷害的醫療費,而是讓勞工自行支付部分或全額的健保費;雇主也不再提撥退休金,而是讓勞工自行透過退休福利與其他計畫儲蓄。把風險與經濟責任從雇主移轉到勞工,這種政策調整行之有年,現在也幾乎完成。這意味著,即使孩子最後獲得的社會福利少得可憐,他們一出社會剛領薪水時,還是得花好幾百塊美元,支付政府規定的健保費、以及免不了的退休儲蓄金。

對於一畢業就背負助學貸款的人來說,每個月還要多花好幾百塊美元償還貸款。雖然美國聯邦政府針對低收入者,推出減免助學貸款與健保費的政策,但以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來看,存退休金還是非常困難。但如果孩子無法在20幾歲時多存點錢,那他們在60幾或70幾歲時,就必須多工作幾年。

這種現象讓人生出現了一種急迫性:孩子必須在20幾歲時存到錢,或者不要在退休金或房屋頭期款上落後太多,才能避免老了還是得繼續工作或租房子的下場。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知道,如何在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存錢,而且還要養成持續存錢的習慣。在這些讓孩子困惑的人生抉擇裡,挑選對的大學只是第一步,在那之後,他們還要挑選正確的退休方案,以及適合的保險等等。除此之外,他們也必須在琳瑯滿目的商品與眾人提供的意見中做出抉擇。事實上,多數的理財顧問並不會把孩子的最佳利益放在心裡,而等到孩子20幾歲時,我們可能也無法一直瞻前顧後,幫他們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我們必須在那天來臨之前,就先教導孩子關於金錢的所有智慧。讓他們懂得精打細算,準備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如果家長沒有教導孩子這些,就讓他們自己去打理一切,想想還真是可怕。

對於邀請我去演講的父母來說,他們在預見孩子未來時,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他們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會淪落到社會的底層。比較1978與1980年間,父母在職涯中期所賺的錢,以及1997與2009年間,孩子所賺的錢,這份數據特別具有啟發性。其中,收入前10%的父母,目前年收入約14萬美元,但他們的孩子卻有20%在職涯中期之後,成為中低收入階級,年收入只有5萬2000美元,甚至更少。

當然,孩子有20%的機率往中低收入階級流動,也有80%會繼續留在中高收入階級。即使向下流動的機率相對較低,父母卻不一定能理性看待。我們都想保護孩子,不想讓他們有任何落入社會底層的可能。就算孩子一開始就選擇了會造成這種結果的職業,但這份數據還是讓許多父母感到驚恐。很多人對金融危機仍然心有餘悸,大家在危機中發現:銀行慫恿數百萬人去借貸他們無法承擔的債務,銀行家再把這些貸款包裝成一定會爆炸的證券。由此可知,大人也是會做錯事的。這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肯定遺漏了什麼問題。不過,那究竟是什麼?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